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每年新增加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数据 哪可以找到?

2024-05-11 21:36

1. 各省每年新增加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数据 哪可以找到?

商务部网站,看外资司发布数据。 该数据统计局也有发布。

各省每年新增加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数据 哪可以找到?

2. 近30年的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分行业数据,以及中国出口结构。(急用,坐等)

  中国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

  2008年10月29日 09:0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


  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增长104倍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与出发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其中,出口总额从98亿美元增加到12178亿美元,增长了123倍;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9560亿美元,增长了87倍。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又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三十二位,从2004年以来稳居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

  30年来,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从改革开放到1993年,除少数年份进出口贸易有小规模顺差外,多数年份均为逆差。进入1994年以来,进出口贸易均保持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从1978 年仅有的1.67 亿美元迅速扩大到1.5 万亿美元。

  对外开放30年,我国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09亿美元,25年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17.6%。2007年,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0.3%,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五位,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

  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特别是政府贷款。199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此后,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的方式。1983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9.16亿美元,2007年已达到748亿美元,24年增长了81倍;截至2007年底,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超过770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1%,远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我国从1993年起已经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记者朱剑红)

3. 跪求中国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者外资总收入和外资使用总额数据

论外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995年至2004年这10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从2808.64亿美元上升到11547.92亿美元,10年的时间年对外贸易额净增8739亿美元,占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增量的28%,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40%上升到70%,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超过了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和韩国,也超过了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当的其他经济体。

  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和结构,也关系到与这种发展模式相关的贸易效益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本文依据1996年联合国对制成品的分类标准,将中国1995年和2004年的贸易产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对比和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外资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一、近1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从1995年 到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4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大关,10年间进出口贸易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6.6%和 17.4%,超过了同期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体。不仅如此,中国的出口结构变化与世界市场需求动态变化方向一致,特别是中国成功地扩大参与了许多世界贸易中最具活力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而不仅确保了持续较高的出口增长率,而且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了贸易结构。

  从1995年中国的贸易结构看,出口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偏重于中、高技术产品。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出口结构大幅度向中、高技术产品倾斜。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总出口的近1/4,但其份额已显著降低;高技术产品与此形成了完全相反的趋势,在总出口中的比重比1995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中国当今出口的主导性产品。在进口方面,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比重扩大,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中等技术产品的份额下降,其中中等技术产品下降的幅度最大。这与中等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形成对比,说明中国近10年来在中等技术产品的制造能力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


                     表1 中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

  出口产品     1995出口  2004出口 1995进口 2004进口

  初级产品    16  9  20  23
  资源密集型产品    5  5  3  2
  劳动密集型产品    38  23  11  4
  低技术产品    10  9  8   6
  中等技术产品    12  16  28  22
  高技术产品    19  37  29  43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中国贸易的高速增长特别是结构的显著变化与外资的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对外资开放制造业以来,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规模不断扩大,作用日益显著。1995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中占15%,销售额占17%, 工业增加值占15%,到2004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中的比重提高到了21%,销售额提高到了31%,工业增加值提高到28%。外资在总量增加的同时,不断向产业的纵深方向挺进,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向中、高技术产业深入,导致中国贸易结构同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增长速度

  1. 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内资企业

  1995年至2004年这10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了3.25倍和2.98倍,年增长率分别为16.6%和17.4%。其中外资企业占进口增量的61%和出口增量的66%,年增长率分别为20%和24.6%,比同期内资企业的进出口年增长率高出5.3和13.9个百分点。这期间尽管外资和内资企业主要产品类别出口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年增长率差异较大。在初级产品类,外资企业年出口增幅高于内资企业13个百分点,在制成品方面的高技术产品类别,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年出口增幅的差异更是扩大到了21个百分点。



表2 1995-2004年中国 进出口增长率(%)


出口
进口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初级产品
6
19
20
18

制成品
  
  
  
  

      资源型产品
13
26
7
13

      劳动密集型产品
10
13
3.2
5

      低技术产品
13
24
11
15

      中等技术产品
16
27
11
16

      高技术产品
13
34
15
29

      所有产品
10.7
24.6
14.7
20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增长率的差异源于几个方面。第一,基数差异。1995年大部分产品外资企业出口规模比内资企业要小,在所考察的30项产品中外资企业出口规模大于内资企业出口规模的只有动植物油脂、鞋、运输设备、计算机/办公用品和通讯设备等5项产品。进口产品情况相反,外资企业进口规模大于内资企业的产品超过总数的一半,有18项。基数小的产品容易实现较高的增长率,但增长率差异可归因于基数小的产品只有钢铁等少数产品。第二,满足国外市场准入标准的能力差异。有些产品国外市场准入标准较高,对内资企业扩大出口形成制约,而外资企业则凭借更加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得以保持出口的高速度。明显的例子是食品类产品。这类产品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出口增长幅度差异极大,前者在这10年中每年递增20%,而后者每年只增长2.6%。饮料和烟草是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在这10年中外资企业出口增长每年递增23%,而内资企业出口则每年下降47%,内资企业出口逐渐被外资企业所取代。第三,国际生产网络的作用。外资在中国建立的生产能力有相当部分是其国际生产网络中的一部分,出口导向性非常强,甚至完全是出口导向型的。尽管中国也有一部分内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途径,扩大出口能力,甚至部分生产也被纳入到国外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中,但规模毕竟不大,不能与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相比。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计算机/办公设备、通讯设备/半导体、航空飞行器等高技术产品。

  2. 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进口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10.7%)低于其进口增长速度(14.7%)

  从分类别产品看,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所有产品类别上,外资企业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进口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在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上出口增长速度低于进口增长速度, 尤其是在初级产品类上出口增长速度比进口增长速度低14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进口增长速度可能与所选取的时间段有关,同时也与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建立的产业链有关。外资在进入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建立生产能力,并大量进口关键的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因此进口需求比较大,进口比出口增长快。随着生产能力的建立,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增长将趋缓,对一些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也可能会随着本地替代产品的出现而逐渐降低。后者实际上就是中国产业内部技术和结构升级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结构

  1. 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份额不断上升

  1995年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31.5%和47.7%,2004年提高到了57.8%和57.1%,都超过了中国总进口和出口的一半。从分类产品看,在这10年中外资在初级产品和5类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都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差异很大,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中只提高了6个百分点,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提高了35个百分点。目前外资在中国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约占1/3强,而在资源密集型、中等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中的出口比重超过了50%,尤其在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占居80%的高份额。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外资企业的出口,中国出口结构在短短10年中迅速向高技术产品的转移是不可能的。



表3 1995-2004年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各类别产品出口的份额(%)


出口
进口


1995
2004
1995
2004

初级产品
14
33
26
24

制成品
  
  
  
  

        资源密集型产品
28
51
53
64

        劳动密集型产品
33
39
66
69

        低技术产品
22
38
45
52

        中等技术产品
39
58
58
67

        高技术产品
45
80
45
7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在进口方面,除初级产品外,外资在5类制成品进口中所占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最多的是高技术产品,提高最少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10年前外资进口占总进口比重最大的前10的大产品中占据显要位置的是鞋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如今它们都已退出此行列,让位于通讯设备/半导体和精密仪器。

  从上述10年来外资在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外资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的贸易结构。

  2. 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出口结构的变化

  10年前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是内资企业出口最多的产品项,也是外资企业出口最多的产品,从出口比重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外资出口产品中占的比重甚至高于在内资企业出口中的比重。然而10年后,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内资企业出口中所占比重最高的产品,高技术产品的份额尽管增加了3个百分点,但与外资企业比起来,差距更大了。相比之下,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占外资出口一半以上的第一大类产品,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外资出口的比重减少了23个百分点,已失去昔日的主导地位。尽管缓慢,但中国内资企业出口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中等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有了较大的变化。



表4   中国分企业出口贸易结构(%)


1995
2004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内资

初级产品
7
20
5
13

制成品
  
  
  
  

        资源密集型产品
4
5
5
6

        劳动密集型产品
39
37
16
33

        低技术产品
7
11
6
14

        中等技术产品
14
10
16
16

        高技术产品
28
15
52
18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三)效益

  1.贸易差额

  与早期重商主义执着地追求货币(金银)的流入一样,追求贸易顺差仍然是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不可忽视的政策目标,贸易收支至今仍然是评估一国贸易效益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论证外资在一国经济中的作用时,外资企业进出口活动的收支平衡仍然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当考察外资企业是否改善了一国的国际收支时,至少要考虑三个问题。一个是时间因素,另一个是外资企业的导向问题,第三个涉及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的关联程度。就时间因素来说,外资进入初期,为建立必要的生产能力,资本货物的进口需求比较大,进口比较集中,此后资本货物的进口仍会持续,但规模、速度会有所放慢,取而代之的是供生产、加工用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口。因此,初期外资企业的贸易收支更可能呈现逆差,但到中后期,外资企业的贸易收支能否转变为顺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外资企业的投资导向,另一个是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关联程度。外资企业的投资导向从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角度看,可分为出口导向型和东道国市场导向型。如果一国的外资是出口导向型为主,那么贸易收支实现顺差的可能性就大的多,反之,如果一国的外资主要以开发和占领东道国市场型为主,那么贸易收支实现顺差比较困难。但在这两种情况下实现顺差的可能性及大小还取决于外资企业与东道国当地企业建立的关联程度。关联成绩度越高,外资企业使用东道国的投入就越多,实现顺差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高度依赖母国或其他外国供应商的投入品,即便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贸易收支也很难平衡。



表5 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百万美元)


1995
2004


全国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全国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初级产品
-2203
-3379
1176
-79986
-14095
-65890

资源密集型产品
2630
-371
3002
19236
8253
10983

劳动密集型产品
39228
7803
31425
113925
38172
75752

低技术产品
3661
-1617
5279
23256
4305
18950

中等技术产品
-19566
-14596
-4970
-27451
-27698
247

高技术产品
-9264
-4197
-5066
-22995
2603
-25599

全部产品
16700
-16067
32768
31945
14038
17906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从中国近10年外商投资企业贸易收支的演变可以观察到几个重要的变化。第一,从绝对额看,近10年中国贸易收支差额变化不大,顺差从167亿美元扩大到320美元,净增153亿美元,年均增长7.5%,大大低于同期进出口增长速度。第二,贸易差额的企业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5年中国内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327亿美元,而外资企业呈现贸易逆差161亿美元。10年后,内资企业实现的贸易顺差大幅度下降,规模只有1995年的54.7%,为179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从逆差转变为顺差,2004年实现贸易顺差140亿美元。虽然顺差额仍然低于内资企业,但两者的发展趋势截然相反,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贸易顺差很可能主要源于外资企业。第三,大类产品贸易差额的格局基本未变,但不同企业对贸易差额的贡献有了较大的变化。1995年中国初级产品、中等技术产和高技术产品呈现贸易逆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低技术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呈现顺差,10年后这种格局没有改变。1995年内资企业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其顺差的77%),其次是低技术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其逆差产品项是中等和高等技术产品,两者产生的贸易逆差额相当;同年外资企业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其他类别的产品全部呈现逆差,逆差主要源自中等技术产品(占其全部逆差的60%)。2004年内资企业中等技术产品实现小额贸易顺差,高技术产品依然呈逆差,但最主要的逆差项是初级产品,占内资所产生的贸易逆差的72%,高技术产品逆差占28%;外资企业最重要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实现了贸易顺差,但中等技术产品和初级产品的逆差扩大,特别是初级产品的逆差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7%,但在逆差总额中中等技术产品逆差占比重较大,占66%,初级产品占34%。

  上述对比发现,第一,10年前外资企业对中国的贸易收支起着恶化的作用,10年后它对中国的贸易收支顺差起着改善的作用,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生产和出口能力越来越强, 外资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的作用也越发显著。与此同时,内资企业创造贸易盈余的能力下降;第二,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10年前如此,10年后依然如此。内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上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外资企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速度比同期内资企业高9 个百分点,说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大都是出口导向型的。第三,在资本品方面,外资企业贸易逆差的规模和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内资企业,这说明,在这类产品上,外资企业对本国或其他外国依赖较大,与中国国内企业的关联程度不高;第四,与10年前不同,目前中国可供出口的自然资源已经不足,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都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初级原料,这将成为未来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2. 工业增加值

  10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结构的改善的作用已不容质疑,但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仍然是一个有待考察和论证的问题。一些国际组织以及贸易专家的研究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制成品出口,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所获得的成功不能按表面价值来衡量,理由是发展中国家在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中依然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劳动,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扩张并没有伴随着收入和附加值的增长。作为最大的外向型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情况如何?

  2004年中国出口占GDP 的比重从10年前的21% 上升到了35.9%,同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6%上升到了40%,这表明中国经济迅速国际化的步伐与其工业化的深化几乎是同步的,在这个过程中外资企业的作用逐渐显现。

  首先,这10年中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以每年23.5%的速度增长(略低于同期出口24.9%的增长速度),其在中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15%上升到28%,同期民族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只有13%(略高于其出口11.8%的增长速度),低于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

  第二, 1995年至2004年外资企业制造业增加值与出口之比的平均值为66(而民族企业为207),可见外资企业出口产品中进口含量非常之高。从趋势看,从1995年到2001年,中国外资企业制造业增加值与出口之比从62已经上升到了 78,但从2002年开始该比值逐年下降,到2004年已降至10来的最低点。这与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能力并激发了其出口的潜力有直接的联系,而不是由于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大的下降。

  第三,在外资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比如电子产业,国内增加值所占份额正在加大。

  三、结论

  纵观1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帮助中国创造了新的贸易优势,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了中国现阶段要素禀赋的制约,提高了传统优势部门的效率。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对外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收益取决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商品效率的差异。即使在今天,决定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仍然是要素禀赋差异。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突破简单的要素禀赋和“给定”的技术优势,引进稀缺的要素,使之与本国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就有可能使本国的生产从要素驱动阶段迅速转到投资驱动阶段,创造出新的贸易优势。对外开放20多年来,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与之相伴的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管理,加快进入了投资驱动增长阶段的步伐。在这一阶段,竞争力并不主要表现在某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上,而表现在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效率上。目前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既来自某些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也来自投资增加,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两者的结合使中国在某些标准化的大宗制成品的生产上享有独一无二的成本和效率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二是帮助建立了中国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集中在服装、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部门,但这些部门出口增长的潜力是受到严重制约的。从国际市场看,这些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市场增长缓慢;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迅速增加,竞争加剧;发达国家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甚至采取了更加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从国内看,一方面,随着这些传统出口产业的持续扩张,边际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即随着产量的增加,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就意味着要放弃生产更多单位的其他产品,由于存在边际成本递增情况,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专业生产一种产品,也不能过分追求传统产业的不断扩张,否则的话,就要面临交易条件的不断恶化。日本著名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家小岛清总结出了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对应的原理,认为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较高。但被普遍认为有比较优势的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并不具有比较高的利润,这些产业持续扩张已面临困境。

  因此培育更多的出口产业是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保障,而实现这样的突破首先靠的是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帮助建立和培育了更多中国原本不具备大规模出口能力的部门,比如信息技术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使这些部门在短时间内具备了接入国际供应链的能力,扩大了这些部门低工资就业规模和出口规模。尽管中国在这些部门的作用仍然定位在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和测试等,但这些毕竟是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品,也是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壁垒最小的产品。这些非传统的出口部门的迅速扩张开辟了中国低技能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新通道,有效缓解了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纺织服装等)扩大出口的压力,保障了中国出口的持续发展。

  作者:赵玉敏 研究员 (商务部 研究院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

  (首发子站:贸研院子站) 
 
2006-01-04

跪求中国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者外资总收入和外资使用总额数据

4.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利与弊

  太长了,字书\数超过规定,自己看全文吧

  http://www.e521.com/ckwk/jinrong/500007/1129102646.htm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利弊之新实证分析*
  中华财会网(www.e521.com) 2003-11-29
  二、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
  1、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此后,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90年代初期, 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外资增加较快,个别年份占到外商实际投资额的1/3以上,最近几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累计看,投资于工业的外资仍然占最大的份额,约占60%。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75%,合同外资的73.72%集中在第二产业;截至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在制造业,2000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项目数的56.35%,合同外资额的50.31%,实际使用外资额的46.39%投放在制造业;在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中比重较大的还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8.25%)、房地产业(8.36%)、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7.82%)、社会服务业(3.92%)等,而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的比重不大。
  2、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在整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 90年代以后,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 ,在沿海地区的投资,累计仍占全部投资额的88%。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于东部地区占87.88%,中部地区9.29%,西部地区仅占2.82%。截至1999年,东部地区累计使用外国直接投资占全国的87.84%,中部地区占8.94%,而西部地区仅占3.22%。
  3、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
  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在华投资的外商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两种方式。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自1997年起,新设立项目中,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营的项目数,自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合同金额。但以累计数计,中外合资经营仍然是占最大份额的投资方式,占实际投资额的近一半,外商独资经营所占比例不到1/3。 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截至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分方式看独资经营企业占31.58%,合资经营企业占45.99%,合作经营企业占20.52%。
  截止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分方式统计 金额单位:亿美元
  方  式    项目数    比重    合同外资金额    比重    实际使用外资    比重
  总  计     364,055    100.00%    6760.22    100.00%    3479.66    100.00%
  合资经营企业206,74 56.79%    2904.80    42.97%    1600.19    45.99%
  合作经营企业49,779    13.67%    1487.36    22.00%    714.18    20.52%
  独资企业     107,352    29.49%    2319.86    34.32%    1098.93    31.58%
  合作开发         177    0.05%    48.20    0.71%    66.36    1.91%
  资料来源:www.chinafdi.gov.cn
  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90年代初期以来,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计仍占近60%。


  三、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产出是资本、劳动、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函数。外国直接投资通过作用于上述变量来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国内投资、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
  1、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GDP
  图1给出我国1983-2001年经济增长率(GGDP)与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FDI/GDP)的变动情况。沈坤荣教授(1998)在作经济增长率与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分析时,选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并换算成美元的实际GDP。笔者认为,FDI作为对东道国的投资,其购买各种原材料以及支付工人工资都必然按照当年价格核算,因而以FDI与以当年价格计算并换算成美元的GDP相比的比值作为衡量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的指标更具科学性。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由于我国利用FDI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因而
  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1991年以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1992、1993年,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几乎成直线上升态势,1994年FDI/GDP达到了6.22%,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渐趋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2000年各卷,2000、2001年数据取自《宏观经济研究》2001、2002年第3期。
  注: 左方坐标表示GGDP ,右方坐标表表示 FDI/GDP
  G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将GDP换算成美元时用贸易平均汇价。如前文所述,定量的测定外国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做法是以经济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外国投资水平和外国资本的积累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另一种做法是通过生产函数导出的增长方程研究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考虑到估计我国的生产函数比较困难 ,本文参考Maxwell J.Fry建立的FDI与国内投资、出口、GDP增长率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Fry,1995),对1990-2001年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经济计量检验:
  YG=a+b*YG(-1)+c*IG-d*IY(-1)+e*FDIY+f*FDIY(-1) +g*IF+h*XKG+ε
  其中,YG表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IG表示国内投资增长率,IY(-1)表示前一期的国内投资占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FDIY(-1)表示前一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IF表示通货膨胀率,XKG表示出口额占GDP的比重,ε为随机项。
  运用EVIEW软件包,估计结果如下:
  按照Maxwell J.Fry的模型,我们得到回归方程①。回归方程①考虑了国内投资增长率、前一期的投资占GDP的比重、通货膨胀率、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等诸多经济变量,从结果看虽然方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但各参数的T检验值明显偏小,显著性都不高。基于此,笔者选取显著性较高的经济变量作回归分析,经过多次试探和调整,得到较为让人满意的回归方程②。从回归方程②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当年的投资增长率、前一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和出口占GDP的比重呈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较高,显著性较好。其
  中,总体回归方程在95%的水平下显著成立 ,国内投资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FDIY(-1)和XKG在10%的水平上显著 。与前一期投资占GDP的比重成负相关,但统计不显著。因此,从经济计量学的角度来看外国直接投资至少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前一期的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予以限制,外商投资主要是以新设企业的形式出现,当年的投资往往要到下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投入生产运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逐渐放宽对跨国公司并购的限制,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会出现下文所谈到的FDI并不增加国内总投资,只是把内资企业从国内市场上“
  挤出”的现象,这种并购并不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投资
  一般来说,一国的国内投资(Domestic Investment)由本国投资(National Ivestment)和外国投资(Foreign  Investment)两部分构成。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国内投资总额的一个部分,其不同的投资形式对投资总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用于并购现有企业的FDI实际上并不增加国内总投资,只是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代替了内资企业,把内资企业从国内市场上“挤出”。Reisen(1996)对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吸收国际资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拉丁美洲,大多数外国投资者出资收购现有的企业,FDI以债权-股权掉期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存在,并未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笔者参考沈坤荣教授(1999)在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影响时建立的方程,对中国FDI与国内投资的关系作计量研究。

  IY=a+b*YG(-1)+c*IY(-1)+d*FDIY+e*REXL+f*IR+g*IF+ε,其中,IY表示投资占GDP的比重,YG(-1)表示前一期的经济增长率,IY(-1)表示前一期的投资
  占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REXL表示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IR表示国内金融市场一年期贷款利率,IF表示国内通货膨胀率, ε为随机项。
  运用EVIEW软件包,回归结果如下:
  IY=30.78+0.20YG(-1)+0.8IY(-1)+2.72FDIY-3.62REXL-0.95IR-0.0.36IF③
  (0.62)      (2.66)    (2.77)    (-2.73)  (-3.33)  (-2.55)
  R2=0.9896  Adj- R2=0.9689    D-W=3.51   F=47.67
  IY=32.79+0.88IY(-1)+ 3.27FDIY- 4.24REXL - 0.95IR- 0.4IF④
  (3.35)**    (8.99)*    (-5.26)** (-3.61)** (-3.38)**
  R2=0.9883   Adj- R2=0.9737    D-W=2.65   F=67.61
  根据沈坤荣教授的回归模型,我们得到回归方程③。考虑到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YG(-1)的显著性不高,不能通过检验,因而将这一解释变量舍去,得到回归方程④。从回归方程④不难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各参数能够通过t检验,其中IY(-1)、REXL、IR、IF在5%水平上显著,FDIY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回归方程式是确实有效的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国内投资与国内利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上年投资正相关,这与理论上国内投资应与国内利率负相关、与上年投资正相关相吻合。不过理论上国内投资与实际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不定,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国内投资与实际汇率、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可见,我国利用FDI有助于当年国内投资的增加,没有将本国的投资“挤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以新设企业形式出现,而很少通过并够实现。
  3、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就业
  我国是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且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之一。外资流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从绝对数量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从业人员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612万人(2000、2001年的数字应该更大,不过限于没有2001、200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只
  能采集到1999年);从不同时期各经济类型吸纳的新增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如1991-1999期间,外商投资企业新增从业人员546万人,而同期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但没有增加就业人员,还分别缩减了1774、1837万人。
  我们以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为解释变量,进行计量分析。
  N   =   99.03   +   0.13FDI
  (3.47)      (12.29)
  R2=0.9497    Adj- R2=0.9434  D-W=1.54   F=151.08
  LNN  =   1.63   +0.57LNFDI
  (3.56)     (9.06)
  R2=0.9214   Adj- R2=0.9102   D-W=2.09   F=82.14
  其中,N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数(以万人为单位),LNN为N的自然对数,外商直接投资数额以亿元为单位。容易看出,上述回归效果很好。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元,外资企业将新增从业人员0.13万人,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外资经济吸纳从业人数将增加0.57个百分点。
  4、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TFP
  新古典增长理论用TFP来解释产出中不能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解释的剩余部分,TFP涵盖了制度、资源结构、技术等因素,其中资源结构对TFP的初始水平影响较大,对TFP的变化影响较小,而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能够显著地影响TFP的变动。外国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通过技术的外溢效应(Spillover)和制度的示范效应。技术的外溢效应可以通过转移技术导致的技术进步的硬途径和伴随技术转移过程的直接投资带动技术进步的软途径实现。何洁、许罗丹(1999)借鉴Feder(1982)的计量方法,利用生产函数建
  立回归方程,得出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即产量的增加)就提高2.3个百分点。在何洁(2000)的另外一项研究中,他发现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部门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总体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和我国内资工业企业部门相比,工业部门的外资企业总体要素边际生产率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这说明对我国总体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并无太太大的帮助,当然外资企业对内资工业部门的总体外溢效应是现实存在的,而且这个正的效应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扩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增加速度的加快有不断增强的趋势。沈坤荣教授利用各省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作横界面的相关分析时,也得出了FDI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1单位可以带来0.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考虑到TFP的量化工作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和比较复杂的计量分析手段,本文不对TFP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计量分析,而是选用何洁和沈坤荣的研究成果,认为从实证的角度FDI至少在总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利弊的进一步探讨
  上文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了实证分析,总体上认定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比较突出的贡献的。下文试图详细剖析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利弊。

  1、外国直接投资之利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2、吸纳劳动力就业;3、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4、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5、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6、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首先,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钱纳利等人提出的储蓄-外汇双缺口。截至1999年实际流入我国的FDI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如果考虑国内的配套投资,这种资本形成效应则更为明显;从上文我们对国内投资与FDI关系的计量分析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FDI对增加国内投资与促进资本形成在95%的水平上作用显著。其次,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我国1990-1999年这10年中外商投资经济新增从业人员565万人,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第三,FDI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从上文我们选用何洁等人和沈坤荣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总体上FDI确实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尽管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谈到外资企业在保守先进技术方面对中方的损害),这主要是因为FDI是一揽子创造性投资,随着资金的转移,观念、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营销、市场网络等也会随之移向受资方。第四,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75%,合同外资的73.72%集中在第二产业;截至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看,除1978-1983年期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他年度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外资大量流入并投向第二、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与外国直接投资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国内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五,FDI企业的进出口比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企业,海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1745.1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8.39%,其中进口比重为53.5%,出口比重为44.0%,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的扩大。FDI企业优化我国贸易结构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使我国享受全球分工的好处、促进出口和提升进出口商品结构上。1998年我国进出口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分别为83.59%和88.79%,而同期外资企业进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分别为90.70%和94.18%,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最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还为我国提高了一笔可观的税收收入。

  2、外国直接投资之弊
  由于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动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具有消极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大型跨国公司的涌进和对并购的逐步放开,这种消极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采取独资经营方式,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商也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企业的股权。外商千方百计取得企业的控制权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外商不再依赖中方投资者与其合作以求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特点;另一方面为了保守其技术秘密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外商采取独资经营的更重要的企图在于控制我国产业和垄断市场。据统计,1997年外商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服装及皮革毛皮羽绒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等行业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0%以上。其次,90年代以来,外商有投资建厂向更多的并购国有企业、国有品牌发展,而且开始从分散、随意性收购国有企业转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并购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并购不同地区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如本文第三部分所分析的如果外国直接投资不是以新设企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股权调期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出现,那么这样的投资并不能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
  第三,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严密控制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扩散,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多年以来,我国主动让出市场份额换来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技术,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考虑到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我国应考虑选择适用技术,但是如果我国在技术上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产业的技术总是处于落后地位,我国将无法和国外竞争,也将危及到我国的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很多是将其母国已经淘汰的产品生产或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五、简短的结论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知道FDI在促进我国资本形成、吸纳就业和提高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方面贡献都是比较显著的,同时在我们对经济增长率与FDI的回归分析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FDI在总体上比较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我们对FDI的积极影响的进一步剖析中也可看到FDI通过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上缴税收等途径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过也正如上文多次提到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逐步放开对外商行为的限制,出现了FDI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我国产业、垄断市场和封锁先进技术的新动向。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在积极吸引外资,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同时,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5. 湖南2005和2006年的FDI数据。

综观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湖南省的发展历程,根据其规模和特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其中1978年—1989年为第一阶段,1990年—1993年为第二阶段,1994年—2000年为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第四阶段。

湖南省FDI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1. FDI数量在全国居中等水平,与先进省份差距较大
湖南省FDI无论是从项目个数还是从投资金额来看,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均处于中等水平,1989年项目数为44个、居全国第13位,1994年项目数为761个、居全国第15位,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额81011万美元、居全国第13位。从1978年到2002年利用外资的平均项目数居全国第13位,属于中等水平,但与先进水平差距较大,2001年广东省共吸引FDI资金达1193203万美元,居全国第一位,而湖南省只有81011万美元,不及广东省的8%。
2.投资动机明确
外商投资湖南省,其动机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明朗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即从1978年—1989年,外商在湖南省的投资尚处于观望、尝试和准备时期,其动机也因此显得比较模糊;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动机日益明朗化,最主要的是为了利用我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抢占巨大的消费市场。
3.投资结构日趋优化
投资结构是指FDI在地区、行业和投资主体即资金来源等方面的比例构成,包括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和投资主体国别结构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南FDI在结构上日益优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1)投资行业结构。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湖南省FDI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扩大到各个行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中的FDI项目比重也不断增加,2001年第三产业中的FDI项目占总数的比例超过30%。(2)投资地区结构。湖南FDI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分散化趋势。长株潭地区、衡阳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传统区域,近年来,郴州也成为湖南省吸引FDI的重要地区,由此形成了湖南省FDI分布的“三足鼎立”局面,但这三个地区吸引FDI的项目和实际投资额在全省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有不断下降的趋势,1998年项目数为278个,占68%,到2002年则下降为60%。(3)投资主体国别结构。从FDI来源看,尽管香港一直是湖南省最大的投资者,但其所占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项目数由1995年的323个降为2001年的149个;美国在湖南省的FDI项目则表现出比较平稳的特征。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湖南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将越来越多。
4.投资方式多样
第一,从外资类型来看,外商投资大多采取资金注入、技术转让和设备输入三种方式,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产业类型中三种方式的主次也不同。1990年以前,设备输入和资金注入占主导地位,1990年之后,技术转让的比重有较大增加,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中,这种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第二,从企业的组建方式来看,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占主导地位,进入第三阶段后,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逐渐增加且日益占主导地位,2001年其所占比重已达60%。这一新趋势是由多种原因和因素造成的:(1)随着外国投资者对湖南和我国投资环境的熟悉,他们更加愿意独立从事经营;(2)独资企业的形式有利于外国投资者保持技术垄断,而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变得更加重要;(3)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使得外国投资者更加容易通过再投资来增加他们的股权比例,(4)中国政府及湖南省各级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中独资企业的限制政策逐渐放宽或被废除。
5 .FDI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FDI的质量水平可以用项目平均规模、资金到位率和投资结构三个指标来衡量。(1)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FDI的结构具有日益优化的趋势。(2)从项目平均规模来看,第一、二、三、四阶段分别为56.4万美元、70万美元、220万美元和280万美元,项目平均规模不断增大且速度较快。(3)从资金到位率来看,湖南省FDI或者一次到位,或者分期付款逐步到位,所有协议资金基本上能够按时到位,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0年的5年间,有4年(1996年,1997年,1999年,2000年)的资金到位率超过100%,最高时达到了132%。
6. R&D投资从无到有,前景广阔
外商对华R&D投资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外资R&D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发达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外资R&D机构呈现出西进趋势。文化教育科技比较发达的湖南省成为其选择的重要区域。据统计,现已有数家跨国公司在长沙建立了R&D机构或人才培训基地,还有许多跨国公司有在湖南设立R&D中心或人才培训基地的意向。湖南省外资R&D机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湖南省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拥有诸如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国际知名专家学者;(2)相对于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而言,湖南省土地价格和人才成本较低;(3)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开拓西部市场,实现产品本地化,也需要在湖南省建立R&D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

湖南利用FDI的效应

FDI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入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FDI在湖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效应。
1.经济效应
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意见,但从整体上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经济效应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湖南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劳动就业以及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增强了湖南省的经济实力。吸引与利用FDI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湖南省经过20几年的改革开放与利用外资,经济获得了较大较快发展,从GDP总量看,1978年只有147亿元,2001年则增加到了3983亿元,增长率近27倍。第二,FDI提升了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了湖南省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演化的普遍规律是: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逐渐升高。从1978年开始利用外资以来,湖南省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日趋优化,FDI无疑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1978年三次产业比为40.7%、40.7%和18.6%,2001年则变为20.7%、39.5%和39.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近22个百分点。第三,弥补了湖南省经济建设中的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FDI刚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1978年到2001年湖南省实际吸收和利用FDI总计581958万美元。2001年实际利用81011万美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3%。第四,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鼓励海外企业到湖南省投资,湖南省各级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从外资企业得到的税收收入有限,但当企业逐渐发展、利润增加时,政府税收也会相应增加。2002年湖南省外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占全省税收收入的11.8%。与此同时,湖南省居民尤其是在外企就业人员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湖南人均GDP达6054元,比1978年的286元增加了21倍。第五,扩大了对外贸易,增加了外汇储备。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除满足国内人们生活需要外,较大部分出口国外,从而扩大了对外贸易,增加了外汇储备,截至2003年9月份,湖南省出口达153501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创汇的贡献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的:(1)外资企业对外直接出口;(2)在与外资企业合作中,中方企业学到了出口创汇的诸多技能,如市场战略、促销方式和建立营销渠道等,这些无疑都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第六,FDI的就业效应。外资企业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有的部门就业增加、有的部门就业减少,但从整体上看,外资企业能够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是勿庸置疑的。相关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增加就业机会:(1)创业效应。外国投资者通过建立新的工厂或扩大原有企业的规模而增加就业岗位;(2)保存就业效应。海外投资者以收购原有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虽然不直接创造就业,但可以保存就业,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投资就有可能增加失业;(3)外商投资能够通过所谓的“波浪效应”增加就业。外商在湖南省的投资一般选择制造业等关联性很强的行业部门,这种投资通过前向、后向和侧向拉动作用能够带动其它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
2.科技与管理效应——溢出效应
外国投资者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东道国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这就是FDI在科技与管理方面对东道国的影响,即技术溢出效应。FDI之所以具有技术溢出效应,是因为国际直接投资者通常都属于在其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即拥有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的企业,因而也常常拥有最新的产品、最新的生产技术和最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这些新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一旦带到东道国,并为东道国所用,必将大大有利于东道国的科技进步与管理水平提高。FDI的溢出效应是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的:(1)东道国企业直接从海外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2)外资企业在东道国从事R&D或建立人才培训基地;(3)海外投资者为东道国提供技术支持或R&D资助。
3.生态环境效应
FDI对东道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许多FDI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领域内的项目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湖南省为了吸引和利用诸如此类的FDI项目就必须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这些措施无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其国内生态环境而将可能造成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转向发展中的东道国,同时,海外投资者在追求最大利润欲望的驱动下,对保护环境等社会公益事业不太关心,这些都有可能带来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4.社会文化效应
FDI能够对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FDI对湖南省的社会文化效应表现在:(1)FDI的发展丰满了湖南省的形象,提高了湖南的知名度;(2)FDI企业的进入与发展有利于促使湖南省人们观念更新、拓展人们的视野;(3)FDI加强了湖南省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往来;(4)FDI对社会收入分配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FDI提高了资本输入地区和在外资企业就业人员的收入,但是由于FDI在地域上的不平衡分布以及各外资企业经营效益不同,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从FDI中的受益程度存在较大差别。从湖南省来看,吸引FDI较多的长株潭地区的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吸引FDI较少的湘西地区,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人群的收入水平也一般高于在非外资企业就业的人群的收入水平。 FIC

湖南2005和2006年的FDI数据。

6.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影响(利弊)

1、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在经历一定时期的困境以后,随着国内外资政策的适时调整,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的孕育,一些行业中的国内企业在竞争中成长起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在逐渐趋于上升之中,但中国企业的成长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2、由于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和国内企业配套能力的限制,导致大量FDI进入却未能有效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理论上的关联效应在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它的效用,反而由于跨国公司配套企业的跟进投资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产业间的挤出效应。但从趋势上看,也已经出现好转迹象。
引进外资的结构性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包括:金融风险、产业和市场结构风险、资源和环境风险以及经济不协调性风险。加剧了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占效应;第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外部不平衡问题。

扩展资料
基本形式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1、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亦称股权式合营企业。它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各方出资折算成一定的出资比例,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各种方式最早兴办和数量最多的一种。在吸收外资中占有相当比重。

2、中外合作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它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举办的企业。
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各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举办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金,中方提供土地、厂房、可利用的设备、设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资金。

3、外商独资
外商独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根据外资企业法的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应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条件,即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产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

4、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海上和陆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的简称。它是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虽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合作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合作开发比较以上三种方式,所占比重很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商直接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

7. 中国近10年来的GDP数据(1998-2007)

分部门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 

年度 国民..率 居民..率 政府..率 居民 政府 非金融业 金融业 

1992 40.3 31.1 31.0 52.3 14.6 30.5 2.5 

1993 41.7 29.9 32.4 46.3 15.0 36.0 2.8 

1994 42.7 32.6 29.0 50.3 12.2 35.4 2.1 

1995 41.6 30.0 29.6 48.2 11.7 38.3 1.8 

1996 40.3 30.8 31.7 52.9 13.5 31.4 2.2 

1997 40.8 30.5 32.3 50.9 13.8 34.3 1.0 

1998 40.0 29.9 30.0 51.0 13.2 34.3 1.5 

1999 38.6 27.6 31.0 48.0 14.9 35.6 1.4 

2000 38.5 25.5 32.5 42.8 16.5 39.1 1.5 

2001 38.9 25.4 35.9 41.6 19.5 38.2 0.8 

资料来源:1999-2004 年《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要求: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17:01:05编辑过] 
-------------------------------------------------------------------------------- 

-- 作者:sz-kzg 
-- 发布时间:2006-5-20 23:06:02 

-- 中国储蓄率过高原因(康治国 答题)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按四部分划分,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支出 



其中,非金融业和金融业的储蓄分别等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国民储蓄(总储蓄)是上述四部分储蓄之和。 







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10年来,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上。 



10年来,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总储蓄)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2001年的41.6%,同时期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不断上升,分别比初期增加7.7和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原因不完全因为居民储蓄率过高,而要归结到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的不断增长。 



政府储蓄增长的原因:政府可支配收入随着税收增强、国库收入提高而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日常支出有一定程度缩减。表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储蓄率由30%增长到2001年的35.9%,政府储蓄率上升使得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由1998年13.2%增长到2001年的19.5%。 



由于非金融业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纳入国民储蓄(总储蓄),因此其占国民储蓄比重增长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主要是中国总体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的整体效益提升。 



二、虽然,国民储蓄占总储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居民储蓄率还是保持较高水平。 



这符合我国的国情。 


1、国内由于养老、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使得居民必须保持较高预防性的储蓄,以维持基本生活和解决子女及将来的养老问题。 


2、国内投资渠道狭窄也限制了居民的投资。 


3、中国银行中80%的储蓄集中在20%的富裕阶层手中,而富裕阶层的消费已经饱和,目前政策无法刺激消费的继续增长。 


因此,政府应调节国民收入向居民倾斜,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增加转移支付,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 

-- 作者:sz-jiangweimin 
-- 发布时间:2006-5-23 21:13:10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摘录】 

基本概念: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各自储蓄之和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分析】 

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居民储蓄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 

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期间1994与1995年略有所偏软约为29%;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2)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2. 当前中国维持在高储蓄率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大量资金来源;而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 

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3. 中国资本产出弹性、对工资的预期形式、中国居民的高主观贴现率和高风险规避性以及高经济增长率是导致中国储 

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江伟军 2006年5月23日 




-------------------------------------------------------------------------------- 

-- 作者:sz-glj 
-- 发布时间:2006-5-24 9:31:22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基本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居民储蓄 + 政府储蓄 + 金融业储蓄 + 非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金融业储蓄=金融业可支配收入 

非金融业储蓄=非金融业可支配收入(即企业存款、留存收益等) 

【储蓄结构变化】 

从以上资料可知,从1992~2001的近10年中,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近40%的高储蓄率,其中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总体比重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41.6%。与此对应,政府储蓄所占比重则由1992年的14.6%提高到2001年的19.5,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的储蓄也占到国民储蓄的比重的38.2%,比1992时大幅上升。由此可见,在1992~2001的10年中,居民储蓄率不断下降,而政府储蓄和非金融业储蓄则不断上升,导致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原因分析】 

(1)社保体系不健全。养老、医保和教育消费支出增加了居民大量的预期消费支出,导致“预期储蓄”和“被动性储 蓄”,这是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偏高的主要原因。 

(2)投资渠道不足。直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的低迷导致居民对投资缺乏热情,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3)政府在税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财政性公共支出严重不足。大量基建支出挤占了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支出,导致公共领域只能寻求民间集资。 

(4)中产阶层迟迟不能形成,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富裕阶层消费饱和。 

高良骥 2006-5-24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1:50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一、 国民储蓄=政府储蓄+私人储蓄 

私人储蓄=企业储蓄+个人储蓄(居民储蓄)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1) 从以上算式及题中表1所给资料,可以看出政府储蓄率平均为14.49%,私人储蓄率为85.51%;私人储蓄率中个人储蓄率平均为48.44%,企业储蓄率为37.07%。 

(2) 国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4.2%;居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2%;政府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上升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8%;企业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整体呈上升趋势,非金融企业最高与最低差额7.6%,而金融企业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2%。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3: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3) 从国民整体来看,整体储蓄仍然维持在40%的较高水平上。主要是由于私人储蓄占85%导致。虽然居民储蓄呈下降趋势,但在储蓄中平均仍为48%的较高水平,企业储蓄率平均在37.07%呈上升趋势,这些都导致国民储蓄居高不下。 

一、 储蓄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 

(1) 当政府出现预算盈余时,政府就要进行储蓄。由于多年来政府机关的整顿,人员精减,支出紧缩,所以就出现了政府储蓄呈上升趋势。 

(2) 居民储蓄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整体储蓄中仍然较高,这与中国本身的国情相关。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世界排名居前列,但人口多,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这部分居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没有解决。其次,中国人一向做事比较谨慎,所以收入的大部分用来储蓄。 

(3) 按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利率越低储蓄越少,但中国储蓄仍然较高,主要是近几年股市低迷,与之相关的政策还在进一步完善。其他的金融投资收益较低,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 

(4) 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住房商品化的房价越来越高等,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迫使储蓄增加,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部下的原因。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国家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控制房价过高,提高居民收入,控制失业率,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 





-------------------------------------------------------------------------------- 

-- 作者:sz-liuhb 
-- 发布时间:2006-5-25 15:55: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基本经济学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数据结构变化】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虽然略微下降,但仍保持保持一个较高的比率,基本上保持40%左右。居民储蓄比率呈略微下降,从92年的31.1%下降到01年的25.4%, 但政府储蓄率从31%上升到35.9%。从储蓄的比重来看,居民储蓄、金融业储蓄呈下降趋势,政府储蓄和非金融类储蓄比例逐渐上升。 

【具体原因分析】 
我国储蓄率持续维持高水平的原因如下: 
1)节俭持家的传统消费习惯;贫富差距增大,大部分储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前生活支出压力巨大,居民储蓄防备意识较强,居民储蓄率维持高水平。 

3)政府财政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年年递增,而另一面,政府对社会保障、教育等投入比例偏。一般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35%以上,而我国政府仅占12%左右。可支配收入增加和部分支出偏低使得政府储蓄保持高水平。 

4)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5)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不足,使得投资渠道狭窄,储蓄率偏高。 

储蓄过大,必然导致国内资金流向投资变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总产出下降。我们在努力吸收国外的投资时,却有大量国内资本闲置,造成投资率低下。要改变当前储蓄过大的状况,政府应该抑止教育、住房等价格的过分增长,增加居民平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吸引投资,给予私营企业足够支持。 

刘斐 2006-5-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5 16:05:36编辑过] 
-------------------------------------------------------------------------------- 

-- 作者:sz-lipin 
-- 发布时间:2006-5-25 16:27:07 

-- 

深圳市区班: 李平 

一、储蓄结构的变化情况: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高储蓄率与中国消费习惯以及特殊的国情等诸多因素有关, 

1、我们的文化传统或者说是我们的消费习惯促进了储蓄行为,“有钱要存起来”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居民已经习惯了储蓄这样的理财方式。 

2、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存在存钱养老,存钱防生病,存钱供孩子上大学等普遍性的行为,即大量出现“预防性储蓄”。 

3、投资渠道不足也是导致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我们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股市已经起步但情况非常惨淡导致居民缺乏投资热情,期货等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无法进行投资,导致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4、大量的财务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出现了“想消费的人没钱多消费,有富裕钱的人也不会增加消费的”现象,导致储蓄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 

-------------------------------------------------------------------------------- 

-- 作者:sz-hzh 
-- 发布时间:2006-5-26 11:03:03 

-- 
市区班 何振华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而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 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 



2.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3. 虽然居民储蓄率高,实际上80%的财富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大部分手中并不是很宽裕,不敢消费。 



4. 投资渠道不足,市场动作不规范, 也导致储蓄率偏高。 



-------------------------------------------------------------------------------- 

-- 作者:sz-wjh 
-- 发布时间:2006-5-26 17:29:58 

-- 宏观经济学案例作业提交 
市区班 吴建华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见联合国,1995;赵彦云,2000;邱东等,2002),储蓄系指 




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在国民收入的使用核算中,将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之后的部 





分称之为储蓄。因而,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为国民储蓄。其中总 





消费又细分为住户(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 





的净经常转移之和,当按住户、政府、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进行部门划分时,住户的可支 





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住户的储蓄;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政府的储蓄;非金融企 





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各自的储蓄,国民储蓄等于上述四项储蓄之和。 






从上述定义可知,国民储蓄是经济学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储蓄;居民储蓄仅是住户部门的储蓄; 

而居民储蓄存款则仅指居民储蓄中存入银行的部分。因而国内通常所谈论的居民储蓄过高系 

因个人投资渠道狭窄或缺少多元化投资方式的论点,其实仅适用于讨论居民储蓄的构成,而 

不适于对中国的高储蓄进行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 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达7.7 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 年也增加了4.9 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分布可以看出,从1996 年开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降幅达5.5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升幅近4 个百分点。另外,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也有所上升(2.2 个百分点)。 





1998 年以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表 中的数据表明,1998 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 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 年的13.2%上升至2001 年的19.5,增幅高达6.3 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8-2001 年,增幅也达到了3.9 个百分点。Kuijs(2005)认为,企业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但是,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只是原因之一.1998 年以来,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从储蓄结构的变化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我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7:48:55编辑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39:32 

-- 
深圳市区班(刘申艳) 

一、图表数据分析 

从长期看,国民储蓄(总储蓄)按四部分划分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并为这四个部分的总和。 


由上表可见,从1992年到2001年,在我国国民储蓄率下降了1.4%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储蓄率却下降了5.7%,政府储蓄率则上升了4.9%。在我国国民储蓄中,居民储蓄下降了10.7%和金融业储蓄下降了1.7%;而非金融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却呈现上升趋势,非金融业储蓄上升了7.7%,政府储蓄上升了4.9%。 


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2、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期支出压力巨大;个人收入增加,金融投资渠道少,导致居民储蓄维持高水平,另外人口老龄化会明显地影响居民储蓄率。 


3、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40:56 

-- 
深圳市区班(黄志坚) 

根据资金流量表中提供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年的30.5%上升至2001年的38.2%,增幅达7.7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年也增加了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1998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13.2%上升至2001年的19.5%,增幅高达6.3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2—2001年,增幅也达到了 7.7个百分点。现在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中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 作者:sz-ywenfa 
-- 发布时间:2006-5-28 11:02:27 

-- 
【摘录】基本概念: (姚文法 市区班)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

中国近10年来的GDP数据(1998-2007)

8. 求论文 《对XXXX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上)

  近来,无论是学术界、媒体还是在政府部门、企业界,对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都给予了普遍的关注,人们意识到,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不可能仅仅局限本土境内,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要在全球的服务贸易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但是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一、关于发展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


  服务贸易概念的形成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有人由此认为,服务贸易缺乏理论基础,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也不适用服务贸易。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任何经济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其客观规律可循的,也都有着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其实,服务贸易之所以产生和迅速发展除了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外,也必然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


  早在17世纪,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就开始意识到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威廉·配第就根据当时英、法、荷的经济情况,通过对当时各种不同产业从业人员情况及其比例的分析,得出了“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的“配第法则”。到了20世纪40年代,克拉克进一步揭示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就业将从农业转向工业,进而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


  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即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虽然在当时比较优势理论是针对货物贸易提出来的,而且服务贸易确实具有与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各国间的服务之所以得以交换,还是由于各国提供服务本身的差异性,各国都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供服务的优势。当然,服务并不像货物贸易那样直观明了,而是在交换中体现为更加多样性、隐蔽性和难量化性。比如印度的软件外包服务与美国的金融服务交换都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二、产业革命、经济全球化与服务贸易的发展


  随着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逐渐取代其他经济部门而居于主导地位,各国之间的服务交换随之扩大,服务贸易从而发展起来。服务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各国经济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标志一: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地位提升


  科技革命引发了世界产业结构的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电气化内燃机,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知识和信息革命实现了信息化绿色化知识经济。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使服务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也有人用领先产业来形容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70年代——硬件,80年代——软件,90年代——信息通信网,21世纪——创意内容。


  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交通、通讯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信息、咨询和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各类专业服务领域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使原来不可贸易的许多服务领域现在可以进行跨国贸易。例如:成立于1998年的Google,现在总共部署了超过10万台服务器,使用了4万亿兆的存储空间,收录了80多亿个网址,每天接受全球超过2亿次的网上信息搜索查询。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畅销全世界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绘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个逐渐变平的世界,表明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方式呈现新的变化。


  国际产业的重心正在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是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OECD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2000的70%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73%。根据欧洲学者佩尔西·巴纳维克预言,到2010年,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标志二:经济全球化推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化


  制造业的全球化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化。制造业向世界扩散转移并重新建立产业集群的同时,与之配套、为之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也相应地跟进,并同样建立起比较发达和完善的服务业集群。而且,生产企业越集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越集聚。


  标志三: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推动服务业自身的全球化


  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产品开始衍生和细分,服务的可贸易性不断提高,使得服务的采购和提供也逐渐全球化,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例如:医疗服务由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开始向多元化服务发展,逐渐衍生出了客户医疗服务呼叫中心、远程医疗诊断、工资管理、网上预约服务等相关服务种类。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正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DI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每年FDI新增流量中,服务业约占三分之二;到2005年,服务业在全球FDI总存量中占60%。


  三、充分认识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


  (一)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焦点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一些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对本国服务贸易加以管理和促进。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向世界各国施压开放服务业市场。在我们参与的WTO新一轮谈判和其他各种多双边谈判中,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焦点。今后,世界贸易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于服务贸易的竞争,而服务贸易竞争的成败将决定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美国已把服务贸易看作其全球核心竞争力关键。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3%,服务业吸收就业的比重更是达到了85%,但是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仅为28%,与其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与实力完全不相称。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在国会、纽约经济俱乐部等多种场合呼吁要加强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提出要把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作为加州的重要战略来实施,加州的高等院校的外国学生数量之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服务贸易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保节能等特点,这是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日本动漫在美销售收入超过5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对美钢铁出口收入的4倍。据麦肯锡预测,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的单位能耗是工业的五分之一。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980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一直居服务贸易出口前5名。2005年,这五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为37.2%,其中美国占14.6%,英国占7.6%。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国家中仅有中国、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


  (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80至2005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24147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5.7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七分之一增长到近五分之一。期间,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也超过了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服务贸易结构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1990年至2005年,运输和旅游服务合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62.5%下降到52.2%;而以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到47.8%。


  (三)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国际投资倾向于服务业,通过外国商业存在所实现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跨境方式。据WTO秘书处估测,全球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销售收入已达到50%(见表1)。


  1995年,美国通过商业存在方式实现的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跨境贸易,到2003年已经是跨境方式的1.66倍。


  (四)服务外包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1T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目前,世界服务外包市场大约有4000-500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约400亿美元左右。


  四、中国发展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中国发展服务贸易有着巨大的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潜力一: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2006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5%(见表2)。远低于发达国家72%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52%的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速为15.4%,远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潜力二: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还有很大的空间


  中国服务贸易领域还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4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8亿美元,仅占同期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的19.4%。而外资服务企业占有的中国市场份额则很少。截至2005年12月末,在华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不到3%的市场份额。近几年来,中国服务业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呈现缓慢下降态势,这与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流动的格局差异显著。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政策调整最集中的领域是服务贸易。从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需要来看,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放宽准入限制,吸引的外商投资还应当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在电信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物流行业以及会计、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和其他咨询服务业,将成为外资流入的重要部门。


  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下)
  点击数: 5637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潜力三:服务贸易出口大有可为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够合理,多集中于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而在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领域则比例偏低(见表3),许多部门出口远小于进口,滞后于中国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2005年,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154.3亿美元(占全球2.9%),逆差却达到130.2亿美元,运输服务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中国海运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海运服务得到促进和发展,至少可以发挥替代进口、减少逆差的作用。


  美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高达40%,韩国也占到了3.5%,而具有丰厚文化资源的中国则只占1.5%;美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258亿美元,而中国只有2亿美元;中国动漫市场份额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中国原创仅为11%,近90%的中国动漫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占领,更不用说让中国的文化产品去占领国际市场了。实际上,中国的武术、杂技等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完全有条件进入国际市场的。


  2005年,中国专利使用和特许费出口1.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1%),进口却达到了53.2亿美元,是出口的33倍。


  服务外包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新兴服务贸易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离岸市场规模在300—500亿美元,中国在美国离岸外包市场份额中占2%,占欧洲市场的1%,占日本市场的4%,增长空间很大。


  中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的保险、分销、运输等服务领域几乎没有分支机构,与著名外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大量企业形成鲜明对比。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中国企业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的“中国服务”将逐渐增多。


  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全球并不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当前面临着国际服务贸易转移的机遇,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而且对于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当像当年把握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那样来把握当前服务贸易转移的机会,要成为服务贸易的强国;应当像抓货物贸易一样来抓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货物贸易时成功采取的鼓励政策同样应适用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五、当前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重点


  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要求,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大力促进文化、运输、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的出口,搭建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通过政策扶持,各部门各地方密切配合,培育一批重点出口项目、一批重点出口企业、一批重点出口地区。力争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建立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服务贸易涉及旅游、运输、金融、保险、文化、教育、通信、建筑等诸多部门。要加强整体协调,推动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要加强宏观规划、调查统计、市场促进、政策协调、对外谈判等工作。


  (二)贯彻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首先是贯彻落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该制度将于2007年开始实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由商务部负责汇总、发布,内容包括国别数据、各省数据和行业部门数据。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在统计数据方面的合作;积极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收集、整理和完善统计数据。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国际组织开展数据交换比对合作;跟踪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规则的变化,结合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的实际,不断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其次是编撰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作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在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编撰发布该报告,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进行回顾,分析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展望各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


  (三)加强调查研究,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一是出台鼓励服务贸易出口政策。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尽快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研究起草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相关政策,加大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从具体的服务贸易领域立法做起,发布服务贸易统计、重点行业走出去的法规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标准化体系;地方部门要整理、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研究编制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围绕重点服务贸易领域、区域发展对策、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管理与促进体系等进行调研,通过与各部门的配合,确定“十一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和重大措施。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以促进文化出口、促进重点服务贸易部门出口、建立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服务贸易示范区、各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为重点进行课题调研。


  (四)推动重点服务部门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软件、信息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新兴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大力促进中国文化、特许专利出口,继续扩大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不断优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大力促进文化出口。实施“文化出口工程”,研究制订《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开展文化出口统计工作。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研究制定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以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和服务外包城市为重点,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力度。各地要贯彻落实服务外包统计规范,完善服务外包统计体系。


  着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品牌。把扶持服务贸易自主出口品牌作为商务部2007年实施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力促进技术出口。研究具体措施,落实《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意见》,着力推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技术出口的能力。


  进一步开拓服务贸易市场。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服务贸易市场,推动建立平等、自由的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及服务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


  (五)把握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建立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一是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广交会、厦洽会、文博会等平台,增加服务贸易交易的内容;在香港联合举办中国服务贸易洽谈会;组织服务外包企业在美国参加服务外包展览;在爱尔兰举办服务外包交易会;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相关活动。


  二是办好“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站。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本地区的子站并与服务贸易指南网站链接,为中国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


  三是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为重点,充分发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建设三到五个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带。


  四是筹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企业自发组建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负责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行业自律和约束,组织市场开拓活动,与国内外服务贸易相关部门、商会协会建立联系。


  五是建立境内外服务贸易支持网络。以驻外经商参处、特办、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为主体,建立境内境外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好中国和欧盟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司级定期联系机制。加强中美、中欧在服务贸易统计方面的合作。加强中外企业交流合作,组织中国企业参加相关交易会。加强人员培训合作,提高中国服务贸易人员的管理水平。


  七是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按照综合性和专题性相结合,,政府官员培训和企业干部培训相结合,国内和国际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分类组织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管理、统计和政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