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对金融学导论的了解和对金融学的了解

2024-05-09 08:44

1. 求对金融学导论的了解和对金融学的了解

股票基本常识

  股票的概念与特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股票市场也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参与股市投资的投资者日益 增多,股市投资已成为一种人们愿意承担其风险的理财手段,而股票自然而然也成为了人人关心的热门话题。 

  股票到底是什么?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 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股票的作用有三点。(1)股票是一种出资证明,当一个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 资时,便可获得股票作为出资的凭证;(2)股票的持有者凭借股票来证明自己的股东身份, 参加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发表意见;(3)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参加股份 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分红,以此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具有如下特征: 

  1.稳定性 股票投资是一种没有期限的长期投资。股票一经买入,只要股票发行公司存在,任何股票持 有者都不能退股,即不能向股票发行公司要求抽回本金。同样,股票持有者的股东身份和股东 权益就不能改变,但他可以通过股票交易市场将股票卖出,使股份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收回 自己原来的投资。 

  2.风险性 任何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股票投资也不例外。股票投资者能否获得预期的回报,首先取 决于企业的盈利情况,利大多分,利小少分,公司破产时则可能血本无归;其次,股票作为交 易对象,就如同商品一样,有着自己的价格。而股票的价格除了受制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之外, 还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甚至人为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大起大 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虽然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影 响股息与红利,但股票的贬值还是会使投资者蒙受部分损失。因此,欲入市投资者,一定要谨 慎从事。 

  3.责权性 股票持有者具有参与股份公司盈利分配和承担有限责任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股票的持有者就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他有权或通过其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并 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股东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占有股票的多少。 持有股票的股东一般有参加公司股东大会的权利,具有投票权,在某种意义上亦可看作是参 与经营权;股东亦有参与公司的盈利分配的权力,可称之为利益分配权。股东可凭其持有的股 份向股份公司领取股息和索偿权和责任权。在公司解散或破产时,股东需向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股东要按其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对债权人承担清偿债务的有限责任。在债权人的债务清偿后, 优先股和普通股的股东对剩余资产亦可按其所持有股份的比例向公司请求清偿(即索偿),但优 先股股东要优先于普通股,普通股只有在优先股索偿后如仍有剩余资产时,才具有追索清偿的 权利。 

  4.流通性 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随时转让,进行买卖,也可以继承、赠与、抵押,但不能退股。所以 ,股票亦是一种具有颇强流通性的流动资产。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只要把股票交付会给受让人, 即可达到转让的法律效果;记名股票转让则要在卖出人签章背书后才可转让。正是由于股票具有颇强的流通性,才使股票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而不断发展。 

  股票凭证是股票的具体表现形式。股票不但要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发行上市,而且其票面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内容。股票凭证在制作程序、记载的内容和记载方式上都必须规范化并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凭证票面上应具备以下内容: 1.发行该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称及其注册登记的日期与地址。 2.发行的股票总额、股数及每股金额。 3.股票的票面金额及其所代表的股份数。 4.股票发行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签章,主管机关核定的发行登记机构的签章,有的还注明是 普通股还是优先股等字样。 5.股票发行的日期及股票的流水编号。如果是记名股票,则要写明股东的姓名。 6.印有供转让股票时所用的表格。 7.股票发行公司认为应当载明的注意事项。如注明股票过户时必须办理的手续、股票的登记 处及地址,是优先股的说明优先权的内容等。

  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深沪股市股票的发行和交易都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及电子通 讯系统进行,上市股票的日常交易已实现了无纸化,所以现在的股票仅仅是由电子计算机系统 管理的一组组二进制数字而已。但从法律上来说,上市交易的股票都必须具备上述内容。我国 发行的每股股票的面额均为一元人民币,股票的发行总额为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股本数。

求对金融学导论的了解和对金融学的了解

2. 金融学第一课初步认识金融学


3. 金融概论的介绍

《金融概论》是200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毕春燕。

金融概论的介绍

4. 金融学概论的介绍

该书以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础内容为蓝本,为适应国内金融学教学从“货币银行学”向“金融学”转变的需要,结合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的飞速发展和变化,有选择地充实了资本市场理论、西方货币供求理论的最新发展、重要模型、金融危机模型及金融发展理论和指标体系等新内容。全书由12章构成,基本脉络按照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理沦、货币政策、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等线路展开。同时为满足一些金融学本科学生和在职人员考研复习的需要,本书在大纲设计上参考了2010年度全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联考大纲。

5. 求金融学简答答案,详细点,不要啰嗦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多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 
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少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 

货币政策工具优缺点:
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
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
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供给增加。
公开市场操作
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
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不受时间数量方向限制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因为经济主体的适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
第三,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

存款准备金政策
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

货币政策目标概念: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的优缺点  有点儿笼统 比较难阐述

求金融学简答答案,详细点,不要啰嗦

6. 谈谈你对金融学的认识

一、走向21世纪的中国金融科学
  世纪前夜话金融,就应该考虑走向21世纪的中国金融科学。任何科学都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或者说会打上所处时代的烙印。我们需要揭发其发展趋势。但科学又是一个发展过程,是滚动式向前发展的,我们只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而我们也有条件去做的事情。我们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全社会普及金融知识,提高相当一部分人的金融科学水平,急需建立的是面向21世纪的鳔胶完整的金融科学体系。
  首先遇到的就是关于金融学科的定位问题。目前理论界一般将经济学作为一级学科,据此,金融学就是二级学科。按照钱学森同志的见解,金融学是同政治经济学并列的一级学科,那它下面就是二、三、四级等等。为此,就要回顾一番,追根究底。
  一是,金融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多年来一直就是模糊不清的问题。一些人承认它是一门科学,但很少或没有人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只研究金融学下属分支课题,而对它的学科整体,如:它的内容、特点、结构和规律,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等,没有或很少研究。似乎有点舍本求末之嫌。一些人同样研究金融领域理论与实践问题,但不承认或无视金融学这样一门科学。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一些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讲的是金融科学内容,教材却是货币银行学。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上百部,内容却未超出金融学的范畴。
  二是,要看中国金融学科的演变。从不同时期看:
  1、解放前,货币银行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门学问,随着现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进入,也传入中国。
  2、解放初期,金融学或金融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而正是提出。1950年中国金融学会的成立,是重要标志。但一些主要院校仍以货币银行学进行教学,从苏联引进了黄皮书“资本主义货币流通与信用”,“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与信用”等教材。
  3、六七十年代,受“左”的思潮影响,金融理论研究被设置种种禁区,研究活动几乎中断。
  4、七十年代末期以后,金融理论研究逐渐恢复,突破各种禁区,学会恢复活动。院校教学在内容上趋于一致,合流(虽然仍为货币银行学),金融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独立出来。
  5、八十年代中期,钱学森等学者提出“金融经济学”的概念。认为金融学是技术理论科学,金融经济学是基础理论科学,是与政治经济学、生产经济学并列的综合性社会性的金融学科。当然,这些研究还在进行之中,但很难说金融科学体系是否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三是,金融学主要包括:
  1、金融基础理论的研究。
  2、金融体制与金融方针政策的研究。
  3、金融业务技术的研究。
  4、金融历史的研究。
  不管怎么说,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科学应当是一个宝塔型的科学体系,金融学或者叫金融经济学,是在宝塔的最顶端,底下有货币学、专业金融学,部门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史以及保险学等等。随着金融深化,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商品或工具的发展,这些学科下面还可以不断的细分。金融学科定位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是致用之学,道理要讲透彻,学了要用得上,能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金融学科建设的现状从总体上来说是落后的。谈不上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因此社会上居民中金融知识贫乏并不难理解。而且与实际结合不仅甚至脱离实际,以致有些人在金融专业毕业了还上不好岗,上了岗也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金融学,按传统的词义解释,应该定义为与银行有关的学问,或者定义为货币资金的融通的学问。包括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金融管理学理论基础理论。
  二、努力建设中国的金融科学
  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经历过很多艰难曲折,也取得过辉煌的成功,积累不少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当前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提供了广泛素材。中国当前金融改革与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既要看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已经势不可挡,特别是扩大对外开放方的形式正在提出严峻的挑战,又要看到传统旧体制的矛盾还在加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这些都对当前的金融理论研究提出了紧迫的任务,要求中国金融学子为之奋起,为之努力。 
  一是,构建迈向21世纪的中国金融理论科学体系,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任务。这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金融科学的有益成果,在对传统金融学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的时间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概括,从而形成中国金融科学体系。
  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范围。上边已经提到,根据中国金融的历史和现状,理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金融政策和金融发展的突破,借鉴国际的经验,可以对中国金融科学的定义提出两个基本原则:
  1、要以中国的金融制度和理论实践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
  2、至少应该包括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管理学三门基础理论。金融科学显然有很强的基础理论特点,但是在经济类学科的分类中,仍然只能属于应用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类经济学,自然可以也应该包括明显的国别特点。所以,中国的金融科学当然你要以中国金融的历史和现状、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作为基本的原理和规律,而是还要对世界各国金融发展中共性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实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加快中国金融科学的发展,服务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事业。
  三是,中国金融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一个主题:(社会主义)市场金融学。内容主要是论述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基本理论。七个支柱(分支),即:
  1、金融市场学:包括货币市场学、资本市场学,还可以进一步细化;
  2、银行管理学:包括中央银行学、政策银行学、商业银行学、合作银行学;
  3、非银行金融学:包括投资学、信托学、保险学、租赁学等;
  4、对外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包括国际收支学、外汇学、外债学、利用外资学;
  5、重点阐述半殖民地金融向新民主义金融转变,新民主义金融向社会主义金融转变,社会主义计划金融向社会主义市场金融转变;
  6、金融学说史:重点反映建国以来历次金融理论问题的讨论;
  7、金融技术学:包括银行会计学、银行财务学、金融统计学、金融稽核学等。
  四是,金融科学分类。金融科学是一个学科群。金融学科群如果按门类划分,大体由五类学科组成:
  1、金融基本理论学科即金融经济学。大家都知道,金融经济学是钱学森先生于1987年提出来的,它着重研究基本理论问题,诸如:金融经济活动目的,金融基本规律,金融运行规律,金融活动效益等。金融经济学处在金融科学体系的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金融学科研究有指导作用。
  2、应用金融学。它是应用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金融领域一般理论问题的学科。主要有货币学、信用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等学科。
  3、金融业务类学科。主要研究金融业务领域操作原理的学科。主要有金融会计学、金融稽核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统计学、金融调研学、金融管理学、金融服务学、金融思想政治工作学、金融纪检监察学等。
  4、交叉类金融学科。主要是应用其他学科原理研究金融领域问题而形成的学科。主要有金融领导学、金融人才学、金融社会学、金融文化学、金融科计学、金融信息学、金融数学、金融应用文写作学、金融环境学、储蓄心理学,还有“老三论”和“新三论”在银行的应用等。
  5、金融史学类。主要有中外金融史,中外金融思想史、钱币学等。
 

7. 金融学问题

1,固定汇率的优点主要是稳定,因为在国际贸易中汇率的不确定是很大的风险,如果你卖出商品是人民币兑美元830,但实际收到货款时已经涨到了790,那就是说你卖出100美元的商品要少了40元的收入。汇率固定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固定汇率比较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但是固定汇率最致命的缺陷是与货币政策的矛盾也就是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固定汇率、开放的贸易环境、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共存。也就是说如果在中美贸易中实行固定汇率,那么人民币必须随美元的升息而升息,不然国内的货币政策无效,并且容易受到投机者的攻击。  相反,浮动汇率的优点是有利于国内的货币政策,但不利于消除贸易中的汇率波动。  所谓的盯住是一种固定汇率的另一种形式,只不过较为缓和,我的理解是你问的是我国目前的盯住货币篮子,那就是与几种货币的加权组合挂钩。相对而言当贸易伙伴比较分散时适合采用这种方式。比如如果中国对美贸易占80%,那当然应该用盯住美元,但如果对美40%,对日本%30,对欧元区20%,那就应该用一揽子货币。   另外一种变化是有范围的浮动,制定一个目标区间,使汇率在这个区间内浮动,这样的优缺点介于固定和浮动之间,取决于目标区间的大小。相对比较灵活,但他的缺点是更容易被攻击 2, 浮动汇率的好处是:是货币自由化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方便大家更方便的使用人民币,另外,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调控。按照蒙代尔三角的理论,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只能控制其中两个,汇率浮动了,那么另外两个就可以控制了。固定汇率制度也有其好处,可以稳定国内的产业,减小出口商和进口商面临的风险,如果刻意压低本国货币的汇率,还能起到提高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当然,也会引起别国的反倾销起诉)。面对国际压力,现在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在加快。  3, 我国现在名义上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Managedfloat),但实际上实行的是"管理着的固定汇率制度"(Managedfix),这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的汇率一定,已经差不多十年没变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比十年前发达了很多,是否就应该放弃现行的汇率制度,引入一个更复杂、更精巧的制度呢?我认为还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固定汇率制度为进出口和外资投资活动规避了汇率风险,大大简化了这其中要考虑的各种不确定性,是进出口商和外资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一种安排。同时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外债管理制度,我们的固定汇率并没有导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因举外债过多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出口和吸引外资仍在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拉动很大。我国的金融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至少没有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冲击。我们现在的汇率制度和水平也不是维持不下去。英睦锍S姓饷匆桓霰硎觯凶觯篒f something is not broken, don' t fix it(如果一样东西没有坏掉,就不要去修理它)。现在我们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改动它呢?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内在激励和风险控制机制严重缺失,若实行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金融机构还不知要衍生出多少承担不起的汇率风险。监管当局又如何应付得了不可避免的外汇市场的过度投机呢?各种违规资金肯定都会大量涌入汇市,人民币汇率会上窜下跳,极不稳定,必将给外贸和外资投资平添巨大的风险。   若汇率制度不变,那么汇率水平是否要调整呢?比如调到1美元对8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3%左右。这当然是作作秀,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国对美日等主要贸易国的顺差将继续,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很大。不可避免的,到时候我们的贸易顺差将继续,人家又会逼人民币再升值。如果我们屈服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的出口厂商势必将通过进一步削减工人工资以获得竞争力,这将很不利于我们当前宏观调控的努力,也将有害于我国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汇率作为一种资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一样,在一个相当宽幅的区域内,都是合理的,并不存在一个唯一合理的汇率水平。那种拿个什么模型一算,便认为人民币汇率必须调到他算出的那个价位才行的想法,是世事尚未通达之见。汇率和利率一样,是所有资产价格中两个最重要的价格之一,它定下来之后,对土地、工资、原材料等经济中的其它重要价格都有极大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决不可轻易变动,固定汇率能实行的了,其实是求之不得的事。   固然,实行浮动汇率对执行更灵活的货币政策,对减少来自外部世界的价格冲击等等,有一定的好处,但这些好处都是微小的,而汇率不确定性带来的危害,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却很大。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和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我们现行的汇率制度自然不能永远保持下去。但汇率制度的改革不应领先于金融机构的改革。并且,金融机构的改革恰恰又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资产价格环境。

金融学问题

8. 金融学问题

2、有效市场理论的内涵?
    有效市场理论是由尤金.法玛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有关某个资本品的全部信息都能迅速、完整和准确地被投资者得到,进而该资本品的购买者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明确地判断出其价值,从而以符合价值的价格购买到这些资本品。如果一个证券市场满足上诉假定,我们就将这一市场称为有效市场。
    所谓“有效”是指价格对信息的反映具有很高的效率。
    有效市场的前提条件:
    1.信息公开的有效性。是指有关每一个证券的全部信息都能够充分、真实、及时地在市场上得到公开。
    2.信息接收的有效性。是指被公开的信息能够充分、准确、及时地被关注该证券的投资者所获得。
    3.信息解读的有效性。是指每一关注该证券的投资者都能够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做出一致的、合理的、及时的价值判断;
    4.信息反馈的有效性。是指每个关注该证券的投资者都能够根据其判断做出准确、及时的行动。
    一旦证券市场具备了这四个条件,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从资本利得上获得收益,只能从企业盈利上获得收益。而且,不论投资者投资于何种证券,其投资回报率都是一样的。
    资本市场分为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
    (1)强式有效市场:在强式有效市场上,同时满足信息公开、信息接收、信息解读和信息反馈的有效性。
    (2)半强式有效市场:在该市场上,有关证券的信息在产生和公开的过程中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损害。投资者只获得了发行者公开出来的信息,而不是发行者自己所掌握的全部信息。
    (3)弱式有效市场:不仅存在内幕信息,而且投资者对公开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性也受到损害。但投资者至少能够解读历史价格信息。
    (4)无效市场:除了存在利用内幕信息和专业知识赚取利润的可能性外,投资者接收信息的有效性和实施其投资决策的有效性都可能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