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被哪国统治

2024-05-08 07:17

1. 厦门被哪国统治

你好,准确的说:厦门是被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向区政府施压、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然后列强们得寸进尺,又逐步将其变成了公共租界。
所以,当时厦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公共租界,与抗日战争前的上海是一样的。
 
  鸦片战争之后的20年间,外国列强势力对厦门和鼓浪屿的侵略已全面展开,且迅速地扩展和深化。在此期间,西班牙、荷兰、挪威、法国继英、美两国之后,也在厦门设立领事并在鼓浪屿建造领事馆。外国洋行和公司越办越多,外国商人不满足于通过转手投机买卖攫取暴利,开始在厦门创办工厂企业,直接利用当地的资源。英商厦门船坞公司和设在鼓浪屿的英商厦门机器工程公司就是其中较大的外国公司。为了进一步操纵中国的市场,外国势力培植了一批买办为它们效劳。航运公司、银行、电报局也同时相继兴办起来。紧跟在美国归正教会后面,伦敦差会于1844年在鼓浪屿成立教会,大英长老会也于1850年在鼓浪屿扎住脚跟。1848年,美国归正教会的"中华第一圣堂"建造在厦门新街仔。15年后,英国教会也在鼓浪屿建造了专供外国人祈祷的"协和礼拜堂"(在今第二医院内)。一批培养中国牧师、传道士的"圣道学教",宣传宗教的教会学校在厦门,特别是在鼓浪屿,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为了进一步掌握东南门户一一厦门的经济命脉,控制厦门海关和港口管理大权被视为关键的措施。1862年3月30日,外国列强根据《天津条约》的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在厦门设立海关税务司。同年,设立厦门口理船厅。清初以来就已存在的中国海关变?quot;常关",被降作对内航运贸易的关卡。到了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连这一点点权利都被剥夺掉。海关税务司和厦门口理船厅的设立,使清政府丧失了厦门海关和港务的管理大权,厦门从此进一步落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看到厦门门户大开,有利可图,赶紧蜂拥而入。德国和日本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1862年以后,列强势力越发强大。1870年海关税务司休士(George Hughes)统计厦门有洋行14家,其中英国7家,印度3家,德国2家,美国和英属新加坡各1家。1882年,副税务司劳思(W·B·Russell)统计,洋行已增至23家。 

  1880年,厦门已有汇丰等外资银行24家。有的洋行也代理轮船、保险业务甚至银行,可谓财大气粗。1866年外商为打击中国传统的农肥(豆饼)业,专门从海外免税进口鸟粪二万担,屯集在鼓浪屿仓库。对此严重污染,地方政府竟无可奈何。

  鸦片战争以来,鼓浪屿陆续被列强国家占地建造领事馆、领事公馆、教堂和教会机构。洋行和公司以及银行等也先后在鼓浪屿建起货栈、码头和公馆,甚至做起地皮生意。海关税务司更是贪婪地在鼓浪屿大刮地皮。从1865年起,税务司便在岛上大造公馆楼房,诸如海关税务司公馆、副税务司公馆、海关同人俱乐部、理船厅公所、"帮办"楼、缉私舰舰长宿舍、巡灯司公馆和一大批海关职员宿舍。日本还在领事馆旁增建警察署和宿舍楼,1896年未得任何人许可,强购"五个牌"山坡一大片地做日本人墓地。鼓浪屿成了洋人的天下,在"工部局"成立之前,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几乎已被抢空。

  19世纪60年代,德国已蓄谋侵占厦门,以后多次派兵舰前来窥探,遂认定鼓浪屿是建立海军基地最理想的地方。狂妄的德皇威廉二世曾按捺不住地叫嚷"先用武力占领,再谈判"。只是由于外国列强之间存在矛盾,互相制肘,俾斯麦政府才不敢贸然下手。日本早也关注厦门,曾多次派遣兵舰闯来观测地形,甚至出兵演习,虎视眈眈。1896年,继《马关条约》之后,日本又胁逼清政府签?quot;公立文凭",提出要在厦门设立"日本专管租界"。日本领事上野专一擅自派人在厦门和鼓浪屿两处丈量和绘图。厦门虎头山一带,鼓浪屿从燕仔尾山到"五个牌"(今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场),包括海面,"必须遵照两处丈量定界为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行为激怒了厦、鼓人民。其它外国列强也都心怀匠测。在这种形势下,1899年曾提出要求"将鼓浪屿内日本未请之地作为美国租界"的美国领事巴詹声在"门户开放"的幌子下,改口建议把鼓浪屿开辟为"万国公地"。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厦门当局与10个列强国家的领事、代领事在日本领事馆签订了《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和《续订公地章程》。1903年1月,鼓浪屿成立了工部局(municipal council),"专理界内应办事宜"。从此,鼓浪屿沦为殖民地。

  鼓浪屿沦为外国帝国主义者共同统治长达40年。"工部局"由各国领事组成的领事团选定领袖领事行使"领导"权,设置巡捕。巡捕长即"工部局"的正局长,对该岛实行警察统治。更严重的是同时设立所谓的"会审公堂",扩大了列强的领事裁判权,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把鼓浪屿的中国人置于外国领事的统治之下。"工部局"一再颁布"律例"和法规,并且横征暴敛苛捐杂税,税收和罚金名目花样繁多,税金罚款逐年加重。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30余年中,税收前后相比加重了近30倍。

  "工部局"设立以来,列强势力有恃元恐,在鼓浪屿占地建房之风有增无减。"工部局"规定,凡界内居民需要新建或修理房屋,事先都必须办理手续,缴纳费用,才能领取建筑执照,"工部局"从中攫获利益。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市政建设正处高潮,许多海外华侨和侨眷由于害怕当时内地的匪患兵灾,都纷纷到鼓浪屿建房置宅。近20年间,仅华侨就在岛上投资兴建房屋1074幢,其它属于外国人和本地人新建的房屋也很多。据不完全统计,1924年至1936年期间,"工部局"颁发了970份建筑执照,其中华侨和侨眷占75%。早在1878年,列强势力就已擅自组织"鼓浪屿道路基地基金委员会"。根据他们的楼房馆舍和道路规划建成的道路弯弯曲曲。"工部局"统治时期继续按照外国人的需要修筑道路,设置路灯,铺设排水沟。就建筑的整体布局和风貌而言,至迟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鼓浪屿的特色已经基本形成。

  "工部局"统治期间,鼓浪屿人民不甘心屈辱为亡国奴,多次起来抗争,利用各种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奴役。1938年5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了厦门。此后,鼓浪屿"工部局"的统治权实际上已操纵在日本人手里。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同一天,日寇立即武装登陆鼓浪屿,实现了其独占该岛的美梦,对鼓岛人民施行残酷血腥的法西期统治。1943年5月26日,还导演了一出"收回鼓浪屿公共租界"的丑剧。直到抗战胜利,鼓浪屿才挣脱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桎梏。

厦门被哪国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