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怎样定义的?有钱就是资产阶级吗

2024-05-09 08:04

1. 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怎样定义的?有钱就是资产阶级吗

按照老马的理论,

资产阶级指的是掌握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人,或者以资本运作(投资)收益的人,例如工厂老板、金融家。

无产阶级的定义为不掌握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进行生产的人群。即口语中的“上班族”

而中产阶级作为后起阶层,目前没有严格定义。模糊上可以认为脑力劳动者、服务业者都算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财富大多以家庭为单位。

在老马的理论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对立的。厂长想要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就想压低工资。而工人总是想加薪享受好的待遇。在老马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各国衍生了很多缓和阶级矛盾的方法。

有钱不一定就是资产阶级。所谓“资本”不等于钱。将钱运作起来才算是资本。
举个形象的例子,王思聪从他老爸那拿了十个亿,有钱,但他拿来花天酒地的话,他就只是有钱,而不是资本家。
假如他拿这些钱来和他爸一样搞房地产开发,那么这些钱就开始运作了,算是资本,他就算是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怎样定义的?有钱就是资产阶级吗

2. 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怎样定义的?有钱就是资产阶级吗?

  中产阶级:
  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
  就是这样含混的定义,也仍旧有人表示不同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职业(职务)和经济收入,而作家王朔就说,“中产阶级不见得要从经济收入上划分,安于现状的,尊重既有社会等级和道德规范的都可在观念上列入中产阶级。”对王朔的定义,当然同意的人就更少。按王朔的说法,中国最大数量的中产阶级应该出现在10来亿安分守己的农民中间,众所周知,中国农民中的大多数,现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中产”,而是温饱和小康。
  自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若干年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中等收入阶层,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经济学人就将中等收入阶层与时髦的中产阶级划上了等号。这样的倡论,其作秀成分多过严肃的学术探讨。
  【一篇文章提出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志】
  ·1、年收入20万元以上。
  ·2、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权,至少有希望于近期内上市。
  ·3、有度假小屋或别墅以及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跟人合买的也算。
  ·4、有丰富的夜生活,不一定是去夜总会或者打麻将,通常是商务谈判或者听音乐会。
  ·5、有外国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国呆过三年以上。
  ·6、对一些时髦的文化,如MP3或者彩信均不感兴趣,但对于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对各个国家的古文明有一定知识,特别是有古玩方面的知识。
  ·7、知道各种礼仪,风格是美式的,但心里崇拜欧洲。
  ·8、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
  ·9、谈话中经常夹杂外语单词,听众不懂再用中文解释。
  ·10、着装随便,但不是普通的随便,而是一种非常刻意的随便。
  这几年中产阶级吵得很热闹,但究竟什么是中产阶级?哪些人属于中产阶级?至今没有几个人能够清楚定论。社科院专家陆学艺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农历马年底发表《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划分为10大社会阶层。在这份听名字极容易令人联想起毛泽东写于1926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陆学艺及其研究小组基本没有提到“中产阶级”这个词,似乎有些讳言。
  编辑本段【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 】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职业区分中产阶级,存在较多争议,如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局长、处长与一般科员、办事员显然就难以相提并论,“重要”机关工作人员如工商局、税务局工作人员,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如地震局、档案局、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在收入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语。同为IT技术人员,一些人可能住别墅开洋车,一些人则只能天天吃泡面挤公共汽车。更多的人,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倾向以收入作为中产阶级划分的惟一标准或主要标准。但即使大家都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区分谁是中产阶级,谁不是中产阶级,也仍旧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国,有人认为凡年均收入在3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人群都属于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衡量,美国95%以上的人都应该属于中产阶级。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年均收入标准应该在2.5万美元至10万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区间的,都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而论,美国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80%。
  在号称中产阶级大本营的美国,区分中产阶级的标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区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来说,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说法,印度现有中产阶级约3亿人。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级标准的制订和发布者,其发布的印度中产阶级标准是: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对卢比的比价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按此计算,2001年,印度有6000万个家庭已经跃升为中产阶级家庭。以一家5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级3亿人。
  以此看来,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是你说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为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而论,倘若户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为中产阶级家庭,700美元按现在我国的外汇比价,也就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左右,分摊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约只有1200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币。这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恐怕连吃口饱饭都成问题,就别提什么“中产”不“中产”了。美国商业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场之一的时候说,印度目前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了1.75亿人左右(比印度有关机构的估计几乎少了一半),在未来,这些印度中产阶级每人至少还要购买一台电视机、一台录音机、一个压力锅、一个吊扇、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他们中2/3的人还要购买一辆轻便摩托车、一台彩电、一个电熨斗、一个食品搅拌器和一台缝纫机;一半以下的人要买一台冰箱……“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消费市场!”在旁人看来,这更像是美国式的黑色幽默。
  另外,有数字说,新加坡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阶级,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且韩国工人人均负债1万美元以上;马来西亚自己估计,马来西亚的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60%,约1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约在1万美元左右。可见标准都不一样。
  可资比较的是,2001年美国研究顾问公司曾进行过一项中产阶级生活费调查,以住房费、交通费及娱乐费等作为基准,依据一个年薪10万美元的3人美国家庭在美国底特律的生活开支,比较了全球22个城市的生活指数。
  一个3人的美国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人均3.3万多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在美国只是一个中产阶级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说顶多只能算是一个美国的下中产,但要在北京达到美国底特律下中产家庭的生活水平,则一年需要78万港币,也就是约80万人民币。这是许多中国家庭一辈子也不敢梦想的一个数字。可见彼也中产,此也中产,彼中产与此中产不可相提并论。
  所以,包括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在内,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现阶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有中产,而无“阶级”。
  另外一些学者则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莫衷一是。有学者主张,在中国年均收入达到1万至4万人民币的,就可归入中产阶级。年均收入1万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大概只够勉强糊口,想买房买车绝无可能,而拥有私人的住房、汽车是中产阶级的两项硬指标。以北京现有的房价水平,年收入1万元,在北京四环旁边买套建筑面积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50年。
  确认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标准不能脱离这个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为获得一个较好的外部形象,或为了讨领导欢心,随意将标准拔高或降低。中国近20年来,在经济上和社会文化上确实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国家的14%强。依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些专家认为,比较合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级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否则的话,中产阶级就只能是“脱贫”或“温饱”的另一个代名词。
  不是有钱就叫做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Bourgeoisie)
  资产阶级(又称布尔乔亚)是根据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学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做的阶级划分当中的富有阶级之一。
  资产阶级辞源
  资产阶级的英语“bourgeoisie”来自法语,源于意大利语的“borghesia”,而后者又是源于从希腊语“pyrgos”演化而来的“borgo”,意思是村庄。因此“borghese”就是指在村庄中心拥有房子的自由人。
  资产阶级出现在中古时期的意大利,那时住在村庄中的居民开始变得比住在附近乡间的人还要富有。因此他们可以获得相对上较多的权力和影响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力,越来越接近统治阶级和神职人员,同时逐渐远离平民阶级。这种中古时期的资产阶级原型就是磨坊拥有者,他们能够快速地对当地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力,以至于可以对统治者表达否决权。
  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原因是意大利同欧洲的两个商业世界联系密切。意大利不仅从地中海贸易中得到好处,而且是西欧,北欧同东方各国贸易的中间商,从中得到了利益。在商品和贸易活动的哺育下,意大利的一些城镇商品经济繁荣起来,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条件。
  在此之后,资产阶级这一新兴阶级陆续在中欧,西欧兴起,逐渐形成一独立阶级。
  在接下来的世纪里,资产阶级这个名词则较适合用来指称最初的银行家,以及那些从事新兴活动如贸易和金融的人。19世纪之前,这个词大部分情况下指的就是低于贵族、高于农奴和无产阶级的广大人群。
  马克思主义中的资产阶级
  在马克思主义里,资产阶级被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生产工具的阶级,和“资本家”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赚取薪资者)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比如说,劳工自然都希望薪资能够越高越好,然而资本家却希望薪资(即成本)能够越低越好。换句话说,资本家会剥削劳工。
  在最激进的共产党的话语中,“资产阶级”是一种侮辱;那些被认为与资产阶级合作的人通常被称作资产阶级的走狗。
  如果将“拥有生产工具”定义为一个人对某个特定的生产工具拥有完全的控制,那么在21世纪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剩下非常少的资产阶级者了。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用语中,资产阶级是指那些控制了公司机构的人,控制的方法有透过对公司大多数股份的掌握、选择权、信托、基金、中介或关于市场业务的公开发言。因此“资本家”是指财富主要透过投资得来的人,而他们不须要工作以求生。
  在现代非马克思主义的中文用法里,资产阶级(或布尔乔亚)和普罗大众(普罗是从无产阶级Proletarian的头音而来)时常被用来指称富人与穷人,而不一定是指拥有或不拥有生产工具的人。
  阶级并非一个同质的完整实体,许多分析家会对资产阶级进行更细腻的划分。这些划分有:
  ★上层资产阶级(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组成,包括了企业家、贸易家等等。
  ★中层资产阶级(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拥有固定继承财产或收入的人,他们比起上层资产阶级较不富有。
  ★小资产阶级或小布尔乔亚、小资阶级(petite bourgeoisie。):以小笔资金独立创业的人,他们可能雇佣少许的员工。
  对某些人来说,小资产阶级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这个词则是指那些剩下来最下层阶级的人(贫穷的劳工)。这个定义完全忽视了拥有生产工具这项条件,而且并不是非常普遍的用法。
  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宣传中,资本家被描绘为:
  ★奉从主义者(conformism)
  ★保守主义者
  ★庸俗主义者(philistinism)
  ★个人主义者
  ★对于个人财产过度关注
  ★对宗教的虚伪信仰
  ★资产民族主义者(Bourgeois nationalism)
  而在真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家主要信奉自由主义,所以上述宣传与描绘是不全面的,因为也会有资本家信奉共产主义(比如红色资本家)、纳粹主义和极权主义。

  无产阶级:
  在马克思主义术语中,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之一(另一个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团。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在古罗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无所有的阶级(无产者)。虽然在英语中这一术语早在1663年就已出现,但它的现代含义却是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鉴》中首次确定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是一个国际性的阶级,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无产阶级都具有同样的利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由于无产阶级的人数众多、组织性和战斗性强,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认为它是真正的革命阶级,肩负着使人类进入理想社会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过去曾音译为“普罗列塔利亚”,在西方国家文字中普遍写成proletariat,源于拉丁文,意为“无产者”。最早是指古罗马帝国时代自由民中的没有任何财产靠国家养活的阶层。但他们不是近现代意义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富人和奴隶主,但也不是奴隶;虽然一无所有,但也不参加劳动,而且视劳动为可耻的事,靠奴隶主国家养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实际上也参加对当时的社会劳动者——奴隶的剥削。
  到了资本主义兴起以后的近代初期(14、15世纪以后),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等生产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这些人也被称为proletariat。但他们已与古罗马时代的proletariat有着根本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是社会的寄生者,而是社会的劳动者;不是剥削者,而是被剥削者;不是社会的负担和累赘,而是新生产力新生产关系的代表。但他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当为了强调他们受压迫受剥削时,往往使用“无产者、无产阶级”的字眼,而当为了强调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未来新社会的建立者史就更多地使用“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一词。
  到了现代,世界上出现了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生产资料已经收归代表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时,至少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已无私人的生产资料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普通劳动者,都靠工资生活,但却不能说这些人仍然是“无产者”或“无产阶级”,因为在法律上,他们也是国有财产的所有者和“股东”。因此, 在包括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已不再称工薪阶层为“无产者”或“无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19世纪40年代,英国商人在香港创办了阿白丁船坞。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美国长老会在澳门设立花华圣经书房。这些外商企业的工人,都是从中国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里雇来的,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工业无产者。
  随后,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到1894年约有10万多人。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比较集中,除矿工外,基本上集中于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上海最多,其次是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工人集中于大城市与大中型企业,对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是有利的。中国无产阶级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它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3. 高收入人群是否属于资产阶级?

按照是否掌握生产资料来说,人群通常是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上来说的。如果单单这样去分析就容易陷入片面、静止和孤立的状态。如果说按照有无生产资料来划分的话就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实现员工持股的华某公司几乎所有员工都持有一定的股票,难道整个公司都是资产阶级?所以不能简单地按照有无生产资料来划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多种多样,同样,人与人之间的划分如果只是按照是否掌握生产资料来说,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就容易造成一刀切、胡乱判断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提出初期,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有极高的重合度,甚至可以说无产阶级就是工人阶级,但是事物总是发展的,无产阶级这一概念在实践中也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旧社会的中国农村显然不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革命,地主们不是资本家,佃农确实是无产阶级。这里就要引入“剥削阶级”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所产生的,指的是私人占有剩余价值的集体,即剩余价值被一群人私有化了。那么根据这一概念我们就可以知道,地主是属于剥削阶级的,地主们和城里的资本家一样,剥削佃农和工人。然而根据原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佃农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划分至无产阶级,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土地。按照是否掌握生产资料来说,有产和无产马上就不实用了。

高收入人群是否属于资产阶级?

4.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如何划分的

划分阶级的标准:
  列宁第一个赋予“阶级”以完整的逻辑内涵。他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导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列宁这一定义十分完整。四句话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划分阶级的四个要素,表明了考察阶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
  列宁主义告诉我们,阶级的标准是一个纯而不纯的“经济”标准。划分阶级的最重要标准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其次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次是分配方式。前者是原因,后面二个是结果。列宁主义实际上向我们揭示了阶级社会的三种对立方式: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而言,人们可以被划分为所有者与非所有者;就生产过程中作用而言,人们可以被分为指挥者(管理者)和被指挥者;就分配结果而言,人们可以被分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一般而言,在私有制条件下,所有者总是(直接或间接的)生产指挥者和剥削者;而非所有者总是被指挥者和被剥削者。但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这三者总是完全吻合的:所有者可能因为不雇工而不是剥削者或剥削程度微不足道(如小私有者),非所有者也可能对生产拥有一定程度的管理权、指挥权(如经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明一个人的阶级归属呢?显然,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是我们进行阶级划分的唯一正确的标准,三种对立方式的吻合反映了原因和结果的完美统一,这样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是阶级社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核心成分。三种对立方式的割裂则表明三者并非完全是一回事:其一,若生产资料占有程度有限,则原因和结果的现实联系可能表现得不充分;其二,第二种对立方式的根源是第一种对立方式,但后者并非是唯一的原因。第二种对立方式也可能是由“非生产资料占有”因素引起的,尽管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其主流。
  在私有制社会中,存在着两大阶级即所有者阶级与非所有者阶级,也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英文“Bourgeoisie”来自法文,源自于意大利文的“borghesia”,而后者又是源自于从希腊文“pyrgos”演化而来的“borgo”,意思是村庄。因此“borghese”就是指在村庄中心拥有房子的自由人。 
  资产阶级出现在中古时期的意大利,那时住在村庄中的居民开始变得比住在附近乡间的人还要富有。因此他们可以获得相对上较多的权力和影响力,越来越接近统治阶级和神职人员,同时逐渐远离平民阶级。这种中古时期的资产阶级原型就是磨坊拥有者,他们能够快速地对当地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力,以至于可以对统治者表达否决权。 
  在接下来的世纪里,资产阶级这个名词则较适合用来指称最初的银行家,以及那些从事新兴活动如贸易和金融的人。19世纪之前,这个词大部分情况下指的就是低于贵族、高于农奴和无产阶级的广大人群。 
  在马克思主义里,资产阶级被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生产工具的阶级,和“资本家”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赚取薪资者)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比如说,劳工自然都希望薪资能够越高越好,然而资本家却希望薪资(即成本)能够越低越好。换句话说,资本家会剥削劳工。 
  许多分析家会对资产阶级进行更细腻的划分。这些划分有: 
  上层资产阶级(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组成,包括了企业家、贸易家等等。 
  中层资产阶级(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拥有固定继承财产或收入的人,他们比起上层资产阶级较不富有。 
  小资产阶级或小布尔乔亚、小资阶级(little bourgeoisie。):以小笔资金独立创业的人,他们可能雇佣少许的员工。 
  对某些人来说,小资产阶级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这个词则是指那些剩下来最下层阶级的人(贫穷的劳工)。这个定义完全忽视了拥有生产工具这项条件,而且并不是非常普遍的用法。 
  首先,必须弄明白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而大资产阶级包括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种类型。先说大资产阶级的两种类型。 
  在发展中国家的大资产阶级又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两种。买办资产阶级是帝国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代理人,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帝国主义的产品倾销进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没有生产新产品的能力,科学技术和制造技术长期落后。因此,买办资产阶级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无法发展上去的重要原因。 
  小资产阶级很好理解。一个农民可以认为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因为他要对土地种什么东西作出投资决策,他同时也要劳动,也要雇一些工人,他的回报是劳动加投资的回报,并非固定薪水。在城市里遍布的小饭店,小吃店,发廊,小杂货店,这些店主们也是小资产阶级,小本经营,也要雇一些工人。而且我注意到大部分的小资产阶级多年总是维持那么一种状态,十年前他在那儿开发廊,十年后他还是在那儿开发廊,规模即不扩大也没有缩小。 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极小部分的小资产阶级有机会爬到大资产阶级的地位。 
  所以,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包括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论述买办资产阶级的精神,“买办资产阶级”具有确定的含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外国资本家在我国设立经济侵略的机构,雇佣中国人充当他们的中间人和经纪人,或叫掮客。他们领取佣金,为外国资本家所豢养。他们按照外国资本家的意图,经营各种经济业务,直接为外国资本家服务。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立场和活动,都附属于外国资本家,成为外国资本家的附庸。他们还同本国封建势力有密切联系。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术语中,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之一(另一个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团。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在古罗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无所有的阶级(无产者)。虽然在英语中这一术语早在1663年就已出现,但它的现代含义却是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鉴》中首次确定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是一个国际性的阶级,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无产阶级都具有同样的利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由于无产阶级的人数众多、组织性和战斗性强,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认为它是真正的革命阶级,肩负着使人类进入理想社会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过去曾音译为“普罗列塔利亚”,在西方国家文字中普遍写成proletariat,源于拉丁文,意为“无产者”。最早是指古罗马帝国时代自由民中的没有任何财产靠国家养活的阶层。但他们不是近现代意义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富人和奴隶主,但也不是奴隶;虽然一无所有,但也不参加劳动,而且视劳动为可耻的事,靠奴隶主国家养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实际上也参加对当时的社会劳动者——奴隶的剥削。 
  到了资本主义兴起以后的近代初期(14、15世纪以后),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等生产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这些人也被称为proletariat。但他们已与古罗马时代的proletariat有着根本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是社会的寄生者,而是社会的劳动者;不是剥削者,而是被剥削者;不是社会的负担和累赘,而是新生产力新生产关系的代表。但他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当为了强调他们受压迫受剥削时,往往使用“无产者、无产阶级”的字眼,而当为了强调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未来新社会的建立者史就更多地使用“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一词。 
  到了现代,世界上出现了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生产资料已经收归代表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时,至少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已无私人的生产资料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普通劳动者,都靠工资生活,但却不能说这些人仍然是“无产者”或“无产阶级”,因为在法律上,他们也是国有财产的所有者和“股东”。因此, 在包括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已不再称工薪阶层为“无产者”或“无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19世纪40年代,英国商人在香港创办了阿白丁船坞。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美国长老会在澳门设立花华圣经书房。这些外商企业的工人,都是从中国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里雇来的,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工业无产者。
  随后,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到1894年约有10万多人。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比较集中,除矿工外,基本上集中于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上海最多,其次是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工人集中于大城市与大中型企业,对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是有利的。中国无产阶级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它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5. 持有股票的人算不算资产阶级

从你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你的概念有些糊涂。 消费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可以去,无产阶级也可以去。如果你是资产阶级,自然就是资产阶级消费,如果你不是,那么也就不算资产阶级消费了。 我认为,关键至于你的钱是怎么来的,是不劳而获,还是劳动所得。如果你的钱主要是工资性收入,非劳动所得(如企业老板的利润,股票的红利等)的比重比较低,那么你的所有的消费都不应该算做资产阶级消费,反之则应该算了。 当然如果有些人的收入中有许多非法的收入,如贪污、受贿所得,那就比非劳动所得更可恶了,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

持有股票的人算不算资产阶级

6. 阶级如何划分??以什么为依据??


7. 什么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啊求解谢谢!

无产阶级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无产阶级是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抽象而来,如当时的工人阶级等。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即认同或经过教育达到认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阶层人士,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钱学森、毛泽东等为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的定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经济基础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按两种谋生手段生存。一种是投资者,主要靠投资的回报来获得经济利益。另一种是工薪者,主要靠拿每月的薪水来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投资者,就被定义为资产阶级。 

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现代,有一定程度上的模糊化。比如说一个工薪阶层的人也会有一定的投资行为,也会购买一些股票。但是这里要问的是,主要的谋生手段是什么? 

比方说,如果一个人在中国想要专门靠买卖股票为生,不再上班挣钱,也不找工作,他大致需要多少钱呢?假设每月通过炒股挣到五千元。则可以设想他总能够选中一个股票一个月平均能够上升一角钱,则他总需要五万股。现在的股票价格约每股十元左右,则他的股票总值就约为五十万元左右,加上空仓的钱也是五十万元,因此他的资产约在一百万元左右。 

即使是在最发达的美国社会,二亿七千万人中,绝大多数也还是工薪阶层,是靠着薪水来过日子的,靠着投资的回报来过日子的人总是少数。 

资产阶级又可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先说小资产阶级。一个农民可以认为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因为他要对土地种什么东西作出投资决策,他同时也要劳动,也要雇一些工人,他的回报是劳动加投资的回报,并非固定薪水。在城市里遍布的小饭店,小吃店,发廊,小杂货店,这些店主们也是小资产阶级,小本经营,也要雇一些工人。而且我注意到大部分的小资产阶级多年总是维持那么一种状态,十年前他在那儿开发廊,十年后他还是在那儿开发廊,规模即不扩大也没有缩小。 

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极小部分的小资产阶级有机会爬到大资产阶级的地位,大部分小资产阶级从长远看是注定要破产的。比如在深圳,我就注意到饭馆和发廊的价格都是在不断下跌的,这说明经营这些小店的老板们是越来越艰难了的。一个特殊的行业是农业。由于农业的至关重要性,因此政府通常都是要给农业大量的补贴的,因此农业的小资产阶级能够在这种补贴下长期生存。 

在发展中国家的大资产阶级又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两种。买办资产阶级是帝国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代理人,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帝国主义的产品倾销进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没有生产新产品的能力,科学技术和制造技术长期落后。因此,买办资产阶级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无法发展上去的重要原因。
资本主义就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就是机器,原料等东西)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来取得劳动剩余价值的社会制度。

什么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啊求解谢谢!

8.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什么意思

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之一(另一个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团。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在古罗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无所有的阶级(无产者)。虽然在英语中这一术语早在1663年就已出现,但它的现代含义却是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鉴》中首次确定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是一个国际性的阶级,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无产阶级都具有同样的利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由于无产阶级的人数众多、组织性和战斗性强,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认为它是真正的革命阶级,肩负着使人类进入理想社会的历史使命。
在马克思主义里,资产阶级被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生产工具的阶级,和“资本家”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赚取薪资者)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比如说,劳工自然都希望薪资能够越高越好,然而资本家却希望薪资(即成本)能够越低越好。换句话说,资本家会剥削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