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 模联 叙利亚的同盟国 敌对国 及立场

2024-05-03 08:48

1. 模拟联合国 模联 叙利亚的同盟国 敌对国 及立场

直接给谈话,有劳楼主自己分析。
楼主没有给参会名单,很难告诉你准确的共同利益国(注意,这样的议题没有同盟国或敌对 国一说,有的只是共同利益),模联会议上除了五常外不少国际的立场都需要楼主自己找找其最近的表态,小国没有直接利益就只能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获得认同,至于关键的大国的表态,以下就是了。

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态

中 国主张叙利亚政府进行将国家引出政治 危机的改革,明确消
除紧张局势和防范暴力继续增长的现象是优先任务。中 国主张政治
解决叙利亚问题,一味施压不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办法。

俄罗斯与叙利亚有着传统友谊,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
重要支撑点,事关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为此,俄罗斯对解决叙利亚
危机的立场是明确的,即支持叙利亚政府进行实质性 改革,叙利亚
任何一方都不能使用暴力,对话是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唯一途径。俄
罗斯政府已下定决心阻止外界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

美国谴责使用暴力,强烈谴责叙利亚当局针对和平 示威者在今
天和过去几周所实施的持续的暴力行径,同样谴责示威者们使用任
何的暴力行为。

英国政府呼吁叙利亚政府尊1自己人1民1和平1示1威的权利,并采
取切实的行动以解决民众的不满。

德国政府呼吁暴 力必须立即停止,叙利亚政府须确保民 众享有
的基本1人 1权和民 1权,就如法律里明文规定的一样。

法国政府谴责针对示1威者的暴 1力1措施,并呼吁释放政 1治 1犯,呼
吁叙利亚应立即进行政1 治 1改革。

沙特国王谴责叙政府的 暴1 力 镇1压,他还呼吁阿萨德立即进行大
的改1 革以避免叙“陷入混乱的深渊”,并召回了沙特驻叙大使。

西班牙政府谴责叙政府施加在自1己人1民身上的暴力。

墨西哥外交部表态谴责暴力事件,呼吁叙当局应克制使用武力
并应当多多与自己的国民展开对话。

南非表态谴责叙发生的暴力事件,但反对国际力量干预叙局势。

欧盟强烈谴责叙利亚发生的针对和平示威者使用武器进行的暴
力 镇 压行动,敦促叙利亚立即终止暴力,启动真正而全面的改革,
否则欧盟将考虑依据事态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叙利亚的制裁,包括对
最高领导人采取制裁措施。

阿盟秘书长呼吁叙利亚结束暴力,并敦促其成员国召回各自驻
大马士革的大使。

伊斯兰会议组织要求叙利亚政府立即停止镇 压 抗议者。

海湾合作委员会敦促叙政府立即停止血腥杀戮终止流血事件,
释放所有被捕者,以此来作为贯彻阿盟协议的第一步。

模拟联合国 模联 叙利亚的同盟国 敌对国 及立场

2. 模拟联合国大会 核能的安全利用问题 代表以色列,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啊?

首先要了解所代表的的以色列本身的情况,以及敌人或对手的情况,还有要清楚的知道以色列的要求,比如以色列本身拥有核武器,以色列的敌人伊朗即将拥有核武器,以色列必须尽最大努力阻止伊朗或其他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甚至要限制其使用核能的权利,另外要拉拢美国,狐假虎威,要在维护中东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借口下争取最大的权利。

3. 我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代表以色列,关于核不扩散问题

伊朗:不要跟我谈 核问题..我说过了,,不管你门发达国家对我门怎样..我门始终坚定一个立场..绝不放弃研究发展核技术,,

我;依我看其实伊朗就算研究出核武器..也不可能真正打得过美国..在说了伊朗发展核其实也是为国家核电技术提供帮助而已,,核电技术是很强有利的工具..他能顶你几个发电站了...这就是有些国家发展核技术的原因

如果美国真的打伊朗的话,那全世界的股市一定下滑..出于经济利益美国会慎重考虑的

我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代表以色列,关于核不扩散问题

4. 模联立场文件 主题种族歧视 代表国家以色列~~

自己写吧,立场文件根本不重要。各方面话都说全就行了。

5. 熟悉国际关系的朋友请进!

以色列与世界上15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以外交政策主要是维护与美战略盟友地位;保持与西方国家传统的友好关系;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关系;力图实现同阿拉伯国家和解;拓展与非洲、亚洲各国的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1948年5月14日与美国建交。两国有着特殊的战略盟友关系,美每年向以提供大约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2002年10月,布什签署美国会外交授权法,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2007年7月,美国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向以色列提供3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同俄罗斯的关系】1947年,前苏联投票赞成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以建国后,苏即与以建立外交关系。1967年“六·五”战争后,苏、以断交。1990年 9月30日,苏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和以外长利维在美国会晤后,宣布苏、以两国恢复领事级外交关系。同月,以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0月18日,苏外长潘金访以,正式签署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协议。12月,以宣布承认独联体所有国家,并相继同独联体15个共和国全部建立了外交关系。1990年移居以色列的苏犹太人达18.5万,1991年又有14.5万苏犹太人移居以,其中不少人被安置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

【同欧洲国家的关系】以与欧洲国家有传统关系。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多来自欧洲,相似的政体和共同的社会价值观是以同西欧国家发展关系的基础。由于周边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以实行经济抵制,欧洲成为以重要贸易伙伴。欧洲各国支持政治解决阿以冲突,积极参加中东和平进程。马德里和会后,欧洲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作用的趋势有所加强。1975年以与欧共体建立自由贸易区,1995年同欧盟重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2月,以与欧盟签订“欧洲近邻政策”协定。欧盟是中东问题“四方机制”之一。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以建国后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四次大的战争,侵占了阿拉伯国家大片土地。使其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约达到1947年分治决议规定的两倍。

埃及:1979年3月,以同埃及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两国结束了战争状态。1980年2月,双方互派大使。1989年3月,以撤出西奈半岛最后一块埃及领土塔巴地区。2000年11月,为对以色列以武力镇压巴勒斯坦平民表示不满,埃及召回驻以大使。2002年2月,以驻埃大使向埃及总统递交了国书,标志两国关系转暖,但埃宣布降低与以关系,切断除外交关系以外的政府交流,以抗议以军入侵巴勒斯坦。2005年3月,埃驻以大使到任。2008年10月和2009年7月、11月,以总统佩雷斯访埃。2009年5月、12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埃。

巴勒斯坦:1993年9月13日,以同巴解相互承认并签署了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协议。1994年5月4日,以巴在开罗正式签署关于巴勒斯坦在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的执行协议。1997年1月15日,以巴签署《希伯伦协议》,以撤出希市80%地区。1998年10月23日,巴以在美签署怀伊协议,规定以从约旦河西岸撤出13.1%的土地。12月15日,巴全国委员会通过修宪决议,删除其中的灭以条款。1999年9月,双方就执行怀伊协议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9月13日,启动了最终地位谈判。但因双方在攸关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而进展不利。2000年9月起,双方爆发暴力冲突。2001年1月,沙龙政府上台后奉行“安全优先”政策,2002年6月正式决定在西岸地区沿1949年停火线修建“隔离墙”。

约旦:1994年7月25日,以色列和约旦在华盛顿签署和平条约,宣告结束两国长达46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同年11月,以、约建交并互派大使,实现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2008年1月,以总理奥尔默特访约。2009年5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约。

黎巴嫩:1982年6月,以入侵黎巴嫩,1985年 6月撤出时在黎南部保留约 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扶植约3000人的“南黎军”,并经常同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武装发生冲突。1998年4 月,以内阁通过决议,提出愿有条件地执行联合国425号决议,从黎南部撤军,但要求黎在安全问题上做出承诺,遭黎、叙拒绝。2000年5月,以单方面从黎南部撤军。但黎、叙坚持以应撤出谢巴地区。2006年7月,黎真主党武装人员潜入以北部一以军据点,摧毁一辆以军装甲车,打死3名、绑架2名以军士兵。以对黎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701号决议,要求黎以停火。8月14日,黎以正式停火。10月1日,以军宣布完全撤出黎。

叙利亚:1991年11月,以议会通过“捍卫戈兰高地法”。1992年 9月,以首次表明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也适用于戈兰高地,之后,以叙和谈断断续续地进行。1996年,叙以谈判中断。1999双方恢复了中断近四年的谈判,但未取得突破。2001年2月沙龙当选以总理后,提出无条件恢复谈判的要求,叙予以拒绝。2002年2月,叙总统巴沙尔表示叙愿就戈兰高地问题与以达成和平协议。2003年5月,以总理办公室证实:伊拉克战争前,以与叙在约旦进行了接触,但以方拒绝叙方立即重开谈判的建议。2006年3月,以允许戈兰高地生产的苹果向叙利亚出口。6月,4架以色列战斗机侵入叙利亚领空,飞越阿萨德总统的夏季行宫。9月,三名以色列议员访叙,与阿萨德总统进行了会见。2007年1月,瑞士承认曾为以叙秘密谈判居中斡旋,遭总理奥尔默特否认。2008年5月,以叙双方宣布在土耳其斡旋下展开非直接谈判,谈判进行了四轮,因2008年底的加沙冲突中止。

与中国关系: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迫害、并欲图灭绝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痛苦地发现,畏惧於希特勒淫威之下的整个世界均冷酷地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唯有中国上海一扇小门,尚敞开在那里。消息传出,短时间内,世界各地共五万名犹太人逃来上海避难。上海当时浑然不知希特勒;上海只是个开放的、不设防城市而已;任何人来上海都无须签证。 


战后,这五万犹太人几乎全都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第一代开国功臣。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在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这是一个什麼概念?如果今天日本横滨和美国芝加哥也来个7.6级大地震,以色列也会捐赠,不过金额不会超过十万、二十万。 

冷战时期,西方搞了个「巴黎统筹」,相当多的敏感技术对我国是严禁出口的。那是一道铁幕,但有没有缝呢?且不论我军战机和潜艇、今天看来同以色列的是如何相似;就说一个防弹衣吧,80年代,以色列率先发明纺织纤维防弹衣,而我国还停留在缀垫钢片阶段;很明显的一项军用技术,「巴黎统筹」盯得紧,而我国警方迫切需要,於是奇迹出现了,中国「自行」研制出了纺织纤维防弹衣!就是现在穿在我国160万武警身上的那种。 

前些日子,我国向以色列订购了四架预警飞机。后因美国国内反华势力阻挠,合同被取消。我国定金曾付2.5亿,以色列派人来赔了3.5亿;事情就此结束了?才不呢,等著看吧!三年之内,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预警飞机必将飞上祖国蓝天!上海虹口唐山路一带不起眼的老房子,近来变得不寻常;年年有从以色列等世界各地远道而来探访的犹太人、他们扶老携幼,流连忘返,深情、虔诚地寻访他们当年的诺亚方舟! 

上海沦陷之后,日寇巴结希特勒,也曾策划灭绝在沪犹太人。有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一度被鬼子前后出口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达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里的二千余人,最后大部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路见不平,接二连三地采用「空投」、就是将面饼等食物掷过房顶去的原始方法帮了他们一把。 

中国人现在去海外旅游的多了,如果著眼於友好,首选当推—以色列。站在特拉维夫街上,你尽管大声宣布自己是中国人!或是乾脆说自己是上海人!你会发现,素昧平生的以色列男女老少,请你到他家去喝茶吃饭的都大有人在!

熟悉国际关系的朋友请进!

6. 本人第一次参加模拟联合国,议题是巴以危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急求科普,请不要从网络上摘录,想要把

巴以危机是一个世纪问题,几乎很难得到解决,而在当下就更难解决了。
历史由来问题你就网上找吧,大把多得是。
现在的巴以问题有几个方面
以色列从本国安全角度考虑,长时间军事封锁巴勒斯坦地区,如果一旦解除军事封锁,大量的外国武器和非法武装人员将涌入巴勒斯坦地区,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威胁。
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众所周知是一座历史名城,是以色列犹太教和伊斯兰名城,宗教方面的冲突不断,从未停息,而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宣布耶路撒冷是他们的首都,耶路撒冷实际被以军控制。
巴勒斯坦想要建国,但是阻碍因素太多,巴勒斯坦本身就很不稳定,阿巴斯是巴勒斯坦总统,但是国家被以哈马为首的极端恐怖主义所控制;外部因素,以色列和美国等极力阻止巴勒斯坦建国,许诺若放弃建国将给于大量援助。
军事冲突不断,哈马斯为首的极端主义分子总是制造事端,而以军会报复性军事打击。
差不多这些,还有什么就追问吧,这些我纯手打的

7. 模拟联合国会议问题、 代表以色列、 老城区问题、

模拟联合国会议:
第一,你首先需要了解以色列、 老城区的贸易状况,包括贸易额、主要贸易伙伴、主要贸易内容和方式,以及贸易和本国经济的关系等等。 
第二,要了解以色列、 老城区的态度,在LZ说的问题上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还是就是联合国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针来应对以色列、 老城区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总结出结论,结束~
大体就是这个样子吧,LZ自己再改改咯~
^_^
有个网址LZ不防看下,说不定有帮助http://mil.news.sohu.com/20060921/n245455593.shtml

模拟联合国会议问题、 代表以色列、 老城区问题、

8. 模拟联合国大会有哪些国家或组织?分别缩写是什么?比如IAEA就是国际原子能组织。

真正开会的时候,几乎都是说的全称,缩写很少用到的,所以没什么必要非得用缩写
CHN中国
NLD荷兰
fra 法国
Australia (AUS) 澳大利亚
Austria (AUT) 奥地利
Belarus (BLR) 保加利亚
Belgium (BEL) 比利时
Bosnia-Hercegovina (BIH) 波黑
Brazil (BRA) 巴西
Bulgaria (BUL) 保加利亚
Canada (CAN) 加拿大
China (CHN) 中国
Chinese Taipei (TPE) 中国台北
Croatia (CRO) 克罗地亚
Czech Republic (CZE) 捷克
Denmark (DEN) 丹麦
Estonia (EST) 爱沙尼亚
France (FRA) 法国
Germany (GER) 德国
Great Britain (GBR) 英国
Hong Kong-China (HKG) 中国香港
Hungary (HUN) 匈牙利
India (IND) 印度
Israel (ISR) 以色列
Italy (ITA) 意大利
Japan (JPN) 日本
Kazakhstan (KAZ) 哈萨克斯坦
Korea (KOR) 韩国
Latvia (LAT) 拉托维亚
Lithuania (LTU) 立陶宛
Mongolia (MGL) 蒙古
Netherlands (NED) 荷兰
New Zealand (NZL) 新西兰
Norway (NOR) 挪威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PRK) 朝鲜
Poland (POL) 波兰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RSA) 南非
Romania (ROM) 罗马尼亚
Russia (RUS) 俄罗斯
Serbia and Montenegro (SCG) 塞黑
Slovakia (SVK) 斯洛伐克
Slovenia (SLO) 斯洛文尼亚
Sweden (SWE) 瑞典
Switzerland (SUI) 瑞士 
Ukraine (UKR) 乌克兰
United States (USA)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