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点有什么区别

2024-05-13 06:55

1. 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点有什么区别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体长圆柱形或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后相连的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合而成,体节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体表的环纹。有的有不分节的附肢,即疣足;有的无附肢,而只有刚毛,以佐运动。体腔多数明显。体节的出现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点有什么区别

2. 形态构成是三大构成么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2、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
 
3、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它的形成要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望采纳!!

3. 形态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联?

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单子叶植物,地下茎为一粗大球茎,根、叶、花及繁殖用的吸芽均由此长出。最初由中央圆柱组织上的顶芽萌发,不断抽生叶片,叶柄上伸,叶鞘紧结为假茎,假茎下面形成球茎,每片叶鞘基部有一潜伏芽能长成吸芽,吸芽同母体球茎组成蕉丛。香蕉植株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假茎生长点停止抽叶而进行生殖分化,抽出穗状花序(图1-3、彩图9)。

图1-3 香蕉
1.叶片 2.叶柄 3.假茎 4.地下茎 5.根 6.吸芽 7.花苞 8.雌花 9.雄花 10.果梳(李佳宁绘)
1.根
无主根。肉质不定根着生于球茎,正常蕉株有200~300条根,分为侧根与下垂根。根系浅生,主要分布在土表下10~30cm土层中,良好的土壤条件下侧根可长至50cm左右,下垂根深75~140cm。
2.茎和吸芽
香蕉由地上茎(假茎)和地下茎(球茎)组成。地上茎由大量叶鞘包裹而成,支撑着叶、花果。地下茎贮存养分,可供根、叶生长,但主要是产生吸芽和花、果。当地下茎的生长点上升到地面40cm左右时,生长点就不再分化叶片而分化花序芽及苞片。地上部开花结实而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后,球茎还能残留下来,保留一、二年并可发生分蘖。吸芽的抽生从每年春分开始,以4~7月最多,9月以后,吸芽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抽芽依季节不同而分为红笋芽(2月后发生,上尖下大,形似竹笋,叶鞘呈鲜红色而得名)和褛衣芽(8~10月间发生的笋芽,翌春此芽越冬后因外表披着枯叶而得名);依叶形不同又可分为剑叶芽(当代植株抽生,叶形尖窄如剑)和大叶芽(上代残留地下茎抽生,叶形短宽如卵形)。
3.叶片
长椭圆形,绿色有光泽,叶特大,长130~280cm,宽50~90cm。完成营养生长期后总叶数可达31~43片,其中按叶形与叶面大小分为:剑叶8~15片、小叶8~14片、大叶10~20片。一株健壮的香蕉具有10~15片功能叶(完整叶片),高产株功能叶最小12片。叶片在6~8月高温多湿季节生长速度最快,每月抽叶6~8片;12~3月低温期每月仅抽1~2片,有时几乎停止生长,其余月份抽叶3~4片。
4.花芽分化和抽蕾
香蕉的花芽分化不定期,可周年抽蕾、开花、结果。抽蕾前已在假茎内部形成花序,此时雌花的数目已经决定,剖开观察当能够辨认出花序时可见有11片原始叶,由此可见,生长点转变成花序正是出现11片原始叶的时候,故花序从分化到抽出,冬天需6个月,夏天需3个月。实践上推测香蕉花芽分化期可根据下列方法判断:①达到了一定的叶面积,一般新植蕉在刚抽大叶时,宿根蕉在抽3~5片大叶时;②达到一定的生长时间,一般春植经5~7个月,秋植经8~10个月。此外有称:当接近地面底部的假茎迅速膨大时或吸芽进入萌发盛期时,香蕉开始进入花芽分化阶段。在栽培上,应特别重视此期的重追肥及保持土壤湿润,这是丰产的关键。
5.花
当最后一片叶(葵叶)抽出后,护蕾叶与花序便出现在假茎顶端(现蕾)。属穗状无限花序,着生两排像梳状的花组,每梳花初被船状花苞片包裹着,开花后苞片自行脱落,花序上段的4~18梳花为雌花(子房占全花长2/3),可发育成果实,紧接有1~2梳中性花(子房占全花长1/2)只有小部分发育成短小的果实,花序下段的梳花均为雄花(子房占全花长1/3),开花后不久脱落。
6.果实
香蕉果实可分为二类,野生蕉果实有籽,须经授粉;栽培种多为三倍体,不需经授粉受精,单性结实。一串果穗有果4~18梳,每梳有果指7~35条,单果重50~600g、长6~30cm。梳果大小由上而下逐渐变小,矮香蕉上、下梳果大小比值为1∶0.55~0.6,相差悬殊,而良种则应上、下梳果长度差别不大。蕉果自开花到收获需65~170d,但高温季节60~90d可收获,低温季节则需120d以上;大蕉品种87-11需5个月,而香蕉品种82-9只需2个多月。福建农业大学观察的台湾香蕉品种从开花到收获约需90d,开花后35d内,果指长度和周径增长最快,果鲜重增加中等;花后35~50d,果指长度和周径增长较缓慢,鲜重增加仍属中等;花后50d到收获果指长度的增长最慢,而鲜重增加最大。

形态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联?

4. 形态的基本构成

所谓空间的形态,是指“空间的轮廓”。空间本身是无限的和无形态的,但是作为室内空间,由于有了实体的限定,才得以量度其大小,使之形态化了,因而它才是有形的。空间形态是空间环境的基础,它决定了空间的观赏效果,对空间环境的气氛、格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室内空间的各种不同的处理手法及目的要求,最终将凝结在各种形式的空间形态之中。根据空间形态的典型特征及其构成处理方法的规律,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下沉式空间。将室内地面局部下沉,使统一的室内大空间中产生了一个界限明确、富有变化的独立象征性空间。由于下沉地面标高比周围地面要低一些,因而有一定隐蔽感、领域感和宁静感。人们在其中休息、交谈也倍感亲切,学习和工作也较少受到干扰。同时,随着视点的降低,空间感觉增大,也会引起室内外景观的变化,增加新鲜感。下沉的深度和阶梯数,要根据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而定。

下沉式空间形态是空间设计的一种惯用手法,例如娱乐场所常见的舞池就是利用下沉式空间来调动人们的参与兴趣。



(2)地台式空间。与下沉式空间相反,地台式空间是将室内地面局部抬高,产生一个边界十分明确的空间。由于地面抬高,使其和周围空间相比变得十分醒目突出,似乎“高人一等”。地台式空间形态常作为拳击台、表演台、休闲吧台使用,显示出开放、展示的性格特征。

(3)凹入式空间。在室内某一墙面或角落作局部凹入处理形成。通常只有一面或两面开敞,所以受干扰较小,其领域感和私密性随凹入的深度而加强。根据凹入的深浅可作为休息、交谈、进餐、睡眠等不同用途,饭店、餐厅等公共场所,常用凹入式空间布置雅座、情侣间等。凹入式空间的顶棚应低于大空间顶棚,这样有利于加强围护感,形成宁静、安全的私密空间。



(4)外凸式空间。若凹入空间的垂直围护面是外墙,并且开有较大的窗洞,则形成外凸空间,它是室内凸向室外的部分,可与室外空间很好地融合,视野开阔。外凸空间可将室外的自然景色、绿化、水面、阳光从视线上引入室内,增加了许多情趣。当外凸空间为玻璃顶盖时,就又具有日光室的功能了。

(5)母子空间。母子空间的关系是一种相对关系,它是对空间的二次限定,是在原空间(母空间或一次限定空间)中用实体或象征手法再限定出小空间来(子空间或二次限定空间)。这种形式类似我国传统的“楼中楼”、“屋中屋”的作法,子空间的形成根据使用功能确定,既能满足功能的要求,又丰富了空间层次。子空间应有相对独立性和领域感,又要与母空间有相当的联系与沟通,使之能融洽相处,各得其所。

(6)流动空间。流动空间的概念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的存在,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具有流动感的空间运动形式。流动空间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感觉上的流动,一种是事实上的流动。感觉上的流动是通过建筑造型的交替变化、线型变化以及色彩、材料的运用给人以暗示,产生流动的联想,使空间产生动感,形成流动空间。事实上的流动则是最大限度地保持空间与环境的流通、交融与连续,使视线通透,交通无阻,借助空气、水流、人流的变化,形成流动空间。



(7)静态空间。静态空间限定度较强,趋于封闭性,多为尽端式空间布置和对称式构图方式,私密性较高。除了向心、离心倾向外,较少其他的倾向,达到了一种静态的平衡。其空间陈设的比例、尺度相互协调,色调淡雅和谐,光线柔和,装饰简洁,视线转换平和,没有强制性引导视线的因素存在。这类空间多见于卧室、书房的空间布置。

(8)交错、穿插空间。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已不满足于习惯的封闭六面体和简单的空间层次划分,在水平方向上往往采用垂直围护墙的交错配置,形成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穿插交错、左右逢源。在垂直方向上打破上下对位,而创造上下交错覆盖、俯仰相望的生动场景。特别是交通面积的相互穿插交错,犹如城市中的立体交通,横贯于室内空间,人流川行其中,使空间显得活跃更富动态。这类空间较适宜于商场、旅馆、展览馆、俱乐部等建筑。

(9)结构空间。建筑结构外露于室内空间是现代派建筑的一个明显特征。人们通过对外露结构的观赏,来领悟结构构思及制造技艺,领悟建筑结构的现代感、力度感、科技感和安全感。它没有繁琐虚伪的装饰假面具,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设计者可充分利用结构本身为视觉空间艺术创造所提供的明显或潜在的条件,创造独特的结构空间。同时,也应注意结构的细部设计,避免因构件的暴露显现粗劣简陋的外观。

5. 形态结构

形态主要研究Fb主断面产出状态,包括规模、产状、形状、分布和组合等。其规模主要指直观尺度或常规尺度下的Fb,其形态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空间分布具有平面成带、深度成面的特点;时间变化上表现明显的迁移性,填空性和周期性特点。必须指出,Fb不是正弦波,也不是简单的弧形。因为Fb比直线形和锯齿状断层的形态结构都复杂得多,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在发育和演化过程中又有许多因素干扰,形成后还可能有后期断裂的继承性和改造性活动,等等。所以,Fb的形态结构异常复杂多变,其形态结构的禀赋特征,目前只好从Fb形态结构的整体统计意义上获得,即从断裂构造形态的不规则而多变的形态中提炼出来的基本形态结构(参见基本特征分形)。因此,它从根本上不同于纯数学含义的正弦波和弧形。
1.形态要素和波形
波峰线:同一个波峰与不同高度水平面的交点的连线,它或呈直线或呈曲线。
波谷线:同一个波谷与不同高度水平面的交点的连线,它或呈直线或呈曲线。
波峰面和波谷面:分别由波峰线和波谷线构成的面,是Fb的包络面,反映Fb的整体形态和产状。
中分面:该面上的每一点到波峰面和波谷面的距离相等。
波长(L):在垂直波峰线或波谷线的剖面内,一个完整波形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视波长(L′),如图2-11所示,一般Fb与地表面的交线或沿脉平面图中的一个完整波形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如A到A′的距离),多是L′,L′>L。

图2-11 视波长、波幅、长短波段示意图

S—中分面;AA′—视波长L′(L′>L);H—波幅;  ,  —分别为短、长波段的一半
波幅(H):波峰点或波谷点到中分面的距离。
波形对称指数  :波形的长波段与短波段之比,或它们在中分面上投影长度之比。
波形舒缓指数  :波幅与波长之比。
用形态要素描述波形形态。
小秦岭金矿田的Fb发育在太古宇太华群深变质岩系中,赋存于Fb中的含金石英脉多为完整的单脉型,呈舒缓波状,且与围岩界线清楚截然,是研究舒缓波状形态特征的良好实例之一。据金硐岔、杨砦峪、文峪、老鸦岔等6个矿区13条勘探采掘脉33个完整波形的统计,W=1~2,  的波形形态具有代表性。统计结果还表明,Fb中部H值大,向两端和浅部变小,Fb中部矿脉厚度大,向两端和浅部变薄至尖灭,短波段往往比长波段厚。
目前已发现的波形(图2-12)有:
1)完整波形:长度≥L(波长);
2)不完整波形:  <长度<L;
3)近对称波形:长短波段长度近相等:  ;
4)不对称波形:相邻波段长度不等,  ;
5)弧形;
6)不规则波形或歧变波形,如小秦岭老雅岔矿区721脉1907m中段所见;
7)波中波。
上述波形的初步划分需明确:其一,这7种波形是地壳中存在的一部分,尚需继续发现,以完善分类;其二,每种实际(野外)波形由于常有其他波形和断裂机制的参与,都相当复杂。图2-12中的波形仅是它的基本轮廓,以便于研究,而不代表野外波形的实际形态;其三,根据断裂系统结构层次,必须进一步划分,以初始波和近相似波为主。

图2-12 Fb包括的波形示意图

2.初始波(Fb-0,Fb-0中的0有初始和原点之意)
Fb-0既是Fb生长发育的必然产物,亦是主要标志,因此可以说如果断层不发育Fb-0,该断层就不是Fb。在均质的脆性岩石和构造应力脉冲的持续作用下,完整的Fb生长发育过程的形态结构可分5个阶段:岩石或矿物微破裂→剪裂面及其扩张→初期断层→初始波→近相似波。主要论述后两个阶段。
岩石或矿物微破裂:岩石或矿物受到应力时,所发生的应变是它原有应变v0加由于松弛作用所发生的应变的和。
 (τ为应力,μ为弹性模量,λ为松弛时间,t为应力作用时间)。]]b-0:上述的微破裂和剪裂面都有其生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断层亦然。初期断层的继续发展便是Fb-0。因为在构造应力脉冲作用下,初期断层产生波状的形态结构(原因见后)。完整的Fb中有若干个波形,但它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形成,而必然有一个波形形成最早,发育最好,波幅增长最快,对其他波形的成长和发育有一定控制作用。不妨把这个波形在形成时间定位上,称为该Fb的初始波(Fb-0)。推测刚形成的Fb-0应该是很舒缓的,即舒缓指数(K)很小,对称指数(W)应该更小或接近于1,而波长(L)较长。由于应力脉冲交汇位置多在Fb的中部,所以Fb-0在形成空间定位上,称为该Fb的中心波,也用Fb-0表示。
Fb-0中每一点的应力作用方式和它的“边界条件”(指边界形状、边界所受的外力以及外界给予它的位移限制)是有密切关系的。当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它们内部各点的作用方式也必然跟着变更。同时,应力作用方式的变化,也导致边界条件发生变化。伴随这些变化,Fb将产生新的形变和新的构造。
3.近相似波(Fb-n,n=1,2,3,…,为自然数)
Fb-0形成后,在构造应力脉冲继续作用下,于Fb-0两端(指Fb主断面与水平面交线的两端,下同)相继形成波形。这两个波形(Fb-1左与Fb-1右)形成的时间相同,空间和地质条件(尤其在岩基中或与构造线方向一致时)相似,形成机理相同,从理论上说Fb-1左与Fb-1右的相似判据相等,Fb-1左与Fb-1右应该是相似波。因为根据相似条件,Fb-1左与Fb-1右相似,两者必须满足相似的基本条件,即相似定律或相似原理:两者对应的物理量成比例;或相似指数>1;或判据相等。
但是Fb-1左与Fb-1右毕竟各在一方,在地质微观尺度上,两者对应的物理量不完全相同或相等,也不可能都成比例,因为地质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两者在多方面只能是近相似,尤其在波形方面,不少实例说明两者变化很大。从统计意义上和理论上来说,将两者称为近相似波是比较适合的。
一个发育完整的Fb可以有多对Fb-n,挨着Fb-0的一对近相似波称为第一对近相似波,用符号Fb-1左与Fb-1右表示。挨着它们的近相似波称为第二对近相似波,用符号Fb-2左与Fb-2右表示,以此类推。在Fb-n中,随着n值的增加,其波形和构造强度会越来越弱,直至消失。
关于断裂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以往多注重于断裂的破碎效应方面,如断层岩、断层面理和动力蚀变等。《发现含金流体充填律》(关连绪等,2007)一文却侧重在断裂系统的形态方面,首次对Fb划分出Fb-0和Fb-n,从而不仅揭示了Fb断裂系统的结构层次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见第四章),而且为储矿空间选优法(见第五章)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形态结构

6. 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形成了组织

生物体一般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这个受精卵进行分裂,细胞的数量增多,细胞从周围吸收营养慢慢长大,随着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细胞数量逐渐变多,这时有些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差异,进而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导致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组织.
  故选:A.

7. 形态构成的介绍

“形态构成”是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其他艺术类专业(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传播类专业(广告设计、出版设计等)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形态构成的介绍

8. 形态特点可分为哪几个方面??

动物世界奇形怪状:有小巧玲珑的猴子,笨重的狗熊,亭亭玉立的长颈鹿等。这些动物各有各的特点,那么怎样抓住特点来介绍好这些动物呢?一、抓住动物的外貌特点写首先要抓住动物外貌的形体特点写。每一类或每一只动物的外形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大象”的钩鼻子,“白兔”的红眼睛等,就是这些动物的特点。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找出动物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用恰当的语言描写出来。这就是抓住动物的形体特点来写了。如课文《翠鸟》一课中就是这样介绍的: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细长的嘴。读了作者介绍的内容,我们就会好象真的看到了翠鸟一样。其次要抓住动物外貌的色彩特点来写。不同的动物,外貌的色彩也各不相同。如:雪白的兔子,黑白条纹相间的斑马,浑身五颜六色的公鸡等。因此,我们在介绍动物时,一定要先仔细观察一下动物身上的色彩,然后抓住它来表现该动物的外貌特点。如课文《翠鸟》一文中就是抓住翠鸟外貌鲜艳的颜色来写的: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样一介绍,使翠鸟显得更加逼真、讨人喜欢。二、抓住动物的习性特点写每个动物的生活习性都自有特点。如:猴子的机灵。熊猫的憨厚,小狗的忠诚,小猪的贪睡等习作时,我们应注意抓住这些特点来描写。在写的时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写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各种各样,有的憨态可鞠,有的调皮机灵,有的傻头傻脑等。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特点,把动物的活动写具体。写动物的吃食。动物的吃食是动物习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动物,吃食时的情景也不大相同。有的狼吞虎咽式,有的细嚼慢咽式,有的挑精拣肥式等。这个部分应抓住吃食时的样子来写。当然,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还可以写动物的居住、睡眠、叫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