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和水稻的关系

2024-05-20 04:51

1. 大米和水稻的关系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
大米(Rice),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

扩展资料
大米在脱壳、精细加工的过程中,米粒上大部分的胚芽会被机器去掉。由于胚芽较嫩,加工时可能没有完全磨去,在大米上留下了白色的痕迹,就是我们常说的“腹白”。
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百度百科—大米

大米和水稻的关系

2. 水稻种植最重要的起源地,东北大米为什么出名?

众所周知,大米是我们的生活主食,虽然南北方有些差异,北方多以面食为主,而南方以大米为主。而水稻种植的起源地东北大米为什么出名呢?影响它的因素自然是很多的,比如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支持、环境、气候、土壤等等都是影响大米数量和质量的因素。以此,我们来细细了解一下东北大米出名的原因。
  首先,东北地区的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温度高,水量充足,很适合水稻的生长,当水稻得到充足的水分和热量,就会生长的很好。当然,东北地区人口也是很密集,劳动力充足,而且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科技水平逐渐升高,也给水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只有充足的气候环境条件,光照时间长,能够提高大米的质量,让人吃起来更有口感和更加美味。
  其次,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因为东北地区有丰富的黑土资源,黑土的含营养量是很高的,可以说是中国最有营养的土壤,因为黑土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而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而东北地区的大面积的,也是中国黑土最多的地区,因此东北大米的产量高,质量好,这是它出名的第二个原因。
  最后,东北地形平坦。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不仅地形平坦广阔,而且拥有季风性气候,光热充足,给东北大米的声场提供了广阔的土地面积和气候条件。东北大米之所以会出名,也有国家政治经济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它得天独厚的环境,大米不仅产量高,还有很高的质量品质,给人很好的口感,吃起来和其他地方大米是有口感和味道的差距。

3. 大米取自水稻的哪个部分?

糙米

糙米
稻谷由谷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等各部分构成。糙米是指脱去谷壳,保留其它各部分的制品;精制大米( 即通常所说的大米)是指仅保留胚乳,而将其余部分全部脱去的制品。
由于稻谷中除碳水化合物以外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大部分都集中在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即通常所说的糖层)中,因此糙米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精制大米。随着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糙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并被视为"文明病"的克星,一股食用糙米热潮正在逐步形成。
勿淘米
勿淘米是应用现代高科技专利精确碾制技术与仿生休眠保鲜包装技术获得的发明专利产品,全称为留存胚与糊粉层的勿淘米。其将没有食用价值或价值不大,却可能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的果皮、种皮、外胚乳三层保护组织全部去尽,而将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作用的胚芽与糊粉层部分最大限度的留存,在洁净状态下规范生产,并采用仿生技术进行休眠保鲜抗菌包装,食用时为保全营养不可以淘洗。其出成品率较免洗胚芽米提高约8%,生产成本每吨将降低达600多元,其单位重量较糙米更有营养,开封信用较稻谷现场磨米更鲜香。具备现代主食时尚--“鲜”、“绿”、“净”、“便”、“全”、“香”、“廉”七大特点,即新鲜、绿色无污染、纯净无杂质、食用方便、营养全面、口感新香、价格相对低廉。具有其他同类产品中极高的性价比。
食用品质
大米的食用品质是指大米在熟制过程中和食用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能,如色泽、滋味、软硬等。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的因素很多,诸如品种类型、加工工艺新陈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凝度等。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在18%~25%之间,煮熟后粘性低,吸水性强,出饭率高,米饭颗分明食用品质较差;粳米直链淀粉在19%~18%之间,煮熟后粘性较大,吸水性中等,出饭率低,口感好,食用品质较佳。
强化米
强化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营养素而制成的成品大米。用于普通大米营养强化的营养素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

炭化的古稻粒
大米皮层和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碾米过程中, 随着皮层和胚芽的碾脱,所含的营养成分也随之流失。大米的加工精度越高,营养成分损失也越多。另外,大米在淘洗过程中,也会损失许多的营养成分。对普通大米进行营养强化,不仅可以补充其流失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增加大米本身缺乏的一些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赖氨酸、铁和钙等。食用强化米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补充缺少的微量营养素,满足人体生理的正常需要,减少各种营养缺乏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这种米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受消费者欢迎。
清洁米
清洁米又叫免淘米,是一种清洁干净、晶莹整齐、符合卫生要求,不必淘洗就可以直接蒸煮食用的大米。普通大米在水中淘洗,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而且在淘洗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损失相当大。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普通大米经过淘洗,蛋白质成分损失达5。5%~6。1%、钙损失达18。2%~23。3%、铁损失达17。7%~46。0%。清洁米是应用特殊工艺生产的免淘大米,避免了做饭时因淘洗而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这种米方便适用,具有较好的贮藏性,风味明显好于常规贮藏条件下的普通大米,是当前大米的主要产品。

大米取自水稻的哪个部分?

4. 家乡盛产水稻,当然大米也是什么

大米是初级农作物,亦称作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稻米(Oryza sativa)也叫稻或水稻是一种可食用的谷物,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湿,中国南方俗称其为“稻谷”或“谷子”,脱壳的粮食是大米。煮熟后称米饭(中国北方讲法)或白饭(中国南方讲法)。

大米是什么农作物 大米是什么农作物产的

  大米主要分为:

  1、籼(xiān)米

  籼米系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横断面呈扁圆形,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大米是什么农作物 大米是什么农作物产的

  2、粳(jīng)米

  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2,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

大米是什么农作物 大米是什么农作物产的

  3、糯(nuò)米

  糯米又称江米,呈乳白色,不透明,煮后透明,粘性大,胀性小,一般不做主食,多用制作糕点、粽子、元宵等,以及作酿酒的原料。

5. 稻谷的来历

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太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祖先的努力下,经过无数次的品种改良,今天我们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大米作为一种传统的主食,已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长久地影响着中国语言,烹饪和风俗的发展。
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之后,农业成为生产的主要形态,稻米在后来的数千年中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圣食物。

扩展资料: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水稻原产热带低纬度地区,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结实,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自从有了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类型品种,水稻种植范围就渐向夏季日照较长的黄河流域推进。
而在南方当地就可一年种植两季以至三季。其方式和演变过程包括:利用再生稻;将早稻种子和晚稻种子混播,先割早稻后收晚稻;实行移栽,先插早稻后插晚稻。
发展成一年两收的双季间作稻。从宋代至清代,双季间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主要耕作制度;双季连作稻的比重很小。到明、清时代,长江中游已以双季连作稻为主。
太湖流域从唐宋开始在晚稻田种冬麦,逐渐形成稻麦两熟制,持续至今。为了保持稻田肥力,南方稻田早在4世纪时已实行冬季种植苕草,后发展为种植紫云英、蚕豆等绿肥作物。
沿海棉区从明代起提倡稻、棉轮作,对水稻、棉花的增产和减轻病虫害都有作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中国稻区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持续增产,而土壤肥力始终不衰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稻谷的来历

6. 水稻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

据悉世界水稻起源于中国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水稻先在中国广泛种植,然后向西传播到印度,到中世纪时引入欧洲南部。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进入21世纪以来,最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巩固了这一结论。

相关信息:
中国栽培的水稻属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其祖先种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O.perennis),在中国东起台湾桃园、西至云南景洪、南起海南省三亚县、北至江西东乡的地区内都有分布。
2016年11月,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签署了一份《科学家建议》,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1万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

7. 我们今天吃的大米大部分来自杂交水稻,它是由我国杂交水稻创始人( )发明的,被西方世界称为( )。

袁隆平,
   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我们今天吃的大米大部分来自杂交水稻,它是由我国杂交水稻创始人(   )发明的,被西方世界称为(   )。

8. 水稻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

世界水稻起源于中国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水稻先在中国广泛种植,然后向西传播到印度,到中世纪时引入欧洲南部。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

经济价值:
稻糠是稻谷的壳,它是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也被运用做建筑材料,许多亚洲乡下的传统泥屋,如中国客家村落中的圆型土楼,材料中就有稻糠。现代社会中,稻糠也被试用在水泥混合材上,或是用来生产植酸钙、肌醇。
稻草也是另一个相当有特色的经济副产品,用途相当多。除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以稻草编成的草绳、草鞋与簑衣,是许多农人的必备品。早期也有许多房子是以稻草做屋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