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2024-05-10 18:17

1. 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1、目的不同:
罗斯福新政:破除黄金对货币的限制,增发大量的货币,刺激经济,实行货币宽松政策。这样政府或者说美联储就可以有更多的钱借贷给需要的企业和个人,帮助经济复苏。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放弃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美国可以实现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功能,美元可以无限制发行,只要美国政府愿意,而世界其它各国就不得不为美元的贬值买单,美国就可以享受美元带来的福利。
2、原因不同:
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利用政府购买来弥补市场不足,政府要印钞票才能办这事,而金本位限制政府印钞票数量。两者抵触,所以废金本位。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扩展资料: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
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
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
当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
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
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2. 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1、目的不同:
罗斯福新政:破除黄金对货币的限制,增发大量的货币,刺激经济,实行货币宽松政策。这样政府或者说美联储就可以有更多的钱借贷给需要的企业和个人,帮助经济复苏。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放弃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美国可以实现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功能,美元可以无限制发行,只要美国政府愿意,而世界其它各国就不得不为美元的贬值买单,美国就可以享受美元带来的福利。
2、原因不同:
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利用政府购买来弥补市场不足,政府要印钞票才能办这事,而金本位限制政府印钞票数量。两者抵触,所以废金本位。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扩展资料: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
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
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
当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
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
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3. 什么是金本位制,罗斯福为什么要放弃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
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对应的黄金,政府无法超额发行货币

废止金本位制,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内容
当时美国正好是经济危机,说白了就是消费紧缩
这种情况下,罗斯福走的是凯恩斯学派的路线,说白了就是政府出钱,搞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大规模建设的结果就是拉动下游行业,这样大家有钱赚了,自然需要劳动力,结果就是原先的不景气消失

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无外乎两种方式,一个是收税,但当时就是萧条,根本收不上来;还有一个就是开足机器印票子,但金本位实际上制约了政府印票子

所以,罗斯福放弃的原因就是为了: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

什么是金本位制,罗斯福为什么要放弃

4. 什么是金本位制,罗斯福为什么要放弃?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
罗斯福放弃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C.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

5. 请教历史题: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废除金本位制

在大萧条绝望和困惑的阴影中,美国人迎来了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4届的总统。在长达12年的任期内,他以宽厚恬适的微笑、和蔼动人的声调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使备受惊骇、惶惶不安的国家重新焕发了生机,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了出来。他力挽狂澜,纵观全局,使美国变成了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在新政中,他毅然废除了金本位。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中形成铸币—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其特征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请教历史题: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废除金本位制

6. 罗斯福放弃金本位制的实质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黑市交易,压低金价,美国国库亏空,财政支出少,货币流通少。所以通货膨胀严重,这是我个人见解。下面是别人的解释,网上摘录,希望对你有用! 放弃金本位制的目的是实现美元贬值,刺激商品出口。罗斯福放弃金本位制,刺激出口是主要原因或目的吗?首先让我们要了解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是指:“金币可自由铸造,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自由输入输出”。在一战后的世界,金本位制起到稳定货币,促进贸易增长的作用,在当时金本位被看做是发达国家的标志,而以中国为代表的“落后国家”则主要实行银本位体制。那罗斯福为什么要放弃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呢,其实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危机使原有货币政策失灵,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国民收入锐减,大家普遍都感到没钱花。美国史学家阿瑟·林克等总结道:美国“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8亿美元,降为1933年的402亿美元,和生活费联系起来计算,每人收入由681美元减为495美元。薪金下降40%,红利下降近57%,制造业工资下降10%。因此,这些灾难年代的总画面,是一种除债务结构外遍地都是极端不景气的画面”这种情况的形成与胡佛政府的货币政策分不开的。因为在美国急需大量货币供应,急需大力提高广大群众购买力的时候,胡佛政府却顽固地坚持所谓“健全货币”政策,反对赤字开支,坚持救济工作由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和慈善机构负责,甚至让贫穷人自力更生,反对国家救济。这样的货币政策,只能使经济危机日益恶化。 罗斯福上台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形势迫使其实行通货膨胀,运用联邦赤字开支以促进就业,实行救济。要实行通货膨胀,就必须摆脱金本位制的束缚。1933年4月19日,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放弃金本位制使华尔街上的股票价格上升,华尔街的股票交易异常活跃,这一天所进行交割的股票总额达500万股,是过去6个多月来最活跃的一天。在这一政策实施以后,美元如预期般的实现了贬值,从而对内提高了商品的价格,起到稳定就业的作用,对外一方面由于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化,美国商品保持了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刺激了出口,同时还在无形中减轻了美国的债务。在出口方面,1933年美国出口比1932年增加了4%,而1934年出口额比1933年增加了27%;到1935年,美国对各大洲的出口额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1933年放弃金本位及美元贬值的效果在1934年开始体现出来。《罗斯福传记》的作者弗雷德尔评论道:这样,“罗斯福就对联邦经济政策(按:主要是货币政策)造成一种重大变革,放弃了金本位的僵硬制度,代之以管理通货的灵活制度。货币主义(Monetarism)成为新政混合体的关键组成部分。”摩根有一个老搭档叫做莱芬威尔的,写信给罗斯福说:“你放弃金本位制,挽救了我国免于全面崩溃。”摩根本人也在一篇罕见的公开声明中说:“据说总统放弃金本位,我表示欢迎……看来很清楚,要扭转大萧条的局势,就要驳斥并战胜那些主张收缩通货的人。”可见罗斯福放弃金本位体制是为了应对危机带来的货币紧缩、物价下跌、就业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刺激出口当然是美元贬值的一个重要目的,但绝非唯一目的,可以说当时放弃金本位是一种灵活的货币策略,使美国无论在应对国内局势还是纷繁的国际竞争中均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可谓是成功之举。 本篇文章来源于 骆驼论文网( www.luotuo.net.cn ) 原文出处:  http://www.luotuo.net.cn/a/wenxue/gudaiwenxue/2011/0215/52487.html

满意请采纳

7. 请教历史题: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废除金本位制

 在大萧条绝望和困惑的阴影中,美国人迎来了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4届的总统。
  在长达12年的任期内,他以宽厚恬适的微笑、和蔼动人的声调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使备受惊骇、惶惶不安的国家重新焕发了生机,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了出来。
  他力挽狂澜,纵观全局,使美国变成了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在新政中,他毅然废除了金本位。
   
  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1914年间。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
  在该制度下,各国 *** 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中形成铸币—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其特征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请教历史题: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废除金本位制

8. 历史问题,为什么罗斯福取消金本位制可以促使通货膨胀?这中间的道理怎么解释?谢谢大家

首先让我们要了解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是指:“金币可自由铸造,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自由输入输出”。在一战后的世界,金本位制起到稳定货币,促进贸易增长的作用,在当时金本位被看做是发达国家的标志,而以中国为代表的“落后国家”则主要实行银本位体制。那罗斯福为什么要放弃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呢,其实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危机使原有货币政策失灵,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国民收入锐减,大家普遍都感到没钱花。美国史学家阿瑟·林克等总结道:美国“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8亿美元,降为1933年的402亿美元,和生活费联系起来计算,每人收入由681美元减为495美元。薪金下降40%,红利下降近57%,制造业工资下降10%。因此,这些灾难年代的总画面,是一种除债务结构外遍地都是极端不景气的画面”这种情况的形成与胡佛政府的货币政策分不开的。因为在美国急需大量货币供应,急需大力提高广大群众购买力的时候,胡佛政府却顽固地坚持所谓“健全货币”政策,反对赤字开支,坚持救济工作由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和慈善机构负责,甚至让贫穷人自力更生,反对国家救济。这样的货币政策,只能使经济危机日益恶化。
  罗斯福上台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形势迫使其实行通货膨胀,运用联邦赤字开支以促进就业,实行救济。要实行通货膨胀,就必须摆脱金本位制的束缚。1933年4月19日,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放弃金本位制使华尔街上的股票价格上升,华尔街的股票交易异常活跃,这一天所进行交割的股票总额达500万股,是过去6个多月来最活跃的一天。在这一政策实施以后,美元如预期般的实现了贬值,从而对内提高了商品的价格,起到稳定就业的作用,对外一方面由于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化,美国商品保持了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刺激了出口,同时还在无形中减轻了美国的债务。在出口方面,1933年美国出口比1932年增加了4%,而1934年出口额比1933年增加了27%;到1935年,美国对各大洲的出口额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1933年放弃金本位及美元贬值的效果在1934年开始体现出来。《罗斯福传记》的作者弗雷德尔评论道:这样,“罗斯福就对联邦经济政策(按:主要是货币政策)造成一种重大变革,放弃了金本位的僵硬制度,代之以管理通货的灵活制度。货币主义(Monetarism)成为新政混合体的关键组成部分。”摩根有一个老搭档叫做莱芬威尔的,写信给罗斯福说:“你放弃金本位制,挽救了我国免于全面崩溃。”摩根本人也在一篇罕见的公开声明中说:“据说总统放弃金本位,我表示欢迎……看来很清楚,要扭转大萧条的局势,就要驳斥并战胜那些主张收缩通货的人。”可见罗斯福放弃金本位体制是为了应对危机带来的货币紧缩、物价下跌、就业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刺激出口当然是美元贬值的一个重要目的,但绝非唯一目的,可以说当时放弃金本位是一种灵活的货币策略,使美国无论在应对国内局势还是纷繁的国际竞争中均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可谓是成功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