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的战役背景

2024-05-20 18:45

1. 巴巴罗萨计划的战役背景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对法国的战争胜利后,进攻苏联的议案又提上日程。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年代,他在自传《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清楚表示德国人民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土地和原料,而这个生存空间应该能在东欧找到。纳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罗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应该加以杀害、驱逐出境、或奴役之,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属于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应该让给德国人民居住。计划中这些地区的都市人口会经由饥荒加以彻底灭绝,以剩余的农产品养活德国人,并改由德国人居住,尽管希特勒也说德国会与那些愿意支持他们的俄国人“一同合作”。德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家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认为斯拉夫民族也是属于雅利安人,提出建议应该将攻克的苏联领土依照以下形式划分行政区:奥斯兰(Ostland)──波罗的海国家和白俄罗斯乌克兰──乌克兰和邻近疆土高加索──南俄和高加索地带土耳其斯坦──中亚国家领土在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联手侵吞波兰之前,两国便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表面上这是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借由分割波兰等国家来划分德苏两国的边界,在条约中波罗的海三国乃至芬兰被划分为苏联的“影响范围”,这个条约震惊了全世界,因为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对彼此抱持敌意,而且两国的意识形态也完全相反。由于这项条约,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展开了大量的外交关系和贸易,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而德国则提供高科技给苏联。尽管这项条约的签订,两国仍然对彼此的一举一动抱持强烈猜疑心,不久后这段短暂的和平关系便以战争的彻底爆发告终。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剥削当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签订这项条约只是为了短暂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都对攻克领土抱有极大野心,而双方的意识形态差距则导致最终的冲突爆发。斯大林在国际上的恶劣名誉给了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理由,同时也增加了德国对于胜利的信心。在1930年代后期,斯大林在大清洗里杀害和囚禁了数百万计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备经验和能力的红军军官和战略家,导致红军的战力和领导力大为衰退。纳粹也不断的宣传苏联政权的残暴,并且瞄准斯拉夫民族作为主要宣传对象。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是导致苏德分裂的最后因素。在德国于意大利和日本签订条约之后,苏联也表示希望成为轴心国的一部分。在经过两天于1940年11月12—14日在柏林的商议后,德国正式向苏联提出了加入轴心国的条件,而苏联则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从此德国没有再进行回复。随着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前景越来越小,两国在东欧的利益冲突也日渐明显,尽管他们在1941年1月还会针对边界和贸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协定,然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斯大林的名声使得纳粹德国在发动这场战争上获得了某些正当性,而且也让希特勒对德军的胜利有相当信心。斯大林在大清洗中杀害了无数红军的基层和资深军官,导致红军整体的脆弱和无能。在针对斯拉夫人进行的宣传上德国一直强调苏联政权的残暴,同时也宣传红军正在准备攻击德国,并主张他们先行的攻击只不过是先发制人的举动罢了。巴巴罗萨作战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构思的。一些军事和外交人员也曾劝告希特勒,应该先解决大英帝国后才开辟对苏战场较为妥当,但大多数德军的参谋幕僚都同意这场侵略应该在某个必要的时间点发起。希特勒的决策通常与德军将领的建议相反,但直到那时为止,德军在希特勒的战略下已经达成了一连串原本被认为不可能达成的辉煌胜利,希特勒也自认为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时间里,希特勒的骄傲和大胆、加上德军的精良训练,在不费多少功夫下便赢得了莱茵河、奥地利、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接着又攻下波兰、丹麦和挪威,每场战役几乎都顺畅无阻。接着他又迅速经由马奇诺防线北方的卢森堡进攻法国,以包围战术歼灭了大规模的同盟国部队,并继续向南进攻直到瑞士边界。北边遭受包围的同盟国部队最后经由敦刻尔克撤离,英军被彻底逐出法国,但英国依靠着其海军和空军的优势而免受侵占。在无法逼使英国投降、同时也缺乏海军和战略轰炸部队的情况下,希特勒遂决定将目标转往东方。他相信只要苏联被击垮了,英国也不可能再支撑下去。希特勒对他在西欧的惊人胜利感到自负,同时红军在1939—1940年间侵占芬兰未遂的冬季战争也向全世界显现了当时红军内部的腐化和战力低落。希特勒认为苏联内部已经腐败,只要数个月便能取得胜利,也因此不需准备冬季的配备,这在后来成为德军受挫的主因之一:纳粹的整个政策都是为了依照地缘政治学的生存空间概念彻底摧毁苏联的政治实体,以替未来的“雅利安”世代准备发展的环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国战争机器的资源缺乏问题开始越来越严重,而德国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开始浮现,这使得侵略苏联逐渐成为希特勒唯一的未来途径,尽管德军将领们也曾跟希特勒说过,占领整个俄罗斯西半部对于德国战争机器运作来说是利大于弊。希特勒预估攻占苏联会有以下好处:当苏联被击败后,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占领苏联将可以拥有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将能大为改善德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击败苏联将能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德国的战争机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后才能达成此目标。希特勒在1940年12月5日收到了德军对入侵苏联的计划,并且全部批准,预期在1941年5月开始进行。在12月18日希特勒签下了“21号指导”,要德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快速的击倒苏联”,并且制定侵略的预定时间为1941年5月15日。巴巴罗萨计划假设的是德国国防军可以在短期间内消灭红军道加瓦河和第聂伯河以西的大多数步兵师,事后证明尽管德军的确消灭了原先在此地区的苏联红军数量,苏联红军不断从后方增援的雄厚兵力导致了这种假设的失败。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希特勒将320万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多次派遣侦察飞机潜入苏联领空勘查,同时也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到了1941年2月德军已在罗马尼亚—苏联边界部属了680,000人。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意图,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坚信第三帝国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德国会等到拿下英国后才会开辟新的战场。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英国故意设计要让苏联和德国开战的假情报。德国政府也助长了这种骗局,向斯大林透露德军的调动只是为了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德国甚至向苏联解释他们故意要让英国以为他们正准备进攻苏联,而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和物资。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应该注意到的是,潜伏德国的共产主义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在战争爆发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确的进攻发起日期,但这项情报也没有获得重视。德国还在1941年4月发起了一连串佯装进攻英国的作战,假装正在挪威聚集部队。这些行动配合了大张旗鼓的海军舰只聚集、飞行勘测、和演习行动,并且还故意透露虚构的入侵计划细节。同时期德军军事计划人员开始研究拿破仑在侵略俄罗斯战争中的失败,他们推估苏联红军无法在侵略开始后大规模的向俄罗斯内地撤退,因为他们认为斯大林无法在政治上和军事补给上抛弃波罗的海国家、乌克兰等地。但在侵略苏联的计划和主要目标的设计上,希特勒则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以及许多高阶将领意见分歧,最高统帅部认为应该直接攻往莫斯科,而希特勒则认为应该先夺取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丰富资源后才转向莫斯科。希特勒认为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他认为重点应该在于消灭莫斯科以西的红军主力。在计划上的争论导致准备入侵的后勤规划延缓,与原本计划设定的5月延缓了整整1个月。最后希特勒与高阶将领们取得的共识是:将入侵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各自攻占特定的地区和大城市,分为:  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第16集团军(由恩斯特·布施指挥)第4装甲集团军(由埃里希·赫普纳指挥)第18集团军(由格奥尔格·冯·屈希勒指挥)第1航空舰队(由阿尔弗雷德·凯勒指挥)目标:在10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今白俄罗斯)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29个师: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第4集团军(由京特·冯·克鲁格指挥)第2装甲集团军(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第3装甲集团军(由赫尔曼·霍特指挥)第9集团军(由阿道夫·斯特劳斯指挥)第2航空舰队(由阿尔贝特·凯塞林指挥)目标:在16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总兵力为51个师:  南方集团军群(由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第17集团军(由卡尔-海因利希·冯·史图尔普纳格指挥)第1装甲集团军(由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指挥)第11集团军(由欧根·里特尔·冯·朔贝特指挥)第6集团军(由瓦尔特·冯·赖歇瑙指挥)第4航空舰队(由亚历山大·罗尔指挥)目标:在14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总兵力为63个师:   1940年代初期的苏联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可小觑的。苏联在1930年代的快速工业化使得工业生产量提升至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与德国并驾齐驱。军事配备的生产同样快速增加,在战争爆发前经济已经转向军事生产的方向。在1930年代早期红军也发展出一套现代化的作战理论,并在1936年将其颁布为全军的作战原则。苏联从1939年至1941年的军队发展   1939年1月1日  1941年6月22日  1941/1939 %  师级部队  131.5  316.5  240.7  总人数  2,485,000  5,774,000  232.4  火炮  55,800  117,600  210.7  坦克  21,100  25,700  121.8  飞机  7,700  18,700  242.8  1941年,在德军的秘密调度下,苏德边界的苏联部队数量已经被德军所超越。不过在1941年6月当时苏联军队的总人数高达5百万人,比德国调派参与巴巴罗萨作战的地面部队总人数还多。除此之外,苏联大规模的军事动员使得红军的人数一直稳定增加,使苏联能够投入比德国更多的部队至前线。由于两方的兵力都变动不定,整体上来说1941年的战役两方的兵力是势均力敌的。而在一些武器的对比上苏联则有许多优势。在坦克上红军的优势特别明显,红军拥有的坦克总数高达23,204台,其中有12,782台分布在西俄的5个军区(其中3个直接面对德苏前线)。而德国国防军拥有的坦克总数约为5,200台,其中只有3,350台参与了对俄作战。这使得红军与德军在可用坦克数量上的差距高达4:1。苏联还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34坦克,和速度最快的BT-8坦克。苏联也拥有压倒性的火炮数量优势,122mm的A-19火炮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火炮。最先进的苏联坦克在刚开战时数量并不多,不过,在1941年的前半年,苏联军事机器所生产的100%的坦克和87%的战机都已经属于现代的设计。然而,德国空军和陆军却有着极为精良的训练和经验,在质量上的优势大幅抵销了苏联的数量优势。再加上大量具备经验的红军军官和指挥官在大清洗(1935—1938)期间被斯大林所杀害,三分之一的红军军官和几乎全部的高阶将领都被处死或流亡至西伯利亚,改以大批具备“政治经验”却毫无作战经验的军官替代。五名元帅就有三名遭处决,三分之二的军团和师指挥官也遭遇相同下场。总共加起来,被处决的红军领导人高达了30,000人。这造成了红军内部充斥大量年轻而训练贫乏的军官;举例而言,在1941年,红军的军官里有75%尚未任职超过1年。红军军团指挥官的平均年龄比德军师指挥官的平均年龄少了整整12岁,这些军官在战场上往往缺乏积极行动的意愿,而且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能力胜任其职位。大多数苏联单位在战争爆发时都保持和平时期的状态,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苏联空军的战机都紧密排列在跑道旁(而非疏散开来),而被德国空军的轰炸部队轻易摧毁。苏联空军一直到战争爆发前都被禁止攻击德国的侦查飞机,而任由大量德军侦查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勘测。苏联空军虽然拥有数以千计的战机,但大多都极为老旧,例如I-15和I-16,而先进的机型如米格飞机和拉沃契金则数量稀少。很少战机拥有无线电,拥有无线电的战机也极常故障,而缺乏讯息加密的设备则让德军得以轻易窃听。同时苏联飞行员的空战经验和技术都极为落后。红军部队的部署相当疏散而且未经准备,部队之间往往无法互相联系,而且也缺乏运输工具把有效战力集合起来。虽然红军有非常多先进的火炮,但这些火炮很多都没有配备弹药。火炮单位同样缺乏运输工具而无法迅速部署。坦克单位数量庞大且装备良好,但却极为缺乏经验和后勤支援,维修保养的水平也非常差劲。坦克单位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战场,而没有任何燃油、弹药、或人员补给的安排。通常在经过一次作战后坦克便毁坏或报销了。在战前,苏联的宣传机器总是不断宣传红军的强大,宣称任何针对苏联的侵略都会被轻易击退。斯大林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属下建议,加上他对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来越高估苏联的实力。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的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尽管斯大林和其幕僚也意识到攻击的可能性,但由于斯大林对于红军实力的迷信,苏联决定避免挑衅希特勒。这一连串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是开战时苏联边界的部队都没有进入警戒状态,甚至在遭受攻击时也必须先向高层请求许可才准许反击,虽然苏联在4月10日开始实行局部的警戒,但这在德军攻击展开时根本没有发挥作用。斯大林也拒绝彻底动员军队。在当时,41%的红军基地集中于接近边界不到200公里的地方,依据红军的指令,燃料、装备、火车等等也大量被囤积在那里。然而,由于红军在战术理论上进行的草率更动,这些部队的战力被大为减弱。原本苏联在1938年开始采用的战术是:以标准的线状防守战线紧连其他国家,步兵部队会在防线上堀壕架构坚强的防御工事,而坦克则会配合步兵行动以提供支援。但1940年法国战役的结果引起极大震撼,当时在世界上规模排名第二的法国陆军(第一为红军),在不到6周内便被德军彻底击败。苏联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资料并不全面,分析结果认为法国的崩溃是因为过度依靠战线防守而缺乏装甲部队支援所造成的。苏联决定不再重蹈覆辙,遂取消了堀壕防守的战术,改采将步兵部队集中为大规模机动队伍的战术。所有的坦克都被集中至31个庞大的机械化军团,宣称这样一来每个军团都会比德军的装甲军大(不过直到战争爆发很少有军团达成这种规模)。苏联所预测的情况是:一旦德国发起攻击,德军先锋的装甲部队便会被机械化军团所切断和歼灭,接着机械化军团会和步兵部队一同歼灭剩余的德军步兵。而南方的乌克兰地区则驻扎了大量的部队,准备在战争爆发后对德军进行战略包围:在摧毁德军南方集团军后则朝北攻占波兰,包围德军的中央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包围圈里的德军不久后就会被彻底歼灭,如此一来纳粹德国将必败无疑。1941年6月22日德苏边界的力量对比   德军和同盟  苏联红军  对比  师  181  167  1.08:1  人员  550万  290万  1.90 : 1  火炮  47,200  32,900  1.43 : 1  坦克  4,300  14,200  0.30 : 1  飞机  5,000  9,200  0.54 : 1  俄国历史学家Mikhail Meltyukhov则提出一份不同的版本:   德军和同盟  苏联红军  对比  师  166  190  0.87 : 1  人员  4,306,800  3,289,851  1.3 : 1  火炮  42,601  59,787  0.7 : 1  坦克(包括突击炮)  4,171  15,687  0.27 : 1  飞机  4,846  10,743  0.45 : 1  在德军侵略苏联之后,纳粹德国宣称红军在那之前便有系统的计划要侵略他们,也因此这场战争只是先发制人的攻击罢了。在战争结束后许多德军领导人也提出了这点,例如威廉·凯特尔。前格鲁乌情报官,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维克多·苏沃洛夫是将苏联侵略计划公诸于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Icebreaker一书里主张斯大林的计划是先让希特勒与欧洲各国自相残杀之后,再由苏联大幅侵略欧洲。他主张斯大林是依据此一长远计划下才跟希特勒进行合作,尽管同时期红军的扩军和备战都显示他们正在准备“解放欧洲”。苏沃洛夫认为巴巴罗萨是纳粹德国为了先发制人而对苏联红军在边界集中的部队进行的攻击,其他支持苏联先发攻击论的历史学家如Mikhail Meltyukhov则否定此说,认为双方都在事前准备进行攻击,而不是回应对方的军队部属。自从此理论被提出以来,被发掘出的证据包括了朱可夫提出的先发攻击计划蓝图,而且此蓝图还被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与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所批准。朱可夫的计划中包含了秘密的红军动员,以训练为借口在边界大量部属军队,以期在攻击开始之后切断德国与其盟国如罗马尼亚的连结,借此中断德国的石油供给。虽然苏联先发侵略论在许多国家收到了广泛注意 ,而且也受到大量冷战后俄罗斯历史学家的支持,不过西方历史学家还没有彻底接受此一说法。1941年的6月14、16、17和18日,莫斯科连续接到几份高级情报。情报提供了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进攻的日期,以及德国三个方面军坦克的精确数量,甚至连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姓名都完整无缺。这些情报详尽到令苏联人不敢相信的程度,情报的提供者是一个叫勒斯勒的德国人。

巴巴罗萨计划的战役背景

2. 德国二战巴巴罗萨计划是什么?怎么失败的?

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发生于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苏联及东欧地区,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



巴巴罗萨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六个:1.同盟国敌手:纳粹德国虽然在最盛时期,控制了欧洲大陆的绝大部分,成为名副其实的欧陆帝国,但是毕竟造就了太多的敌手。而苏德战争爆发后,最终形成了全面的反法西斯联盟。2. 轴心国联盟:德、日、意虽然早已形成三国轴心,但在整个二战进程中,轴心国及其若干仆从国始终未能有密切的战略合作,事实上是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拆台。这些迹象在苏德战争前便可见一斑3. 战争指挥:德军官兵的作战素质固然是无与伦比,但苏德战争中德军高层的指挥却可以说是问题重重;希特勒和德军高级将领间常常意见不和,互不信任。希特勒独断专行,过于集权,不把权力下放,越级指挥。不仅在大的战略方向上一意孤行,甚至干涉作战指挥到营连一级,军队无法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合理处置。德军司令官自嘲道:“没有元首的命令,我都不敢把哨兵的岗位从门口移到窗边。”4. 武器装备:德军武器虽然性能优良,但过于精密,不便于大量生产。“虎”式、“豹”式坦克最后还是淹没在T34坦克的群狼战术中。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不重视战略空军,因此根本没有远航程大载弹量的战略轰炸机可以执行战略轰炸任务,无法摧毁苏军后方原料产地、生产基地、物资中心,从而釜底抽薪。Ju87斯图卡纵然能在战场前线耀武扬威,终究不过是扬汤止沸。5. 种族主义:如前所述,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还被看作是解放者。可是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却决定了他无法把被占领地的人民争取过来,斯拉夫人和犹太人都被看成是必须消灭的劣等民族。纳粹德国实行的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苏军战俘;一律处决苏军政治委员的命令;一个德国人死要让百个苏联人偿命的反游击措施……,这些恐怖措施把苏联人推向了自己的敌对面,激起了苏联人民的反抗意志,给自己制造了无数的敌人。6.战略资源:德国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战略资源匮乏,一战失利后又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战时所需物资大多要靠进口,如罗马尼亚的石油、挪威的铁矿。尽管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国可以利用的几乎是整个欧洲的资源,但还是不敷使用,比如德国自己还要生产人造橡胶和人造汽油,虽然成本巨大,但不得以而为之。故在苏德战争中,对战略资源的掠夺一直就是德军的一个重要目标,某种程度上也干扰了战略决策。而当战争旷日持久进行下去后,资源更显不足。德军在战场上的失败又会导致资源产地的进一步丢失,从而加速了战败的颓势

3. 纳粹德国是怎么策划巴巴罗萨计划的?

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整场作战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计划为快速攻克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在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歼灭数百万计战术不佳的苏联红军,展现出辉煌无比的战争艺术,但最后仍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导致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该计划开启了长达数年的苏德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数千万人因此死亡。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对法国的战争胜利后,进攻苏联的议案又提上日程。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年代,他在自传《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清楚表示德国人民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土地和原料,而这个生存空间应该能在东欧找到。纳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罗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应该加以杀害、驱逐出境、或奴役之,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属于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应该让给德国人民居住。计划中这些地区的都市人口会经由饥荒加以彻底灭绝,以剩余的农产品养活德国人,并改由德国人居住,尽管希特勒也说德国会与那些愿意支持他们的俄国人“一同合作”。德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家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认为斯拉夫民族也是属于雅利安人,提出建议应该将攻克的苏联领土依照以下形式划分行政区:
奥斯兰(Ostland)──波罗的海国家和白俄罗斯
乌克兰──乌克兰和邻近疆土
高加索──南俄和高加索地带
土耳其斯坦──中亚国家领土
在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联手侵吞波兰之前,两国便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表面上这是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借由分割波兰等国家来划分德苏两国的边界,在条约中波罗的海三国乃至芬兰被划分为苏联的“影响范围”,这个条约震惊了全世界,因为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对彼此抱持敌意,而且两国的意识形态也完全相反。由于这项条约,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展开了大量的外交关系和贸易,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而德国则提供高科技给苏联。尽管这项条约的签订,两国仍然对彼此的一举一动抱持强烈猜疑心,不久后这段短暂的和平关系便以战争的彻底爆发告终。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剥削当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签订这项条约只是为了短暂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都对攻克领土抱有极大野心,而双方的意识形态差距则导致最终的冲突爆发。斯大林在国际上的恶劣名誉给了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理由,同时也增加了德国对于胜利的信心。在1930年代后期,斯大林在大清洗里杀害和囚禁了数百万计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备经验和能力的红军军官和战略家,导致红军的战力和领导力大为衰退。纳粹也不断的宣传苏联政权的残暴,并且瞄准斯拉夫民族作为主要宣传对象。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是导致苏德分裂的最后因素。在德国于意大利和日本签订条约之后,苏联也表示希望成为轴心国的一部分。在经过两天于1940年11月12—14日在柏林的商议后,德国正式向苏联提出了加入轴心国的条件,而苏联则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从此德国没有再进行回复。随着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前景越来越小,两国在东欧的利益冲突也日渐明显,尽管他们在1941年1月还会针对边界和贸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协定,然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斯大林的名声使得纳粹德国在发动这场战争上获得了某些正当性,而且也让希特勒对德军的胜利有相当信心。斯大林在大清洗中杀害了无数红军的基层和资深军官,导致红军整体的脆弱和无能。在针对斯拉夫人进行的宣传上德国一直强调苏联政权的残暴,同时也宣传红军正在准备攻击德国,并主张他们先行的攻击只不过是先发制人的举动罢了。
巴巴罗萨作战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构思的。一些军事和外交人员也曾劝告希特勒,应该先解决大英帝国后才开辟对苏战场较为妥当,但大多数德军的参谋幕僚都同意这场侵略应该在某个必要的时间点发起。希特勒的决策通常与德军将领的建议相反,但直到那时为止,德军在希特勒的战略下已经达成了一连串原本被认为不可能达成的辉煌胜利,希特勒也自认为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时间里,希特勒的骄傲和大胆、加上德军的精良训练,在不费多少功夫下便赢得了莱茵河、奥地利、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接着又攻下波兰、丹麦和挪威,每场战役几乎都顺畅无阻。接着他又迅速经由马奇诺防线北方的卢森堡进攻法国,以包围战术歼灭了大规模的同盟国部队,并继续向南进攻直到瑞士边界。北边遭受包围的同盟国部队最后经由敦刻尔克撤离,英军被彻底逐出法国,但英国依靠着其海军和空军的优势而免受侵占。在无法逼使英国投降、同时也缺乏海军和战略轰炸部队的情况下,希特勒遂决定将目标转往东方。他相信只要苏联被击垮了,英国也不可能再支撑下去。希特勒对他在西欧的惊人胜利感到自负,同时红军在1939—1940年间侵占芬兰未遂的冬季战争也向全世界显现了当时红军内部的腐化和战力低落。希特勒认为苏联内部已经腐败,只要数个月便能取得胜利,也因此不需准备冬季的配备,这在后来成为德军受挫的主因之一:
纳粹的整个政策都是为了依照地缘政治学的生存空间概念彻底摧毁苏联的政治实体,以替未来的“雅利安”世代准备发展的环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国战争机器的资源缺乏问题开始越来越严重,而德国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开始浮现,这使得侵略苏联逐渐成为希特勒唯一的未来途径,尽管德军将领们也曾跟希特勒说过,占领整个俄罗斯西半部对于德国战争机器运作来说是利大于弊。
希特勒预估攻占苏联会有以下好处:
当苏联被击败后,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
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占领苏联将可以拥有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将能大为改善德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
击败苏联将能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
德国的战争机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后才能达成此目标。
希特勒在1940年12月5日收到了德军对入侵苏联的计划,并且全部批准,预期在1941年5月开始进行。在12月18日希特勒签下了“21号指导”,要德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快速的击倒苏联”,并且制定侵略的预定时间为1941年5月15日。巴巴罗萨计划假设的是德国国防军可以在短期间内消灭红军道加瓦河和第聂伯河以西的大多数步兵师,事后证明尽管德军的确消灭了原先在此地区的苏联红军数量,苏联红军不断从后方增援的雄厚兵力导致了这种假设的失败。
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希特勒将320万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多次派遣侦察飞机潜入苏联领空勘查,同时也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到了1941年2月德军已在罗马尼亚—苏联边界部属了680,000人。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意图,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坚信第三帝国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德国会等到拿下英国后才会开辟新的战场。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英国故意设计要让苏联和德国开战的假情报。德国政府也助长了这种骗局,向斯大林透露德军的调动只是为了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德国甚至向苏联解释他们故意要让英国以为他们正准备进攻苏联,而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和物资。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应该注意到的是,潜伏德国的共产主义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在战争爆发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确的进攻发起日期,但这项情报也没有获得重视。德国还在1941年4月发起了一连串佯装进攻英国的作战,假装正在挪威聚集部队。这些行动配合了大张旗鼓的海军舰只聚集、飞行勘测、和演习行动,并且还故意透露虚构的入侵计划细节。
同时期德军军事计划人员开始研究拿破仑在侵略俄罗斯战争中的失败,他们推估苏联红军无法在侵略开始后大规模的向俄罗斯内地撤退,因为他们认为斯大林无法在政治上和军事补给上抛弃波罗的海国家、乌克兰等地。
但在侵略苏联的计划和主要目标的设计上,希特勒则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以及许多高阶将领意见分歧,最高统帅部认为应该直接攻往莫斯科,而希特勒则认为应该先夺取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丰富资源后才转向莫斯科。希特勒认为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他认为重点应该在于消灭莫斯科以西的红军主力。在计划上的争论导致准备入侵的后勤规划延缓,与原本计划设定的5月延缓了整整1个月。
最后希特勒与高阶将领们取得的共识是:将入侵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各自攻占特定的地区和大城市,分为:
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
第16集团军(由恩斯特·布施指挥)
第4装甲集团军(由艾里希·霍普纳指挥)
第18集团军(由格奥尔格·冯·屈希勒指挥)
第1航空舰队(由阿尔弗雷德·凯勒指挥)
目标:在10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今白俄罗斯)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29个师: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
第4集团军(由京特·冯·克鲁格指挥)
第2装甲集团军(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
第3装甲集团军(由赫尔曼·霍特指挥)
第9集团军(由阿道夫·斯特劳斯指挥)
第2航空舰队(由阿尔贝特·凯塞林指挥)
目标:在16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总兵力为51个师:
南方集团军群(由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
第17集团军(由卡尔-海因利希·冯·史图尔普纳格指挥)
第1装甲集团军(由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指挥)
第11集团军(由欧根·里特尔·冯·朔贝特指挥)
第6集团军(由瓦尔特·冯·赖歇瑙指挥)
第4航空舰队(由亚历山大·罗尔指挥)
目标:在14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

纳粹德国是怎么策划巴巴罗萨计划的?

4. “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什么样的作战方案?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

5. “巴巴罗萨计划”是如何实施的?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了第二十一号指令,即作为“巴巴罗萨”的对苏作战计划,计划规定:
“德国军队必须做好准备在英德战争结束之前击垮苏联。”
此项计划的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前完成。后来由于德国对南斯拉夫采取了军事行动,向苏联发动战争的日期才又推迟到1941年6月22日。

为什么希特勒在1941年春天实行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这是历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一些人将之归结为希特勒那不可思议的头脑与个人品性,也有一些人将其解释为种族观念与生存空间论的不可避免性,另外一些人则把这归结于机会主义及无可置疑的苏德关系的摩擦。实际上,希特勒之所以实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是多种因素合力所致,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
第一,希特勒的传记作者爱兰·布劳克说:
“希特勒进攻苏联的理由简单而充分,即建立一个千年帝国的根基之一就是占有维斯杜拉河到乌拉尔地区”。
夺取生存空间是希特勒总体战略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而苏联那富饶的领土恰好是希特勒眼中的一块肥肉。
第二,希特勒坚持认为对苏联的战争是场意识形态及种族之间的战争,他反对军队中单为领土而战的意见。1941年3月31日他曾下口头命令解除这些人的战时职务,并将1941年6月6日在东部战线俘获的苏军处决。
第三,希特勒本能地感到斯大林相当危险。1940年末至1941年初,苏德之间日益增多的摩擦证明了这一点。法国沦陷以后,斯大林加紧了对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的控制,将之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自从1939年10月以来,苏军驻扎在这些地区。1940年6月末苏联强化了对这些国家政府的控制,到7月份,三国都申请加入了苏联,希特勒自称受到了震惊,也许是这样,因为他不喜欢别人玩他的游戏,但他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有秘密条约在案。莫洛托夫柏林之行的态度更使希特勒感到俄国已是靠他最近的眼中钉了。

第四,整个1940年下半年,在希特勒的头脑中,俄国与英国的问题不可分割地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希特勒认为,假如苏联是一个中立国,英国就会被迫接受希特勒不流血的胜利,就是因为有“俄国这只大陆剑”从中作梗。
4月下旬,美国和伦敦多家报纸报道说,苏驻英大使麦斯基拜会了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就苏英签定贸易协议进行磋商。5月,克利普斯被派往莫斯科,7月中旬,斯大林会见了英国大使克利普斯。这是自里宾特洛甫访问以后他还没有给过外国使节的殊荣。两个欧洲强国的关系松动令希特勒焦燥不安,于是,希特勒决定其总体战略,为了减少冒险,必须先打破英国的幻想。
英国对美国抱有很大的希望,而且像一个将要淹死的人一样紧紧抓住了俄国。如果俄国被从地图上抹掉,那么美国也会这样,因为苏联被打垮以后,日本就腾出了手,成为远东强有力的威胁力量,这就是进攻苏联的妙处所在。这样,希特勒就自然地成了欧洲和巴尔干的主人了。
第五,战争第一年里所取得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希特勒的自信。至 1940年6月,希特勒已占领了九个国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另加梅梅尔。这些国家共有八十五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一亿多人口。第三帝国所支配的有几乎整个西欧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命脉和军用资料。现在他相信自己的全能,在他的领导下,德国军队是没有什么困难可言的。
英国著名的希特勒研究专家罗斯伯格毫不怀疑地认为,希特勒首先进攻俄国有一个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希特勒认为,冒险越过海峡进攻英国将损失一批精干士兵,他需要这些人来实现其大目标,征服苏联。而且,打垮英国,对于德国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好处,付出的却是鲜血。

另外,希特勒意识到对法战争的胜利已使德国军队和人民自我陶醉,他们渴望和平,因而对他征讨苏联起到了一种威胁性的破坏作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德国再也不会出现这样有权威的领袖了。的确,与同时代人相比,希特勒是一个鬼雄,但是他不知道此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无视政治、经济、军事现状的大胆的疯狂赌徒了。
第六,苏联经济发展神速。在1929年-1939年间的十年里,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以27%的速度递增,英国是17%,而苏联是400%,到1938年,苏联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强国。而且,苏联资源丰厚,继续下去,德国已无法与之比拟。
这样,希特勒一面加紧“巴巴罗萨”的准备工作,一面严密封锁消息,佯装进攻英国的姿态,与苏联保持表面的平静友好关系。然而,这段友好关系在1941年6月22日戛然而止,德国的三个集团军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电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了袭击。

“巴巴罗萨计划”是如何实施的?

6. “巴巴罗萨计划”是什么?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为此,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他要求做到“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会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造成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7. 什么是“巴巴罗萨计划”?

“巴巴罗萨计划”的要点之一,就是利用巴尔干南翼国家,作为德军的集结地和后勤供应基地。
为此,1941年4月,德军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戈林出动了300架轰炸机袭击贝尔格莱德,酿成17000人死亡的惨剧。两周后希腊战事结束。而在此以前,墨索里尼的军队在6个月里都没使希腊人后退一步。

什么是“巴巴罗萨计划”?

8. 二战中,巴巴罗萨计划前德国准备工作有哪些?

1940年12月,他批准了该计划。为了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采取了一系列步骤,扩大法西斯侵略集团,并进一步加强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以保障德国侵苏的南翼安全以及粮食、石油和原料的供应;同时可以利用巴尔干半岛的有利地位,突击英国在地中海、近东和北非的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