股票市值占GDP多少以内才算合理水平?

2024-05-05 21:40

1. 股票市值占GDP多少以内才算合理水平?

  此百分比没有固定合理水平,比如日本、德国,因为银行融资占大部分,因此总市值占GDP的比例较小,但并不能否认两国是发达国家。而在美国、英国直接融资较为发达,因此占比例较大。

  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简称 Market Cap)是一种度量公司资产规模的方式,数量上等于该公司当前的股票价格乘以该公司所有的普通股数量。市值通常可以用来作为收购某公司的成本评估,市值的增长通常作为一个衡量该公司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市值也会受到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例如收购和回购。

股票市值占GDP多少以内才算合理水平?

2. 美、英、中股票市值

中国的股市与欧美的有所不同,欧美股市与GDP是成正比的,而在中国却成反比  ,有点背道而驰的那么个意思

3. 如何查找历年美国股票总市值数据

用wind软件

如何查找历年美国股票总市值数据

4. 为什么美国股市市值占其GDP的比例大于欧洲大陆各国股市与GDP的比例?


5. 全世界各国股市市值是多少

全球股市市值排名(2009-12-06 19:43:33)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数据  
截至2008年7月8日,全球股市市值排名前30位的国家。中国大陆排名世界第4,香港和台湾分列第16和第17位。      国家股市市值 (百万美元) 股本回报率   美国 15,105,153 14.86   日本 3,953,718 8.96   英国 2,999,136 20.08   中国 2,625,688 16.09   法国 2,063,406 15.12   加拿大 1,723,478 14.37   德国 1,575,476 15.66   瑞士 1,174,096 14.3   巴西 1,126,835 14.37   俄罗斯 1,119,986 17.3   澳洲 1,094,428 15.63   西班牙 848,669 16.89   意大利 833,034 12.97   印度 792,618 21.11   韩国 755,651 13.17   香港 637,783 13.07   台湾 608,270 12.28   瑞典 444,144 16.34   荷兰 436,810 17.68   墨西哥 399,646 21.95   南非 356,633 20.35   新加坡 347,754 14.08   挪威 322,434 17.03   比利时 272,010 13.11   芬兰 263,682 20.67   丹麦 235,077 16.35   马来西亚 202,761 12.91   奥地利 183,324 11.86   卢森堡 173,461 19.24   希腊 172,896 16.48 本贴于
2007年GDP排名全球,
1美国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中国 33700 2520
4 德国 32800 39710
5 英国 25700 42430
6 法国 25200 41200
7 意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罗斯 11400 8030
11 韩国 9920 20240
12 巴西 9340 4930
13 印度 9280 83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兰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亚 7460 3590
17 比利时 4470 43010
18 瑞典 4470 48950
19 瑞士 4310 57040
20 中国台湾 3980 17520
21 印度尼西亚 3960 1590
22 土耳其 3860 5130
23 挪威 3760 80960
24 波兰 3750 9840
25 奥地利 3710 37800
26 沙特阿拉伯 3690 14250
27 丹麦 3060 56380
28 希腊 2630 23970
29 南非 2560 6090
30 伊朗 2520 3560
31 爱尔兰 2480 58020
32 芬兰 2360 45020
33 阿根廷 2330 5840
34 泰国 2270 3420
35 葡萄牙 2190 20620
36 中国香港 2050 29350

全世界各国股市市值是多少

6. 股票市值最多的前十个国家是哪些,分别有多少亿美元?

全球10大:

名次 名称上市公司市值(十亿美元) 

1 纽交所-泛欧证券交易所19009 

2 东京证券交易所 4645 

3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3946 

4 伦敦证券交易所 3759 

5 大阪证券交易所 3133 

6 香港联合交易所 1709 

7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1675 

8 德国证券交易所 1659 

9 马德里证券交易所1345 

10瑞士证券交易所 1232

7. 2006年全球经济排名

转贴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2日公布了2000年全球百名最大经济体实力排行榜。在排名表中,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前三名,中国内地排在第6位,中国台湾排名第16位,中国香港排名第26位。
这份综合排行榜是对2000年全球国家和地区以及大型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所作的排名,其中国家和地区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而公司则是以增值价值为基础进行排名的。有29家跨国公司名列其中,比1990年的24家增加了5家,这意味着跨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上榜的29家跨国公司主要是石油和汽车企业,以石油产品为主体的埃克森-美孚公司以630亿美元的经济实力排在第45位,其他如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壳牌等著名公司也都榜上有名。贸发会议当天发表新闻公报指出,全球100家最大的跨国企业近些年来的发展速度超过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经济体。
2006全球综合国力 TOP15 排行:
数据资料截止2005年12月31日
排 名 国 名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社会发展 政府调控 外交力 年增长率 综合国力
1 美国 3251 1718 2249 547 559 185 131 0.43% 8639
2 日本 2158 1111 806 226 416 169 100 0.26% 4986
3 法国 1588 994 814 201 419 184 119 0.31% 4319
4 英国 1602 856 830 217 400 171 112 0.75% 4188
5 德国 1762 854 623 191 419 184 107 0.48% 4139
6 中国 1321 312 508 483 245 133 116 2.98% 3119
7 俄罗斯 598 504 863 521 332 157 118 2.20% 3092
8 加拿大 836 227 176 532 423 174 99 1.92% 2467
9 意大利 743 252 227 228 397 161 97 1.97% 2106
10 澳大利亚 554 147 130 375 410 148 89 2.56% 1852
11 巴西 551 211 169 382 253 110 85 2.21% 1762
12 西班牙 621 157 114 209 364 124 85 2.08% 1674
13 印度 588 176 170 334 189 104 87 1.79% 1650
14 韩国 531 117 96 177 360 115 87 2.05% 1483
15 墨西哥 444 97 100 299 182 100 90 2.74% 1312
综合国力分析:一、各大国经济力、军事力和外交力基本格局 → 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实测结果 → 三、中国的综合国力 → 四、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展望 → 附:国力测算的过程简介 (来源: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综合国力分析:

一、各大国经济力、军事力和外交力基本格局

为了全面了解全球力量格局和中国的综合国力,这里选择了世界主要经济、国土面积和人口大国进行综合国力比较。挑选的主要大国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印度、中国和韩国。

表1 2004年各大国GDP及基本国情

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中国
加拿大
韩国
印度
俄罗斯

GDP

(十亿美元)
11733.5
4667.8
2704.3
2120.9
2019
1649.4
994.1
679.9
631
588.7

人口

(百万)
297.29
127.68
82.66
59.63
60.06
1299.88
31.91
48.2
1091
144.2

国土面积

(千平方公里)
9809
378
357
245
557
9600
9976
100
3166
1707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http://devdate.worldbank.org/dataonline/。
注:GDP以当年汇率折算为美元。

经济力、军事力和外交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最显著体现。从经济力上看,美国遥遥领先,2004年,美国GDP为11.73万亿美元,占到全球GDP的29.6%,其次是日本,其 GDP达 4.67万亿美元,继后是德国、英国和法国,中国处于世界经济总量的第六位,GDP为16494亿美元,俄罗斯处于这些大国中的最后一位,其GDP只有58.87亿美元。从GDP人均占有量上看,美国仍然处于第一位,2004年,人均GDP达到近4万美元,其次是日本,人均GDP为3.7万美元,继后是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人均GDP都在 3万美元以上,韩国人均GDP为 1.4万美元,俄罗斯为4082.52 美元,而中国只有1268.89美元,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印度(578.37美元)。

衡量一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困难,这里只是从军费投入、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几方面力量入手进行综合考虑。从各大国军费投入上看,根据瑞典国际和平研究院(SIPRI)数据(见表2),2004年,美国军费投入高达4555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投入的40%以上,其次是英国、法国和日本,军费支出均超过400亿美元,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军费投入数相对较少,印度和加拿大的军费支出排最后。从核力量上看,俄罗斯和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俄罗斯装配的核弹头数目为7360枚,其中,战略性的核弹头有3980枚,非战略性的有3380枚;美国装配的核弹头数有4896枚,其中,战略性的有4216枚,非战略性的有680枚,两国的核力量在全球都具有毁灭性的能量。中国、法国和英国核力量也很强大,印度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从常规武力上看,美、俄总体实力都很强大,法国、英国力量也很全面,日本的海军力量非常强大,中国陆军力量非常强大,德国的军工非常发达。从武器出口看,俄罗斯、美国都是武器出口大国,各占全球武器出口的32%和31%,法、德、英也有相当的武器出口。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可以认为,美国和俄罗斯属于全球军力的第一阵营,英国、法国和中国属于第二阵营,德国和日本属于第三阵营,印度、韩国和加拿大处于后面的位置。

表2-1 2004年各国军费支出 单位:十亿美元

国家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俄罗斯
韩国
印度
加拿大

军费支出
455.3
47.4
46.2
42.4
33.9
35.6
19.7
15.5
15.1
10.6

占 GDP 比
3.88
2.23
2.29
0.91
1.25
2.16
3.35
2.28
2.39
1.07


资料来源: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YEARBOOK 2005 ARMAMENTS,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2005,SIPRI。其中,中国、俄罗斯数据为SIPRI估计。

表2-2 世界前五大武器出口国 单位:%

国家
俄罗斯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占全球比重
0.32
0.31
0.08
0.06
0.05


资料来源:同表2-1。
表2-3 世界核力量:装配核弹头数 单位:枚

国家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法国
中国
印度
巴基斯坦
以色列

装配核弹头数
4896
7360
185
348
400
30~40
30~50
200


资料来源:同表2-1。
说明:美国战略性的核弹头有4216枚,非战略性的680枚;俄罗斯战略性的核弹头有3980枚,非战略性的3380枚;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估计为部分装配。

在外交力上,美国的强大表现在几乎所有的外交领域,美国有一定的全球外交倡导力,表现在核不扩散、裁军、反恐等事关全球安全的一系列活动中的倡议力,美国在联合国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可以左右联合国的一些决定,当联合国的决定对其国家利益无益时,它甚至有不听的能力。美国也有自己的许多盟国,是北约成员和八国集团成员。由于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劲,美国对外经济与军事援助力都很强。尽管发动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如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一年多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几个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基本体现了美国的意图,联合国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占领国地位。
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几个常任理事国处于全球外交力的第二阵营。中国在外交倡议力上的力量目前正在提升,如对“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起倡导作用。中国虽然没有盟国,但与许多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如中俄、中德、中英、中法、中印、中国和东盟、中国和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等等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在安理会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中国整体国力的限制,对外援助力量较差。法国的外交特点是独立性强,有一定的外交倡议力,是北约成员国和八国集团成员,拥有非洲法语区外交依托体系,经济与军事外援力量都较大。俄罗斯能够提出一些外交倡议,有能力和美国在核控制裁军问题上进行谈判,其战略导弹可以和美国进行对抗,它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外交预见性和整体性较好,但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对外援助力差。俄罗斯资源非常丰富,使欧盟在能源上依赖俄罗斯,自然资源成为俄罗斯一块重要的外交牌。英国外交具有一定的倡议力,是北约和八国集团成员,拥有英联邦国家传统势力范围,但外交上追随美国,独立性不强,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外援实力。
德国也是外交大国,由于正确对待历史问题赢得了各国的理解和赞扬,名声很好。作为战败国不能有核武器,军事力比英国和法国弱,军事援助力差。德国是北约和八国集团成员,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历史上也没有自己的殖民地,所以外交上整体差于英法。但是,德国是欧盟的倡议国,是欧盟的火车头,也具有一定的外交倡议力。与德国相比,日本经济实力强,对外援助力强,在联合国会费交的也多,使非洲国家对他有一定的期望,但其外交倡导力差,外交方针得不到周边国家的理解,名声不好。在处理历史问题上,与中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有冲突,周边国家警惕它。在边境问题上,在收复北方领土问题上与俄罗斯产生矛盾,与中国也有冲突。日本外交政策追随美国,外交独立性较差,并因为跟随美国失去了许多朋友,所以总的来说,日本外交力排在德国后面。加拿大外交倡议不多,在国际舞台上一般是与世无争的态度,与它国摩擦少,介入国际事务也不深,虽然是北约成员和八国集团成员,但在其中只是跟随的地位,虽然加拿大与美国关系密切,但外交独立性还是较强,不追随美国太紧,对外援助力不大,历史上没有自己殖民地,属于典型的“小康”国家。
亚洲新工业化国家韩国,总体上说国际影响力较小,外交倡议能力差,与美国是盟国的关系,人口少,经济总量只有日本的15%,经济、军事援助力都有限。但韩国在亚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在东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典型表现在朝核谈判上,在“六方会谈”中,韩国态度对美国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韩国是亚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的先锋,在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和篡改历史的“教科书”问题上,都率先奋起抗议,所以韩国在亚洲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印度的外交力已经没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锐气,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不如中国。在周边关系上,印度由于缺少真诚合作的外交政策,在南亚次大陆摆出大国架势,与巴基斯坦长期对抗,使周边国家惧之,与中国在边界问题上也有冲突,所以印度整体外交力较差。


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实测结果


经济力、军事力与外交力是一国综合国力最显著的体现,获得或维持这些力量需要一定的国力资源,具体包括:科技力、人力资本、资本力、信息力和自然资源等。一国的政府调控力非常重要,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国力资源成长的环境,包括制度、激励机制和法律环境等,综合国力是所有这些力量的有机组合。本研究在具体测度各国的经济力、外交力、军事力和国力资源、政府调控力的基础上,考虑了各类力量分配协调性,对主要大国进行了综合国力实测。结果显示:美国(91分)以几乎所有项目的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综合国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排在综合国力第二阵营的有:英国(65分)、俄罗斯(63分)、法国(62分)、德国(62分)、中国(59分)、日本(58)和加拿大(57);韩国(53分)排在综合国力较弱的地位,印度(50分)在十个大国中的综合国力最弱。

(一) 国力超强国:美国

美国以几乎所有项目的绝对优势排在综合国力的首位。从国力资源上看,无论是先天性的自然资源,还是在后天通过努力获得的资源,美国都拥有绝对的优势,总体排在第一的位置。美国科技力世界第一,从科技投入上看,美国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的水平都很高,2003年,美国研究和开发投入(R&D支出)高达2845.84亿美元见附表2至附表5,以下未注明资料出处的皆出自附表2至附表5。,为排在第二的日本的2.3倍,占了全球R&D支出的40%,人均R&D支出为977.8美元,也领先于所有其他国家,美国R&D支出其占GDP比重为2.59%,在发达国家中仅低于日本(3.12%),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以科学论文、专利代表的科学技术产出更是规模庞大,世界一流,2001年,美国的原创性的科学论文为20多万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是排在第二的日本的3.49倍。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量世界第一,2004年为160亿美元,排在第一位,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31%。目前,美国在信息科学、原材料工业、航天业等许多行业都具有世界最一流的技术,不断创新的科技给其经济持续增长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力资源是美国国力称雄世界的最重要基础,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美国不仅有高素质人才,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04年,美国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为6.2%,在大国中仅低于加拿大(8.1%),美国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6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40%(2002年数)。美国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正规教育上,也体现在继续教育上,在瑞士国际管理和发展研究院(IMD)2005年关于人力资本的专家调查中,美国在“员工培训是否充分”项目上得6.59分,排在十大国中的第一位。美国的劳动力质量较高,在IMD的“教育是否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调查上,美国得分为5.74 ,仅低于加拿大(7.1分);在“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和 “有技能的劳动力获得情况”调查上,美国分别得为7.56分和7.34分,均排在第一的位置。

资本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美国在内资、外资和资本市场上都表现良好。由于美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是直接投资占绝对优势,所以股票市场非常有活力,2004年,美国的股票市场筹资额为142663亿美元,比这里其他所有参评国的总和(103708亿美元)还多,占美国当年GDP的比重为129.65%,融资率仅低于英国(134.07%),高效率的股票市场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了投资规模,尤其有利于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对于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外资规模也很大,2003年,在美国的外资存量达24355.4亿美元,遥遥领先第二位的法国(7485.8亿美元)。美国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得益于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美国国内资金也很雄厚,2004年,美国国内总储蓄水平为16978亿美元,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国。

美国依靠其对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领先成为当今的超级大国。无论从公路、铁路密度和航空载客量这些基础信息能力上看,还是从电话、计算机和因特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上看,美国的信息化水平都很高。2004年,美国的计算机普及率达到76.3%,因特网普及率达到63.2%,在用计算机占到全球的27%。我们的测度仅从信息设施的绝对占有率上考虑,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4~2005,WEF,2004.鉴于信息力对经济创新的关键作用,在每年发布的《全球信息力报告》中,以网络整备度指数排名(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Ranking,NRI)NRI是从三方面进行评估国家信息实力,一是国家ICT建设环境,二是个人、企业和政府获得ICT服务的情况,三是ICT服务的实际使用情况。评估国家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业对经济创新发挥的相对作用。2003~2004年度,美国NRI排在全球第一位,2004~2005年度排在全球第五位,排在新加坡和北欧的小国之后,是这里十个大国中得分最高的,这反映美国ITC业对创新经济相对支持程度之高。

美国政府调控力排在第二的水平,仅次于加拿大。美国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较高,2003年,美国公共健康支出占GDP的14.6%,是十大国中最高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6.2%,也属较高的水平。美国政府在提供创新经济增长的环境上表现出色,美国的各项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都是私人资本投资,政府不直接干预,只是通过制度、法规或机制等进行扶植或调控,美国高技术产业的成就直接体现了美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成绩,所以美国在IMD关于“制度”、“企业立法”等专项调查中都得分很高。美国在IMD包含收入分配、社会歧视、男女差异、社会治安、社会凝聚力和公正性等方面内容的社会体系调查中,美国得分也较高。相对来说,在保证宏观经济良好运营的财政政策方面只是稍优,而在公共金融方面绩效只是中等。在美国的整个国力系统中,各方面力量都很强大,结构非常均衡。


表3 综合国力的各类指标及总体得分
技术力
人力资本
资本力
信息力
自然资源
军事力
GDP
外交力
政府调控力
综合国力

美国
97.42
73.38
99.59
87.06
79.34
91.85
100.00
98.64
76.11
90.69

英国
73.75
71.77
65.63
79.29
60.36
54.26
56.87
78.52
63.61
65.04

俄罗斯
56.33
67.05
52.44
56.77
89.84
84.79
50.00
87.46
52.14
63.03

法国
73.50
68.12
62.33
74.81
56.39
56.29
56.42
82.12
58.61
62.00

德国
77.35
66.46
59.71
80.02
53.66
54.03
59.49
72.25
59.93
61.93

中国
61.42
76.36
59.29
56.20
73.62
54.69
54.76
78.24
63.40
59.10

日本
86.31
71.93
66.13
81.15
50.78
52.34
68.30
66.57
54.79
57.84

加拿大
65.51
71.15
59.58
76.66
83.84
50.00
51.82
61.14
96.90
57.09

韩国
69.19
65.06
52.80
80.88
50.02
50.72
50.41
54.35
57.18
53.20

印度
50.00
65.09
50.59
51.40
61.80
51.13
50.19
50.42
53.59
50.43


资料来源: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外交力得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沈骥如教授评论获得。


(二)国力次强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和加拿大

英国综合国力排在第二。国力系统中,国力资源排在第三位,该国在资本力、信息力、人力资本和技术力上有一定的优势,在自然资源上水平一般。英国有较完善的资本市场,2003年,股市融资额达2412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4.07%,排在第一位;2004年,英国吸引外资总额为550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2.59%,是参评国中引进外资速度第二高的国家;英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发达,2003年,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0.07公里,是这里密度最高的国家,每千人的移动电话用户为911.7,排在第一的水平。2004年,其计算机普及率为59.5%,因特网普及率达到54.92 %。虽然英国劳动力数量资源有限,但受教育水平较高,人力资本总体排在第四位,英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达22年(2002年数),排在第一的水平。在自然资源方面英国在国土资源和人均可耕地面积上都很小,但能源供给有一定的优势,其能源生产占其需要量比率为113.8%,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英国政府调控力排在第三位,在公共产品提供能力上不及加拿大、美国、法国和德国,在提供经济增长环境的政府绩效上,英国政府在总体上较好,企业立法健全,社会系统和谐,得分仅次于加拿大和美国,制度框架的质量仅次于加拿大、美国和德国,而公共金融和财政政策的表现只是平平。英国经济力、外交力、军事力都比较强大,国力系统中各个方面的力量比较均衡。

俄罗斯综合国力排在第三,但各种力量极不均衡。国力资源排在倒数第二位,仅好于印度。国力资源中只有自然资源处于一定的优势,而在技术力、人力资本、资本资源和信息力上都处于相当的劣势。俄罗斯的技术投入水平很低,2004年,其R&D支出只有57.68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28%,都只高于印度。俄罗斯科技产出较低,劳动生产率为人均8098美元。在人力资源上,俄罗斯劳动力的质量应该水总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文盲率只有1%,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年(2002年数),高等教育入学率达29%,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低。在劳动力数量上,俄罗斯与中国、印度和美国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整体排名只处于第七位。俄罗斯资本能力仅高于印度,股市融资能力差,2004年,其股市融资额只有2308亿美元,占GDP比重只有15.16%,引进外资总量和国内储蓄规模与其他国家相比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俄罗斯的信息力只高于印度和中国,在公路、铁路和航空这些基本基础设施上排在各大国的最低水平。在信息基础设施上,俄罗斯仅高于中国和印度,2004年,其计算机普及率为13.2%,因特网普及率为14.73%。但是,俄罗斯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土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很大,能源产量高,其能源生产占其需要量比率为167.4%,处于第一的水平,现在石油已成为俄罗重要的战略资源,一张重要的外交牌。俄罗斯政府调控力排在最末水平,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上排在中等,其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6%和6.2%,而在提供经济增长环境的政府绩效上,俄罗斯排在最差的位置,主要由于俄罗斯在给企业创造增加值的过程中提供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基础都非常差,但俄罗斯近期在公共金融上的管理非常有成效,积极财政政策也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在俄罗斯整个国力系统中,军事力和外交力非常强大,政府调控力、经济力和国力资源都非常弱小,国力结构非常不均衡。

法国的综合国力排在第四。其国力资源排在第六位,科技力和人力资本一般,资本力、信息力较强,而自然资源相对比较落后。法国在技术上整体处于发达国家中较落后的水平,劳动生产率为人均67777美元,是发达国家中水平最低的。尽管是欧洲大国,但在2004年,法国的劳动力数量只有2.72千万人,比德国和英国都少,在大国中仅高于加拿大和韩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欧洲也只是一般,高等教育水平入学率达36%,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5年(2001年数)。法国资本力排在第四位,2003年引进外资存量总量是欧洲国家中最高的,达7485.8亿美元,整体排在第二,仅低于美国。法国信息力水平一般,基本基础设施很完备,法国的公路网、铁路网都较密集,平均每平方公里分别为1.62公里和0.05公里,属于世界较高的水平,但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排位较低,法国仅高于俄罗斯、中国和印度。2004年,法国计算机普及率为48.7 %,因特网普及率为43.14%,比其他发达国家水平都低。法国自然资源相对落后,其能源生产占其需要量比率为50.6 %。在政府调控力上,法国排在第六。法国政府政府公共产品提供能力很强,2003年,其全部公共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3.4%,是所有大国中最高的,但法国的政府绩效排在倒数第二位,仅好于俄罗斯,相对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法国的制度和法律系统都较落后,财政政策不能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公共金融不发达。法国的整体国力中,军事力、外交力相对其经济力较强,经济力相对其政府调控力和国力资源较强,国力结构不甚均衡。

德国的综合国力排在第五位。国力系统中,国力资源排在第五位,其中,技术力和信息力较强,人力资本和资本力一般,自然资源上相对较差。德国技术水平整体较高,排在美日之后,处于第三。2003年,德国R&D支出为602940亿美元,人均R&D支出为547.3美元,仅低于美国和日本,2000~2002年,德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专利数目平均为115223项,高于日本,是美国的71%。德国有优秀的知识保护环境,在IMD2005年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系统”调查中,德国得了8分,排在第一。德国在人力资本数量上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还算丰富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年16年(2002年数),整体上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德国的资本市场很不发达,2003年,股市融资达10790亿美元,只占到GDP的44.87%,是大国中水平最低的。在资本资源由于引进外资的水平较高和较高的国内储蓄水平整体上排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德国信息力排在第四位,2004年,德国的计算机普及率为56.2%,因特网普及率达到50.8%。德国自然资源排在倒数第三位,国土资源、人均可耕地面积上都较小,其能源生产占其需要量的比重只有38.9%。德国的政府调控力排在第五位,政府公共产品支出水平较高,政府绩效排在第六位,在支持经济创新的环境在社会体系上排名很高,其他方面都是中等的水平。德国经济力全球第三,外交、军事和政府调控力都较强,国力结构非常均衡。

日本的综合国力排在第六位。日本国力资源很强,仅次于美国,除自然资源外在所有项目上都排在较高的位置。日本科技力排在第二,2004年,日本R&D支出为1241.1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R&D支出占GDP比重为3.12%,排在第一位。日本的原创性科学论文在数量上虽只次于美国,但比英国和德国没有压倒性优势,但日本在专利占有水平上,甚至与美国不相上下,2002年,授予国内居民专利数目为110053,是美国的1.27倍,本国居民获得的国外专利数为106184,为美国的65%。2004年,日本高技术产业出口总额为世界第三,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24%。日本劳动力数量比美国外的所有发达国家都高,受教育水平良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0%,全部人力资本排?/ca>

2006年全球经济排名

8. 急!2006年美国、日本、欧盟的一些数据

2006年一季度日本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3.8%,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内需主导特征。 

  企业设备投资保持增长,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据上市公司发表的财务预测汇总数据显示,3月底结束的本财务年度,在东证主板市场上市的1332家公司税前利润总额将达到25.41万亿日元,纯利达14.14万亿日元,连续三年更新历史最高纪录。企业收益增加带动了设备投资增加。一季度企业设备投资增幅达3.1%,为近两年来最高增速,对经济增长贡献0.5个百分点。

  个人消费平稳增长。一季度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5%,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虽然消费增长仍然没有得到收入增长的支撑,1~3月个人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5%、2.3%、5.7%,但对整体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了消费者信心,促使消费增长。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49.1,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进口需求旺盛。受石油价格高涨以及国内需求旺盛影响,日本进口较快增长,一季度环比增长3.5%,比出口高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0.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缩小7461亿日元,对经济增长贡献-0.1个百分点。

  劳动力市场日趋旺盛。随着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逐渐活跃,劳动力市场需求日趋旺盛,截至4月,失业总人数28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6万人,已连续第5个月减少,失业率已连续三个月保持4.1%的较低历史水平;就业总人数636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万人,连续第12个月增加。 

  价格水平继续缓慢回升。2006年以来,月度消费物价指数一直保持同比增长0.5%的水平,一季度定基指数为98.0,与2000年的物价水平差距逐渐缩小;GDP平减指数为-1.2%,降幅比上年四季度缩小0.4个百分点。

  回顾近两年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结构改革,生产技术、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变化都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强劲的企业利润和稳固的国内需求,使得经济对油价波动及全球利率水平不断走高等外部冲击具有了相当的抵抗力,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增长。但要判断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涨情况。日本财务部公布,2006年一季度,企业新创造价值向劳动者分配的比例,即企业的劳动分配率时隔3年9个月后出现上涨,表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有所提高。如果劳动力需求持续旺盛,工资上升的压力加大,导致单位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将形成通胀压力。

  二是宏观政策变动情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从超宽松转向正常的利率调节机制,公众对提高政策利率的预期逐渐升温。但何时升息、力度多大,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情况需要关注。同时,财政状况一直无法令人乐观,近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末,国家、地方的长期债务余额约为774万亿日元,占GDP的151.2%;基础财政赤字占GDP的4%,仅比2002、2003年最高峰时的5.5%下降1.5个百分点。如何利用好当前经济稳步复苏的时机,实现国家、地方的基础财政收支平衡,并进行结构改革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调整又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仍需拭目以待。

  总体来看,上述不确定因素对近期的经济发展不会产生太大影响,2006年日本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增速可达2.8%。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