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的M0 M1 M2分别是什么 求举例和区分!

2024-05-19 01:14

1. 货币经济学的M0 M1 M2分别是什么 求举例和区分!

M0、M1、M2、M3都是用来反 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 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 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 用卡存款) ; 广义货币(M2) =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 存款);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 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 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 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 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 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 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 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 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 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 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 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 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 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 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 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 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 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 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 有涨价风险。

货币经济学的M0 M1 M2分别是什么 求举例和区分!

2. 货币理论中的M0、M1、M2如何理解?


3. M0、M1、M2是什么?货币供应量解读

 M0、M1、M2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三个重要指标。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如下(可认为是按照货币流动性标准):
   此外,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又设置了M3:    M3 = M2 + 金融债券 + 商业票据 +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经济学所说的货币通常是指M2)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 M1和M2增长率的变化 来揭示 宏观经济 的运行状况:      • 若 M1增速较快 ,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 若 M2增速较快 ,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 若 M1过高、M2过低 ,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      • 若 M2过高、M1过低 ,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

M0、M1、M2是什么?货币供应量解读

4. 货币供应中的M0/M1/M2到底是个啥?

M0、M1、M2这几个名词,经常能够在财经新闻中看到,从新闻大意也能看出这几个指标还是对经济、对股市、对通货膨胀都有一定影响的。但是这几个指标到底具体是啥意思呢?我们来通俗的解释一下。
  
 M0、M1、M2本身是货币金融里的专业名词,用来衡量货币供应量,只是所指代的货币范围不同。
  
 首先,这个字母M,就代表货币,即Money。
  
 而数字0,1,2呢,分别指代三种不同范围的货币,跟数字大小一样,它们所指代的范围:M0<M1<M2。
  
 M0指的是 流通中的货币 ,流通的意思就是不在银行里的,指的是银行体系以外的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个人手中的现金之和。
  
 包括纸币和硬币,也包括我们在非银行,如支付宝里面的钱,但是不包括信用卡这种授信的钱。
  
 你去银行取钱,那么M0就会增加;你去银行存钱,那么M0就相应减少了。
  
 所以,M0是流动性最好的货币。
  
 M1指的是 狭义货币 ,是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只算活期存款(我国目前只计算企业的活期存款,不计算个人的),因为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因此流动性也很高。
  
 M1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购买力,M1的增加和减少,对国民经济生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般国家如果调控货币供应量,基本都是调控M1。
  
 M2指的是 广义货币 ,它又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期存款和储蓄构成。也就是不管活期定期,都加起来。
  
 M2又叫“准货币”,因为定期存款和储蓄不能直接变为现实购买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变成活期就能成为现实购买力了。
  
 从上面的定义就能直接看出,三者之间是有包含关系的,那三者到底怎么影响社会经济体系的呢?
                                          
 M0越高,说明流通中的现金就多了,货币在社会中流动起来,就说明有更多的钱在民间运转,我们普通人手头宽裕,消费也会增强,老百姓经济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说的也很形象。
  
 M1由于加上了企业的银行活期存款,因此它反映的是社会的现实购买力。
  
 M1高,代表普通民众和企业的资金宽松,消费能力强,同时消费者信心增加,经济活跃度提高,会带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上扬。
  
 反之,M1低,则资金紧张,消费能力弱,消费者信心不足,经济活跃度也不足,股市和房地产必然受到负面影响。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央行放水会导致股市上涨,主要是调节了M1。
  
 因此,M1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对于股市和房地产有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并且对货币变化有放大效应。
  
 M2不仅包含M0和M1这种流动性资金,还包括一段时间不会动的存款和储蓄,也就是说,M2还包含着潜在购买力。
  
 M2通常用来指代总的货币供应量,它的流动性最差,但是可以直观地看出来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压力的状况。
  
 M1和M2既可以同时增长,也可以互相转化。
  
 如果大部分人每天花的多存的少,那么M1的增速更快;如果大部分人每天存的多花的少,那么M2的增速更快。
  
 如果M2增速超过M1的增速,这说明企业和民众大都将资金以储蓄的形式存在银行,货币流动性减少,导致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就相应减少,特别是实体经济里面有盈利可能性的投资机会在减少,货币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堆积在金融体系内,这无疑将影响到投资继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而如果M2增速低于M1的增速,说明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可随时支付的流动资金较大,货币流动性增加,企业和民众交易活跃,消费意愿强烈,各类资产的收益率走高,个体盈利能力增强,经济景气度自然上升。
                                          
 企业的活期存款也可以变为定期,定期存款变为活期;同样我们普通居民也可以将储蓄付款给企业,企业也会将钱发给员工。
  
 如果央行放水,那么M1和M2会同时增加。
  
 而如果M1和M2都快速增长,说明货币在银行信贷体系中循环得很快,供需两旺,企业再投资意愿很高,经济发展火热。
  
 以后,我们在新闻中看到这几个指标的时候,就能大致知道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性是充裕还是紧张、经济是景气还是萎缩了。

5. M0 M1 M2 M3的含义及紧缩这四个货币量的方法是什么?

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划分为 M0、M1、M2、M3四个层次;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M0=流通中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1=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M3=M2+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紧缩的方法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扩展资料: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能够紧缩货币量的原因如下: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而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
简单来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让银行可以用来贷款给个人和企业的钱的比例减少了,由此引起的货币供应量自然会减少,所以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紧缩货币政策。
再粗浅的比方是,银行原本有100元钱,其中有17.5元钱必须放在国家手中,能使用的只有82.5元;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必须再多放0.5 元给国家,能借贷给社会的钱变成了82元,更少了。
顺带的一系列问题就是"物以稀为贵",钱少了,更贵了,你存银行的利息会多一点,但银行贷款出去的利息也会比以前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0

M0 M1 M2 M3的含义及紧缩这四个货币量的方法是什么?

6.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中的储蓄存款指的是什么?

储蓄存款,是指居民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储蓄存款是社会公众将当期暂时不用的收入存入银行而形成的存款。储蓄存款的存户一般限于个人。传统的储蓄存款不能开支票进行支付,可以获得利息。

扩展资料:
在储蓄时,应与银行约定进行自动转存。这样做,一方面是避免了存款到期后不及时转存,逾期部分按活期计息的损失。
另一方面是存款到期后不久,如遇利率下调,未约定自动转存的,再存时就要按下调后利率计息,而自动转存的,就能按下调前较高的利率计息。如到期后遇利率上调,也可取出后再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储蓄存款

7. 货币经济学的M0、M1、M2有什么区别?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货币经济学的M0、M1、M2有什么区别?

8. 在经济学中"M1""M2"是什么意思?

在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货币层次的划分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M0+ 个人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 银行借记卡活期存款+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 
M2=M1+ 个人非银行卡下的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存款+ 农村存款;M3=M2+ 企业定期存款+ 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外币( 折合人民币) 存款; 
M4=M3+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十非银行金融机构回购协议+ 非银行企业持有的短期政府与金融债券+ 住房公积金存款。 

上述是专家学则的建议划分方法 
而事实上 
我国现阶段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