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灭亡后,那些欠西方列强的赔款和借贷,后来又如何处理?

2024-05-04 11:44

1. 清王朝灭亡后,那些欠西方列强的赔款和借贷,后来又如何处理?

身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闭关锁国的清朝,在忧心忡忡中风雨兼程。为平息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大量增加的军费开支令人不堪重负,不得不向西方借钱;另一方面,软弱无能的清廷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巨额赔款。它还加速了清王朝衰败的进程。人们很好奇,清王朝灭亡后,那些欠西方列强的赔款和借贷,后来又如何处理?

一、清廷外债情况。
清末举债始于1853年2月,当时上海道台吴建彰为了消灭太平军,借了13000银洋给洋商。此后的58年间,清廷共借了208笔外债,总负债高达13亿两白银,其中61%是各种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列强支付的赔款,29%借给实业,而真正用来海防和抵抗外侮的只有6%,另外3%用于维持行政运作,1%用于镇压革命或起义。甲午战争是清廷借贷的重要转折点。此前,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的代表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赔偿2100万两白银。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当时清廷财政拮据,已由富翁变成负翁。待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赔款四百万两,清廷便不堪重负,开始大举举债。
起初清廷对借贷还是十分理性的。例如,1862年福建巡抚向英法两国商人之间借款50万两,曾引起朝廷的关注和不满。但是,左宗棠西征后,情况大不相同,为筹集军费,他先后向洋人借钱六次,总计达一千六百多万两,最高年息百分之十八,令人惊叹的是,甲午战争前清廷借了五千三百多万两,但很快全部归还,未有积欠。
甲午战争后,清廷外债急剧增加,仅1895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就偿付了两亿两白银,并支付了三千万两赎辽费。因为日本限定三年归还,清廷只好借给沙俄、德国和法国,总共三亿白银。为还债,东北的矿权,南满铁路,以及旅顺、大连、胶州湾、广州湾等地方的经营权,都屈辱地交给了这三国。

再者,庚子赔款使清廷还欠清了四亿五千万白银的外债,再加上三十九年还清的利息,总计达一百三十五亿之多。因此晚清最大的外债,便是庚子赔款。
二、民国初年负债的处理。
溥仪于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覆灭,39年外债偿还,清政府只偿付了10年,按说,换了一个环境,民国就不用偿还了。但是西方国家拒绝接受这种愚蠢的做法,他们提出,既然清朝灭亡了,剩下的赔款,应该由新生的国民政府继续偿付。
为了防止西方国家恼羞成怒干涉内政,孙中山早在清亡之前就与西方达成协议,民国成立后继续执行庚子赔款协定,维护了西方国家原有的在华利益。公告文书也已颁布,以公开承认清政府对偿付欠款和外债的责任。其后的赔款,则由民国政府和北洋军阀承担。在此期间,根据罗斯福的建议,美国于1907年7月放弃了赔款,并将所获庚子赔款中的一半退还给中国,以资助中国留学生,并为他们建立清华大学。

清王朝灭亡后,那些欠西方列强的赔款和借贷,后来又如何处理?

2.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所负担的责任”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行动? 有什麽影响?

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的胜利应该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为标准的记录到历史的,也就是说二战在1945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而你所说的下一个时间段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按照国际纪事年表也应该是从1940年到1945年这一段时间可以勉强的叫做五十年代初期。实际上你提问的二战后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不确定的时间段,你的提问让人无法回答

如果按照我的理解,你的问题应该是从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末,美国在国际社会上所担负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责任是什么?并且在这几方面其采取了什么行动等等……
我会这样回答,随着二战战争步伐的停止,一昧地加强军事对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阵营的攻击已经接近尾声或者已经失去的美国参战的真正目的意义,正当苏联筹划大军占领柏林时,一直对利益情有独钟的美利坚合众国开始蠢蠢欲动,因为他们知道随着西德的倒下,有着东德之称的苏联势必因势利导在拿下柏林之后定会大肆宣传自己在二战的功绩,在声势上压倒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国务院正是鉴于此在二战尾声时期做出了第一个也最具有针对性的政治决定,三分柏林。随后命令美军部不惜一切代价在苏军跟德军死磕时从北方南方西方迅速向柏林靠拢。二战结束以后,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和美国的舆论宣传,美国援助遭受战争洗礼的西欧是出于最基本的人道援助,还有某些学者认为美国的第二个政治决定援助西欧是出于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恐惧生怕自己的资本主义盟友在被德国干得正迷糊又被苏联诱骗……,于是在政治的指引下开始了对西欧的经济援助,我个人觉得这样理解是很有欠缺的,这只是被中国美化的过的社会主义和被故意丑化的美国为指导思想的庸人所想。我个人觉得美国在战争期间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武器弹药,以至于自己在几十年之内很难消耗殆尽,白白的丢弃不如换点外债,自然援助苏联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就选择了还有亲美倾向又有自己发展实力的西欧,日本,以及越败越战的国民党政府,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量的美式武器美式罐头出现在中国抗日及国共战场上。想想中国国民政府使用多少黄金来还这些东西,你就会知道,援助资本主义只是战略从此上的幌子,接着分析为什么这不是以援助资本主义为目的的,一般的援助是没有回扣的,尤其是人道上的更不会要穷人给你埋单,而美国呢,是不是以西欧的附属北约为条件的,当然借款为次了。
军事上直接出兵直接占领了日本,加速了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革,其影响对独联对中国致命的。
美国背地里像反对社会主义但又迫于苏联强大军事压力的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提供军事援助,这一次是真的不要钱的,呵呵,他们默契的达成了配合,只要你出兵反对苏联我就无偿的给你提供军事物资,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的1991.
我想重点说说美国这厮对当时国民政府的欺辱,美国借助国共内战大发特发战争财。在其不断倾销二战军事滞销物资的同时,并以高价出售粮食武器,国政府把库存大量黄金送给了美国,美国商人在华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低价坑销次级制成品,于是我们眼中的通货膨胀也就可是了,有些喜欢把通货膨胀的shi盆子扣在以蒋介石为主的四大家族敛财上,这是不正确的违反历史的,其实只要国人动脑一想就能明白,钱和国家对于本身就不傻的蒋中正来说孰重孰轻,他还不知道吗?

3. 清朝灭亡后,当时亏欠西方列强的赔款最后是如何处理的?

在清朝时期,清朝欠下的最大一笔债款就是八国联军侵略过后欠下的庚子赔款。
在八国联军打下清朝的首都北京之后,他们考虑到种种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直接灭掉清朝或者把清朝瓜分掉,不过他们当时也并没有轻易放过清朝,为了搜刮到他们的想要的利益,他们逼迫清朝和他们签订了数额高达四亿多两白银的赔款条约。

这笔赔款的数额非常庞大,如果要让清政府一下子全部还完,就算把他们榨干了也还不了。
列强们当时也知道这个状况,因此为了能保障自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钱,他们就制定出了一个分期付款的条约,让清朝分39年的时间把这批赔款赔偿给他们。
从八国联军入侵到清朝灭亡的十来年时间中,清朝一直都乖乖地向西方支付赔款。

清政府灭亡。中国进入了民国时代。
之前在菜叶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当时民国政府其实是可以不用再偿还这笔赔款了的。但是不赔款,要有前提,就是要能扛住列强的催债。而且要能在没有列强支持下,稳定住政权。很显然,孙中山和袁世凯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最终,清政府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由民国政府继续履约,战争赔款也由民国政府继续赔付。民国政府承认了昔日清政府的所有烂账。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大总统告友邦人士书》
当然,这主要是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不争气导致的。尤其是国民政府,抗战都爆发了还在坚持赔款给日本钱,也算是“奇景”了。

据资料统计,从1902年至1939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出通告宣称停止支付庚款为止,庚子赔款总计实付之数为6.64亿海关两,扣除美英等国退款等,中国实际支付给帝国主义的赔款数额共5.76亿两,约占总数的58%。
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废除了中国的一切外债。解放战争时期,长江上跟英国人发生的紫英舰事件让外国势力看到了,新的中国人是不好惹的,说话是算数的,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加上共产党翻山倒海的气势,外国势力没有立刻跳出来反对,但是在1951年的对朝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利,纷纷加入对中国的战争,当初毛主席废除的外债的债权国一个都不少地参入,都想借此机会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结果,朝鲜战争,中国人赢了。

所以,那些外债,不是外国列强不想要,是他们要不去,不是他们没行动,是行动了,没结果,最后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清朝灭亡后,当时亏欠西方列强的赔款最后是如何处理的?

4.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就不断和西方列强签订各种不平等的的条约,以至于最后西方各国都因为眼红而加入到瓜分中国的行列之中。
据统计,清政府与列强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共计有343个,合计赔偿金额高达15亿两白银,相当于乾隆年间清政府近30年的全部财政收入。
其中,比较出名的条约有《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北京条约》,赔偿英法联军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赔偿八国联军本金加利息共计9.8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
面对这样一大笔巨额赔偿,本身就财政紧张的清政府显然无力偿还,它只能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同时向各国不断举债偿还,于是窟窿越填越大,广大百姓苦不堪言。

等到1912年,清政府灭亡后,新成立的北洋政府为获取列强的支持,所以并没有废除这些赔偿,而是继续履行清政府向列强们的赔款。
不过,北洋政府本身也是千疮百孔,哪里有钱来偿还给列强呢?所以它仍然只能以主权来换取借款。比如,段祺瑞执政时,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的《西原借款》,段祺瑞将东北抵押给日本,然后从日本借款1.45亿日元,折合白银1亿两。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东北被张作霖占据,而张作霖又是个硬骨头,所以他虽然承认这个借款条约,但就是一直拖着不让日本进入东北。
结果,日本人花了一亿两白银,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后来这个条约也不了了之。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才终于占据东北。
后来,等到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就宣布终止对德国和意大利的赔款。
等到1923年,苏联和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合作,为表示诚意,他们就主动宣布废除掉清朝欠他们的所有赔款。自此,中国就再也不用向苏联支付赔偿款。
接着,随着北伐运动的兴起,全国掀起废除西方列强在中国特权的运动,国民政府趁机收回来不少租界。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为获取英美等国的支持,仍然答应为继续偿还债务。

当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也是千疮百孔,根本无力偿还这些债务,所以依然只能向洋人借款,一但不能及时偿还,唯一办法就是出卖国家主权,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出卖土地,出卖铁路和通信基本权利,这样一来,列强就会逐渐控制中国。
等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就正式宣布终止对日本的赔偿,但尽管如此,中国已经赔款了白银共计6.532亿两。
后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的东方战场上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南京政府以此得以更加主动与他国开展修约活动。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就决定放弃中国的债务,并且宣布退还中国已经偿还的债务,但是并不是真金白银的退还,而是用在支援中国教育方面上,比方说用在中国赴美留学生身上。随后英法等国也开始纷纷效仿。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不用偿还的债务指的是清政府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欠下来的赔偿款,并不是后来民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向列强们新借的债。换句话说,这些新借的债,还是需要继续还的,否则就要拿主权来抵押。
但是,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就宣布废除掉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同时蒋介石政府所欠下来的债,也一律不再归还。
这个举动,直接让外国列强们都傻眼了,不带这样玩的吧!为逼迫中国屈服,接下来就是各国长达几十年对中国不予承认、不予建交、不发生贸易往来,也就是所谓的对中国实行大封锁。
当时,美国还对中国在海外的资产进行扣押,据说共冻结中国约8.05亿美元的在美资产,中方则针锋相对,扣押美国公民在华约20亿美元的资产。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中美建交,这场争斗才终于结束,外国列强也终于承认了现实。

5. 二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外交成果?

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1943年11月22日-26日,国民政府出席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其中要求日本自一战以来在太平洋上侵占的所有岛屿被剥夺,及侵占中国的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等全部归还中国,支持朝鲜的自由与独立,解放东南亚被日本侵占的国家和地区等。
外交成果: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中国世界四强的地位。《开罗宣言》是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的第一份重要国际文件,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二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外交成果?

6. 二战时期美国是如何支援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的?

基本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南方的(也可看做是两条)
抗日战争期间,自1938年广州沦陷以后,我国沿海口岸,均被日寇封锁,国外的抗战物资,能大量运入国内的唯一运输路线,只有中越运输路线,即海防至昆明的滇越铁路一线。滇越铁路的卡车有限,尽管海防的待运物资堆积如山,国内抗战物资却奇缺。1939年5月,经说服法国驻越南总督,得其批准开设第二运输路线,即先用船运至西贡,再由西贡装载火车,运抵昆明。这样使国内奇缺的抗战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畅运。这条线是主要的运输线。

一条是北方的
既是走西北的丝绸之路,从中亚地区,用驼队马队将一些武器物资运送到西北地区,再经转运送到前线。这条线由于路途遥远,方式落后,起到的作用不大。

7. 二战时日本是怎样处理美英在华利益

自1845年以来,美英两国在上海设立公共租界已将近一百年。当时,在美英公共租界里,商行从1937年的213户增加到1941年的613户,企业从1937年只有400余家至1941年激增到4700多家,且其中以电力、金融、地产、贸易等企业为主,并且当时美英两国在上海公共租界中的投资就分别占其在华投资总额的64.9%、72.6%。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爆发了“日本这次没有正式宣战,卑鄙的攻击会永远承担不名誉的罪名”(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语)太平洋战争。几乎在同时,日寇在中国的派遣军隶属下各部队按预先计划,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攻占了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和美、英等国在华各地的租界。
1
在此之前,日本就对美英等国在华利益垂涎三尽、盼望已久。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当局为日本国力弱小所困,一度由日寇中央部下令,让侵华日军以截断中国的补给及联络线为名,在海上干起了海盗才会干的营生,见货轮就上,见东西就抢。当时,日寇第5师团在上海,近卫、第18、第48师团在华南的广东一带,一边进行登陆训练一边干着海盗生意。
早在1941年8月12日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南部后,日本大本营就以“大陆命第529号”给侵华日军下达了这样的任务,即“按照形势的变化,迅速加强对第三国的战备”。此时所谓的“第三国”,指的就是在华的美英等国机构和企业。
侵华日军根据“大陆命第529号”命令,于同年9月1日以“大陆指第940号”命令,下达了“关于进驻上海租界时陆海军分担警备的中央协定”,主要包括,“1、向上海公共租界及法租界进驻兵力 (不包括宪兵)时,陆海军分担之警备地区划分如下:公共租界B地区及海军现在警备的地区由海军负责,其他公共租界及法租界由陆军负责。2、以武力接收公共租界及法租界时,担负武力接收及接收后的警备划分,也与第一项相同。”
2
同年11月21日,为在接收租界时更好地动用武力,下达了“大陆指第1032号”的指示,其内容包括,“1、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为了处理天津英国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及其他在华敌方各国的权益,行使武力时,应根据如下的要求行事: (一)关于陆海军对上海公共租界行使武力及警备地区的划分,须以大陆指第949号为根据。(二)为了不暴露我方企图,行使武力应在确认南方作战开始之后进行,为此将另行下达命令。(三)对于轴心各国及第三国的权益,注意不要引起无益的纠纷。2、不要暴露我方的企图,以免给整个作战指导造成困难。对此要严加注意。”
同年11月28日,时任日寇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的田中,就要求针对上海美英等国公共租界中的海关、统税、运输、矿山、银行金融、制造工业、不动产、进出口业、普通商业、公共事业 (自来水、电车、汽车、电信、电话、无线电)等税收和经营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同年12月1日,当日寇大本营最终决定用武力对在华美英荷等国的利益进行处理时,大本营参谋总长接连下达了“大陆指第1040号”指示及“陆支机密第390号”、“陆支机密第391号”实施方案。
同年12月3日,为更好处理上海公共租界,日寇大本营特地发出指示,侵华日军可以使用集结于上海的第四师团。当时,日寇第4师团是作为大本营直辖军。
3
12月8日凌晨4时。侵华日军第23军立即发布开始进攻香港的命令,至25日,攻占了整个香港全岛。
在华北,日寇接收了当时驻扎在北平、天津、秦岛皇等地的美国204名海军陆战队的投降并进驻了天津英租界,同时,接管了开滦煤矿、中英煤矿等美英企业。
在华中,8日凌晨6时,日寇海军对停泊在上海港的英国“彼得烈尔”号炮舰和美国“威克”号炮舰进行攻击,击沉英“彼得烈尔”号炮舰,美“威克”号炮舰投降日军,同日,日军完成了对上海公共租界的占领。
当时,英外交官被遣送到英国领事馆及上海国泰饭店,美外交官被遣送到上海大都会饭店。
同时,在上海公共租界里,还有近2万犹太人及约7万美英等国公民被关押起来。当时,二万犹太人因纳粹德国追杀而逃到中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民众对逃难到中国又再度被日寇关押起来的犹太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粮食供应方面,这也是当犹太人建国之后,以色列这个国家一直对中国友好的根源所在。
时,日寇从属于美、英等国的银行中直接接管到旧法币现金约12亿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对于濒临破产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笔救命钱。
1942年1月20日,日寇大本营召开政府联席会议,决定将上海、天津等地美英等国的租界中“属于敌国的文化设施 (学校、教会、医院等),我方不需要者,移交国民政府(汪伪)管理;上海公共租界的特区法院及重庆(蒋政权)系统文化设施等,一律移交国民政府(汪伪)管理”。这就是后来汪精卫一直所津津乐道的“收回租界治外法权”的原因。
4
回望世界近代史,其历史和事实都已表明,日本这个国家,是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至今,在安倍右翼政权下,已有越来越多的言行表明,日本似有“死灰复燃”迹象。
由此,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会议上,讨论日益右翼起来的日本安倍政府,应是题中之义。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望采纳

二战时日本是怎样处理美英在华利益

8. 二战后中国的状况

经济: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创伤,遍地都是废墟,很多人还在吃不上饭,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但是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两党还是决定要将这些日本人送回他们国家。
这么多人口不论是从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是非常了巨大的付出,后来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光是遣送这部分人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在中国的这部分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也全都是中国提供的,据当时资料记载,光是在沈阳的这部分日本人在粮食和燃料方面就花了一个多亿,中国为了保障集中营里日本人的温饱问题,还为其一次性买了粮食和燃煤共七百吨,共计最少也是五千万。
集中营里的日本人享受着日此好的待遇,而很多中国人却还在挨饿。
当然,除了粮食和燃煤之外,衣服和药物等生活必需品的花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不仅如此,中国还应日本的要求给日本的侨民和战俘拨款,还有一批高达四百万的管理费。
这三年内给日本的花费总共有十个多亿,要知道当年中国的经济水平并不高,一个人一年的收入还没有一百人民币,所以这个经济负担实在是太重了,十个亿,那是多少个中国人多少年的收入啊。
如果按照二战结束签订的协议,这部分钱实际上应该是日本方面出的,中国只是先垫上而已,可以抗战结束的中国马上就进入了解放战争,连日本战后的赔款都放弃了,哪还顾得上这部分钱。
科技:
当时中国科技落后,时中国的飞机产量仅仅是日本的零头。由于没有制空权,中国军队被日军压着打,动不动炸弹就从空中丢下来了。
炮兵阵地经常打不了几发就得赶紧转移,如果转移慢了很快就会被日本空军炸掉。当时中国军队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坚持战斗,可以想象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此外,日本已经开始研发原子弹、喷气式战斗机等先进装备,而中国则一穷二白,连螺丝都要进口,可以想象当时两国的差距有多大。但就是在这种差距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军民凭借大无畏的精神,前仆后继,和日寇进行搏杀,最终用了八年的时间在盟军的帮助下打败了日本。
实事求是的说,中国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真的不容易。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军民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中国的大国地位是不屈不挠的中国军民打出来的。中国无愧于世界五大国的地位。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