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行的意思

2024-05-05 15:25

1.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行的意思

1.通假字:
  ①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②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③ 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2.古今异义:
  ① 走:跑;“录毕,走送之”;今表示行走.
  ② 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③ 趋:奔赴,快走;“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今表趋向.
  ④ 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3.一词多义:
  ① 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
  ② 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
  ③ 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④ 患:动词,担心,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⑤ 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
  ⑥ 至:周到,“礼愈至”;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⑦ 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副词,特意,故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⑧ 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⑨ 质:动词,询问,“援疑质理”;名词,本资,资质,“非天质之卑”.
  4.词语活用:
  ① 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② 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③ 录毕,走送之:走,跑,动词作状语.
  ④ 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⑤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⑥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⑦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破衣服.
  ⑧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⑨ 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5.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1) 判断句: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译为: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
  (2) 省略句:
  ①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省略句,省略主语“余”以及介词“与”的宾语“之”,应为“(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
  ②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省略句,应为“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③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省略句,应为“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
  ④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省略句,应为“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省略句,应为“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
  ⑥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为“负箧曳屣(于)深山巨谷中行”.
  ⑦ “寓逆旅”,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寓(于)逆旅”.
  (3) 倒装句:
  ①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倒装句,介词结构“于藏书之家”作状语,后置.应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②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倒装句,宾语前置,“之”是“怠”的宾语,“弗”表示否定,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应为“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之”.
  ③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为“负箧曳屣(于)深山巨谷中行”.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行的意思

2.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的负什么意思

  1、释义
  “负”就是背负,背着的意思。全句意思就是背着书箱,穿着破旧的鞋,行走在大山深谷之中。
  2、原文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重庆奉节县)。

3.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
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人物简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送东阳马生序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翻译成现代汉语?

4.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的译文

背着书箱,穿着破旧的鞋,行走在大山深谷之中。
这是《送东阳马生序》第二段中的第一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