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4-05-04 21:04

1.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衡水内部资料人教版初中历史七至九年级知识点总结及中考总复习word文档 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UiFXu1s8XXvbgZD7NMUNw
 提取码: 2kdq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 什么叫历史?


3.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高考满分的人?

有,何碧玉。
何碧玉,1985年12月2日出生,河南新乡人。2000年,年仅14岁半的她参加高考,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高考历史上的奇迹与神话。
2004年从清华生物系毕业之后 ,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2009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之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早期独立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助理教授。

扩展资料
1977-2015年中国各地区的“省级”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835人,清华大学屈居第二,选择就读的状元有668人;复旦大学有55人,位居第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54人,列第四;香港大学有50人,居第五;中国人民大学有30人,名列第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25人,居第七;香港中文大学有14人,居第八;中山大学有11人,列第九;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各有10人,并列第十。
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的大学要么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要么是所在时代最热门的行业特色型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碧玉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高考满分的人?

4.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是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出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尽管他们大多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拥有几个人几件事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只是史书上短短的记载,大多都是靠自己的想象,在心里泛起一道道涟漪。

一、秦始皇秦始皇几乎都知道,13岁就继承王位,统一了6国,39岁称帝,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一个运用铁腕手段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1个称皇帝的君主,开创了皇帝制度,统一书文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的局面,他的功德被人称赞,现在他的制度仍然影响着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统一奠定了基础,他也是很多现代人心中的偶像,多少人想回到那个时代,去一睹秦始皇的风采。

二、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对于屈原的认识,除了他给我们留下了难背的离骚之外,还让我们有了三天的端午假期,我们都知道屈原是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这样的胸襟在历史人物当中是很少有人能拥有,崇拜屈原,崇拜他的灵魂,崇拜他的忠贞,他让我们知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真的有人以天下百姓为己任,他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爱国,屈原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士无双的人物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能够安邦定国的贤臣良将,随便有一个就能让国家安稳,我们知道的,比如姜子牙七十二岁才开始施展自己的文韬武略,千百年来拥有他的传说,管仲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之一,卫青出生骑奴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代将军,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他们都为中国历史增添光彩。

5. 请问关于历史的书面报告怎么写?

简单的介绍一下历史背景,然后找一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描写一下相关的报告就行了

请问关于历史的书面报告怎么写?

6. 我国历史文人颇多,其中误解最大的是谁呢?

我国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例如:汉武帝、王羲之等等。但是由于历史记载传承至今,难免有所偏差。很多人物被后人所误解,秦始皇和曹操就是其中的两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皇帝,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开成了一个新的时代,让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也有的人说他焚书坑儒、残暴不仁。同时,曹操也被人误解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
一、 秦始皇秦始皇被人误解的地方就是十分暴虐、焚书坑儒,奴役百姓修建长城,被认为是一个暴君。首先,修长城的事件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后朝历代都用到了长城,有效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保家卫国。关于焚书坑儒的事情,有史料记载,秦始皇坑的并不是儒生,而是一些骗人的江湖术士,烧毁的蛊惑人心的书籍。但是儒生们刻意诋毁秦始皇,夸大了事实。秦始皇在加强集权、巩固国防方面是一位有优秀的君主。

二、曹操曹操一直被认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是汉室的忠臣。曹操非常有才华,是建安七子代表人物之一。曹操顾全大局,文武双全,历史中真正的曹操能够任人唯贤,采用一定措施缓解阶级之间的矛盾,让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曹操功绩卓越,平定了北方,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但是由于受到《三国演义》书记和电视剧等的影响,被后人一致认为是大奸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难免有所偏颇,还是要去正史里面查看。

三、传闻的政治性史书是由人所编写,评价是带有主观个人色彩,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片面性也是正常现象。但是正是因为有所偏见,我们更加应该辩证的看到历史。

7. 历史编撰形式同反映历史活动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

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
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数量极多。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左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编年体史书利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纪传体
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记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
司马迁为了写完这一巨著,费时二十余年,多次跋涉全国各地考察古迹民俗,倾尽毕生心血。〈史记〉的古史资料价值特别高,有许多记载成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史记》的史实分析和评价也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科学性,例如肯定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进步作用,用「世家」体裁为之作传,这是古代史家中所罕见的。《史记》既是不朽的史着,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善用白描手法刻划人物形象,鲁迅甚至把《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但《史记》只写到汉武帝为止,故汉代续补《史记》者丛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汉书》最为后世推崇,它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自《汉书》着成后,以纪、表、志、传为主要形式,以断代为史的史书体例,便成为后世修「正史」的标准形式。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二十四史还附志、表等作为附录。朝鲜、日本的一些史书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但纪传体也有其弊端,即「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分头叙述人物,历史事件则被分记到人物传之中,产生重复矛盾的缺陷。到南宋,始出现了克服编年、纪传二体缺陷而综合其优点的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种体例。其後,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很多,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系统。这是各朝代的纪事本末。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通史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
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著名的通史.“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史书作者所处年代的历史。
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军事、文化、艺术)涉及内容不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
断代史
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历史编撰形式同反映历史活动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

8. 中国历史上,宋仁宗的爱女福康公主最后怎样了?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朝代更迭,每个朝代都给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很多的历史人物也遭到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很多古装电视剧的热播,很多的历史人物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引发人们很多的感想。比如宋仁宗统治时期的宋朝。其中福康公主的命运很受人们关注,她的结局也很悲惨。福康公主在幼年的死后就深受宋仁宗的喜爱,而且她也十分讨人喜欢,后来宋仁宗把她指婚给李玮,也在这场婚姻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福康公主深受宋仁宗喜爱宋仁宗虽然有不少的儿女,但是他们很多都夭折了。直到宋仁宗去世的时候只有四个女儿存活。福康公主是苗贵妃所生。福康公主十分懂事,也很乖巧和机灵,宋仁宗十分喜欢她。有一次宋仁宗生病了,福康公主在夜晚的时候拜月为父祈福,这件事也让宋仁宗十分感动,更加珍惜这个女儿。
二、福康公主婚后的生活宋仁宗一直想着要给福康公主幸福快乐的生活,也就想让夫君可以好好对待她。所以宋仁宗选的驸马就是自己亲舅舅的儿子李玮。他认为李玮老实善良,又擅长画画,有一些才情,可以好好对待福康公主。但是福康公主并不喜欢这个夫君,甚至厌恶他。她在夫君家的生活也很压抑,还要遭到婆母的指责。
福康公主的命运在夜叩宫门之后正式遭到了大臣的指责,在晚上与梁怀吉喝酒被发现,从此福康公主的日子更加难过。后来梁怀吉离开福康公主,宋仁宗离世后又让她回到娘家,李玮也没有好好对待她。福康公主最后精神失常,多次自杀都没有成功,她还点火烧伤自己,宋神宗发现她死去的时候,脸部被烧伤了,她生病的时候无人搭理,最后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