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行合一的一些看法

2024-05-11 19:36

1. 关于知行合一的一些看法

我总是在想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后来我发现知行合一不是一个方法论。 它是世界观 。不是说要怎么样去做到知行合一,而是每个人的本体就是知行合一的。
  
 王阳明老师曾经说过:“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知道要脚踏实地,但是我没有做到脚踏实地。那不是我知道但是我不做,而是我根本没有从心底去认可脚踏实地的这个道理。包括我在内,所有知道脚踏实地可是做不到的人,都是好高骛远的。知道这样对却做不到,说明根本就不知道,所以没去做。
  
 既然知行合一是世界观的一种,它的方法论即为格物致知,不仅是单纯的格物致知,更重要的是要致良知。不能让情绪,让欲望去影响了你的知,导致你做出错误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不知道一件事应该怎么做,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或者说我在取舍,在判断。我全部的行为都是为了格物致知的结果是良知。
  
 愿我今后生活知必能行,知必应行,行应良知

关于知行合一的一些看法

2. 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3. 你是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的呢?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吧!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就是认识事物的感觉和行为做法是密不可分的。人的外在是受人的内在支配的,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你的行为就会反应出来什么。

比如说你喜欢吃肉,很简单的一件事,你喜欢吃肉,想吃肉,不喜欢吃白菜,当白菜炖肉这道菜里面你肯定会选择吃肉不吃白菜。你喜欢小美不喜欢小婷,当你想谈恋爱时或者是幻想恋爱时你就想和小美谈不会想和小婷谈,当然了这也不排除你对小婷另有所图才会选择和小婷谈恋爱,那这不就是你思想的一种转变嘛。

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之前我自己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只要出现问题就会生气,只要有点着急的事情就会发怒,有错就是别人的不会怪哉我身上,喜欢和爸爸妈妈吵架,喜欢和男朋友吵架,从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但是通过我不断对生活的认识有变化,对待事物的事情也慢慢变了,我不再把错误都会考虑在别人身上,我会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我更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慢慢和爸爸妈妈吵架少了,和男朋友吵架也少了。
就是因为我一开始的想法很暴躁,我才会做出暴躁的举动,后来我变得心平气和,我对人的态度也慢慢变好了,所以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有这样一种现状,就是好多人都是知道要知行合一,好好努力,知道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努力过,其实这不是知行合一,也不是知,你只是把这个观点记住了,但这个观点并没有从你的心里生根发芽,等过一段时间你真正理解到了之后,你才会知道真正的知行合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你是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的呢?

4. 关于知行合一的一些思考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绝对不一般。古有王阳明,现在很多牛人,也把知行合一落到生活每一面。
  
  
 一个概念,你学到了,在做题中不一定会用,做题会用了,不一定可以用在生活中。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知道,可能只是概念上的知道,在行动上有所改变才是真的知道了。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1.知:知道了某种思维方式,概念或者理论,对自身有触动,在有头脑中想要去改变。
  
  
 2.行:概念或者思维方式不止存在于头脑中,而是可以付诸于行动,真正做到了执行。
  
  
 3.复盘:行动后,会想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与不足,在下一次执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同一个错误争取不要犯两次。
  
  
 4.总结规律与方法,使其具有普适性,类似状况中,都可以用到。
  
  
 希望你我都可以做到知行合一,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可能会有一些苦难,但我们可以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不断学习,最终一定会有自己的知行合一。

5.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6. 你认为的“知行合一”可能是错的...

今早打卡时,翻到了一位战友的金句,原句是这样的
  
 
  
                                          
 挺巧的是,我前天早上听樊登老师讲了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
  
 我们很多人把“知行合一”当作是言行一至,或者先知后行,
  
 樊登老师说:他理解的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是保持正念,活在当下。
  
 而我的理解是两个字:专注,比如吃饭,要在每一口味道之上,感受每口食物的味道。
  
 年中在治疗进食障碍时,每餐都会感恩食物,在对食物有感恩之心时,同时就对它有了敬畏之心,这样一来,吃饭就会特别的用心,细嚼慢咽并能感受食物的每一口味道,那一刻特别享受食物带给我的满足感,听了《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我在吃饭时是保持正念,活在当下的,怪不得会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你知道“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时,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就都成为你修行的机会,
  
 想到了我的晨跑计划,每天我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方说:我今天的目标是16公里,如果我跑步的过程中只关注自己跑了多少公里,配速是多少时,心里就会急躁,心里一直在想:怎么才跑8公里,还有8公里啊,好痛苦啊。但当我只关注呼吸和步频,倾听身体的声音时,就不会有急躁的情绪,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当天的目标。
  
 借用一行禅师的话,能快速奔跑或者是跑超马并不是真正的奇迹,真正的奇迹就是在大地上奔跑,当你能够与奔跑融为一体的时候,这就是奇迹。
  
 那我们如何修习正念,做到“知行合一”呢?
  
 自知经历的不多,但也不少,听完这本书,脑海里只回荡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如果有朋友长期焦虑,推荐看看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

7. 知行合一不是言行一致

♀复盘Day20♂Horizon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说人最熟悉却也被人误解最多的概念是知行合一。我在看到这句话时第一反应就是知行合一难道不是知道的和做到的统一吗?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以下文字。
  
 刚开始对这句话不是很懂,觉得说难道这不是一个意思吗?说到做到不就是思想行为的统一吗?于是我反复读了几遍,想了想,言行一致是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说到做到也是这个意思,而后面的思想和行为,既然有想那它是从头脑中出发的,一个是在说,一个是在头脑中先形成认知。
  
 到这的时候,我已经有些明白了,于是回想之前我为什么会认为是一个意思,是因为固有的思想以及对概念的模糊认识让我潜意识认为说到做到就是思想行为统一。
  
 你知道了某件事,但是你不一定会从思想上去改变,而只有从思想上改变了,你才会真正的去做出行为。
  
  
  
 文中举了个例子说为什么会以貌取人?因为外部的行为和内部认知是一体的。简单地说, 知行合一就是你对一个事情的认识决定了你对这个事情的做法。 
  
 所以,是先有的认识才有的行为做法,最后才有的结果,要提高自己的认知,不能只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停留,境界高了,思想也就不一样了。

知行合一不是言行一致

8. “知行合一”是不是言行一致?

摘抄自《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行”与“知”的释义
  
  
 1.“行”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从“同步”的角度看“知行合一”:“行”是“知”的一个同步。
  
 既然心外无物,物是心的产品,行动也就是心的一种同步状态,你行动的效果、成败都取决于心的状态。
  
  用王阳明的话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旦发动起来,本身就是“行” 。
  
 2.“知”
  
 “知”字,左边一个“矢”,“矢”是射箭的意思,右边一个“口”,“口”是目标。“知”就是指射箭达到了目标。
  
 在古代汉语中,“知”的意思有很多:
  
 感知。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水里游的鸭子最先感知到春江的水暖。这里的“知”是最常见的意思——了解。
  
 深切沟通。比如“知己”,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用“知己”来形容的话,就证明他们是一种深切沟通的状态。
  
 掌控、管理。比如古代有这样的官职:知府、知州。这里的“知”显然不是“知道”、“感知”的意思,不是朝廷派个人去感知那个地方,而是掌控、管理、运营那个地方。
  
 “ 知”的本来意思是“射箭时看到且达到了目标”,强调的是要正中那个目标。 
  
 射箭表面上是个行动,但最后射中靶子的结果取决于你的“心”和“知”,这个“知”既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
  
  换句话说,射中靶子实际上是你内心真正知道了怎么射箭以后的一种同步方式,如果你的心是不知的,那么是射不中靶子的——射中靶子本身只是一个同步的结果。 
  
  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我们以前讲的“认知”,本质上是一个行动、一个生产体系。我们的感知结果是我们感知设备的一个呈现和实现而已。
  
  
 举个例子,一台单反相机和一个只有200万像素的早期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设备不一样,或者说,这两张照片是它们各自设备同步的结果——表面上是“行”的不同,实际上是“知”的不同。
  
 我们经常说“求知”,好像“知”是一个对象,放在那里,我们伸手去拿就得到了这个“知”。所以我们自以为获得了知识,就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但其实真正的“知”不是“见到即得到”的。就像我们射箭的时候,不是你看见那个靶子你就能射中那个靶子。
  
 所以,与其说“知”是一种对象、一种可追求的东西,不如说知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你的行为是这种设备运行和发挥的一个结果。
  
  简单地说: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所以王阳明不说“求知”——获得知识,而是说“致良知”,“知”是一种状态,你念头一旦发动,就已经是行动了。
  
 先知而后行,真的对吗?
  
  
 我举一个王阳明的例子来进一步解释。
  
 王阳明除了打仗之外,还有两样绝活:
  
 第一个是射箭。有一个太监以为他是一个文人不会射箭,为了羞辱他,和他比射箭。比赛的时候,王阳明气定神闲地拿起箭,不声不响三次连中靶心,就让那个太监很服气。
  
 第二个是书法。王阳明是个大书法家,但因为他的其他业绩太突出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他的书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查王阳明的书法,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阳明写的书法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惊为天人。他的书法有一种淹没你的气势,这是很少书法家能达到的状态。
  
 射箭也好,书法也好,它首先是一种“知”。你知道怎么射箭,你知道怎么写书法。但是, 能不能说“我知道怎么射箭,但是我射不中”“我知道怎么把一个字写好,但是我写不好”呢? 显然不妥。
  
 “写好”是一种“行”,知道怎么写好是一种“知”,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它并不是先想好了怎么去写,懂得了怎么去写,再去写,而是在写的一瞬间,“知”和“行”同时发生了。或者说,纸上的书法就是书法家心里的书法的一个同步而已。
  
 所以王阳明是这么概括的 :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常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要先知后行,但按照这样的逻辑,你要先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再去活着,也就是先知道怎么游泳再去游泳,这显然是荒谬的。
  
  
 “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很流行,我把它翻译一下,你就会觉得这句话很荒唐: 你已经看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书法呢?进一步翻译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了书法,已经实实在在地在你眼前看到书法了,为什么还写不好呢? 
  
 你会说,后一个问题还用问嘛?但它其实跟前一个问题是一回事。
  
  认知+行为=学+习 
  
 我们讲到“所谓的认知就是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一个高带宽的专线连接”。神经元的建立连接,从“偶然连接”到“固定连接”,从“低带宽连接”到“高带宽连接”的过程,就是一种练习的过程。
  
 “练习”的英文是practice,它还有一个意思是“实践”。我们把王阳明的“行”也可以翻译成“实践”——知行合一,认知和行为的合一,就是学和习的合一。
  
 由孔子创立,王阳明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习”的重要性。“学”是一个建立初步连接的过程,“习”则是把这种偶然连接固化,形成高带宽的专线连接。孔子讲“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习相远也”,还有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这里的“习”都是“练习、实践”的意思。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本身就是一种“习”的过程:你好像在“温故”,其实是在反复刻意练习。 
  
 “知行合一”的本质
  
 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所谓的“行动”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连接在相应场景下的一种发挥而已。你“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带宽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你反复的“行”。
  
  现在很多讲王阳明“心学”的人,一说到“知行合一”,就说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知行合一”应包含两个方面:
  
 “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知行合一”,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至于如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是一件很简单又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不容易的,就是怎么深刻理解“知行合一”,而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更多的“知”和不断的“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