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大同的历史

2024-05-04 00:53

1. 介绍一下大同的历史

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久远的历史,瑰丽的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那么,大同这座城市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使它得以获此殊荣呢?  
  第一点,大同的历史确实悠久,准确的说两千多年,大同的历史是有了,而且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第二项就是文化,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我们的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那么这两个文化大不相同,这两个文化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么来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那么这地方的文化特点就出来了,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贵呀!
    第三条就是都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比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都是几朝的都城,而且时间也很古,特别西安、洛阳这是古都嘛,那么大同作为都城,仅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时期,它是北方的一个都城,但是准确的说,有九十七八年的历史,在这个地方建都,在这九十七八年中,这个都城有过一段辉煌,这个辉煌的状况,那还是文献记载不多,通过近年的研究,那还是可观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绵延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在这里摈弃汉人笨重的战车长袍,推广轻便的胡服骑射,从而成就了一代霸业。汉朝时,刘邦率军抗击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困七天七夜,后来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突围。这一次战争失利使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也就有了后来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
  一座历史名城,总是与一些傲视古今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内的东北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书写了大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
  至今,在大同还有北魏风韵的遗存,那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多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第十六至二十窟,世称“昙曜五窟”,是北魏名僧昙曜奉文成帝旨意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昙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竟然是北魏几代帝王的真实写照,连脸上脚上的黑痣也相吻合。《魏书》记载,“是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当然不会是巧合,而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北魏之所以尊崇佛教、大兴石窟,是基于佛教对于皇权有“济益之动”的考虑。拓拔圭借高僧法果之口喊出了“皇帝即当今如来”的历史强音。礼佛崇帝的要求,迎来了北魏在云冈浩大的开窟造像工程,昙曜五窟也就应运而生,从而实现了北魏王朝政教合一的局面。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气度是空前绝后的。举目望去: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箫……这是北魏文化中特有的华贵绚烂的造型、圆润流畅的线条、丰满柔和的构图、热闹欢乐的气氛。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北魏王朝的大气磅礴,感受鲜卑族人理解的佛教文化。
  通过今天的分析,它(云冈石窟)每一个造像,每开一个窟,兼顾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照顾了现实的帝王,一个方面把佛教的内涵,非常充分而巧妙的表达进去,我在这个方面,看到了《华严经》的佛教的空间观念,《秒法莲华经》的时间观念,以及弥陀的西方极乐世界人们向往的观念,以及将来弥勒佛在世的时候想象的那种太平盛世的观念,无一不在云冈石窟有所体现,而这个事情发生在北魏,距离今天一千六百年,那就是说,在北魏哪个时候,以鲜卑人的观念理解的佛教很深刻。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外东南方发现了北魏明堂遗址,这个惊人的发现令人们兴奋不已。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是礼治文化的载体。北魏明堂规模宏大,是北京天坛的三倍。是综合两汉与魏晋历代儒家的结晶,并有所创新而成的。明堂文化是北魏文化成熟后的一大标志,它引领着今人去凭吊北魏王朝的文化建构。而且明堂的发现成为一个坐标点,由此,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现存的大同城,就是北魏都城平城的所在地。
  我们大同这个平城的内城呢从北魏哪个时候到今天,将近一千六百年都过了,没有动地方,整坨坨的在这个地方,这就不同于我们中国前头已经从都城学会划出的八大古都,你比如典型的象西安、洛阳,汉长安、唐长安不是在一个地方,秦长安不是在一个地方,洛阳、汉洛阳、唐洛阳,都不在一个地方,都是搬迁过地方,北京比较年轻,辽、金时候,把那地方定为上京或者是中京,元代才正式在哪个地方,定都叫大都,它是元、明、清三代(都城),也就是七、八百年的历史,变了三次,现在北京的考察已经很清楚,元大都的遗址是在什么地方,辽、金时候的都城在什么地方,明代才定了现在的地方,最起码有三次变迁地方,那么从都城的迁移和固定,这个点来说呢,大同又是唯一的没有挪动地方。
  五代时,后晋石敬塘为了当上“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大同由此划归辽地,从而一扫唐朝时的颓废,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此后的两百多年,大同先后成为辽、金两朝的陪都,契丹人和女真人钟爱的“西京”。历代文人似乎只钟情于颓废腐败、偏安一隅的赵宋小王朝,而对强大鼎盛的辽金政权不屑一顾。其实,先后与南宋并存于世的辽、金两代,不仅兵强马壮、地域辽阔,而且继承并创造了高昂奔放的北方文化。这种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发源于当时的国都北京,但因为北京后来屡次建都,早已难觅其踪了,而在大同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位于大同市区的华严寺、善化寺以及观音堂等遗存,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辽金文化的特征。尤其是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内的辽代塑像露齿菩萨,造型极为独特,菩萨口露香齿,尽展佛韵的神情,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内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宋塑侍女相比,显然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宋人受‘礼“制约束太深,内秀多于外露;而契丹人豪迈洒脱,齿露芬芳,是另一种美的表现。
  明朝时的大同改变了都城文化的风貌,以一个军事要冲的姿态掀开了新的一页。当年朱元璋率明军攻克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军残部退回蒙古高原,元气大伤,但仍对中原念念不忘,对明朝北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明王朝因此格外重视北部边境的防御,在北方设立了九个防务重镇,称为九边。其中大同镇的战略位置尤为重要,当时全国十二分之一的军队驻守在这里,明成祖和明英宗都曾到此御驾亲征,有“大同士马甲天下”的美誉。
  1952年,中央文化部主持了全国各地的古建筑调查研究。以罗哲文先生为主的燕北古建筑勘察组在勘察报告中评价:“大同保存下来的古迹、文物非常多,可以说是国内有数的保存古迹文物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正是这些文物古迹向我们讲述着大同两千多年来起起落落的历史。一座历史名城,凝聚着历史上一个或数个朝代的精华和气韵。因此,中国有这样一个说法:秦汉隋唐看西安,宋齐梁陈看南京,钱越赵宋看杭州,燕元明清看北京……那么,北魏辽金看大同,是理所当然的事。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大同市,自古有“凤凰城”的美誉。是北魏拓拔氏入主中原的第一都,也是辽金两朝陪都。它集魏晋风韵为一山、辽金风流为一城,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同古城整个布局好似一只舒展单翅的凤凰,南关为凤之头,主城为凤之身,北关象征凤凰的尾部,东关为左翅,惟独没有西关。传说是一位勇士搭剑射掉了凤凰的右翅,所以这只彩凤至今无法远走他乡。
  北魏近百年的建都史和辽金二百多年的陪都史,使大同这座塞外名城有着不凡的王城气度。这气度不仅辉映在云冈石窟的大气磅礴和华严寺、善化寺的雄伟精巧,更渗透在古城的血脉里。自北向南穿越大同的这一条河被称为“御河”,这名字透着都城的味道,应该北魏时就有了。
  大同素有“龙壁之城”的美称,至今还保存有龙壁九座之多。其中尤以大同九龙壁最负盛名。龙壁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建筑物,一般用作建筑物的照壁,多建于皇宫、王府、庙宇门前。既可作为院落建筑的屏障,又能烘托出建筑物的肃穆和华丽。大同九龙壁为中国九龙壁之最,比北京故宫皇极门前和北海公园的两座九龙壁都要大。这座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九龙壁,是明初代王朱桂府的照壁。采用黄、绿、蓝、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的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巍峨壮观、光彩夺目,为古城大同锦上添花。
  今天的大同市已然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近百万市民在这里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似乎与其他城市并无二致。很难说得清他们操守的是什么文化。然而这里毕竟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叠加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历史上,鲜卑人走了突厥人来,契丹人走了女真人来,蒙古人、鞑靼人、沙陀种、瓦剌部走马灯似的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征战,你来我往,一派多民族的聚散离合景象,大同独特的城市文化也便由此而来。
  大同文化究竟是胡化了的汉文化,还是汉化了的胡文化,还是胡汉交融文化,对这个问题,我经过长久的思考,发现我们大同有个特点,我们大同的居民谈不上五代,就是说有五代人在大同世居,这就不象人家南方人,南方人家有祠堂,有家谱,人家一追溯,我们的祖先是明代的、宋代的、唐代的,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去,人家都能够排下家谱来,大同没有,什么原因呢,古代北方的民族,在这个地方出入来往、相当频繁,因此,每一个民族来了,他们要留下他们的文化,当然这个地方也有本土的汉人,但是汉人在这个地方,占的比重有多大,应该说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不是绝对多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地方绝对是胡化了的一种文化,但是呢,汉文化的力量比较大,胡人来到大同以后要学汉文化,他们又把汉人的东西又学进了许多,那么这个时候呢,又汉化了胡,你比如典型的北魏,北魏王朝(在大同)建都九十多年当中,它的治国方针,它的中心内容,大部分采用的是汉人的,所以说,大同的这个文化呢,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特别应该看到胡汉的交融,这是大同文化的特色,
  这种多民族交融形成的独特文化和民俗风情不只体现在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上,而要从大同的传统民居中去寻找。这些破破烂烂的四合院里传承着大同最鲜活的生机和韵味。古民居、古街巷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建国初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说过:北京城的价值不在于王府、宫殿和寺庙,而在于所有建筑物的空间秩序,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文物。大同当然也是如此。漫步这些街巷,你可能会踢起北魏的沙尘,也可能会踩到辽金西京的瓦砾,从中感受那一千六百年的古都遗韵。
  (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称,它的街道的格局是非常有特点的,因为它延续了隋唐的里坊制,这样一种格局,这个里坊制怎么说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讲的居住区一样,就是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那么,每一个“里”里面,也是棋盘式的,又分成多少个居住的单位,那么,这个街道呢,就是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然后再组成一个大的居住区,那么,中国的里坊制是在北宋以后开始变化的,就是把商业发展到街道上,是从北宋开始的,就是打破了过去隋唐时期里坊制的这种结构,那么,它(大同)恰恰是很真实的保存了这种结构,现在它(大同)的街道格局,仍然是这样,只不过是有些建筑,以经变成现代的建筑了,但是大体的格局没有变,那个时候它的每一条街和街之间的路口,都有牌楼,大同最有名的是四牌楼,这个四牌楼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但很可惜,大同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后,不到两年时间把四牌楼给拆掉了,非常遗憾。
  现在最惨的就是街道的里坊制格局,现在比较还能够看的出的就留下东南隅的一小块,这种东西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希望尽快的拿出方案来,如何抢救这一片(传统街区),北京现在不是定了五十几片重点保护吗,我们大同也不妨学学北京,我们就定一片行不行,东南隅这一片,把它保护好,这就是我的一个希望,这样的话,我们大同这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脉络可以往下延续,
  民风、民俗是最直观的文化现象,它折射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气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造就了大同独特的民风。
  如果讲到大同的民风,可以概括这么三点,第一就是这个地方比较尚武,大同人,尤其是县里边,到解放前夕都保存着一种练武的习惯,你象吴家窑呀好多地方,哪个地方好象习惯每个人都舞拳弄棒,这个与这个地方战争频仍、参军的人数多有关系,另外,大同人比较善歌,几乎每个县都有(小剧种),你象灵丘的罗罗腔,广灵的大秧歌,朔州的秧歌,右玉的道情,阳高的二人台,浑源的扇鼓,还有我们的北路梆子,还有朔州的喜罗,浑源的扇鼓,有十几种之多,我们研究发现,她为什么遗存这么多呢?这是由于当时好多少数民族在这儿交流、融合,每一个来这儿的民族都带着老祖宗的一种音乐的载体,发展到现在那就是那些小剧种,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同人比较爱美,过去大同的民居,老百姓的家里边收拾的特别干净,大同人特别讲究衣着,衣着比较爱美。
  在大同,你会发现这里的人大多都长得眉清目秀,尤其是大同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美女。其实大同多美女是古已有之,《大同府志》记载民间有谚语:“宣府的教场,蔚州的城墙,大同的婆娘,为三绝”。
  这与大同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融合是分不开的,包括匈奴人、鲜卑人,鲜卑这个民族,现在好象从地球蒸发了一样,这个民族到底哪儿去了?其实鲜卑从北魏哪个时候,改了汉姓了,这些人都融合到当地了,鲜卑人有个显著的特点,高鼻子,大眼睛,这些人和汉族人婚嫁、结合,那么生出的后代就要漂亮一点,恐怕这是大同人产生靓哥美女的根本原因。
  大同工艺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其中,铜器加工工艺可谓闻名中外。至今在大同,手工制作铜器的作坊还在传承着古老的手艺。大同的铜器加工始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民国《大同志稿》记载:“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民间流传着“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的说法,足见大同铜器的声名远播。描龙绣凤的铜火锅与其说是炊具,不如说是一件工艺品。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周恩来总理将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赠送给他,一时使大同铜火锅享誉四方。
  大同素有“煤海”之称,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有当地居民开采煤炭用以炊煮取暖的记载。唐宋时大同煤炭开采已较为发达,成为商品、流通市场。明代诗人于谦曾有一首咏《煤炭》的诗: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炬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由于煤炭采掘历史悠久,矿工众多,以往民间有每年冬至庆祝矿工节的习俗。当天,大街小巷、商店住户门前都要用煤块垒成圆碉形“旺火”。到了晚上,满城大大小小的旺火点燃, 一片欢腾热闹的气氛。如今大同市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大同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每天通过铁路、公路将优质煤炭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大同,展示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融汇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埋藏着丰富的资源,传承着古朴的民风,今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依然散发着恒久的光辉。

介绍一下大同的历史

2. 大同市的历史是怎样的?

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久远的历史,瑰丽的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那么,大同这座城市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使它得以获此殊荣呢?  
  第一点,大同的历史确实悠久,准确的说两千多年,大同的历史是有了,而且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第二项就是文化,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我们的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那么这两个文化大不相同,这两个文化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么来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那么这地方的文化特点就出来了,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贵呀!
    第三条就是都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比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都是几朝的都城,而且时间也很古,特别西安、洛阳这是古都嘛,那么大同作为都城,仅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时期,它是北方的一个都城,但是准确的说,有九十七八年的历史,在这个地方建都,在这九十七八年中,这个都城有过一段辉煌,这个辉煌的状况,那还是文献记载不多,通过近年的研究,那还是可观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绵延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在这里摈弃汉人笨重的战车长袍,推广轻便的胡服骑射,从而成就了一代霸业。汉朝时,刘邦率军抗击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困七天七夜,后来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突围。这一次战争失利使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也就有了后来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
  一座历史名城,总是与一些傲视古今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内的东北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书写了大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
  至今,在大同还有北魏风韵的遗存,那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多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第十六至二十窟,世称“昙曜五窟”,是北魏名僧昙曜奉文成帝旨意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昙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竟然是北魏几代帝王的真实写照,连脸上脚上的黑痣也相吻合。《魏书》记载,“是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当然不会是巧合,而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北魏之所以尊崇佛教、大兴石窟,是基于佛教对于皇权有“济益之动”的考虑。拓拔圭借高僧法果之口喊出了“皇帝即当今如来”的历史强音。礼佛崇帝的要求,迎来了北魏在云冈浩大的开窟造像工程,昙曜五窟也就应运而生,从而实现了北魏王朝政教合一的局面。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气度是空前绝后的。举目望去: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箫……这是北魏文化中特有的华贵绚烂的造型、圆润流畅的线条、丰满柔和的构图、热闹欢乐的气氛。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北魏王朝的大气磅礴,感受鲜卑族人理解的佛教文化。
  通过今天的分析,它(云冈石窟)每一个造像,每开一个窟,兼顾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照顾了现实的帝王,一个方面把佛教的内涵,非常充分而巧妙的表达进去,我在这个方面,看到了《华严经》的佛教的空间观念,《秒法莲华经》的时间观念,以及弥陀的西方极乐世界人们向往的观念,以及将来弥勒佛在世的时候想象的那种太平盛世的观念,无一不在云冈石窟有所体现,而这个事情发生在北魏,距离今天一千六百年,那就是说,在北魏哪个时候,以鲜卑人的观念理解的佛教很深刻。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外东南方发现了北魏明堂遗址,这个惊人的发现令人们兴奋不已。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是礼治文化的载体。北魏明堂规模宏大,是北京天坛的三倍。是综合两汉与魏晋历代儒家的结晶,并有所创新而成的。明堂文化是北魏文化成熟后的一大标志,它引领着今人去凭吊北魏王朝的文化建构。而且明堂的发现成为一个坐标点,由此,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现存的大同城,就是北魏都城平城的所在地。
  我们大同这个平城的内城呢从北魏哪个时候到今天,将近一千六百年都过了,没有动地方,整坨坨的在这个地方,这就不同于我们中国前头已经从都城学会划出的八大古都,你比如典型的象西安、洛阳,汉长安、唐长安不是在一个地方,秦长安不是在一个地方,洛阳、汉洛阳、唐洛阳,都不在一个地方,都是搬迁过地方,北京比较年轻,辽、金时候,把那地方定为上京或者是中京,元代才正式在哪个地方,定都叫大都,它是元、明、清三代(都城),也就是七、八百年的历史,变了三次,现在北京的考察已经很清楚,元大都的遗址是在什么地方,辽、金时候的都城在什么地方,明代才定了现在的地方,最起码有三次变迁地方,那么从都城的迁移和固定,这个点来说呢,大同又是唯一的没有挪动地方。
  五代时,后晋石敬塘为了当上“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大同由此划归辽地,从而一扫唐朝时的颓废,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此后的两百多年,大同先后成为辽、金两朝的陪都,契丹人和女真人钟爱的“西京”。历代文人似乎只钟情于颓废腐败、偏安一隅的赵宋小王朝,而对强大鼎盛的辽金政权不屑一顾。其实,先后与南宋并存于世的辽、金两代,不仅兵强马壮、地域辽阔,而且继承并创造了高昂奔放的北方文化。这种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发源于当时的国都北京,但因为北京后来屡次建都,早已难觅其踪了,而在大同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位于大同市区的华严寺、善化寺以及观音堂等遗存,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辽金文化的特征。尤其是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内的辽代塑像露齿菩萨,造型极为独特,菩萨口露香齿,尽展佛韵的神情,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内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宋塑侍女相比,显然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宋人受‘礼“制约束太深,内秀多于外露;而契丹人豪迈洒脱,齿露芬芳,是另一种美的表现。
  明朝时的大同改变了都城文化的风貌,以一个军事要冲的姿态掀开了新的一页。当年朱元璋率明军攻克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军残部退回蒙古高原,元气大伤,但仍对中原念念不忘,对明朝北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明王朝因此格外重视北部边境的防御,在北方设立了九个防务重镇,称为九边。其中大同镇的战略位置尤为重要,当时全国十二分之一的军队驻守在这里,明成祖和明英宗都曾到此御驾亲征,有“大同士马甲天下”的美誉。
  1952年,中央文化部主持了全国各地的古建筑调查研究。以罗哲文先生为主的燕北古建筑勘察组在勘察报告中评价:“大同保存下来的古迹、文物非常多,可以说是国内有数的保存古迹文物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正是这些文物古迹向我们讲述着大同两千多年来起起落落的历史。一座历史名城,凝聚着历史上一个或数个朝代的精华和气韵。因此,中国有这样一个说法:秦汉隋唐看西安,宋齐梁陈看南京,钱越赵宋看杭州,燕元明清看北京……那么,北魏辽金看大同,是理所当然的事。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大同市,自古有“凤凰城”的美誉。是北魏拓拔氏入主中原的第一都,也是辽金两朝陪都。它集魏晋风韵为一山、辽金风流为一城,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同古城整个布局好似一只舒展单翅的凤凰,南关为凤之头,主城为凤之身,北关象征凤凰的尾部,东关为左翅,惟独没有西关。传说是一位勇士搭剑射掉了凤凰的右翅,所以这只彩凤至今无法远走他乡。
  北魏近百年的建都史和辽金二百多年的陪都史,使大同这座塞外名城有着不凡的王城气度。这气度不仅辉映在云冈石窟的大气磅礴和华严寺、善化寺的雄伟精巧,更渗透在古城的血脉里。自北向南穿越大同的这一条河被称为“御河”,这名字透着都城的味道,应该北魏时就有了。
  大同素有“龙壁之城”的美称,至今还保存有龙壁九座之多。其中尤以大同九龙壁最负盛名。龙壁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建筑物,一般用作建筑物的照壁,多建于皇宫、王府、庙宇门前。既可作为院落建筑的屏障,又能烘托出建筑物的肃穆和华丽。大同九龙壁为中国九龙壁之最,比北京故宫皇极门前和北海公园的两座九龙壁都要大。这座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九龙壁,是明初代王朱桂府的照壁。采用黄、绿、蓝、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的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巍峨壮观、光彩夺目,为古城大同锦上添花。
  今天的大同市已然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近百万市民在这里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似乎与其他城市并无二致。很难说得清他们操守的是什么文化。然而这里毕竟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叠加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历史上,鲜卑人走了突厥人来,契丹人走了女真人来,蒙古人、鞑靼人、沙陀种、瓦剌部走马灯似的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征战,你来我往,一派多民族的聚散离合景象,大同独特的城市文化也便由此而来。
  大同文化究竟是胡化了的汉文化,还是汉化了的胡文化,还是胡汉交融文化,对这个问题,我经过长久的思考,发现我们大同有个特点,我们大同的居民谈不上五代,就是说有五代人在大同世居,这就不象人家南方人,南方人家有祠堂,有家谱,人家一追溯,我们的祖先是明代的、宋代的、唐代的,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去,人家都能够排下家谱来,大同没有,什么原因呢,古代北方的民族,在这个地方出入来往、相当频繁,因此,每一个民族来了,他们要留下他们的文化,当然这个地方也有本土的汉人,但是汉人在这个地方,占的比重有多大,应该说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不是绝对多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地方绝对是胡化了的一种文化,但是呢,汉文化的力量比较大,胡人来到大同以后要学汉文化,他们又把汉人的东西又学进了许多,那么这个时候呢,又汉化了胡,你比如典型的北魏,北魏王朝(在大同)建都九十多年当中,它的治国方针,它的中心内容,大部分采用的是汉人的,所以说,大同的这个文化呢,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特别应该看到胡汉的交融,这是大同文化的特色,
  这种多民族交融形成的独特文化和民俗风情不只体现在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上,而要从大同的传统民居中去寻找。这些破破烂烂的四合院里传承着大同最鲜活的生机和韵味。古民居、古街巷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建国初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说过:北京城的价值不在于王府、宫殿和寺庙,而在于所有建筑物的空间秩序,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文物。大同当然也是如此。漫步这些街巷,你可能会踢起北魏的沙尘,也可能会踩到辽金西京的瓦砾,从中感受那一千六百年的古都遗韵。
  (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称,它的街道的格局是非常有特点的,因为它延续了隋唐的里坊制,这样一种格局,这个里坊制怎么说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讲的居住区一样,就是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那么,每一个“里”里面,也是棋盘式的,又分成多少个居住的单位,那么,这个街道呢,就是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然后再组成一个大的居住区,那么,中国的里坊制是在北宋以后开始变化的,就是把商业发展到街道上,是从北宋开始的,就是打破了过去隋唐时期里坊制的这种结构,那么,它(大同)恰恰是很真实的保存了这种结构,现在它(大同)的街道格局,仍然是这样,只不过是有些建筑,以经变成现代的建筑了,但是大体的格局没有变,那个时候它的每一条街和街之间的路口,都有牌楼,大同最有名的是四牌楼,这个四牌楼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但很可惜,大同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后,不到两年时间把四牌楼给拆掉了,非常遗憾。
  现在最惨的就是街道的里坊制格局,现在比较还能够看的出的就留下东南隅的一小块,这种东西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希望尽快的拿出方案来,如何抢救这一片(传统街区),北京现在不是定了五十几片重点保护吗,我们大同也不妨学学北京,我们就定一片行不行,东南隅这一片,把它保护好,这就是我的一个希望,这样的话,我们大同这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脉络可以往下延续,
  民风、民俗是最直观的文化现象,它折射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气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造就了大同独特的民风。
  如果讲到大同的民风,可以概括这么三点,第一就是这个地方比较尚武,大同人,尤其是县里边,到解放前夕都保存着一种练武的习惯,你象吴家窑呀好多地方,哪个地方好象习惯每个人都舞拳弄棒,这个与这个地方战争频仍、参军的人数多有关系,另外,大同人比较善歌,几乎每个县都有(小剧种),你象灵丘的罗罗腔,广灵的大秧歌,朔州的秧歌,右玉的道情,阳高的二人台,浑源的扇鼓,还有我们的北路梆子,还有朔州的喜罗,浑源的扇鼓,有十几种之多,我们研究发现,她为什么遗存这么多呢?这是由于当时好多少数民族在这儿交流、融合,每一个来这儿的民族都带着老祖宗的一种音乐的载体,发展到现在那就是那些小剧种,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同人比较爱美,过去大同的民居,老百姓的家里边收拾的特别干净,大同人特别讲究衣着,衣着比较爱美。
  在大同,你会发现这里的人大多都长得眉清目秀,尤其是大同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美女。其实大同多美女是古已有之,《大同府志》记载民间有谚语:“宣府的教场,蔚州的城墙,大同的婆娘,为三绝”。
  这与大同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融合是分不开的,包括匈奴人、鲜卑人,鲜卑这个民族,现在好象从地球蒸发了一样,这个民族到底哪儿去了?其实鲜卑从北魏哪个时候,改了汉姓了,这些人都融合到当地了,鲜卑人有个显著的特点,高鼻子,大眼睛,这些人和汉族人婚嫁、结合,那么生出的后代就要漂亮一点,恐怕这是大同人产生靓哥美女的根本原因。
  大同工艺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其中,铜器加工工艺可谓闻名中外。至今在大同,手工制作铜器的作坊还在传承着古老的手艺。大同的铜器加工始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民国《大同志稿》记载:“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民间流传着“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的说法,足见大同铜器的声名远播。描龙绣凤的铜火锅与其说是炊具,不如说是一件工艺品。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周恩来总理将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赠送给他,一时使大同铜火锅享誉四方。
  大同素有“煤海”之称,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有当地居民开采煤炭用以炊煮取暖的记载。唐宋时大同煤炭开采已较为发达,成为商品、流通市场。明代诗人于谦曾有一首咏《煤炭》的诗: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炬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由于煤炭采掘历史悠久,矿工众多,以往民间有每年冬至庆祝矿工节的习俗。当天,大街小巷、商店住户门前都要用煤块垒成圆碉形“旺火”。到了晚上,满城大大小小的旺火点燃, 一片欢腾热闹的气氛。如今大同市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大同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每天通过铁路、公路将优质煤炭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大同,展示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融汇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埋藏着丰富的资源,传承着古朴的民风,今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依然散发着恒久的光辉。

3. 大同的历史

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故林胡地。”大同至内蒙古河套一带,春秋时为林胡活动之地。(唐)尧帝封羲和氏子为北岳长老,其二子和叔来宅。《山海经》中古大同为古平国。商汤封同姓于此地,代子立国。[4] 
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据《史记·赵世家》载,子晰告赵简子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北皆子姓也。及简子卒,毋血立,是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铜木斗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其时见于记载的城有:平城、代、善无、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马邑等。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筑长城,在今左云高山以东,云冈以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5] 
西汉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沿所善无,共辖14县:善无、沃阳、繁峙、中陵、阴馆、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埒、马邑、疆阴、平城,平城为东部都尉治。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所桑干,共辖18县,在今大同境内者10县:道人、高柳、班氏、示氏、平舒、延陵、灵丘、且如、平邑、参合。[5] 
东汉各州置州牧,后改州牧为刺史。其地为雁门、代郡之地。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治阴馆,属县十四,今大同市境内有四县:繁峙、武州、崞、平城。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高柳,属县十一,在今大同市境内有六县:高柳、道人、班氏、示氏、北平邑、平舒。建武中,卢芳之乱,沿边八部并废,徙雁门、代郡之民于常山关、居庸关东。建武二十七年(51)复置郡,自善无移雁门郡治阴馆,县仍属。其代郡治高柳。“建安中省云中、定襄五郡,立新兴郡于太原界,郡为一县隶之,而别置平城县于勾注陉南,往属焉。”汉末天下大乱陉北之地弃为荒徼。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安集北边郡县之民,在今代县东五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平城属并州雁门郡。无论属冀州新兴郡的平城,还是并州雁门郡的平城,均为同名异地,非今大同。[5] 
大同
三国时,其地为乌桓、鲜卑所据。汉明帝时(58—75)在平城建通光寺,为大同最早的佛寺。[5] 
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其时郡已迁至广武,属县有:广武、崞、汪陶、平城、俊人、繁峙、原平、马邑。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6] 
北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次月“诏有司正超过计划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6]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周齐之间,突厥渐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于天保三年(552)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渤海200余公里。天保六年(555)发夫180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450余公里。天保七年(556)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1000余公里。[7]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7] 
隋开皇元年(581)重新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马邑郡治善阳,辖善阳、神武、云内、开阳。雁门郡治雁门,辖雁门、繁峙、崞县、五台、灵丘。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开皇五年(585)置代州总管府。隋为了防御突厥侵扰,大业三年(607)“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巡游塞北,突厥得悉,率领10万兵攻入塞内,杨广被迫退到雁门,在各地军民增援下,杨广才解围而去。第二年突厥又犯,被李渊带兵击退。[7] 
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武德四年(621)平利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武德六年(623)于雁门郡之灵丘别置蔚州。武德七年(624)北恒州废。贞观元年(627)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云州治云中,辖县云中。蔚州治兴唐,辖兴唐,飞狐、灵丘。朔州治善无,辖善阳、马邑。唐末,以浑源川为名,置浑源州;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为名,置应州。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龙朔三年(663)置云中都护府。永淳元年(682)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复置县,改定襄为云中县。废北恒州为东州城,复置云州。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改云中郡为云州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中和二年(882)改大同节度为雁门节度。四年(884)云州复隶河东道。唐至德以后,中原运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朔三州。唐末云州地区成为沙陀部和吐谷浑赫连铎部争夺的主要地带。也是李克用父子发迹之地。乾符三年(876)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子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据州以闻。僖宗赦克用,以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广明元年(880)李琢攻国昌,国昌兵败,与克用奔北地。共巢入京师,诏发代北军,寻赦国昌,使讨赋,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国昌封陇西郡王。国昌卒,克用取云州。唐末封建割据,云州陷入长期战争中,后李克用子李存勖灭梁,是为唐庄宗。[7] 
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为兄弟,因取“怀想仁人”之义,改名怀仁县;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析蔚州兴唐县设置广陵县(今广灵县)。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中判官司吴峦“闭门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昼夜守城,坚持了半年之久,“峦求援晋,晋主召峦南归”,云州陷落。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8] 
华严寺(辽代)
辽后晋天福二年(937)辽进占云州。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统2州7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蔚州,治蔚州,统灵仙、定安、飞狐、灵丘、广陵。应州,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阳。朔州,治善阳,统善阳、武州、宁远、马邑、神武。[8] 
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宣和五年(1123)

大同的历史

4. 大同的历史

 
  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
  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
  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
  故林胡地。
   
  ”大同至内蒙古河套一带,春秋时为林胡活动之地。
  (唐)尧帝封羲和氏子为北岳长老,其二子和叔来宅。
  《山海经》中古大同为古平国。
  商汤封同姓于此地,代子立国。
  [4] 
  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
  据《史记·赵世家》载,子晰告赵简子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北皆子姓也。
  及简子卒,毋血立,是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铜木斗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
  [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
  其时见于记载的城有:平城、代、善无、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马邑等。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筑长城,在今左云高山以东,云冈以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
  [5] 
  西汉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
  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
  沿所善无,共辖14县:善无、沃阳、繁峙、中陵、阴馆、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埒、马邑、疆阴、平城,平城为东部都尉治。
  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所桑干,共辖18县,在今大同境内者10县:道人、高柳、班氏、示氏、平舒、延陵、灵丘、且如、平邑、参合。
  [5] 
  东汉各州置州牧,后改州牧为刺史。
  其地为雁门、代郡之地。
  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治阴馆,属县十四,今大同市境内有四县:繁峙、武州、崞、平城。
  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高柳,属县十一,在今大同市境内有六县:高柳、道人、班氏、示氏、北平邑、平舒。
  建武中,卢芳之乱,沿边八部并废,徙雁门、代郡之民于常山关、居庸关东。
  建武二十七年(51)复置郡,自善无移雁门郡治阴馆,县仍属。
  其代郡治高柳。
  “建安中省云中、定襄五郡,立新兴郡于太原界,郡为一县隶之,而别置平城县于勾注陉南,往属焉。
  ”汉末天下大乱陉北之地弃为荒徼。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
  安集北边郡县之民,在今代县东五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
  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平城属并州雁门郡。
  无论属冀州新兴郡的平城,还是并州雁门郡的平城,均为同名异地,非今大同。
  [5] 
  大同
  三国时,其地为乌桓、鲜卑所据。
  汉明帝时(58—75)在平城建通光寺,为大同最早的佛寺。
  [5] 
  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其时郡已迁至广武,属县有:广武、崞、汪陶、平城、俊人、繁峙、原平、马邑。
  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
  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6] 
  北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
  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
  “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
  次月“诏有司正超过计划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
  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
  ”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6]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
  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
  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周齐之间,突厥渐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于天保三年(552)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渤海200余公里。
  天保六年(555)发夫180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450余公里。
  天保七年(556)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
  前后所筑东西凡1000余公里。
  [7]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
  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
  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
  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7] 
  隋开皇元年(581)重新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
  马邑郡治善阳,辖善阳、神武、云内、开阳。
  雁门郡治雁门,辖雁门、繁峙、崞县、五台、灵丘。
  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
  开皇五年(585)置代州总管府。
  隋为了防御突厥侵扰,大业三年(607)“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
  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巡游塞北,突厥得悉,率领10万兵攻入塞内,杨广被迫退到雁门,在各地军民增援下,杨广才解围而去。
  第二年突厥又犯,被李渊带兵击退。
  [7] 
  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
  武德四年(621)平利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
  武德六年(623)于雁门郡之灵丘别置蔚州。
  武德七年(624)北恒州废。
  贞观元年(627)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
  云州治云中,辖县云中。
  蔚州治兴唐,辖兴唐,飞狐、灵丘。
  朔州治善无,辖善阳、马邑。
  唐末,以浑源川为名,置浑源州;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为名,置应州。
  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
  龙朔三年(663)置云中都护府。
  永淳元年(682)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
  开元十八年(730)复置县,改定襄为云中县。
  废北恒州为东州城,复置云州。
  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
  乾元元年(758)改云中郡为云州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
  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
  中和二年(882)改大同节度为雁门节度。
  四年(884)云州复隶河东道。
  唐至德以后,中原运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朔三州。
  唐末云州地区成为沙陀部和吐谷浑赫连铎部争夺的主要地带。
  也是李克用父子发迹之地。
  乾符三年(876)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子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据州以闻。
  僖宗赦克用,以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
  广明元年(880)李琢攻国昌,国昌兵败,与克用奔北地。
  共巢入京师,诏发代北军,寻赦国昌,使讨赋,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国昌封陇西郡王。
  国昌卒,克用取云州。
  唐末封建割据,云州陷入长期战争中,后李克用子李存勖灭梁,是为唐庄宗。
  [7] 
  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
  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
  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为兄弟,因取“怀想仁人”之义,改名怀仁县;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析蔚州兴唐县设置广陵县(今广灵县)。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
  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
  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云中判官司吴峦“闭门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昼夜守城,坚持了半年之久,“峦求援晋,晋主召峦南归”,云州陷落。
  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
  [8] 
  华严寺(辽代)
  辽后晋天福二年(937)辽进占云州。
  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
  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
  统2州7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
  蔚州,治蔚州,统灵仙、定安、飞狐、灵丘、广陵。
  应州,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阳。
  朔州,治善阳,统善阳、武州、宁远、马邑、神武。
  [8] 
  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
  宣和五年(1123)
   

5. 介绍一下大同的历史

 
  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久远的历史,瑰丽的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
  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
  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
  那么,大同这座城市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使它得以获此殊荣呢? 
   第一点,大同的历史确实悠久,准确的说两千多年,大同的历史是有了,而且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第二项就是文化,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我们的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那么这两个文化大不相同,这两个文化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么来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那么这地方的文化特点就出来了,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贵呀!
   第三条就是都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比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都是几朝的都城,而且时间也很古,特别西安、洛阳这是古都嘛,那么大同作为都城,仅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时期,它是北方的一个都城,但是准确的说,有九十七八年的历史,在这个地方建都,在这九十七八年中,这个都城有过一段辉煌,这个辉煌的状况,那还是文献记载不多,通过近年的研究,那还是可观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
  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绵延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在这里摈弃汉人笨重的战车长袍,推广轻便的胡服骑射,从而成就了一代霸业。
  汉朝时,刘邦率军抗击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困七天七夜,后来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突围。
  这一次战争失利使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也就有了后来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
   一座历史名城,总是与一些傲视古今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的。
  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
  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内的东北部。
  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
  “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书写了大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
   至今,在大同还有北魏风韵的遗存,那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多尊。
  其中尤为珍贵的是第十六至二十窟,世称“昙曜五窟”,是北魏名僧昙曜奉文成帝旨意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令人惊奇的是昙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竟然是北魏几代帝王的真实写照,连脸上脚上的黑痣也相吻合。
  《魏书》记载,“是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
  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
  ”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当然不会是巧合,而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北魏之所以尊崇佛教、大兴石窟,是基于佛教对于皇权有“济益之动”的考虑。
  拓拔圭借高僧法果之口喊出了“皇帝即当今如来”的历史强音。
  礼佛崇帝的要求,迎来了北魏在云冈浩大的开窟造像工程,昙曜五窟也就应运而生,从而实现了北魏王朝政教合一的局面。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气度是空前绝后的。
  举目望去: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箫……这是北魏文化中特有的华贵绚烂的造型、圆润流畅的线条、丰满柔和的构图、热闹欢乐的气氛。
  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北魏王朝的大气磅礴,感受鲜卑族人理解的佛教文化。
   通过今天的分析,它(云冈石窟)每一个造像,每开一个窟,兼顾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照顾了现实的帝王,一个方面把佛教的内涵,非常充分而巧妙的表达进去,我在这个方面,看到了《华严经》的佛教的空间观念,《秒法莲华经》的时间观念,以及弥陀的西方极乐世界人们向往的观念,以及将来弥勒佛在世的时候想象的那种太平盛世的观念,无一不在云冈石窟有所体现,而这个事情发生在北魏,距离今天一千六百年,那就是说,在北魏哪个时候,以鲜卑人的观念理解的佛教很深刻。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外东南方发现了北魏明堂遗址,这个惊人的发现令人们兴奋不已。
  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是礼治文化的载体。
  北魏明堂规模宏大,是北京天坛的三倍。
  是综合两汉与魏晋历代儒家的结晶,并有所创新而成的。
  明堂文化是北魏文化成熟后的一大标志,它引领着今人去凭吊北魏王朝的文化建构。
  而且明堂的发现成为一个坐标点,由此,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现存的大同城,就是北魏都城平城的所在地。
   我们大同这个平城的内城呢从北魏哪个时候到今天,将近一千六百年都过了,没有动地方,整坨坨的在这个地方,这就不同于我们中国前头已经从都城学会划出的八大古都,你比如典型的象西安、洛阳,汉长安、唐长安不是在一个地方,秦长安不是在一个地方,洛阳、汉洛阳、唐洛阳,都不在一个地方,都是搬迁过地方,北京比较年轻,辽、金时候,把那地方定为上京或者是中京,元代才正式在哪个地方,定都叫大都,它是元、明、清三代(都城),也就是七、八百年的历史,变了三次,现在北京的考察已经很清楚,元大都的遗址是在什么地方,辽、金时候的都城在什么地方,明代才定了现在的地方,最起码有三次变迁地方,那么从都城的迁移和固定,这个点来说呢,大同又是唯一的没有挪动地方。
   五代时,后晋石敬塘为了当上“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
  大同由此划归辽地,从而一扫唐朝时的颓废,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此后的两百多年,大同先后成为辽、金两朝的陪都,契丹人和女真人钟爱的“西京”。
  历代文人似乎只钟情于颓废腐败、偏安一隅的赵宋小王朝,而对强大鼎盛的辽金政权不屑一顾。
  其实,先后与南宋并存于世的辽、金两代,不仅兵强马壮、地域辽阔,而且继承并创造了高昂奔放的北方文化。
  这种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发源于当时的国都北京,但因为北京后来屡次建都,早已难觅其踪了,而在大同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位于大同市区的华严寺、善化寺以及观音堂等遗存,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辽金文化的特征。
  尤其是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内的辽代塑像露齿菩萨,造型极为独特,菩萨口露香齿,尽展佛韵的神情,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内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宋塑侍女相比,显然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
  宋人受‘礼“制约束太深,内秀多于外露;而契丹人豪迈洒脱,齿露芬芳,是另一种美的表现。
   明朝时的大同改变了都城文化的风貌,以一个军事要冲的姿态掀开了新的一页。
  当年朱元璋率明军攻克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军残部退回蒙古高原,元气大伤,但仍对中原念念不忘,对明朝北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
  明王朝因此格外重视北部边境的防御,在北方设立了九个防务重镇,称为九边。
  其中大同镇的战略位置尤为重要,当时全国十二分之一的军队驻守在这里,明成祖和明英宗都曾到此御驾亲征,有“大同士马甲天下”的美誉。
   1952年,中央文化部主持了全国各地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以罗哲文先生为主的燕北古建筑勘察组在勘察报告中评价:“大同保存下来的古迹、文物非常多,可以说是国内有数的保存古迹文物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正是这些文物古迹向我们讲述着大同两千多年来起起落落的历史。
  一座历史名城,凝聚着历史上一个或数个朝代的精华和气韵。
  因此,中国有这样一个说法:秦汉隋唐看西安,宋齐梁陈看南京,钱越赵宋看杭州,燕元明清看北京……那么,北魏辽金看大同,是理所当然的事。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大同市,自古有“凤凰城”的美誉。
  是北魏拓拔氏入主中原的第一都,也是辽金两朝陪都。
  它集魏晋风韵为一山、辽金风流为一城,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同古城整个布局好似一只舒展单翅的凤凰,南关为凤之头,主城为凤之身,北关象征凤凰的尾部,东关为左翅,惟独没有西关。
  传说是一位勇士搭剑射掉了凤凰的右翅,所以这只彩凤至今无法远走他乡。
   北魏近百年的建都史和辽金二百多年的陪都史,使大同这座塞外名城有着不凡的王城气度。
  这气度不仅辉映在云冈石窟的大气磅礴和华严寺、善化寺的雄伟精巧,更渗透在古城的血脉里。
  自北向南穿越大同的这一条河被称为“御河”,这名字透着都城的味道,应该北魏时就有了。
   大同素有“龙壁之城”的美称,至今还保存有龙壁九座之多。
  其中尤以大同九龙壁最负盛名。
  龙壁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建筑物,一般用作建筑物的照壁,多建于皇宫、王府、庙宇门前。
  既可作为院落建筑的屏障,又能烘托出建筑物的肃穆和华丽。
  大同九龙壁为中国九龙壁之最,比北京故宫皇极门前和北海公园的两座九龙壁都要大。
  这座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九龙壁,是明初代王朱桂府的照壁。
  采用黄、绿、蓝、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的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巍峨壮观、光彩夺目,为古城大同锦上添花。
   今天的大同市已然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近百万市民在这里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似乎与其他城市并无二致。
  很难说得清他们操守的是什么文化。
  然而这里毕竟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叠加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
  历史上,鲜卑人走了突厥人来,契丹人走了女真人来,蒙古人、鞑靼人、沙陀种、瓦剌部走马灯似的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征战,你来我往,一派多民族的聚散离合景象,大同独特的城市文化也便由此而来。
   大同文化究竟是胡化了的汉文化,还是汉化了的胡文化,还是胡汉交融文化,对这个问题,我经过长久的思考,发现我们大同有个特点,我们大同的居民谈不上五代,就是说有五代人在大同世居,这就不象人家南方人,南方人家有祠堂,有家谱,人家一追溯,我们的祖先是明代的、宋代的、唐代的,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去,人家都能够排下家谱来,大同没有,什么原因呢,古代北方的民族,在这个地方出入来往、相当频繁,因此,每一个民族来了,他们要留下他们的文化,当然这个地方也有本土的汉人,但是汉人在这个地方,占的比重有多大,应该说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不是绝对多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地方绝对是胡化了的一种文化,但是呢,汉文化的力量比较大,胡人来到大同以后要学汉文化,他们又把汉人的东西又学进了许多,那么这个时候呢,又汉化了胡,你比如典型的北魏,北魏王朝(在大同)建都九十多年当中,它的治国方针,它的中心内容,大部分采用的是汉人的,所以说,大同的这个文化呢,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特别应该看到胡汉的交融,这是大同文化的特色,
   这种多民族交融形成的独特文化和民俗风情不只体现在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上,而要从大同的传统民居中去寻找。
  这些破破烂烂的四合院里传承着大同最鲜活的生机和韵味。
  古民居、古街巷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在建国初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说过:北京城的价值不在于王府、宫殿和寺庙,而在于所有建筑物的空间秩序,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文物。
  大同当然也是如此。
  漫步这些街巷,你可能会踢起北魏的沙尘,也可能会踩到辽金西京的瓦砾,从中感受那一千六百年的古都遗韵。
   (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称,它的街道的格局是非常有特点的,因为它延续了隋唐的里坊制,这样一种格局,这个里坊制怎么说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讲的居住区一样,就是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那么,每一个“里”里面,也是棋盘式的,又分成多少个居住的单位,那么,这个街道呢,就是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然后再组成一个大的居住区,那么,中国的里坊制是在北宋以后开始变化的,就是把商业发展到街道上,是从北宋开始的,就是打破了过去隋唐时期里坊制的这种结构,那么,它(大同)恰恰是很真实的保存了这种结构,现在它(大同)的街道格局,仍然是这样,只不过是有些建筑,以经变成现代的建筑了,但是大体的格局没有变,那个时候它的每一条街和街之间的路口,都有牌楼,大同最有名的是四牌楼,这个四牌楼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但很可惜,大同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后,不到两年时间把四牌楼给拆掉了,非常遗憾。
   现在最惨的就是街道的里坊制格局,现在比较还能够看的出的就留下东南隅的一小块,这种东西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希望尽快的拿出方案来,如何抢救这一片(传统街区),北京现在不是定了五十几片重点保护吗,我们大同也不妨学学北京,我们就定一片行不行,东南隅这一片,把它保护好,这就是我的一个希望,这样的话,我们大同这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脉络可以往下延续,
   民风、民俗是最直观的文化现象,它折射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气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造就了大同独特的民风。
   如果讲到大同的民风,可以概括这么三点,第一就是这个地方比较尚武,大同人,尤其是县里边,到解放前夕都保存着一种练武的习惯,你象吴家窑呀好多地方,哪个地方好象习惯每个人都舞拳弄棒,这个与这个地方战争频仍、参军的人数多有关系,另外,大同人比较善歌,几乎每个县都有(小剧种),你象灵丘的罗罗腔,广灵的大秧歌,朔州的秧歌,右玉的道情,阳高的二人台,浑源的扇鼓,还有我们的北路梆子,还有朔州的喜罗,浑源的扇鼓,有十几种之多,我们研究发现,她为什么遗存这么多呢?这是由于当时好多少数民族在这儿交流、融合,每一个来这儿的民族都带着老祖宗的一种音乐的载体,发展到现在那就是那些小剧种,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同人比较爱美,过去大同的民居,老百姓的家里边收拾的特别干净,大同人特别讲究衣着,衣着比较爱美。
   在大同,你会发现这里的人大多都长得眉清目秀,尤其是大同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美女。
  其实大同多美女是古已有之,《大同府志》记载民间有谚语:“宣府的教场,蔚州的城墙,大同的婆娘,为三绝”。
   这与大同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融合是分不开的,包括匈奴人、鲜卑人,鲜卑这个民族,现在好象从地球蒸发了一样,这个民族到底哪儿去了?其实鲜卑从北魏哪个时候,改了汉姓了,这些人都融合到当地了,鲜卑人有个显著的特点,高鼻子,大眼睛,这些人和汉族人婚嫁、结合,那么生出的后代就要漂亮一点,恐怕这是大同人产生靓哥美女的根本原因。
   大同工艺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
  其中,铜器加工工艺可谓闻名中外。
  至今在大同,手工制作铜器的作坊还在传承着古老的手艺。
  大同的铜器加工始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民国《大同志稿》记载:“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
  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
  ”民间流传着“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的说法,足见大同铜器的声名远播。
  描龙绣凤的铜火锅与其说是炊具,不如说是一件工艺品。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周恩来总理将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赠送给他,一时使大同铜火锅享誉四方。
   大同素有“煤海”之称,煤炭开采历史悠久。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有当地居民开采煤炭用以炊煮取暖的记载。
  唐宋时大同煤炭开采已较为发达,成为商品、流通市场。
  明代诗人于谦曾有一首咏《煤炭》的诗: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炬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由于煤炭采掘历史悠久,矿工众多,以往民间有每年冬至庆祝矿工节的习俗。
  当天,大街小巷、商店住户门前都要用煤块垒成圆碉形“旺火”。
  到了晚上,满城大大小小的旺火点燃, 一片欢腾热闹的气氛。
  如今大同市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大同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每天通过铁路、公路将优质煤炭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大同,展示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融汇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埋藏着丰富的资源,传承着古朴的民风,今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依然散发着恒久的光辉。
   

介绍一下大同的历史

6. 山西大同的历史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总人口321万,市区非农业人口112万,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称。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春秋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居住地。
  战国赵武灵王初设平城,隶属代郡
  秦大同东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并在境内修筑长城。
  西汉沿袭秦制,雁门郡属并州,代郡属幽州。白登之围发生于此。
  东汉汉明帝时,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庙。
  三国大同为乌桓、鲜卑等部族占据
  北魏初期建都于此,称“代京”、“平城”。
  唐为云州
  五代时作为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让与辽
  辽代,辽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辽国陪都。
  金也在此设西京大同府,为金国陪都。
  元代改为大同路。
  明改路为府,隶属山西布政使司。管辖浑源,应,朔,蔚等四州七县。明朝时大同为十三重镇之一,有藩王封地,并驻重兵,最多时有13.6万人,战马5万多匹,当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说。
  清为大同府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归察哈尔省,并由由大同城区设立大同市,
  1953年察哈尔省撤销,大同重新划归山西省
  1958年大同县并入
  1964年大同县又分出,为地级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原有县中的7县划归大同市。

  坐标:东经112°34′──114°33′,北纬39°03′──40°44′。 大同市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凉城,东邻河北省阳原县,南接山西省朔州市和忻州市。

  地形
  市区三面环山,御河纵贯南北。中部、南部是广阔的平川(大同盆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区可分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区山势险陡,主峰塔儿山海拔1714米。大同煤田主要分布于此。中部山区,最高峰为大钟山,海拔1417米,是大同中部制高点。北部山区群山交错,沟深坡陡,最高峰银星山海拔1565米,野孤岭海拔1201米,与东南部马铺山构成大同北部门户、京包铁路咽喉。西北部丘陵、山地交错,沟谷纵横, 地形复杂。

  大同市绝大多数户籍人口无宗教信仰。此外,分布有少量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群体。

  自然风景区
  北岳恒山:五岳之一、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距大同市65公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
  大同火山群: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死火山群,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形成于第三纪,主要分布在左云、右玉等县;一部分 形成于第四纪,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
  大同土林:位于大同县杜庄村,是丘陵低洼地带雨水交汇冲刷形成的地貌奇观。
  浑源汤头温泉

7. 大同的历史沿革

在大同地区发现和发掘,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人类化石。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遇大同湖阻隔,在此定居。与此同时,在大同城西青磁窑、小站、左云贾家窑、广灵洗马庄等地先后发现多处旧石器遗址,计数千件打制石器制品。与此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在武州川、御河、桑干河两岸,大同高山镇、云冈南梁、镇川西村、镇川南梁、孤山、尚龙门、刘安窑、大同县吉家庄、左云县旧高山、天镇县楼子疃、广灵县惠花、大同县佛堂寺、浑源李峪等地都发现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细石器和陶片,其中有打制精巧的石锥、石簇、石锛、石斧、石杵等。陶器有灰陶、红陶和彩陶,纹饰、器形、口形多种,专家认定,远在10万年前,已在人类在此劳动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故林胡地。”大同至内蒙古河套一带,春秋时为林胡活动之地。(唐)尧帝封羲和氏子为北岳长老,其二子和叔来宅。《山海经》中古大同为古平国。商汤封同姓于此地,代子立国。 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据《史记·赵世家》载,子晰告赵简子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北皆子姓也。及简子卒,毋血立,是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铜木斗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其时见于记载的城有:平城、代、善无、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马邑等。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筑长城,在今左云高山以东,云冈以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 西汉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沿所善无,共辖14县:善无、沃阳、繁峙、中陵、阴馆、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埒、马邑、疆阴、平城,平城为东部都尉治。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所桑干,共辖18县,在今大同境内者10县:道人、高柳、班氏、示氏、平舒、延陵、灵丘、且如、平邑、参合。 东汉各州置州牧,后改州牧为刺史。其地为雁门、代郡之地。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治阴馆,属县十四,今大同市境内有四县:繁峙、武州、崞、平城。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高柳,属县十一,在今大同市境内有六县:高柳、道人、班氏、示氏、北平邑、平舒。建武中,卢芳之乱,沿边八部并废,徙雁门、代郡之民于常山关、居庸关东。建武二十七年(51)复置郡,自善无移雁门郡治阴馆,县仍属。其代郡治高柳。“建安中省云中、定襄五郡,立新兴郡于太原界,郡为一县隶之,而别置平城县于勾注陉南,往属焉。”汉末天下大乱陉北之地弃为荒徼。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安集北边郡县之民,在今代县东五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平城属并州雁门郡。无论属冀州新兴郡的平城,还是并州雁门郡的平城,均为同名异地,非今大同。 三国时,其地为乌桓、鲜卑所据。汉明帝时(58—75)在平城建通光寺,为大同最早的佛寺。 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其时郡已迁至广武,属县有:广武、崞、汪陶、平城、俊人、繁峙、原平、马邑。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次月“诏有司正超过计划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周齐之间,突厥渐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于天保三年(552)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渤海200余公里。天保六年(555)发夫180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450余公里。天保七年(556)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1000余公里。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隋开皇元年(581)重新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马邑郡治善阳,辖善阳、神武、云内、开阳。雁门郡治雁门,辖雁门、繁峙、崞县、五台、灵丘。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开皇五年(585)置代州总管府。隋为了防御突厥侵扰,大业三年(607)“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巡游塞北,突厥得悉,率领10万兵攻入塞内,杨广被迫退到雁门,在各地军民增援下,杨广才解围而去。第二年突厥又犯,被李渊带兵击退。 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武德四年(621)平利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武德六年(623)于雁门郡之灵丘别置蔚州。武德七年(624)北恒州废。贞观元年(627)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云州治云中,辖县云中。蔚州治兴唐,辖兴唐,飞狐、灵丘。朔州治善无,辖善阳、马邑。唐末,以浑源川为名,置浑源州;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为名,置应州。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龙朔三年(663)置云中都护府。永淳元年(682)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复置县,改定襄为云中县。废北恒州为东州城,复置云州。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改云中郡为云州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中和二年(882)改大同节度为雁门节度。四年(884)云州复隶河东道。唐至德以后,中原运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朔三州。唐末云州地区成为沙陀部和吐谷浑赫连铎部争夺的主要地带。也是李克用父子发迹之地。乾符三年(876)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子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据州以闻。僖宗赦克用,以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广明元年(880)李琢攻国昌,国昌兵败,与克用奔北地。共巢入京师,诏发代北军,寻赦国昌,使讨赋,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国昌封陇西郡王。国昌卒,克用取云州。唐末封建割据,云州陷入长期战争中,后李克用子李存勖灭梁,是为唐庄宗。 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为兄弟,因取“怀想仁人”之义,改名怀仁县;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析蔚州兴唐县设置广陵县(今广灵县)。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中判官司吴峦“闭门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昼夜守城,坚持了半年之久,“峦求援晋,晋主召峦南归”,云州陷落。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 辽后晋天福二年(937)辽进占云州。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统2州7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蔚州,治蔚州,统灵仙、定安、飞狐、灵丘、广陵。应州,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阳。朔州,治善阳,统善阳、武州、宁远、马邑、神武。 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宣和五年(1123)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8州与云州合称“山后九州”。为宋金联盟攻辽的预置版图。后金失约,除武、应、朔、蔚诸州于宣和五年(1123)一度归宋,旋为金人所取外,西京仅在雍熙三年(986)云州观察使杨业攻占云州3个月外,再未进入宋之版图。《读史方舆纪要》指出,“石晋归其地于契丹,宋不能复有,遂基靖康之衅。女真之亡辽,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 金辽保大二年(1122)金宗翰攻占大同府,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府治、县治未变。西京路辖2府、7节镇、8刺郡、39县,9镇。皇统元年(1141)以西京路隶属元帅府,旧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1150)改置西京路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使及中都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辖大同、云中、宣宁、怀安、天成、白登、怀仁7县。省奉义县为镇,入大同。保大二年(1122)金攻打西京时“天兵一鼓,都城四陷,殿阁楼观,俄而灰之”,辽未以来,再罹烽烬,楼阁飞为埃坌,殿堂聚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金占大同后,为医治战争创伤,大兴土木,修城修寺,规模宏大。经过修整加固的大同城汉池,南门改称奉天,东门改称宣仁,西门改称阜成。对云冈石窟进行整修,“委烟火司差夫三千人改拔河道”,南移,以防水浸石佛。重建云冈十寺,“重修灵岩大阁九楹,门楼四所……凡三十楹……又创石垣五百余步”,此次修寺历时三年半,重修华严寺、大普恩寺。天会十五年(1137)诏建太祖庙于西京。金大定五年(1165)在西京营建宫室,有保安殿、御容殿及西京宫苑。并设阁门使,掌管礼仪祭奠。还设有西京宫苑使。辽金时陪都西京再度兴盛于北方,成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中转站,联系各民族的纽带,大同再度辉煌。 元初大同仍称西京。太祖七年(1212)置警巡院。至元二年(1265)省云中县入大同。元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一领事八州。一领事是录事司,设在大同。属县有大同、白登、宣宁、平地、怀仁五县。八州为弘、浑源、应、朔、武、丰、东胜、云内。上都路管辖今大同和河北部分地区。顺宁府治所蔚州,领灵仙、飞狐、定安、灵丘,广灵。元改天城为天城县,隶属宣德府。后隶属兴和路。大德四年(1300)在西京黄花岭立屯田。六年(1302)立万户府。 明洪武二年(1369)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明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九年(1376)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治大同县,辖浑源、应、朔、蔚四州,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七县。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明军事上实行卫所制,洪武四年(1371)置大同都卫沼白关城。洪武八年(1375)改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五年(1392)徙治大同。初领卫二十六,管辖范围:东至北京的居庸关;西起黄河转弯处的偏关,东西延绵千余公里,南北亦有数百公里。其范围之大,实属九边之首。后领卫十四,有大同前卫、后卫、左卫、阳和、天成、威远、平鲁、云川、玉林、镇鲁、高山、宣德、东胜。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公守冀北道,驻大同,嘉靖中移驻朔州。永乐六年(1408)置巡抚都御史。永乐七年(1409)置大同镇,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七年(1471)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辖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大同分4道,辖9路,驻军最多时达135778员,战马51654匹。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王派恭顺候吴惟华攻大同,姜襄将驻同农民军将领张天琳等杀死,投降清军。清大同府治大同县,初因明治,领州四县七,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五年(1648)姜襄降而复叛。次年,多尔衮亲自督战围城达9个多月,城破后,清军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屠城,除杀献姜襄人头的杨震威等23员及其家属外,其他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并将大同城墙拆去5尺。大同变成一座荒城,大同废,不立官,府移治阳和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府县才复还故址,从附近移民逐渐复兴。顺治十三年(1656)裁宣大总督,置山西总督,驻大同。康熙四年(1665)裁总督,并入雁门道。雍正四年(1726)于右玉林卫置朔平府并废除明代卫所,改天镇卫为天镇县,阳高卫为阳高县,左云川卫为左云县,右玉林卫为右玉县,平虏卫为平鲁县。大同府治所大同县,辖浑源、应州,大同、怀仁、山阴、阳高、天镇、广灵、灵丘二州七县和丰镇厅。清末大同县辖580村,城东194村,城南177村,城西91村,城北118村。朔平府治所右玉县,辖右玉、左云、平鲁、朔州、马邑。 民国元年(1912)大同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1913)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13县、忻县地区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1927)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县辖5个行政区,9街585村。 抗日战争时期,大同地区行政区划为三种。日伪行政区划:1937年9月13日上午,日本关东军侵占大同城,10月15日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隶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统辖雁北13县;1939年9月改为伪“晋北政厅”,隶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伪“大同省公署”,隶属伪“蒙古自治邦政府”。大同县划为2街、22个联合村。 国民党行政区划:1937年9月至1939年12月为山西省每一个行政区和第二行政区。第一行政区治所五台,属县十攻,在大同地区有灵丘、广灵、浑源、应县、山阴、怀仁、大同、阳高、天镇9县。第二行政区治所岢岚,属县十三,在大同地区的有朔县,平鲁、左云、右玉4县。 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区划:东雁北:1937年年底属晋东北十八县政治主任公署,1938年6月改为晋东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2月成立第二专员公署,属县有灵丘、繁峙、广灵、浑源、应山县。归晋察冀北岳区管辖。西雁北(大同以西):1937年冬属晋西北根据地,1940年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1941年8月属晋西北行政公署,1943年11月,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归晋绥边区管辖。 1945年8月,大同被国民党阎锡山政府所统治,恢复事变前原县建制,仍属山西省,辖5个区,86个治村。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各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第十区辖大同、怀仁、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7县;第十一区辖右玉、山阴、应县、左云、平鲁、偏关6县。行政督察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山西省政府大同行政公署”,大同县辖4区、30街、70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城防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到1948年雁北13县政府流亡大同,大同城内集中了国民党行政组织机关22个、党务机关7个、特务机关11个。 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改东雁北二专署为第五专署,属县有灵丘、繁峙、浑源、应县、代县、山阴、大同、阳高、怀仁。1946年5月,第五专署改为冀晋区第一专署,1949年2月,撤销晋绥边区,西雁北划为晋西北区,设置晋西北行政公署雁北分署。 1982年2月16日国务院公布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大同为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5年1月国务院批准大同市为全国13个较大的市之一。

大同的历史沿革

8. 大同市的历史有多长?

大同历史:追溯至石器时代,有10万年以上。

石器时代
据1976年-197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大同地区发现和发掘,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人类化石。据专家考证,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遇大同湖阻隔,在此定居。与此同时,在大同城西青磁窑、小站、左云贾家窑、广灵洗马庄等地先后发现多处旧石器遣址,计数千件打制石器制品(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石核、石片等)。 

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远在公元前300年,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至今建城史已有23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