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案几乎涉及大明朝的整个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4-05-19 19:07

1. 郭桓案几乎涉及大明朝的整个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郭桓案几乎涉及大明朝的整个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据《明史》记载,公元1385年,也就是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怀疑担任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的李彧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偕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下令调查。同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郭桓利用职权,勾结李彧、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私吞淅西的秋粮,浙西秋粮本应该上缴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上缴两百多万石。
除此以外,他们还巧立名目,征收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特别是郭桓,光粮食就贪污了两千四百多万石。我们知道,朱元璋乃是穷苦人家出生,当了皇帝后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再加上大明又是刚刚建国,他急需整顿吏治,稳定社会生产。为此,明太祖决心趁机扫荡全国贪污官员。郭桓案就此爆发。
在严格的追查之下,朱元璋发现,几乎所有六部的官员都成了郭桓的同犯。其中包括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部级高官显贵,下面的臭鱼烂虾小喽啰更是数不胜数。此案过后,一个部里只剩下了寥寥可数的几个人,部长差不多成了光杆司令,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都是空前绝后的。
据史料记载,郭桓案共涉及到全国十二个布政司,“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为了追赃粮,演变成全国骚动,民间富人莫不因此破产,史称“郭桓案”。最后,明太祖为了平息民怨,将审刑司吴庸杀了,并称折算赃粮实有两千石百多万石,“恐民不信,但略写七百万耳”。 实事求是讲,对于贪官污吏、劣绅土豪,朱元璋确实是太狠了一些,但他对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是体恤有加的。在他的肃贪风暴之下,官场风气与元末相比为之一新,“百姓乐业,河清海晏”,而且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半个世纪后的“仁宣之治”时期。 

郭桓案几乎涉及大明朝的整个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