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2024-05-09 14:53

1. 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目前,国内外学者都认同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由六个要素共同决定(图3-1)。这六个要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政府。其中前四个要素是关键要素,后两个要素是辅助要素,六个要素之间彼此互动。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行业价值中有关生产力方面的表现,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波特又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基础设施和高级人才等。其中,初级生产要素在产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需求条件主要是指本国市场对该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相关及支持产业是指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波特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这表明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如美国汽车工业的竞争优势离不开钢铁、机械、化工、零部件等行业的支持。本国供应商在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不能缺少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这一点与许多传统的观念相矛盾,例如一般认为,国内竞争太激烈,资源会过度消耗,妨碍规模经济的建立;最佳的国内市场状态是有2~3家企业独大,用规模经济和外商抗衡,并促进内部运作的效率化。还有的观念认为,国际型产业并不需要国内市场的对手。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10个国家中,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放眼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对产业竞争有着巨大的影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大致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波特指出,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必然要反映到企业上。即使拥有最优秀的政府官员,也无从决定应该发展哪项产业,以及如何达到最适当的竞争优势。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模型体系的力量,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政府直接投入的应该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发展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和信息等。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有序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垄断。同时,波特认为,过度保护会延缓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

图3-1 波特的钻石模型体系[48]

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2. 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作用
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是社会中的人,管理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采用特定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管理者总是既把人看作管理的对象和客体,又把人看作是管理的主体和动力。行为科学学派认为,一个能力差的人有时工作成绩可能比能力强的人更好;一个处境艰难的企业通过企业家和全体职工的努力,有可能在很短时间超过比自己先进的企业。这是因为激励程度不同的结果。总之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生存发展,就要重视人的因素,特别要重视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劳动力是企业劳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合理组织劳动力,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使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并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使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形成最优的配置,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中的员工,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设法为劳动者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使他们安于工作、乐于工作、忠于工作,并能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劳动潜力和智慧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经营成果。因此,企业必须善于处理好物质奖励、行为激励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三方面的关系,使企业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努力学习技术和钻研业务,不断改进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第三,有利于减少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经济效益是指进行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与所耗费的差额。减少劳动耗费的过程,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所以,合理组织劳动力,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可以促使企业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要保值增值,争取企业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第四,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又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只有拥有第一流的人才,才会有第一流的计划、第一流的组织、第一流的领导,才能充分而有效地掌握和应用第一流现代化技术,创造出第一流的产品。否则,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优秀的管理者和劳动者,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只能会诸东流。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可见,注重和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员工培训教育工作,是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转变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3. 产业的五种竞争力并分析每种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1.五种竞争力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潜在进入者将在从两个方面减少产业内现有企业的利润:第一,进入者瓜分原有的市场份额获得一些业务;第二,进入者减少了市场集中,从而激发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减少价格-成本差。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呈现的进入障碍与准备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有在位者的反击。他们统统称为进入障碍,前者称为“结构性障碍”,后者称为“行为性障碍”。
  ①结构性障碍。波特指出存在七种主要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求、转换成本、分销渠道、其它优势及政府政策。这七种主要障碍又可归纳为三种主要进入障碍: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及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当产业规模经济很显著时,处于最小有效规模或者超过最小有效规模经营的老企业对于较小的新进入者就有成本优势,从而构成进入障碍。
  2)现有企业对于关键资源的控制。现有企业对于关键资源的控制一般表现为对资金、专利或专有技术、原材料供应,分销渠道,学习曲线等资源及资源使用方法的积累与控制。如果现有企业控制了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某种资源,那么它就会受到保护而不被进入者所侵犯。
  3)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主要表现在品牌优势上。这是产品差异化的结果,产品差异化是指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商标信誉的忠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
  ②行为性障碍(战略性障碍)。行为性障碍是指现有企业对进入者实施报复手段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报复手段主要有两类:
  1)限制进入定价。限制进入定价往往是在位的大企业报复进入者的一个重要武器,特别是在那些技术优势正在削弱、而投资正在增加的市场上,情况更是如此。在限制价格的背后包含有一种假定,即从长期看,在一种足以阻止进入的较低价格条件下所取得的收益,将比一种会吸引进入的较高价格条件的收益最大。在位企业企图通过低价来告诉进入者自己是低成本的,进入将是无利可图的。
  2)进入对方领域。进入对方领域是寡头垄断市场常见的一种报复行为,其目的在于抵消进入者首先采取行动可能带来的优势,避免对方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风险。
  (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研究替代品的替代威胁,首先需要澄清“产品替代”的两种概念。产品替代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产品替代,另一类是间接产品替代。
  ①直接产品替代。即某一种产品直接取代另一种产品。如苹果计算机取代王安计算机。前面所引用的波特关于产业的定义中的替代品,是直接替代品。
  ②间接替代品。即能起到相同作用的产品非直接地取代另外一些产品。波特在这里所提及的对某一产业而言的替代品的威胁,是指间接替代品。
  替代品往往是新技术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老产品能否被新产品替代,主要取决于两种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的比较。如果新产品的“性能-价格”比高于老产品,新产品对老产品的替代就具有必然性,如果新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低于老产品的“性能-价格”比,那么,新产品还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与老产品竞争。
  由于老产品和新产品处于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所以提高新老产品价值的途径不同。当替代产品的威胁日益严重时,老产品往往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此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标准化程度较高,技术已相当成熟。因此,老产品提高产品价值的主要途径是降低价格与成本。
  当然,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并不一定意味着新产品对于老产品最终的取代。几种替代品长期共存也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是,替代品间的竞争规律仍然是不变的,即价值高的产品获得竞争优势。
  (3)供应者、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作为产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双重身份,对其上游单位,他是购买者,对其下游单位,他是供应者。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的主要内容围绕价值增值的两个方面——功能与成本。讨价还价的双方都力求在交易中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因此,对购买者来说,希望购买到产品物美而价廉;而对供应者来说,则希望提供的产品质次而价高。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取决于它各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实力。
  ①买方(或卖方)的集中程度或业务量的大小。
  ②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资产专用性程度。
  ③纵向一体化程度。
  ④信息掌握的程度。
  (4)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是指一个产业内的企业为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竞争。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是通常意义上的竞争,这种竞争通常是以价格竞争、广告战、产品引进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等方式表现出来。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可能是很激烈的:①产业内有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②产业发展缓慢;③顾客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④产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⑤产业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
  2.对付五种竞争力的战略
  五种竞争力分析表明了产业中的所有公司都必须面对产业利润的威胁力量。公司必须寻求几种战略来对抗这些竞争力量。
  首先,公司必须自我定位,通过利用成本优势或差异优势把公司与五种竞争力相隔离,从而能够超过它们的竞争对手。
  其次,公司必须识别在产业中哪一个细分市场中,五种竞争力的影响更少一点,这就是波特提出的“集中战略”。
  最后,公司必须努力去改变这五种竞争力。公司可以通过与供应者或购买者建立长期战略联盟,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讨价还价;公司还必须寻求进入阻绝战略来减少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等。
  3.第六个要素——互动互补作用力
  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亚非在波特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特点,提出了第六个要素,即互动互补作用力,进一步丰富了五种竞争力理论框架。
  亚非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补互动(指相互配合一起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业务。企业认真识别具有战略意义的互补互动品,并采取适当的战略会使企业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互补互动可以使产品或服务增值,扩大市场需求。
  根据亚非教授提出的互补互动作用力理论,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企业在其经营战略定位时,可以考虑控制部分互补品的供应,这样有助于改善整个行业结构,包括提髙行业、企业、产品、服务的整体形象,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降低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应有意识地帮助和促进互补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为中介代理行业提供培训、共享信息等,还可考虑采用捆绑式经营或交叉补贴销售等策略。
  4.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波特的五力模型在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时是有效的,但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具体包括:
  (1)该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静态的。然而,在现实中竞争环境始终在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从高变低,也可能从低变高,其变化速度比模型所显示的要快得多。
  (2)该模型能够确定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非营利机构,有关获利能力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3)该模型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一旦进行了这种分析,企业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4)该模型假设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包括所有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产品)的信息,但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在制定战略时掌握整个行业的信息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5)该模型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或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减轻相互之间威胁的可能性。

产业的五种竞争力并分析每种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4. 简述产业的五种竞争力,并分析每种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1.五种竞争力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潜在进入者将在从两个方面减少产业内现有企业的利润:第一,进入者瓜分原有的市场份额获得一些业务;第二,进入者减少了市场集中,从而激发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减少价格-成本差。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呈现的进入障碍与准备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有在位者的反击。他们统统称为进入障碍,前者称为“结构性障碍”,后者称为“行为性障碍”。
  ①结构性障碍。波特指出存在七种主要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求、转换成本、分销渠道、其它优势及政府政策。这七种主要障碍又可归纳为三种主要进入障碍: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及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当产业规模经济很显著时,处于最小有效规模或者超过最小有效规模经营的老企业对于较小的新进入者就有成本优势,从而构成进入障碍。
  2)现有企业对于关键资源的控制。现有企业对于关键资源的控制一般表现为对资金、专利或专有技术、原材料供应,分销渠道,学习曲线等资源及资源使用方法的积累与控制。如果现有企业控制了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某种资源,那么它就会受到保护而不被进入者所侵犯。
  3)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主要表现在品牌优势上。这是产品差异化的结果,产品差异化是指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商标信誉的忠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
  ②行为性障碍(战略性障碍)。行为性障碍是指现有企业对进入者实施报复手段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报复手段主要有两类:
  1)限制进入定价。限制进入定价往往是在位的大企业报复进入者的一个重要武器,特别是在那些技术优势正在削弱、而投资正在增加的市场上,情况更是如此。在限制价格的背后包含有一种假定,即从长期看,在一种足以阻止进入的较低价格条件下所取得的收益,将比一种会吸引进入的较高价格条件的收益最大。在位企业企图通过低价来告诉进入者自己是低成本的,进入将是无利可图的。
  2)进入对方领域。进入对方领域是寡头垄断市场常见的一种报复行为,其目的在于抵消进入者首先采取行动可能带来的优势,避免对方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风险。
  (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研究替代品的替代威胁,首先需要澄清“产品替代”的两种概念。产品替代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产品替代,另一类是间接产品替代。
  ①直接产品替代。即某一种产品直接取代另一种产品。如苹果计算机取代王安计算机。前面所引用的波特关于产业的定义中的替代品,是直接替代品。
  ②间接替代品。即能起到相同作用的产品非直接地取代另外一些产品。波特在这里所提及的对某一产业而言的替代品的威胁,是指间接替代品。
  替代品往往是新技术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老产品能否被新产品替代,主要取决于两种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的比较。如果新产品的“性能-价格”比高于老产品,新产品对老产品的替代就具有必然性,如果新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低于老产品的“性能-价格”比,那么,新产品还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与老产品竞争。
  由于老产品和新产品处于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所以提高新老产品价值的途径不同。当替代产品的威胁日益严重时,老产品往往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此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标准化程度较高,技术已相当成熟。因此,老产品提高产品价值的主要途径是降低价格与成本。
  当然,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并不一定意味着新产品对于老产品最终的取代。几种替代品长期共存也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是,替代品间的竞争规律仍然是不变的,即价值高的产品获得竞争优势。
  (3)供应者、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作为产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双重身份,对其上游单位,他是购买者,对其下游单位,他是供应者。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的主要内容围绕价值增值的两个方面——功能与成本。讨价还价的双方都力求在交易中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因此,对购买者来说,希望购买到产品物美而价廉;而对供应者来说,则希望提供的产品质次而价高。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取决于它各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实力。
  ①买方(或卖方)的集中程度或业务量的大小。
  ②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资产专用性程度。
  ③纵向一体化程度。
  ④信息掌握的程度。
  (4)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是指一个产业内的企业为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竞争。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是通常意义上的竞争,这种竞争通常是以价格竞争、广告战、产品引进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等方式表现出来。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可能是很激烈的:①产业内有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②产业发展缓慢;③顾客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④产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⑤产业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
  2.对付五种竞争力的战略
  五种竞争力分析表明了产业中的所有公司都必须面对产业利润的威胁力量。公司必须寻求几种战略来对抗这些竞争力量。
  首先,公司必须自我定位,通过利用成本优势或差异优势把公司与五种竞争力相隔离,从而能够超过它们的竞争对手。
  其次,公司必须识别在产业中哪一个细分市场中,五种竞争力的影响更少一点,这就是波特提出的“集中战略”。
  最后,公司必须努力去改变这五种竞争力。公司可以通过与供应者或购买者建立长期战略联盟,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讨价还价;公司还必须寻求进入阻绝战略来减少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等。
  3.第六个要素——互动互补作用力
  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亚非在波特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特点,提出了第六个要素,即互动互补作用力,进一步丰富了五种竞争力理论框架。
  亚非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补互动(指相互配合一起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业务。企业认真识别具有战略意义的互补互动品,并采取适当的战略会使企业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互补互动可以使产品或服务增值,扩大市场需求。
  根据亚非教授提出的互补互动作用力理论,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企业在其经营战略定位时,可以考虑控制部分互补品的供应,这样有助于改善整个行业结构,包括提髙行业、企业、产品、服务的整体形象,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降低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应有意识地帮助和促进互补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为中介代理行业提供培训、共享信息等,还可考虑采用捆绑式经营或交叉补贴销售等策略。
  4.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波特的五力模型在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时是有效的,但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具体包括:
  (1)该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静态的。然而,在现实中竞争环境始终在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从高变低,也可能从低变高,其变化速度比模型所显示的要快得多。
  (2)该模型能够确定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非营利机构,有关获利能力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3)该模型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一旦进行了这种分析,企业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4)该模型假设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包括所有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产品)的信息,但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在制定战略时掌握整个行业的信息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5)该模型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或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减轻相互之间威胁的可能性。

5. 某一行业中都存在五种竞争力有哪些

五种竞争力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潜在进入者将在从两个方面减少产业内现有企业的利润:第一,进入者瓜分原有的市场份额获得一些业务;第二,进入者减少了市场集中,从而激发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减少价格-成本差。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呈现的进入障碍与准备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有在位者的反击。他们统统称为进入障碍,前者称为“结构性障碍”,后者称为“行为性障碍”。
  ①结构性障碍。波特指出存在七种主要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求、转换成本、分销渠道、其它优势及政府政策。这七种主要障碍又可归纳为三种主要进入障碍: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及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某一行业中都存在五种竞争力有哪些

6. 以我国某一产业为例,分析该产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问题,说明该产业应该如何发展?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用产值结构衡量,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15%左右,达到了完成工业化的标准。
但是第一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还在50%以上,远未达到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的就业结构要求,即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重应该降到20%以下。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如果行业是处于刚起步阶段,那么竞争格局就会呈现出高度分散,存在很多中小企业,但很多都是处于亏损,收支不平衡阶段。
如果是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行业的竞争就会趋于白热化。一旦行业进入高度成熟阶段,市场产品供大于求,产能开始过剩。中小企业纷纷淘汰出局,像之前的手机行业就是类似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技专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7. 产业竞争结构由哪些竞争力量构成,为什么说企业的赢利能力由竞争结构确定

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五种力包括:行业现有的竞争状态,潜在入侵者,替代品,买方讨厌还价能力,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1.现有行业间的竞争取决于一下的因素:现有的竞争者的数量,你可以从调查现有的产业的数量和规模。整个产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固定或库存成本,产品特色,生产能力增加状况,竞争对手类型,战略利益相关性。
2.入侵者分析。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主要来自取决于对此行业的进入障碍,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主要因素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转移购买成本,资本需求,在位优势,政府政策。
3.替代品。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二,判断哪些产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
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主要是看买方是否大批量购买,买方是否具有后项一体化战略,买方的获利情况,买方对产品是否有充分的信息。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行业的集中化程度,要素替代品行业的发展状况,供应商是否采取前向一体化的威胁。
以上称为五力模型,它是分析行业环境的一个有效的国际普遍认证的方法,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共同决定了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行业内进行恰当定位,从而有效追逐企业最高利益。

产业竞争结构由哪些竞争力量构成,为什么说企业的赢利能力由竞争结构确定

8. 根据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你认为那种竞争力量对企业具有威胁

您好,为您查询到以下信息: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      3.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石化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经验曲线效应等)、自然资源(如冶金业对矿产的拥有)、地理环境(如造船厂只能建在海滨城市)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摘要】
根据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你认为那种竞争力量对企业具有威胁【提问】
您好,为您查询到以下信息: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      3.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石化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经验曲线效应等)、自然资源(如冶金业对矿产的拥有)、地理环境(如造船厂只能建在海滨城市)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