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银行理财产品整改

2024-05-10 03:11

1. 六大银行理财产品整改

近日,监管对6家国有大行及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做出指导,对价值的计量将发生重大改变。数据显示,目前6大行存续产品数量较多,至年底需要进行改造的产品也较多,需要关注。1、监管出手 ,证券时报报道,8月24日监管对六家国有大行及其理财公司做出指导,进行两项重要安排:一是过渡期结束后(2021年末),不得再存续或新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二是除严格按照现行监管规定使用摊余成本计量外,理财产品(除现金管理产品)自2021年9月1日之后新增的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均应优先使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暂不允许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采用成本法估值。已适用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存量资产,应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拓展资料:1、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反映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简单来说理财产品中将持有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 市值法:这个比较好理解,投资资产比如上市公司股权、上市债券等以市场价值进行计量。 两者区别在于:理财产品买入投资标的(假设以买入债券来举例)后,若按照摊余成本计量进行估值,无论债券涨跌该理财产品净值不受影响,因为每日的收益率是将持有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这个是可以预期的固定的值,所以反映到理财产品净值上,该净值波动小、基本没有回撤风险。2、而以市值法计量,如果债券在市场价格上涨,投资该债券的理财产品净值也跟着涨,反之债券下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可见市值法可以准确反映理财产品当前的市场价值,价格随投资标的市场价值波动而波动,可能会让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减少购买理财产品。3、这也凸显了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息,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产。这也意味着,凭借“刚性兑付”而迅速壮大起来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六大银行理财产品整改

2. 银行理财业务的存在问题

(一)理财市场不规范,导致恶性竞争2005年前,商业银行推行理财业务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在于争夺存款、提高市场份额。一些银行采取盲目承诺高保本收益率,甚至采取搭售储蓄存款的方式销售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产品演变为变相高息揽储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在亏损让利的条件下推出理财产品,以理财产品为竞争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户、争夺零售客户资源。而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巩固中高端客户,减少客户流失。(二)理财人员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严重缺乏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关知识。目前银行理财人员知识构成较为单一,具备理财规划师资格的就更少了。由于缺乏对个人理财业务熟悉的人才,银行理财师队伍建设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自2007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起,中国理财规划师人才的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目前各地金融机构理财规划师已成抢手人才。06年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数不过2万人。人才匮乏亟待培养。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增长到570亿美元,专业理财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业务之一。与理财服务需求不断看涨形成反差,我国理财规划师数量明显不足。我国国内理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个成熟的理财市场,至少要达到每三个家庭中就拥有一个专业的理财师,这么计算,中国理财规划师职业有20万人的缺口,仅北京市就有3万人以上的缺口。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消费者的财富得到了专业管理,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58%。(三)理财产品营销不规范,产品透明度不高部分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没有清楚、全面地告知客户该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甚至为了完成发售任务,采取模糊收益率、弱化风险提示等手段误导投资者,或吸引不适合该理财计划的客户购买。在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中,汇丰、花旗、恒生、东亚等6家中外资银行因理财产品的运作信息缺乏透明度而登上了报告中的“黑名单”。报告指出,在信用类和利率类产品方面,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信息不明产品合计占全部不明产品的3/4,尤其是光大银行,其不明产品占到本行产品的77.59%。而外资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在人民币和外币的股票产品中,外资银行的不明产品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分别高达78.6%和32.9%,远高于中资银行的33.3%和11.1%。(四)对公众理财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认知尚不成熟,理性投资理念尚未完全树立,投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最近很多针对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现象的投诉事件也随之增多。理财产品的投诉除了部分是源自销售人员的误导以外,实际上相当一部分都是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应急能力以及金融知识欠缺导致的。据调查有近八成的消费者对理财业务知之甚少。(五)理财业务售后服务不到位从各商业银行理财实践活动看,客户在理财过程投诉乃至诉讼最多的是开放式基金、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个人账户黄金买卖、个人账户外汇买卖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理财流程问题。虽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但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居民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六)风险揭示不到位部分银行在向客户推荐银行理财产品时,没有向客户揭示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还款来源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甚至有的银行理财经理口头告诉客户,他们的理财产品是保本保收益的,误导部分客户。

3. 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存在问题吗

银行理财产品是什么?根据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主要有保证收益的、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几种,最低投资额通常在5万元。收益率大概在3.4%~4.5%之间。如何避免遭遇银行“假理财”产品?
1.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等于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风险
银行是一个“金融超市”。现在的银行除了销售自己发行的产品外,也会利用本行渠道、人员销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称之为银行代销产品。目前常见的银行代销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及国债等。如果你选择的是银行代销产品,那必须对该产品的发行公司进行查询和了解。
2.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婪
通常,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收益较稳定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安全对应的是低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常规收益在3.4%~4.5%之间,那些动不动就8%、10%收益保证的理财产品,难道您在购买前就没怀疑过?
3.新技能get!识别“真理财”,告别“假理财”
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编码”,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
4.防止“飞单”,银行“双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双录”指“录音、录像”。银监会要求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在购买银行直销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时,注意是否有“双录”,销售人员是否按程序、按规定介绍理财产品,你的权利、风险和纠纷处理方式,录音录像为证。
总之,找正规的渠道,买正规的产品,不贪高收益,这样就能尽量避免遭遇“假理财”了。——投资有问题,就要上“约基”

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存在问题吗

4. 银行理财的一些问题

银行的业务范围并不是只有存贷款业务,给你摘抄银行经营范围的部分内容:
吸收人民币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办理结算;
办理票据贴现;
发行金融债券;
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
从事同业拆借;
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提供保险箱服务;
外汇。。。业务;
。。。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理财产品属于资产管理业务,他可以盘活自己客户的资产和资金。
自己研发、发行产品,那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5. 银行理财怎么会变得越来越低呢?

具体原因如下:银行理财收益越来越低的原因:一、行业在刷新,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持续整改,一些具有错配特征的“高息”产品在监管重压之下逐步淡出市场。二、货币因素,疫情后的货币宽松促使市场利率走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断走低,大家需要谨慎对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多观察。【1】投资的收益下跌,债券、货币基金收益在下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往往也会下跌。【2】市场利率下行,降准和公开市场投放增加了流动性,所以市场利率下行。【3】经济在一个上行周期,风险资产的吸引力好于固定收益,大量资本追求权益性投资回报,从而使得固定收益类产品相对流动性减少。【4】行业整顿,已有多项与理财相关的新规落地。【5】现金管理产品规模缩水,收益率下降,理财产品的赚钱效应大打折扣。【6】银行贷款利率下行,银行自然倾向于降低负债成本,其中包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将存贷款利差维持在一定水平。

银行理财怎么会变得越来越低呢?

6. 理财的五大通病,你犯了哪一条

无论是“菜鸟”还是已有几年经验的理财者,在理财时依旧会碰到不少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大家的通病,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汇总一下。知道要记账但不想记
记账基本属于理财入门级别的“必备武器”,很多人也都知道记账的重要性,但就是不想记,嫌麻烦。还有人表示就算想到去记账,也不能完全记得当天或是前几天究竟花了几笔钱,根本记不全,时间长了就不高兴记了。这个只能随手打开手机记事本,当场记下每笔花费,或是直接下载一个记账软件,不仅使用方便,也不用回家后再用笔和纸去记,省下不少时间。
懒得计算理财收益
理财时,大家最关注的是收益,但不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尽相同。此外,像股票、基金等产品,收益率也很难估算出来,这就致使不少理财者只看账户余额,如果比原始本金多了,那就赚了,至于赚多少,懒得算。另外,如果是分散投资,部分理财者也懒得算自己最后获得的总收益。但万一理财产品中亏盈同时存在,不计算总收益,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赚还是赔,最后可能损失了很多钱自己却还未意识到。对于这部分理财者,建议尽可能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国债、稳利精选投资计划等,省去了自己计算收益的环节。当然,资产够多的话,也可交给专业的理财师进行打理,省时省力,财富也有保障。
容易犯选择困难症
现在理财的渠道非常多,理财产品也是五花八门,这就让很多理财者开始犯选择困难症了。一会儿觉得股票好,赚钱快,一会儿又觉得品P2P理财好,收益高,纠结来纠结去,完全不知道该选哪个。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产品。山西众创金融预期年化利率10%左右,立足于车辆抵质押、酒店行业、供应链、藏品质押几条资产方向,扎根垂直细分行业,结合新型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结构化设计,为有闲置资金的用户挖掘安全且具备较高收益的出借项目,无论采用何种创新方式,我们始终秉持金融人对风险的敬畏之心,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挡不住“高收益”的诱惑
“高收益”对理财者的吸引力一直很大,但是要分清这个“高收益”是否也同时带来了“高风险”,有些离谱了的高收益一定要多加考察,要了解产品详情,问清资金流向,切忌盲目跟风,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以为只有“钱生钱”才是投资
“高收益”对理财者的吸引力一直很大,但是要分清这个“高收益”是否也同时带来了“高风险”,有些离谱了的高收益一定要多加考察,要了解产品详情,问清资金流向,切忌盲目跟风,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以为只有“钱生钱”才是投资
一说到理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通过配置各种理财产品,达到“钱生钱”的目的。但理财往往不仅是在“钱”上做文章,还要在自己身上做文章。因为,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因此,在投资理财时,大家一定要摒弃投资仅是“钱生钱”的误解,多想想是不是可以在自己身上多做些投资,让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力,将来才能赚更多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