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2024-05-05 17:28

1. 美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
所谓“量化宽松”,或称定量宽松,是指由央行提高银行准备金。事实上所有的央行量化宽松都涉及到资产购买——主要是回购政府债券,以及出售这些资产给央行的银行准备金账户。央行调控经济的常用工具是通过利率,以及创造储备以降低短期信贷市场的利率,特别是储备市场,也被称为联邦基金市场。但是,截至2008年12月,美联储已经创造了足够的储备来推动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零的水平,这是联邦基金利率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一旦到达这一水平后,如果想进一步宽松政策,美联储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加储备,而这对短期利率并不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因此,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央行在短期利率处于或接近零时增加储备的政策。

美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2. 美国的货币政策?

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职责,长期以来由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RS)承担。货币政策是美国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宏观政策工具。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美联储积极运用有关金融工具以尽量减少利率和货币信贷量的变化,努力达到兼顾 “充分就业、市值稳定”的两大目标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经济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美联储出台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后,又下调了对未来两年的经济预测,表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在明年之后仍会继续保持宽松。预计零利率政策将持续更长时间,这也加大了全球范围内南北之间在经济以及货币政策层面的对立和关系紧张。北方经济疲弱与南方经济过热倾向并存。新兴市场经济体需求旺盛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了强力支撑,居高不下的商品价格反过来一方面造成新兴市场输入通胀压力的加大,另一方面也给西方经济复苏设置了障碍。通常投入品价格的上升会最终传导到工资收入的上升并给私人消费提供支持,但受私人部门减债压力拖累,西方主要经济体就业市场仍可能持续疲弱,工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因而,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但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加快印钞机的运转来刺激经济活动的土办法,是彻头彻尾的通胀刺激措施。在相当程度上,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是一种投机性的货币政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直接的目的在于刺激美国的经济复苏,对美国经济能够直接从中获得多少活力,恐怕连伯南克自己也没有底,但它无疑会对其他新兴经济体造成相当大的不利冲击。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近零利率与无节制开动美元印钞的做法无疑会导致全球美元泛滥,要么造成新兴国家本币升值的压力,要么是通胀与资产价格泡沫,也就是说,美国实际上是利用美元货币强权转退通胀的办法来刺激其国内经济的复苏,因而是投机性的货币政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急剧地降低了日元利率,结果导致日元套利交易的兴起,并刺激了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结果酿成了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现在美国及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正在推动新兴经济体新的资产泡沫,这对未来全球经济是非常危险的。就此而论,美国口口声声要求中国承担大国的责任,起码它本身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就是对全球未来宏观经济的稳定极不负责。

3. 美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内容?

美国的货币制度 


(一)美国的中央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13年12月23日,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灵活和稳定。 

《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定,成员银行需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相当于其资本和盈余总和的6%数量的资本。联邦储备银行则被要求每年向其成员银行支付其缴入资本的6%的红利,通常每年分两次支付。截止2006年12月31日,联邦储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135.36亿美元,占其总资本的51.2%。 

根据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规定,美国在12个主要城市设立储备银行,成为联储体系的组成部分。这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职责包括为其成员银行进行支票交换、回收损毁货币并发放新币、对合并申请进行评估、向该区的成员银行投放贴现贷款、审查属于联邦储备成员的州立银行、就地方银行和经济状况提出分析和报告,以及进行一般的银行与经济研究并出版部分刊物。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事会由七位理事组成。他们均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任期14年。联邦储备理事会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通常每周会晤若干次商讨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有关的问题。    

(二)美元 
美元硬币由美国财政部发行,币值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六种;美元纸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发行,面额为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七种。    

二、美国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联邦基金利率。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二)美国货币政策的决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美联储系统中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其由7位联邦储备理事会成员以及5位地区储备银行行长组成,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固定成员。一般来说,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任副主席。委员会通常每五到八星期在华盛顿会晤一次,对具体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投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政策指令及会议概要于会后六周对外公开。

(三)美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联邦储备系统的公开市场业务包括买入和卖出证券(通常为政府债券(TB)、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按揭抵押证券(MBS))。这些业务工具是联邦储备系统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政策工具,用以改变经济中货币与信贷的成本和可得性。联邦储备系统通过购买证券增加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使银行能够扩大其贷款与投资;通过卖出证券从银行系统抽出准备金,从而削减银行进行贷款和投资的能力。    

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是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存款类机构的贷款。商业银行和存款类机构向联储借款时,联储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联储通过调整贴现率,可以影响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水平,继而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的水平。   

 法定存款准备金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个非常直接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联储向银行系统注入或抽取流动性,直接影响货币总量。

美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内容?

4. 求一篇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将09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赤字预期修正至1.8万亿美,美元指数再次暴跌,从三月四日的高点89下跌到昨天的83,在三大类资产中,货币量增价跌,再次引发了商品价格上升和股指上升。特别以美元结算的半虚拟资产石油和黄金持续上升。整体中国资产在世界资产板块中,还不能被认为是“绩优股”,只能是新兴市场板块,所以美元的价格对中国资产价格特别是对人民币的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追加美元市场投放的时候,美元指数会跟随下跌。虽然我一再反对增加债务规模和扩大赤字来对付经济危机,但是货币控制者有这个权利,并且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制定货币政策,我不同意他们但是完全理解他们。这牵涉到一个问题,是先改革还是先补充信贷投放和货币量(救市),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有相似的问题。
人民币政策的选择问题,中国的贸易顺差在持续收窄,出口持续萎缩,同时外国投资者在退出这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局面,怎样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中国是有利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考虑到至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人民币汇率下降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多大的好处?能带来多少顺差,2月份的贸易顺差收窄至48亿美元,而此前的3个月顺差每月都在400亿上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在2009年几乎肯定会出现5年来首次下滑。由于贸易和投资流已经大幅逆转。要想使中国相对其他出口竞争对手获得竞争力,人民币需要大幅贬值。例如,自7月份以来,人民币较韩圆上涨33%,较新加坡元上涨12%。这使得中国出口的竞争力相对减弱,并促使中国进口有所增加,因此对其他经济体带来一些支撑。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元增加货币量的速度与人民币增加货币量的速度比会影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美元货币供应量的速度大于人民币货币供应量的速度,那么美元相对与人民币就是看跌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综合国力不能超过美国,中国持续购买美国国债是不得已的选择,不是经济利益问题,而是维护现有战略格局稳定的问题。美国政府一直声称,人民币汇率太低,抵制中国的商品输出,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又大量向市场注入美元,以稳定美国的金融系统,这让中国两难选择。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20 16:42 美国、日本、欧元区(目前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奥地利、芬兰和希腊12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而中国将在1-2年内(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四个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分别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日本银行(BOJ)、欧洲中央银行(ECB)和中国人民银行(PBC)。美国、日本、欧元区这三大经济体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国发展历史的差异和文化习惯,在货币政策操作策略方法上仍有一些差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地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在货币政策操作策略方法上仍与上述三个经济体有许多差异。当然货币操作策略上的差异并不反映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但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策略的现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策略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操作和中间目标
存款机构的准备金余额和短期市场利率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操作目标。从市场机制的角度讲,短期市场利率更容易量化,信号作用也更加明确。日本、美国和欧元区中央银行都有明确或比较明确的政策操作目标水平;虽然也关注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等中间目标,但没有明确的目标范围。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并没有明确操作目标的具体水平,但却有比较明确的中间目标范围。短期市场利率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隔夜利率,日本称为活期贷款利率(call rate);美国称为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 rate);欧元区称为隔夜借款平均利率(EONIA);中国的隔夜借款利率是同业拆借利率(CHIBOR)中的一种。人们一般也将这种市场隔夜利率称为银行间利率,但市场参与者并不一定都是银行,也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公司。
日本银行设立明确的隔夜市场利率水平,称为目标利率。在一般情况下,日本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目标是保持活期贷款利率在每周一确定的目标利率范围内。2001年3月起,日本银行开始采取新的操作方法,将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作为操作目标,而不是活期借款利率。开始时目标确定不超过5万亿日元,以后增加到6万亿日元,远远高于准备金水平(大约为4万亿日元)。之所以出现这种改变,是因为日本连续多年的零或负的物价上涨,零利率政策已经很难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但是日本银行宣称,当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幅度超过0%后,将恢复原有做法。无论是利率还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目标水平都在每周一次的会议后公布。
美国中央银行也设立明确的隔夜银行间利率目标水平。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每次会议后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的水平。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目标就是最近一次会议确定的利率水平。
欧洲中央银行不宣布一个明确的操作目标,而是通过常规性再融资操作来体现政策立场。一般情况下,欧洲中央银行是通过常规性再融资操作来体现政策立场。这种再融资操作有时是固定利率,这时适用利率就是政策信号;有时是可变利率招标,这时最低投标利率就是政策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不公布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水平,但一般在年初公布当年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各项指标的增长范围,主要是控制货币供应量指标M2。另外,虽然不公布汇率目标,但1997年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稳定在1∶8.27的水平,因此实际上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汇率。人民银行没有明确的短期利率目标,这是因为中国的存贷款利率还没有市场化,所以同业市场利率并不能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

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的操作都会直接影响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进而影响利率水平和信贷数量,而在中央银行存款余额的大小又与准备金制度直接相关。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与存款准备金的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相同。准备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法规上概念,有些国家规定库存现金也可以作为准备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是为了满足准备金的最低规定和本机构的支付和结算方面需求,但一般情况下准备金的主要构成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在欧元区和美国,受存款准备金规定约束的主要是存款机构;而日本规定,货币市场上活跃的金融机构都要在中央银行开设存款账户和缴纳准备金,包括证券公司、证券融资公司和货币市场交易商;中国受存款准备金约束的是存款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信用社。
四个经济体都对存款机构实行最低准备金规定。日本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规定,准备金仅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美国的准备金包括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存款机构的库存现金。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准备金仅指存款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同时人民银行还规定,存款机构还应当另外保持存款比率5-7%的备付金。备付金包括在人民银行的超过准备金的存款、存款机构的库存现金和在其他银行的活期存款。
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透支制度是与准备金制度相关的一种制度。日本、美国和欧元区中央银行对存款机构的透支采取不同的政策。欧元区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管理存款机构的透支行为。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日透支不受限制,只要在相关中央银行保有足够抵押品;二是中央银行通过回购提供一日(当天)贷款,不收利息;三是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透支,在营业日结束时,均自动转为使用欧元系统的边际贷款便利(有息)。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允许存款机构有日透支,但有限额。有证券抵押的透支不受限额限制。中央银行对日透支收取27个基本点的费用。对营业日结束时的透支实行罚息,利率为当日联邦基金利率加4个百分点。大银行一般可以通过贴现窗口借款来避免营业日结束时的透支。
日本银行提供一日(当天)透支贷款,不收利息,但要有事先存放在日本银行的合格抵押品。每个营业日结束时,对透支余额要实行罚息,利率是官方贴现利率上加6个百分点。但在实践中,多数主要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补充贷款便利从日本银行获得贷款,利率为官方贴现利率。这种补充贷款便利非常类似于欧元系统的边际贷款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不实行一日(当天)透支制度,对一日以上的透支实行高达18%的固定利率罚息。

影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主要自发因素
这些自发因素是指不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控制内的影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因素。从很大程度上讲,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主要就是中和(sterilize)或调节这些自发因素的影响,保证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平稳。中央银行要预测这些因素的未来变化,以便及时和适度地中和这些因素变化对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余额的影响。对日本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和欧洲中央银行来说,影响最大的自发因素是季节性因素造成的现金发行和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
对中国人民银行来说,除了上述两个季节性因素外,近年来最重要的自发因素就是商业银行在结售汇业务结束后与中央银行发生的外汇买卖。自1994年中国实行市场和官方汇率并轨以及结售汇制度以来,由于市场上结汇一直大于售汇,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所以人民银行一直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和出售人民币,近年来人民银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就是在外汇市场上的购汇,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主要目标是中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结果。

公开市场操作方法
公开市场操作是四个经济体的最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家中央银行的差异主要在票据品种和操作频度方面。
日本银行每天在公开市场上操作一次以上。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日本银行使用短期政府证券、商业票据、长期政府债券;另外日本银行也使用自己发行的债务工具。短期资金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回购政府短期证券,长期资金供给主要是购买政府长期债券。所有的操作都通过美国式招标(多个成交价格)进行。在日本的银行间市场每天开市后不久,日本银行就宣布当天操作数量。拍卖结束后会立即公布结果。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每天在公开市场上操作一次。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是财政部证券、政府机构(如联邦住房贷款银行、联邦贷款协会等)债券和政府支持机构的证券等。所有交易都使用美国式招标。增加长期货币供给的方法是在二级市场上购入财政部证券。
欧洲中央银行基本上只使用定期再融资操作,每周进行一次,期限一般为两周或三个月,后者的目标是提供长期资金。2000年6月以前,再融资操作都是通过固定利率招标方式;自2000年6月起,改为可变利率招标,采用多价格的美国式拍卖。招标时公布的最低投标利率就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立场。此外欧洲中央银行也实行微调式的操作,如外汇调期、购买或出售定期存款等。
中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实际上分为外汇市场和人民币市场两部分,操作频度和方法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每天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而在人民币市场上,人民银行是每周(星期二)进行一次操作(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试行每周二次操作),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专场操作。自1997年年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在1∶8.27左右,市场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1个基本点。所以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投放与回收几乎没有任何弹性。在外汇市场上,人民银行采取简单的买入或卖出方式。在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中,人民银行采取招标的方式,包括利率招标和数量招标。所谓数量招标是中国的特色,是指在价格或利率固定情况下,最后中标数量按照投标数量等比例分配。

可使用的融资便利
可使用的融资便利(financing facilities)是与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透支和市场利率密切相关的融资制度性安排,具体指存款机构是否可以方便地和以适当利率从中央银行得到借款和存款。2001年3月,日本中央银行引入了补充贷款便利。这种贷款便利需要有合格抵押品,利率为官方贴现率,期限一般为隔夜,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由于官方贴现利率比隔夜活期贷款利率高,所以官方贴现率是隔夜活期贷款利率的上限。贷款申请人必须在日本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关闭前30分钟提出申请。此外,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日本银行也根据自己的判断提供其他贷款。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根据自己的判断提供贴现贷款,但借款人必须有合理解释的原因,而且必须首先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多数贴现贷款是隔夜贷款。此外联邦储备体系还提供其他长期和特殊原因的贷款。
欧元区中央银行有边际贷款便利和存款便利。使用边际贷款便利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每天结束时,在中央银行的所有当日借款余额自动被视为是申请边际贷款便利。二是交易对手也可以主动向所在国中央银行申请使用边际贷款便利。原则上所有缴纳存款准备金的信贷机构都可以申请贷款。适用利率一般高于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1个百分点。由于这种信贷是隔夜的,所以边际贷款利率实际上成为隔夜利率的上限。欧元区内的各国中央银行具体负责本国境内机构的边际贷款便利的操作。欧洲中央银行的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制定统一的规则。交易对手可以使用存款便利来进行隔夜存款。一般情况下存款利率成为市场隔夜利率的下限,目前比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低1个百分点。办理隔夜存款便利要提出申请。
人民银行目前还没有相对简便的融资便利。票据贴现和再贷款的手续比较复杂。

合格的抵押品
中央银行的所有市场操作和大部分融资便利都必须有抵押品,合格抵押品的基本特征是可上市交易和流动性强。由于涉及国家和机构数量多,所以欧元系统的抵押品范围最广,但在所有四个经济体中绝大部分合格抵押品都是政府证券。其他抵押品还有政策性机构的金融债券和合格商业票据等,如日本开发银行的长期金融债券,美国联邦全国抵押协会(Fannie Mae)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reddie Mac)发行的长期债券。另外日本银行和人民银行还使用自己发行的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的负债凭证。中国公开市场交易的抵押品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由于我国国债市场分为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各自独立的市场,另外还相当一部分国债是不上市交易的凭证式,所以在银行间市场上国债数量和品种都无法满足交易的需要。因此我国银行间市场上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的交易量占相当大比重。为了丰富交易品种(主要是增加短期交易工具)和解决中央银行持有债券不足(无法进行正回购交易)的矛盾,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发行了几期中央银行票据。

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市场和交易对手
日本银行无抵押品的隔夜贷款市场参与者是城市商业银行,是主要借款人;地方商业银行主要是贷款人。另外的市场是有抵押品的市场和欧元-日元市场。由于外生因素很多和单个市场缺乏足够的流动性,所以日本银行在几个市场上实施货币政策。但最主要的市场是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政策市场有无抵押的联邦基金市场,主要参与者是大银行;另外一个关系密切的市场是欧洲美元市场,这个市场也是无抵押品的隔夜交易市场,主要是为了离岸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境内回购市场是另一个重要市场。多数公开市场交易在回购市场上办理,所以回购市场是主要的政策实施市场。这一市场上的最大的贷款人包括互助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市政府。最大的借款人是政府证券的交易商。银行也可以参加这一市场,但抵押品的规定限制了它们的参与程度。市场交易量每天约为6000亿美元。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市场主要是再融资贷款市场,另外也关注无抵押品交易的隔夜市场,因为欧元系统的两项信贷便利的利率是隔夜利率的上下限。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市场是本币与外币交易的外汇市场和人民币银行间市场。由于人民银行目前在本币与外币交易市场上的买卖是被动的,所以人民银行在人民币回购市场上的操作一般情况下是为了中和外汇市场上交易的结果。因此这两个市场对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同样重要,密不可分。人民币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量增长非常迅速,从1997年的约300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0万亿元,说明这个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
交易对手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时的对手方。能够成为中央银行交易对手的机构一般要具备一定资格。最宽松的资格是缴纳存款准备金的机构,自动成为交易对手;比较严格的资格是要达到较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并经过中央银行审核批准才能成为交易对手。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和日本银行的交易对手不超过100个。欧元区有7500家信贷机构可以参加操作和各种便利,但一般只有600多家机构参加。人民银行的交易对手在不同市场上不完全相同。
日本银行的交易对手包括银行、证券公司、证券财务公司和货币市场经纪商,所有这些机构都必须在日本银行开设账户。其他条件是要参加日本银行的清算系统,满足某种信用标准,而且必须是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根据交易种类的不同,交易对手的数量会有差异,从30家到50家不等。根据公开的程序,日本银行对这些机构每年审核一次。在交易过程中,这些机构要积极报价,及时清算和向日本银行提供市场信息等。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公开市场交易的对手非常确定,称为主交易商(primary dealers),目前约25家。主交易商必须是相关监管机构认为优秀的商业银行,或注册证券交易商,必须满足最低资本监管规定。符合主交易商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申请成为交易对手。
在欧元系统中,所有交纳准备金的机构原则上都是交易对手,但仍要满足其他一些条件。最重要的条件是金融机构必须稳健,满足所在国监管机构的标准和中央银行的操作标准。目前大约有7000家机构缴纳准备金;其中有3000多家机构可以使用信贷便利;2500家机构可以参加公开市场操作。约200家机构可以参加其他中央银行的微调性货币政策操作。
在外汇市场上,人民银行的交易对手可以是所有有资格办理结售汇业务的银行或信用社(数量超过300家);但实际上主要限于几家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币公开市场上的交易对手被称为一级交易商。截至2002年年底,一级交易商共有40家。这40家一级交易商是全国性商业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少数信用社,其资格要经过人民银行的审核和批准。

几点结论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如下几个初步结论:
一是所有四个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实施都以市场机制为主,具体讲是从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为主,以招投标方式为主。日本、美国的货币政策实施以市场机制为主已有多年的历史,欧元区成员国过去也是如此。自1999年开始实行统一的欧元区货币政策以来,也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取消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管理之后,货币政策的实施也是以市场机制为主,金融系统保持了平稳运行,而经济则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方法的转轨比较成功。
二是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看,所有四个经济体各国经济体货币实施过程的趋势是透明度越来越高。日本、美国和欧元区都有明确或比较明确的操作目标水平,并且每一次公开市场操作的信息非常公开。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短期利率目标,但人民银行在每次刚开市场交易后都公开几乎全部信息。每月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和每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可以比较明确地引导出中央银行的下一步的政策意图。
三是中国与日本、美国和欧元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差异是在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选择方面。对汇率水平和货币供应量指标,日本、美国和欧元区几乎没有明确的目标区,而中国却在这两方面有明确目标区。日本、美国和欧元区有明确的短期利率目标或超额准备金目标,而中国却没有明确的短期利率目标或超额准备金目标,这使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灵活度更大。这些差异使中国与日本、美国和欧元区在货币政策信号方面的传递机制不同。另外在把握货币政策实施准确程度方面的难度也不同,准确和及时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的难度要大得多。

5. 求一篇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将09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赤字预期修正至1.8万亿美,美元指数再次暴跌,从三月四日的高点89下跌到昨天的83,在三大类资产中,货币量增价跌,再次引发了商品价格上升和股指上升。特别以美元结算的半虚拟资产石油和黄金持续上升。整体中国资产在世界资产板块中,还不能被认为是“绩优股”,只能是新兴市场板块,所以美元的价格对中国资产价格特别是对人民币的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追加美元市场投放的时候,美元指数会跟随下跌。虽然我一再反对增加债务规模和扩大赤字来对付经济危机,但是货币控制者有这个权利,并且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制定货币政策,我不同意他们但是完全理解他们。这牵涉到一个问题,是先改革还是先补充信贷投放和货币量(救市),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有相似的问题。
人民币政策的选择问题,中国的贸易顺差在持续收窄,出口持续萎缩,同时外国投资者在退出这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局面,怎样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中国是有利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考虑到至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人民币汇率下降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多大的好处?能带来多少顺差,2月份的贸易顺差收窄至48亿美元,而此前的3个月顺差每月都在400亿上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在2009年几乎肯定会出现5年来首次下滑。由于贸易和投资流已经大幅逆转。要想使中国相对其他出口竞争对手获得竞争力,人民币需要大幅贬值。例如,自7月份以来,人民币较韩圆上涨33%,较新加坡元上涨12%。这使得中国出口的竞争力相对减弱,并促使中国进口有所增加,因此对其他经济体带来一些支撑。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元增加货币量的速度与人民币增加货币量的速度比会影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美元货币供应量的速度大于人民币货币供应量的速度,那么美元相对与人民币就是看跌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综合国力不能超过美国,中国持续购买美国国债是不得已的选择,不是经济利益问题,而是维护现有战略格局稳定的问题。美国政府一直声称,人民币汇率太低,抵制中国的商品输出,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又大量向市场注入美元,以稳定美国的金融系统,这让中国两难选择。

求一篇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6. 美国现行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中国的物价谁说了算?美国!物价上涨老百姓的辛苦钱都哪里去了?美国!中国粮食价格谁做主?美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华金融超限战!(从而影响实体经济乃至于控制民生)读完以下内容请转载。 

今年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中国的食用油零售市场又遭遇了一轮10%以上的大幅上涨,业界认为炒作等人为因素是本轮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一次,政府部门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迅速扑灭了食用油上涨的势头。

然而,食品用油涨价的根源是不是解决了呢?业界认为未必。在中国食用油70%的批发权掌控在外企手中,仅ADM等四大国际粮商掌控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和85%的产能的情况下,中国食品用油的定价权早已不在自己手里,而这也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和食品安全。

这让人们回忆起2008年春节食用油暴涨的情况。2008年春节前,食用油价暴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当时,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宣布,从2008年1月15日起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规定食用油及其他部分农产品价涨幅不准超过5%。然而,这很快成为一纸空文。即使国家动用了战略储备油应对,也无济于事。

“因为中国食用油70%的批发权掌控在外企手中。仅ADM等四大国际粮商就掌控了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和85%的产能。”20多年研究流通渠道的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介绍,占食用油市场60%份额的金龙鱼100%是外资,连中国最大花生油供应商鲁花的总代理权也在外企手里。

“外资控制了食用油渠道,不让涨价,就断供。”谢秉臻说,外资食用油巨头先断供深圳,接着,2008年春节时,整个珠三角都开始闹食用油荒。随即,食用油荒迅速蔓延了全国各大城市。

外资操控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食用油的这轮涨势呢?

业界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广东省物价协会副会长文武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四大粮商在炒作。”除文武汉之外,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博客)也在公开场合谈到这一问题。

有圈内人士表态:“中国粮商都在抱怨,中国粮食期货被四大粮商控制了,至少被其代理人控制。”

四大粮商是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四家公司,根据这四家公司英文首写字母,人们把它们简称为“ABCD”:ADM(ArcherDanielsMidland ,简称“A”)、邦吉(Bunge,简称“B”)、嘉吉(Cargill,简称“C”)、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简称“D”)。其中的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益海嘉里集团。金龙鱼就属于益海嘉里集团,它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是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那么,外资是如何一步步浸透到中国食用油领域里,并掌控了中国食用油的定价权、大部分的产量和销售渠道的呢?

郎咸平在博文中说,因为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败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

事实上,当时正是国内压榨行业的大发展时期,大豆进口量随之大幅增加。然而,大豆的定价权却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由于国际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被跨国资本操纵。国际粮商以低价采购大豆,然后通过左右国际期货市场,再以高价卖出。中国企业在2002年~2004年连续三次遭遇国际粮商和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

如2003年~2004年年初,中国向美国派出农产品采购团采购了150万吨大豆。美农业部称当年大豆收成不好,中国采购团到美国,大豆期货价已达4300元人民币/吨。中国代表团在这一价位签下订单,一个月后,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吨。

这一年,参与采购的中国企业亏损达80亿元以上,一半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倒闭。四大粮商则借机收购了我国停工企业,也从此起,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

7. 美国为什么频繁干预中国的货币政策

首先宽松货币导致什么---美元贬值---人民币因此升值---人民币汇率因此上升.
2.把握住这几个关键因素,我们再来具体分析.
(1)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大量美元外汇储备贬值,中国人白给外国人干了那多活,拿到的欠条在缩水.
(2)人民币升值--进出口影响--失业率增加.外国人得用更多的美元来买中国的东西,中国的东西不再便宜,于是乎可怜的出口加工业不得不纷纷倒闭了,对中国经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可怜的失业率要增加哦了,增了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美元贬值--热钱涌入--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增加.美元不值钱了怎么办?于是乎国外资本要纷纷涌入中国了,于是乎中国资产价格又要涨起来了.这叫做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人民要忍受通货膨胀之苦了.
(4)人民币升值---为了不升值,不影响进出口业,必须调整货币政策---于是要多发货币自动贬值,与美元一起贬值,于是乎通货膨胀.
3.看懂了上边,再来看下边,具体的分析~~~~~~
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它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主动性贬值,促进国内流动性充裕,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走软,对其他国家货币造成升值压力.很显然的,对人民币汇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人民币继续走升,人民币汇率下降.11月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就在一次媒体吹风会上对美联储的行为表示“担忧”,他说:“一个国家的财长说过,滥发钞票就等于变相操纵汇率.”只有保持人民币稳定,才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有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二、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重要购买国.而且,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美元依然占据最主要国际货币的霸主地位,这种情况在今后一、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会继续保持下去,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历史看,美国凭借“美元霸权”的特殊地位,经常不管他国利益,总是交替的采取美元升值、贬值的政策,以解决或缓和美国国内经济的问题与矛盾.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使美元贬值,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稀释各国对美债权.也可以这么理解,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美元贬值预期将继续持续或者加速.从这点看,它是根据中国、印度等国近期加息的举动而做出的连锁反应,目的很明显:“人民币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还很大”.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要加速稀释中国等国所持有的庞大美元债权,以便在汇率反差上变相减少中国等国所拥有的美国债权.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持有美国国债7764亿美元,这在我国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中占据1/3的份额,一旦美元下跌,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受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美元呈贬值态势,相应的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资产价格出现大幅缩水.另一方面,长期收益率下降,也将导致利息的巨大损失.
三、对进出口的影响
汇率是当今开放经济中最重要且最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变量之一,其变动会直接改变国内外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直接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商利润等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国外的主流观点是,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会提高出口厂商风险,从而抑制厂商的出口冲动.所以人民币升值会抑制我国出口,而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而近几年美国属于贸易逆差,升值会减缓这种情况.进口产品的数量、价格和价值取决于国内需求、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口关税税率、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国外需求等多种因素.相对而言,我国货币价值上升会刺激国外对我国的进口其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价值的影响是双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直接降低进口产品价格、扩大进口数量,但进口数量的增加又会刺激进口价格的提高,又间接抑制进口数量的增加.
四、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美联储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肯定会对新兴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会引发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而中国就是这新兴国家之一,将引发进口商品涨价进而造成通胀,这就是输入型通货膨胀,这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加明显.中国面临的资产价格压力很大.当前物价水平上涨的压力不容忽视,年底物价可能超出年初预期,实际通胀也可能有所上升,明年通胀形势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五、对失业率的影响
中国商品历来以“价廉物美”打入世界市场,此次的量化宽松政策必然会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提高出口厂商的风险,从而抑制厂商的出口冲动力,促进企业成本上升,降低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企业出现倒闭,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经济可能出现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然后就直接减少了就业机会;随着热钱的流入,引发中国政府的加息政策,这样企业的贷款成本上升,抑制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企业贷款额会降低,企业不会扩大规模,甚至会缩小规模,给社会的就业率带来很大压力,由此引起失业率的进一步增长.
六、资产泡沫增加
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引起的人民币升值,会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产生宏观金融风险.其次,从过去人民币升值的实际情况来看,升值方式下所累积的热钱(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入是令人担忧的,一定要警惕.升值越快,导致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会变得越高,热钱流入的规模则越大,产生螺旋式影响.热钱流入中国,会产生局部过热与局部过冷现象.热钱主要在作用于房地产和股票,它将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提升,并且股票的价格也上升,资产泡沫增加,股市催生新一轮泡沫,制造了虚假的经济“暖流”,对一些市民和投资者造成误导,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投机之风.
七、被动调整货币政策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它将使中国跟着被动的调整货币政策.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造成更大的影响.9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明显增长,表明外汇正在加速流入中国.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再次提速,无疑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将被迫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促使流动性过剩的加剧.为了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中央银行只能采取被动紧缩措施.而一旦中央银行开始加息,将会进一步拉大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同时促使人民币升值,这两个因素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使得人民银行被动增加货币发行.

美国为什么频繁干预中国的货币政策

8. 美国货币政策的介绍

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职责,长期以来由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RS)承担。货币政策是美国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宏观政策工具。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美联储积极运用有关金融工具以尽量减少利率和货币信贷量的变化,努力达到兼顾 “充分就业、市值稳定”的两大目标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经济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