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024-05-06 10:27

1. 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是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同时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成果的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也是为能使我国更加富强的更加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质量。  1、城乡区域两极分化逐渐严重,贫富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均匀,城乡差距的加大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建设中,改善民生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就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对城乡地区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发展城乡地区的生产力,从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尤其是物价上涨和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伴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与人民的收入不相当,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不到提高。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同时必须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广大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城乡区域,看病贵,是最普遍的现象,却一直以来得不到解决,社会建设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同时加大对社会保障投入比例的增加,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是符合广大人名最迫切的愿望有利于提高人名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社会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促使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最重要的是要在社会建设中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位置。住房是重要多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住房贵,是广大人民面对的一大难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住房是人民生活的基础,解决好住房问题,有利于稳定人民的生活,解决了人民最担忧的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大举措,从而有利于民心安定,和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3、就业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来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但是,就业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有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只有让广大农民就业了,才有稳定的收入。转移剩余的劳动力,使其充分的就业,就必须加强其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定更的技术运用到生产领域之中。就业不仅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学生是我国的只是分子,经过多年的学习毕业后却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这是社会建设的一大损失,是人力资源的损失。国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注入的活力。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同时,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就业,以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农民工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难。随着就业问题的解决,转移劳动力,留守儿童以及随父母转移的孩子的受教育问题也是广大人民关心的。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的基础。应改变教育制度,城乡区域孩子教育都是公平的,面对留守儿童应给予的关怀。国家应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与支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培养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建设而服务。  这些问题都是广大人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为重点,是体现了人民的意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加强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举措,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三、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以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个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之一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其重点。解决好民生问题,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更好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实现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也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理想,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因此,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中要举措,将有利的推动我过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人都幸福安康的社会局面。

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 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这个问题可以向社会制度等方面拉近)
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民,重点是经济发展。而协调好人民与社会建设的关键是民生。就当今社会而言,经济发展了,可是矛盾依然重重。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涉及柴米油盐的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伴行的是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地生活水平对比,民生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也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经济发展需要民生做保障。也就有了“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 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

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把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很好,我们拥有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这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

总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参考资料: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536682.html

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4. 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一)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部署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改善民生任务。这是当前我国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基本民生问题,可以说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
   (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 
    改善民生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大政策,必须千方百计落实好。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民生问题的新特点,我们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要有新的举措、新的突破。
    一是要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有所突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群众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有了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在解决了商品短缺之后,现在又出现了某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短缺,因此必须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享有水平;
    二是要在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上有所突破,下决心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打击各种非法谋利行为,取缔各种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是在解决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上有所突破,在我们的改革发展的过程上,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不衔接、不完善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我们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妥善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三)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改善民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使中国老百姓得到实惠。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应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改善民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导致各个不同阶层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的民生问题面临诸多新课题、新矛盾。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由于经济增长目标导向的单一性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而出现的地区间、城乡间、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由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问题,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而产生的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的事故频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加以解决,否则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文明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的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保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只有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人民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因此,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关心百姓,始终惦记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会财富要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早在1987年就强调指出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纵观中外发展史,民不聊生必将产生动乱;重视民生则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因此,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民生得到改善,会推动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只有把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5. 推进和谐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 ??? 毛概书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社会矛盾发生在基层,应该也能够在基层得到解决。基层组织有战斗力,得到群众信赖,就可以迅速了解群众情绪,及时加以控制和引导,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

  当前,影响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主要有:执政权威面临挑战,整合社会能力减弱;基层党建格局变化,协调利益、化解矛盾能力弱化;农村宗族势力复兴,影响乃至动摇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基础。为此,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必须明确功能定位,增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在当前社会变革中出现“核心”作用弱化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在社会变革之前,包括农村村级组织在内的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实际上是放大的行政功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往往在权力的运作中得到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治程度的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必然面临重大转变,由行政管制转到服务、引导和协调上来。村级党组织在工作方法上应该是领导和支持村民自治,引导村民民主决策,从“为民做主”转向“由民做主”。同时,党组织要以自身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来获取农民群众的倾心支持,以党员队伍的模范带头来带领群众致富、引导群众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因此,必须从关怀服务入手,凝聚党员、群众和社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政治上、生活上、感情上关心和服务党员,特别要为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农村基层党组织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首先考虑群众的利益,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绝大多数群众不满意的事情不干,违背绝大多数群众意愿的政绩不要,真正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拥护。城市社区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

  必须协调发展,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迫切要求基层党员干部提高致富和带领致富的能力。和谐社会要求基层干部考虑问题要全面,推进发展要协调。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从搞好资源开发入手,扶持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对集体经济特别薄弱的村,继续采取选派干部挂职任职、领导挂点、部门帮扶、村企共建、村村结对的办法,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帮扶力度。

  必须创新方法,增强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基层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群众工作。必须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创造和运用群众工作的新方法。一是公道正派。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条件。基层党员干部要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做到公开办事,公正论事,公平理事,公道处事。二是抓早抓小。任何不和谐的因素都有一个逐渐发展和积累的过程。抓早抓小,就有望及时消除。基层干部应按照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的要求,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地查看群众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及时予以解决,尽可能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期。三是疏导调理。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多是合理诉求与不合理手段、群众自发与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的。基层党组织应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法律、协商、调解等方法,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四是法制保障。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群众的政策、法律水平普遍得到增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必须靠法律来协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靠法律来支撑。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做群众工作必须有法律、政策依据。基层党组织应努力学法,带头守法,严格执法,促进行政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必须关心爱护,调动基层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必须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基层干部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最重,工作最辛苦,但待遇又最低,而且后顾之忧不能解决,影响干部积极性,影响基层工作。目前出现的村支书难选、难稳定,党员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与上述情况密切相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设身处地地体谅基层干部的难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应从制度上解决农村基层干部责、权、利不平衡问题,特别是应尽快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保障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再次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村干部经济上得补偿,政治上有奔头;让普通农民党员生活上有温暖,政治上有荣誉感。这样,才能调动农村基层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推进和谐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 ??? 毛概书

6. 为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包括哪些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7.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原因

改善民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坚持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也就是坚持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

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愿望、需要、利益以及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各级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也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的就是只有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才会有社会的安宁稳定。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突出,所以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民生问题入手,,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原因

8. 毛概思考题:深化社会民生事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

1、当前我国深化社会民生事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当前我国深化社会民生事业改革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难点在于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铂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铂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
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你认为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缩小城乡差距,关键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手段,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四个统筹”,实现“四个一体化”。
(1)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实现产业发展一体化。
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壮大工业总量,增强工业引领发展的主导作用,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以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融合。坚持把村庄发展纳入大盘子,注重城市与乡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方面的衔接和协调,特别是要加强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实现城乡之间的有效对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振兴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增强工业配套发展能力。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高起点规划城镇建设,突出发展大中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培育重点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
(2)统筹经济分配机制,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使财权和事权相对称,尽快建造一个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财政体制,造就全社会均等的社会环境。逐步健全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多渠道筹集实施城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措施所需资金,建立健全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和贷款贴息等相结合的财政投资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资金分配结构。突出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和支持结构,将支持的重点转到提高农业竞争力上来,提高补贴效率,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步伐。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坚决执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更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
(3)统筹城乡社会建设,实现社会、费用低廉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和设施建设,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障权利,共同成为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成果的享有者、建设者和推动者。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探索建立担保基金,逐步解决农户、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融资难等问题。尤其要强化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将业务向农村延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放款贷款条件,扩大服务范围,形成双赢机制。
 
(4)统筹政府政策制定,实现城乡制度一体化。
以建立城乡一元结构体制机制为目标,着力推进公共财政、户籍管理和就业、土地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为建立和谐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提供制度保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在制度和政策方面搭建平等协作的平台,尽快实现由以农哺工向反哺农业的重大转变。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的力度,使城乡之间差别逐步缩小,创造条件使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人口、土地与劳动力按市场规律流动起来,增加农民进城动力,减少农村土地负荷,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要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为总体要求,创新方式方法,明确规章制度,举社会之力反哺农村,加快农村发展。

PS:有同学说第一题的答案没有着重于重点和难点,而是在述说如何深化社会民生改革,确实我也很赞同,但是我无法再总结到其他比较着重的答案了,还请各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