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有哪些意义

2024-05-02 17:40

1.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有哪些意义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从建国后到上世纪90年代期间各大银行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网点众多,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大银行进行商业化股份制改革纷纷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导致出现很多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地区。而此时没有城市大本营的农村信用社只能“留守”农村,被迫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垄断者。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垄断意味着低效率、资源配置不当。可以说,90年代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一直发展缓慢效果不佳,除了法律体制不健全的因素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作为农村金融的垄断者缺乏改革的动力。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农户从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仍不足其向农信社存款的1/3,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3]而此时农村金融机构却出现了严重的非农化趋势,农村资金继续大量外流。以山东农信社为例,2009-2011年资金净流出量分别达到211.2亿元、413亿元和330.7亿元。①这一切表明,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全力为三农服务的内部动力不足。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位就是服务三农,贷款资金80%以上都投向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其在农村金融市场正在从星星之火不断发展壮大,这势必会对原有农村金融机构造成冲击(特别是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面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原有农村金融机构要居安思危,将其面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和压力转化成内部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
针对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其发展给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原有农村金融机构带来如下思考:(1)必须要积极深化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员工素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2)要始终牢记自己的金融阵地是农村金融市场,存款要“取之于农村、用之于农村”,不能再做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要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3)将自己放在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全力为“三农”服务的同一起跑线上,将其视为地位平等的竞争者,否则将来有可能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抢走大量储户,甚至被其取而代之。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有哪些意义

2.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意义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造,不仅牵涉到甚至决定我国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效能,决定着金融体系功能是否健全、金融整体改革的成败,也制约着农村市场经济乃至全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3.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

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4方面的国家宏观经济目的都相关,都会正面影响: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5)产业振兴计划.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

4.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我国农村金融产品是什么

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总共分为三大类,即:稳健类、稳赢类、丰盈类。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降到30%以下,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约303家、农村合作银行约210家,农村银行机构资产总额占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41.4%。

1、稳健类:这一类理财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它的预期年收益率最高为5.1%。这类理财产品会把收集的资金全部运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将全部投资投入到货币市场工具中,但中其中不会包括银行现金存款、可以转让的大额存单,短期的债券回购等。

2、稳赢类:这是一类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它有着4.1%的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这类理财产品会把收集到的资金全部投放到银行间债类的市场,其中包括可以交易的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还有评级比较高的一些信用债券。

3、丰盈类:这是一类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它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4%。这类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将全部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工具中,但中其中不会包括银行现金存款、可以转让的大额存单,短期的债券回购等。【摘要】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我国农村金融产品是什么【提问】
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总共分为三大类,即:稳健类、稳赢类、丰盈类。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降到30%以下,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约303家、农村合作银行约210家,农村银行机构资产总额占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41.4%。

1、稳健类:这一类理财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它的预期年收益率最高为5.1%。这类理财产品会把收集的资金全部运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将全部投资投入到货币市场工具中,但中其中不会包括银行现金存款、可以转让的大额存单,短期的债券回购等。

2、稳赢类:这是一类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它有着4.1%的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这类理财产品会把收集到的资金全部投放到银行间债类的市场,其中包括可以交易的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还有评级比较高的一些信用债券。

3、丰盈类:这是一类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它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4%。这类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将全部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工具中,但中其中不会包括银行现金存款、可以转让的大额存单,短期的债券回购等。【回答】

5.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再把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比较成功的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储蓄,农村储蓄在向农村投资转化过程中受阻,农村较多的资金流出农村。因此,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资金的外流。闲置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的现状,我国农民储蓄率高,我国农民具有较强的储蓄能力较高的储蓄率较大的储蓄额,这是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吸收大量存款的根本原因,为农村资金外流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主要表现为贷款,从农业得到的贷款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其不相称。虽然我国农村贷款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其他产业的到的贷款相比,支持率偏低。

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农业贷款的相对份额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而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没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的应有的支持,我国农业贷款仍有巨大的潜力。农村存款大于贷款,农村存款与农村贷款不仅差额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存贷款额逐年增大资金外流严重。相对于工业城市居民城市,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捷,造成对农业农户及农村企业的贷款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无法延伸到偏远的农村,甚至从广大农村地区撤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十分缓慢。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缺乏足够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机制。由于农业经常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规避机制或者规避机制不健全,往往是农业生产者及其有关参与者不得不面临巨大的难以承受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出于理性的选择,有关的农业参与者会减少对农业的投入,农村金融机构也相应的减少了对农业的贷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农村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导致农村信贷过程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盛行,农村金融机构惜贷严重,大量资金流向城市和工业。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风险大,储蓄存款向大银行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制约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

6. 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理论有什么区别

农村金融体系应当是指一切为农村经济服务的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及金融活动的总称;它以农村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实现同一为其形成标志,又以二者的相互渗透及向证券、信托、保险等新领域的不断延伸为其显著的发展特征;它的健康运行必须也能够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正常金融需求,必须也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也能够维护国民经济的平稳、有序运转。

农村金融是整体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农村金融理论也就必然受到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政策主张的影响。在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中,现在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三个学派。

7.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定义

农村金融改革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单指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广义的农村金融改革蕴涵极其宽广,既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国家对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也包含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以及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的发展等问题。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单纯考虑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难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根本问题,必须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定义

8. 如何评价我国农村金融改革?

问题太大,简单讲几条。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和农村经济。近些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趋势向规范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向在发展。
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引导和规范农村金融机构逐渐实现了内控机制完整,法人治理机构完善,服务种类和门类不断完善的过程。把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更好的为当地经济和农民服务。
通过电子科技的发展和自身系统的建设,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差距不断缩小,从某种角度讲,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还有其他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