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开发资源 科学循环利用 推进灵宝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24-05-06 04:00

1. 整合开发资源 科学循环利用 推进灵宝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根据大会安排,现在我将灵宝市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以汇报,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灵宝是矿业大市,矿产资源丰富。发现和探明的有金、银、铜、锌、钼、硫铁等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7种,尤以黄金为最,是全国两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灵宝矿业生产起步较早。从1976年就拉开了地方黄金工业序幕,经过30年的滚动发展、整合壮大,形成了集地探、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网上交易于一体的黄金产业链,构筑了大黄金、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市年矿产采选业和相关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41.5亿元,矿业经济成为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效益最大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资源整合开发,不断拉长、壮大产业链,大力培育循环型企业、产业,着力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推进矿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型向高效节约型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实现了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表现在:
——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黄金股份等骨干矿业企业控制了小秦岭金矿权的71%,矿产资源集中度大大提高;全市黄金矿山企业平均开采回采率达到92.5%,采矿贫化率控制在12.6%以下,全面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地方黄金企业黄金产量由整合前的29.1万两上升到65.6万两(其中区内40.6万两),增长125%;产值由67.9亿元上升到269.9亿元,增长297%;利税由10.6亿元上升到42.4亿元,增长300%。2006年,黄金股份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实现利税3.8亿元,跻身全国黄金企业前三强;金源矿业公司,实现利税2.1亿元,跨入河南省重点企业50强,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已被批准为首批省定上市后备企业。
——和谐矿业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市金矿矿业权人已由36家减少到21家,实现了由乱采滥挖到依法有序开采,从根本上抑制了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矿区生产秩序实现了根本性好转,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我们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中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夯实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基础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有效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针对矿业生产中存在的浅表层资源日渐枯竭、矿业开发集中度低、矿山企业数量多、布局散、规模小等问题,我们强力实施了“区内整合、区外开发”战略,科学利用资源。一是着力推进区内整合。科学编制《灵宝市黄金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意见》,提出了“优化布局、整合资源、集约高效,减少重复投资,促进资源向优势骨干企业聚集,做大做强黄金企业,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全市13家地方国有黄金企业整合重组,组建了黄金股份、金源矿业、黄金投资三大区域性黄金集团公司,改变了布局分散、规模弱小、消耗严重、采富弃贫的现状。对三大公司周边的非国有黄金企业的探矿权、采矿权,运用经济手段依法收购、兼并,使资源、资产、技术向优势骨干企业聚集,着力打造灵宝小秦岭黄金矿业“航母”。经过整合,黄金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二是积极实施区外开发。充分发挥多年来在黄金生产中形成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大力开展对外合作,进行区外资源开发。目前,我市已在新疆、青海、江西等地及印度尼西亚建立探采基地,建设开发项目60余个,年产黄金25万两,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灵宝黄金”的目标。三是深入挖掘矿山潜力。通过引导骨干矿业企业强力实施深部探矿,先后提交储量报告20个,增加金储量93吨,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四是全面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调查。在全市范围积极开展了白云岩、磷矿、钼矿、重晶石、硅石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申报国家资源接替调查项目9个,形成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提高了资源保障和利用水平。
二、建设新型冶炼加工基地,构筑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载体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载体是产业。近年来,我们结合灵宝实际,根据新型工业化及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循环发展、做大做强”的指导原则,着力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大力培育矿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是着力打造“采选——冶炼——多金属回收——废物利用——精深加工”黄金产业链。在扩大采选规模的同时,不断扩大冶炼规模,强力开展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先后新建、扩建了黄金股份公司冶炼厂、开源公司冶炼厂、金源矿业公司千吨选厂和百万吨低品位金矿石堆浸场,使全市金精矿冶炼能力达到1000吨/日,不但使金回收率由98%提高到99.5%,银回收率由35%提高到75%,低品位矿石得到回收利用,而且使铜、银、硫等元素实现了综合回收。金源矿业公司低品位矿石堆浸场年可回收黄金612.7千克,黄金股份公司冶炼厂年可副产国标1号电解铜1万吨、白银30吨、硫酸16万吨。同时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建成了金中皇珠宝、桐辉精冶等深加工企业,主要进行金银饰品开发和金银精炼加工。目前,全市加工金银饰品能力达11吨,冶炼黄金能力达50吨,精炼白银能力达100吨。全市拥有黄金矿业企业15家、黄金冶炼企业4家,日选矿能力达到1万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金精粉冶炼基地。
二是着力打造“铅冶炼——烟气制酸——烟化提锌——湿法炼铅——废渣提金银——硫酸渣添加制水泥”铅业产业链。按照“关小扶大,环保达标,规范发展”的要求,2004年,我们将全市23家炼铅企业整合重组,成立了新凌、志成、鑫华、智慎四家规模较大的铅业公司,并实施了氧气底吹炼铅工艺改造。目前,新凌、志成两家10万吨改扩建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他两家的10万吨改造及志成铅业、豫西矿业两个6万吨铅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到2010年,全市将形成年产50万吨铅锌、60万吨硫酸的生产规模,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铅锌冶炼基地。
三是着力打造“采矿——选矿——制酸——化肥生产——废渣综合利用——余热发电——多金属回收”硫铁化工产业链。我市硫铁矿资源储量多、品位高,并伴生有铜、银、金、铅、铁等矿产。我们以金源矿业公司为主体,实施了硫铁化工综合利用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年处理硫铁矿20万吨,年产硫酸12万吨、磷复肥15万吨、铁精粉7万吨、余热发电2040万度;以多金属回收为主的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使硫铁矿中伴生的金、银、铜等金属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实现硫铁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链式开发。
四是着力打造“采矿——冶炼——铜箔——铜材深加工”铜产业链。我市矿产资源中共伴生有大量的铜,我们在加大铜冶炼,提高铜材产量的同时,着力开展铜材深加工。建成了高档铜箔生产线,年可产各种不同型号的铜箔3000吨。目前,正在实施8000吨高档铜箔、10万吨电缆及100吨/日铜金精矿综合回收等项目。
三、建立技术政策保障体系,强固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支撑
一是技术支持。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过程中,我市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不断研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走科学发展循环经济之路。2006年,成立了黄金股份矿业技术开发中心和金源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开展成矿规律、采选工艺、低品位矿冶炼、多金属综合回收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在采矿生产中,相继探索、采用了岩爆防治技术、旋臂梁和前探梁相结合支护技术、缓倾斜薄矿脉开采等先进实用技术,实现了科学、安全采矿;在黄金企业大力推广“重选法”提金技术,取缔了传统的混汞提金工艺,使汞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在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中,大力推广采用酸化焙烧、酸浸、萃取、电积、氰化转换等工艺,使金、银、铜、锌等金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在低品位矿开发利用中,兴建大型低品位矿石堆浸场,利用成熟的堆浸技术,实施规模开发利用,提高了资源节约利用率。在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技术研究,建设黄金尾矿资源开发项目,做到“吃干榨净”,尾渣采取浓密压滤干式堆放,废水达到循环利用,尾渣作为水泥添加原料,有效解决了黄金尾矿渣影响环境问题。在铅业生产中,引进运用了氧气底吹、熔池熔炼炼铅新技术,使二氧化硫回收率达到了98%以上,基本消除了铅冶炼过程中的污染现象。二是政策保障。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配套激励政策,对矿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优先保证土地供应;并按有关财税政策规定落实优惠措施,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搭建发展平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按照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的要求,积极建设了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城南、豫灵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目前,入园企业达10余家,构筑了矿业循环经济发展高地。
四、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现矿业循环经济和谐发展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矿业经济发展中,我们把资源大市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快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一是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小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及重建规划》,筹资上千万元,采取筑坝填石、覆土造田、植树种草、建设重点工程等措施,初步恢复了矿区生态环境。二是针对小秦岭金矿区属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特点,坚持把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防治地质灾害始终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实施办法》;组织矿业权人与地勘单位、科研机构合作,编制完成了18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采取国家、地方、企业共同筹资的办法,积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截至2006年底,累计筹资4000余万元,实施了40项工程,对重点区段进行了恢复治理。三是发展矿业资源文化。我们深入挖掘小秦岭矿区蕴涵的资源文化,通过对娘娘山景区规划和建设,成功申报了小秦岭省级地质公园,有效带动地质旅游事业的发展,催生开发了以矿山地质旅游、黄金生产旅游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构建地质大旅游框架,为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思路。
回顾我市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有:
首先,转变观念是前提。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有本质的区别。近年来,我市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实践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战略上,率先实施了资源整合;在资源利用上,形成了“浅部资源危机,深部外围资源接替;主矿产资源危机,共(伴)生矿接替;主要矿产资源危机,其他矿产资源接替”的开发思路。在产业发展上,改变了“采富弃贫”、“单金利用”现象,实施了多金属综合回收,全面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其次,项目带动是根本。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是载体,项目是支撑。链条短、产品少的产业不可能实现集约化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无从谈起。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中,我们紧紧抓住拉长产业链条这一关键,上项目,搞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我市有色金属冶炼、硫铁化工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使矿产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而且节约了能源,消耗了废物,保护了环境。
其三,支持引导是关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要发展、要壮大,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的倡导、推动,强力的支持、促进。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矿业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产业政策和典型企业,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共识;对循环经济型矿业企业和项目在土地、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同时鼓励组织矿业企业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引进循环经济技术,对外开展循环经济交流合作,有力地推进了矿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
虽然我市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只是刚刚起步,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以这次河南省矿业循环经济高层论坛为契机,按照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建设全国最大的黄金冶炼基地、中西部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为目标,着力构建循环矿业、绿色矿业、和谐矿业,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整合开发资源 科学循环利用 推进灵宝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