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顺势而为

2024-05-09 08:26

1. 谈谈顺势而为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我们不知听了多少励志故事,喝了多少鸡汤,到头来,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自己,生活还是那个生活,什么也没有大的改变。人最难就是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更是不可能。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人如何改变自己,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索改变自己的良策,每次都找到很多答案,后又很快否决掉。最近听了网上一个老秘书公众号的讲座,里面谈到最多的词就是顺势而为,对我很有启发。
    如何理解顺势而为? 
   势是什么,势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方向、机遇、条件、趋势、环境,“势”是潜在的一种能量,但是你要能识别它、认清它、驾驭它,你要能掌握它的规律,让它为你所用,成为你成长的支撑点、加速点。
    如何做到顺势而为? 
   首先是明势,能够准确而又清晰地判断出当前的势,看清当前的形势,找到当前复杂事物中的规律,理顺其中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次是顺势,势代表一种方向、一种潮流、一种趋势,势的能量巨大且不可阻挡,如同帆船启航不顺风不行,你的力量或能量还比较弱小,你的所有发展和努力切不与势对立起来,你只有顺应你处在的环境中而发展自己,在缝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再次是借势,可以理解为顺势的更高境界,你通过借势而得到迅速成长,通过借势而增强自己的力量,从而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让自己变得强大,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谈谈顺势而为

2. 谈谈“顺势而为”

关注到成语“顺势而为”有好久了。隐约记得是以前有私交好的同事私下好意的提醒我“别拧着来”时,第一次真正思考过这个成语。后与书友讨论一个问题时,再一次关注到“顺势而为”。后来,亦是多次在与周围人交谈中,无数次的听到多种发自内心、语重心长的实用处事方式,真个应了“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境界。
                                          
 近来又因看张爱玲小说《半生缘》,“顺势而为”“裹挟”“随波逐流”等等词语陆续又从大脑中跳出来,挺搅扰的。《半生缘》是一部值得看的小说。因顾曼桢生活中不幸遭遇的必然与悲惨坎坷,唏嘘之余“势”这个字又蹦入脑子。“势”就是由各种力量最终汇聚而成的一股潮流,大方向,因惯性会有不可阻挡的趋势。头脑中此刻出现顺势而下的河流,万马奔腾的电流,电解物质中排排队的离子,势不可挡的海啸等等自然景观。只是小说中围绕在顾曼桢周围形成的那股势头并非“自然景观”。
  
 小说的背景是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顾曼桢成长于贫苦家,父亲早逝,大姐以做舞女的职业养一大家子人并供曼桢与弟弟妹妹们读书;她周边有亲人、有谈了近两年的男朋友沈世钧、远亲周预谨表哥、粗鄙的姐夫祝鸿才、姐姐雇佣的佣人、所带家教的学生、交往较浅的同事叔惠等。顾曼桢身边重要的关系人是男朋友——沈世钧成长于家颇丰,父亲常住姨太太哪边,母亲似一守活寡般的弃妇,哥哥早逝留寡嫂弱侄;另一重要关系人是她的姐姐顾曼璐——因家庭变故放弃未婚夫周预谨,高中未毕业从事舞女职业以供养家庭。
  
 顾曼桢为人坦荡,心底纯真,坚强有活力,努力做工并竭力承担一家人花销,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做文职,下班兼做家教。但在她周围(一旦被姐姐曼璐设谋落入人生谷底)的每一个人: 沈世钧不喜欢推动什么,也不喜欢障碍,喜欢不费力的、“自然”、“便当”的事情,周围人的风和水向哪边,他就顺着流去哪边;顾妈妈是有碗正当的饭吃就行,无关乎心情心思;曼璐的佣人“吃谁的饭,那就听谁的话”无关是非分辨,只需执行即可;其他的人谁又有闲心思关心别人的事。曼璐因各方因素,出于自身利益的关系,做出囚禁顾曼桢替祝鸿才(曼璐的丈夫)生育孩子以维系二人的生活婚姻关系。不得不坦白的说,顾曼璐才是最知道如何“因势利导”“审时度势”的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最拎得清现实,摸得透周围人心思的人。 顾曼桢这样心底坦荡纯真的人能感受到好人有多好,但难以想象坏人有多坏。因为,作为“人”的精神质地和正常的理性会限制非人化的想象力。人总是以己度人,岂料人心幽暗、难测。 
                                          
 这里的“势”就是人在实际的大时代、大背景、受教育结果的情况下,因个人秉性与人生理念不同导致个人秉持的观念思想不同做出各异的自我选择,最终汇聚而成的时代大潮流、大方向的趋势。小到个人的人生遭遇,若是在一个人的周围,他个人因秉性观念选择与周围各异的人建立关系,那久而久之就会在他周围汇聚成——他只要想正常生活,就不得不需要驾驭的“势”。 个人需要驾驭“势”,必然最重要的就是直面自己与周围汇聚的“势”应有的相处关系。“驾驭者”抱持有何种的人生理念,就会选择以相应的方式来驾驭扁舟应对其周围的“势”。 “随波逐流”还是“顺势而为”,“审时度势”亦或是“因势利导”,无不以自己个抱持的人生理念息息相关。即便在极端条件下,存在有外围的“势”与内心的想法不符,受制于个人或亲人的生存逼仄环境,终究因顾虑重重、勇敢不足,在各种利益平衡后,不得已放弃人生理念顺势应变。
  
 当然并非是所有建立的关系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比如亲人、不得已的工作关系、别人欲想与你建立关系等等。那必然有, 这股“势”是怎样汇聚而成的,汇聚成的“势”属于那种性质的“势”。凝聚在个人周围、对于个人具有极大影响的“势头”,大多源于与他有直接各种利益关系的关系人;若心底纯真,无法探知与己有关的关系人心底想法,那就无法获知此关系人会带与自己的属于何种性质的“势”。 给驾驭扁舟的人带来同向力量的趋势,还是暗流、亦或是逆流、水下的冰山等。个人真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是随波逐流、顺势而为的驾驭扁舟呢,还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竭力驾驭呢,亦或是逆流而上去驾驭呢?这股势头是要湮灭扁舟之人驾驭的想法,还是仅是小有惩戒。
  
 小时,身边有位亲戚很是能干、有能力,他们家里的所有事情几乎全是他包揽。小到逢年过节的家人衣服购买,大到孩子各类事情、家庭房子之类。此种的大包大揽、与家人相处中的绝对强势,最终在他意外大病去逝后,家人的各项事情瞬间陷入绝境。从未抗事也不善抗事的媳妇,并未历事亦无自信的子女,令家人后来生活备历坎坷。当时就在想,谁也不是超人,万不可剥夺别人的成长空间、生存空间。被管的人更是不能以为是一家之长,一举一动就是为自己好,茫茫大海中自己的一叶扁舟还是自己驾驭更好,即便因被养育交出的部分管理权也得时刻准备好,成长后要能够收回。
  
                                          
 大到个人的历史遭遇,共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同民族、同国家的人,形形色色秉性各异、见识不同、三观不合的人所汇聚成的“势”又是何种地暗流涌波。 众人汇聚而成的“大潮流”势头强劲,但是否就一定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益,怕不是简单一句“不宜逆潮流而向”就可解决问题,当然若是只需解决“活着”或是更低层次的需求问题那另当别论;个人秉持的人生理念若仅局限于自己个或是小范围,咋的都不会有大问题,但若是个人异常膨胀,又处于一言九鼎的位置,人生理念凌驾于众人诉求之上,无论其人生理念多正确,都是让人生畏、后背发凉的事。

3. 顺势而为十分重要

这几天,在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之所以想起来读这部小说,是受贾行家老师的课程《贾行家说老舍》的影响。
  
 贾行家老师说: 读老舍,不只是一次文学之旅,还是一次现代中文写作极高成就的表达之旅。这条旅程,道路足够宽也足够长,沿途的风景足够迷人。 
  
 他这话也足够迷人且蛊惑人心的。好在现在读书太方便了,搜索一下,电子书就到了眼前。
  
 记得许多年前,看过电影版《骆驼祥子》,唯一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虎妞,一个老姑娘,又土又丑,死缠烂打赖上了祥子,其他情节都记不住了。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一个有理想有干劲的青年,怀揣着拥有属于自己的洋车的梦想,拼尽全力去奋斗。可是,在上世纪二三十代那个军阀混战的乱世,最终没有摆脱被旧社会吞没的命运。
  
  
 贾行家老师解读这部作品的时候,除了从社会方面进行分析之外,还给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他的结论是,就算祥子能一直顺风顺水,最后还是死路一条。这是我们没意识到的。
  
 贾行家老师分析,祥子买车的壮志和壮举,确实了不起。但算完社会账、经济账和行业账之后。你就发现了,他的这个目标开头就定错了,越坚持,错得就越厉害。
  
  
 拉洋车这个行业在那个时代,不仅是下滑严重、即将灭亡的行业,而且也成了聚集贫困现象的黑洞。从人生和择业上看,都应该尽快止损,寻找新出路。这个观点令人警醒。
  
 就拿我们当前面对的行业发展形势来说,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注定会萎缩消亡,如果还在这样的领域坚持,就是等死,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就拿今年来说,发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至今仍在肆虐。这给许多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我们很多行业,很多人都可能面临新的选择。
  
  
 以往人们会相信,我只要努力,我的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更好,可是当一些远超过我们能力的大事发生的时候,我们似乎变得不那么自信和坚定。
  
 当然疫情爆发这种黑天鹅事件是很难预测的,但作为应对,我们还是有许多选择空间的。这就要求我们看清整个时代和社会运行的角度,在此基础上再思索一下自己的择业和生活选择,也就是要顺应大势。
  
 趋势像波浪,一层层地向前推进。谁都不一定能精准把握,但是,一定别搞错方向。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所想去的目的地;相反如果方向走错了,那么离自己最初所想的方向便会越来越远。
  
 作为个体越是微小,越不能放弃对时代的侧风、各类趋势的关心和判断。英雄是发现和推动趋势的人,而普通人的选择,是理智地跟随趋势。不管是选择专业、就业方向、生活道路莫不如此。

顺势而为十分重要

4. 什么叫做顺势而为?

顺应大势,不要在很多人认为可以执行的时候你跑去阻止,不要再那些有权利有权势的人做了决定的时候还想着去阻止他们,顺势的意思是顺应,而不是去阻止,顺势而为主要讲究在一个为上,为是为不为,就是不要去有作为,而是顺着别人一起做。

5. 如何做到顺势而为

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承认,在证券交易中贯彻顺势交易策略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能顺势而为的投资者并不多。原因主要是对顺势交易欠缺理解、缺乏实践经验以及受不良心理影响等等。笔者认为,要做到顺势而为,必须在理论、实践和心理几个方面有较高的修行。 一、弄懂、弄通趋势分析理论 猛一从字面看,“顺势而为”四字不难理解,其实不然。因为“势”有不同的势,例如有涨、跌、盘之势,有大、中、小之势,有强、中、弱之势。而对应不同的“势”,投资者的应对方式必然是有差异的。所以,弄懂势、看清势,是顺势交易的前提。笔者认为: 首先,必须深入学习和掌握趋势分析的经典理论——道氏理论,把握住该理论的精髓和内涵。比如要牢记且理解趋势的客观性论述:市场趋势一旦形成,必然发展到它该到的地方,任何因素的影响只能对趋势起延缓作用,而不能扭转趋势。这一论述的掌握,将使投资者坚定把握趋势的决心,不被其他因素所左右。比如要牢记葛伦维尔关于趋势理论应用的几项法则:当已确认价格是上涨趋势,每一个价格回落的日子都是买入的时机;当已确认价格是下跌趋势,每一个价格上升的日子都是卖出的时机;当未确认价格上涨趋势已被扭转,每一个价格回落的日子都是买入的时机;当未确认价格下跌趋势已被扭转,每一个价格上升的日子都是卖出的时机。 其次,要学会用辩证的思想方法来分析趋势。不同时期,不同市场,不同品种出现的价格趋势,除了趋势的基本性质相同外,都各有特点。比如趋势不同阶段的强度不同,运行的时间有差异,把握趋势的时机和期望也有别,等等。 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经验是财富,是知识通过实践得到的进一步升华。任何一种知识只从书本中学习是不会真正学到的,只有从书本到实践,又从实践到书本,多次反复才能学到。投资市场的知识尤其是这样。 顺势的真正含义是沿着趋势的方向,把握最好的交易机会。显然,当价格在上涨时期,应在价格回调到支撑区时买进,而当价格在下跌时期,应在价格反弹到阻力区时卖出,这种操作才是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策略的应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市场趋势必须首先得到确认。失败的投资者往往滥用顺势概念。例如,没有树立市场趋势概念,分不清是有趋势市场,还是无趋势市场。当市场是无趋势时,他们还是见涨做多,见跌做空,这就是投资者经常挨“左一把掌,右一把掌”的原因。所以,分清趋势和趋势所处的阶段是及其重要的。然而,把一种策略化为自觉行动,需要过程,需要实践的经验积累。一种好的策略就如同一部好车,要用好这部车,不但要熟悉车的性能、特点,更重要的是要经常驾驶,积累经验,熟能生巧。 三、铸就过硬的心理素质 上海著名的炒股名人杨怀定,在谈及影响投资成功因素时,曾这样表述:投资是否成功,由心理、方法技巧和运气三要素决定,而这三要素在成功投资方面的量化组合是,六分心理,三分技巧,一分运气。实践中我们也有切身体会,心理因素是贯彻顺势而为策略的最重要环节。 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磨练得到提高,但心理问题涉及到性格、实力、知识积累、环境等因素,调整起来见效较难,并且还有些因素只靠个人力量难以克服。影响成功交易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人性弱点,包括犹豫、拖延、恐惧、贪心、侥幸等人性顽疾。 市场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犹豫和拖延是期货交易之大忌。例如,当行情突破的时候,应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但多数投资者此时犹豫、拖延的毛病凸现,习惯于“一慢、二看、三通过”,所以当他们介入的时候,市场就开始进入调整,以至于一动就被套。 恐惧是期货交易的天敌,拖延和犹豫实际上也是由心理恐惧所引起的。该赚不赚,该止损不止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都是恐惧心理作祟。比如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往往出现恐高心理,顺势策略难于执行;价格下跌时害怕没有低价位,重价不重势,逆市操作,结果以失败告终。 无数成功投资者的实践证明,顺势而为是期货交易制胜的法宝之一。要贯彻顺势交易策略,需深入学习和掌握趋势分析理论,并在市场实践中融化为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方式,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等程序化交易系统,才能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养成自觉贯彻顺势而为的交易习惯,成为期货交易的赢家。

如何做到顺势而为

6. 如何做到顺势而为

对于没有系统学习投资知识的新股民来说,听了这样的争论不仅无益于自己的投资决策,还会被搞的一头雾水,迷茫无措!
其实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就在于趋势的周期确定上没有统一的定式,所以判断趋势时就会出现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点,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虽然在趋势的结论上,只有三种:上升,下跌,和横向,但在判断趋势前,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趋势时间框架的确认,而这个前提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观性很大,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趋势周期,判断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了,虽然他们的观点可能都正确,但最终的结论不尽相同。
对于到底该顺应哪一周期下的趋势来指导操作,经典的道氏理论给出了很好的见解。
道氏理论把趋势划分为三种:基本趋势,次级趋势,和小型趋势,我们这里不防简称大,中,小三级趋势。
道氏认为基本趋势是判断牛熊大市的,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它的稳定性较好,但灵活性较差,这一级的趋势可靠性最好。道氏更看重这一趋势。
次级趋势是大趋势下的次级趋势,比如大的上升趋势中的回调和大的下跌趋势中的反弹都算次级趋势,次级趋势可能持续数月之久。
而小型趋势是更小一级地趋势,变化频繁,波动性大,规律性较差,道氏最不认可这一趋势,认为这一趋势下随机性大,稳定性差,难以把握,可操作性不强。
这是因为基本趋势理论上说起来容易,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并不强。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书上讲,牛市中持股,熊市中持币,然后按着这样的原则对历史数据做个统计,发现收益惊人。但问题在于谁知道什么时候是大牛市,什么时候是大熊市,从实战层面来说,当市场能够清晰判断出是牛熊市时,往往是行情的末期了(注意这并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这一理论的先天性缺陷)。
比如2008年的大熊市,在大跌势的初期和中期一直都争论不定,甚至在跌破4000的时候还有不少专家说是慢牛行情,回调马上到位了,结果破2000以后人们都承认是熊市了,行情也见底了,而1664开始的反弹,从基本趋势来判断分歧仍很大,有人认为是08年熊市的次级反弹行情,而有的人认为是新一轮牛市的再启动,直到现在,争论也没结果。对于这样一种无法定论的分析,如何能指导操作呢?
如果我们把趋势缩小一点,看中级趋势,比如1664到3478,说这一波行情处于上升趋势没有一个人会有异议的,不管它到底是6124下来的次级反弹还是1664启动新牛市,就一段来说,都认为是上升趋势,这就是趋势的时间周期。
所以,实践检验证明,太长和太短的趋势都不便于指导操作,只有适中的次级趋势,才是我们顺势而为主要依赖的趋势。
其实,生活中一个简单的常识同样佐证了这点,就我们人类的视力来说,看太近和太远都难以看清楚,只有在不远不近的适当的范围内才适合人类眼睛的观看,趋势也是这个道理,太长太短的趋势都不利于判断和观察,只有适中的趋势才是最佳的选择。
这就要看你的视力水平了(技术水平及综合分析能力),如果你高度近视(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很差),那你只能看到很近的、不稳定的小趋势,那就很难盈利或盈利不稳定了。要解决股市的近视,那就要自己下功夫学习股票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知识和技能了。

7. “顺势而为”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心态

说到“顺势而为”,会有很多人以为我在谈技术,其实不完全是。“顺势而为”从技术上讲,当然是顺趋势的方向交易,不要企图和趋势对抗。但我觉得它更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简单概括为两句话:赚了钱向市场感恩;赔了钱向自己问责。市场中有相当部分的人,不但做不到上面这两句话,还经常搞反了。
 
 赚了钱便趾高气扬,自认股神;如果赔了钱,那别人的罪过可就大了,埋怨市场,责怪政策,痛斥专家股评,甚至是大洋彼岸的美股都能成为他们亏损的理由,总之是不怪自己。这些人终究会成为市场的过客和营养液(比较敏感的朋友别上火,我是在说自己)。能够做到“赔了钱向自己问责”的投机者,只要足够的勤奋,积累足够的实战经验,假以时日,成为高手当不在话下。但这些高手往往只会成为“某一阶段”的高手。市场中存在最多的是亏损的投机者,第二多的便是众多“流星”般的高手。
 
 当然有人会说“华尔街没有新事物”,但那是站在“现在”看“历史”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处在“当时”那一刻,恐怕我们就只能感叹“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市场之所以如此让人欲罢不能,是因为“结果”经常来自同样的原因(这使很多人产生了投机很容易的错觉),同时市场又经常让人欲哭无泪,就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偏偏不产生同样的结果。K线鼻祖“本间宗久”曾经援引《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在市场中要做到“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对于高手来说,最难的恐怕就是“不动如山”。
 
 投机者首先要搞明白“投机”的真正含义。投机就是寻找机会而获利。既然是“机会”,就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存在。任何植物在阳光和水分适合的时节都能充分展示其灿烂的一面,但时令一过……,只有松柏才能四季常青。市场如此复杂,使得人们完美了解市场的愿望只能是幻影。
 
 人们所掌握的理念和方法,只能从某些角度揭示市场的秘密,而不可能完全解释市场。当市场的运行恰好与操作者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和谐共振时,一批高手便诞生了。当然,误会也随之产生,这些高手从此以为自己可以无往而不利,但很快,市场便回复了它变化多端的本性(关于这一点,在市场中待过几年的肯定有深刻体会)。于是,前面的高手被送走,紧接着,市场又迎来另一批高手。
 
 许多高手最终翻船的原因大致有两条。一是误认为自己是“全天候”特种兵,可以应对任何情况,进而不想放过任何机会。二是“面子”问题。有了成绩,面子的保有便成了大事,这时候认错就成了“大问题”。当然,市场终究会让他们明白谁才是“老大”。“穷人算命,富人烧香”。不知道是不是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成为富人。不过现实中,越不努力的人牢骚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保持“赚了钱向市场感恩;赔了钱向自己问责”的心态,才能真正的尊重市场,谦虚的对待市场,才能不遗余力的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问题。当我们能够读懂市场时,那就不用客气,进场放手一搏,充分享受市场带给我们的快乐,当我们觉得迷茫时,退到一边,静静地等待就是。
 
 记得Jesse Livermore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有这么几句话:“在你袖手旁观时,其他那些觉得自己必须一天不落地忙于交易的投机者正在为你的下一次冒险活动铺垫基础。你将从他们的错误中获得利益。”在家庭中感恩家人,在生活中感恩社会,都将使我们活的更快乐。在股市中感恩市场,将会使我们在市场中的脚步更稳妥,走得更久远。

“顺势而为”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心态

8. 顺势而为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0-9-6中16坚持分享第418天
  
 什么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做事要顺应 潮流 ,不要 逆势 而行。
  
 细想一下,事情的成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势,顺势而为,如顺水推舟,事半功倍;逆势为之,则逆水行舟,艰难险阻,功败垂成。
  
 势是什么,就是一种趋势,一种方向,一种潮流。顺势而为,关键在于一个“势”字,要有一双慧眼,判明大势进退;要有一颗明亮的心,悟达通透。只有看得清,瞅得准,心如明镜,才会知晓大方向,大趋势,知进退。关键在于一个“顺”字,顺应,顺道,而不是悖逆,逆反。关键在于一个“为”字,只有作为才能成就事业,只有作为,才能通向未来。
  
 庖丁解牛也是顺势而为,一名叫丁的厨工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解起牛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作为咨询师如何顺势而为?
  
 咨询师只有更好的把握势,才能帮助到人,帮助到自己。咨询师开始的时候容易用刀砍骨头,刀是技术,骨头是来访者的问题,往往骨头没砍断,刀也花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此时咨询师更多的只想怎么去改变来访者,不关注来访者的情绪,不去感受他的感受,不清楚来访者的脉络在哪儿,肌肉的纹理在哪儿,所以找不到合作的机会。硬碰硬不行,此时可以用云手,借力发力,顺势而为,找到来访者的脉络,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合作的机会自然到来。
  
 咨询师可以在哪些方面顺势而为?
  
 一.咨询前的顺势而为
  
 不属于咨询范畴的,不属于能力范畴的,当事人不愿意的,最好不要接。这样不是顺势而为,是逆势而为,有的咨询师想突破自己,啥咨询都想接,啥咨询都敢接,可能费了很大的功夫,效果不好,还会出状况,出问题。
  
 1.是否属于咨询范畴:有的明显不符合咨询范畴,违背咨询伦理。哪些能接哪些不能接,咨询师一定要知道,需要学习咨询伦理,学习症状学。有精神状况的不能接,效果差,或者没有效果。根据情况可以做些辅助工作。
  
 2.是否属于能力范畴:超过你的能力,接的心惊胆战的,最好不要碰。可以做超出能力一点点的,做不了的不要碰。接纳我们的无能,这不是在否定自己,每个人都是有的地方无能,有的地方有能,把能做好的做好即可。
  
 当然可以尝试去突破,如果试了之后感觉不好就做自己擅长的。做着做着感受发生变化,也许会出现新的能做的范畴。逆势会耗时、耗力、耗神、无效。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对象,再拓展。
  
 3.当事人是否愿意咨询:做咨询助人一定看对方的意愿,一定让家长给孩子说清楚,征得孩子的同意。不要想着说不定可以呢,逆势而为,会很纠结,很难受。来访者并不想做咨询,何必强求呢?等内耗的差不多了,再来咨询效果会比较好。家长没有感觉你试图劝他咨询,他的感觉也会很好。永远不要比来访者更着急、更智慧、更努力,你急了,你就走的快了,走得快就把握不了他的脉络,拉着走,他就很难受,就不想和你一起走了。
  
 二、咨询中的顺势而为
  
 来访者愿意聊了,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由来访者决定。不是咨询师认为什么是来访者需要的,他哪个问题最严重,最需要解决,这是按我们的脉络走。只有找到来访者的脉络才能顺势走。就像我们喜欢吃河南烩面,别人非要请你吃扬州炒饭,估计以后你就不想和他在一起吃饭了。就像请熊猫吃鱼,东西很好,但是我不喜欢。
  
 
  
                                          
 所以让咨询慢下来,不要比来访者能,不要比来访者厉害,不要觉得自己知道问题在哪儿,这样他就不愿意做更多的沟通。而要问他希望聊点什么?
  
 1.开场
  
 在开场的时候,面对不同类型的来访者有不同的聊法。如果是游客型,我们就要接纳他是游客的状态,陪着走,一两次咨询没有效果很正常。如果着急,特别来访者是朋友的孩子,这个时候就容易着急。一着急就想去说服他,教导他,让他明白一些东西,这样就聊不下去了,他会感觉跟我们沟通不舒服。
  
 严格来说,家长做不了孩子的咨询师,相对顺势而为,相对符合谈话的脉络,已经不错了。谈话时孩子还没有说完,我们就去打断,不等孩子的情绪出来,我们就去讲道理,就去要求、指挥、威胁、指责等,因为我们等不及。但是无需内疚,家长的角色就是这样。
  
 如果来访者还是不想聊,就聊能聊的。安全与放松是敞开的前提。顺势而为,势是指规律。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理解人性,理解规律。来访者可能会想:不知道咨询师是不是妈妈请过来的间谍?会不会教育我?所以可能不愿意说。此时我们要明白:能说是难得,不说是正常。
  
 当咨询师是和善的,是真诚的,对来访者不说也接纳,不逼迫他说,讲保密原则,讲来做咨询是正常人,咨询不代表一定是心理有问题或者有病,并且不会告诉爸爸妈妈,这样来访者更多的话题就出来了。这就是规律,心里敞开的规律。如果不了解,上来可能就会说:我是专业咨询师,我听你妈说你在学校过的很不好,你妈一个小时给你花这么多钱,你还不赶快说吧。估计来访者更不愿意说。
  
 当看到在他不愿意说的时候还能回应,不愿意来时还能来到咨询室,这都是很难得的,看到这些就能顺势。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稳下来,看到他的脉络,陪伴着他走。
  
 不做咨询师,做家长也需要了解这些东西。逆势而为,经常和孩子碰撞,和先生内耗,鸡飞狗跳,家庭不幸福。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2.重要的点多停留
  
 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在当事人愿意说的过程中,理解他在说什么,找到他的脉络。不是你认为对的就是对的,你认为他哪儿出问题了,就试着指出来。指出来不是不可以,指出来又可能怎么样呢?找到一系列来访者在意的,看重的,期待的,想要的,而非咨询师认为的。在他的世界里面是什么样的,他在意的,想改变的,还要花很多的时间探讨,而非急着去找目标。不要拉着走,在这些重要的点做更多的停留。
  
 咨询师往往想更快的帮助对方,来访者刚说了一个点,咨询师就想往目标上走,这不符合规律,所以不知道怎么走时让咨询慢下来,在他想聊的点做更多停留,而不是想着可以往下一步走了。不用担心效果,咨询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暂时没有帮助很正常。
  
 焦点解决一般不给来访者建议,有的咨询师就想给建议,想挑战权威。就像闯红灯,走夜路多了,难免出事。啥时间摔个跟头就知道啥感受了。规则在我们自己心中,按照大规律走,尽量不要违背规律。
  
 找到在意的点,做更多的停留,保持足够好奇。如何才能做到?要心怀敬畏之心,尊重孩子,真正的尊重了,才能好奇、欣赏、接纳,才能停留,才能具体的详聊。没有敬畏之心,做不到好奇,做不到更多的停留。敬畏是很多人缺乏的。面对孩子,会认为他懂啥,他会啥。看到别人会想他算啥,他是老几,人家比他厉害多了。所以看不到更多的角度和面向。如果是我们处在那个位置,不一定有他们做的好。
  
 当来访者父母责备出现状况的孩子时,希望咨询师怎么办?咨询师在跟家长谈的时候,脉络是什么,顺着规律来走。每个人在当下都尽了全力,每个人都希望孩子更好。虽然他们做的不好,也希望被看到。做咨询时要更理解、肯定、支持、相信家长。家长最烦的是咨询师对家长不耐烦,咨询师把家长吵一顿。
  
 在和孩子沟通中,家长为啥停留不了?因为没有敬畏之心。最怕爸妈是学霸,学霸爸妈觉得自己很能,就不会对孩子好奇。所以双方互相斗争,都试图让对方认同自己。如果家长真的能,就会显得自己没那么能,而是让孩子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好奇、停留,怀着欣喜、赞赏、好奇的态度,让孩子更多的说,这样才能了解到很多东西。
  
 家长或咨询师一旦评价对方又不想说了,因为说了也不被重视。沟通中的规律是每个人都需要被重视、被认可、被理解、被欣赏、被看到。你需要把我当回事,我在你这儿是重要的。焦点强调欣赏,相信每个人都想更好。当他感觉自己没有做好,还能被看到想更好的心,这就符合了人性的规律,他就愿意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咨询师不居功,顺应人性的规律走,来访者的力量就会出来。每个人在他的世界有他的道理,找到他的规律,找到他的道理,找到他看重的,何以如此看重?这一块能说的再多一些吗?做更多的探讨。了解在他的世界里的山川河流、花花草草是何种旖旎风光。
  
 有的时候聊的过程中会用到焦点的很多技术,教了很多方法,给了很多建议,但来访者不领情。来访者只是想倾诉一下,并不想要建议,所以要避免用力过猛或火力不够。一定谨记不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认为该怎么样?
  
 焦点是一个尊重与希望的学派,在尊重与希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对方。把握他的脉络,把握他的势,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哭就哭,不硬推硬拉,身后一小步引导。
  
 生活中也是如此,孩子情绪不好时,能否先让情绪出来,还是讲道理、批评等,孩子已经烦死了,家长还在拼命说,孩子进屋了,把门踹开说,这就是逆势而为。弄得两败俱伤,头破血流。
  
 
  
                                          
 3.主线
  
 在意的点停留的足够长之后,可能会聊到其他地方,可以顺势扯回来。尊重才能顺势,来访者想聊的不让张口,可能主题也不想说了。所以不着急谈目标,目标自然而然出现之后,再聊其他的。在重要的点上顺势,如目标、资源、一小步。在咨询的大方向上走,聊到哪儿是哪儿。
  
 关于资源,你真的好奇吗?真的看重吗?还是着急接下来做什么?资源没有聊透,可能说不出来接下来的行动。不要心怀如何更快改变对方的心。背负这些,就有压力,就不会顺势而为。不求不帮,来欢迎,去不留。
  
 三.成长的顺势而为
  
 许多咨询师专业的成长只停留在听课,听再多的课也不会做咨询。要想学会游泳,必须不断的在水里练才行。在岸上看再久,听教练说再多,还是学不会。所以必须实操跟上,持续浸泡;不经过那么多年,成长就是出不来。成长最大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一急就断,一断就不想走了。战胜心中的怯懦,大量的实操,把握基本功,不然学再多的技术,也很难用上。
  
 所以不管是在咨询中,还是在专业成长上,要把握更多的规律和人性的特点,尊重来访者的步伐和脉络,顺势而为,借力发力不费力,更好的助人助己。
  
 (根据刘老师2020年9月6日集体大约练课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