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造地震的动力来源

2024-05-13 23:43

1. 关于构造地震的动力来源

通常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引发地震的动力来源问题,实际上也是岩石圈运动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这是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对此有多种解释,且长期存在争议。其中地幔热物质对流说(简称地幔对流说)和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说为地学界多数人士所认同。
1.地幔对流说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为解释大陆漂移假说的力源问题,霍姆斯(A.Holmes)就提出了地幔对流的假说。他认为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就是地幔的热对流:当地幔内的流体上升到巨大的大陆中央并向两侧散开时,大陆就会从这里裂开,海洋也就借此扩张了。
根据地幔对流的观点,上地幔软流圈中的物质呈塑性状态,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缓慢流动。地幔下部的物质受高温地核加热,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质量变轻。上升后,在岩石层底部水平运动,热量逐渐散失,冷却后变重下沉,由此造成了地幔物质的循环运动。热物质上升后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必然会拖曳上部刚性岩石层随之一起运动。这样,一些地区的地球表面就会发生挤压或拉张,形成褶皱或断裂,这就是地震发生的动力之一。
地幔内部温度升高的原因,一是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巨大热能;二是重力分异作用,地幔中重的物质向地心集中,地核生长,释放出来的重力能转化为热能。
由于地幔对流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连续的,从而引起构造运动活跃期与平静期的间隔出现,相应地也导致地震活动具有这一规律。
2.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说
用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的观点解释地壳运动的动力也得到地学界不少学者的支持,特别是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认为地壳中的褶皱、断裂等各种构造形迹均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各种构造体系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得出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的结论。
地球自转时产生巨大的离心力,离心力的垂直分力与地球重力相抵消,其水平分力则驱使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表层物质向赤道方向运移,所以地球呈椭球形状。
当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时,物质向赤道方向运移;自转角速度减小时,物质向两极方向运移。致使产生南北向的构造力,形成纬向构造。
另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的同时,还产生一种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惯性力,就像汽车变速时乘客会前仰后合一样,引起东西向的水平挤压或拉张,形成经向构造。
至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缘何变化,个中原因复杂,影响因素颇多,但不外乎地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属于前者的,像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质量分布的变化,必然使自转角速度改变。重物质向地心相对集中时,会使旋转速度加快。反之,速度则会减慢。另外,一次强烈的地震或大量的岩浆喷发都能引起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改变。由外界影响引起地球自转角速度改变的有日、月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和大气的流动等。
应当指出,上述用以解释地震动力来源的两种学说亦不是完美无缺的,仍有一些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关于构造地震的动力来源

2. 地震的形成原因地球科学概论

地震形成的原因。目前来说有两种。
一种是火山地震。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面震动。如果是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海底地壳的地震。这种地震还会引起“海啸”
第二种地震。叫做构造地震。由于地球内部结构发生错动。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的威力极大。属于破坏性地震。
这两种地震比较起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因为它没有预兆。现在世界范围内都不能够预告构造地震的来临。而且。因为它的来源是在地球内部。引起表面地壳的错动。形成了“地沟”。或者是“断层”。这对人类的生活破坏力极大。


火山地震。相对影响比较小。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满意就采纳吧。

3. 地震的形成的地震与地壳运动

介绍了关于地球地壳运动的板块学说理论,主要内容是板块运 动的动力、板块的划分、板块的分界线,以及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的 关系。解释全球地震发生的原因和位置,宏观地说明全世界主要地震 带就存在于板块分界线上 关

地震的形成的地震与地壳运动

4. 地震学的地球内部研究

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可以穿过地球的任何深度而又返回地面,从而带来地球内部的信息,特别是地球内部各个深度的地震波传播速度。而这个速度与该处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所以地震观测是研究地球内部最基本的方法。观测内容包括地震波的波形变化和到达时间,以及大地震时地球自由振荡的频谱。根据地震观测结果可以独立地计算地球内部的结构,但同其他的地球物理数据配合时,还可以确定地球内部组成的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

5. 构造地震及其形成机制

7.1.1.1 断层说
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或岩体变形,使岩体的三维应力产生自适应性调整,形成所受作用力方向的应力积聚与集中,当变形受抑制,应力积累到超过岩体强度极限时,岩体就会发生破裂或错动,断裂岩体发生弹性振动,以自身弹性振荡恢复原来状态,振动所释放出的能量引起地震。这一弹性恢复振动机制用以解释浅表层地震,震源不超过10km。在岩体发生错动变形时,因断裂结构面上摩阻力不均一,错动过程中的黏滞与滑动的粘滑机制,形成错动过程中的断续跳动,跳动一次形成一次振动,因而形成一系列地震,这种地震的震源深度在20km范围以内。
在构造运动中,由于上下岩层刚度的差异,在褶皱过程中形成压致张裂与脱顶抬空现象,受高压的深部老地层顺断裂上冲,似火成岩的岩墙、岩盘式入侵,挤压体入侵围岩,使断裂扩张发展而引起地震。这是底辟式构造发展机制,但其震源深度约在康氏面与以上地带。
7.1.1.2 相变说
在地下深处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岩体已呈塑性,难以形成脆性破裂,所以断层说难以解释深源地震的成因。依据高温高压试验的研究,氟化氨在高温高压下会改变晶体结构,从一种结晶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其体积可缩小28%,这种突然的体积变化,可释放巨大能量而引起地震,以解释深源地震的成因。
7.1.1.3 岩浆侵入说
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巨大压力挤压围岩,使围岩破裂而产生中、深源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火山颈与火山口围岩挤压破裂所形成的浅表地震。

构造地震及其形成机制

6.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①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

     小题1:事理说明文(1分),说明顺序:逻辑顺序(1分),简述: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地震(或:给地震下定义),接着依次介绍地震的相关知识:地震波、地震分类、地震灾害,最后说明地震预测技术还不成熟。(1分,意近即可。)小题2: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把地震现象比作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形象直观地说明了地震的发生很平常。(1分)小题3: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据)、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分类别: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类,按震源又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使人们对地震种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列数字(据)作用:列举了确数,如70、3000、5、20等,还列举了百分数,如95%,使人们对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有一个直观的区分度。举例子作用:举汶川、雅安地震的例子,说明浅源地震占多数。小题4:雅安芦山“4.20”地震,在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震源深度只有13千米,属于浅源地震(知识性,1分),目前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危害性,1分),这次地震,没有事先预报,震后才知晓,说明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还需加强(没有预报性,即评价,1分)。         小题1:试题分析:通读本文可知,本文在介绍有关地震的知识,揭示内部规律,因此是事理说明文。一般是逻辑顺序,本文也是这样,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地震(一段),接着依次介绍地震波、地震分类、地震灾害(二至四段),最后说明地震预测技术还不成熟(五、六段)。点评:说明文按其说明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在于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文是为了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及内部规律。常见的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运用逻辑顺序。小题2:试题分析:“象”表明画线句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分析其内容可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小题3:试题分析:从前向后读第四段可见,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如“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有列数字;还有举例子,如“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 铁轨变形等等”。第二问可以选一种自己最易于驾驭的方法来分析其作用,如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地震的危害。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首先找到答题范围,主要是文章的三段和四段,从前向后读该部分可知,雅安芦山“4.20”地震的发生原因是“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危害有“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崩塌、滑坡”等。根据文中的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组织成切题的答案回答。点评:审题后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关键语句,并将其加以概括。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    

7. 物理中的静力学,动力学在地壳长期缓慢运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灾变中各如何应用?

运动学是理论力学地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地方法来研究物体地运动,通常不考虑力和质量等因素地影响.至于物体地运动和力地关系,则是动力学地研究课题.

用几何方法描述物体地运动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系,因此,单纯从运动学地观点看,对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地描述都是相对地.这里,运动地相对性是指经典力学范畴内地,即在不同地参照系中时间和空间地量度相同,和参照系地运动无关.不过当物体地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地量度就同参照系有关了.这里地“运动”指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地改变;所谓“从几何地角度”是指不涉及物体本身地物理性质(如质量等)和加在物体上地力.

运动学主要研究点和刚体地运动规律.点是指没有大小和质量、在空间占据一定位置地几何点.刚体是没有质量、不变形、但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地形体.运动学包括点地运动学和刚体运动学两部分.掌握了这两类运动,才可能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地运动.【摘要】
物理中的静力学,动力学在地壳长期缓慢运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灾变中各如何应用?【提问】
运动学是理论力学地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地方法来研究物体地运动,通常不考虑力和质量等因素地影响.至于物体地运动和力地关系,则是动力学地研究课题.

用几何方法描述物体地运动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系,因此,单纯从运动学地观点看,对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地描述都是相对地.这里,运动地相对性是指经典力学范畴内地,即在不同地参照系中时间和空间地量度相同,和参照系地运动无关.不过当物体地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地量度就同参照系有关了.这里地“运动”指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地改变;所谓“从几何地角度”是指不涉及物体本身地物理性质(如质量等)和加在物体上地力.

运动学主要研究点和刚体地运动规律.点是指没有大小和质量、在空间占据一定位置地几何点.刚体是没有质量、不变形、但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地形体.运动学包括点地运动学和刚体运动学两部分.掌握了这两类运动,才可能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地运动.【回答】
从静力学变形到动力学破坏的转化条件是什么?【提问】
需要运用哪些知识来分析解决【提问】
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和动力学关注结构或机构的加速度等动力响应和物体间力的作用,从静力学变形到动力学破坏一般会应用于机械控制等。【回答】

需要运用哪些知识来分析解决
【提问】
从数学分析解析解,到计算机模拟数值解,你需要了解有哪些知识储备?如果考研,数值接会上升为主要工作,大学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提问】
额你这问题跨度也太大了,这方面的我就不是很了解了【回答】

物理中的静力学,动力学在地壳长期缓慢运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灾变中各如何应用?

8. 地球动力系统——地震灾害的诠释

(一)地球动力系统
1.大陆漂移
见第一章第三节内容。
2.海底扩张
20世纪60年代初,海底调查有3个较为重要的成果,为海底扩张说的建立准备了条件:①全球大洋中脊及中央裂谷的发现;②海沟及毕尼奥夫带的发现;③洋底地壳的新认识。
在海沟岛弧系中,地表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而且正是这种系统中才出现深源地震,并且震源深度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在近海沟处都是浅源地震,远海沟处出现中源地震,到大陆内部出现深源地震,也就是,这一地震带中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面(图2-95),其倾向一般45°左右,这一带称为毕尼奥夫带。

图2-95 贝尼奥夫上的震源分布剖面图

海底地质新成果与新资料的积累,加之大陆漂移说的重新兴起,迎来了地球科学理论上的一场重大革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Hess,1962)和迪茨(Dietz,1961)首先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大洋中脊顶部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断地上升并形成新的洋底,先形成的老洋底不停地向大洋两缘扩张推移,洋底移动扩展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几厘米(图2-96)。

图2-96 海底扩张

3.转换断层
1965年,加拿大学者威尔逊(Wilson,1965)指出,这种横断大洋中脊的断裂带不是一般的平移断层,而是自中脊轴部向两侧的海底扩张引起的一种特殊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
转换断层具有不同于一般平移断层的特征(图2-97)。其一,如果是平移断层,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断层两侧的洋脊将越离越远;但如果是转换断层,虽然中脊轴两侧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洋中脊之间的距离并不一定加大。其次,如果是平移断层,错动是沿整条断裂线发生的;至于转换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两侧中脊轴上段落上,在该段落以外的断裂带上,断层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方向相同,其间没有相互错动。第三,转换断层中相互错动段的错动方向,恰好与平移断层中把洋脊错开的方向相反,这一点是转换断层和平移断层的最重要区别。

图2-97 平移断层与转换断层(http://underseas.cn)

4.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固体地球上层在垂直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部的塑性软流圈;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做大规模的运动;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1)板块的边界类型及板块的划分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是以构造活动性强烈的边界为界线的。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板块边界分成三种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 指的是大洋脊轴部,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边界受到拉张而分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所以,离散型板块边界也称为增生或建设性板块边界。
会聚型板块边界 即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会聚时,由于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较低,故大洋板块总是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海沟。当大洋板块不断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并在地表逐渐消失时,其后部的大陆板块就有可能与其他密度相近的大陆板块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与变质作用,并形成山脉,此时形成的强烈构造变形带就称为板块碰撞带(即相当于以前所谓的造山带)。
平错型板块边界 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也可延伸到大陆边部,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利用现存的上述三种板块边界在全球的展布,就可勾画出岩石圈板块的轮廓。目前,一般认为全球共有12个板块,其中以大陆为主,涉及少量海洋的板块有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以及南极洲板块;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有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加勒比板块以及在东太平洋地区的纳兹卡板块和可可板块等(图2-98)。

图2-98 岩石圈板块的轮廓(舒良树,2010)

在上述的12个大板块之外,有人还划分出许多微板块。这些微板块对于了解板块运动的细节很有帮助。依据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古地磁、构造变形和板块运动的特征,有可能恢复地质历史时期各个古板块的位置和范围。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正在热烈地讨论之中,尚无定论。
岩石圈板块不是平面状的,而是呈球面形状。板块的运动,自然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平面滑移,而是沿地球表面做球面运移。海洋板块的运动速度目前已经测定得较准确,一般每年都为1~12cm。大陆板块运动速度显然小于这个数据。板块面积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小,相对也比较稳定。
(2)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问题
现在,一些地球科学家认为,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都受到板块运动的控制,在同一过程中发生,互相关联。同一时期,不同的板块可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不同时期的同一板块,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然而,岩石圈板块到底为什么运移呢,即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仍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
板块构造学说刚提出来时,不少学者曾经以为,刚性的岩石圈既然在软流圈上面运动,一定是地幔对流带着它运动,认为地幔中由于存在温度差异或密度差异,可能引起物质的缓慢移动,热的、轻的物质上升,造成大洋脊的热显示,同时带动大洋脊两侧岩石圈板块做相背移动,在俯冲带处大洋板块下插,使冷的、重的物质下沉。于是地幔物质就形成了对流环,好像“传送带”一样带着岩石圈板块运动。这就是板块构造学说早期所主张的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模式”。初看起来,这种板块驱动机制的解释十分精彩,事实上问题很多。在全球“热点”(即地幔物质向上运动的热显示处)研究中,共发现100多处热点,除少数分布在大洋洋脊上,大多数却都散布在板块内部。由热点位置变化所反映的地幔物质运动速度,一般认为每年只有几毫米。而岩石圈板块的平均运动速度却比软流圈大一个数量级,即每年几厘米,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低速运行的“传送带”怎么能够带动其上的岩石圈以较高的速度运动呢?更何况,现在能肯定存在的是由热流体所构成的地幔热对流,至于固体的地幔物质是否能够发生大对流,至今尚无足够的证据。
近20年来,有些学者认为板块的扩张作用不是主要的,“冷”板块俯冲时下沉拖拉才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他们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论证了这种可能性。然而,近年来也有人证明,这种下沉拖拉力不可能太大,毕竟这些“冷”的洋底玄武岩的密度(约2.8/gcm3)不可能比深部地幔岩石的密度(3~5g/cm3)更大。
要想解决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还要积累更多的资料,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是有可能解决的。其动力来源无非是地球内部的变化和宇宙体系中的某些因素。应该注意的是,岩石圈毕竟只是固体地球上的一层表皮(平均厚度仅为地球半径的1/100左右),仅仅从地球内部来找寻原因,看来是不够的,有必要从宇宙因素与地球内部变化的角度综合起来考虑。但要确定什么是主导因素,目前看来,依据还不够充分,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
(二)地震灾害的诠释
1.地震概念
由于地震引起地壳结构构造、地表形态以及岩石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震地质作用。
(1)地震
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出现的绝大多数地震是人们感觉不到的,有感地震是极少数。
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能感觉到的只有5万次左右。能造成不同程度灾害的平均不到1000次。像1966年3月8日的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1月4日的云南通海地震,1973年2月6日的四川炉霍地震,1976年7月28日的河北唐山地震,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等破坏性地震,全球平均每年约18次,而且有的出现在海底,有的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因此对人类有害的地震次数就更少了。
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省西北部的岷江上游,一个偏僻的丛山里,天气酷热,到下午两点半,地下突然发出隆隆的巨响,接着人们站立不稳,房屋颠簸摇晃,顷刻间变成一片瓦砾。同时山石崩落,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震后3小时才尘消雾散,这就是有名的叠溪地震。地震后,叠溪城东被山石掩埋;城西塌陷在岷江中,堆成了三座大坝。其中一座高达160m,造成岷江断流43天,积水成为湖泊,今日尚存。在城北的蚕陵山造成断面高悬的断裂带,数十千米以外都能见到。
造成巨大破坏的地震,一般时间短促,只需几秒钟,能持续几分钟者极少见。在如此瞬间,地震能释放出多少能量呢?叠溪地震相当于280万吨黄色炸药爆炸发出的能量。1822年11月9日,智利大地震,使250094km2的面积上升,总体积达230亿立方米,超过十万个埃及的金字塔。1911年阿拉木图发生的地震,只在零点几秒内放出的能量,就需要45万千瓦的发电机工作300年。
地震不仅发生在陆地上,也发生在海底,称为海震。当海震发生在近岸时,会激起巨浪,称为海啸。例如1960年5月22日,智利西海岸发生一次海震,5月23日海浪冲到夏威夷的希洛湾,推起了10m高的巨浪,摧毁了岸上的各种设施;5月24日海啸到达日本东海岸,浪高3~4m,造成沉船109艘。
在一个地区,地震总是断续发生,由出现到趋于稳定的一系列地震,称为地震系列。其中最强的一次地震称为主震。主震之前的一系列地震,称为前震。主震之后的一系列地震,称为余震。它们的发生发展与断裂构造以及介质的均匀性有关。当地应力加强到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开始产生变形或小错动,从而形成前震,接着地应力增大,岩石整体断裂,形成主震。之后,能量大量释放,剩余的能量还要慢慢地稳定下来,构成了余震。不过有的地震前震并不明显,如唐山地震就是如此。
(2)地震的有关概念
人们把地震的发源地称为震源。把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称为震中。离震中越远,震动越弱。
震中附近震动最大的地区称为极区。地面上破坏程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图2-99)。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按震源深度可以分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km)。多数属于发生在岩石圈内的浅源地震。
凡地震波及的区域,称为震域(指有感地震)。地震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强度大小),称为震级(magnitude)。地震最高的一级为9级,<2级的地震一般无感,2~4级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称为破坏性地震。
以地表各种建筑被破坏为标志来划分地震的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图2-99 地震要素

2.地震的类型和成因
(1)地震的类型
天然地震按发生原因可分为三种类型:
火山地震 是火山喷发时,地表被挤压冲击而引起。这种地震的特点是,波及范围小,一般限于火山附近。在我国这种类型少见。只有云南腾冲地区的地震可能属于此类。这类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印尼、南美,约占地震总数的7%。
陷落地震 是由物体突然冲击地面而引起的。如溶洞的塌陷、山崩、地滑都能引起,但影响范围很小。如1972年山西校尉屯地震,就是煤矿采空区顶板塌落而引起,震级为3.4。这类地震占地震总数的3%。
构造地震 是一种由构造运动,岩石受力发生变形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占所有地震总数的90%。
(2)地震的成因
关于地震的成因问题,说法较多,下面介绍几种流行的看法。
断层说主要以“弹性回跳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地震成因。所谓弹性回跳,就是岩石破裂错动时,应变的岩石由于回跳到原来的位置,使应力获得释放而引起地震(图2-100)。
人们认为在岩石圈以下产生的中、深源地震,用断层说解释是困难的。
岩浆冲断说认为地下深处的岩浆以高温吞蚀围岩而占领空间,或流体争夺空隙而引起的地震。
相变说认为在地下深处,由于压力很大,物质只能在相变中发生密度变化,从而引起物质体积的突然改变,引起地震。

图2-100 应力释放而引起地震(http://www.sciencene.tcn)

板块学说认为,地震活跃在洋脊、岛弧和转换断层分布的地区,因为它们处在各板块间的结合带上,是地壳活动最多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