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创业史

2024-05-17 15:27

1. 海尔的创业史

1992-1998 1997-09  1997年9月,以进入彩电业为标志,海尔进入黑色家电、信息家电生产领域  与此同时,海尔以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先后兼并了广东顺德洗衣机厂、莱阳电熨斗厂、贵州风华电冰箱厂、合肥黄山电视机厂等十八个企业,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997-02  1997年2月,莱茵河畔掀起海尔潮,海尔参加了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家电博览会,海尔向洋人颁发产品经销证书的消息,不仅使中国人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更标志着海尔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1996  海尔产品在市场上连续获得“最受消费者信赖的轻工产品”称号,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与首选品牌。  1996-06  1996年6月,海尔获得美国优质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个人被授予五星钻石终身荣誉。海尔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消费者的忠诚与美誉。  1995-07  1995年7月,原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输入海尔文化,盘活被兼并企业,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展  1995-05-22  1995年5月22日,海尔集团东迁至刚落成的海尔工业园,拉开了海尔二次创业——创世界名牌的序幕。  1994  海尔园建设日新月异,新项目边施工、边建设、边投产。  海尔超级无氟电冰箱参加世界地球日的展览,成为唯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环保产品。  1993-11-19  在海尔园建设过程中,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启动。1993年11月19日,海尔冰箱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1992-09  1992年9月,海尔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海尔已成为合格的世界级供应商。  1992-05  1992年5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了,海尔抓住机遇,在青岛东部高科技开发区征地800亩,建立了海尔工业园

海尔的创业史

2. 海尔创始从的经典创业趣事

  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在张瑞敏的创业路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特别值得创业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的学习和借鉴。     经典故事一:砸冰箱     1985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有缺陷的冰箱还有76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2010年10月18日,两人一阵甜蜜的交谈后,曾国强发来了请求:“我们结婚吧,虽然我的话有些冒昧,但我真的希望能够带给你幸福!”周丽颖盯着电脑屏幕,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向她袭来――已经28岁了,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向自己求过婚。看着曾国强坚定的话语,周丽颖激动地哭了。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 “果然是书呆子,没劲!”吴思思像这样鄙视我是家常便饭。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以是760台、7600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76台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已经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张瑞敏有着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只有严格要求,企业才能朝着正规的方向迈进。     经典故事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995年7月,以前我和闺密们都觉得:一个男人如果真的爱你,家人再如何反对,他始终坚持的话,家人势必会同意。看看今早的情形,我相信他已经很努力了。况且这持久战里,我已经深深地受伤了,再也没有力气了。想起他曾经说过一句让我觉得很受伤的话:我要是能娶你,我何必拖到现在呢?现在终于释怀了。青岛市 *** 决定把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红星电器本来和海尔一样在青岛市是重点企业,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在海尔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时,红星电器却亏损1亿多元,资不抵债。    此时,在张瑞敏面前摆着一个艰巨任务:如何操作?如何发展?于是,张瑞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红星电器失败于何处?是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员工问题?    而他认为:“红星的失败,不是少技术,也不是少资金,更不是员工不好,关键是管理不到位,职工凝聚力差,缺乏将现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灵魂。而海尔员工、干部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形成了海尔文化。因此,我们当前的紧迫工作就是将海尔文化输入到红星。只要思想认识一致了,统一了,一切都好办。文化是企业灵魂,无形资产可盘活有形资产,红星必然重生。”    海尔经受住了这个文化兼并成败的考验。在划归第二天,杨绵绵就率领企业文化、资产管理等五大中心的管理人员进驻红星,实施“文化先行”的管理理念。    随后,张瑞敏又到红星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上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管理心得体会。要求大家从我做一学期过去了,药铺小学终于有了欣欣向荣的气息。面对一双双童稚和纯净的眼睛,我渐渐忘了伤痛,感悟到了生命新的意义……起,从现在做起,目标是2~3年争创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最终是国际名牌。    三个月之后,企业扭亏为盈,现在,海尔洗衣机已经成为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和第一制造商。    1998年3月,“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张瑞敏应邀去哈佛讲这一课,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却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经典故事三:在美国建厂     1999年,张瑞敏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海尔美国工业园,生产家电。一石击起千层浪。国内很多人认为海尔是在盲目扩张,而为其担忧,甚至不少人明确对此持批评态度。人们批评的依据,就是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劣势在于人力成本高而且市场饱和,去美国无异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有本杂志以《提醒张瑞敏》为题,为海尔在美国建厂的前景担忧。    可是,海尔决策层却像“下雨打伞”一样认为去美国办厂是理所当然的事。“到美国建厂有风险;但是不到美国建厂是否就没有风险?那一天的吴紫涵睡过头了,许峥最后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借口离开包房,他打了个盹,梦见自己扛着吉他奔向一个似曾相识的女生宿舍。!”海尔人要在风险中抓机遇我小时候从来没人说过我可爱、阳光或是好看。如果他们非得说些什么,他们会说我的腿虽然短还蛮结实的。。    当然,敢于冒风险不等于没有预防风险的措施。在这方面,海尔做了充足预算:在市场方面,海尔的理念是“先有市场,再建工厂”。当时的海尔向美国出口冰箱已经达到50万台,而实际上达到29万台,就可达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    在成本上,美国劳动力年薪2.5万美元,中美两地工薪差别达到8~10倍。但海尔进一步分析后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一是中国低工薪优势其实完全被运费抵消了,而且今后运费有走高的趋势。二是在美国建厂还可以就地收集信息,就地技术开发。三是可以节省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时间30天,另外又节省从接订单到生产的30天,这对生产需求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四是“美国制造”的标签是个卖点,对美国零售商很有吸引力,可以平等地与美国企业竞争,其优势是很大的。    如今在美国,年轻后来我索性把那张照片在罗程眼前晃来晃去,你看看,你的眼睛,她的眼睛,你的眉毛,她的眉毛你是喜欢她的,是不是?一代都知道海尔是一个很好的家电品牌,已经不知道它是来自中国的品牌,海尔品牌正在成为美国本土的品牌。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起航,海尔的国际化行动已毫无疑问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领航者。     经典故事四:砸仓库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始了,但在中国市场,当时还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来,至少在家电市场还看不出这种迹象。尽管如此,当时的海尔正在张瑞敏的主导下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从以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2008年8月28日,海尔历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张瑞敏再一次举起他那把“大锤”,这一次,他要砸的不是冰箱,而是仓库。    当张瑞敏及海尔决策层提出要取消DC库(海尔在各工贸公司设立的物流仓库)的时候,整个市场的人员都炸锅了。市场人员直接说: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市场形势那么差,有仓库都未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别说取消仓库了。他很自觉地选择了举牌子  像截微笑的木桩样立在那里  把接触美女新生的机会留给了其他跃跃欲试的男生。要是取消仓库的话,销售肯定要大幅下降。    客户的反应也非常大。一位海尔的老客户、也是大客户给海尔反映:“你们要取消仓库,大方向我们认可,但你们这样做是违约的。”因为按照经销合同,客户是在当地的海尔仓库提货。现在没了仓库,给客户造成了交货不及时的麻烦。    张“很好。”越泽很满意地答应了下来。两人正说着话,身后忽然传来个女孩的声音:“爸,呜来了,今天可吓死我了。”瑞敏和他的决策层顶住压力,做法是:卖不出去就停下来,停下来怎么办?停下来倒逼企业内部的体系。为了不让变革的成本影响到客户,海尔改变了自己的供应链流程,周下单、下周单,按单生产。虽然没有仓库了,但通过订单模式和流程的变革,海尔把货放在公路上,放在集装箱上,实现即需即供。    国庆节之后,金融危机明显波及到中国市场,市场零售大幅下滑,行业的库存大幅上升,而海尔的库存处理得恰到好处。    张瑞敏是有着长远目光、真知灼见的高手,他对行业动向的掌握敦促使他不得不顶住压力,砸掉仓库以应对随之即来的“金融危机”。他的这种决断力和勇气是常人难以达到当冯母解开张谣的衣服时,忍不住两行热泪。大冷的雪天,张谣穿得非常单薄,里面的毛衣也破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医生给张谣做了检查,诊断她是营养不良和贫血而晕倒的……的。    201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2007亿元。根据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2014年全球大型家用电器调查数据显示,海尔大型家电零售量第六次蝉联全球第一,并首次突破两位数的市场份额增长。    2015年1月27日,“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发布,海尔集团位居家电行业榜首。张瑞敏认为,没男人和女人去很远的城市送货,正在返程的途中。他们坐在辆加长半辊车的车厢里,男人在驾驶位上专心地开车,女人则倚在旁的座位上打盹。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  经典创业趣事 
   

3. 海尔创业初期的对手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海尔创业初期的对手是:容声。海尔、容声,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是老对手了,1989年前后,容声冰箱成为珠三角最知名的家电品牌,在冰箱市场上形成了“北海尔、南容声”的格局,并且成为第一家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冰箱企业。1996年,销售额达到了45亿,同年,母公司科龙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摘要】
海尔创业初期的对手【提问】
海尔创业初期的竞争对手是谁【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海尔创业初期的对手是:容声。海尔、容声,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是老对手了,1989年前后,容声冰箱成为珠三角最知名的家电品牌,在冰箱市场上形成了“北海尔、南容声”的格局,并且成为第一家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冰箱企业。1996年,销售额达到了45亿,同年,母公司科龙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回答】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9项(其中发明专利81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9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回答】

海尔创业初期的对手

4. 海尔公司成功的励志小故事?

   
     提起海尔,我们都会为之竖起大拇指,同时想起海尔的很多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为海尔带来了关键性的转折,成就了海尔品牌叫响中国,冲出国门的坎坷之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了海尔公司励志成功的经典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海尔公司成功的故事篇1      1985 年,一位使用者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执行长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 76 台! 
     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 
   
     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 76 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 76 台,明天就可以是 760 台、 7600 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 76 台不合格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海尔人已把它摆在了展览厅里,让每一个新员工参观时都牢牢记住它。 
     1999 年 9 月 28 日 ,张瑞敏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锤对海尔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可以说,这个举动在中国的企业改革中,等同于福特汽车流水线的改革。 
     企业管理的最大挑战,便是在事情出现不好的苗头时,就果断采取措施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在次品依然紧缺时,海尔就看到了次品除了被淘汰,毫无出路!任何企业要走品牌战略的发展道路,质量就永远是生存之本。所以海尔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而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推广的不是数理统计方法,而是提倡“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干出来的”,从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入手,实现品牌经营。 
     海尔公司成功的故事篇2      1995年7月6日,海尔广州工贸公司与潮州使用者陈志义约好7月8日上门送去他选购好的一款滚筒洗衣机。那时,潮州还没有海尔的专卖店。 
     7月7日上午,驻广州服务人员毛宗良租了一辆车,拉着洗衣机上路了,到下午2:00 时,车出了问题,而离最近的海丰城还有两公里路。烈日下,小毛守着洗衣机拼命地拦著偶尔过往的车,但司机都不愿拉……就这样,小毛拦了十几辆车没有结果,此时已是下午3点钟了。“不能再等了……”小毛开始在路边找绳子,他决定将洗衣机背到使用者家。当用户得知毛宗良为了与自己的约定背著洗衣机而来时,被小毛这种对使用者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海尔公司成功的故事篇3      2005年,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唯一代表,出席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德国召开的未来高新技术顾问委员会大会,并当选为国际电工委员会未来高新技术顾问委员会*** IEC/PACT***委员,海尔成为第一个进入该机构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目前,海尔多项国际标准提案敲开IEC大门。目前IEC有正式的国际标准4176项,海尔集团的“防电墙”热水器技术和“双动力”洗衣机技术两项标准被列入IEC标准提案。成为国际标准需要五步,其中防电墙技术已通过四步,将成为中国第一个IEC正式国际标准。此次海尔成为IEC/PACT正式成员,标志著中国自主品牌开始深层次参与国际标准的竞争,说明中国企业在争得国际标准话语权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海尔技术成为了国家标准,标志著中国的企业开始摆脱低档货,逐步朝高、精、尖技术迈进。 
   1.海尔公司成功用人之道 
   2.海尔CEO张瑞敏的经典创业故事 
   3.成功的管理者的故事 
   4.成功创业故事 
   5.海尔老板张瑞敏创业经验分享 
   6.海尔ceo张瑞敏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