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玉玺是什么做的?

2024-05-17 20:57

1. 古代皇帝玉玺是什么做的?

玉玺是用玉做的。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出处 : 《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徐令《玉玺记》:‘玉玺者,传国宝也。
     据说秦始皇帝取蓝田玉,命李斯用虫鸟篆(篆书的一种)刻之。玺文(印章上所刻的字)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古代皇帝玉玺是什么做的?

2. 古代皇帝玉玺是什么做的?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
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3.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的介绍

皇后之玺”玉印为西汉时期的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高2厘米,边长2.8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2012年12月初,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举行“保护大遗址、弘扬汉文化”总结表彰大会,40年前捡到皇后之玺的“小学生”孔忠良授予表彰。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的介绍

4.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的玉玺来历

 皇后之玺的主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出土于陕西咸阳汉高祖陵园的一条地沟边,发现地点距汉高祖与吕后合葬墓长陵仅1000多米。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皇后印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历史、艺术价值很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   汉代册立皇后,都要授予玺印,它是皇后合法身份的凭证。据东汉卫宏《汉官旧仪》上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皇后之玺在吕后与刘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约一公里的陵园之内,其形制、式样、印文内容及字数均与《汉官旧仪》所载相符。皇后之玺属西汉遗物,在学术界已无异议,但其具体时代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吕后的佩印,多数学者根据印文篆体及印面设计,推断其时代属文景至西汉中后期。汉代皇后玺印的质地和纽式,两汉书未见记载,《汉旧仪》记皇后玺的质地又前后矛盾,“皇后之玺”的出土,解决了一千多年存疑的问题。

5.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的玉玺介绍

皇后之玺 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玉质坚硬致密,无任何受沁现象。玺体为正方形,钮为高浮雕的匐伏之螭虎。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四肢有力,双目圆睁,眼球圆而凸出,隆鼻方唇,张口露齿,双耳后耸,尾部藏于云纹之中,背部阴刻出一条较粗的随体摆动的曲线,6颗上齿也以阴线雕琢。螭虎腹下钻以透孔,以便穿绶系带。玺台四侧面呈平齐的长方形,并琢出长方形阴线框,其内雕琢出4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竖线与边框相连。阴线槽内残留有部分朱砂。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字体结构严谨大方,笔画粗细均匀,深度一致。 此枚玉玺玉质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动,玺文字体之规整大气,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此印形制与印文正与汉制相合。因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吕皇后合葬的长陵约1公里,推测为吕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我们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家级文物。它反映的汉代礼仪制度及其背后的故事,将长久地引起人们的兴趣。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的玉玺介绍

6. 汉朝时期皇后玉玺的规格是多少?

【皇后玉玺】

【高2厘米 边长2.8厘米 重33克】1968年9月陕西咸阳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现原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此玉玺选料为上等新疆和田羊脂玉,温润洁白,玉质晶莹,精美灵秀。玉玺印面为正方形。玉玺上方的玺钮为凸雕的一螭虎形,螭(chi,音吃。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又有“雌龙”之说,龙为至高无上,虎为百兽之长,它除了能驱除恶魔外,还是权势、军威的象征。玉玺四侧面阴刻云纹,底部印面为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字,印纹排布疏朗,书体端庄而流畅,结构方整,笔势方中带圆,刚柔相济,刀法娴熟,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体现了当时高超的篆刻艺术水准。
《后汉书·祭祀志》指出:“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诈伪”、“奸萌”显然是私有制出现后的诈骗、冒认、偷盗、侵夺等不正当的行为。因此,能在器物上戳压记号,以证明物归谁主的印章便应运而生。印章不仅是持信之物,而且是权力的象征。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印章已出现,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它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印章是用金、玉、银、铜等材料制成,称“方寸玺”,人人皆可佩带。
据东汉蔡邕的《独断》记载:秦以前的玺印尊卑共之,“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群臣以金、银、铜的材料做印。这说明秦以后,玺印不仅是持信物,而且是天子权力的象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少府设置了专门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说明秦代曾经建立过官印制度。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汉以前,文书大都写在竹木简牍上,为避免简牍散失,密封文书内容,就在写好的简牍外,再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并用绳子捆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块软泥,用印在泥上按捺出印文,这种软泥即我们今天说的“封泥”。另有一些特大的印,上面可插入木柄,是专门用来烙在马身上作为印记的,也有可能为大件物品发送的封用印记。
1968年9月,当时还是陕西咸阳韩家湾乡小学生的孔忠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在一水渠旁捡到此枚玉玺。回家后,他把此印章交给其父孔祥发,其父认定是一件文物,于是把它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汉代有官印制度,且对玺印的文字数、官职名称、特别是对印之材料、绶带、钮制都作了规定。据《汉官旧仪》记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这件“皇后之玺”玉印与这一记载正好一致同时,又因其出土地点位于汉高祖刘邦的长陵陵冢和皇后吕雉陵冢西侧约一千米处,因此研究者推测,这件玉玺很可能是吕后生前使用过的印章,并且葬入陵中为供祭品,因陵墓被盗,玉玺流落土中,后被雨水冲刷到沟中。吕后前后掌权十六年,当时位于今天的广州地区有一个南越国,不向西汉朝贡,为此,吕后颁布命令禁止卖铁器和马牛给南越,借以对南越国实行经济封锁。吕后当时用来发布命令的,就是这块皇后之玺。中国古代帝后,尤其早期的玉玺传世罕见,是因为改朝换代之际,新的王朝往往要将旧王朝的玉玺毁废,以防止旧王朝死灰复燃。这枚“皇后之玺”玉印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7. 皇后玉玺

螭虎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玺印上方一只螭虎,双目圆睁,张口露齿,形象凶猛。
  
  
 该玉印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玉玺的主人也是年代最早的皇后。
  
 这枚玉玺发现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位小朋友放回家的路上,无意中发现藏在土里的印玺,刨出之后,发现下面有文字,四四方方并不认识,但是挺好看,就拿回家,想要把文字磨掉刻成自己的名字,后来拿给父亲之后,父亲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珍贵文物,于是上交陕西历史博物馆,经专家鉴定,属国宝级文物。
  
 在国内流传的说法:陕西三秦大地,俯拾皆是,不是秦组砖就是汉瓦。
  
 还有那句俗语“金疙瘩,银疙瘩,比不上咸阳塬上的冢疙瘩”。

皇后玉玺

8. 皇后玉玺,知道是什么吗?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一个2.8厘米、重32克的小小方寸印章,颇有来历,故事不凡。

    话说陕西咸阳有个长陵是汉高祖刘邦安息的地方。长陵附近有村庄,村里有小学校。学校有个小学生放学回家,路上见个发光的东西,挖出来是个小印章。他很高兴,叫哥哥帮他把印章的字打光磨平,好刻上自己的名字。此事恰巧被其父发现,怀疑是文物,捐献陕西省博物馆。寻常的日子,不寻常的发现,方寸印章原来是2000多年前刘邦老婆的玉玺。吕皇后玉玺有螭虎钮,用和田上等羊脂白玉雕刻,细腻温润,极其晶莹,是极品。印为最高等级印,是国宝。在陕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随时都有奇迹发生。

    翻开历史的褶皱,吕皇后名叫吕雉,生于公元前241年,其父将她下嫁给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无赖平民刘邦。在她36岁以前,和当亭长的刘邦过了一段单纯的日子。刘邦和项羽争天下,她受困项羽做人质,受了不少折磨和凌辱。刘邦登基,她平步青云,摇身一变成皇后。

    皇后没有农妇好当。比自己大15岁的丈夫已经不是从前的丈夫,酒足饭饱思淫欲,日夜沉溺在三宫六院中。更可怕的是,刘邦提出用戚夫人的儿子更换吕后生的太子。政治争斗,历来惨烈,只有你死,才能我活,她要自己疼爱自己。吕后不再相信眼泪和爱情,她被岁月磨成了一把犀利的宝剑,出鞘反击。

    她审时度势,费心谋划,倚仗人杰张良,为儿子请出刘邦也没有请来的用甪先生、绮里季夏、东园公、黄公,人称奇才的商山四皓,据理力争。四皓愿辅佐太子刘盈之举,打消了刘邦废太子的念头。吕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得寸进尺,用长乐宫杀韩信来彰显自己,又使人诬告彭越谋反,灭其宗族,慑威朝廷,使满朝文武刮目相看。刘邦死后,17岁的儿子刘盈成了汉惠帝,她晋升太后又有了更高的追求。首先毒死了和儿子争太子的赵王刘如意,其后对戚夫人施苦刑,砍手脚、挖眼珠、聋耳朵、灌哑药、关厕所,惨不忍睹。做傀儡的儿子不满,又遭她幽禁。她还把外孙女张嫣嫁给儿子为后,结为一对乱伦的怪异夫妻。惠帝驾崩,她欲望极度膨胀,一发而不可收拾。她先立冒充刘盈儿子的少帝刘恭,后又再立常山王刘弘为后少帝。她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行天子权利。她造了刘邦非刘姓不封王的反,把吕家诸子侄封王拜相,如日中天,权倾朝野。吕太后执政期间,天子龙椅形成虚设,玉玺比皇帝大印值钱。她聪明干练,继承了刘邦汉承秦制国策,解决了坐势日大的异姓王的问题,挟制刘姓诸侯王,重用萧何、曹参等开国功臣,携手推行清明无为的黄老政治,对强敌匈奴采取了和亲策略,安邦兴国,整饬吏治,注重民生,稳定了大汉建国初期的政局。吕后不养小白脸,所以也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绯闻长了翅膀满天飞。一个政治家是有运气、有头脑的人都能担当的,没有读过几年书的刘邦,从一个平头百姓成了天才领袖,只要上苍赐予他适当的机会和环境。一个农妇经过战争的洗礼,上层社会的历练,照样施政了15年,何况还是一个女流之辈,生前没有人敢当面说一个“不”字。她淋漓尽致的政治生涯,裸露了她过人的才华。

    62岁的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联手刘氏宗亲集体发难,一举捣毁了吕氏家族苦心经营的老窝,推举刘邦第五子代王刘恒做了皇帝,这就是汉文帝。此后,西汉王朝开创了风光的“文景之治”。

    有感吕雉不平常的人生经历,作诗曰:不是高祖争储急,那有吕后牡司啼。四皓护犊张良计,宫闱泄忿起杀机。韩信彭越初祭旗,刘姓王侯相对泣。后玺挤兑帝王旨,女流临朝展才艺。黄老政治和番策,葫芦画瓢亮虹霓。守成不失搞经济,文景风光我奠基。前脚闭气日落西,便闻诸吕头落地。弹冠邀功乱步履,走马复辟换文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