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是谁?

2024-05-11 16:47

1. 王戎是谁?


王戎是谁?

2. 王戎是谁?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元”。

3. 谁知道王戎是谁?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元”。

谁知道王戎是谁?

4. 王戎是谁?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自幼聪慧过人,监事过人在危难中曾亲自与乱军交锋,冒白刃之险,然而他始终谈笑自若,从未有害怕的神情。有时召集亲故宾友,以宴饮为乐。

简介: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

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

5. 王戎是怎样的人?

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王戎是怎样的人?

6. 想知道王戎是谁呀?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
在王戎的一生中,年少成名自然已成为天才之人的标配。在王戎的小时候,就有不同寻常的态度与气量。在仅有的历史记载中,王戎作为一个小孩子,能过长时间地直接对视太阳,而毫无事情,作为正常的人话,眼睛说不定就已经瞎了。所以世人称赞王戎眼神十分有神并且明亮优质,不同于寻常人。
在王戎的青年时期,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王戎自身对于身边的事物有十分明显的认识,并且能够准确地说出评判,十分健谈,往往能够地提出问题的所在,这也是王戎自身的魅力所在,与其他人的仕途相比,王戎的仕途十分顺利,在官府之人的推荐下,他成功地成为侍郎,在朝廷对他的重用加深后,他的仕途更加地一帆风顺。
仕途的顺利,与他的能力也是不可分割的,除了之前提到的健谈,容易见风使舵,很会说话下,王戎也有一颗仁爱之心,面对遗民的态度,他是怀抱慈悲的心态。
在王戎六十几岁的时候,突然厌倦了官场,与阮籍以及山涛先隐居后在做官的方式不同,他在六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游玩与自然之间,有了一定的经历之后,面对人生的景色的看法角度都不一样起来,对于所读经典所蕴含的思想也在王戎心中有茅塞顿开的想法。
在最后的欢乐安详的晚年后,王戎又被司马家族重新地被迫征召成为司马,在成为司马之后,不久后也与世长辞。

王戎的主要事迹
1、识鉴过人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邓艾等率军伐蜀,钟会在出师前过往与王戎道别,询问王戎有什么灭蜀的计策。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成果就难了。”次年,钟会叛乱失败被杀,大家都认为王戎有见识。 
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邪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到司马伦、孙秀掌权时,杀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幸免。王戎厌恶族弟王敦,经常托病避而不见,后来王敦果然起兵造反。他的有先见之明到了如此境界。 

2、王戎死孝
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前往凭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母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7. 王戎是谁

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 
一、生平 
1、生于大富之家 
王戎,字浚冲,山东省琅琊林淅人。王氏一族在林淅是有名望的大族,从他的亲族辈中,便出了王衍、王澄、王导、王敦,等人物,掌握着东西两晋政府的 政坛,有「八王」之称,与同为山西名族的斐氏「八斐」并称。王室与斐氏也有亲交,王戎的女儿及嫁给斐頠为妻。王戎的祖父,是魏朝的凉州刺使、贞陵亭侯,所 以他自小便生活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因此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也可多少得知他长大后的个性。 
2、神童---王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雅量篇.4】 
从此之后,王戎便被称为「神童」。另一件事发生在王戎七岁之时,据【世说新语】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闲攀栏而 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从这两篇中,对与王戎的描写当中,可以得知王戎的确可以说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尽管可能说有点夸大 的效果,不过也可以得知王戎真的自小便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子,可谓聪明过人。在晋书本传又记载说王戎的眼睛特别炯炯有神,能够视目不眩,斐楷见了,大为惊叹 说:「容眼烂烂,如岩夏电」这就是说他的眼睛光彩有神。 
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锺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锺曰:「向二童何如?」锺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在这一篇中所记载的正是王戎和斐楷果如锺会所料,成为当时西晋政坛上的要人了,也可看出其小时候的成就是不凡的。

王戎是谁

8. 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戎是一个善于动脑筋,观察仔细,孝顺但又贪吝的人。
我国古代有很多神童,自小就聪慧过人,王戎也是一个早慧的神童,他很有观察能力和独到见解,小小年纪看到老虎也不惧怕,长大后虽有才华却贪婪吝啬,但他又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

王戎为人贪吝: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人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