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

2024-05-18 04:42

1.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记账凭证。要求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按正确的会计基础编制;至少按年编制财务报表;项目列报遵守重要性原则;保持各个会计期间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一致性;各项目之间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等重要信息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
会计报表是根据汇总记帐凭证和科目余额表填制的、会计核算的程序是审核凭证-作记帐凭证-汇总记帐凭证-作代前期余额和发生额以及本期余额的科目余额表-平行登记总帐和明细帐-会计报表、但是年末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主要根据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和有关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填列、但是会计报表的有些数数据还要根据有关的明细帐和总帐的具体数据填列。账簿数据来进行汇总结转的、利润表;某一阶段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所编制的。

一般来说,单位要依照建账根据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填制相关明细账

根据明细账填制总账期末汇总编制报表的顺序。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它的编制是根据会计单位一年附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组成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

2.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账簿记录。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账簿记录。会计报表是对日常核算的资料按一定的表格形式进行汇总反映和综合反映的报告文件。由于日常核算资料具有零星、分散、量大等特点,为了便于各级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情况及其效益,必须将日常核算的资料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口径进行汇总和综合。
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概括介绍:
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将一定时期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地反映在具有一定格式的表格之中。各单位会计必须定期提供“通用”的财务报告(会计报表),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及时、全面地了解会计单位财务信息的需要。
会计报表主要是以单位的账簿核算资料为依据编制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3.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2006年2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采取与国际通行惯例一致的叫法,将会计报表等多种称谓统一称为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制。
持续经营是会计的基本前提,也是会计确认、计量及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其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
除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外,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其他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附注
财务报表的这些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
拓展资料: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本都是通过对日常会计核算记录的数据加以归集、整理来实现的。为了提供比较信息,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数字。其中,“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数字,可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相应项目的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当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期末余额”栏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如下:
根据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一部分项目的“期末余额”需要根据有关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账户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账户和“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账户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4.“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账户和“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5.“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各相应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各项目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一部分项目的“期末余额”需要根据有关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1.“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为未弥补亏损,则在本项目内以“一”号填列,年末结账后,“本年利润”账户已无余额,“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利润分配”账户的年末余额直接填列,贷方余额以正数填列,如为借方余额,应以“一”号填列。 
根据“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减去“存货跌价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6.“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均应根据其相应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其相应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填列。
7.“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根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期末余额扣除其中将于一年内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填列,将于一年内摊销的数额填列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内。
8.“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账户的期末余额,扣除其中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部分后的金额填列,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部分在流动负债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内反映。
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大部分项目的“期末余额”可以根据有关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物资”、“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递延所得税负债”、“预计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这些项目中,“应交税费”等负债项目,如果其相应账户出现借方余额,应以“一”号填列:“固定资产清理”等资产项目,如果其相应的账户出现贷方余额,也应以“一”号填列。
资产负债表附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附注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和有关备查账簿等的记录分析填列。
如或有负债披露方面,按照备查账簿中记录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情况,填列“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项目。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报表

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4. 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是什么?


5. 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

1、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有哪些啊??
答: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是会计账薄。
  资产负债表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总账余额)、分析(明细的借方或贷方余额)、合并(直接合并和分析合并)、拆分(如长期负债中一年到期的)填列。
  利润表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写
  现金流量表应根据上面填好的利润表、损益表,并结合相关账户记录分析填写。
2有凭证吗?? 
答:不需要凭证。
  在实际操作中,有人为及时报表,不按程序直接参照凭证汇总填写报表。(实践中我也经常这样做,因为月末结账时间紧,报表要的急,如果登账后再填报,得多加几个通宵。)而实际上记账凭证的作用就是为了记账,而记账凭证汇总表是用来登记总账用的。

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

6. 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会计报表的分类及编制要求 

一、会计报表的分类 

(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 

1、反映一定日期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 

2、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如损益表、利润分配表。 

3、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如现金流量表。 

以上三类报表可以划分为静态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动态报表,如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会计报表按提供对象划分 

1、对外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其格式和内容由财政部规定。 

2、对内会计报表,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会计报表,如期间费用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等。其内容由企业自行规定,但必须遵守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三)会计报表按编报的时期划分 

1、年度会计报表,如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 

2、半年度、季度报表,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3、月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四)会计报表按编报的单位划分 

1、单位会计报表。指独立核算的基层企业的会计报表。 

2、汇总报表。是指上级企业或上级单位对所属企业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合并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占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所编制的合并报表。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 

1、数字真实。在编制报表前做到:按期结账,认真对账和进行财产清查,编制试算平衡表验算账目有无遗漏。 

2、内容完整 

3、编报及时 

4、计算正确 

5、真实合法

7. 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会计报表的分类及编制要求
一、会计报表的分类
(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
1、反映一定日期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
2、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如损益表、利润分配表。
3、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如现金流量表。
以上三类报表可以划分为静态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动态报表,如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会计报表按提供对象划分
1、对外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其格式和内容由财政部规定。
2、对内会计报表,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会计报表,如期间费用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等。其内容由企业自行规定,但必须遵守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三)会计报表按编报的时期划分
1、年度会计报表,如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
2、半年度、季度报表,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3、月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四)会计报表按编报的单位划分
1、单位会计报表。指独立核算的基层企业的会计报表。
2、汇总报表。是指上级企业或上级单位对所属企业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合并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占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所编制的合并报表。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
1、数字真实。在编制报表前做到:按期结账,认真对账和进行财产清查,编制试算平衡表验算账目有无遗漏。
2、内容完整
3、编报及时
4、计算正确
5、真实合法

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8. 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是什么?

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是记账凭证。
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是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编制账簿的间接依据。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分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它不仅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还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工作令号、购销合同、购料申请单等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各种单证不能作为原始凭证并据以记账。

扩展资料: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持续经营原则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的,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实。
2.公允列报原则
企业在列报财务报表时,应严格遵循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如实反映企业的交易与其他经济事项,真实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
3.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列报的财务报表,除现金流量表外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财务报表。
4.信息列报的一致性原则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除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或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外,不得随意变更。
5.重要性原则
企业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予以判断。
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6.抵消原则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和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7.信息列报的可比性原则
企业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是指企业在做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规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8.财务报表表首列报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人民币金额单位以及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9.报告期间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账凭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