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详细点的 一般文言文实词归纳、虚词归纳、句式归纳~、(高中)~

2024-05-02 09:09

1. 谁能提供详细点的 一般文言文实词归纳、虚词归纳、句式归纳~、(高中)~

常见虚词用法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 (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指享受)
2.以
  ①盖在殷陇,必竭诚以待下 (来,连词,表目的)
  ②虽董之以严刑 (用,介词)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而,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因为,介词)
  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介词)
  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通“已”,已经,副词)
3.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呢,语气词)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吗,语气词)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呢,语气词)
4.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所施加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被,介词)
5.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6.故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地)
④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
7.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反而)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姑且,苟且)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要)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   
8.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了,表感叹)
②前人之述备矣 (了,表陈述)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了,表疑问)
9.也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可译为“啊”,或不译)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用于句末,表示认定,可译为“啊”)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用于句末,表反问,可译为“呢”)
10.则   
①于其身也也,则耻师焉(却,表转折)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就,表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帮助表示判断)
11.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介词,引进比较对象)
②而耻学于师 (向,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③不拘于时 (被,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④其皆出于此乎 (在,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
12.乎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比,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呢,语气词,表示反诘语气)
13.焉
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②或师焉,或不焉 (语气词,不译)
③且焉置土石 (哪里,疑问代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怎么,疑问代词)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此,兼词)
14.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②不敢言而敢怒(却,连词,表转折)
③谁得而族灭也 (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并且,连词,表递进)
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并且,连词,表递进)
⑥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的,代词)
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女堤而已 (罢了,助词)
15.者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的人,代词)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呢,也可不译,助词)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④亚父者,范增也 (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⑤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用在数词后,有“个”“种”的意思,代词)
16.夫
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语气词,放在句尾,表感叹)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指示代词)
17.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 (有时,偶或)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的……有的……)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也许)   
18.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是,就是,副词,表示判断)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才)
19.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但,但是)
①与尔三矢 (给)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 (通“欤”)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为,给,替)
20:与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给)
  ⑤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和)
  ⑥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亲附,亲近)
  ①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表示祈使,可译为“还是”)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语气副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岂”)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示估计,可译为“大概”)
  ④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 (代词,其中的)
  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前者可译为“它的”,后者可译为“那些”)
  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词,指代第一人称,我,自己)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傍晚)
21.莫②土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不)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不要,不可)
  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没有人,没有谁)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什么)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
23.何③水何澹澹 (多么)
  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为什么)
  l⑤豫州今欲何至 (哪里)
文言句式
l.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⑤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⑧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⑨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⑩梁,吾仇也。
11此三者,吾遗恨也。
12燕王,吾所立。
13所在皆是也。
14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15此世所以不传也。
16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17妪,先大母婢也。
1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9即今之僳然在墓者也。
20斯固百世之遇也。
21贤士大夫者,……孟长姚公也。
2.疑问句
①谁得而族灭也?
②儿寒乎?欲食乎?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⑤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⑥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⑧安得……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3.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洎牧以谗诛。
④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智勇多困于所溺。
⑧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⑩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
②(其)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③(众)扶而仆之。
④于是(吴之民)乘其厉声以呵……
⑤(余)回视日观以西峰……
(2)省略谓语动词
①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②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省略宾语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②举(之)以予人。
(4)省略介词
①磔磔(于)云霄间。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③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④与子颍坐(于)日观亭。
5.变式句
(1)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3)介词结构后置
①虽董之以威怒。
②赵尝五战于秦。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谁能提供详细点的 一般文言文实词归纳、虚词归纳、句式归纳~、(高中)~

2.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一、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汝是大家子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 二、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三、省略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

3.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型有哪些?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六)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3.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

4.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5.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为什么要攻打呢?

6.……孰与……?

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有所……,无所……

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
    ③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

8.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
    ③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型有哪些?

4. 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请举个例子.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5. 求文言文各个特殊句式,各有什么标志性词,越多越好 最好有例句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2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3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4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5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巩固训练】: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请翻译。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居则曰:“不吾知也。” (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7)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计其数。 (8)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9)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10)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2)竖子不足与谋!” (1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4)“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15)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求文言文各个特殊句式,各有什么标志性词,越多越好 最好有例句

6. 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虚词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时间:8/15/2004 11:57:21 新   ID=2161330 
老师你好:请总结一下语文文言文的虚词!考试时文言文的阅读经验!谢谢 

答: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 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既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即 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例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quot;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然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quot;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

7. 高中语文古文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句子的成分就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高中语文古文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8. 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是高一语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有关特殊句式的考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取之(以)百金
         欲与(之)俱(往)
         皆陈(于)殿下
         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以(之)试人
         遂拔以(之)击荆轲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使(之)毕使于前
         群臣侍(于)殿上者
         比(于)诸侯之列
         敢以(之)烦执事
         许君焦、瑕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烛之武)许之
         (烛之武)辞曰
         阙秦以利(于)晋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为击(之)破沛公军
         加彘肩(于盾)上
         沛公欲王(于)关中
         为(我)击破沛公军
         急击勿失(之)
         具告以事(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之)俱死也。
         旦日(你)不可不蚤自来谢(于)项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举所佩玉玦以(之)示之者三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则与(之)一生彘肩
         再拜献(于)大王足下
         置之(于)坐上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珍宝尽有之
         吾属今为之虏矣
         定语后置句
         群臣侍殿上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秦王购之金千斤
         状语后置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燕王拜送于庭
         使毕使于前
         秦王购之金千斤
         常痛于骨髓
         嘉为先言于秦王
         见燕使者咸阳宫
         给贡职如郡县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若亡郑有益于君
         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长于臣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击沛公于坐
         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以乱易整,不武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亚父者,范增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籍何以至此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今日之事何如?客何为者?何辞为?
         高一语文文言文实词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形容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副词)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副词)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介词)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动词)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动词)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动词)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动词)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动词)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动词)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动词)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动词)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动词)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介词)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动词)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动词)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动词)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动词)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诸
         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
         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合音词)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合音词)
         贼
         1.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危害)
         2.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
         3.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
         4.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过千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
         族
         1.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卒
         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步兵,士兵)
         2.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最终)
         4.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仓猝)
         走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逃跑)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之逃跑)
         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向)
         左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边)
         2.诸士在已之左,愈贫贱,尤益敬古代以右为尊,左为较低的地位。(较低的地位)
         3.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古代车上以左为尊。(车上的尊位)
         坐
         1.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坐下)
         2.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3.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4.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坐落)
         5.坐法去官(触犯)
         归
         1.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归附)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回,返回)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词)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形容词)
         10.此言得之(对、合适,形容词)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吾功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攻之。(《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因并递承转修假目)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总结:递饼撑转家鹰雄目
         附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自然,心系田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大浪淘沙,后胜于前;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气干云天,扫尽狼烟;吾辈尽力,而待明朝,幸甚君子,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