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要七擒孟获?

2024-05-05 11:52

1.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要七擒孟获?

熟读《三国演义》或者是看过影视剧的朋友们,应该都对诸葛亮七擒孟获有着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浪费人力物力一次又一次的抓他放他,直接了解了孟获不就一了百了。诸葛亮作为智慧的代表既然要一次又一次的抓孟获一定有他的部署,根据后来蜀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就能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孟获有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从全局来看诸葛亮在出征之前,曾和马谡商议讨伐南蛮的事,马谡当时回答:“愚有片言,望丞相查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就是说南蛮偏远地势凶险,即使攻打下来怕是不能服众,因此最好能够收复民心,武力镇压是下下策,而孟获在南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如果让孟获臣服既可以收复南蛮也不会受到反叛的危险。

为北伐做准备诸葛亮此次南征是为以后北伐作准备,攻打南蛮是整个北伐战略里的一环,只有后方安定才能放心出兵北方,以免刚出门老巢就被南蛮趁火打劫给端了。为了防止南蛮假装顺从所以只有赢得人心,才最重要。因此抓孟获不是重点,放他也不是,他只是诸葛亮的一颗棋子,诸葛亮要利用对孟获的七擒七纵,树立自己的威信和仁慈的形象,恩威并重,才能让这里的蛮族心服口服,甘心归降,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军事学家还专攻人心。

孟获是最好的领导人孟获原本就是南蛮地区的首领,他家是东汉末益州郡的大姓,他的家族在此地区原本就有相当的影响力,孟获往八番十三甸处,请来了数十万蛮兵,势力即可见有多高。他的家族势力在这里经营多年,树大根深,他就是最合适的领导。诸葛亮在这整场战役里,始终偏袒孟获这一干人等,始终对他们好言相劝,用一百倍的耐心不停放虎归山争取他,就是这个原因。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要七擒孟获?

2.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七擒孟获,他都是在哪些地方做到的?


3. 请问,在《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中,我们看出了诸葛亮的那些品质?要求分析!

(一)“攻心”的战略观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才能有远见的封建社会政治家,诸葛亮政治思想中杂着多种传统思想因素,而道、儒、法成分则较为显著。诸葛亮吸取了先秦两汉以来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思想,治军偏重于法,理政则偏重于儒,但其核心思想仍为儒家思想。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诸种传说中,诸葛亮曾先后七次抓住孟获又放掉他即所谓的“七擒七纵”正体现了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战略。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意识到了南中地区的特殊性,南中地区地处后方,物产丰富,又与东吴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他认为要想彻底稳定南中地区,就必须采用“攻心”战略,实行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只要做到使南人心服,南中地区就可以长治久安。因为蜀军尽管在野战和攻坚战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并占据了主要的城寨。但他发现,即使蜀军打垮孟获的主力,甚至杀了他,南中地区的叛乱仍不会因此而结束,孟获死后一定会有新的叛乱首领出现,所以蜀军必须留在当地继续征讨,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必将陷入无休止的游击战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军事打击的同时通过安抚的方式迫使孟获彻底臣服,然后利用他的号召力来结束南中各地的游击战。此外,身处南中地区的蜀军还面临着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他们在南中茫茫的大森林里水土不服,难以长久驻扎下去等。所以,诸葛亮为了更好地解决少数民族和蜀汉政权的关系,改变南中地区时常“叛乱”的局面,使蜀汉在南中地区的统治能够稳定下来,在军事作后盾的前提下,采用“攻心”战术,下令军队在同孟获作战时不能伤害他,只能生擒,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七擒七纵”孟获,让他心悦诚服,并保证永不叛乱,让蜀汉与南中永世修好。
著名彝族学者岭光电在其著作《能攻心则反侧自消——我对诸葛亮的看法》一文中说他佩服诸葛亮的有如下几点:一是“服心之策”,指出“这一策略在诸葛亮运用后,成为历代中央政权派出经边大小官员的信条,是经边必须遵守的原则。”[③]二是重用当地民族的优秀人物,三是“移风易俗”,四是“无为而治”,使南中地区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他指出:“在一千多年以前,诸葛亮能详审内外形势,用这种适地、适时、适人的方法来治理南中,确是难能可贵。”[④]可见,“攻心”战略是保持南中地区长治久安最有效的办法,诸葛亮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南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眼光取得了这场“攻心”战的胜利。
(二)“惟诚”的人才观

2009-4-6 20:17 回复 上尉的儿子 6位粉丝 3楼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政治文化素养和聪明才智,举贤用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用人、养人之道。谭良啸先生认为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注意对人才的培养;(二)取才不论亲疏;(三)以德才兼备为取才标准;(四)善用文人学士。[⑤]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诸种传说同样也体现了他注意对人才的培养,以及重用当地民族优秀人才等的人才观。传说孟获英勇善战、大智若愚,很受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拥护,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在南中地区,孟获作为一位少数民族叛乱首领,自然也是当地德才兼备的民族优秀人才。诸葛亮之所以“七擒七纵”孟获,原因有二:一是希望以此来感化孟获,让其心服口服地向蜀汉称臣,并借助孟获的势力来结束叛乱;二是对孟获的赏识和重视,诸葛亮曾说孟获“实为俊杰”,这一论断正说明了诸葛亮对孟获的赏识与尊重。诸葛亮是爱才之人,因此根据安抚政策,他决定收降孟获,并向将士下了命令,只许生擒孟获,不许伤害孟获,所以才会有“七擒七纵”孟获之说。孟获投降以后,诸葛亮还任命他新的官职,后来又把他调到朝廷里任职,官至御史中丞,专门负责对各地官员的检查与监督,使孟获为朝廷所用。同时,为了争取少数民族首领的支持与合作,更有效地统治南中地区,诸葛亮还重用那些拥护蜀汉政权、在当地很有影响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让他们参加蜀汉中央政权。如孟获的同族孟琰英勇善战,被任命为虎步监,官至辅汉将军,大姓爨氏首领爨习当上了将军等。除了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外,诸葛亮还遴选另外的一些当地人作为南中的官员。在云南大理一带,至今仍流传着“诸葛亮三顾茅庐”的传说,相传诸葛亮在南征时,认为吕凯不仅胸有韬略,而且还是位名医,是位难得的人才,于是就亲自去拜访吕凯。第一、二次都没有见到吕凯,第三次终于见到了吕凯,两人非常投缘,于是就任命吕凯为行军教授兼向导官,胜利地深入南蛮之境。后来,诸葛亮还特地向朝廷表彰吕凯,任命他为云南郡太守。吕凯在任职期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他死后,被洱源县江尾镇的江尾18村奠奉为本主,并在马广村后石崖建造庙宇,享受人们的祭祀。此外,还有建宁太守李恢、永昌太守王伉等,都是诸葛亮经过长期考察后居任要职的南中人。正如上面所说,诸葛亮的政治思想中儒家思想占大部分,所以在用人标准上仍就是采用儒家“用人惟贤”、“用士惟诚”的标准。诸葛亮是爱才之人,他能将心比心,用诚心打动孟获,让其彻底臣服,并能不计前嫌,重用他手下的其他少数民族将领,更难得的是诸葛亮竟能“三顾茅庐”拜访吕凯。可见,诸葛亮在人才培养上有他独到的用人和养人之道,他的这种人才观,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009-4-6 20:17 回复 上尉的儿子 6位粉丝 4楼(三)“惟和”的民族观
南中地区,自古被成为“蛮夷之地”,是许多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水平较低。面对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诸葛亮提出了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其中,“南抚夷越”即是他安抚南中少数民族的政策。众所周知,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同儒家的理想是自然的融合和完美的结合,因此在他的民族政策里也表现出“惟和”的儒家思想。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诸种传说中,我们仍可看到他“和抚”、“惟和”的民族政策。在平定南中叛乱的过程中,诸葛亮的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特别是“七擒七纵”孟获以后,诸葛亮及其军队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和尊敬。尽管如此,诸葛亮认为,平定叛乱和由此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想长治久安,还必须帮助南中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所以,诸葛亮就给当地少数民族传授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等,使得南中地区得到了开发。首先,诸葛亮在南中地区推广了汉族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建房技术。今天流传在傣族地区的传说就是一个证明,傣族传说说:古时诸葛亮到傣家地区,傣家人向他请教房子怎么盖,诸葛亮就在地上插上几枝筷子,脱下自己的帽子往上一放,说:“就照这个样子去盖吧”,所以傣族竹楼就象一顶支撑着的帽子,晒台就象帽冠。傣族妇女又向诸葛亮请教:“妇女下装穿什么样式好?”诸葛亮裁下自己的衣袖说:“照这个样子去做吧”,从此傣族妇女就按袖子的样式做成了筒裙等等。其次,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很重视。南中资源丰富,他在这里发展了制盐和冶铁工业等。诸葛亮在南中平定叛乱期间,能在短期内恢复社会秩序,采取怀柔政策,“攻心为上”,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成功的得到了他们的信任,这是千百年来云贵一带少数民族敬仰诸葛亮的重要原因。至今有关诸葛亮的传说,还在西南各民族中流传,如“基诺族传说说他们的房子也是诸葛亮教盖的,还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丢落的人’,敬诸葛如神明。景颇族中甚至将孔明当作“阿公阿祖”来崇拜”。[⑥]
诸葛亮“惟和”的民族政策,对维护蜀汉地区的统一,促进西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和汉族先进文化有了接触,对于落后部族地区生产的发展自然有刺激和推进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南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的联系,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是十分可贵的,它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改善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并促进了民族融合,正因为如此,诸葛亮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在其谢世后,才会出现“百姓巷祭,戎夷野祀”的动人景象。”可见,对待民族问题,“和抚”,“惟和”的政策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战争自古以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诸葛亮治理南中的经验为后世的政治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总之,“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的典型写照。淡泊明志,反映了诸葛亮独善其身与清静无为的情操;而宁静致远,则反映了他希望治国济世平天下的愿望。从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攻心”的战略观、“惟诚”的人才观以及“惟和”的民族观,“七擒孟获”的传说集中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并为后人们处理民族问题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范例。“攻心”的战略观、“惟诚”的人才观以及“惟和”的民族观,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请问,在《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中,我们看出了诸葛亮的那些品质?要求分析!

4. 请问,在《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中,我们看出了诸葛亮的那些品质?要求分析!

《三国演义》“七擒孟获”中一系列的政治举措中,展现了诸葛亮以下品质:
        第一:组织战略目标明确。蜀汉政权的最终目标是北伐,讨伐曹魏政权,恢复刘氏正统。相对曹魏政权,蜀汉政权相对弱小,因此通过对南中征讨可以巩固后方,有利于保证北伐胜利。
       第二:善于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如何用最短时间内平定南中各部落,他通过对南中的调查发现,孟获部落是南中最大的部落,话语权很大。所以在平定南中是诸葛亮就集中兵力平定孟获部落。
       第三:政策制定较果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团结可以团结的人。通过第一与孟获部落作战时发现南中民风彪悍,作战勇猛,能为北伐提供更多的胜算,因此立马平复内部不同声音,把平定南中的政策改为收为已用,这才有“七擒孟获”的典故。
     第四:也够“狠”。通过几次发现,南中各部落高层很难收复,就通过“火烧藤甲兵”来震慑他们。

5. 三国演义中,七次被诸葛亮擒拿住的人是不是孟获?

  三国演义中,七次被诸葛亮擒拿住的人是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三国演义中,七次被诸葛亮擒拿住的人是不是孟获?

6.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

诸葛亮平南蛮,吕凯和马谡都说过:“平定南人,兵伐为下,攻心为上。”意思是告诉诸葛亮要想彻底征服南蛮,必须让其心服。
诸葛亮7次抓孟获,孟获是南蛮的头目,只有让他心服,才能彻底解决南蛮问题。诸葛亮多次抓他,孟获都觉得自己还有翻盘的可能,拒绝投降,诸葛亮为了收其心,一直到第七次,孟获连藤甲兵都败了,自知无力对抗诸葛亮,又感诸葛亮仁德,遂率部投降。

7.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意图何在?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历史上巨大的军事家,一向致力于全国一致的大业,而且自古以来,对他这个人的评价也是很高的,特别是他在军事方面的造诣,而且他任人唯贤,他用人的准则一向是不管资格,不管家世,只要是贤德有才之士,必会力排众议重用此人,对待自己的伙伴是这样,在对待敌方的有才大义之人时也是。我们都听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是怎样样七擒孟获,又为什么要七擒孟获。
故事背景是诸葛亮鉴定南中暴乱时期,这场战役的意图是消除南中区域少数民族的叛变心理,使他们可以真实地归顺蜀国。再来说说主人公之一的孟获是何人,自东汉以来,南中归于益州辖区之内,孟获是其时辖区的酋长,适当所以主家人,这也就解说了为什么诸葛亮谁都不抓反而抓了孟获再放了他。
历史上讲过的是七擒七纵,那么我们别离来看看孟获为什么会被抓七次之多:
一、一擒一纵
战役发生之时正是三国鼎立,各分全国的形式。诸葛亮受刘备所托,立志北伐,重兴汉室之霸业。正好此刻,南蛮又一次侵犯蜀国,诸葛亮就亲身点兵迎战。在打败南蛮的三洞元帅之后,诸葛亮布下伏兵,让王平缓关索前去诱敌,办法当然就是让二人伪装战胜,一败涂地,然后引南蛮王孟获进入是事前现已设伏的峡谷,此刻再让张嶷、张翼两人分两路人马从孟获后方追逐上去,到了峡谷,孟获发现上钩了,但逃走已来不及了,所以只能被魏延生擒回营。可是孟获并不信服,对诸葛亮说道:“这次被擒完全是我自己不小心,才中了你的策略,你这样怎样能让我心服?”诸葛亮也不再劝说,而是带他在兵营表里走了一圈,之后问他:“你觉得我们的人马怎样样?”孟获看了一圈之后高傲的答复:“之前是我没有弄清楚你们的兵力怎么,所以才战胜。我今天看了你们的情势,也不过如此,要打赢你们,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难的。”诸葛亮一听,心知孟获这是不服自己,所以便爽快地放孟获回去了。
二、二擒二纵
这第2次擒孟获的工作就比较好笑了。说起来这是第一次擒孟获时留下来的祸殃,在第一次里,跟着孟获一起被擒的还有他的副将,诸葛亮在放了孟获之后,便找人把这位副将带至帐中,并告诉他,自己之所以会放孟获回去,是因为孟获把暴乱的罪名悉数推到了他的身上,副将当然是苦苦喊冤了,诸葛亮也就把他也放了回去。回去之后,这位副将越想越不信服,凭什么自己要背这个黑锅,所以把孟获请到自己的营帐中,然后用绑了孟获,并让人送到诸葛亮的营帐里。孟获在下属那里吃了这种哑巴亏,肯定是不信服的,所以诸葛亮又把人给放回去了。
三、三擒三纵
第2次被放回去之后,孟获对自己的弟弟孟优说,我前次现已看过了诸葛孔明的兵营了,关于蜀军的军情现已了解了,你这次带上百余名精兵前去向他们诈降,然后兄弟二人里应外合趁机杀了诸葛孔明。这边诡计已成,另一边的孔明问马谡知不知道孟获这一次会用什么法子来抵挡自己,马谡将孟获的诡计写于纸上,所以孔明便让人在酒菜中下药,然后拿去给孟优等人食用。
夜里的时分,孟获依计带兵冲入军中想要活捉孔明,等到孟获进入诸葛亮的营帐中,看到自己的弟弟和那些战士现已烂醉如泥是,才知道自己上钩了,而这时魏延王平缓赵云三人兵分三路围了上来,孟获战胜,逃至泸水,在泸水又被扮成蛮兵的马岱给擒回了孔明跟前。谁料孟获却宣称这一次是因为自己弟弟孟优喝酒误事,否则自己根本不会败,所以诸葛亮又一次放了他。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意图何在?

8. 《三国演义》当中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是今天哪里的人?

《三国演义》中的孟获在史书上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很多人都怀疑在真正的历史上其实并没有孟获这个人物,而从小说当中的只言片语,也无法猜测出孟获的真正籍贯民族,所以到现在为止,孟获是哪里的人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他是建宁人,也有人认为他是朱提人。


《华阳国志》有记录着孟获的籍贯,但是书中的两篇文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在《南中志》中写着孟获是建宁人,但是在《南中传》中给人的感觉孟获又是生长在朱提的人。所以孟获这个人物到底是哪里的人,大家都有不同的见解。

其实想要知道幕后到底是哪里的人,可以看他到底是什么民族。古时候史书上记录一个人到底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时都会去分开来,汉族的人会称作为“民”,而少数民族会被称作为“夷“。在《资治通鉴》里面有一段记载,孟获对诸葛亮自表身份,自称自己为”民“,而在《华阳国志》上记录的三国时期蜀汉地区的八大姓氏也包含了孟姓。所以如果孟获是汉族的话,那么他生活在建宁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但是在明朝的书籍中也有记录,孟获是属于少数民族,曾经在夷族部落中作战,但是我认为明朝与三国时期的距离还是太过遥远,记录的不一定是《三国演义》中真正的孟获。历史上真正的孟获到底籍贯在哪,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也许人们以后能够从更多的文献当中推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