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是什么科植物

2024-05-17 08:26

1. 黄连是什么科植物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黄连,中药名。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300px。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黄连的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连是什么科植物

2. 黄连出自什么植物

黄连本身就是一种植物。
黄连[huáng lián]  (毛茛科植物),黄连,(学名Coptischinensis Franch )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药用价值: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中文学名:黄连                                  拉丁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 
别    称:味连、川连、鸡爪连              二名法:Coptis chinens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亚    科:唐松草亚科                          族:黄连族
属:黄连属                                       种:黄连
分布区域: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

3. 黄连属的植物描述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生多数须根。叶全部基生,有长柄,三或五全裂(全裂片不裂或再作羽状深裂),有时为一至三回三出复叶。花葶1-2条,直立;花序为单歧、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或只含单花;苞片披针形,通常羽状分裂。花小,辐射对称。萼片5,黄绿色或白色,花瓣状,椭圆形。花瓣比萼片短,倒披针形或匙形,基部有时下延成爪,中央具或不具蜜槽。雄蕊多数,花药宽椭圆形,黄色,花丝丝形。心皮5-14,基部有明显的柄,花柱微弯。蓇葖具柄,柄被有短毛,在花托顶端作伞形状排列;种子少数,长椭圆球形,褐色,有光泽,具不明显的条纹。 约16种,分布于北温带,多数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有6种,分布于西南、中南、华东和台湾。 本属植物的地下部分含小檗碱,供药用,其中黄连是我国著名的中药之一。

黄连属的植物描述

4. 黄连有几种品种

3种。
黄连主要分为3种,分别为味连、雅连和运连,除此之外,还有土黄连、野生黄连。味连:叶片呈中央裂片菱状卵形,边缘具针刺状锐齿。雅连:又叫三角叶黄连,叶片凹凸不平,呈等腰三角形,近叶缘处皱缩。运连:又叫云南黄连,叶片呈卵状三角形,根状茎不分枝,具匍匐茎。三者中味连产量占黄连总产量的90%,经济价值高。

炮制方法如下:
黄连片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生理特性如下:
黄连喜冷凉、湿润、荫蔽,忌高温、干旱。一般分布在1200-1800m的高山区,需要温度低、空气湿度大的自然环境。不能经受强烈的阳光,喜弱光,因此需要遮荫。根浅,分布于5-250px的土层,适宜表土疏松肥沃,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pH5.5-6.5,为微酸性。生海拔1500-2300米间的高山寒湿的林荫下,野生或有时栽培。
产地如下:
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

5. 双黄连的介绍

双黄连胶囊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双黄连的介绍

6. 鲜黄连的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30厘米,光滑无毛。根状茎细瘦,密生细而有分枝的须根,横切面鲜黄色,生叶4-6枚;地上茎缺如。单叶,膜质,叶片轮廓近圆形,长6-8厘米,宽约9-10厘米,先端凹陷,具1针刺状突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微波状或全缘,掌状脉9-11条,背面灰绿色;叶柄长10-30厘米,无毛。花葶长15-20厘米;花单生,淡紫色;萼片6,花瓣状,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具条纹,无毛,早落;花瓣6,倒卵形,基部渐狭,长约1厘米,宽约0.6厘米;雄蕊6,长约6毫米,花丝扁平,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4毫米;雌蕊长约4毫米,无毛,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浅杯状,边缘皱波状,胚珠多数。蒴果纺锤形,长约1.5厘米,黄褐色,自顶部往下纵斜开裂,宿存花柱长约3毫米。种子多数,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