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策略,巧避嫌?

2024-05-06 09:19

1. 什么是多策略,巧避嫌?

    过分自满、锋芒太露又不知适可而止的人,势难得长久;富贵而骄奢的人,则必定自取灭亡。
    永远不做别人的箭靶,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尤其对于位高权贵者而言。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露出锋芒的同时更要小心不割伤自己。
    曾国藩深知这个道理。他手握军权,但因为明白权力的双面性,所以采取了放权但不全放的办法应对潜在的危机。因为军权适度,从而能够在不被清延的猜忌下更好地为国效力,更好地保全自己。
    同治元年(1862年),曾氏家族处于鼎盛时期。曾国藩身居将相之位,弟弟曾国荃曾国华也多有人马,还多次拜受皇恩。面对如此浩荡的皇恩,曾国藩早已心满意足,甚至有点喜出望外,但他还是十分地清醒、冷静,知道自己之所以被重用,关键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存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自己很可能会一无所有。清廷不想在消灭了太平军之后,又有湘军谋反。
    咸丰四年,曾国藩攻陷武昌后,咸丰皇帝对他的封赏一再迟疑,正是顾虑到这些。当时,捷报传来,咸丰皇帝很高兴,立即下旨,封曾国藩为湖北巡抚,并且夸奖曾国藩,说他虽然是一介书生,却能够立下大功。但与此同时,咸丰也意识到了曾国藩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所以赏是要赏的,可是权力也不能再给。
    曾国藩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了危机,心中不免有些矛盾。因为要想做到精忠报国又要做到功成身退,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古今能做到这点的人寥寥无几。曾国藩的想法在他的日记中屡屡表露:
    
日内因户部奏折似有意与此间为难,寸心抑郁不自得。用事太久,恐人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意欲解去兵权,引退数年,以息疑谤,故本日具折请病,以明不敢久握童柄之义。
    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二十五日    是日,接奉廷寄,因十二月十八日秦兵之败,霞仙革职。业经告病开缺之员,留办军务,致有此厄,宦途风波,真难测矣!然得回籍安处,脱然无累,犹为乱世居位者不幸中之幸。
    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初七    在给李鸿章的信中,曾国藩也有类似的隐退表示,大意是说自己辛苦多年没必要留恋什么官职,若从此能不再在重要的职位就能保自身安危了。
    曾国藩不是一个不知足的人,与权力野心相比他更喜欢平安。也许这就是看尽繁华,历经磨难之后的一种感悟。的确,知足是一种最大的满足。宦海多年的曾国藩深知知足之道: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资,多段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固常求泰,富求干乘车,贵求万钉带,木得求速赏,既得勿求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昂,岁懊有时寒,曰明有时晦,时来多善依,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瘠。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依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臭事生嗟气?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侯命堪终古,臂不愿乎外。语云: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瓤,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他认为知足的人会觉得心中豁然,生活更加美好。相反,贪得无厌的人因为总是不停止欲求,不停地追逐和计较,所以会觉得连宇宙都十分的狭小。
不知道满足、追名逐利的人,即使达成一个愿望还要占有其它,即使永久的拥有了又想拥有其它,而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整日为此伤神,精神也会越来越不济,灾祸就容易降临了。
    各种福分都想期求,各种祸害便往往纷至沓来。一句话会招人怨尤,一举足便会有障碍。举首望世界,乾坤是多么大啊,得到荣誉的时候不要“乐极”,遇到患难也不要气馁。比自己贫困的人有的是,但只要平安健康的生活,还有什么不能忍耐,还有什么值得叹息的呢?对世界少一份索取,就多一分快乐。
    一个名利思想不能彻底拔除的人,即使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还是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
    他把自己的感觉和心情告知家人,又以自己的学识、阅历和权威规劝家人。他认为曾氏家族的荣耀背后隐藏着危机。所以“功成身退”的想法应该训戒给家人。
    “功成身退”不是让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而是一种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安全位置上的明智之选。“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也包括了“功成身退”的思想。他认为过分自满,不知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人生难免会有舍有得,无论名或利,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走向其反面。
    从1852年奉旨兴办团练开始,到1872年他死前的一二年,曾国藩一直在过问军事。虽然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正当他处于威震四海的顶峰时期,曾国藩却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下令解散了它。
    曾国藩自从迎战太平军开始就冲在最前面,尽管屡受磨难,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因此,当他在1858年再次出山时,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特别注意调整自己和清廷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回避历史上那些顾命大臣常遇到的功高震主的问题。曾国藩时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富贵常蹈危”这一残酷的历史教训,只有推美让功,才能做到保身有道。
    当天京合围之后,李鸿章、左宗棠先后攻下了苏、杭,五万大军陈兵于天京城外,却难以将天京攻下,这使来自于朝廷上下的各种议论纷起,这不能不引起曾国藩的注意和思考。尤其是与沈葆桢争夺江西厘金的问题上,更引起他的警觉,他已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朝廷有意偏袒沈葆桢而压抑自己,使其处于极难的处境之中。在攻克天京前,曾国藩对于大功后所面临的政治危机,已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攻破天京的消息传至安庆以后,他对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预测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那就是裁军不辞官。
    攻破天京后,曾国藩被皇帝封为~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他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凡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抑或出任疆吏,都视他为精神上思想上的领导者,而湘军在裁遣之后,被裁者多至数万,功名路断,难免有很多人心怀不满。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但却容易因此被朝廷误解,发生不必要的猜忌。
    所以,曾国藩自动解除兵柄,又要留在两江总督任上继续为清政府效力,就等于给清政府吃了一颗定心丸。试看他在两江总督任内奉旨剿捻,逢到军事失利时立即趁机推荐李鸿章自代,亦无非是远权势而避嫌疑的做法,只是在表面上不太显露痕迹而已。曾国藩一贯主张“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裁撤湘军,是曾国藩谋事在先,  “多策略,巧避嫌”的一个典型事件。
    由此可见,事不在功高,有退路就行。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论是投资还是创业,风险都不可避免,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什么是多策略,巧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