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

2024-05-10 00:35

1. 海上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的“丝绸之路”倒是有,但说不好是谁开辟的。非要找出开辟者的话,应该是阿拉伯商人们先把珠宝贩卖到中国,后来中国朝廷曾派官员出使。
明朝早期,郑和下西洋不是以贸易为目的。按史书记载,是宣示大明皇威。后来,美洲被发现,西班牙曾经从海上把美洲的白银运到中国,换取瓷器、茶叶、丝绸。但很快就因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得不把贸易中心转到了现在的菲律宾当时叫吕宋。贸易的对象也从商人变成了以郑成功家族为代表的倭寇(汉族海盗)。到了满清,广东若干家大的官商与吕宋进行垄断贸易。因此,中国历史上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

2. 海上丝绸之路指什么


3.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路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当时,一两丝绸在罗马等于一两黄金。成为了罗马上层的奢侈品和财富的象征。有人认为,罗马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将大量的黄金用于购买丝绸。中国也因此有丝国的美誉。丝绸之路因此成为联系欧亚文明的重要商路,沿线的的国家因此而繁荣。海上丝绸之路,其主要商品是瓷器,瓷器是十分欧亚非人民喜爱的物品。在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时,路上道路基本中断。这使海上道路日渐繁荣,许多东南亚国因此繁荣。中国的英文名称和瓷器的名称是同一个单词。中国在汉朝第一次开通了路上,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世界上一个少有的强国。后世王朝在此基础上,日益发展。成为世界文明史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国家。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何时?

西周
海路通朝鲜、倭国 
印度商人海路经苏门答腊、马六甲来中国、运丝绸往印度、罗马[来源请求]。 

[编辑] 秦朝
徐福东航 

[编辑] 汉朝
海路北通朝鲜、日本。 
南从日南、徐闻、合浦通都元国、夫甘都卢国、黄支国、皮宗国、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1]。 

[编辑] 三国
东吴黄武四年(225年)扶南国王范旃遣使来吴国,历时四年来到东吴,献琉璃。孙权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国。 
黄武5年(226年)大秦商人到交趾、吴国首都建业(今南京)。 

[编辑] 魏晋南北朝
法显陆上西行,海上归国,由印度多摩利底经狮子国、耶婆提、到山东牢山。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波斯、天竺、狮子国、扶南、婆利、 

[编辑] 隋朝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赤土、丹丹[2]、盘盘、真腊、婆利。 

[编辑] 唐朝
唐代中叶,吐蕃进占西北,陆路交通受阻,海上交通由是更加兴盛[3]。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东罗马、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丹丹、盘盘、三佛齐。 
航路:由泉州或广州启航,经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三兰国。 
唐人移民海外。 

[编辑] 宋朝
宋朝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密州板桥镇(今胶州营海镇)、嘉兴府(秀州)华亭县(今松江)、镇江府、平江府(苏州)、温州、江阴军(今江阴)、嘉兴府(秀州)澉浦镇(今海盐)和嘉兴府(秀州)上海镇(今上海市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4]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遏根陀国、斯伽里野、木兰皮等五十八个国。 

[编辑] 元代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三岛、民多郎、真腊、无枝拔、丹马令、日丽、麻里鲁、彭亨、吉兰丹、丁家卢、八都马、尖山、苏禄、班卒儿、文老古、灵山、花面国、下里、麻那里、沙里八丹、土塔、忽厮离、假里马打、古里佛、放拜、万年港、天堂、忽鲁模斯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 明朝
郑和下西洋, 到过:占城、爪哇、旧港、满拉加、哑鲁、苏门答腊、那孤儿、勃泥、小葛兰、彭亨、锡兰山、三岛、苏禄、吕宋、溜山、打歪、八都马、柯枝、南巫里、古里、坎八叶、木克郎、甘巴里、阿拨巴丹、阿丁、天方、米息、麻林地、忽鲁模斯、祖法儿、木鲁旰、木骨都束、抹儿干别、不剌哇、慢八撒、木兰皮等国。 
《明会典》记录了130个朝贡国,其中海上东南夷有62国,包括:安南,苏禄国,锡兰,朝鲜,日本,琉球,爪哇等。 

[编辑] 禁海令

[编辑] 元朝
元朝初期由于对外征战,曾四次禁海。第四次海禁从仁宗延佑七年(1320年)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结束。1322年复置泉州、广元(宁波)、广州市舶提举司,之后不再禁海。


[编辑] 明朝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为了抵制蕃货,“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泉州、明州、广州三个市舶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为由,禁濒海民私通诸国。洪武二十三年(1390),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下令一律禁止民间买卖及使用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年)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下海通番。

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违反禁海令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大明律》)。

永乐年间一度松弛,永乐皇帝死后,明朝再度禁海。

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发布第一个禁海令,到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重新开放,明朝海禁时间接近两百年之久,这段时期,正值葡萄牙、西班牙开始大航海的时候。1557年葡萄牙人已经来到中国门口,建立了澳门殖民地。


[编辑] 清朝
清朝从顺治年间到雍正时期的四十年海禁(公元1655——1684年,公元1717——1728年)。

5.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宋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明初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6.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广东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尤其是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

7. 海上丝绸之路有哪些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我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的开辟,使我国当时的对外贸易兴盛一时。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个朝代的发展,航海路线不断得以完善。

海上丝绸之路有哪些意义?

8. 海上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

秦汉时期,是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并将航向远洋发展的时代。
在汉武帝时派出属黄门的译长率团带着丝绸、黄金出使印度、黄支国和斯里兰卡,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印尼、天竺和掸国即缅国都遣使来中国开展贸易。
226年,三国吴国官员朱应、康泰出使扶南,即柬埔寨等国,历时10余年。至南北朝时,广州已是“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繁华港口了。
自汉朝开始,丝绸业发达之后,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做交易之道,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