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麻莱县的介绍

2024-05-12 17:28

1. 曲麻莱县的介绍


曲麻莱县的介绍

2. 曲麻莱县为什么叫曲麻莱县

曲麻莱县(没有曲麻这个地名,疑是曲麻莱之误) 4175米

县城所在地约改滩镇(藏语意为“文字潮,也有人译做“晒经地”、“诵经地”,相传唐代大僧人玄类赴天竺取经,曾在这里停留休息译经而得名);海拔4175米,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省会西宁874公里,距州府结古镇248公里,是青海省乃至全国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 

希望能帮到你。

3. 曲麻莱县的地理环境

 曲麻莱县境内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数可达27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640千焦平方厘米以上。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源已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曲麻莱县的地理环境

4. 曲麻莱县的人口民族

人口截至2012年,曲麻莱县人口3.2万人,藏族占97.6%。民族曲麻莱县境内有藏族、汉族、回族、土族、满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

5. 曲麻莱县的旅游资源

勒巴沟岩画勒巴沟沟口是历史文化古迹文成公主庙,刻有六字真经和其他经文的嘛尼石随处可见。有的昭示于天日之下,有的浸润在涓涓流水之中,有的掩映在绿草翠叶之间,构成了让人惊叹的巨石文化景观。岩画带有浓厚的唐代佛教造型艺术风格,从石刻岩画上体态丰满的唐代侍女和古藏文看,勒巴沟岩画的创造要追溯到1300年前。 通天河晒经台通天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玉树草原上,横贯近千公里,哺育了玉树草原的万物,位于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有几颗古柏,树上挂满经布。 因传说唐僧当年在此晒经而得名。黄河的发源地曲麻莱县是黄河的发源地,黄河在青海境内藏语称“玛曲”意为孔雀河,其正源发源于麻多乡西南巴颜喀拉山脉的卡日曲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东经92°56'北纬35°40',约古宗列曲发源于约古宗列山北麓的一股山泉,向东南流经星宿海后称为玛曲,境内流域面积3194平方公里,总长112.7公里。黄河源头群山耸立,草原广袤,是三江源主要的水源涵养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地位举足轻重。

曲麻莱县的旅游资源

6. 曲麻莱县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辖1镇5乡,县府驻约改镇。    乡镇面积(平方千米)位置民族辖区约改镇2000县境东部以藏族为主长江、岗当、格青曲麻河乡17000县境中部以藏族为主多秀、措池、勒池、昴拉叶格乡7000县境南部以藏族为主红旗、龙玛、莱央麻多乡220县境东北部以藏族为主郭洋、巴颜、扎日加巴干乡2000县境东部以藏族为主团结、麻秀、代曲秋智乡7000县境中部以藏族为主布甫、加巧、格玛

7. 曲麻莱县的建置沿革

据解放后在县境内发现的许多古文化遗址看,早在4000年前,曲麻莱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南北朝以后,该县地区成为苏毗的一部分。历史上属西羌故地,隋唐时属吐蕃领地。唐初,吐蕃强盛,征服了其地部落,遂成为吐蕃王朝的辖地。约在十二世纪中叶,囊谦部落在玉树出现的同时,在曲麻莱南部出现了年措部落。曲麻莱县的建置始于近、现代时期,1921年以后陆续从果洛、四川迁居的牧民,逐步形成了九个部落。约在1924年,有布久昂为首的15户牧民从果洛阿江部落迁逃至县境内措娃尕泽一带游牧,组成第一个部落即布久(也叫红阿)部落。1935年,又陆续组成俄仓、多仓、白沙、哈秀、尕托、拉仓、干巴、河拉麻等8个部落。马步芳为了统治和管理这9个部落,于1941年秋设立了哈姜盐池设治局,任命米福堂为局长,筹建曲麻莱政权。时有千户1人,百户14人,牧民约3000人左右。1950年,改星川设治局为曲麻莱设治局,由省直辖。1952年7月,中共青海省委派遣80多名干部和民警从西宁出发,经都兰县察汗乌苏到达多仓部落。10月,正式成立曲麻莱县工作委员会。1953年10月24日,成立曲麻莱县人民政府,县府驻色吾沟;12月20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即隶属之。1958年10月,将治多县上年措格欠乡划归曲麻莱县管辖,改为叶格大队,后划归曲麻莱县管辖。 2000年,曲麻莱县辖6乡,县府驻约改滩(在东风乡境内)。2001年10月15日,撤销东风乡,设立约改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县政府驻地约改滩)。曲麻莱县辖1个镇、5个乡,19个牧区。

曲麻莱县的建置沿革

8. 曲麻莱县的交通

截至2011年,曲麻莱县已基本形成以县城(约改滩)为中心,以省道清曲公路为依托,连接国道109线与214线,辐射1镇5乡的公路交通网络。青藏铁路在本县境内穿越185公里,并设有不冻泉和五道梁两个站。 2012年,完成投资991万元的勒池村公路续建项目。实施投资4629.5万元的秋智乡至色吾沟、麻多至红金滩公路和7座配套独立桥梁项目。投资577万元的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项目已上报省政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