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024-05-07 01:25

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丁庄中心校        赵瑞焕
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而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先学习计算方法,再领会意义。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量,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教学时让学生举出分数的例子,口答分数加减法,举例列算式,再观察,计算,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经历一个口算——举例——比较——交流——概括——验证这样一个全过程。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教学要求:
①	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②	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③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 的分数单位是(  ),1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③ 是(  )个 , 是5个(  ),4个 是(  )。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学)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是几个几分之一, 是几个几分之一, 和 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 是3个 , 是2个 ,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 加2个 得5个 ,就是 。
教师板书: + =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 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 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 )和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探)
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4.练习(练)
完成教材第105页的“做一做”和第10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小结:(展)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和第2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 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是怎么样的呢?想了解教师是怎么辛苦设计教案的吗?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一、乘法运算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资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演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 
 
    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乘法运算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a××=b×××c=a××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演算法,你认为哪种演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资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学生判断。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资料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资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二、有理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 
 
    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 
 
    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 
 
    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 
 
    2两个负数相加,取_____号,并把______相加.例如-3+-5 = -3+5 = -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8"是由_____的绝对值和______的绝对值相______而得. 
 
    〖练习〗 
 
    1.上午6时的气温是-5℃,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3℃,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走-30km,第二天又向北走-40km,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 
 
    4.仿照-3+-5 = -3+5= -8的格式解答: 
 
    1-10+-30= 
 
    2-100+-200 = 
 
    3-188+-309= 
 
    〖探索2〗 
 
    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 
 
    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 
 
    例如+6+-2 = +6-2 =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 
 
    又例,计算-8++3时,先取_____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____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____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 = -8-3 = -5. 
 
    〖议一议〗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练习〗 
 
    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8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3. 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 
 
    -3.5,+1.2,-2.7. 
 
    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 
 
    4.仿照-8++3 =-8-3 = -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例如+3+-3 = ______,-108++108 = ______. 
 
    〖例题学习〗 
 
    P21.例1,例2 
 
    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 
 
    〖作业〗 
 
    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 
 
    【备选素材】 
 
    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0, 
 
    1■■+□□□=■+□+■+□+ □=_____. 
 
    这表明-2+3=+3-2=1. 
 
    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 
 
    2计算■■■■■+□□□□□=_____. 
 
    3计算■■■■■+□□=■■+□□+ ■■■=______. 
 
    这说明-5++2=-___-___=_______. 
 
    4计算■■■+□□□□□=?

3.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怎么写教学设计大家是否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一、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事前的思考,之后做出供下一步进行教学的一个行动方案,做出行动方案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
         就其本质而言,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修改解决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一些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这些操作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二)教学设计要做什么 
         1、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者的主体特征;2、教学目标只定义所有学习者都要达到的基本要求;3、教学目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化性;4、注意能力与素质培养目标的提炼。
         2、设计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用计算、比喻、演示教具、设疑、对比、类比等等来创设情境。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其好处就是能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例如: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设计为乘公交车的上下车。
         3、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
         现在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合作探究的、动手实践的、观察比较、开放型的,等等。我们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来设计最适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4、设计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儿童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我们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与体验。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数学化设计理念 
         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的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将现实的以及现实之上抽象出来的各种层次的“数学现实”世界,进行数学地处理,用数学化的意识去进行教学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就是数学化设计理念。
          (二)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问题情境之中,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问题化设计理念。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处处体现问题化理念,问题化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想学数学。要将教学形式尽量设计成引导式启发式。具体体现在:一要创设思考数学的情景。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用语要设计成多用问句、用巧妙的问句形式问出来。
         例:五年级第一学期《循环小数》,教师先出示: 56÷37,比赛:2分钟内谁最快计算出答案;请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有的写1.513513513……、1.513……、1.513513……;讨论:有的除到了小数点后面的第6位,有的是第3位,最多的是第19位。那么到底谁赢了?提问:关于循环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1、循环小数是否指出现在除法里?2、循环部分是否只出现在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3、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循环小数?4、是否每次都要除到第3位?5、循环小数有没有分类?6、循环小数怎么来表示?7、循环小数怎么读?
          (三)活动化设计理念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动态的过程;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设计成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将传统意义上的“纸笔方式”设计成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凡是将教学设计成“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并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设计思想,这就是贯穿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亲自试一试,亲身演一演。
         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度量》,教师通过让学生用手拃量一量课桌,用脚步测量班级前门到后门的距离等,让学生理解了单位长度的含义。
         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时、分的认识》 ,教师设计在一分钟内分组进行涂色、口算、写字、把脉,切实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当然,这里所讲的活动化设计理念,并不是要求把小学数学的所有内容都变成活动化的形式。但是,在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动手,学生操作,学生做数学的今天,数学设计的时候,尽量多一些贯穿“活动化设计理念”,是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的。
         例如:二年级新教材第一学期《角和直角》 ,教师让学生拿着三角尺去寻找身边的直角。
          三、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内容设计科学化 
         1、教学内容本身要有科学性,要做到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科学规范。
         2、在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教的过程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形式设计趣味化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应该是我们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时所使用的载体。如小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的主人公,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可以借用过来进行教学设计。还有形式喜欢的活动或运动形式,也可以是用作载体的教学形式。
         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小统计》
         教师设计摸球游戏,规则: 10个球,摸出3个红球的为一等奖,摸出2个红球的为二等奖,摸出1个红球的为三等奖。让学生进行统计,并画出统计图。
          (三)结构设计生动化 
         将一节课的内容通盘考虑来进行设计,而不是一盘散沙式的。只有对整节课通盘设计,一节课的结构与主线才能富有逻辑性。只有设计出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整节课,再配合前面所谈的对内容与形式进行的巧妙设计,才能为那些善于语言表达的教师上好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 
          (一)作为组织者如何调控应变 
         传统教学的 "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的起点。
          (二)作为引导者如何启发思考 
         提问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教师问什么,怎样问是应特别重视的问题,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讲授一个定理可设计若干不同的问题,可有若干不同的问法,但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准确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尺度,明确所学知识在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切地把握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才能问有所思,问有所答,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 1)“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是启发学生思考面的很好途径。(2)“你是怎样想的?”这是引导学生反思和有条理说明思考过程。(3)“如果……,会怎么样?”这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策略。(4)“他对吗?错在哪儿?”这是理解他人思考方式与从他人的思考过程中探索新的思考方法。
         1、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 "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
          (三)作为合作者如何平等参与 
         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4. 教案小学数学全套

      关于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全套,下面是我整理带来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大全,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7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
         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
         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南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琅东、西乡塘、江南区、城北区)
         5、背儿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认方向。
         第2课时
         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
         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认方向”的游戏。
         二、新课:
         (一)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
         去医院怎么走?
         去商店怎么走?
         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完成问题。
         四、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第3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
         2、进一步熟练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过程:
         一、练习:
         1、谁来说说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老师给知一个方向(邮局在百货大楼的东面),学生说出其他的3个方向。
         3、看图说方位:出示挂图,同桌互相说说谁在谁的哪一边。
         4、分组活动:送…回家(用东西南北卡片)
         二、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
         4、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
         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
         讲评。
         5、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三、总结。
         四、课后
         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东西南北著名的旅游区。
         第4课时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重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具准备:指南针
         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第5课时
         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出示例5挂图: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
         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6课时
         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1、11页第3题:
         2、11页第4题:
         3、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
         4、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第7课时(单元学习检测)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认识了8个方向,是哪些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 )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 ),( )”来绘制的。      

5.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教学内容:(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讲完后你要达到的目的,列:让学生熟练掌握(.... )能根据(...)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一般是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
           难点:(一般是本节课根据概念性知识来解决问题之类)
四:教学过程:(这一部分要分细一点)
                     1.创设情景,课堂导入:(方法自己选择或设计)          
                     2.进入新课(或复习课)
                     3.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4.课堂小结.
                     5.随堂练习.
                     6.总结.   
五.作业安排.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_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数学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数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怎样的呢?小学课堂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希望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  自我评价  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  反思  】: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  学习     方法   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二:《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  经验  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5)三个人一共用多少元?
      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还列出了算式。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问。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的第(2)问。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
      学生计算后,再要求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然后提出把计算结果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4、  总结  和归纳。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组织机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完成练习八第1题。
      4、完成练习八第2题。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5、完成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学得怎么样?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在继续研究。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学生口答算式。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算式中都用小数。
      学生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指名板演)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间交流自己想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后明确学生独立计算,并  说说  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出得数,并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结合线段图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交流。
      问题的提出来自学生本身的思索,这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索、尝试。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比较“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和“小数点对齐”,最终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鼓励分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课的相关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4.75+3.4=8.15(元)4.75-3.4=1.35(元)
      4.754.75
      -3.4-3.4
      8.151.35
      猜你喜欢:
    1.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3篇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3. 小学数学教学小随笔3篇 
    4. 小学数学手抄报模板 
    5. 数学最简单手抄报的模板 
    6. 小学数学教学研修日志3篇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7. 幼小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小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小数学教案1      1.教学课程:1:学习十以内相邻数
    2.学习二十以内分与合
    2.教学重点:学习十以内的相邻数,二十以内的分与合。 3.教学目标:1.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的必要性
    2.让孩子能掌算数的基本能力
    4.教学准备:两个面具(喜洋洋,懒洋洋);儿童币,礼品小橡皮擦,铅笔,橡皮5.教学过程:师;(教师带着面具走进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谁啊?幼;喜洋洋
    师;喔噢,小朋友真聪明,想不想跟我进羊村看看啊?幼;想
    师;去羊村的路很遥远,我们需要乘着火车去哦!敢不敢啊?(不敢的小朋友就站在后面)幼;敢
    师;我的小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哦!(跟着老师把小手拿出来,小嘴嘟起来,跟着老师一起说滴滴滴滴笃笃笃火车出发咯)幼;滴滴滴笃笃笃火车出发咯师;羊村到啦!(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三栋房子)小朋友你们会说哈喽吗?幼;会
    师;等下老师的手开始斗得时候,小朋友就开始说哈喽喽喽。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幼;准备好啦师;开始了哦
    幼;哈喽喽喽喽(图片翻开给他们看)
    师;喔噢,小朋友们真棒,老师给你们鼓掌(一二说一二的时候宝贝们就拍两下手哦!])小宝贝们也给自己鼓个掌吧!老师幼;一二
    师;好了,小宝贝们看看图片上面有什么啊?幼;房子
    师;宝贝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房子吗幼;不知道
    师;它们分别是喜洋洋,懒洋洋,美羊羊的家,它们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幼;是
    师;那我们来看看数字和数字之间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们来看看1的邻居是谁啊?(举手回答老师哦)(答对了就给一个神秘礼物)
    幼;二
    师;这位小朋友真棒,大家给他鼓个掌吧!(一二)师;那2的邻居有谁啊?(动作示意他们要举手)幼;1和3师;一二
    师;这么难的都没有难到你们,哼,邓老师太不甘心啦,老师这次要考你们一个难的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
  幼小数学教案2       活动名称: 比较高矮长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长有短;
    2、知道长和短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铅笔3支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短
    1、出示3支铅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比一比
    3、动手比一比,看看谁长谁短。
    4、汇报比较结果。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4页,将铅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写出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高有矮;
    2、知道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1-5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
    一、认识高矮
    1、请高矮不同的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认识“高”和“矮”。
    2、请5个高矮不同的幼儿上台,其他人比较高矮。
    3、引导幼儿请最高的小朋友取数字1,第二高的小朋友取数字卡片2,依次为5个小朋友编号。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5页,按动物的高矮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粗细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粗游戏;
    2、知道粗和细是相比较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彩色圆柱体(红盒)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将彩色圆柱体取出散放于桌子上
    2、取最粗和最细的圆柱体,分别命名“粗”、“细
    3、将其他的彩色圆柱体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来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6页,将圆柱体、树、绳子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
    活动名称:比较宽窄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宽窄
    2、知道宽窄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活动过程:
    一、认识宽窄
    1、将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排列到桌子上
    2、取最宽的与最窄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宽”、“窄”
    3、将其他的彩色纸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7页,将长方形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薄厚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薄厚;
    2、知道薄和厚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薄厚程度不同的书活动过程:
    一、认识薄厚
    1、将薄厚不同的书排列到桌子上
    2、去最薄的和最厚德书进行比较,分别命名“薄”、“厚”
    3、将其他的书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8页,将书本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写上编号,并区分衣服的薄厚。
    活动名称:间接比较活动目标:
    能够对事物进行间接比较;活动准备:重量板活动过程:
    一、间接比较轻重
    1、出示三个重量板,编号分别为
    2、请幼儿感知。
    3、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2比3重,1比3轻,所以2最重?3最轻?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9页,比较动物运动会中谁跑的最慢,比较轻重中谁最轻,谁最重。
    活动名称:按特征排序活动目标:
    1、能够观察事物的规律;
    2、能够按照物体的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红、黄、蓝色的珠子各5个活动过程:
    一、按特征排序
    1、出示珠子,按照红、黄、蓝的顺序排列2遍
    2、请幼儿观察珠子排序的规律
    3、请幼儿按照规律,将剩余的珠子进行排列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10页,找出图形和小动物的排列规律,把空格里缺少的添起来
    活动名称:按关系排序活动目标:
    能够发现同一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够排序活动准备:不同长短的红棒、数字卡活动过程:
    一、按长短关系排序
    1、出示长短不同的红棒,散放于桌面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找到最长的一根,并在其上面放数字1
    3、依次对其他红棒进行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11页,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水果进行排序;按照青蛙的生长过程排序
    活动名称:自创规律排序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按照规律排序的能力
    2、能够自创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红、黄、蓝三颜色的珠子若干活动过程:
    一、自创规律排序
    1、出示红、黄、蓝三颜色的珠子
    2、引导幼儿自创排序规律并依次将珠子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12页,对图形、小花及水果自创规律排序。
  幼小数学教案3       《比大小》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爱儿坊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材第18页《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认读50以内的数,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的顺序。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卡片、奖励小星星、红旗一面、
    2.《春天在哪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春游坐火车——认知50以内数。
    1.:数数游戏
    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春天来了,老师要带大家去春游,好吗?我们开着我们的小火车去吧!老师找个火车头来数一数今天有多少老师和小朋友要坐我们的火车,一起来吧……
    (拍手唱歌曲《开火车》,传红旗,呜……声唱出停,红旗在谁手中谁来点数,其他小朋友小声跟数。学生跟着拍手唱。)
    师:如果每节车厢坐10个人,需要几节车厢?如果5个人呢?(教师引导幼儿10个10个数,5个5个数,分别说出需要的车厢数。)
    (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2.认读数字宝宝。
    教师任意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谁读对就把卡片给谁,每人一张。
    3.数字宝宝坐火车。
    幼儿先听清老师的要求,边唱歌边走坐到指定车厢。
    6节车厢分别坐含有2、3、5、1、4、的数字。
    师:把你们每节车厢的数字宝宝放上来看看自己表现怎么样?看看每节车厢坐了几个人?
    (幼儿说出每组的人数,说说单双数)
    (奖励秩序好、表现好的幼儿)
    二、开火车春游——比较数字宝宝的的大小
    师:我们春游的小火车就要开了,请数字宝宝们扶好坐好我们去田野里找找春天的消息吧!
    (师生共唱歌曲《小火车》边做动作,请表现好的的数字宝宝先下车找找春天的秘密吧!请四人下车)
    1.比较第一组数的大小
    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这四个数字宝宝都是谁呀?你知道他们谁最大谁最小吗?
    (幼儿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奖励。)
    2.比较第二组数的大小
    (师生共唱歌曲请第二组数字宝宝下车。)
    师:这四个数字宝宝又是谁呀?谁最大?谁最小?。
    幼儿自主交流,派代表回答。
    3.数字宝宝排排队。
    师:我们春游的小火车要过桥了,我们要按顺序一组一组过桥,你能给每组的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排队吗?
    (请还没有参与活动的幼儿下车四人或六人一组。)
    (1)第一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2)第二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师:你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
    总结归纳:比大小,看数位,
    两位要比一位大,
    都是两位看高位,
    高位相同看个位。
    三、春游进行时——开火车游戏。(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1)幼儿以10人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队,玩开火车找春天游戏。
    (2)幼儿和朋友交换数字卡片,按照不同要求排队进行游戏。(评价幼儿游戏活动,奖励表现突出的幼儿)
    四、活动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龄,你会发现什么?
     《比大小》活动设计说课材料 
    丁家中心幼儿园:田小燕
     一、说教材 
    《比大小》是爱儿坊学前班数学下册主题三“数字的家”的一节活动课。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制订出本次活动课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字概念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活动中结合周围环境和季节特点,以幼儿为主体,以春游为主线,以游戏为主导。根据幼儿认知过程的直观形象性,主要采取数、认、读、比结合法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以唱、玩、赞穿插 进行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进步的方法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中我为了防止了“一言堂”和“满堂吼”的现象,注重幼儿秩序性的培养及探索能力的发展,设计了以下的过程:
    1.设计一条活动主线
    在本节活动课中我设计了春有这样一个符合季节环境特点的情境主线。以开火车这样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为主导,在“准备坐火车——开火车春游——春游进行时”三个环节中,第一环节引导幼儿丰富对5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环节通过有顺序、有目的的关注来引导幼儿尝试比较数的大小,说出自己的想法,发现真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一个环节:幼儿体验学习快乐,教师发现存在问题。整个活动调动了幼儿身体、感官、思维的活动,使枯燥抽象的数字在游戏中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幼儿园保教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目的。
    2.培养一种快乐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同样的游戏也有玩腻的时候。通过开火车游戏的不同玩法,所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快乐感受和体验。我希望孩子们能培养出一种探索意识,获得一种探索的习惯。
    3.关注每一个幼儿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获得表扬和赞许的权利,每一位老师也有表扬赞许孩子的义务。在每个孩子天真稚嫩的童心中,对表演赞许的渴望不亚于花儿对阳光的渴望。每一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活动能力和身体各方面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在工作及这节课中我都一直去留心发现每一个幼儿点滴的进步,并及时说出来。在活动中鼓励那些不积极,不善于表达的幼儿参与活动,我发现:“多给机会,多进步。”
     五、活动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龄,你会发现什么
    鼓励幼儿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小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1-10的数数、1-10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让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认识并能书写1-10
    2、让小朋友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小朋友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让小朋友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课时:
     第3课时教学内容:比长短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②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意义。
     课时:第6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学会分类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球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图形. 2.认识顶点、边和角,并进行点数。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
     课时:第7课时 
    教学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2.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幼小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幼小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1~5的组成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喜欢笑脸吗?看看老师手中有好多笑脸,咱们一块用笑脸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首先,老师先拿出2个来,我找一个小朋友把这两个笑脸分别放到两个碟子上。
    学生放笑脸
    师:瞧,这位小朋友把笑脸分开了,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有一个笑脸,也就是说,2分成了1和1,(幻灯片演示)
    师:我再找一个同学将这两个碟子里的笑脸放到一块儿。
    学生放笑脸
    师:他把红色碟子里的一个笑脸和蓝色碟子的一个笑脸放在一块,就变成了2个笑脸,也就是说,1和1组成了2(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做游戏,老师手里拿着三个笑脸(两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脸让小朋友们去猜。从中体会3的分解。老师再将自己两手中的笑脸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导小朋友们去理解3的组成。(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师:2和3会分解了,小朋友们会不会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将4个笑脸放到2个碟子里面。(连续找三个小朋友)
    学生尝试的放,老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解释。幻灯片展示。
    再让三个小朋友将分好的笑脸分别放在一起,幻灯片展示。
    学生动手练一练
    
    师:接下来,我们要将老师手中的五个笑脸分发到两个盘子里面,那个小朋友自告奋勇,主动来发一发。
    学生发(四种方法)
    老师如上强调5的分解与组成。
    小结:数与数之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数组成。
  幼小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清“>”“<”的方向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森林运动会,看看动物们矫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图片
    师:现在,咱们看的是拔河比赛项目,看,哪一对要赢了?
    生:大熊猫一队的。
    师: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两队队员有什么不同?
    生:熊猫队的队员多,大象队的队员少,不公平。
    师:熊猫队几名成员?大象队几名成员?大家比一比,3和2谁大谁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们写作:3>2,2”“”“<”找回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了吗?老师这有一段口诀,一块记一记好吧,“大于号,小于号,带着兄弟来报道,大口在前是大于号,尖尖在前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
    学生记一记>
    练习>
    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
    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师:对,很好,左边一队两名,右边一队也是两名,2等于2,我们可以写作2=2。“=”等于号
    练习>
    小结: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例如:5>3,2<6,4=4

幼小数学教案

8.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教案是及其重要的一个步骤,那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及范文。供大家学习。
 
   一、备课步骤:
 
   1、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2、阅读和深究教材,翻看相关材料;
 
   3、了解学生;
 
   4、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
 
   5、编写课时教案。
 
   二、“八备”
 
   1、备课标。
 
   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方法,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中去。
 
   2、备教材。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3、备教具。
 
   上课需要教具的,必须提前作好准备。需要多媒体教学的,要提前作好课前硬件准备。
 
   4、备学生。
 
   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5、备教法。
 
   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备板书。
 
   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
 
   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要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质和量
 
   8、备资源。
 
   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密切联系,本节课所涉及的现实生活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明确教案的构成要素﹙这都已体现在教案纸上﹚:
 
   1、清楚而单一的课题;
 
   2、正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3、准确而恰当的'重点难点;
 
   4、规范而使用的板书设计;
 
   5、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6、组织相宜的教学步骤;
 
   7、体会深刻的教学反思。
 
   这里面提及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以及相关的作业设计,可以参考杨家庄联校的教案量化指标进行设计。
 
   而教案中的重头戏教学步骤,结合“问题导学”模式我觉得可以用“导、学、讲、练、测”来概括,即“问题导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讲点拨、归纳提升——达标训练——课堂检测”:
 
   1、导:问题导入
 
   以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较顺利地自学。﹙可以结合学案中的设问导读﹚
 
   2、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采取同桌、组内等形式的合作、探究学习,解决学生个人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3、讲:精讲点拨、归纳提升
 
   教师对自学指导中的重点内容及通过合作探究仍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适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进行全面归纳提升。
 
   4、练:达标训练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留出不少于5—10分钟的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练习和分层达标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做到“堂堂清”。
 
   5、测:课堂检测
 
   出几道与本节课知识密切相关的典型题对学生进行总体考查,检查一下有多少学生确实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达标率是多少,以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进行辅差。
 
   我们学校的教案纸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部分,就可以套用上述的教学四环节。
 
   在“导”的部分,教师可以结合本节新授的知识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当然所提问题必须切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及生活实际,尤其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学生当然对这个问题必须思考,但根据情形能回答的就可以回答,回答不上来的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学”的环节了。
 
   “学”的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
 
   在这个环节,学生需要对照指导性的学案或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学习,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必须发挥好小组、同桌间的互帮互助作用,给他们足够的“看、听、说、读、写、算、思”的时间,让学生经历自学、探究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
 
   教师在学生学的同时,可以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形,可以关注那些学困生学习过程,可以汇总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
 
   在第三个“讲”的环节,教师则要精讲了。
 
   教师要根据情况把握时机、灵活点拨,点拨在教学内容关键之处,点拨在学生容易失误之处,点拨在知识易混之处,点拨在学生的疑问之处。
 
   因此,对于自己的教学环节及语言,教师要一言一句都要反复思考,而不是张口就说,努力找出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时间利用率。
 
   第四个环节就是作业练习了。
 
   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通过课堂作业的练习,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反映在作业本上,老师通过批改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查漏补缺。
 
   作业布置要适“量”,设计课堂作业要有量有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通过练习从量变到质变,克服以多取胜的思想,确立以少胜多的思想。作业设计还要有“味”。
 
   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充实。
 
   如选择、填空、作图、解答、操作、探索、开放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
 
   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至于第五个环节,鉴于课堂时间的有限,往往难于完成,所以可以将其揉合在第四个环节中,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课堂效率高得话,也有时间,专门进行一次小检测,那是最好不过了。
 
   相信我们只要认认真真做到了以上几点,写出一篇好的教案就不是难事了,这样也为上好课打下了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