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

2024-05-19 06:04

1. 你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

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这是我们国人最大的节日,不仅好吃好喝全都有,而且大假就是放7天,这是一年之中最幸福最快乐的节日了,家人可以团聚,亲戚朋友可以相聚,就连外地的游子也会在这个节日回来和家人团聚。虽然都说现在的过年早已经没有过去的“年味了”。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各种物资应有尽有,想吃什么不再是“奢侈品了”。殊不知对于我们70后来说,在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小时候过年吃的各种炸货就是我们的“奢侈品”。现在,每到过年还是会炸一些年货,可是家人说这些炸货是油炸食品,不利于健康,不如多吃蔬菜水果好,不让炸了,这些炸货可是我童年的过年奢侈品,有的还是小时候的奢侈零食,伴随着我长大,只能过年才能吃到哟。每到过年家里炸一些,不是任意让吃的,还的藏起来,留着招待客人。


现在大家为了健康,看到炸制品就嫌弃,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炸货是孩子的“奢侈品”,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能开心好几天。快要过年了,整理一些炸货,看看有小伙伴们,你家过年还炸这些吗?你如今还在吃吗?


年货之一的炸,我家每年都会炸,新疆回族的小麻花。我每年都会炸,回族的麻花,制作也很精细,品种多样,和我们汉族的麻花做法区别很大。有蜜麻花和淡味脆麻花两类。脆麻花又可分为三股麻花、绳子头麻花、大 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等。这些麻花的原料成分略有不同。


《炸麻叶》经济实惠又卫生健康,炸一盆放一周都不坏、不软,香浓酥香无变化。炸麻叶,又酥又脆,咬一口直掉渣。小时候妈妈炸一大盘可以吃上好几天,还会藏起来,不让我们任意吃,留着还要招待客人。


《炸糖果子》,新疆的回族油果子(据说有些回族地区叫做甜拧拧”,真假不得而知),是回族逢年过节的必备的油炸食品,它的地位就和馓子一样重要。这炸糖果子可不是普通的油果子,就是做法就很费时间。


《炸包尔萨克》,包尔萨克,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小吃,就像汉族人的包子,包尔萨克和奶茶往往也是一对连体。就像汉族的人包子和稀饭一样。我们这里做早餐吃,逢年过节比炸的食品。


《炸丸子》,这是家中必炸之一,每年都炸的是牛肉丸子,也炸一些红薯丸子做零食。丸子是春节餐桌上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因为圆圆的丸子,寓意非常好。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在年夜饭上和春节的餐桌上必不可少。

你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

2. 你心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一年很快就结束,伴随这大寒节气的到来,我们马上将迎来新春。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有意义的日子,一提到过年,我们就会想到家人的团聚,即将吹响情感的集结号。
但是,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伴随着一天天长大,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远远没有小时候过年那么有氛围。
小时候,年味儿很浓。
在腊月初始,就开始盼望着过年。尤其是在年底期末考试后,结束了一年的学业,
非常轻松,非常兴奋。
备年货
小时候在吃穿方面都较为朴素,但是一到快要过年时,家里就开始囤备各种年货。家里会提前买好猪肉、鸡肉、猪肉肠腌制成腊味,将牛肉、鸡腿,鸡蛋、香干等食物做成卤味,并且还会炸麻花,炸米糕,做八宝饭等各种甜点。
当然,瓜子、花生、核桃等坚果少不了,还有小孩子喜欢的各种饼干和糖果统统都会采购回来备好。
贴春联
贴春联一定是过春节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贴春联、挂年画,将家里布置得喜气洋洋充满年味。
庆团圆
过年对于我来说不仅是意味着可以放假玩耍,也意味着团圆。
春节来临前,在外打工的亲戚们就已经陆陆续续往家赶。和许久不见的哥哥姐姐们在过年时一起聊天、看电视、放烟花、做游戏、吃团圆饭,真的好不热闹。
拜年
过年当然是要拜年啦。正月初一亲戚朋友们就开始相互串门,开始拜年。但对于小朋友来说,在年三十晚上0点后过后就可以收到红包啦。
因为春节的到来,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而且更有意义。
现在,很多人觉得过年似乎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年味儿”了。
老人渐渐老去甚至离我们而去,小孩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春晚已经几年都没有赵本山的小品似乎不再好看,人们围坐在一起也都是各自拿着手机玩游戏、抢红包。
似乎最有“年味儿”的过年只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2018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那么,你心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呢?

3. 记忆里的年味儿

  又要过年了。真没劲!过年没劲?可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吃饺子,穿新衣早已稀松平常,没了磁性;走亲访友?无非是压岁钱换来换去,几盒金玉其外的礼品拎来掂去,本难得聚聚,却把工夫都花在做菜劝酒上了,俗!玩牌打麻将?熬夜输钱磨手指,厌! 旅游 过年?好!但那对咱尚是后年大后年的事。那么,怎样才能过一个别有意趣的新年呢? 
    “回老家”,突然一个念头从心底“叮当”一声蹦出,让我激动不已,顿时魂飞故乡…… 我生长于谷远(沁源古称)县的一个小山村——窦壁。名谓窦壁,其实村里并无一家姓窦,而悉数姓武,何故?据传乃与当年窦建德兵败有关。照此算来,我村最迟于隋唐之际便存在了。由于这一千余年的 历史 ,使村里人文脉理悠长,文化气息浓厚,过起年来就特别有讲究,有滋味。 
     
    腊月初八“腊八粥”喝过,过年的帷幕就正式拉开,尔后历经摊煎饼,磨豆腐,包年糕,下油锅,送灶王,扫尘接牌位,剪窗花,蒸如意,贴年画,请门神,写春联,打旺火,擀隔年面,剁陷捏饺子,守岁访古,放爆竹,一步步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其中,尤以包年糕、守岁捏饺子时的情景最让人魂牵梦萦:“蒸糕喽!”某夜某家做糕,便鸣炮一声,四邻闻讯而来,盘腿上炕围坐一圈,一边包糕一边访咸说淡,天南地北的神聊,欢快的笑声一次次陶醉了劳碌了一年的人们……除夕夜,一家老小团聚一起,捏着饺子,说着笑着,交流着 情感 ,困了,便轮换讲起了故事,直到天亮…… 
     
    天快亮了,村里的鞭炮声早响成一片,孩子们打了火把,将院子里的旺火引燃,红红的火苗伴着“松明子”的“噼噼啪啪”声直蹿上半空。吃了“抓钱”,喝过“甜头水”,年轻人到祠堂给祖先上了香,对着密密麻麻的牌位向长者请教一番,认明自己的来处,便三五成群地拜年去了。 
     
    每到一家,首先就给你揣上三个“元宝”——即饮酒三杯。而后以长幼见了礼,便得给下一拨腾地方,再往别家。一早晨下来,酒量小的便自醉了,小孩子则四个兜里挣满了糖果,喜不自胜。 
     
    此后一整天,或闹社火或赏联。社火固然红火,然赏联更有特色。这家:“美美美生活愈来愈美,甜甜甜日子越过越甜”,妙!那户:“开门见山山山翠,后继有人人人红”,好!农家:“夫妻伴嘴少,农家欢乐多”,有趣!商者:“勤如摇钱树,俭似聚宝盆”,形象!村干:“上任修路百里,立志造福一方”,臭美!先生:“满腹文才不充饥,半瓢冷水能解渴”,酸!等等等等,无论文理字体如何,全是自家书写,决不买来了事,断无雷同。 
     
    入夜,户户张灯结彩。村里的音乐班子敲锣打鼓,走街串巷闹腾。每过一家,早有人候着,一阵铃声过后,唱家便现编个曲儿送了:“金街玉路往前行,对面有人将我迎。有福的你赶上好年景,年年都是好收成!”这是对长辈,都是好彩头,若遇平辈,便插诨打趣。如:“一声大炮起在空,对面的小伙把我等。你的本事比人行,先生娃娃后结婚!”如:“双手捧来一支烟,先问好来后拜年。你做的饭来五味全,我去你家你就不搁盐!”如:“玉手捧来酒一盅,四个姑娘把我迎。这四个女子长得好,小心叫大款拐上跑!”……趁着过年的好心情,虽然有的玩笑开重了些,但决无人生气,引来的只是围观人群的一片片笑声。 
     
    而后,又经“破五”送神,初十唱大戏,十五闹元宵,二十五点天仓灯测收成,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过年才算渐渐接近尾声。 
     
    阔别故乡十余载,再过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新年可好?快快打点行装! 
      【窦壁影像】   
        
        
        
        
        
        
        
        
        
        
     摄影/木雨  

记忆里的年味儿

4. 你印象中的年味儿是什么?

年味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一份心境。
我们常说长大了,年味就淡了,但其实不是,淡的不是年味儿,是我们对于过年的期盼与享受。
小时候为什么喜欢过年,是因为有寒假,有美食,有鞭炮,有小伙伴,还有压岁钱。
然而当我们长大了以后,过年的这些东西,我们平日并不是不可触碰,可能过年回家,爸妈准备的那些食物,我们在应酬中已然吃腻。
除此以外,成年后小时候那些能吸引我们的压岁钱,小伙伴,鞭炮已然都失去了它原来具有的生命力。
所以说,我们如果是想要找回年味,应该找回的是一份心境,是一份对过年这个节日里,才能享受某事某物的期盼。

5. 你心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在我心中,过年时比较有年味儿的事是这样的:
第一,全家聚在一起包饺子。
虽然说现在超市里卖很多种方便的速冻饺子,但是买速冻饺子吃的话就没有年味儿~要想有年味还是要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的和面,擀面皮,买来新鲜的蔬菜和鲜肉做饺子馅儿,然后一家老小一起在一块包饺子,挑一个饺子里面放上新年的硬币,吃饺子谁要是吃到了这块硬币就是来年有福气的象征,这样的活动才算是有年味儿~


第二,一家人热闹地看春晚。
现在很多年轻人把春晚当作是一种很传统的很土的晚会,都不愿意去看,但是我觉得过年的时候看春晚并不是在意它的内容,而是过年的一种仪式感。一家老小一起看春晚,看到好笑的地方再热闹的大笑着,这就是一种年味,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赵本山的小品就很有过年喜庆的气氛~

你心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6. 你眼中的年味是什么样的?

我眼中的年味就是到处走亲戚,探望一下自己的长辈。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几家子人都是会去姥姥家聚一聚的,大年初二都是回娘家的日子,这个时候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都会见面,每一个的脸上都是特别高兴的,这才是年味。

7. 记忆中的年味

每一年的年味到了此时才明显的。
  冬日的阳光如此灿烂,小院里,晒满了妈妈一早浆洗过的被单床单。
  
 摇曳的枝桠,粉色的月季,玫红的玫瑰,兀自或抬头或低垂地绽放着。有时候来客人,她们总会赞美花儿,也会说进门便闻到了花香,属于花儿的香气。
  或许是,我日日与花隔窗相望,有时也会走前去嗅嗅,一亲它的香泽。身在花儿中,反倒习以为常,未觉得那股明显的香气缭绕。
  这些玫瑰繁衍至今,其实她们和我生病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那是我刚生病在家时栽下的。
  一年的时间过得真的好快!人生岂不也是。
  孩提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盼望着过年盼望着长大。
  
 无论世界如何变迁,“过年”依然是一种传统,洋溢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小时候,这个时期我们都忙着赶集买新衣服。那时还不允许独自去选购的,往往是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去。狭长的老集市里,就那么一条长街,挤满了人。人挤人的情况,还真不是夸张。
  
 母亲总是怕我们跟丢了,牵着我们的手,或是不断地叮嘱。
  
 那时买什么衣服大多数还是大人说了算,颜色款式还是价格,看中了就一通试穿、砍价。只不过基本上不是一下子能选好,总得逛好久。
  
 我却是充满期待又兴奋的,女孩嘛总是喜欢这些过程。
  
 只不过,母亲喜欢的多是红色系的,什么粉红、桃红,大红...我喜欢的总是白色、蓝色...
  
 母亲认为,女孩子穿红色粉色衬的脸色也是粉粉的,才好看。多数情况下,都是母亲做了主,这是小学阶段的时候。
  中学的时候,买衣服基本上就自己做主了。
  有时候也是和大人一起去,但选款式什么的自己选,大人只是给钱。
  
 有时是和伙伴们结伴去,自己选自己买,我们常常是买一样的衣服,一样的鞋子。
     
 除了买衣服,就是买年货了。
  其实是大人买什么就什么,我们喜欢跟着去,是因为喜欢热闹,可以看见好多平常看不到的漂亮的东西。
  
 瓜子、糖果点心、春联、副食品...或许人们就得在这样的时间里聚集地购买,才会有年年春节里独有的热情。
  
 也是差不多这个时段前后,每家每户都开始要加工制作各种小食品。
  油角、蛋散、牛耳朵、米橙、煎堆、年糕...
  
 油角就是形状跟饺子一样,个头没饺子那么大,边上有捏的花边。面粉皮,馅料是芝麻花生白糖,一个个包好后进油锅炸。
  
 蛋散是一块小长方形面皮,中间竖拉一个口子,一头往里一卷,也是要炸的;牛耳朵是像耳朵形状,可以摊一块是白色的面,一块是放了淡红染料的面卷成一卷再横切,切面就成红白相间了,好看,再擀平一点进油锅炸。
  
 油角是甜味的食品,蛋散牛耳朵是咸味的,和面的时候下了其他作料的。记得有鸡蛋、油、南乳...
        
 
  
  
 这个过程是好几天的。因为那个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做,而且是起码做好几斤的面团。和面的时候已经把油角、蛋散、牛耳朵的面和好,一天的时间里都在做,做到晚上,炸好甚至到深夜了。
  
 做牛耳朵和蛋散还好,速度快,油角却是需要较多的人工。
  
 这样的手工活,需要很多人手,特别是女孩子心灵手巧,大人都喜欢找女孩来帮忙,所以那时候我也是老被人喊去帮忙。
  
 谁家做了,女孩们就去谁家,轮流帮忙;到我家做,大家就来我家。
  
 有时也有捣蛋的,包括我了。我们会偶尔做几个自己想做的形状,比如小白兔、乌龟等小动物。
  
 那种氛围让人特别开心,那种年味特别让人怀恋,以致念念不忘。
  
 
  
     
 
  
  
 在广东,无鸡不成宴。
  每年都会有一批鸡是养到过年的时候吃的,起码是几十只,几乎是日日都吃鸡。而广东最常见鸡的做法, 就是白切鸡(白斩鸡),也是广东人最喜欢的一种吃法。
  
 白切鸡蘸酱料吃,算是粤菜中的代表吧,最大地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皮脆,肉清甜,散发最纯粹的香味。
  
 小时候每到除夕夜,小孩总是早早洗完澡,穿上新衣服,拿上一只大鸡腿在啃。家里小孩多的,要不就杀两只鸡,或者是鸡鹅,腿是给小孩了;鸡腿不够分的,用翅膀来代替。
  年前一直到除夕夜,是最忙碌也是年味最浓厚的。
  忙吃的,忙打扫卫生,忙洗洗刷刷,忙买年货。以前我也是乐此不疲,帮忙做各种活。
  
 客厅橱柜的摆设啊,小物件的清洗擦拭啊,桌子椅子的清洁,玻璃窗的清洁啊,除夕夜的贴春联啊,我都帮忙,现在呢是指挥。
  
 没做手术前那些年,疼痛占据我的身心,很多时候没了心绪,基本上也不出房门几步。
  大家都说,现在的年味没有以前浓了,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
   社会 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思想也是不同以往了。
  
 物质生活不可同日而语了,吃喝用度应有尽有,有钱就可以买到甚至送上门。过去物质缺乏的年代,买都没地方买,很多东西都没听过见过。
  
  社会 的发展,让人们面临了更多的诱惑,内心也无法像以前那么安神静气。欲求更多,容易得到,内心反而没有从前的乐趣了。
  
 其实人的内心终归是向往最淳朴、自然、真善美的。
  
 无论是年味,人情味,各种年年节节,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自然淳朴,由内而发的,最好,最有味。
  
 内心内涵是,外在外貌也是。
  借此文祝朋友们牛年吉祥,春节快乐!

记忆中的年味

8. 记忆中的年味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