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部二二六兵变的原因以及经过、结果??

2024-05-18 06:46

1. 日本军部二二六兵变的原因以及经过、结果??

日本二二六兵变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青年法西斯军官制造了流血军事政变事件,这也是陆军内部皇道派与统制派两派的一次决战。 
   
  政变的起因是皇道派青年将校受日本法西斯主义鼻祖北一辉思想的影响,企图利用流血的军事政变夺取政权,达到改造国家、建立军部独裁政权的目的。政变的直接起因是由于1935年陆军大臣林铣十郎罢免教育总监真崎甚三郎大将,发生相泽事件,致使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尖锐化。 

  1935年12月,陆军部决定调遣皇道派的东京第一师团驻防"满洲"是导致爆发二·二六政变的导火索。1936年2月26日晨,安藤辉三、村中孝次和栗原安秀等皇道派军官,伙同步兵第一、三连队、近卫步兵第三连队的22名少壮军官,抽调1400余名士兵在东京起事。叛乱部队高喊"昭和维新"、"尊皇讨好"等口号,袭击政府首脑官邸或私宅,杀死内阁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和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重伤侍从长铃木贯太郎,误杀冈田启介首相的秘书,占领陆军省、参谋本部、国会和总理大臣官邸、警视厅及附近地区,要求陆军首脑果断实行国家改造,任命荒木贞夫为关东军司令官,以压制苏联,逮捕或罢免"统制派"军官。陆军当局本已预计到发生兵变的可能,但希望利用这一机会建立新体制,因此颁布《戒严令》。 

  但政界、财界和海军部不支持政变,民众也逐渐了解事件的真相,事态的发展遂转向武装平叛。2月29日,陆军首脑正式下达镇压命令,调遣地方部队抵达东京。大部分叛军头目均被平叛部队逮捕,主谋者除2名自杀外,全部被处死,兵乱的思想支柱、法西斯主义分子北一辉、西田税也被处以死刑。参加叛乱的士兵回到各自的营房。平定叛乱后,陆军当局彻底清洗了皇道派,确立统制派对陆军的支配地位,大批与皇道派有牵连的人受到处分,并表示以后反对和拒绝从事扰乱军队秩序的法西斯主义运动。二·二六事件是日本法西斯少壮军官发动的最后一次军事政变。 

  以该事件为契机,冈田启介内阁辞职,军部以血腥的镇压手段加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广田弘毅组阁后,在陆军大臣侯选人寺内寿一大将的强硬要求下,同意恢复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军人遂掌握了随时可以使内阁倒台的大权。此后,日本迅速走向军部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日本军部二二六兵变的原因以及经过、结果??

2. 冈田启介的永田铁山遇刺

 和“十月事件”时一样,相泽被交付第一师团军法会议处置。军法会议长官是“十月事件”时第一师团长柳川平助中将(1935年任台湾军司令,因“二·二六事件”转为预备役),深受皇道派青年军官、被免官的村中、矶边和西田税信赖。审判长是佐藤正三郎陆军少将(第一旅团长,因“二·二六事件”而停职待命),审判员之一是皇道派的小藤惠(“二·二六事件”时任步兵第一联队长,后停职待命),这种人员组成对皇道派十分有利。在公审过程中,遇刺身亡的永田被形容为穷凶极恶、毫无人道的人物,和永田同期进入陆军的一些人在法庭上要求审判长出庭,对永田作出正 确评价。“二·二六事件”就发生在皇道派总头目真崎大将作为证人出庭的第二天。后来“二·二六事件”首谋军官们都在法庭上提到该事件与相泽事件有紧密联系。就在永田遇刺当日,矶部浅一在陆军省前看着来来往往的军人们感叹,如果有两三个志同道合的军官实施突袭,一定能占领陆军省。犬养毅遇刺使政党政治进入黑暗的时代,永田遇刺事件则使陆军内部的对立、斗争喷发出来,照明了黑夜。到了第二年的2月26日,更象火药库爆炸一样发生了重大事件。在这期间,九、十两月时隔四年举行了的全国府县议会选举。这次选举是在过去四年间政党政治闭塞得快要窒息的情况下举行的,是政党政治能否起死回生的试金石,也是即将到来的总选举的前哨战,颇为引人注目。这次选举是在内务省欲借政党政治奄奄一息之机大搞选举肃清运动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的党人缺乏政党政治所必需的经纶、抱负和政策,陷于为求私利进行野合。选民蔑视政党,认为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各党政策雷同,相互附和,执行愚民政策,从这个角度说倒是有必要从更高层次进行选举肃清。结果政友、民政两党在选举中获得压倒性多数议席(85%以上),而且无产阶级阵营超出预料,议席增加了3倍,政党恢复了活力和自信。对军部造成打击的是,在“陆军手册事件”中支持军部的社会大众党在选举中以坚决批判增加军费、要求减轻国民负担为政策中心,取得大胜。府县会选举结果给军部在昭和十一年(1936年)度预算案中提出体现“广义国防论”的财政要求造成冲击,军部的焦躁和忧虑进一步加深。1936年11月21日,第六十八届通常议在距届满还不到一个月时宣布解散,2月20日进行了总选举。这次总选举的特点是军部和内务省两方面都对大选进行干预,他们打着整顿选举运动之名,施全面干预选举之实。围绕选举,议会政治和来自军方、官僚的干预形成怪异的组合。干预是十分露骨的,比如1月25日,陆军次官向各师团参谋长发也通令,要求“利用选举排除反对军部的政策动向”,指示:第一,动员在乡军人会“选出非常时期可以信赖的优秀议员”;第二,“监视议员候选人的演讲活动,如有影响国防思想的内容,应适时采取必要措施。”内务省则严厉揭发、处分违反选举规定者。警视总监、检察官巡视各自管辖的警察署,检举违反规定案件少的主管警察就被指责为怠慢公务,要进行严厉批评。刑讯逼供和暴力成为常用的手段,完全是一种官宪恐怖主义,结果造成参加选举的人数萎缩,弃权者增加。虽然如此,24日公布的选举结果表明,现有两大政党得到支持,但在议席方面政友会和民政党发生逆转。作为执政党的民政党获205个议席,成为第一大党。政友会议席数从选举前301席骤降至171席。连政友会的党首铃木喜三郎也落选。发生“二·二六事件”前夜,在首相官邸举行了小型宴会,庆祝执政党民政党的胜利。这次小型宴会成为在官宪恐怖和军部恐怖夹缝中的一个幽梦。而高桥是清在宴会上犒劳指挥选举的町田忠治和内田信也的欢声笑语显得更加可悲。

3. 日本226政变是怎么回事

二二六事件(日语: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东京的一次失败政变,日本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数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意识形态对手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
直接参与者多判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非贬即谪,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而同时增加了日军主流派领导人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影响力。
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数位青年军官率领士兵分别前往东京各地展开刺杀,并取得相当成果(其中有两名前首相遇害身亡),还一度占领了东京市中心。
然而叛军并未成功杀害时任首相冈田启介和占领皇居,他们也并未成功争取到高级将领的支持,加上昭和天皇对于本次政变行动的愤怒等因素,进而导致叛军无法实现政权的替换,最终于2月29日缴械投降。
有别于先前数次类似的青年军官刺杀政府要员的从轻发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谋起事者多受处重刑。在历经一系列的非公开审判后,共有19名叛军领导人物处以死刑,另有40人得到监禁判决。日本陆军中的“皇道派”势力就此衰落。
日本国内曾一度流行以刺杀方式达到政治诉求的活动也就此终止,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大增。

扩展资料:

影响
一、政府结构异动
尽管二二六事件的政变没有成功,但依旧对整个日本政府和军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月9日,冈田内阁解体,后由冈田的外务大臣广田弘毅任新总理,组织新内阁。
不过因为受到新任的陆军大臣寺内寿一的压力,广田不得不做出一些人事上的让步,例如选择有田八郎为外务大臣,而非自己看好的吉田茂。
此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二六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恢复了“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原先内阁成员中的陆海军大臣职务规定必须是由退役的大将所担任,而此一制度的回复使得现役的陆军大臣和军方利益挂勾。
只要与军方的观点相冲突,后者即可让陆军大臣请辞,迫使内阁进行重组,并拒绝派出该职位的继任者。换句话说,内阁是否能维持全受到军方所影响。事实上,后来广田内阁组成不满一年后,军方即使寺内辞职,内阁也因此解散了。
二、陆军内部的派系清洗
尽管高级将领里只有真崎一人遭控与叛军勾结,皇道派仍因该事件而受到极大的损害,从此便一蹶不振。在寺内的主导下,“革新幕僚”们(尤其是石原和武藤最为活跃)开始在军队中进行清洗。
陆军共12名大将中有9人于4月底退出现役,包括皇道派领袖荒木、真崎、川岛和本庄。另外其他对皇道派和政变行动抱持同情态度的也同样剥夺其现役身份,或调到离首都偏远、无法发挥政治影响力的地区任职,如山下、香椎、小富士、堀、桥本虎之助和柳川平助等。
其他的军官,即便不是皇道派者的权力也受到限制,以消除皇道派在军中的剩余影响力,几乎每一位曾对叛军表达支持的高级将领都受到影响。


三、历史意义
二二六事件为日本在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推动了日本法西斯主义,也使日本逐渐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战后政治学家丸山真男认为二二六事件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第二阶段成熟期结束(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6年二二六事件),展开了第三阶段的法西斯运动完成时期,日本军方以支持由上至下的法西斯主义。
创造了由官僚、垄断资本家及政党的统治联盟,执行了和欧洲法西斯政权类似的政治主张,如对外扩张、赞颂扩军、反个人自由主义、反国会政治、反马克思主义,但不同于欧洲的日本法西斯特色:“家-国”、重农主义及从西方殖民主义手中解放亚洲人民的政治修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二六事件

日本226政变是怎么回事

4. 二二六事件始末

“二二六”暴乱 
1936年2月25日下午,日本东京的天空,黑云密布。大雪在前三个晚上已经下了1英尺多,厚厚地覆盖了全城。这是54年来不遇的大雪,而且看样子还要下。 

披上银装的东京,既有东方色彩,又有西方色彩。离传统屋顶的皇宫几百码处,是一座四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新式建筑。这是处理宫廷事务和天皇办公的宫内省大厦。在紧靠皇宫的一座小山后面,是一幢幢政府大官的官邸,其中最大的是首相官邸。 

夜深了,可是外表宁静的东京,却酝酿着一场激烈的骚动。在皇宫外侧一端,是第一师团的兵营。由于陆军省(等于我们通常所说的“部”)一名少佐告密说,他们要发起武装叛乱,引起了当局对这个兵营的注意。嫌疑分子已受到监视,还给政府要员加派了保镖。首都官邸的门窗用钢筋铁条加固,安上了直通警视厅的报警器。宪兵队和警方自以为可以从容应付局势,一小撮叛乱分子毕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这一天不是安然无事么? 

但是,就在此刻,这个负责守卫皇宫的精锐部队中的叛乱分子正在准备于次日拂晓前,分头袭击东京六个目标,包括警视厅和若干政府大官的住宅。 

2月26日清晨4时,香田清真大尉和其他叛乱领导人把他们的部下从梦中叫醒。士兵们对阴谋一无所知,他们还以为是进行一次夜间演习,各个小组立刻奔向了各自的目的地。香田自己率领的一组将攻占陆军大臣官邸,想强迫高级将领支持他们。另一组将占领警视厅。其他四组则分别去刺杀首相、藏相(财政大臣)、宫内相和侍从长。 

栗原中尉和一名宪兵军官直奔首相官邸正门,解除了在大门旁室内睡觉的警察的武装,进入官邸。顿时,枪声大作,大厅内吊灯全被打碎。住在首相官邸后门外对面的迫水久常,既是首相的秘书,又是首相的女婿。他听到枪声,马上给警视厅挂电话。但是警察已经被叛乱的陆军打退了。当迫水再给警视厅打电话时,电话里说:“我们是起义部队。”500名叛军已占领了警视厅。他又给附近的宪兵队打电话。可是宪兵队不安地回答:局势失去控制,我们无能为力了。 

这时候,首相冈田启介被惊醒了。他的妹夫松尾传藏急忙把他引到一间密室里藏了起来。可是松尾刚走出来,就被冲上来的叛军误以为是首相打死了。 

在离首相宫邸几条街口的地方,叛乱者冲入陆军大臣川岛义之的官邸。香田大尉把川岛吆喝出来,向他宣读一系列要求,川岛俯首听命,立即前往皇宫,向天皇启奏叛军的要求。 

安藤辉三大尉率领的150名士兵冲进天皇侍从长铃木的官邸。铃木被叛军打了好几枪,但都未击中要害,侥幸活了下来。 

当叛军冲进藏相高桥是清的宽大卧室的时候,他正躺在床上睡觉。一名中尉握着手枪,一脚踢掉藏相的被子,喊着:“天诛!”把全部子弹射向这位老人。另一名叛乱军官大喊一声跳上前来,挥起军刀砍去,用力太猛,透过高桥的棉衣,砍断了右臂,接着又把刀刺进藏相的腹部,还恶狠狠地左右捅了几下。藏相是陆军出身,又当上了日本银行的总裁和贵族院的议员。少壮派军官憎恨他,因为他坚持削减上一年的巨额军费。 

还有一伙叛军由高桥太郎少尉率领闯进了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的郊区寓所。渡边正和他的小女儿躺在床上。高桥用手枪向他射击,然后再用军刀,砍掉了他的脑袋。另一组叛乱者在山区休养地到处搜寻天皇心腹顾问牧野伸显。由于找不到他,叛军便放火烧旅馆,逼他出来。但这位老人从后门逃上山去。叛军紧追不舍,朝他打了一连串子弹,误以为打中了,才一轰而去。同时,前首相斋藤实也被杀了。 

天大亮了,东京的市民们还蒙在鼓里,直到警察让乘坐公共汽车的市民绕开皇宫和政府大楼时,人们才感到事情不妙。这时候,暴力行动已结束,叛军占领了东京市中心约1平方英里的地方。他们利用山王旅馆作临时指挥部,把“尊王义军”的旗子挂在首相官邸外。他们散发的“宣言”中声称,要清君侧,粉碎重臣集团,认为元老、重臣、军阀、财阀、官僚、政党均为破坏国体的元凶。 

上面说的就是“二二六”暴乱当天的情形。为什么在日本军队中出现这种“下克上”的现象呢?原来日本军阀早就有征服中国进而征服世界的野心。早在1927年夏天,首相田中义一就向天皇秘密奏章,打算先征服满蒙,再侵略中国,然后征服全世界。在军队里,一派人认为不经过政变。也可以实现军事独裁和侵略中国的目的,主张放弃刺杀和政变计划。他们在陆军内叫做“统制派”。然而另一部分下级青年军官,仍没有放弃发动政变刺杀大臣建立军事独裁的主张。他们被称作“皇道派”。“二二六”暴乱就是“皇道派”这帮青年军官干的。 

“二二六”叛乱由于得不到其他部队的支持,最后和平地投降了。但是,法西斯势力不是减弱,而是进一步加强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在日本陆军中占据了领导地位。他们得到了日本势力最大的四大财阀的支持,确定了全面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国策,进行扩军。这样,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体制,在“二二六”暴乱之后,最后确立起来了。到了1937年7月,他们在中国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公开侵略中国,世界大战的序幕就拉开了。

5. 1936年二二六事件(日本)谁知道,给我讲


1936年二二六事件(日本)谁知道,给我讲

6. 贺屋兴宣的出谋划策

贺 屋刚开始搞预算时候的负责的是海军预算,1927年的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和1929年的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他都作为大藏省的随员参加了。知道弄钱困难的贺屋 兴宣当然希望日本能够接受英美提出的裁军方案,但被作为海军省次席随员的山本五十六少将狠揍了一顿,被揍出了鼻血的贺屋兴宣听着山本五十六的“再不住嘴把 海军军官全部叫来揍你”的威胁,只能住嘴,好在最后海相财部彪还是在协定上签了字,才让日本过了几年安定日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部势力肆虐日本政坛,其向外扩张的野心与日俱增、不断膨胀,以致在日本掀起了异乎寻常的军备扩张热,贪得无厌地不断要求扩大军费预算。由于大藏省掌握着年度财政预算的大权,军部再狂妄,在大藏相面前也要忍让三分,在这种情况下,贺屋认为,利用大藏省并通过大藏大臣控制军部的时机已经到来。1935年,贺屋兴宣任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手下的主计局长。在高桥心目中,贺屋一直是个不可多得的理财能手,因此对他格外器重和信任,每每遇到棘手的难题,都免不了要与贺屋商量,请他帮忙出谋划策。1935年秋,在冈田内阁为编制1936年度预算举行内阁会议前夕,高桥召见了贺屋,就军费预算问题征求了他的意见。:“军部那帮家伙,尽提些轻率、愚蠢的要求,对这些要求当然不能理睬,不过,现在的军部是以下克上,在这种情况下,对狂妄的年轻中佐、少佐们,是给他们一点儿甜头好,还是给他们一点儿颜色看呢?从政治、财政方面考虑,你认为如何掌握适当?”贺屋回答道:“对这个问题不宜采取过于缓和的态度。如果给他们一点甜头,反而会怂恿他们想要更多的甜头。因此,需要把真实情况讲明,要所有阁僚和军部的人认真严肃地来考虑这个问题,除了高桥先生,没人能做到。”贺屋的一席话说得高桥心里感到十分熨帖,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内阁会议上,高桥从和平、国力、财政的角度,阐述了其试图调和军需与经济之间关系的主张,并得到了多数阁僚的支持。由于他的这一做法明显不适合军部的口味,使得他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排挤与压制,并最终导致他在1936年爆发的二·二六事件中,被皇道派青年军官杀害。高桥遇害后,贺屋兴宣感到很内疚,并在心里为高桥鸣不平,但他在表面上,他依旧在大藏省“任劳任怨”地工作,并逐步得到新内阁的信任。倡导统制经济冈田启介内阁由于“二二六”事件的发生而倒台,其后的广田弘毅内阁是在军部的强力干预下产生的。大藏大臣由马场瑛一担任,他上任后立即作了重大的人事调整,换上了一批迎合军部的人物,原来的抑制军部派基本全被撤掉,只有贺屋兴宣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帽。 1936年5月,贺屋兴宣出任大藏省理财局长,掌管金融政策。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了金融室,调查发行公债的限度与编制新计划。当时日本的财政预算,每年都要依赖发行巨额公债来维持。有一种说法,“公债不管发行多少,只要能用储蓄吸收回来就可以。”贺屋对此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公债的发行限度是受其所需物资的供给限度制约的,如何确定发行的限度至关重要。”因此,他着手调查研究公债的限度问题。贺屋兴宣担任理财局长前后共计八个月,在此期间,日本军部的势力日益膨胀。为使日本经济能够适应军部的需求,贺屋开始倡导推行统制经济。1936年秋编制的预算方案,似乎称之为军费预算更为贴切,因为它成了以军费为主的大幅膨胀的预算。在预算方案明显向军费一边倾斜而有可能遭到阁议反对的情况下,贺屋兴宣不失时机地提醒陆海军财务负责人说:“你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武器、弹药及其制造设备。但是,铁、铜、镍等金属和石油、皮革、木材等必需的原材料在日本少得可怜,这些东西需要大量进口。光靠大藏省纳入预算,并不能保证获得必要的资财。”贺屋又进一步地献策,“必须把重要物资需求量的增加额计算出来,才可供编制国际收支时参考。”贺屋的这套理论,后来被称为“物资预算”,并博得军部的赞赏。

7. 日本历任首相都是谁?

历任首相
明治时期
第1任 伊藤博文(いとう ひろぶみ)1885年12月22日—1888年4月30日
第2任 黑田清隆(くろだ きよたか)1888年4月30日—1889年10月25日(在任中単独辞职)
代首相 三条实美(さんじょう さねとみ)1889年10月25日—1889年12月24日(时任内大臣,临时兼任首相职务)
第3任 山县有朋(やまがた ありとも )1889年12月24日—1891年5月6日 陆军军人
第4任 松方正义(まつかた まさよし)1891年5月6日—1892年8月8日
第5任 伊藤博文(いとう ひろぶみ)1892年8月8日—1896年8月31日(第2次担任首相,在任中単独辞职)
代首相 黑田清隆(くろだ きよたか)1896年8月31日—1896年9月18日(时任枢密院议长,临时兼任首相职务)
第6任 松方正义(まつかた まさよし)1896年9月18日—1898年1月12日(第2次担任首相)
第7任 伊藤博文(いとう ひろぶみ)1898年1月12日—1898年6月30日(第3次担任首相)
第8任 大隈重信(おおくま しげのぶ)1898年6月30日—1898年11月8日 宪政党
第9任 山县有朋(やまがた ありとも )1898年11月8日—1900年10月19日(第2次担任首相)
第10任 伊藤博文(いとう ひろぶみ)1900年10月19日—1901年5月10日 立宪政友会(第4次担任首相,在任中単独辞任)
代首相 西园寺公望(さいおんじ きんもち)1901年5月10日—1901年6月2日 立宪政友会(时任枢密院议长,临时兼任首相职务)
第11任 桂太郎(かつら たろう)1901年6月2日—1906年1月7日 陆军军人
第12任 西园寺公望(さいおんじ きんもち)1906年1月7日—1908年7月14日 立宪政友会
第13任 桂太郎(かつら たろう)1908年7月14日—1911年8月30日(第2次担任首相)
第14任 西园寺公望(さいおんじ きんもち)1911年8月30日 1912年12月21日 立宪政友会(第2次担任首相) 

大正时期
第15任 桂太郎(かつら たろう) 1912年12月21日—1913年2月20日(第3次担任首相)
第16任 山本权兵卫(やまもと ごんべえ)1913年2月20日—1914年4月16日 海军军人
第17任 大隈重信(おおくま しげのぶ)1914年4月16日—1916年10月9日 立宪同志会(第2次担任首相)
第18任 寺内正毅(てらうち まさたけ)1916年10月9日—1918年9月29日 陆军军人
第19任 原敬(はら たかし)1918年9月29日—1921年11月4日 立宪政友会(在任内遇刺)
代首相 内田康哉(うちだ こうさい)1921年11月4日—1921年11月13日 立宪政友会(时任外务大臣,临时兼任首相职务)
第20任 高桥是清(たかはし これきよ)1921年11月13日—1922年6月12日 立宪政友会
第21任 加藤友三郎(かとう ともさぶろう)1922年6月12日—1923年8月24日 海军军人(在任内病逝)
代首相 内田康哉(うちだ こうさい)1923年8月24日—1923年9月2日(时任外务大臣,临时兼任首相职务)
第22任 山本权兵卫(やまもと ごんべえ)1923年9月2日—1924年1月7日 海军军人(第2次担任首相)
第23任 清浦奎吾(きようら けいご)1924年1月7日—1924年6月11日 司法官僚,贵族院议员
第24任 加藤高明(かとう たかあき)1924年6月11日—1926年1月28日 宪政会(在任内病逝)
代首相 若槻礼次郎(わかつき れいじろう)1926年1月28日—1926年1月30日 宪政会(时任内务大臣,临时兼任首相职务)
第25任 若槻礼次郎(わかつき れいじろう)1926年1月30日—1927年4月20日 宪政会 [11] 

昭和时期
第26任 田中义一(たなか ぎいち)1927年4月20日—1929年7月2日 立宪政友会,陆军军人
第27任 滨口雄幸(はまぐち おさち)1929年7月2日—1931年4月14日 立宪民政党(在任内遇刺,退任后死去)
第28任 若槻礼次郎(わかつき れいじろう)1931年4月14日—1931年12月13日 立宪民政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29任 犬养毅(いぬかい つよし)1931年12月13日—1932年5月16日 立宪政友会(在任内遇袭;五一五事件,当日晚11时26分死去)
代首相 高桥是清(たかはし これきよ)1932年5月16日—1932年5月26日 立宪政友会(时任大藏大臣,临时兼任首相职务)
第30任 斋藤实(さいとう まこと)1932年5月26日—1934年7月8日 海军军人
第31任 冈田启介(おかだ けいすけ)1934年7月8日—1936年3月9日 海军军人(在任内遇袭;二二六事件)
第32任 广田弘毅(ひろた こうき)1936年3月9日—1937年2月2日 外交官
第33任 林铣十郎(はやし せんじゅうろう)1937年2月2日—1937年6月4日 陆军军人
第34任 近卫文麿(このえ ふみまろ) 1937年6月4日—1939年1月5日 宫廷贵族五摄家之一近卫家长子,贵族院议长
第35任 平沼骐一郎(ひらぬま きいちろう)1939年1月5日—1939年8月30日 司法官僚,枢密院议长
第36任 阿部信行(あべ のぶゆき)1939年8月30日—1940年1月16日 陆军军人
第37任 米内光政(よない みつまさ)1940年1月16日—1940年7月22日 海军军人
第38任 近卫文麿(このえ ふみまろ)1940年7月22日—1941年7月18日 大政翼赞会(第2次担任首相)
第39任 近卫文麿(このえ ふみまろ)1941年7月18日—1941年10月18日 大政翼赞会(第3次担任首相)
第40任 东条英机(とうじょう ひでき)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 陆军军人
第41任 小矶国昭(こいそ くにあき)1944年7月22日—1945年4月7日 陆军军人,朝鲜总督
第42任 铃木贯太郎(すずき かんたろう)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7日 海军军人,枢密院议长
第43任 东久迩宫稔彦王(ひがしくにのみやなるひこおう)1945年8月17日—1945年10月9日 皇族,陆军军人(驻日盟军占领下)
第44任 币原喜重郎(しではら きじゅうろう)1945年10月9日—1946年5月22日 外务官僚,贵族院议员(驻日盟军占领下)
第45任 吉田茂(よしだ しげる)1946年5月22日—1947年5月24日 外务官僚,贵族院议员(驻日盟军占领下)
第46任 片山哲(かたやま てつ)1947年5月24日—1948年3月10日 日本社会党(驻日盟军占领下)
第47任 芦田均(あしだ ひとし)1948年3月10日—1948年10月15日 民主党,外务官僚(驻日盟军占领下)
第48任 吉田茂(よしだ しげる)1948年10月15日—1949年2月16日 民主自由党(第2次担任首相,驻日盟军占领下)
第49任 吉田茂(よしだ しげる)1949年2月16日—1952年10月30日 民主自由党(至1950年);自由党(1950年开始) 第3次担任首相,驻日盟军占领下(1952年4月28日主权回复日本)
第50任 吉田茂(よしだ しげる)1952年10月30日—1953年5月21日 自由党(第4次担任首相)
第51任 吉田茂(よしだ しげる)1953年5月21日—1954年12月10日 自由党(第5次担任首相)
第52任 鸠山一郎(はとやま いちろう)1954年12月10日—1955年3月19日 日本民主党
第53任 鸠山一郎(はとやま いちろう)1955年3月19日—1955年11月22日 日本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54任 鸠山一郎(はとやま いちろう)1955年11月22日—1956年12月23日 自由民主党(第3次担任首相)
第55任 石桥湛山(いしばし たんざん)1956年12月23日—1957年2月25日 自由民主党
第56任 岸信介(きし のぶすけ)1957年2月25日—1958年6月12日 自由民主党
第57任 岸信介(きし のぶすけ)1958年6月12日—1960年7月19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58任 池田勇人(いけだ はやと)1960年7月19日—1960年12月8日 自由民主党
第59任 池田勇人(いけだ はやと)1960年12月8日—1963年12月9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60任 池田勇人(いけだ はやと)1963年12月9日—1964年11月9日 自由民主党(第3次担任首相)
第61任 佐藤荣作(さとう えいさく)1964年11月9日—1967年2月17日 自由民主党
第62任 佐藤荣作(さとう えいさく)1967年2月17日—1970年1月14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63任 佐藤荣作(さとう えいさく)1970年1月14日—1972年7月7日 自由民主党(第3次担任首相)
第64任 田中角荣(たなか かくえい)1972年7月7日—1972年12月22日 自由民主党
第65任 田中角荣(たなか かくえい)1972年12月22日—1974年12月9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66任 三木武夫(みき たけお)1974年12月9日—1976年12月24日 自由民主党
第67任 福田赳夫(ふくだ たけお)1976年12月24日—1978年12月7日 自由民主党
第68任 大平正芳(おおひら まさよし)1978年12月7日—1979年11月9日 自由民主党
第69任 大平正芳(おおひら まさよし)1979年11月9日—1980年6月12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在任中突然死于心肌梗塞)
代首相 伊东正义(いとう まさよし)1980年6月12日—1980年7月17日 自由民主党(时任内阁官房长官,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第70任 铃木善幸(すずき ぜんこう)1980年7月17日—1982年11月27日 自由民主党
第71任 中曾根康弘(なかそね やすひろ)1982年11月27日—1983年12月27日 自由民主党
第72任 中曾根康弘(なかそね やすひろ)1983年12月27日—1986年7月22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73任(なかそね やすひろ)1986年7月22日—1987年11月6日 自由民主党(第3次担任首相) 

平成时期
第74任 竹下登(たけした のぼる)1987年11月6日—1989年6月3日 自由民主党
第75任 宇野宗佑(うの そうすけ)1989年6月3日—1989年8月9日 自由民主党
第76任 海部俊树(かいふ としき)1989年8月10日—1990年2月28日 自由民主党
第77任 海部俊树(かいふ としき)1990年2月28日—1991年11月5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78任 宫泽喜一(みやざわ きいち)1991年11月5日—1993年8月9日 自由民主党
第79任 细川护熙(ほそかわ もりひろ)1993年8月9日—1994年4月28日 日本新党
第80任 羽田孜(はた つとむ)1994年4月28日—1994年6月30日 新生党
第81任 村山富市(むらやま とみいち)1994年6月30日—1996年1月11日 日本社会党
第82任 桥本龙太郎(はしもと りゅうたろう)1996年1月11日—1996年11月7日 自由民主党
第83任 桥本龙太郎(はしもと りゅうたろう)1996年11月7日 1998年7月30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84任 小渊惠三(おぶち けいぞう)1998年7月30日—2000年4月5日 自由民主党(在任中中风;辞任后死去)第85任 森喜朗(もり よしろう)2000年4月5日—2000年7月4日 自由民主党
第86任 森喜朗(もり よしろう)2000年7月4日—2001年4月26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87任 小泉纯一郎(こいずみ じゅんいちろう)2001年4月26日—2003年11月19日 自由民主党
第88任 小泉纯一郎(こいずみ じゅんいちろう)2003年11月19日—2005年9月21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89任 小泉纯一郎(こいずみ じゅんいちろう))2005年9月21日—2006年9月26日 自由民主党(第3次担任首相)
第90任 安倍晋三(あべ しんぞう)2006年9月26日—2007年9月25日 自由民主党
第91任 福田康夫(ふくだ やすお)2007年9月25日—2008年9月24日 自由民主党
第92任 麻生太郎(あそう たろう)2008年9月24日—2009年9月16日 自由民主党
第93任 鸠山由纪夫(はとやま ゆきお)2009年9月16日—2010年6月2日 民主党
第94任 菅直人(かん なおと)2010年6月8日—2011年8月26日 民主党
第95任 野田佳彦(のだ よしひこ)2011年9月2日—2012年12月26日 民主党
第96任 安倍晋三(あべ しんぞう)2012年12月26日—2014年12月24日 自由民主党(第2次担任首相)
第97任 安倍晋三(あべ しんぞう)2014年12月24日—2017年11月1日自由民主党(第3次担任首相)
第98任 安倍晋三(あべ しんぞう)2017年11月1日—今 自由民主党(第4次担任首相)
扩展资料
日本首相介绍: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简称日本总理大臣、日本总理,通称日本首相,是日本内阁的最高首长,也是日本国政府首脑,领导各行政机关运作。
其产生方式是在国会议员之中择一提名,再经国会议决指名,在形式上由日本天皇任命。现任首相是日本自由民主党党首安倍晋三(第98任、亦是日本战后第2位两度出任首相一职的政治人物),自2012年12月26日起就职。
首任首相

正式称呼是内阁总理大臣,设立于1885年。日本首任首相是明治维新元老伊藤博文,他曾4次出任首相,累计任期达8年。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明治维新元老。长洲藩人,生于日本天保11年,幼名利助后改俊辅,又改博文,号春亩。生父为一农民,名林十藏。后过继于下级武士伊藤家为继子。幼年就学于松下村塾,崇信尊王攘夷思想。
他是日本近代政治强人,四度出任首相。伊藤博文是日本现代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同时又是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1909年前往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大臣柯科曹夫商谈划分远东势力范围。在哈尔滨火车站检阅仪仗队时,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连击数枪,旋毙。
参考资料:日本首相—百度百科

日本历任首相都是谁?

8. 山本五十六对国内局势变化的态度是什么?

这一时期日本的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在大资产阶级的扶植、纵容下,日本法西斯运动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日本军部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成功后,法西斯分子深受鼓舞,便开始在国内实施暗杀政变等手段,企图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2年,他们迫使政党内阁倒台,军队内的法西斯分子也分裂成“皇道派”和“统制派”。两派相互残杀,并于1936年2月26日制造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二二六事件”。大约1500多名皇道派官兵打着“天诛”的旗号,对统制派实行突然袭击。杀戮持续了近4天,统制派遭到了残酷的清洗。81岁的藏相高桥是清、海军大将斋膝实、海军大将铃木贯太郎、首相冈田启介等重要人物均遭袭击。铃木和冈田侥幸活命,高桥和斋腾实被杀。2月29日,天皇下旨平息叛乱。得到大财阀支持的法西斯统制派趁机剪除异己,控制了政府。事变后的广田内阁,实际上是军部的傀儡。在法西斯主义分子的操纵下,广田内阁加快了侵略扩张步伐。8月,通过了《帝国国防方针》和《国策基准》,决定“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向南发展”。11月,日本和德国签订《关于共产国际协定》,把矛头指向美国。
国内局势的变化使刚被任命为海军航空本部部长的山本五十六忧心忡忡。他对过激分子的行为十分反感。在“二二六”事件爆发之初,曾有人到航空本部动员海军参加,结果被山本赶出办公室。事件发生后,山本曾说:“如果陆军做得太过分,使叛乱势态继续恶化下去,海军也准备出面干涉,最终难免同陆军兵戈相见。”这虽然是一时气话,不过也反映了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