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

2024-05-14 23:06

1. 读《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

最近读了一些有关生死的书,《伊凡伊里奇之死》就是其中的一本。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一篇中篇小说,描写了十九世纪俄国一个高等法院审判委员伊凡伊里奇的一生,小说重点刻画了他患病以后到死亡期间对死亡的恐惧,和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的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以及周围人的冷漠与虚伪。
  
 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作者用白描手法与写实笔调,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的内心感受,透露出临终病人对生命的极度不舍和对终极关怀的强烈需求,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的一些普遍现象,深度刻画了十九世纪俄国官场的人际关系与人间形象,读完后,感触颇深。
  
 小说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是: “伊凡伊里奇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最普通、最平常,但也是最可怕的。” 这句话说明了这种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普遍性。
  
 多数人都是出生,上学,工作,退休、死亡,终其一生也没有多少人想过人应该怎么样活着,应该怎么样面对死亡。没有审视过自己的生活,甚至自己一生喜欢什么都不知道,更没有对死亡有过思考。
  
 小说处处透露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平时经常在一起打牌的朋友,一听说伊凡伊里奇死了,每个人想到的,首先是这个人的死,对于各位的升迁有什么意义。就连自己的妻子,也是想能否用什么办法的到更多的钱。
  
 对死亡的恐惧和排斥,是小说要表现的第二大主题。伊凡伊里奇总觉得“死”这件事儿只能发生在别人身上,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死到临头了还不相信这件事儿。
  
 “伊凡伊里奇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但是他对这一点不仅不习惯,而且简直不能理解,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一直认为自己的死是不可能的。”
  
 他的同学,彼得伊凡诺维奇,在听说伊凡伊里奇临死前经历了三天的痛苦时,也是出现一个习惯性的想法: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不应该发生。字里行间表现出对死亡的排斥感和恐惧感。
  
 只有仆人格拉西姆才认为每个人都是要死的,表现出对自然生命进程的认可。
  
 小说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伊凡伊里奇患病后的反思给了我们很多的生活启示。
  
  首先,作为人,应该思考“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这是伊凡伊里奇极度痛苦安静下来听到的内心的第一个声音。的确,我们这一生到底想要什么呢?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们审视过我们现在的生活吗,我们真正的静下心来思考过我们这一生到底想要什么吗?该怎么度过吗?在我们心里,人生的意义是啥呢?我们知道我们的爱好吗,我们知道我们在哪些地方擅长吗?我们形成了我们稳定的三观了吗?我们具有独立分析个人人生的能力吗?一句话,我们真的知道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吗?
  
 如果不去考虑这些,只能是像伊凡伊里奇一样,他认为,凡是身居高位的人认为的都是好东西,他像苍蝇爱光一样趋附社会上地位高的那些人,学习他们的一举一动,和他们对生活的看法,跟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一辈子为金钱为职位而操心,生活在自身和周围的虚伪当中,看上去是在步步高升,实际上是生命的步步溜走。
  
 一直用所谓的奉公守法、循规蹈矩和品行端正去掩盖自己,来麻醉自己,一直到临死,才发现过去赖以生存的一切都不对头,只有童年时代有一些事情是愉快的,自己过的好像是另一个人的生活。
  
  其次,作为人,应该时刻明白“我们大家都是要死的。” 这是仆人格拉西姆的原话。
  
 这个客观的真理论断,却从一个仆人嘴里说出来,而且伊凡伊里奇这时候发现,只有格拉西姆不说谎。其他人,包括医生在内,都在回避他要死亡这个事情,这是他最受不了的,说到底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回避。
  
 仔细想来,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遇上一个大事儿,那一定是自己的死亡。一个人从生下来,可能不上学,不工作,不结婚,不得病,但绝不会不死亡。但是就这么一个大事儿,我们通常都是回避不谈,以至于不知不觉的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中。
  
 这种恐惧和焦虑,首先来自于我们从小就没有对生命的正确教育,使我们缺乏缺乏对生命的基本了解,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其次来自于一生没有活出自己。梭罗说: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没有真正活过的人。
  
 正因为没有好好为自己而活过,当他面对死亡的时候,他才会有深深的遗憾和绝望。对于一个真正好好活过的人,他是不怕死的。他对生命的看法是:“处处求生,时时可死”,因为他知道生命的无常性,知道生命的有限性,知道当所有医生都无法治疗他的疾病了,那不是医生的无能,那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在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是“留恋而不遗憾”,留恋,是因为活着很好,不遗憾,是因为在有生之年活出了自己,一生都在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力所能及的给这个世界做些事情。
  
 《伊凡伊里奇之死》,不失为一篇描写死亡的巅峰之作,也是一篇让人反思生活的良好作品。本人作为一个法医,一个与死亡打交道的人,一个谈生论死比谈情说爱还感兴趣的人,读完此书后,感觉其故事就好像发生在自己身边,有多少人谈死色变,多少人随波逐流,这更加笃定了我关注死亡,尽力普及生命教育的信心。

读《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

2.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谁的著作

《伊凡·伊里奇之死》的作者是:托尔斯泰
 
《伊凡·伊里奇之死》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去这一段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重点描述了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的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作者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人肉体毁灭与灵魂觉醒共同发生的情形,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的一些普遍表现,读来给人震撼。
 
作者介绍
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3. 读伊凡·伊里奇的死有感

  昨晚十一点终于看完了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的死》,然后无法入眠。
  
   伊里奇是一个快要死了的人,但他依然骗自己,只要好好听医生的话,好好吃药,就会好的。医生也一样,他的太太、女儿也一样,都在撒谎:会好的,只要好好听医生的话,好好吃药,就会好的。
  
   伊里奇是一个快要死了的人,但是没有人能理解他,没有人关心他,他想哭,可是当法官的他选择体面。从年轻时就选择体面的生活,宁愿对着一大堆的公务也不愿跟妻子面对面。他觉得那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可是在外人看来,他的生活是很体面的,有事业,有个幸福的家庭。
  
   伊里奇是一个快要死了的人,行动不再方便了。他住的房间拉上的窗帘,贴上了墙纸,房门也紧闭着。每天会有佣人帮他换上干净的衬衣,打水给他洗脸。他再也不敢照镜子,因为他怕看到那白花花的头发贴上他那干瘪的额头上的那个样子。他不敢往自己身上看,他知道现在他只是皮包骨了。她的妻子、女儿,很喜欢去参加聚会,已经厌烦了他的病给她们的生活带来的烦恼。他多想有人关心,有个人可以陪陪他。他希望自己可以像一个有病的孩子,有人呵护着,关心着,亲吻一个自己的脸颊。然而她的妻子……
  
   伊里奇,他恨他的妻子,恨他的女儿,恨她们那有着生命的身躯。他觉得一切都错了,他的一生都错了,但是他却再也没有力气去改变什么了。他的一生追求的事业,努力要想赚钱,过着体面的'生活。给妻子买好的,女儿穿好的,可是到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懂他。只有他的小儿子理解他。
  
   伊里奇是时候离开了,他一共痛苦了5天。在前三天,他痛苦地叫喊着,没有人知道他喊的是什么,也没有人进去看看他。他感觉有种力量把他往一个黑的胶袋里推,可是怎么也推不到底。在他觉得快要到底的时候他感觉有人在亲吻他的手。他睁开眼睛,看到小儿子在亲吻着自己的手,儿子后面站着妻子。妻子流着泪。他摆摆手,示意让妻子带儿子离开,最后说了句:原来我。发音发错了,他原想说原谅我。算了,如果明白怎么样都会明白的,他不想再说什么了。后两天,不用说,他不再喊了,很痛苦地死去……
  
   我失眠了,不为伊里奇的死,为的是贵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他们的虚伪,假情假义。为是的伊里奇在临终前的“原来我”……

读伊凡·伊里奇的死有感

4. 《伊凡·伊里奇之死》阅读作业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列夫·托尔斯泰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也是世界短篇小说史上至今无人超越的经典。小说讲述了沙俄时代一个小官员看似荣耀实则可悲的一生,由此引发了众人关于生死问题的哲学思考。(莫泊桑对这篇小说的评价:“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1、这篇小说采取了全知视角(即上帝的无所不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即某个人的视角)交叉叙事,讲述了主人公伊里奇的一生。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目击者类型“我”来讲述伊里奇的一生,“我”可以是伊里奇的妻子、女儿、女婿、儿子、同事,等等,这篇小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尝试以这种视角重新写一个开头(200-300字)。 
  
 丽莎·伊里奇(伊里奇的女儿)
  
 我始终不明白,我的父亲伊凡·伊里奇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究竟为什么对我和母亲充满了怨恨。就算心中有些嫌恶他打乱了我们体面而快乐的生活,我表面上也没有做错什么,却受尽了他用冷漠和敌意织就的精神折磨。甚至在彼特里歇夫向我求婚的那天晚上,当我把喜讯告诉他的时候,他也一句话也没有,只顾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不歇气地呻吟,一声比一声高。这明明是他和母亲盼望已久的大事啊,可是我得不到来自他的祝福。人们常说,得不到父亲祝福的婚姻不会长久,这话在父亲的葬礼上开始应验了。那天,我跟彼特里歇夫大吵了一架,因为他陪我在父亲的葬礼上迎送其他宾客时表现得有些心不在焉,除了对父亲的老同学扎哈尔·伊凡内奇,那个老家伙是父亲生前最后一次升迁的得力帮手。彼特里歇夫跟在扎哈尔后面的样子就像一条哈巴狗,他对我的态度也跟父亲在世时有些不一样了,每个恋爱中的女人对这一点都很敏感。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要不是父亲生前到部里找扎哈尔·伊凡内奇帮他疏通关系,他哪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当上法院侦讯官?父亲尸骨未寒,他就有另攀高枝的意思了,简直不是个东西,都不如我们家的仆人盖拉西姆知道感恩!父亲的那些前来吊唁的同事们一个个走了,我听到他们低声议论着去哪家打牌,心中蓦然生出无限悲哀。望着他们的背影,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我所能记起的父亲的一生,如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亲历者类型“我”讲述自己——伊里奇从生到死的一生,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效果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请尝试以这种视角重新写一个开头(200-300字)。 
  
 伊凡·伊里奇(本人)
  
 我这一辈子快过完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每个来看望我的人都假模假式地劝我要挺住,要坚强,还安慰说我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分明是个弥天大谎,我自己的身体,我比谁都清楚。病不是生在他们身上,他们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疼痛折磨得我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比他们任何人都更能看清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我生病之前,我一直认为我这一辈子过得还算不错,我有着人人羡慕的体面工作,住着有品位的大房子,有一位举止优雅的妻子,儿女双全。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让这一切光鲜的底下隐藏的龌龊不堪瞬间浮出海面,逐一暴露在眼前。这就是人生的真相吗?难道我过的是虚假的一生?是不是我这一生从哪儿开始过得不对头了?趁我还有口气,我得从头梳理一下。至少,我在想这些事情的时候,身体上钻心的疼痛能够稍微缓解一些。
  
  2、小说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这段描写是否有点儿冗长或多余?作者如此书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从另一处,比如开篇就写伊里奇的同事们来参加葬礼,或者用“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极其普通、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可怕”来做开篇的第一句,是否也可以?原因何在? 
  
 小说是从伊里奇的同事们收到伊里奇的讣告开始的,这段描写看似多余,实际上表现了在一个表面一团和气、私下相互竞争倾轧的政府机关工作场所,一个人的生死对于其他人的意义,只是一个职位能否空缺,能否给活着的人带来利益。关于死,陶渊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首诗所表现的死尽管对他人无足轻重,但是对亲戚来说,多少还带有一些人情味的惋惜。而本文开头从伊里奇的同事到亲戚的反应,一概冰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述让人彻底透心冰凉,从而有着更强烈的悲剧力量,这种开头为后面铺陈伊里奇的一生奠定了很悲凉的基调,让读者忍不住会猜想,伊凡伊里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生前受同事喜欢,死后却在同事中引不起丝毫惋惜和同情,为什么他的女儿在他的葬礼上表现得冷漠而愤慨,为什么他的妻子在葬礼上最关心的竟然是向他同事打听如何从政府方面获得更多赡养费……如果直接用“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极其普通、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可怕”开头,则会让人感觉是直接灌输作者的主观意识,引不起读者多方位的主动思考。
  
  3、小说在什么地方结束的? 这个结尾让你震撼吗?还是感觉比较平淡?如果换一种结尾,比如更多地写妻子眼中伊里奇的最后挣扎,写妻子的心理活动,小说会发生什么变化?效果如何?原因何在? 
  
 小说是以倒叙方式写的,开头写到伊里奇的同事彼得·伊凡内奇从伊里奇葬礼上奔赴另一个同事家参加牌局时,这才是小说实际上真正的结尾。
  
 读完整篇小说,再重读到这里,让人有说不出来的感伤和无奈。这是从不思考的普通人在混沌人生里的无限轮回,每个人都觉得死是别人的事,跟自己无关。他人的死,从来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触动,他们想的是及时行乐。从开头的彼得·伊凡内奇闻听到伊凡·伊里奇的死讯,到结尾伊凡·伊里奇感知到自己将死,他们两人都表现出对死的惊人的雷同理解。
  
 彼得·伊凡内奇说过:“这种事只有伊凡·伊里奇会碰上,我可决不会碰上。这种事不应该也不可能落到我的头上。” 伊凡·伊里奇说过:“盖尤斯的确是要死的,要他死是正常的,但我是小伊凡,是伊凡·伊里奇,我有我的思想感情,跟他截然不同。我不该死,要不真是太可怕了。”这样雷同的话真的是直击心灵,可能我们每个人在看到别人死的时候,都这么想过。可惜的是,“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生命的归途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活着的意义。
  
 当然,小说形式上的结尾是行文最后,伊里奇“两腿一伸就死了”,通篇戛然而止。这是伊里奇家人眼中的伊里奇临终前的白描形象,不带一丝感情色彩,悲剧气氛渲染得让人欲哭无泪。如果此处更多地写妻子眼中伊里奇的最后挣扎,以及妻子的心理活动,小说就会转成妻子的视角,通篇至此的全知视角就会发生混乱,文章的走向也会不知所往,更不用说,以妻子的视角过多展示也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4、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人物性格显现出人物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共通性?哪些细节暗示了人物的结局?其中,对情节起决定性作用的细节是什么?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受到触动并会念念不忘? 
  
 伊凡·伊里奇对婚姻的选择,显现出他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共通性。而这一重大选择,决定了伊凡·伊里奇人生的转折。伊凡伊里奇不是因为爱情和人生观一致而结婚(这是婚姻幸福的根本),也不是仅仅因为舆论认同而结婚(这是婚姻不幸的因素之一),仅此两项,已然说中了世间大多数的婚姻,这就是伊凡·伊里奇与众不同之处。而他与他人共通的一点是,他对婚姻的参考标准是他眼中的达官贵人们的幸福家庭,这是在权力社会中想往上爬的每个普通人的梦想。但是,他看不到达官贵人们的幸福家庭背后到底是不是真正幸福,就如我们看到的别人的幸福,很多都是出于自己的想象。
  
 “说伊凡·伊里奇同她结婚,是因为爱上这位小姐,并且发觉她的人生观同他一致,那不符合事实。说他结婚,是因为在他的圈子里大家都赞成这门婚事,那同样不符合事实。伊凡·伊里奇结婚是出于双重考虑:娶这样一位妻子是幸福的,而达官贵人们又都赞成这门亲事。”
  
 伊凡·伊里奇选择的婚姻对小说情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此之前,伊凡伊里奇在事业上一路春风得意,甚至在婚姻之初也有过一段的确如他所愿的幸福生活。但是,从妻子怀孕开始,他的人生开始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试着去解决,只是一味逃避,导致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恶劣。在众人面前优雅的妻子为了控制他,做出了种种有失优雅的事情。“这以后只要他稍不顺她的意,她就把他臭骂一顿,显然非把他制服不可,也就是说要他安守在家里,并且像她一样唉声叹气,无病呻吟,这使伊凡·伊里奇感到心惊胆战。”婚姻至此,对任何人来说都成了一个噩梦,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而伊凡·伊里奇为了维持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体面,选择了一再妥协,直到发生意外卧病在床,自身成了家庭的不体面,在妻子毫无关爱的冷酷中,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有个令人难忘而寒心的细节是,仆人盖拉西姆为了缓解卧病在床的伊里奇的疼痛,用肩膀扛着伊里奇的腿,整夜守候在伊里奇床前。这样感人的一幕,在伊里奇妻子眼里,竟然成了他不听话的愚蠢行为,她对前来看病的医生说:“嗳,他这人就是不听话!不肯按时吃药。尤其是他睡的姿势不对,两腿搁得太高,这样睡对他不好。”
  
 伊里奇至死也不会明白,他选错了婚姻。
  
  5、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伊里奇的心理独白和心理活动,其思考针对的是什么?对你日后的创作有何启发?请勾勒出伊里奇的心理变化线索,找到心理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果所在的位置。 
  
 伊里奇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也是生死问题。这是过完了“极其普通、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可怕”的一生的一个沙俄时代小官员的思考,尽管带有他自身生活的局限,却对后世有着普适的意义。这样的宏大主题,在不同的时代会带有不同的时代烙印,以自己所处时代发生的事情为基础,写出引人深思的作品,这应当是我作为一个写作者努力的方向。
  
  伊里奇心理变化线索: 
  
  开始: 伊里奇“从青年时代起就像飞蛾扑火那样追随上层人士”,一心往上爬,处事圆滑,不露锋芒,深得上司喜欢,通过打牌跳舞与同事打成一片,仕途一帆风顺。
  
  发展: 与适合体面婚姻的普拉斯柯菲雅·费多罗夫娜相识并结婚,婚姻出现问题后,妥协、逃避,并把生活重心转移到公务上。生活中死过三个孩子后,对家庭生活感到乏味,沉迷于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和体面。接着工作出现问题,升迁无望,财务负债。随后通过老同学的关系获得意外任命,事业峰回路转,家庭生活回暖,对未来充满希望。
  
  高潮: 在家庭事业刚刚恢复快乐而体面的繁荣时,伊里奇发生意外事故,摔伤引起身体发病,脾气变坏,导致与家人关系再度恶化。他的病医生无法确诊,家人和同事不当回事,而他自己感觉一天不如一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感觉自己一生过得有问题,但找不出问题所在。
  
  结果: 伊里奇卧床不起,除了仆人盖拉西姆和儿子,无人关心,最终在疼痛中死去。到死他都认为自己是家庭不体面的存在,认为他的死对家人有好处。

5.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整理的《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伊凡伊里奇之死》,讲的是一位旧俄时代彼得堡高等法院的法官伊凡伊里奇,人到中年,仕途得意,家庭美满,工作得心应手,人缘口碑良好,但一场不期而至的大病,让主人公的生活发生巨变,主人公生前的最后时光,肉体疼痛加精神绝望,痛苦万分,烦躁焦躁,直到死亡前一天,神父到来,在神父的安抚下,主人公才安静离世。
  
   读完《伊凡伊里奇之死》,有几分感慨感悟。
  
   感慨之一是,我们须时刻警惕:庸常生活对人性的侵蚀。
  
   小说里的主人公伊凡伊里奇,法律学院毕业,进入官场,工作认真,步步提升,得到了受人尊重的职位,薪俸很高,家庭幸福,儿女双全,业余有自己的娱乐小圈子,看起来,主人公是人生赢家。
  
   这看似让人羡慕的生活背后,主人公的另一面:精于算计,同而不和,家庭貌合神离,私生活不检点。让我们很熟悉,主人公和我们当下生活身边的很多官僚政客,中产阶级朋友很像,钱理群先生对这类人有个定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日常生活里的多数人,沉陷于劳作,事业,家庭,期望中,庸常的生活,让我们中的大多数,忘却了人生的真正追求,也忘却了无常,变故,甚或死亡就在我们身边这个事实。光阴似箭,生命无常,一旦遇到大的生活变故,疾病,甚至面临死亡,很多人就会陷入偏执焦虑烦躁中,抱怨上帝不公,抱怨命运苛刻。
  
   我们淡忘了先哲说过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或者,我们压根儿就不知晓这个忠告。
  
   感慨之二,我们应该如何活着?是个很值得认真思索的大问题。
  
   生活难道只有个人的事业进步,家庭美满,期望满足吗?
  
   对此问题,先哲早已给出了指引,比如,耶稣,佛陀,孔子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观念也值得参考:正视死亡,然后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
  
   人生,不应只有个体自我的成长,获取个人功成名就。在死亡面前,这些个人的获取其实很渺小。很多先哲告诫我们,能够给予和付出,才是真正的成就。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开阔广博些,看看我们周边的社会,看看新闻里地球村的现状,你会惊觉,这个世界,苦难太多,可怜人太多。
  
   还算幸福的我们,真的应该关注下我们身边的他人。
  
   多关心陪伴父母长辈,关心子女,家庭和睦;
  
   对有困难的同事给予些支持;
  
   给我们居住社区的因病因残致贫的低收入人士一些关心;
  
   关注进城务工的、从事着城市脏活累活儿的农民工工友们;
  
   和朋友们去山区农村小学,给山里的'孩子们买些文具;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感慨之三,克服摆脱人生的虚无感,还需要宗教情怀。
  
   按海德格尔的理论,死亡是每个人生命存在中最内在,最本己的体验,无可替代,无从借鉴,无法逃避。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会很容易陷入生命的虚无感和无意义感中。如古诗所言,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回望历史,多少英雄豪杰,王公贵族,所谓丰功伟业,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而基督教、佛教、道教这些古老宗教信仰,先哲们给我们描绘了一些美好的去处,永生的天堂,自由的极乐世界,解脱自在的生命状态。
  
   让尘世间的我们能够有所期盼,有所追求,能够有机会实施自我救赎,而不至于沉沦和绝望。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过,宗教给人以希望,能够摆脱时间的桎梏,获得生死解脱。这个美梦让人生显得有意义,有追求,是很不错的人生观指南。
  
   几大古老宗教还有很多教义让人心胸开朗,有爱心,不计较,更有生活智慧,让信众的生活过的更安静自在,烦恼减少,喜乐增加。
  
   佛陀有云,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有了宗教信仰,我们会开始询问,我们能否觉悟,能否自我救赎,能否获得精神上的重生?这个学习,思考,修行的过程,会让我们不再怨恨,不再恐惧,并最终获得生死解脱的可能性。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

6. 读《伊凡·伊里奇之死》死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中篇。讲述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亡期间,在遭受肉体的痛苦与精神折磨的双重袭击下生命和自我的挣扎与反思。
  
 他是放在当今社会我们称之为精英那样的人,活跃在上流社会,处事圆滑,平步青云。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身患绝症,之前对于死亡的认识也陷于崩溃。被亲人孤立的他陷入极度的孤独之中,开始了对生活的思索和生命意义的追问……
  
 不久前我才经历过一次生命的告别,很长一段时间,脑子里一直理不清楚这段经历,死与生之间究竟容纳着多少看不清的残酷真相?
  
 将死之人的痛苦、绝望、挣扎与孤独,生者的痛苦和负重,现实残酷地撕裂着人的美好情感、鞭挞着人对生命的热忱和希望。最后时刻,我们相互地“残忍”,因为我不是“我”,因为我无法代替“我”死,亦无法代替“我”生。我们亲密无间,我们也隔着偌大的鸿沟,对彼此感到陌生。最后的时刻注定彼此都是孤独的,疾患之于健康,有如深陷囹圄的灵魂仰望监牢之外的阳光和自由。
  
 可能以后长长的时间里,记忆里都会记得那些日子里无力的呻吟,痛苦发作时东西被打翻的声音,或委屈的或无神的或偶泛期待或失望或愤怒或终于无助的双目……善意的欺骗和告别隐藏在默默无声的汤饭里,短暂的鼾声里,一宿一宿难以合眼的钟表的滴滴答答里……逃避,逃避在被忙碌填塞的时间里,逃避在文字里,逃避在干涩的弓与弦厮磨的疲惫里……滴答滴答,时间从来没这么慢,也从没这样快。
  
 于是,对安宁的渴求驱策我们不断地寻找答案,否则灵魂只能仰望绝壁。
  
 每个人从出生那刻起,生命就开始了,与此同时,死亡也就开始了。我们在面对同类死亡的时候有所领悟,死亡是他人生命的终结,也是我们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村上春树说过,生不是死的对立面,而是它的一部分。《病者生存》里更是立足人与微生物的关系和整个人类生命历程的不断进化,证实了生于死的互相成全。生中孕育着死,死中也透着生。
  
 你是否想过自己的生命会怎样终结?
  
 当生命在争分夺秒地开疆拓土时,死亡也快马加鞭地来。尽管每个人都要历经此刻,可是一天没有到末日降临,一天就都是皮肉和灵魂触摸不到的黑暗。是突然地死去还是与时间厮斗着离开,你选择哪个?如果死亡就是终点,偶然与命定别无二致。准备是否能让死亡更有备无患?准备好好活,也是在好好准备死。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似乎是托爷的拿手好戏,在他的长篇《战争与和平》中,他把每个读者都带到这个核心谜底的不远处,让他们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如果曾经想到过死亡,也清楚自己不可能自戕,大概会明白自己的生命为何种意义而存在。
  
 黑塞在《悉达多》中告诉我们,人生就像河流,没有往昔和未来的影子,无论在源头、河口、瀑布、渡口,还是在急湍漩流处,在大洋中,在群山中,这条河都同时存在。人不将自己的灵魂禁锢在任何欢乐,悲哀,善良,邪恶,目标等生命的种种声音中,也不让它贯注在我执中,而要去倾听生命的圆融统一这人生的音乐。
  
 大概我们的一生,我们所经历的生命的种种,包括死亡的终结,都是生命的圆融统一不可缺少的人生音乐,而我们从中得到的是什么呢?也许就是灵魂的一种准备,一种容纳力,一种思考,一种感觉和呼吸万物圆融统一的思想的秘技吧。
  
 以上。

7. 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内容简介

《伊凡·伊里奇之死》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去这一段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重点描述了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的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作者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人肉体毁灭与灵魂觉醒共同发生的情形,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的一些普遍表现,读来给人震撼。

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内容简介

8. 你如何评价《伊凡·伊里奇的死》这篇小说?

一个自私庸俗的灵魂,到死亡来临的最后日子,突然开始省视自己的一生,只有童年的快乐是真切的,对妻子的冷漠,对事业的追逐,甚至对于新居的装修,回首一生,的确是无聊虚妄的一生,可是,上帝仍然接受他的忏悔,突然觉得,或许有信仰真是件好事呀。他所有反省的一切,不就是我们的生活么,只是要我们去过诚实的一生也太难了。庸俗,只要不去正视他,又逼问自己,也未必是件不好的事儿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