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五员管理制度 五员由哪些人担任

2024-05-17 08:56

1. 食堂五员管理制度 五员由哪些人担任

五员是:食堂操作员,卫生监督员,伙食评判员,营养指导员,成本监管员。

食堂五员管理制度 五员由哪些人担任

2.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材料

答:在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中,包含了很多的技术和设备。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数据中心,对于一些实力不够的学校来说,中南云终端技术服务器或服务器组是可以的。下面以服务器为例,来说明一下。以服务器为核心,将所有设备通过联网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统一控制和管理的目的。说一个简单的应用场景,老师可以在办公电脑上完成课件和资料的准备工作。在需要上课的时候,这些课件和资料会自动同步到教学用电脑上,老师直接调用即可。

3. 浅谈非线性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几种算法 详细�0�3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社会 角色扮演问题研究韩 强(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1)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干部角色发生了异化,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 特别是“官场文化”的影响外, 还有高校自身管理的漏洞。而恢复“五员”的社会角色, 无疑已成为当前高校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学生干部; 社会角色; 异化; 五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6X( 2009) 02-0174-02 高校学生干部一般包括各级共青团干部、学生会干部、 往往从社会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不论是一些机关的拉关班委会成员以及各类学生社团负责人等。这支队伍是学生中 系、买官, 还是社会强势群众的以势压人、以权代法; 不论最活跃的群体, 不仅是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更 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脱离群众, 还是某些行政机关中的人浮于是教师和广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在校园文化建 事、效率低下,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学生干部社会角色异设, 校风学风建设, 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化的最主要因素。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 重视学生干部 其次, 理论教育的折扣化。在许多高校中都有“两队伍建设, 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课”、学生干部培训班、团校以及党校等理论教育阵营, 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和突破 且针对学生干部的各种理论学习班也不少, 每次培训学习的口。 学生干部有很多, 结业后还要写思想汇报、学习感悟等。形式上看很完备, 但事实上学生干部很多都抱着“没意思”、一、学生干部的异化现象当前, 学生干部的社会角色出现了异化现象。这里的异 “混张结业证”等思想参加培训班, 在理论认识上的提高几化, 是指违背学生干部性质本身的角色变异。具体来说, 主 乎为零。例如: 据调查, 某校召开学生干部理论培训班后不要有以下五种角色。 久, 在一年级参加培训的十名团支书、班长中, 有七人不能校园官僚派。学生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官本位”十 准确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某系十一名主要学足, 将学生干部的级别看成是“官”的台阶, 为了获取更大 生干部中, 有七人不能完整表述党的性质。的官阶, 而废尽心思。据二十一世纪人才报报道: 南方某高 再次, 学生干部自我优越感的膨胀化。学生干部作为客校“为了争夺学生会主席的位置, 有学生不惜花费1万元以 观上的校园强势群众, 不论是在机会的取得上, 利益的分配上的血本”。而类似的拉选票、请客送礼、暗箱操作、排除 上, 还是组织资源的获取上, 支配权力的空间上, 等诸多方异己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活生生的证实了官僚派的存在, 其 面都与普通同学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在这一群体中, 职责不影响极其恶劣, 不但严重扰乱了学生干部的正常工作秩序, 同的学生干部的权力支配空间, 地缘、人缘优势也不大相而且影响了校风、学风。 同。这样, 学生干部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 这种优势感, 超利益优先派。在高校中, 学生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属于自 出了自己的职责区域, 变成了对权力资源的崇拜, 并最终导我管理, 学生干部在客观上起到了老师与学生的桥梁作用。 致官僚化社会角色。同时, 由于学生干部这一身份, 学生干部得以获取信息灵敏 最后, 学生干部管理中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惩处机化, 交际广泛化, 渠道多元化等客观上的优势, 从而在利益 制的不健全。高校中的学生干部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体分配上与获取上呈现出优先化。例如: 学生干部身份本身就 系, 其组织结构一般是金字塔型, 其管理上一般都有明确的是就业的一张优势牌, 是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的 规章制度。但是在诸多的规章制度中, 却很少有完善的考核学生会主席一年能净赚几万元; 学生干部有很多抛头露面的 机制、激励机制、惩处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 无法衡量学机会, ……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干部正当利益的取得, 但构成 生干部工作的效果。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利益优先群体的功利化现象却有悖于学生干部服务同学、顾样, 无法调动学生干部, 特别是基层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全大局的初衷。 性, 使一些学生干部的“靠山”思想、“无所谓”思想的滋强势集团派。与普通学生相比, 学生干部群体应该算是 长, 无法在普通同学中树立与提高学生干部“先进分子”的强势群体, 特别是在高层。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干部身份 形象和影响力。在客观上造成了概念性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客观上拥有 三、学生干部的正确角色一定可支配性权力资源, 上层交际的地缘优势和接触面的人 异化的社会角色是严重影响学生干部发展和学生公共活缘优势。与普通学生相比, 他们常常依靠权力优势、地缘优 动正常开展的潜在威胁。作为一名干部, 就要顾全大局, 树势和人缘优势等, 对他人施加影响, 获取个人利益优先化。 立正确的社会角色观, 扮演正确合理的社会角色, 那么, 在脱离群众派。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出一条宝 高校校园中, 学生干部究竟应扮演何种社会角色呢? 我认为贵的革命经验——群众路线, 即“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去, 应该是“五员”角色。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作为高校的学生干部, 要 政策的宣传员。学校的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往往需要通成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点就是将群众路线贯彻到学生 过学生干部传达给其他学生, 从而保证政策、规章制度的落工作中。可在现实中, 有一部分学生干部往往忘记了这一 实。点, 高高在上, 只知道布置、安排, 而不知道身体力行, 不 信息的联络员。把上级的指示和老师的安排传递给学知道与普通学生打成一片。无形中就助长了官僚习气, 影响 生, 把学生的意见、建议和想法汇报给上级和老师, 真正在学生干部的威信。 师生间架起一道桥梁。“无过即功”派。“无过即功”派又叫消极应付派。指 活动的运动员。学生作为中间桥梁, 担负着活动的组织的是一些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职责不负责任, 消极被动的干工 工作, 经常扮演的是“教练员”。实际上, 学生干部身体力作, 搞活动, 这样的学生干部在基层学生干部群体中为数不 行, 不仅能够提高效率, 拉近“干群”关系, 同时也将进一少, 特别是班级中除团支部书记、班长以外的学生干部, 表 步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现的比较突出。这样的社会角色, 短期内看不到实质性危 学生的服务员。作为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优秀分子, 学害, 但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不负责任、消极等“官僚主义” 生干部有责任也有义务服务于广大同学, 不应该去片面的计病的流行。所以, 不论是哪一层级的学生工作负责人都要警 较个人得失, 也不能带着强烈功利化色彩去担任学生干部,惕这种“无过即功”的消极思想的蔓延。 正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只要你切实为同学服务了, 学生就会支持你的工作。 二、学生干部异化的原因上文中我们列举了学生干部社会角色异化, 那么导致这 学风、校风的驾驶员。古语有云: “其身正, 不令即些角色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显然, 不仅仅是学生干部 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高校的学生干部, 要率先遵守的个人素质问题, 而且是社会环境, 管理机制等多因素的共 校纪校规, 加强自身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建设。学同作用。具体来说, 有以下四个方面: 生干部是学校众多学生中的精英分子, 代表了学生的风貌,首先, 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置身空前开放的社会, 我 代表了学校的形象。们不能将大学与社会割裂开来, 大学不是空中楼阁, 校园小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重社会, 社会大校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校园中的不正之风 视和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下转176页下点, 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二者的优点, 是无约束最优化算法 一、数学模型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一定条件下, 算法具有二次终止性、整体收敛性和超线性的收敛等性质。三、数学试验它的含义是求目标函数 在 维空间 上的最小值, 即 分别用本文所介绍的最速下降法、Newdon法、共轭梯求 使对于任意 的都有 。 度法、拟Newdon法求解去约束最优化问题:二、算法的介绍 1、最速下降法基本思想: 从某一点 出发, 选择目标函数 的负梯度方向作为每一步的搜索方向, 以利于尽快达到极小点。 下面我们对这四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给予简单的介特点: 的负梯度方向, 仅仅 在点的邻近才具有使 绍。函数下降最快的性质, 而对于整个求最优解的过程来说就不 最速下降法:是这样的。在一定条件下, 最速下降法是线性收敛的, 收敛 具体迭代过程见表1 速度较慢。当初始点 离最优点 较远时, 一般来说下降 表1 较快, 效果较好, 在求最优解的前期, 使用最速下降法是有利的。 2、Newdon法基本思想: 从某一点 出发, 利用目标函数 在迭代点 处的二次Taylor展开去近似目标函数, 然后精确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极小点, 以它作为目标函数极小点的近似值。特点: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初始点 充分接近极小点时, 有很快的收敛速度, 但是局部收敛的。如果 正定且初始点适合时它是总体收敛的, 但当初始点远离局部极小点时, 可能不正定, 也可能奇异, 这样产生的 可能 由表1可以看出当第5次迭代后的精度为 ,不是下降方向。 前后两次最速下降法的搜索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3、共轭梯度法 Newdon法:基本思想: 它是一个典型的共轭方向法, 它的每一个搜 索方向都是互相共轭的, 而这些搜索方向 仅仅是负梯度 , 与上一次迭代的搜索方向 的组合, 然后沿 方向进 行最优搜索。特点: 从理论上来说, 对于目标函数是正定二次函数, 利用共轭梯度法求最优解, 在 步以内必可达到极小点 , 它具有二次终止性。但在实际的计算当中, 由于计算 取初始点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经过 步迭代没有得到满足精度要 , 求的解, 或者说目标函数没有进入一个正定二次函数的区域, 此时搜索方向应重新开始, 即将 作为新的初始点, 重 可见Newdon法有一步达到最优点的特点。新设置负梯度方向的措施来加速收敛。 共轭梯度法: 4、拟Newdon法 具体迭代过程见表2:基本思想: 它是一种改进的Newdon法, 也称变尺度方 表2 法。为了保持Newdon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而避免 Newdon矩阵求逆的计算, 引入新的迭代矩阵序列 用以代替 ( 其中 ), 不仅要求 ,且 易于计算。 形式的拟Newdon法迭代公式是:具体迭代过程见表3: 表3 其中 为拟Newdon方向, 亦即在 尺度矩阵意义下的最速下降方向; 为修正矩阵, 为修正项, 要求 具有如下性质: i. 满足拟Newdon方程, 即 , 其中: ii. 必须是对称阵, 来保证 成为下降方向。特点: 它是结合最速下降法和阻尼Newdon法而构造的 由此表可看出拟Newdon法第一步沿负梯度方向, 两步一类新的算法, 既克服了最速下降法收敛速度慢, 又克服了 达到最优点。 Newdon法搜索方向构造较困难, Hessian矩阵计算量大的缺浅谈非线性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几种算法范慧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文理学院数学系, 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要】近二十年来, 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理论与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展迅速, 成果很多。本文归纳几种非线性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几种算法, 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 同时对各种算法的思想和特点进行总结。 -1 1 2 3 0 0 - - -

浅谈非线性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几种算法 详细�0�3

4. 求!农村指导员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体育局农村指导员上半年工作总结  
 
  
 

    年来,在局党组和桥头湖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储家村村委和村班子的支持和配合下,按照上级的要求,通过认真调研制订出自己的工作计划。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学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调研,积极工作,做到下的去,驻的住,能安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他们出谋划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学习、强自身。针对今年自已的工作特点,主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向街道领导、村委和村民学习、向我们这次下基层指导中的典型学习;同时为提高业务能力,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广西大学计算机网络本科的学习。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认识,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自身素质,也为做好农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重调研、清思路。当前农村基层实际情况如何,村民生活怎么样,怎样当好指导员,怎样顺利地开展工作,是我们下派指导员开展好工作的基础。为此,根据调查提纲结合民情日记的内容,紧紧依靠村干部、村委,以座谈会,上门走访、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对所驻村的基本情况有了较全面详实地了解。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更清醒自己当指导员的角色,工作中应该坚持“指导、参谋、配合”的原则,是指导而不是领导,是帮忙而不是添乱。因此,在工作中碰到村里重大活动,我都要先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村干部沟通,在取得一致的意见后,才全力帮助他们去实施。

    三、提建议、办实事。针对驻村今年的主要工作,自己注重提一些建议和帮助解决该村急办的事。一是村加强党组织建设,牢固共产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地位。通过与村党支部统一思想,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让党员在村里发挥作用;二是如何依靠科技和讯息,切实加强村级经济社会建设与管理。三是在该村开发建设项目上,上半年帮助村委会完成自来水整改、公路道路加宽和农田电线整网和变压器增容;四是大力支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拨资金10000万元。

    四、勤政廉政、严格要求。指导员是上级党委、一级政府派下来工作的,其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我在村指导工作中,时刻严守党纪国法,十分注意自己言引形象。我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严格执行下基层“五不准”廉洁自律制度。无违法违纪现像,严格遵守农村“零接待”的规定。没有一次利用村里的公款请客吃饭。

    半年来,自己坚持认真学习,积极工作,严格廉政,依法执行政策法规方面做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反思半年来工作还存在着:一是理论学习上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够,特别是对农村工作的学习上与农村工作的要求有差距。二是在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上办法不多,有时力不从心,与村民对我们指导员的希望值还有差距,今后我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改进。

5. 我为创建平安汉中做贡献

  汉中市教育局

  汉中市综治办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

  “我为创建平安汉中做贡献”作文比赛活动的

  通             知


  各县区教育局、综治办:

  为了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创建平安汉中重大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市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对创建平安汉中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写作水平,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市教育局、市综治办决定,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我为创建平安汉中做贡献”作文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文主要内容及要求

  要紧扣什么是平安汉中、为什么要创建平安汉中和作为中小学生在创建平安汉中活动中该做些什么这个主题,可选取学法守法、爱护铁路公共设施、维护交通安全、远离毒品、反对邪教、宣传法律、争作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等题材作文,体裁不限。作文写好后誉写在标准作文本上,并由家长作不少于50个字的评语(目的是使家长也积极参与并适时监督)。

  二、评选标准及时间要求

  坚持思想性与表现手法、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言简意赅(评选细则由县区、市分别制定)。作文经县区初评和市上评审后,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发给证书、奖品,获奖作品在新闻媒体刊登并集结成册。

  请各县区教育局、综治办负责组织初评,各县区分别向市上推荐拟获一等奖作文10篇、二等奖作文20篇、三等奖作文30篇,于2009年2月10日前送市教育局安全科,由市上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评审。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作文比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市上成立评委会,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刘文俊  市教育局局长

  付德华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副主任:高继东  市教育局副局长

  赵冬梅  市综治办副主任

  李志强  市委政法委副调研员

  成  员:周  伟  市教育局安全科科长

  陈晓进  市综治办基层科科长

  侯永军  市综治办综合科科长

  各县区也应成立评委会,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广泛动员全市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推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深入健康发展,为建设平安汉中、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我为创建平安汉中做贡献

6. 清朝政治制度的沿革

 参见词条: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建立起后金国以后,实行的是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当时满族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际,尚存有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的习俗。后金的军国大事,都由诸贝勒等人共议裁决。诸贝勒大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等宗室贵族。努尔哈赤以后金国汗的身份也制订和颁行了相应的法律。他设立了理国政听讼大臣五员,都堂十员。对于各旗上交而来的案件,先由都堂审理,次达五大臣鞫问,再达诸王贝勒,对一些重大的案件,还要由努尔哈赤亲自听讼判决。努尔哈赤既是后金国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执法官。   参见词条:议政王大臣会议  努尔哈赤去世后,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仿效明朝政治制度,极力扩大后金国的封建统治基础,积极促进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一再打击八旗贵族分权势力,确立和巩固了王权。天聪三年(1629年)农历四月,皇太极设立文馆,命儒臣记注满洲政事。天聪五年(1631年)农历七月,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试图逐渐削弱满洲贵族权力。天聪十年(1636年)农历三月,改文馆为内国史、内秘书、内弘文三院(简称内三院),各置大学生、承政、理事官等员。当时虽然还保留着由诸贝勒兼领部务的规定,但各部之下设的承政、参政、启心郎等职官,却已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由满、汉、蒙的官员充任了。到崇德元年(公元1636 年)建立都察院的时候,就没有再沿用由贝勒兼管的办法。都察院是管监察事务的,其监察的范围不但包括文武百宫,还包括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者。明文规定并保障职司监察的部门和官员有权奏弹贝勒等高级贵族,这在满族政治史上是首见的。从各方面压抑和约束满洲权贵,因都察院的设置而进一步制度化了。崇德元年(1636 年),皇太极将原来的旗主贝勒封王,并令除八旗固山额真继续兼议政大臣外﹐每旗另设议政大臣三员,在清代历史上正式出现了“议政大臣”的职名。皇太极有意识地抑裁大贝勒们的权力,并逐步提高议政大臣们的地位。此后,清王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是一种正式的职衔,代表着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必须经过皇帝的任命。同样,在必要时,皇帝也可以撤销某一贵族及大臣的“议政”资格。崇德三年(1638 年),皇太极在原蒙古衙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理藩院,专门负责管理蒙古及其他藩属事务。在集中军政权力的同时,皇太极还陆续仿照明朝的模式,创建了一系列封建型的国家机关,进一步吸收和采用明朝的法律,开科举,重用汉官和汉族知识分子。    参见词条:爱新觉罗·福临  清朝皇帝试图实行中央集权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清朝前期。清朝的六部尚书,在顺治继位前均由满族人担任,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顺治十五年(1658 年)农历七月,清朝将内三院更名内阁,军国机要,综归内阁。规定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其成员多由新建立的翰林院官员兼充,大学士分兼殿阁衔(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到乾隆时除去中和殿,增补体仁阁,以三殿三阁为大学士衔,遂为定制),还可兼任六部的尚书或侍郎,其工作内容和办事程序,大体上仿照明朝的制度。清朝的内阁一直只能办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虽然工作量也是很大的),从来没有掌管过重大的机密重务。因为,清王朝一直就设置有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机要办事部门和内阁同时存在,不容内阁插手。清初的机要事件都由议政王大臣议奏,内阁大学士不担任议政大臣的根本无法与闻。   参见词条:南书房、密折制度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设立南书房,又名南斋,抽调一些翰林官到南书房办事,重要的谕旨都直接命南书房撰拟,南书房实际上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从康熙开始,清朝推行了一种密折制度。密议奏折是一种与由内阁、通政使司等正常途径递送上来的题本、奏本并行,但在内容上和处理程序上特别注意保密的文件。康熙谕令全国的重要大臣,如领侍卫大臣、内阁大学士、尚书、侍郎、正副都御史、正副都统、总兵、总督、巡抚等人,要求他们把职务内外,所知所闻,凡有关政治和社会经济、民间舆论、官员动态等等都写成密件报来,这些密奏件可以直接送到宫门递进,也可以送到南书房,有时也由南书房将批件发回。   参见词条:军机处  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蒙古族部落准噶尔激战,雍正皇帝为及时处理军报,由户部设立军需房,在宫内的隆宗门内办公,在内阁挑选谨密可靠的中书、笔帖式等参加工作,以密办军需。雍正十年(1732 年),颁发办理军机处钤封印信,正式宣布此一重要辅政机关的存在,军需房改称军机处。自此以后,军机处便成为辅佐清朝皇帝工作的主要办事部门,一直存在到清末改设内阁总理大臣时止,共存在了约180 年。军机大臣以内阁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在军机处行走,而逐渐吸收了内阁或部院的职权,其职掌范围日益扩大,它不仅掌戎略,举凡军国大计,莫不总揽,于是逐渐取代了内阁的职权,国家威命所寄,不在内阁,而在军机处。军机大臣差不多每天都要朝见皇帝,报告和请示工作,诸如呈交遵照皇帝意图起草的各种上谕草稿和转达皇帝指示的廷案草稿、提出人事任免名单以及回答皇帝询问的各种问题等等。这是当时清王朝中央最重要的领导工作方式之一。  自从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后,内阁权力虽然渐为军机处所夺,但内阁承办国家刑名钱谷等政务的工作,并未轻减。虽然建立了军机处,正式奏章还是由内阁上报下达的,因为有内阁来处理极其大量的公开性的政务,才能保证军机处不陷于一般公务中,可以更有效地辅佐皇帝处理好有关的机要性工作。 雍正在位期间,清朝开始在地方每省设巡抚(有的一省或几省还设总督)。总督、巡抚的权力很大,掌握一省或几省的军政大权,但是由于清代有严密的监察体系和措施(包括御史制度和密折制度),所以清代地方权力虽大,但是一直效忠中央。乾隆皇帝即位后服孝,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所以将军机改名总理事务处。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  乾隆执政晚期到嘉庆执政时期,清朝陆续爆发民变。嘉庆皇帝即位之初,湘黔苗民起义的烽火正旺,川楚陕三省白莲教大起义的战火又起。嘉庆在位期间,内部战乱频仍,外部危机已现,清朝进入中衰时期。与内外社会矛盾激化相呼应的是清王朝国家统治能力的衰退。由于中央集权过度的发展制约了官吏的主动性,清朝旧有的政治机制在清朝中期进入衰退的过程,表现为官僚政治的极端腐败,国家财政支付能力的丧失和军备的极端废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严重影响到封建政治活动的有效开展,更衍生出政治权力的畸形转移,就是大量地位低下而拥有巨大实际权力的胥吏书役阶层的出现。真正应该管理行政活动的各级官员却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也根本无法有所作为。与此同时,浓厚的奴仆观念也对封建士人的心灵产生重要的消极影响。清政权是从农奴制社会阶段建立起来的,君臣之间、官吏上下级之间的主仆观念被长期保留下来。尽管清初的最高统治阶级并没有在礼仪方面要求汉人官吏接受他们的奴仆观念,但由于满族贵族在权力上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在实际上,汉族官僚是服从这一观念的。流行于各衙门的跪拜礼仪,在汉人题本和奏折中“奴才”一词的逐渐流行,都是这方面的体现。如乾隆嘉庆之际吏、礼等部,属吏见官长就是由长揖而改为半跪礼仪的,因而礼部员外郎汪德钺上书要求恢复旧制,认为它关系着士大夫的廉耻、气节,甚而关系社稷是否巩固,随后才恢复旧制。 随着清王朝的盛极而衰,吏治腐败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不仅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贪污问题呈现出普遍化、规模化、集团化等特点,而且整个封建官僚阶层对国家政务活动的冷漠和麻木,一味追取安逸的生活,从而导致封建政治的极端废弛,循疲沓作风形成。标志着清朝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全面腐朽。   清朝政治制度以鸦片战争为界限,呈现出了前后性质不同的大变化特点。清朝前期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属封建性;清朝后期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虽然在形式上照旧维持着清王朝的统治,但实质上已经丧失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地位和性质开始改变,封建的政治制度已经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制度。清朝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发生的急剧变化,新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政治舞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外来的近代政治斗争目标开始深刻地冲击原有政治制度,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和革命运动,西方的一些行政、法律、财政、军事、教育、学校等新制度逐步地被引入到中国,使原有古老的封建政治制度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镇压了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之后,很快引发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的暴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在国难加深的险境下,慈禧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清王朝的世代威权,不得不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新开启变法,推行新政。清末在经济、政治、军事、文教、法制方面的新政历经10年多。政治方面的变化,主要是改革官制,裁减冗员,整顿吏治,进行行政体制改革,而不触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例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年决定今后永远停止“捐纳实官”,即不许捐款交钱买官位,力求做到精兵简政。同年设“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总指挥机关。随即对政府各部门进行调整,陆续新设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朝对各部又进行大调整,分为留、改、并、增四类:保留的有军机处、吏部、礼部、学部、外务部等;改名的有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改户部为度支部,改兵部为陆军部等;合并的有将太常寺(管宗庙社稷礼仪)、光禄寺(管祭祀所需物品)、鸿胪寺(鸿胪寺管接待宾客)归并于礼部,将太仆寺(管车马)、练兵处归并于陆军部;增设的有海军部、邮传部、资政院、审计院等。规定各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即一个部长,两个副部长)。地方官制也进行改革,各省督抚的军权和财权都收归中央政府,这种改革实际上是更加强了中央集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洋考察政治大臣先后回国复命,痛陈利害恳请立宪。清廷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颁发上谕,宣布“仿行宪政。”晚清的政治体制终于发生现代性的变革。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废止。同年清朝灭亡。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环境影响的产物,它既带有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所共有的外发型特征,更映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深厚底蕴;它不仅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更对此后数十年间中国政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7. 唐朝高等学府是什么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 :“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国子监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一个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合称“两监”。
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而分科学习。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这与进士、明经科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
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皆补学校。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政治混乱及财政困难,学校由盛入衰,生员不及旧日三、四分之一,太学、四门学的入学资格只好降低,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
四门学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四门学始此。北齐改四门小学置,隶国子监,设博士、助教各二十员,学生三百人,教授学生五经文字。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员,学生三百六十人。文帝开皇十三年(593)罢。唐复置,隶国子监,设士、助教各六人,直讲四人,学生一千三百人,五百人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为庶人子弟之俊异者。宋亦曾置。亦称“四门馆”。
在校学生享受供膳,但要向老师行“束”之礼。所谓“束”,即“束脩”,就是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敬奉的礼物。这种礼仪,据说孔子时代已经实行,但到唐代才成为明文规定,礼物轻重,因学校性质而定。国子学和太学,每人送绢三匹;四门学二匹;其他学一匹。绢之外还有酒肉,数量不定。送礼之时还要举行一定的缴纳仪式,目的是密切师生关系。
律学
是指根据儒学原则对以律为主的成文法进行讲习、注释的法学。它不仅从文字上、逻辑上对律文进行阐释,也阐述某些法理,如关于礼与法的关系,释法与尊经的界限,条文与法意的联系,律例之间的关系,还有定罪与量刑,刑法的宽与严,肉刑的存与废,刑名的变迁以及诉讼和狱理等。西汉的于定国、杜延年,东汉的郭躬、陈宠等人世代传习法令,收徒教法,学生多至数百人。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等都曾对汉律作章句注解。晋代张斐和杜预等也曾对晋律作注释,并对立法原理和法律适用问题有所说明。东晋以后,私人注释逐渐由官方注释所取代。公元652年的《唐律疏议》是这种官方注释的范本。
律学最早由魏晋南北朝时的南朝宋明帝开办。尚书卫觊上书明帝,认为“百里长吏,皆宜知律。”明帝创办了律学教育,设置律学博士,转相传授各官吏法律诉讼之学。这是中国律学设置的开端,打破了经学一统的局面。
律学在隋朝隶属于大理寺,属于职业教育。唐代被纳入中央官学管理,相对应的科举考试是“明法”科,其学生可以参加科举明法科考试。及第后,被授予八品官员职务。
唐代时期,律学时兴时废,尽管如此,律学却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唐代的律学是中央官学六学其中之一,或由国子监管辖,或由大理寺管辖。律学博士,从八品下,助教,从九品下。而太学博士,正六品上。四门博士,正七品上。白居易在《论刑法之弊》中言,当时朝廷“轻法学,贱法吏”,法学并非上科。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中云:“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其微者,至于习法律、知字书。”唐武宗会昌五年南郊赦文中规定,“刑部、大理法直,并以明法出身人充。”其中,“法直”即法律专业人才,作为技术人员,其升官是受到限制的,明法出身者,难以升高官,远不及进士科。由此可见,律学作为专业教育,在尊圣崇儒的文教政策下,地位远远低于儒家经学诸科。
唐德宗贞元二年六月诏:“其明经举人,有能习律一部以代《尔雅》者,如帖义俱通,于本色减两选,令即日与官。其明法举人,有能兼习一小经,帖义通者,依明经例处分。”从唐德宗开始,应明法者若还能通一经,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
唐的法律有刑律、令、格、式四种形式。律,即刑法,包含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令,即国家组织制度方面的规定;格,是皇帝临时颁布的国家机关必须遵守的各种敕令和指示;式,乃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的性质。而唐代科举考试明法科的考试内容为律和令。
唐代统治者实行“外儒内法”的治国方针,科举设立明法科,促进士子学习法律并使未来官吏更好地执行法律。到了唐代后期,官吏贪赃枉法成风,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书学
唐宋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新唐书·选举志》∶“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大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
算学
中国古代培养天文、数学人才的学校。设于京师。 唐隶属于国子监,宋算学建于崇宁三年(1104年),后并入太史局。所习有《孙子算经》、《五曹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周髀算经》等算学书籍。清代称算学馆,康熙九年(1670年)取满洲官学生六人,汉军官学生四人,令钦天监分科教肄,至二十五年(1713年),设算学馆于畅春园。乾隆四 年(1739年)改隶国子监,称国子监算学。满、蒙、汉军八旗及汉人学生共六十名。其满洲、蒙古、汉军算学生均从八旗官学中考取。汉人算学生则由国子监会同算学馆,从举人、贡生、生员、童生中考选。
另外有广文馆、崇文馆、弘文馆
广文馆
唐宋国子监下属补习性质的学校。唐玄宗天宝九年(750)于国子监置,置博士及助教,掌教国子监习进士课业的生徒,不久即废。宪宗元和初,西京广文馆定生员六十人,东都广文馆为十人。
宋代亦设广文馆,凡试国子监者,须先补中广文馆生,乃得以牒求试。邑官子弟、四方游士多投状入馆,几达千余人,然平日听讲者仅一二十人。哲宗元掤七年(1043年),生徒扩充到二千四百人,绍圣元年(1094年)废罢。
崇文馆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设置崇贤馆,归东宫直辖。至上元二年(675年)因避太子李贤名,改为崇文馆,置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生徒;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学生二十名,均选自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
弘文馆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

唐朝高等学府是什么

8. 求中国屈辱条约资料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