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句话?

2024-05-04 03:46

1. 怎样理解“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句话?

君子的治人之道就是用他对付你的方法来对付他。

怎样理解“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句话?

2. 即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是什么含义?

释义: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出处: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例句: 况这班奸党,不知屈害多少忠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极是快心之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记得采纳啊

3. 成年人如何提高记忆力

你好,我是记忆协会会员,很高兴为你解答。\x0d\x0a\x0d\x0a有效提高记忆力,一般来说有两个途径(方法):\x0d\x0a\x0d\x0a1、“吃”,是的,吃也可以提高记忆力,而且还是科学家们说的,吃一些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补充大脑记忆所需,比如鱼头,核桃、花生等植物的籽或核,还有蜂花粉、蜂皇浆等保健品也有一些奇特功效。但是这种方法不是最有效的。\x0d\x0a\x0d\x0a2、“练”,好的记忆力都是练出来的,包括世界级的记忆大师们也都是靠后天号训练培养出来的超级记忆力,一般的,比较有效地训练方法有三个:\x0d\x0a\x0d\x0a(1)速读法(又叫全脑速读记忆):速读法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训练的,实际上,两者是同时进行也是相互相成的,别以为阅读速度快了记忆就差了,因为这里靠的不是左脑意识的逻辑记忆,而是右脑潜意识的图像记忆,后者比前者强100万倍。通过速读记忆训练的朋友都知道,速度越快记忆越好,详细学习资料你可以到“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站”学习,下载软件试用。\x0d\x0a\x0d\x0a(2)图像法(又叫联结记忆术):图像法也是运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发挥右脑想象力来联结不同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成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来实现超大容量的记忆,关于联结记忆术,“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也有训练,这个方法是很多记忆大师都在使用的方法。\x0d\x0a\x0d\x0a(3)导图法(又叫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x0d\x0a\x0d\x0a(4)、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x0d\x0a\x0d\x0a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

成年人如何提高记忆力

4. 战略和战术的区别是什么?

战略和战术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战略即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术只为实现战略的手段之一。战术即具体战斗中使用的策略。
2、目标不同
战略是一种长远的规划,是远大的目标,往往规划战略、制定战略、用于实现战略的目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争一时之长短,用战术就可以达到!如果是“争一世之雌雄”,就需要从全局出发去规划,这就是战略!
3、特征不同
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战术的特征是创造实在的行为。

扩展资料:战略的出处引证:
1、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五:“兵书上说得好:战略与战术乃二个全异之行动。战术是关于战斗诸种行动之指导法,战略乃连系配合各种战斗之谓。战略为作战之根源,即创意定计;战术乃实行战略所要求之手段。” 
2、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一:“敌人最初的计划,据传是将采取大迂回的包围战略。”
3、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
4、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参考资料:战略 (汉语词语)-百度百科 战术-百度百科

5.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出自哪里?

就是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出自哪里?

6. 如何理解隋朝历史特点?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隋的建立;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亡。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重新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开创了隋朝的繁荣局面,而且为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根本条件。

2.了解隋朝的建设及其重大意义,说明隋朝的建设及其目的,主观上来说是为了巩固隋朝的统治,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隋朝的建设项目是隋朝统治者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

3.了解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灭亡的关系,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农民战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隋统一原因和意义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局面,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2.通过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导学生归纳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乃至今天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隋朝统一的原因及意义,开通运河。

难点:评价隋炀帝。

教学要点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的建立

2.隋的统一原因及意义

二、隋朝的建设

1.兴建两都

2.广设仓库

3.开通运河

4.修筑驰道

三、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

2.隋的灭亡

教学准备

1.投影仪(有条件的地方制作课件)2.投影片若干张(自制)

教学过程

【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包括四层含义:第一层:说明了中世纪的西欧和亚洲的历史特征有明显不同:西欧处于黑暗时期,亚洲生机勃勃。由此可知:亚洲历史的发展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第二层:指出亚洲的生机勃勃主要表现为两个国家,一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特别是阿拉伯帝国主要为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了桥梁作用,使东方文明不断传入西方,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历史的进步。第三层:主要阐述了隋唐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地位。第四层:进一步指出隋唐在历史上对亚洲,尤其对东亚国家的深远影响,由此说明中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我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朝。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

【讲授新课】

一、隋的建立和统一

1.隋的建立

提问: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又是怎样统一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为开皇,定都长安(即今西安)。

提问:杨坚(隋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投影)据《旧唐书·太宗纪》载,有一次唐太宗对大臣萧瑀评论隋文帝说:“(隋文帝)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z8,太阳西斜,时已过午)。五品以上,引之论事。宿卫之人,传餐而食(皇帝的护卫人员都不能下班,只好要来一些点心充饥)。”

提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投影】隋文帝图像: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统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历史上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开皇之治”。589年,他派杨广(即隋炀帝)率军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灭陈,统一了南北。

隋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统一大业,社会经济发展,国力日强。隋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

2.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提问:为什么隋朝能统一呢?(教师分条分点指导学生分析主、客观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士族的衰落。因为士族势力是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士族势力的衰落就削弱了这个基础。这里应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提问:隋的统一,为什么有人说是“重新”统一南北呢?(激疑,进行思维训练,抓住“重新”一词提问,可使学生读书时用心,边读边想,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若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可提示:请大家想一想,在隋统一以前,有过哪几次统一?(①公元前221年,秦统一;②公元前280年,西晋为时不长的统一;③隋统一是第三次。故称“重新”统一。通过释疑,学生可以得到前三次统一的综合历史知识)

提问:隋朝统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这是隋朝繁荣的前提,同时也为隋朝的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隋朝的建设

隋文帝在立国之初,开始了多项建设。隋炀帝时,建设规模更加扩大。概括起来,其建设项目主要有哪些呢?

学生看书回答: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和修筑驰道。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项目:兴建两都。

1.兴建两都

提问:隋初为什么要兴修大兴城,该城的城市布局有何特点?有何重大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原因:长安城始建于西汉,在隋初时已残破不堪,于是文帝下令在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习惯上仍称长安(即今西安),也叫西京。特点:该城市局整齐,街道宽阔。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话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意义:大兴城的兴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我国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影响,堪称“世界第一城”。

提问:兴建两都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洛阳的兴建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前提条件:隋朝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一定的科技实力。洛阳的兴建说明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东都洛阳不仅成为两段运河的衔接点,而且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质集中的枢纽。由此可知,举世闻名的唐代长安和洛阳,实际营建在隋朝而不在唐代。

2.广设仓库

教师解释:隋朝的仓库主要分仓城和义仓两种。仓城供应国家用粮,义仓设于乡间,备水旱赈济农民。提问:大家能不能举一两个例子?指导学生看《隋朝疆域图》。学生回答:如洛口仓、含嘉仓等。

(投影)阅读下列材料:《通典·食货典·丁中》:“隋时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大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赏赐)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提问:从这段材料你看到了什么?如何评价?

学生回答:隋朝农业的发展,仓禀富足。从这段材料我们看到广设仓库且仓城粮食储量之大,令人惊叹。这反映了在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之下,隋朝农业生产发展快,封建经济日益发达,而另一方面说明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沉重。

3.开通运河

(投影)《大运河扬州段今貌》提问:这幅画是什么?学生回答:扬州的大运河。扬州隋时叫什么?学生回答:江都。提问:大运河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学生回答:隋时或隋炀帝时。提问:其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当时社会条件和统治者的要求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目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①经过西晋南北朝的开发,江南经济已开始赶超北方,隋建立后,江南经济继续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是为了便于对江南的掠夺。客观上也反映了南北交流成为历史的要求。②大运河南通余杭,北通涿郡,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也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和便于对全国的统治,特别是满足对北方的统治,尤其对高丽进行战争的需要。总之,大运河的开凿,从根本上是为了满足巩固统治的要求。

(投影)大运河的概况(请学生看《隋朝疆域图》,了解大运河概况,并与同座合作画出大运河的简图,教师把画得好的、有代表性的在投影上展示一下)


提问:大运河经过了哪些省?由北向南沟通了哪几大水系?

学生联系地理知识作答:经过了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邗沟是春秋时,吴王夫差为了沟通江淮而开凿的,隋在此基础上疏浚、修整扩大。

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讨论1.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但为什么有人说它的开通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巡游江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隋朝利用大运河搜刮江南,并不顾当时百姓的承受能力,同时开修了其他浩大工程,导致天下百姓徭役繁重。加上隋炀帝奢侈腐化与发动对高丽的多次战争,百姓无以生存。

讨论2:大运河的开凿对经济有何影响,与政治兴衰有何关系?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隋大运河开凿后,对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日益体现出来,唐与北宋经济的兴盛都与之有关。政治根源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但是,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对经济也会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隋炀帝虽然开凿了运河,却因此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导致政权的覆亡。

4.修筑驰道

提问:什么是驰道?学生回答,学生若一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解释:专供皇帝驰行的道路。

【投影】《隋朝疆域图》提问:请学生看教材并思考:隋炀帝修驰道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为了巡游。从图上你能不能找到北方修筑的两条大道?学生回答:一条是自洛阳穿太行山到达并州(即今天太原),另一条自榆林至蓟城(今北京)。

提问:你怎样评价隋炀修筑驰道的客观作用?学生回答:有利于改善北方的交通状况。

(讲完隋朝的建设项目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讨论3:你从隋朝的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影响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①这些建设项目无疑巩固了统一、繁荣了经济。②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建设项目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尤其是开通运河、兴建两都,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③这些建设项目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大运河、东西两都是隋朝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大运河流淌的是隋朝劳动人民的血和泪!

三、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

提问:隋炀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归纳:①滥用民力;②多次征战高丽;③奢侈腐化;④严刑酷法。

2.隋的灭亡

提问:隋的暴政与隋灭亡有何关系?

学生看教材归纳:隋炀帝的暴政,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战争。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风雨飘摇。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所杀,隋灭亡。

讨论4:有人认为:隋炀帝是一个十足的暴君,毫无积极之处,因而对隋炀帝的评价应当全面否定。结合有关史实评论上述观点。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上述观点不正确。隋炀帝是一个暴君,他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奴役搜刮人民,穷兵黩武。如营建东都、巡游江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三次征战高丽,劳民伤财;沉重的兵役徭役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了阶级矛盾。但隋炀帝又促进了东都商业的发展,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等,这些都有积极作用。上述观点主张对隋炀帝全盘否定,既不符合史实,也不是科学的史观。隋炀帝是一个有功有过,但过大于功的封建帝王。

教师点评: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呢?我们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功与过的界限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对于一个人的最后评价,要看主流和方向,比较功与过。因此,我也认为隋炀帝是一个过大于功的封建皇帝。

最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节史实归纳: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的主要史实,举例说明论从史出的观点,培养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出正确结论,形成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

第一,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隋朝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奠定唐统一与繁荣的基础。隋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

第二,从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看。隋开创了继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又一个盛世局面。

第三,从大运河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看。大运河的开通,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第四,从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及东亚的影响看。隋朝的各项建设措施、创建和改革、律令在中国及东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小结】

隋的建立和实现全国统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建立后采取的各项措施,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至于隋的短暂,其根源在于隋的暴政,这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唐朝的统治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布置作业】

1.说一说秦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有哪些相同点。

2.对隋运河的开凿,评论不一,下面是四位古代诗人对隋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胡曾曰:“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于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宗元鼎曰:“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李敬之曰:“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据此请回答:

(1)公元617年,经水路从余杭到长安,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运河是:

[    ]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广通渠

B.江南河→邗沟→永济渠→广通渠

C.邗沟→江南河→永济渠→广通渠

D.邗沟→通济渠→广通渠→江南河

(2)胡曾与宗元鼎对于隋亡与运河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你的看法如何?

(3)李敬之与胡曾、宗元鼎在开凿运河评价上的主要不同点在哪里?他的看法是否有道理?

(4)皮日休如何评价开凿运河这件事?他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者评价隋朝
只可参考

7. 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

阿道夫.希特勒,一个万人唾骂的名字,一位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他已经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官方的说法千篇一律,总的说来就是此人残暴不仁,歇斯底里,变态,偏执狂,思想极端,对权力的迷恋至极,疯狂的糟老头.....反正一句话所有的贬义词都适合他,但是事实是如此吗?这种说法客观吗?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为你客观的剖析他的一生.注意,本文并非为希特勒和纳粹法西斯主义翻案,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到这点.  希特勒,20世纪的世纪霸主,驰骋天下的风云人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他改变了整个世界!他带给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解放!他推动了整个世界科技的发展!尽管他选择的是战争!他永远是二十世纪永远活在我心中的英雄!  如果当年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现代世界之世界格局,如果当年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当今世界之硝烟阴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美术学院学生激身到世界霸主,真是个极不简单的人物啊!而我崇拜他的,就是他那种敢于冒险、敢于征服世界的精神。俗话说:“没有野心的男人就不是好男人”,希特勒有野心,因此他就是好男人,只是他的野心过于强大,最后使他沉没在自己的野心之中。  试问各位:从古至今,有哪一个王朝,哪一个国家的建立,不是以流血牺牲为代价的?希特勒在短短的几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德国变成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并且很快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如果攻占苏联时不是由于那场大雪,我认为,当今的德国一定要比美国发达。 希特勒无论在政治,军事,外交还是在国家,民族,经济上都是个成功者。这点毛泽东和他相差甚远,中国就是缺少象希特勒这样有民族凝聚力的人物,所以我们一直被人欺负,并且还会被欺负下去。 希特勒没有错,错只错在他输了战争,历史都是赢的人写的。如果当年希特勒赢了战争,那我想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就是千古罪人了! 在很多人眼里,希特勒被称之为“战争的召唤者”、“魔鬼的代言人”等,因为就他们看来,希特勒给世界带来的是灾难和灭亡,是无尽的战争和流血。但在我眼里,他却是一位“民族英雄”,而他身前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强大自己的祖国——德国。身为祖国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国家可以更强大,乃至可以征服世界。虽然最后他的梦想给破灭了,但他那种坚毅的精神,却可以激发我们每一个好强者的心灵。  希特勒被赋予了神圣般的历史使命,这一切也都是命运所注定的,历史发展表明,希特勒的出现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假如没有希特勒所挑起的那场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那么“和平”一词的概念几乎很难可以被大家所深深的接受并体验,也就不会像现在那样对“和平”的渴望了。 大家都知道,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研制核武器的国家,而提出这一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的人,也就是希特勒,因为内心深深的明白,如果要使德国成为世界第一,那么必须要有高精尖的武器做后盾。在那个时代提出那样想法的人,可以说是开创历史新纪元的。 他是个奇才!在人类的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把魔鬼般的口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人物,但无疑他是个人魔一位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的人物! 希特勒生前曾说:“我要让全世界记住我一千年!” 希特勒做到了……成王败寇,历史评论的事情要客观理性,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希特勒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暴君与罪人绝对不能说只是因为轴心国的失败,也不能简单的套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俗话,去看看这帮纳粹任意践踏奴役所谓“劣等民族”的事实吧,集中营,毒气室,焚尸炉,单就冲用工业化手段灭绝犹太人一条,就可以盖棺定论了。如果能说他唯一的错,就是成为德国军国主义以及种族优越思潮拥戴的代表,反过来领导德国走向灭亡。如果能说没他世界的进步也将放慢的话,那只能说历史打倒了这个靠强则征服并肆意奴役,靠暴政、杀戮维护所谓的民族地位与尊严的魔鬼。再说了:希特勒,不吸烟、不酗酒、没有不良嗜好、是个禁欲主义者,相比较丘吉尔,应该说,他是符合中国人标准的理想领袖,但是,只是因为轴心国的失败,使他成为二战的罪人。假设,二战以轴心国胜利为结局,那么,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将代替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成为新的三大巨头说真的我非常佩服希特勒的政治理念和演说才能!再如今的社会中不管是高官也罢社会名流也成他们明里是作风正派的朗朗君子但就才能来说他们真的不如希特勒的万分之一!胜者王侯,败者寇这是千年不败的定论!希特勒是败了但他不可耻从一文不直的小人物到可以统治大半个欧洲的独裁者把千千万万个尸体踩再自己的脚下!这种霸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希特勒是一位能把世人玩在手心里的魔鬼!他的演说才能更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一个民族应该在50年就出这样一位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的人物!希特勒是一位上天可以让上帝害怕的魔鬼!!!!!一个曾使德国一度辉煌而又亲手毁了德国的人,但他的理想是想德国从此强大起来,但他太疯狂了,一个人疯狂了可以理解,但他使整个民族都为之疯狂,就不能理解了 他可以说是将人类历史上的负面力量的聚合,人的能力(头脑)在他身上发挥道了极至。他比爱因斯坦还要厉害(头脑) 他本来也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天真少年 可是因为时运不佳 并未实现他的梦想成为一名画家可是当他看到了日益衰落的祖国的时候却毅然转变了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要为祖国的伟大腾飞和摆脱阴影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抛弃了自己童年时的梦想 走上了政治舞台一心一意的投入德国的建设之中经过自己的一番付出使德国变得强大起来虽然他最后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我还是佩服他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我有些叛逆,但我还是崇拜他。 尽管他杀了很多人,因为他为的是他的国家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灭绝人性的一面!~但希特勒还有他优秀的一面,他可以把一个濒于经济瘫痪的德国变的富强!~而且他也是个很有才华的的人,不然他能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一个国家元首!~而且很多人孩死心塌地跟随他!~ 看这样一个人物,应该把他的一生对半来看,特别是执政经历。 战争前的希对德国是绝对有功的,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短短几年中把一个残破的国家建设成世界一流强国,不但摆脱了一战带给德国人民的耻辱,而且把德国的尊严抬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建设大师。但他绝对不是个战争大师,战争是有限度的,有理性的;而他的战争可以说理性化色彩不大,而且民族政策极端错误。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战争大师,崇拜他的狂热的民族主义,与战争头几年的奇迹。这是十分错误的看法。  他的一生是为了德国的强大而奋斗,第三帝国的十二年时间里,他建立了一个西到北海,东临亚洲,南及苏伊士运河,北至伏尔加河的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为德国付出了一辈子的经历与生命。他带领德国人民走出了凡尔赛条约的耻辱,将一盘散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重新凝聚在了一起,为他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并第一次划时代般的将德国的疆土,政治,宗教,信仰,军队统一。他对德国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能被抹杀的,他对德国的忠诚是勿容置疑的.只是他的行动到最后过于偏激了.  让我们来看一段他演讲的摘录: “德意志,人民们,同志们。在今年1月,英法等国对我党、我国提出了……、……、……。我坚决地拒绝了他们的这种无理要求!我从不相信外国人的援助!从不!我从不相信那些来自我们国家与民族之外的所谓援助!德意志的未来要靠我们的人民!只能靠我们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圣的德意志人民,必须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冷静、勇敢来克服一切困难!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前进,我们的民族才能振兴!那些所谓的外交和非政治性援助的唯一目的就是破坏我们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败坏我们民族的斗争意志!在那些所谓的国际组织和协议里,也隐藏着同样不可告人的邪恶目的!……希特勒领导下的德意志政府只为本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那些我们永远的敌人,德意志永远的敌人,从他们的舌头上流出来的只能是谎言!任何与他们合作的企图都是对德意志民族的背叛和犯罪!背叛和犯罪!我们将和这些无耻的、邪恶的敌人们斗争到底!斗争到底!直到永远!直到彻底消灭他们为止!……我们已经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获得了无数的成就,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我们!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德意志人民!……”  当时有报刊曾经这样评论希特勒:“此人正在用演讲杀人。”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句话的高瞻远瞩。但我不想单纯指责希特勒本人,德国后来的纳粹化并不取决于他的这种思想,而取决于全国人民对于这种思想的认同感。  对于阿道夫·希特勒,我们排除一般意义上对法西斯的评价,我们必须看到:这位疯狂的元首大人是个天才,演说天才,战争天才——这是公认的,没有人能否定。希特勒是个天才,就算我们可能觉得他在某些精神方面有着疯狂的近乎病态的执念。但是这种执念可能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希特勒的父亲没有强迫希特勒去考公务员而是让他朝艺术家的方向发展,如果他的父亲没有早死而他的母亲也没有对他过分溺爱,如果希特勒的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如果艺术学校对希特勒破格录取(不过这时候可能已经晚了),如果当时德国不是处于一战战败的阴影下……很多如果,不过我们不能去假设历史。总之,世界史上一个疯狂的天才奇迹般的崛起了。 
采纳哦

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

8. 唐朝安史之乱时的李泌是谁?他有什么功劳?

李泌(Mì)(722---789),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大臣。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言。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灵武,召他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
李泌,历仕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人因称李邺侯。他是南岳第一个钦赐的隐士。肃宗为他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李泌在此过了12年(757~768)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中有句“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可见其在南岳藏书之多。曾随玄和先生张太虚学习道教秘文,又与懒残和尚(明瓒禅师)等高僧交往甚深,著有《养和篇》和《明心论》。“尤工于诗”,如《复明堂》、《九鼎议》(一说二者为一篇)、《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等,“有文集二十卷”。精于书法,至今福严寺侧石壁上,尚有石刻“极高明”三个大字,传为李泌山中读书时手书,此处因名“高明台”。薨后赠太子太傅,其子李蘩(曾任随州刺史)在南岳庙左建南岳书院。千百年来,李泌一直是南岳衡山的一位传奇人物,为儒家、佛家、道家所共同赞颂。
综合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李泌至少有四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权力的中心——朝廷:
第一次发生在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受到玄宗的重视,“令待诏翰林,仍东宫供奉”。然而却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说李泌曾写《感遇诗》讽刺朝政,结果李泌被送往蕲春郡(今湖北省蕲春县)安置,而李泌干脆脱离了官府,“乃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旧唐书·李泌传》)。
第二次大约发生于肃宗至德末、乾元初。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旧唐书·李泌传》说他当时虽然没有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正是这种与皇上极为亲密的关系,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4] 也由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主动要求离开权力的中心,进衡山修道,“有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为治室庐”(《新唐书·李泌传》)。
第三次发生在代宗大历年间。代宗刚一即位,就马上把李泌从衡

李泌刻中国最早的斋馆印———“端居室”
山召进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并勉强他吃肉,还为他娶朔方故留后李的甥女为妻。当时的权相元载认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留在朝廷对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此时刚好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朝廷为他派去一些僚佐,于是元载就盛称李泌有才,可担任此任,于是就在重用人才的名义下把李泌赶出了朝廷。顺便要提到的是,元载是一位靠应试老、庄、列、文起家的文人,却容不得同道。第四次则大约发生于代宗大历末、建中初。大历十二年(777),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次受到常衮的排斥,先让李泌到澧朗峡(在今湖南省澧县)当团练使,不久,又调任杭州刺史。
实际上,李泌还有第五次离京的经历。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德宗逃往奉天,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召到身边。这一次,李泌在朝廷也仅呆了两年,至贞元元年(785),又被任命为陕虢观察使。观察使的地位比较高,所以不能被视为受到排挤。到了贞元三年(787),李泌才回到朝廷,当上了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邺侯。贞元五年(789),一代奇才李泌去世。
避祸全身
随时随地牢记并显示自己的布衣、道士的身份,以此来避害全身。
李泌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事的战乱时代;他所处的朝廷,是一个矛盾极为尖锐的朝廷。如何在这个异常复杂的环境中保全自己,是当时每一个人,特别是当权者都要遇到的问题。前文提到的曾排挤过李泌的杨国忠、李辅国、元载都曾权倾一时,后又都在政治斗争中被杀。
在进入权力中心之后,李泌则时刻以世外神仙自居,甚至不惜以荒诞的形式宣示于众。
政治才能
在他几岁大的时候,就曾当面批评名相张九龄不该喜欢“软美者”,让张九龄佩服得连呼他为“小友”(《新唐书·李泌传》)。他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这一点十分重要,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决定了这个集团的成败存亡。肃宗即位后,打算任英武多才的建宁王李谈为天下兵马元帅,而李泌力争,认为应该由其兄太子李豫(即代宗)担任此职。太子是虚名,元帅有实权,二者的分离势必会造成政权的分裂。肃宗听取了李泌的建议。李谈遭谗被杀后,李泌又劝代宗追封他为帝(见《新唐书·十一宗诸子列传》)。这些做法,既协调了兄弟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政权的统一。在克复二京后,李泌再一次协调了玄宗与肃宗的父子关系。当时,肃宗上奏避难蜀地的玄宗,表示自己愿意再回东宫为太子,李泌断言玄宗不会回来了,当肃宗问起该怎么办时,“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玄宗接到第一次奏章后,果然说:“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新唐书·李泌传》)直到接到第二本奏章,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去当了“天子父”。因为玄宗知道,即便是儿子真心让位,那些功臣也不会愿意,权力交接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另一场动乱,更何况自己已经老了。李泌可以说是洞察了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人物的心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恰当安排。
(2)具有阔大的政治家胸怀
肃宗当太子时,权相李林甫多次陷害太子,使太子位几乎不保。肃宗即位后,便想复仇:“(肃宗)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使胁。从之徒得释言于贼。帝不悦,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臣念不在此。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失意,南方气候恶,且春秋高,闻陛下录旧怨,将内惭不怿,万一有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
(3)反妥协,反割地,作风果敢
建中四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紧接着,身为太尉、朔方节度使的李怀光亦反,再加上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德宗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于是就有大臣提出与李怀光妥协。这时,“李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用带有文学浪漫色彩的方法十分清楚地分析了李怀光与朝廷的关系,说服了皇上,李怀光叛乱最终被平息。
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看到了李泌果敢坚强的一面,他不仅捍卫了朝廷的尊严,而且还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4)具有传统士大夫的死节精神
以上所举事例,都还没有直接涉及到李泌的个人利益,那么在关系到自身安危时,李泌又是如何表现呢?德宗立李诵(即顺宗)为太子,太子妃的母亲是郜国公主,郜国公主犯蛊媚罪被幽禁,此事自然牵连到了太子,于是德宗便有意废除对蛊媚事毫不知情的太子。对此,李泌反对的态度相当坚决,以至于德宗说:“卿违朕意,不顾家族邪?”竟拿灭族来威胁李泌,而李泌执意更坚:“世衰老,位宰相,以谏而诛,分也。……”《新唐书·李泌传》接着记载说:李泌“执争数十,意益坚,帝寤,太子乃得安”。在大是大非面前,李泌毫不妥协,不顾全家性命,竟然与皇上争执达数十次之多,这种威武不屈的精神实为难得。
军事才能
在安史之乱、肃宗灵武即位之时,李泌就对国家命运作出了正确的预测:第一,叛军猖獗不会持久,其原因有二,一是参与叛乱的多是异族人,而华人寥寥,这说明安史叛乱没有得到中原

李泌的战略反攻方案示意图
人的支持;二是叛军把掠夺到的财物全部送回自己的偏居一隅的老巢范阳,可见叛军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第二,李泌为肃宗制定了平叛的方略:“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的这个方略是非常正确的,他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开始,这一计划也得到肃宗的认可,但后来肃宗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把叛军赶回河北,从而形成割据局面,遗患无穷。李泌的这段谈话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位谋略家都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经济

在经济方面,虽然李泌没有直接经管过国家财务,但也显示了一定的才能。
在古代,漕运是国家大事,也是难事。在任陕虢观察使期间,李泌挖山开路,以便饷漕。由于此事极大地改善了京师的粮食供应,李泌被升迁为检校礼部尚书。任相后,大力改革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弊端,《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时方镇私献于帝,岁凡五十万缗,其后稍损至三十万,帝以用度乏问泌,泌请天下供钱岁百万给宫中,劝不受私献。凡诏旨须索,即代两税,则方镇可以行法,天下纾矣。”这些改革措施,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哲学思想
李泌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面,我们从哲学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在哲学方面,李泌反对命定论。
德宗真的因兵变而逃往奉天。事后,德宗谈起此事时,认为这是命中注定,非人力可以改变。接着,李泌与德宗有一个精彩的对话:(李泌)对曰:“夫命者,已然之言。主相造命,不当言命。言命,则不复赏善罚恶矣。桀(误,应作纣)曰:‘我生不有命白天?’武王数纣曰:‘谓已有天命。’君而言命,则桀、纣矣。”帝曰:“朕请不复言。”(《新唐书,李泌传》)通过这段对话,可见李泌是一位头脑十分清醒的政治家,特别是在天命思想浓厚的古代,李泌的这一看法更为难得。他重人事、轻天命的思想是指导他政治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5贡献编辑
四朝元老
李泌这个人出道很早,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不知道为什么,在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六月他终于同意德宗的请求,出任宰相,可当时已经是六十七岁高龄。即便他想把当年的肃宗和代宗求之不得的智慧和心力全部贡献给幸运的德宗皇帝,可上天却没有给他和德宗更多的时间。贞元四年(公元788年)三月,李泌便与世长辞。虽然执政的时间很短,可李泌在任期间却做了许多意义重大的事,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年间帝国总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
他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说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只是因他一生爱好神仙佛道,被历来以儒家出身、执笔写历史的大儒们主观我见所摒弃,在一部中唐变乱史上,轻轻带过,实在不太公平。说到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神仙中人。
出谋划策
到了安禄山造反,唐明皇仓皇出走,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到处寻找李泌,恰好李泌也到了灵武。肃宗立刻和他商讨当前的局面,他便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肃宗要他帮忙,封他做官,他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的身份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
这个时候,李泌已少吃烟火食。肃宗有一天夜里,高兴起来,找来兄弟三王和李泌就地炉吃火锅,因李泌不吃荤,便亲自烧梨二颗请他,三王争取,也不肯赐予。外出的时候,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便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对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并且对他说:先生曾经侍从过上皇(玄宗),中间又作过我的师傅,要请你帮助我儿子作行军司马,我父子三代,都要借重你的帮忙了。谁知道他后来帮忙到子孙四代呢! 李泌看到肃宗当时对政略上的人事安排,将来可能影响太子的继位问题,便秘密建议肃宗使太子做元帅,把军政大权付托给他。他与肃宗争论了半天,结果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肃宗对玄宗的故相李林甫非常不满,认为天下大乱,都是这个奸臣所造成,要挖他的坟墓,烧他的尸骨。李泌力谏不可,肃宗气得问李泌,你难道忘了李林甫当时的情形吗?李泌却认为不管怎样,当年用错了人,是上皇(玄宗)的过失。但上皇治天下五十年,难免会有过错。你现在追究李林甫的罪行,加以严厉处分,间接地是给上皇极大的难堪,是揭玄宗的疮疤。你父亲年纪大了,又奔波出走,听到你这样作,他一定受不了,老年人感慨伤心,一旦病倒,别人会认为你身为天子,以天下之大,反不能安养老父。这样一来,父子之间就很难办了。肃宗经过他的劝说,不但不意气用事,反而抱着李泌的脖子,痛哭着说:我实在没有细想其中的利害。这就是李泌“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手笔。唐明皇后来能够自蜀中还都,全靠他的周旋弥缝。
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他就当时的情势,定出一套围剿的计划。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的党羽,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因此,他拟定战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四将,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帝子建宁王李谈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肃宗统统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这便是李泌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 后来最可惜的,是唐肃宗急功近利,没有听信李泌的建议,致使河北没有彻底肃清,仍然沦陷于盗贼之手,便自粉饰太平,因此而造成历史上晚唐与五代之际华夷战乱的后遗症。
为了特别褒扬久被埋没的李泌长才,再略加说明他的行谊事绩。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首都长安,等到郭子仪筹借到西北军大集合的时候,便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就说:如果动用大军,一定想要速得两京,那么贼势一定会重新强盛,我们日后会再受到困扰。我们有恃无恐的强大兵力,全靠碛西突骑(骑兵)、西北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师,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关东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等情况,春天来得较早,气候容易闷热,骑兵的战马也容易生病,战士们思春。也会想早点回家,便不愿再来辗转作战了。那么,沦陷中的敌人,又可休养士卒,整军经武以后,必复再度南来,这是很危险的办法。但是肃宗这次,却坚决地不听李泌的战略意见,急于收复两京,可以称帝坐朝,由此便有郭子仪借来回纥外兵,从元帅广平王等收复两京的一幕出现。 两京收复,唐明皇还都做太上皇,肃宗重用奸臣李辅国。李泌一看政局不对,怕有祸害,忽然又变得庸庸碌碌,请求隐退,遁避到衡山去修道。大概肃宗也认为天下已定,就准他退休,赏赐他隐士的服装和住宅,颁予三品禄位。
另有一说,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是在他避隐衡山的时期。总之,“天道远而人道迩”,仙佛遇缘的传说,事近渺茫,也无法确切地考据,存疑可也。 英雄退步学神仙 李泌在衡山的隐士生活过不了多久,身为太上皇的唐明皇死了,肃宗跟着也死了,继位当皇帝的,便是李泌当年特别加以保存的皇太子广平王李豫,后来称号为唐代宗。代宗登上帝位,马上就召李泌回来,起先让他住在宫内蓬莱殿书阁,跟着就赐他府第,又强迫他不可素食,硬要他娶妻吃肉,这个时候,李泌却奉命照做了。但是宰相元载非常忌妒他的不合作,找机会硬是外放他去做地方官。代宗暗地对他说,先生将就一点,外出走走也好。没多久,元载犯罪伏诛,代宗立即召他还京,准备重用。但又为奸臣常衰所忌,怕他在皇帝身边对自己不利,又再三设法外放他出任澧郎峡团练使,后再迁任杭州刺史。他虽贬任地方行政长官,到处仍有很好的政绩,这便是李泌的“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自处之道。
当时奉命在奉天,后来继位当皇帝,称号为唐德宗的皇太子李适,知道李泌外放,便要他到行在(行辕),授以左散骑常侍。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照办。到了德宗继位后的第三年,正式出任宰相,又封为邺侯。勤修内政,充裕军政费用。保全功臣李晟、马燧,以调和将相。外结回纥、大食,以困吐蕃而安定边睡。常有与德宗政见不同之处,反复申辩上奏达十五次之多。总之,他对内政的处理,外交的策略,军事的部署,财经的筹划,都做到了安和的绩效。 但德宗却对他说:我要和你约法在先,因你历年来所受的委屈太多了,不要一旦当权,就记恨报仇,如对你有恩的,我会代你还报。李泌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害我的李辅国、元载他们,都自毙了。过去与我要好的,凡有才能的,也自然显达了。其余的,也都零落死亡了。我实在没什么恩怨可报的。但是如你方才所说,我可和你有所约言吗?德宗就说,有什么不可呢!于是李泌进言,希望德宗不要杀害功臣,“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言之者。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怒反厌,恐中外之变复生也。陛下诚不以二巨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德宗听了认为很对,接受了李泌的建议。李晟、马燧在旁听了,当着皇帝感泣而谢。
调和皇家矛盾
不幸的是,宫廷父子之间,又受人中伤而有极大的误会,几乎又与肃宗一样造成错误,李泌为调和德宗和太子之间的误会,触怒了德宗说:“卿不爱家族乎?”意思是说,我可以杀你全家。李泌立刻就说:“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曰:吾独任汝为相,不谏使至此,必复杀臣子。臣老矣,余年不足惜,若冤杀巨子,使臣以侄为嗣,臣未知得欲其祀乎!”因呜咽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奈何?”对曰:“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者。”
接着李泌又提出唐肃宗与代宗父子恩怨之间的往事说:“且陛下不记建宁之事乎?”(唐肃宗因受宠妃张良梯及奸臣李辅国的离间,杀了儿子建宁王李谈)德宗说:“建宁叔实冤,肃宗性急故耳。”李泌说:“臣昔为此,故辞归,誓不近天子左右,不幸今日复为陛下相,又观兹事。且其时先帝(德宗的父亲代宗)常怀畏惧。臣临辞日,因诵《黄台瓜辞》,肃宗乃悔而泣。”(《黄台瓜辞》,唐高宗太子——李贤作。武则天篡位,杀太子贤等诸帝子,太子贤自恐不免故作:“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搞令瓜希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德宗听到这里,总算受到感动,但仍然说:“我的家事,为什么你要这样极力参与?”李泌说:“臣今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失所,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臣罪大矣。”甚至说到“臣敢以宗族保太子。”中间又往返辩论很多,并且还告诉德宗要极力保密,回到内宫,不要使左右知道如何处理此事。一面又安慰太子勿气馁,不可自裁,他对太子说:“必无此虑,愿太子起敬起孝,苟泌身不存,则事不可知耳!”最后总算解开德宗父子之间的死结。德宗特别开延英殿,独召李泌,对他哭着说:“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太子仁孝,实无他也。自今军国及朕家事,皆当谋于卿矣。”李泌听了,拜贺之外,便说:“臣报国毕矣,惊悸亡魂,不可复用,愿乞骸骨。”德宗除了道歉安慰,硬不准他辞职。过了一年多,李泌果然死了,好像他又有预知似的。
历来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王室中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间权势利害的悲惨斗争,真是集人世间悲剧的大总汇。况且“疏不间亲”,古有明训。以诸葛亮的高明,他在荆州,便不敢正面答复刘传问父子之间的问题。但在李泌,处于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父子骨肉之间,都挺身而出,仗义直言,排难解纷,调和其父子兄弟之间的祸害,实在是古今历史上的第一人。
解除君臣猜忌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泌在拜相当月,对互

李泌
相猜忌的德宗皇帝与平叛功臣所做的调停,从而避免了一场新的叛乱。
贞元三年,也就是在诸藩之乱初定、大唐帝国的马车刚刚摆脱倾覆的危险时,德宗李适就迫不及待地卸下了那两个质地坚固的车轱辘,一个是李晟、一个是马燧。这两个人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大得让皇帝时刻感受着“尾大不掉”的危险。德宗李适真怕他们一转眼又变成李希烈和李怀光,所以在这一年三月和六月先后卸掉了他们的兵权,把他们召回朝廷享受天子的尊崇和礼遇。
可这样的尊崇和礼遇在李晟和马燧看来却着实有些恐怖,因为他们也时刻感受着“兔死狗烹”的危险。又一个麻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已经形成,又一场似曾相识的叛乱在令人不安的气氛中悄悄酝酿。
有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表明天子与功臣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
那是李晟被剥夺兵权回到长安之后,京城的很多士民忽然纷纷议论起李晟的府第,说他的大宅中有一座大安园,说大安园里有一座大安亭,说大安亭的四周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人们说——假如李晟在这片茂密的竹林里埋伏一支奇兵,一旦抓住机会,不是很容易造反吗?!李晟大惊!
李适性本猜忌。所以李晟当天就命人把竹林砍得精光。
可问题是——世人的想象力总是无穷的。既然李晟家的竹林可以埋伏一支军队,那么李晟家的每一个房间为什么就不能隐藏几名士兵呢?
为了终止这种无穷想象,也为了长安不再无意义地流血,李泌在拜相当月立即陪同李晟和马燧入宫面圣。李泌直言不讳地对德宗说:“陛下既然让我当这个宰相,那我今天就跟陛下做个口头约定,可不可以?”德宗说当然可以。
李泌说:“希望陛下不要加害功臣!臣蒙受陛下厚恩,才敢放胆直言。李晟和马燧为帝国立过大功,听说有人不断散布谣言,虽然陛下一定不会信,但我今天仍要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为的是让他们二人不再疑惧。假如陛下把二人诛杀,恐怕宿卫禁军和四方边镇的将帅都会扼腕愤怒,而且恐惧难安,那么朝野之乱势必随时会发生。而今,李晟和马燧无论财产还是地位都已臻于极至,只要陛下坦诚相待,让他们感到身家性命均无可忧,国家有难就挂帅出征,天下太平就入朝参奉,君臣之间便能和睦安宁。所以臣希望陛下不要因二位大臣功高业伟就有所猜忌,而二大臣也不要因为自己地位太高而心怀疑虑,则天下自然太平无事!”
听完这一席话,德宗皇帝诚恳地表示接受。李晟和马燧也当场泣下,起身拜谢。
当初的李怀光之所以对国家和个人前途丧失了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朝堂上有一个卢杞那样的宰相。而今天的李晟和马燧之所以没有成为李怀光第二,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李泌这样的宰相。
至于长安坊间那些善于制造并传播流言的士民们,实际上也应该感谢李泌。因为这则流言原本极有可能引发一场祸及整个长安的血光之灾,可却被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侥幸地避开了。可见,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时候,也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的确是当得起“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