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万亿市场再迎大利好!4股三季度业绩已翻倍

2024-05-19 08:12

1. 中医药万亿市场再迎大利好!4股三季度业绩已翻倍

 外汇天眼APP讯 : 万亿级中医药大 健康 产业再迎政策利好!
   10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 健康 中的独特作用等六大意见。
      一方面,行业政策利好不断,另一方面,行业创新仍不足等因素的作用下,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行动积极转型。中医药行业业绩分化正在显现。
    促进中医药发展六大意见 
   《意见》提出了以下六大意见,其中重点信息梳理如下:
   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鼓励连锁经营。明确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实施“互联网+中医药 健康 服务”行动。
   二、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 健康 中的独特作用
   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 社会 发布。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到2022年形成并推广50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三、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办法。
   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标准(一部),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专 家承担有关工作,建立最严谨标准。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实施基于临床价值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探索 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评选等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表彰,建立中医药行业表彰长效机制,注重发现和推介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
   五、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在中医药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研发一批先进的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支持鼓励儿童用中成药创新研发。
   六、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
   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完善与国际疾病分类相衔接的中医病证分类等编码体系。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研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相关工作。
    中医药大 健康 产业2020年将突破3万亿 
   2016年,可谓是中医药行业的政策大年,国家级的战略发展规划,即《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简称《规划》)等重磅文件都在当年发布,从多方面鼓励支持行业的发展,包括种植、流通、终端服务等领域,均有规范意见。其中,《规划》提出,争取“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众多利好政策,为中医药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数据显示,自2016年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下发后,三年来中医类医院和西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速差距缩小,并在2018年出现反转,2018年中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速4.4%,西医类为4.0%。
   随着我国 社会 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速,总体 健康 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大量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动医疗保健市场的需求。
   中金公司认为,全民 健康 的意识提升会持续带动“治未病”市场发展,这更多是增量市场,也更多是自费市场,源自 健康 需求从治病需求向预防需求、康养市场进一步延伸,这是在 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 健康 意识与支付意愿同时提升)才拥有的发展机遇,而中医药在“治未病”市场具有天然的优势。
   长城证券认为,近几年,国家先后推出多个政策,不断规范中医药发展,鼓励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新药研发,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助推 健康 中国建设。中国中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5574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88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58%。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机遇,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中医药板块发展的新契机。
   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 健康 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 健康 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四家中医药企业三季度业绩翻倍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创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医药上市公司发展动力不足,业绩有所承压。面对这一形势,部分中医药企业尤其是老字号企业已在积极的谋取转型。
   例如云南白药、广药集团下的白云山等企业已经行动,主要通过资产整合重组、股权激励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来提高盈利能力。其中,白云山业绩增速较为明显。2016-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5.97%、36.71%以及66.9%。
   整体来看,中医药企业业绩也出现了分化。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A股中药类上市公司共计67家。截至10月27日,已有31家中医药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其中, 太龙药业、泰合 健康 、大理药业 以及 马应龙 等4家中医药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40%。其中,太龙药业位居榜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483.9%。
   太龙药业此前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8.78%。对此,公司表示,报告期公司收入结构调整,在大幅压缩药品流通业务的情况下,药品制剂业务、中药饮片业务、药品研发服务等主要业务不断拓展,带动整体营业收入增加;且随着部分亏损资产的剥离,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随着经营规模的调整与扩大,公司营运资产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大。
   太龙药业在经历了去年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今年业绩将实现盈利。公司三季报显示,2018年度净利润为负,2019年1-3季度公司医药制造和药品研发业务规模扩大,经营业绩增长;同时剥离了部分亏损资产,预计全年公司将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另有昆药集团等8家中医药上市公司三季度净归母利润增幅逾10%。当然,也有部分企业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数据显示,有龙津药业等12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出现了下滑。其中,龙津药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最多,达87.57%。
   龙津药业此前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中提出,报告期内,因国家医保控费、处方限制等政策持续推进,公司部分销售区域、销售终端销售量下滑,致使营业收入下降,净利润减少。本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和理财产品收益相比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故导致净利润呈现较大幅度下降。

中医药万亿市场再迎大利好!4股三季度业绩已翻倍

2. 医药行业1药网Q3财报:净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123.2%

 获悉,1药网()于周四发布财报,第三季度净营收11.1亿元(约合1.5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976亿元增长123.2%,环比增长32.5%。主要归因于B2B部门产品收入大幅增长,从去年同期的2.76亿元增长229.5%至9.095亿元(合1.272亿美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233亿元(约合17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259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097亿元(约合15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1.111亿元。
  每股美国存托股(ADS)摊薄亏损1.50元(约合0.22美元),而上年同期摊薄亏损2.80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每股美国存托股摊薄亏损为1.34元(约合0.19美元),而上年同期摊薄亏损2.47元。
  截至9月30日,1药网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额为7.864亿元(约合1.098亿美元),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为11.065亿元。
  截至9月30日,药房数量增至21万家以上,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药房数量超过13万家。
   
  当季,药品订单达到28万,同比增长45.1%。同店销售额较上季度增长24.6%,新增药房销售额较上季度增长15.2%。
  费用
  营运开支为1.65亿元(约合2310万美元),同比增长13.7%。占净营收的比重为14.9%,上年同期为29.2%。
  产品销售成本为10.631亿元(合1.48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821亿元增长120.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B2B业务的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29.5%。
  仓储物流费用为3160万元(4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7万元增长了52.7%。占净营收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2%下降至2.8%。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8710万元人民币(约合12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73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12.7%,主要是由于销售人员数量的增加和与B2B业务扩张相关的费用。占净营收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5.5%下降至7.8%。
  管理费用为3196万元(44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2643万元增长20.9%,主要由于专业服务费的增加。占净营收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3%下降至2.9%。
  技术费用为1470万元(206万美元),较上年同期2016万元下降27.2%,主要由于系统开发效率提升和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占净营收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1%下降至1.3%。
  业绩展望
  预计第四季度净营收将达到人民币11.8亿元至人民币12.4亿元,同比增长112%至123%。
  此外,在2019年8月14日公布的股票回购计划中,该公司授权在12月内回购价值10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已使用260万美元回购了606953股美国存托股。
  111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峻岭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又一个业务稳健增长的季度。第三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23.2%,同比增长32.5%,达到11.1亿元人民币,超过了我们连续第4个季度的很高预期。毛利润4730万元,同比增长204.3%。运营效率在本季度持续提高,这得益于我们稳健的增长战略。运营开支占营收的比例低于上年同期。特别是,履行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在本季度进一步下降至2.8%,低于上一季度的3.2%和去年同期的4.2%。这清楚地证明了我们的智能供应链技术的有效性。”
  “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执行T2B2C战略,截至2019年9月30日,虚拟药房网络快速增长,拥有21万多家药房,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这个数字为13万家。我们还与医药和保险公司建立了坚实的战略伙伴关系。到本季度末,我们直接从150家领先制药企业采购,而去年同期为80家。在这个季度,我们与泰康保险公司的网络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补充道。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飞华健康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3. 医药板块结束三连跌上涨0.79% 券商力荐7只超跌高成长股

   受“4+7带量采购”政策影响,12月6日、7日、10日医药生物板块连续三日下行,累计跌幅达8.02%。不过,医药生物板块,在昨日止跌回暖,整体上涨0.79%。其中,抗癌药、中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板块涨幅超1%。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一致性评价还是带量采购,都将成为未来医药产业更加集中,优胜劣汰加速的催化剂,小、乱、差的企业将加快消亡,利好在细分领域内处于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
    二级市场上,医药生物板块超跌或成为资金涌入该板块的重要原因之一。板块自5月29日前期高点调整以来,26只医药股在此期间股价被腰斩,跌幅超30%的个股也超半数,达到161只,同期大盘下跌17.26%。在上述161只超跌股中,康美药业、华东医药、恩华药业、透景生命、通化东宝、济川药业、京新药业、普利制药、万孚生物、瑞康医药、新华制药和亿帆医药等12只个股2013年至2017年间连续五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5%。
    上述12只超跌高成长股中,华东医药、普利制药、济川药业、瑞康医药、亿帆医药、通化东宝和京新药业等7只个股近30日内均被机构给予了“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华东医药最受机构看好,近30日内机构给予的看好评级数达到12家,对于该股,国信证券表示:公司的阿卡波糖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领先优势明显,保持国内糖尿病龙头地位。阿卡波糖原料药生产壁垒极高,华东掌控国内70%以上的原料药产能,保障制剂端的供应格局高度稳定,带量采购对于公司的冲击有限。公司已进入历史估值底部,糖尿病龙头的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维持“买入”评级。
    除超跌、高成长外,较低的估值也是机构关注上述股票的另一关键因素。上述7只个股中,瑞康医药(10.62倍)、亿帆医药(12.61倍)、济川药业(17.06倍)、京新药业(18.05倍)和华东医药(19.63倍)等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下,伴随着医药生物板块的止跌企稳,这些个股或存估值提升空间。
    对于医药生物板块的整体布局,渤海证券表示:建议投资者关注受政策影响较小,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推荐:1。仿创药领域研发管线庞大的恒瑞医药、康弘药业、长春高新及一致性评价领先的华海药业、科伦药业;2.CRO/CMO领域,建议关注研发强度领先、产业链纵向延伸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3。零售药店领域,看好业绩优良、连锁化程度高的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
     聚焦医药股>>> 
    带量采购引发医药股估值重构 部分基金提前减仓规避黑天鹅
    这个大胆预测你信吗?300多只医药股 有投资价值的不到50只!
    AH医药股蒸发4800亿!乐普医疗三跌停 机构加速出逃 五副总紧急增持14万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医药板块结束三连跌上涨0.79% 券商力荐7只超跌高成长股

4. 七成多医药公司年报业绩预喜 创新药等龙头公司被看好

 
   
   截至周四,129家医药生物类公司公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其中94家业绩预喜,占比72.86%。机构分析认为,目前医药板块处于 历史 估值低位,2019年医药行业将向好。看好创新药、医药外包、医疗设备细分、连锁服务等龙头公司。
    七成多医药公司业绩预喜 
   周四,又有兴齐眼药、海特生物、九强生物等3家公司公布了业绩预告,至此,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已有129家公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94家业绩预喜,占比72.86%。
   其中,83家公司预计净利润最低超过亿元。海普瑞、振兴生化、智飞生物、 理邦 仪器、花园生物、凯利泰、莱美药业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超过100%。海普瑞预计2018年净利润在5.9亿元到6.5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349.25%-398.74%;振兴生化预计2018年净利润在7774.88万元到1.0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60%-385%;智飞生物预计2018年净利润在13.96亿元到15.2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23%-252%。
   值得注意的是,智飞生物获112只基金重仓,位居基金重仓榜首,合计持股数量达8571.59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达9.86%。海普瑞获12只基金重仓,合计持有553.93万股,持股数量较三季度末增加88.51万股。而振兴生化则陷入了内讧风波。
   对于业绩大幅预增的主要原因,海普瑞表示,公司和SPL肝素原料药销售量上升和销售价格上涨带来毛利增加,SPL胰酶原料药销售增长;振兴生化表示,全资子公司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加快销售团队建设,大力开发新客户,血液制品销量保持较高增长,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智飞生物表示,持续狠抓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推广等工作,以AC-Hib三联疫苗为代表的自主产品销售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以HPV疫苗为代表的代理产品陆续在各省级单位中标、销售,销量稳步上升。
    低谷后今年行业将向上 
   兴业证券认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近期发布,国办发文,大方向不变,形成稳定预期。从目前来看,政策稳健推进已是大概率事件,而由于医药板块前期已经出现大幅下跌,行业板块处于 历史 估值低位,当下反而成为了投资者配置医药股的理想时机。联讯证券指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保健需求将继续提升,2019年医药行业向好。
   各大机构分析认为,2018年年报总体延续稳健增长,业绩分化依然存在。看好创新药、医药外包、医疗设备细分、政策免疫、连锁服务等龙头公司。
     中信建投长期看好创新药头部企业及医药外包、器械细分、医药分销、连锁服务和零售领域的龙头公司。包括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医药外包龙头 泰格 医药、药明康德、凯莱英;医药分销龙头国药股份及上海医药;器械细分龙头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安图生物、开立医疗;连锁医疗及零售龙头:爱尔眼科、老百姓及益丰药房等。
     

5. 十月机构“摸底”190股 医药行业公司最受关注

 受三季报披露窗口期影响,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有所减少。数据显示,10月机构调研了190家公司,仅为上月同期的三分之一;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组团调研,也是不到上月同期的一半。从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个股最受机构关注。
    10月机构调研190股 
   刚结束交易日的10月是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披露月,受此影响,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明显减少。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10月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仅有190家,只是9月同期545家的34.86%。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组团调研,也只是同期237家的48.95%。
   当中,歌尔股份(002241)、海康威视(002415)、广联达(002410)、华测检测(300012)、长春高新(000661)、新产业(300832)、中科创达(300496)、甘源食品(002991)、美亚柏科(300188)、华宇软件(300271)、德赛西威(002920)、卓胜微(300782)、海大集团(002311)、光威复材(300699)、星源材质(300568)、我武生物(300357)等16家公司接受了超过100家机构调研。
   最受机构关注的是歌尔股份。数据显示,10月公司合计接待了包括110家公募基金、37家券商、33家阳光私募、39家海外机构、23家险资等330家机构的包团调研。调研中,歌尔股份对其主要业务板块的未来趋势均保持乐观预期。例如就零组件业务,在传统的精密零组件业务之外,公司还在积极拓展相关的零件业务,包括与声学相关的触觉、无线充电等零组件业务,代表未来方向的SiP产品业务以及光学、精密结构件等。
   被众多机构踩破门槛的背后是歌尔股份三季报大超预期。三季报显示,歌尔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7.3亿元,同比增长43.9%;归母净利润为20.16亿元,同比增长104.7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167.92%。此外,歌尔股份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约27.53亿元-28.81亿元,同比增长115.0%-125.0%。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智能无线耳机(TWS耳机)、精密零组件及虚拟现实等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增长。
   此外,爱博医疗(688050)、伊之密(300415)、鸿路钢构(002541)、科大讯飞(002230)、珀莱雅(603605)、双塔食品(002481)、天赐材料(002709)、稳健医疗(300888)、新洁能(605111)、金博股份(688598)、华东医药(000963)、尚品宅配(300616)、宇信 科技 (300674)、视源股份(002841)、普洛药业(000739)、正邦 科技 (002157)等23家公司也接受了超过50家机构调研。
   而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浩云 科技 为机构调研最为密集的公司。数据显示,浩云 科技 在10月份接受6批次机构的调研。永高股份(002641)和汉王 科技 (002362)均以被机构调研4次,并列第二。此外,德赛西威、鸿路钢构(002541)、金博股份(688598)、楚江新材(002171)、中天精装(002989)、汉钟精机(002158)、锋尚文化(300860)、深 科技 (000021)、海鸥住工(002084)等9家公司接受机构超过3次调研。
    医药生物股最受关注 
   从调研公司所属行业来看,10月份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24家)、电子(21家)、计算机(17家)、机械设备(16家)、化工(14家)、电气设备(13家)食品饮料(11家)、轻工制造(10家)等8大行业中。很明显,医药生物在10月份机构调研中最受欢迎。
     金鹰医疗 健康 产业股票基金经理韩广哲表示,A股市场医药行业公司经过短期调整后,部分消化了高估值压力,将坚持自下而上对重点医药公司进行跟踪。奶酪基金经理庄宏东表示,年初时医药股的估值并不高,业绩确定性较强,叠加疫情的催化,出现了一波较大的行情。但疫情也只是对相关公司一两个季度的业绩贡献较大,并非持续性贡献。
   在三季报中,嘉实瑞熙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经理洪流表示,降低了部分累计涨幅过高的医药类上市公司配置比重。融通 健康 产业灵活配置三季报显示,基金经理精选赛道及成长性较好且估值相对较低的个股进行重点配置,减配医保控费受损较大的相关标的,中线持股的心态从容守候,用时间换空间并适时调整组合结构。
   但也有基金经理在三季度选择对医药股进行加仓,工银瑞信医药 健康 行业股票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医药股的调整中,基金抓住机会适度提高了仓位。在结构上,我们保持了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CDMO 等长期看好领域的核心仓位,降低了疫情受益子领域的持仓。
   华夏医疗 健康 混合基金经理认为,医药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构成了从需求端到支付端对医药行业的长期支撑。因此,在构建组合的过程中也立足于长期,选择有空间、商业模式有壁垒或者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去投资,争取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在医药子行业选择中,组合构建会结合长期空间和景气度,综合考虑估值等方面因素,尽量选择相对分散的子行业,避免在单一驱动因素上暴露过多的风险。
   国联安锐意成长基金经理呼荣权表示,从长期维度看,医药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核心在于各个药品和器械的渗透率仍然很低,叠加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更多需求会陆续被创造出来。目前,市场已经逐渐在反映这种未来的长期趋势。核心个股估值普遍较高,投资医药行业要更注重行业赛道和增长的确定性,持股周期可能更长。
    10月获至少30家机构调研的公司 
         本文源自财富动力网

十月机构“摸底”190股 医药行业公司最受关注

6. 医药股集体大涨 10亿元主力资金抢筹龙头股 机构看好创新药等细分赛道

今日医药股强势上涨,拓新药业、天宇股份、海南海药、威尔药业、丰原药业涨停,恒瑞医药涨超7%。wind数据显示,16.4亿元主力资金抢筹医药板块,恒瑞医药获净流入10.22亿元居首,凯莱英、长春高新、贝达药业、复星医药等股净流入额居前。
  
 从券商机构近日发布的医药行业研报来看,创新药、CXO等细分赛道被普遍看好。粤开证券称,医保谈判作为药品放量的重要催化剂,是衔接创新药研发和商业化的重要一环。虽然纳入医保的代价为大幅让利,但在量价博弈中,药品往往能享受药品进院的红利和新增患者需求的提升,最终通过以量换价为品种带来增量贡献,建议把握创新药、CXO投资机会。
  
 山西证券指出,政策密集出台,带量采购常态化持续加速行业分化,倒逼企业向创新转型;医保目录已建立动态调整,我国医药创新已进入黄金发展期,开启国际化之路,建议关注研发实力雄厚,管线丰富,梯度合理,产品优势突出的国产创新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