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4-05-11 19:40

1. 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就和中国大陆同属中国领土。中国元朝政府在台湾有管理,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有万多人官兵舰队到达“夷洲”(台湾等地),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汉族人迁徙到台湾后,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福建素来耕地有限,随着北方士民的大量入闽,福建由地旷人稀、经济落后变为地狭人稠、经济发达的地区,宋代以后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特别是福建莆田,唐朝末期已经人口过多,人地矛盾非常严重,即使不断填海造地,围垦海湾,还是无法解决人地矛盾,迫使莆田人从宋朝初期就开始迁徙到台湾。土地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人们难以为生,便开始转向外地迁徙移民,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地方当局和郑芝龙海上武装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使台湾的经济得到很快地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比以往更为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举例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还有简写的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3.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列举一则史实说明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的居民称为“岛夷”。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过台湾。之后隋炀帝也曾3次派人去过台湾。南宋时开始屯戍澎湖。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行政上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已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 
据1980年在台东县阜南乡考古发掘出的大批二三千年前的台湾居民遗物,可以确认他们来自大陆,是从东南沿海渡海过来的古代越仆族人。几千年中,大陆沿海居民总是不断有人渡海前往台湾、澎湖定居谋生。例如唐朝进士施肩吾就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明朝时福建大旱,为解决饥民的生计,曾有计划地向台湾移民,共招饥民数万到台湾垦殖。现在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可以说台湾与大陆血肉一体,手足相连。 
台湾古有“贷与”、“瀛洲”、“东鲲”、“夷洲(州)”、“琉求(球)”等多种名称。到明朝时,常以局部地名如鸡笼、淡水、大丹等代替全岛的名称。台湾这个名称起于清康熙二 
十三年,即1684年。当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从此,台湾成为代表全岛的正式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明朝时,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经营已非常严密和富有成效。为了防倭寇对大陆的侵袭,加强了澎湖和台湾的防卫。先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后又增设了“游兵”,各岛配备船只20艘,士兵800人,在基隆、淡水常年驻屯军队。 
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 
17世纪初叶,欧洲列强殖民扩张活动逐渐延伸到亚洲。1544年一艘葡萄牙远航船驶过台湾,了望海岛,风景秀丽,便称之为“伊拉福(尔)摩沙(萨)”,意思是“美丽岛”。 
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趁中国驻澎湖列岛兵力单薄之际,侵入当地,但年底即被明朝军队赶走。1622年,荷兰人再次入侵,于1624年再次被驱逐。不久,荷兰人趁明末大陆大乱,中国政府无暇顾及台湾的时机,占据了台湾南部,后又赶走了占据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占领了台湾全岛。1661年抗清将领郑成功决意渡海收复台湾,作为抗清的基地。4月2日他率军25000多人,由福建厦门,乘大小战舰几百艘,经澎湖向台湾进发,向盘据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发动了猛攻。几经激战,把侵略者围困在据点里。战争中荷兰几次派兵援救,都被郑成功在海上击溃。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者见大势已去,只好在投降书上签字,撤离了台湾,荷兰人占据台湾38年的历史结束了。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起正规的地方政权,设一府二县进行治理。他大力号召大陆民众移居台湾,开垦土地,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发展贸易。台湾的经济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清政府出兵台湾及对台湾的管理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就病逝了,由他的儿子、孙子相继治理台湾。此时已在大陆确立了统 
治地位的清政府曾几度与之会谈,但却未有结果。1683年,清政府决定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在澎湖一战,清军获胜,郑氏军队军心动摇,台湾民心瓦解。于是,郑成功之孙郑克爽于8月向清政府具表请求归顺。 清政府治理台湾后,先在台南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1885年又将台湾府升格为台湾省,成为中国的行省之一。从1683年到1895年的212年间,清政府广招东南沿海居民移居台湾,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开煤矿、设机器局、修公路、筑铁路、办邮局、开新式学堂,使台湾得到了开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台湾的割让及对台湾人民心理的影响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在其后的战争中抢占了澎湖列岛。战争最终以清政府战败求和结束。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的钦差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连同辽东半岛一起割让给日本,使台湾和澎湖列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割台消息传来,全台哗然,群情沸腾,百姓“若午夜暴闻惊雷,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集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湾绅士邱逢甲等联名致电清政府说:“臣桑梓之地,义共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在北京的台籍官吏、进士、举人联名上书督察院:“今一旦委 
而弃之,是驱忠义之士以事倭寇,台民终不免一死,然而死有痛矣”。康有为、梁启超等1300多名举人举行集会,反对割台。 
虽然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但台湾人民仍然对日军进行了顽强抵抗。经过10余次血战,付出惨重代价后,日军才最终占领了台湾全境。从那以后,一直到1945年的50年间,尽管日本殖民当局全力强化统治,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却从未停息过。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列举一则史实说明

4. 还有哪些事实说明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史书正式记载大陆与台湾关系的情况始于公元230年。《三国志》载:是年吴主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远征夷州,俘虏数千人而还。从此开始了我国对台澎的经营。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一为607年《隋大业三年》,派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到台湾“宽慰抚之”;二为608年派朱宽“慰谕”台湾;第三次是610年,炀帝令虎贲中郎将陈棱、朝靖大夫张镇州,率兵万人自义安(今广东省潮州)出海至琉球(即台湾),“进至其都”。连横认为中国经略台澎始于隋。他提出:“若其(中国)经略台湾,则详见于隋书琉球传也”;隋朝“尝遣虎贲陈棱略澎湖地”,“是为中国经略澎湖之始”。 

南宋乾道7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曾遣军民屯住澎湖。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赵汝适著《诸番志》记栽:“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 

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1291年(至元28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宣抚使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招谕”台湾,1297年(元贞三年),福建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率军至台湾,1335?1340年间,元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其庶政,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同安县。《元史》文苑传中说:“陈信惠,晋江人,曾任澎湖巡检”。 

明代,朝廷为了守土抗倭的需要,加强了台澎一线的国防防卫。1563年(嘉靖42年),明政府恢复了一度废止的澎湖巡检司,万历25年,元廷决定增设澎湖游兵,春冬汛守。1602年,明军在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领下,主动出击,大败侵台日军,并将其逐出台湾。记述这次战争的《平东蕃记》称:沈有容率军从澎湖抵台湾,倭寇“望见我军,出舟迎敌,将军率诸将士殊死战,无不一当百,贼大败;尽出辎重,投之于海,令我军拾而姑少缓师;我军无一人取其秋毫,战益力,斩馘火攻,须臾而尽。东蕃夷酋(台湾高山族酋长),扶老携幼,竞以壶浆、生鹿犒王师,咸以手加额,德我军以扫荡安缉也”。1617年(明万历45年),明政府下令戍澎湖。明朝末期政府在正式公文上开始使用“台湾”之名。在此期间,明军分别于1604年和1624年,将侵入澎湖的荷兰军队驱逐出去,保卫了国家疆土的完整统一。 

明郑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澎的治理,到清朝将台湾划为一省,对它的经营治理更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624年,荷兰军队入侵台湾,在今台南市建立城堡,并将其势力向北部、东部扩张。1662年2月1日(农历12月13日)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并建立政权,台湾进入明郑时期。郑成功将荷兰统治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普罗民遮城即赤嵌城,改称东都明京,根据中国的郡县制度,在台湾设一府两县。府为承天府,以赤嵌城为府治,县一为万年,一为天兴。两县在各自治地查验田园册籍,征纳税银,开展地方行政工作。同时,在澎湖设安抚司,派重兵戍守。郑成功虽奉明为正朔,但他承认“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所以郑成功收复台湾被连横认为是“台湾复为中国有矣”,称赞其“伟人之功大矣哉!”多少年来广大台湾同胞视之为保护神,直到近年有的民众在参加环保等社会运动时,还高举着郑成功的塑像,祈求其保佑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1683年(清康熙22年),清廷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人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投降,台湾重新纳入中央政权统一管辖之下。清政府在统一台湾之初,采纳施琅的意见:“台湾虽一岛,实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疆”,遂提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从而决意下大力气经营台湾。1684年,康熙帝下诏:废除明郑时期台湾的行政体制,按清制重设郡县,将台湾置于福建省之下,与厦门同属分巡台夏兵备道。于台湾设置一府,称台湾府,府下管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在军事上,设陆海官军十营,共一万人;置总兵一员,正二品,归福建水师提督管辖,驻守府城,另设小师副将两员,驻防澎湖、安平;参将两员,驻防南北两路。1714年(清康熙53年),政府派员测绘台湾地图,勘丈全境里数。1721年(清康熙60年),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使”,改“分巡台夏兵备道”为“分巡台厦道”。1723年(清雍政元年),于诸罗县内增设彰光县、淡水厅。雍政五年,又把“分巡台厦道”改为“分巡台湾道”,把澎湖从台湾县化出,单独成为一厅,定“台湾”为台湾岛的官方统一名称。后来在1809年(清嘉庆17年)、1875年(清光绪元年)又增设厅、县,台湾有了二府、八县、四厅。1887年(清光绪13年),清政府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台湾、台南、台北三府,领11县五厅,外加台东直隶州,并将省会从台南迁往台北。 

1895年台湾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按有关国际条约,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台湾仍被划作中国诸行省中的一个省。

5. 资料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实是简短一点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历史事实。
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流求)。
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求(今台湾)。
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中国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识,也是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的。

扩展资料: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高山族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人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
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
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秦朝称“瀛州”; 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至元朝称“流求”。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官方称为“东番”。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

资料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实是简短一点

6. 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资料。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台湾自古即属於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纪和七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进入十七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越来越大。十七世纪末,大陆赴台开拓者超过十万人。至公元一八九三年(清光绪十九年)时,总数达到五十点七万余户,二百五十四万余人。二百年间增长二十五倍。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东,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这一史实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五十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一,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
二,一九四五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 
三,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四,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五,一九三七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六,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於中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百五十七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7. 如何从历史上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因:
1、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海峡两岸人民自古以来就是骨肉同胞,那里的每一寸土地就是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地方,都浸润着中华文化的日月光华,沐浴着华夏文明的雨露春风。
2、古厝老城、碑揭陵墓,记录下中华儿女开发建设台湾的艰辛历程;边关炮台、城堡要塞,讲述着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保家卫国的悲壮故事;名刹宝寺、祠堂庙宇,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风貌。
3、尽管在近代,台湾遭受到一些列强的蹂躏,但1945年台湾又重回中国版图、重新置于中国主权之下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宝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把台湾和大陆分开。
4、虽然在解放前夕,蒋介石兵败之后退居台湾,造成两岸分离,但这完全属于中国内政,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外国势力都无权干涉,台湾仍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蒋介石当时也并没有声称自己从此独立了。

扩展资料:
坚持台湾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对台湾来说,两岸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大陆台海军演倒数,两岸关系转趋紧张之际,回顾李登辉的“两国论”到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可以看到罪魁祸首往往就是政治人物的口水。两岸关系陷入险境,对台湾经济面的冲击历历在目。
2、当大陆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岸综合实力日趋悬殊、云泥分判之时,“台独”图谋得逞的可能性早已为零。中国人民有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图谋。
3、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系于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了两岸共同福祉,为了中华民族能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两岸同胞理应携手同心,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一起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共圆中国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恩来临终前连写四个“托”字有何深意?

如何从历史上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8.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时,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详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当时孙权的这支部队在台湾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军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详见《临海水土志》。这是台湾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政权统治及驻军记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宗主权属于中国。
  《隋书·流求传》载:公元607年、610年,隋炀帝(杨广)曾两次派人到当时称为“流求”的台湾岛。第二次率兵万余人,从广东潮州起航,经一个多月的航行,到达流求时,流求人以为是大型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这是中国军队第二次来到台湾。
  《元史·琉求传》载:元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之......冬十月,乃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朗,阮鉴金部员外朗,并给银符,往使琉求。这就是忽必烈派人到台湾宣抚的记录。
  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并课税。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曰,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职巡逻,专捕获”,兼办“盐课”。
  明代,日本曾企图进攻“鸡笼”,琉求国派使者通知中国防备。《明史·琉求传》载: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鸡笼山之谋,其地名台湾,密迩福建。尚宁遣使以闻,诏海上警备。台湾位于大陆与琉球之间,从这里可以看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不是琉球的领土。
  明朝在澎湖驻军。《明史·兵三》中记载:天启中,筑城于澎湖,设游击一,把总二,统兵三千,筑炮台以守。
  明朝中叶,福建巡抚黄承玄基于当时倭寇侵扰中国,提出要加强澎湖防卫,并随时察视台湾。当时台湾北部的居民主要居住在鸡笼和淡水两个渔港,为防御的重点。详见《明经世文编·黄承玄》。
  1603年,沈有容率军到台湾,驱逐倭寇。详见《东番记》。
  明末,盘踞在台湾的海盗郑芝龙降明。经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批准,郑芝龙从福建向台湾移民。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详见《赐姓始末》,黄宗羲著。
  以上历史,都是台湾在被荷兰人侵占前的历史。荷兰政府不是统治台湾的第一个政府。早在三国,台湾就是东吴的统治下,说孙权到台湾当海盗毫无依据。孙权的部队从台湾带回原住民,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台湾没有主权,也不是做海盗的依据。荷兰人才是入侵台湾。台湾的宗主权属于中国,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就连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城日记》中也说:“台湾原是中国皇帝的领土,是我们和中国签了协定,才可以在这里通商。这个协定并不是和中国政府签的,而是和驻福建的军方、衙门签的,是他们默许的。”正因为这个协定的不正规,所以到现在,我还没有在史书中看到这个“协定”的名称。
  郑成功在致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台湾在清代建省。
  台湾后来在甲午战争时被李鸿章割给了日本。后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由蒋介石出面直接在条约中索回台湾,重回祖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