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对心理学有什么贡献

2024-05-14 03:00

1. 马斯洛对心理学有什么贡献

贡献:
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扩展资料超越特征:
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学如何向超个人心理学自然发展的见证。马斯洛以研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着什么开始,以探索超个人问题结束。关注人的充分发展是人本心理学的灵魂,而超个人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结果。
社会评价: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斯洛

马斯洛对心理学有什么贡献

2. 马斯洛对心理学有什么贡献

贡献:
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扩展资料超越特征:
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学如何向超个人心理学自然发展的见证。马斯洛以研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着什么开始,以探索超个人问题结束。关注人的充分发展是人本心理学的灵魂,而超个人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结果。
社会评价: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斯洛

3. 浅析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一生(一)

      精神分析层面,“俄狄浦斯情结”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心理话题,该情结涵盖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存在着的内心情感关系里众多复杂的关系冲突:爱与恨、好和坏、欲望与诱惑、安全与迫害、恐惧与成长、防御与进攻、胜利和内疚、亲密和分离等等配对的矛盾关系。
  
       人本心理学奠基人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于1908年4月1日出生于曼哈顿,犹太人,在动机与人格方面的创见超越了学院派心理学的局限,跨入了管理和营销等领域,其思想对整个社会科学、实业界以及广泛的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月18号,我在复旦大学EMAP班听了张天布老师的课程授: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三角关系,一天一晚12个小时的烧脑时间,听得我如痴如醉,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看了《马斯洛传》几面几个章节,我希望站在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角度,走进马斯洛大师的童年世界,带着以下二个问题?完成作业的同时,借机粗浅解读一下马大师。
  
                                          
 
  
  
 
    
 问题二:内敛、含蓄、羞涩并一定程度带有自卑感的问题小孩,最后成为世界级心理学大师,哪些因素对其童年心理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问题三:马斯洛的原生家庭是相当糟糕的,但是:马斯洛却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夫妻关系,他与贝莎结婚后一直白头到老。另外,还有关系不错的三位子女。他又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马斯洛的父亲,名叫塞缪尔.马斯洛,在其14岁时,基于政治时势原因,其独自从俄国基辅移民到纽约,是一名商人;孩提时代,马斯诺与其父亲感情上比较淡漠,每天,塞缪尔一大早就离开家,乘车到曼哈顿的工厂,下班后通常与其朋友聚会,直到儿子上床睡觉才回,周末偶尔带马斯洛到外面吃烤苹果或附近餐馆吃一些东西,除此之外,他很少关心孩子们日常生活,整天忙于工作,几乎很少有精力,甚至没有想到要与儿子建立亲密的感情。虽然是犹太人,塞缪尔对信仰比较冷淡,不像母亲罗斯那样狂热。塞缪尔不回家还有另外一个隐秘的原因:他对自己婚姻感到失望,尽可能在外面消耗时间,以避免在孩子们面前与妻子发生冲突,“为了孩子缘故”,在马斯诺读大学时,塞缪尔与罗斯才离婚。晚年后,马斯洛与父亲关系逐步改善,最后一起生活。
  
 母亲名叫罗斯,是父亲塞缪尔的堂妹,是一个宗教信仰非常狂热,非常迷信的女人,经常为一些小过失,冲着孩子们说:上帝将严厉惩罚你!马斯诺对此非常反感,很多方面,与母亲相处非常不愉快,导致后面马斯诺的回忆中,对母亲评价言辞非常消极和负面,在马斯诺10多岁离开家,在罗斯的有生之年,他只去探望过几次,甚至母亲罗斯去世,他都没有去参加葬礼,如此强硬和绝对,马斯洛对自己母亲的反感,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马斯洛还有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其中一个妹妹婴儿期夭折,这个事情对马斯洛的打击也比较大,他觉得这个过错在他的母亲罗斯身上。
  
 在后面马斯洛的回忆录中,关于他的家庭和他的母亲,写到过如下文字:
  
 我是一个极不快乐的孩子,我的家庭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家庭,我的母亲是一个可怕的人.........我没有朋友,我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但是,奇怪的是过着这样的童年生活,我居然没有得精神病。——马斯洛
  
 在我大约四五岁时,我开始检验她预言的各种事情,并且寻求关于这些事情的各种想法和观点。例如,她说,你如果做了这种或那种事情,上帝就要毁灭你。然而,我做了,上帝并没有毁灭我…我记得有一次她对我说,如果我从窗子里爬出去,就不会再长高了。但是,我爬出去了。后来,我量了自己的身高——当然,我一直在长,并且远远超过了原先刻下的记号。    ——马斯洛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非常不幸的,我的记忆中,它们似乎是黑暗和悲哀时期,我奇怪当时自己竟然能够毫无问题地承受。搜索我所有的记忆,找不到一丝欢乐的光芒......我的父亲误解我,任务我是一个白痴和傻瓜。也许,他对我很失望。   ——马斯洛
  
 我对她的反应,以及所有的怨恨和反感不仅在于她的外在形象,而且在于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她的吝啬,她对这个世上的人缺乏爱心哪怕是自的丈夫和孩子,她的自恋,她对黑人的偏见,她的损人利己。任何人如果与她看法不同,她都认为对方是错误的。她对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缺乏亲人的关怀,她只有动物一样的自私的只顾自己的本能。我常常感到困惑,我的理想主义倾向,我对伦理的关注,我对人道主义、善良、爱、友谊和所有其他美好事物的珍视是从哪里来的。我确知它们并不是我所得到的母爱的直接结果。但是,我的生活哲学、创立理论的整个取向以及所有的研究,却都可以从憎恶和反感她所喜欢的每件事情中找到根源。   ——马斯洛
  
 1、威尔.马斯洛
  
       威尔是马斯洛堂哥,他们年龄差不多,大约在1917年,马斯洛10岁,一家搬到布鲁克林布朗斯维尔区杜蒙特大道961号时,威尔就住在附近。对于他来讲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他终于找到一个在情感和智力上相当的伙伴了。两年以后,他家又一次搬迁,这次是搬到福莱特布什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居住区。幸运的是,威尔家恰好也搬到了附近。与威尔在一起,马斯洛开始有了他的第一次真正的友谊。尽管他在性格上还是偏于孤独,然而他还是和威尔一起参加街区的体育活动。他们练习拳击打吊球,这是布鲁克林比较广泛的街头运动项目。由于他们的家都在一个网球场附近,这两个年轻人不久又成了劲头十足的网球运动爱好者。
  
 1922年1月,马斯洛和威尔进入布鲁克林最好中学之一——男子高中读书,两个人的身高和容貌都差不多,他们很快变得形影不离,在学校高年级年刊上,他们俩个被称为“金粉双胞胎”。威尔天生自信、开朗乐观甚至有些粗犷在帮助马斯洛克服羞涩和孤独性格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周末和暑假里,威尔带头,他们经常合伙打工,在威尔带动下,马斯洛变成六一个劲头十足的网球爱好者,只要天气许可,他就同威尔以及其他朋友们一起打网球。他还打垒球、手球和吊球,参加中距离跑步,另外,他还是男子高中棒球队的场外队长。
  
 2、表妹贝莎.古德曼(后来成为马斯洛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关系非常好,一生白头偕老)
  
 
  
                                          
 贝莎是马斯洛表妹,1922年3月从苏俄来到纽约,第一次见面时,她才13岁,马斯洛14岁。马斯诺十分敬重贝莎的母亲,认为她是一个温和、富于幽默感的人,善于安排家里生活,还有一种天生具有的艺术鉴赏能力,这一点马斯洛特别欣赏。在青少年时期,马斯洛从来不和其他同龄女孩交往,贝莎是唯一例外。1927年6月,马斯洛20岁了,感觉到贝莎对他有巨大的吸引力,下定决心和她发展进一步感情,但马斯洛十分害羞,不敢随便邀请她出去约会,不敢大胆表达自己感情,在贝莎姐姐的帮助下,羞涩中他终于打破了沉默,向贝莎表达了爱恋之意。不可思议的是,贝莎竟然没有拒绝的接受了马斯洛,这对马斯洛的自我认知和形象了巨大影响,他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是成年了,“被一个异性接受了,和她在一起,感到极度幸福和愉快”。这期间,很多人极力反对这对堂兄妹的结合,包括:马斯洛父母和堂哥威尔。1928年12月31日,马斯洛21岁,贝莎20岁,他们在直系亲属面前,这对表兄妹举行了结婚仪式。
  
 3、塞巴斯蒂安.利特尔
  
 塞巴斯蒂安.利特尔是马斯洛高中物理老师,上高中的时候,受塞巴斯蒂安的影响,马斯洛第一次接触到厄普顿.利特尔的书,由此触发了马斯洛对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潜在的兴趣,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
  
 1932年1月,马斯洛在日记中写道:
  
 我记得我是怎样开始思考研究的,它是从读男子高中时开始的。当时,塞巴斯蒂安.利特尔先生在物理实验室里提到利特尔写的《拜金主义》。他大声的为我和维尔朗读书中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妓女的部。我感到吃惊,甚至有些震动,因为那时我在这方面的思想还比较拘谨慎,而一个老师谈这样的事是很不寻常的......我记不得是为了什么,但我和威尔把《拜金主义》从图书馆中借了出来......从那以后,我开始读辛克莱写的每一本书,此外,我还看一些有关冒险、棒球和大学生活的书籍。
  
 4、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
  
 1927年9月,马斯洛在市力大学重新开始他的学业,文化哲学老师指定他们读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的《社会风俗》一书,这是一本被马斯洛看成是“珠穆朗玛峰式”的著作。它影响了马斯洛的一生。
  
 马斯洛后来回忆里写到:这就是我们的教授在这个学期第一节课就告诫我们的:“如果你们读了这本书,你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你不会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他说的没有错”。
  
 5、约翰.B.华生
  
 1928年夏天,马斯洛的哲学老师约翰.特纳与其谈关于他的职业选择规划,并向他推荐了一批心理学书籍,其中一本《1925年的心理学》论文集,里面约翰.B.华生的三篇文章,马斯洛感到深深受震动,华生是美国行为心理学创始人,从此以后,马斯洛把对行为心理学的这次发现看成一个转折点,对他选择心理学作为职业起到决定性作用。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理性欢跃的时刻,当时他正坐在第42大街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他回忆道:
  
 真正使我感到兴奋的是华生的文章......在令人激动的时刻里,我突然看到了在我前面展现的一种科学心理学的前景,一种能够带来真正进步和真正解决问题的规划。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勤奋工作和权力以赴。
  
       正常的心理发展是走出俄狄浦斯三角冲突,如果陷于其中不能突围,心理就会在内心纠结中不能自拔,个人能量会在纠结冲突中被慢慢消耗,一个人就不可能建设性或创造性的发挥作用,而成为莫名其妙的失败者。一个成熟的完整的俄狄浦斯三角能够结束一个人内心的孩子、父亲、母亲三个人形成的关系,也能够解释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渴望、抑制、欲罢不能、爱恨交织等等。在复杂感觉中找到平衡点,是俄狄浦斯期每个正常人要完成的任务。
  
       客观来讲,马斯洛的童年生活环境,应该说是非常糟糕的了,不借助外界的力量,马斯洛很难走出俄狄浦斯冲突。我的理解,马斯洛非常幸运,虽然其父亲和母亲的角色都不清晰,三角里面的两条边都不完整。但是堂哥威尔和表妹贝莎的出现,成为其修复俄狄浦斯三角关系的重要的理想的共情客体。
  
       堂哥威尔的出现,让马斯洛人生第一次拥有了真正友谊,走出自我封闭小世界,融进学校、融入社会、爱上体育运动,在其人生关键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上积极正向的阳光大道。另外,父亲虽然经常缺位,在教育上还是非常支持马斯洛的,不管马斯洛做什么决定,专业选择、学校选择、兴趣爱好,父亲都是毫无保留的选择支持堂哥威尔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来讲,威尔和其父亲共同承担了其俄狄浦斯三角中,其中一条边的职能角色责任。。
  
       很遗憾,马斯洛和母亲罗斯的矛盾,到最后都没有化解,这个问题,估计有很多后来者会揪住这一点不放,大作文章。我的观点:贝莎的出现,或多或少承担了俄狄浦斯三角中另外一条边的职能责任,心理层面上没有让马斯洛走入死胡同。马斯洛对罗斯和罗斯母亲的评价都非常高,婚姻上马斯洛是幸福的,罗斯是其一生唯一的妻子,两人相爱一生,白头偕老。人非圣人,马斯洛到最后都没有选择原谅其母亲,撇开其他角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恰恰说明其思考上的成熟和行为的果断,心理上来说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俄狄浦斯三角了。
  
       塞巴斯蒂安.利特尔,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约翰.B.华生,这几位重量级的教授,是影响马斯洛思想启蒙,确定职业选择方向的重要人物。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浅析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一生(一)

4. 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其研究的心理学理论概况。。。

一 生平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和>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1964)、《科学心理学》(1967)、《人性能达的境界》(1970)等。 
 

(二)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可以将其“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定义为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定义为更充分的认识、承认了人的内在天性,定义为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马斯洛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历史上和当时仍然健在的著名人物,如斯宾诺莎、贝多芬、歌德、爱因斯坦、林肯、杰弗逊、罗斯福等人进行个案研究,概括出了自我实现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 
1、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意的关系 
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行为的自然流露 
4、以问题为中心 
5、超然的独立性:离辟独居的需要 
6、自主性:对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意志;积极的行动者 
7、体验的时时常新 
8、社会感情 
9、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系 
10、民主的性格结构 
11、区分手段与目的、善与恶 
12、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3、创造力 
14、对文化适应的对抗 



(三)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只有在生活中经常产生高峰体验,才能顺利地达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在阐述高峰体验时认为:“这种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许多人都声称自己在这种体验中仿佛窥见了终极的真理、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奥秘。人们好像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紧张奋斗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这些美好的瞬间来自爱情,和异性的结合,来自审美感觉,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 
这种高峰体验可能发生于父母子女的天伦情感之中,也可能在事业获得成就或为正义而献身的时刻,也许在饱览自然、浪迹山水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刹那。 
三 教育心理学思想 
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应当充分信任他们和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即不过多干扰,不揠苗助长或强迫其完成预期设计,不以专制的方式,而是以道家的方式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追求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包括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马斯洛关于教育原则的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1 自我同一性原则 
教育应该使学生寻找内在的同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2 启发性原则 
此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通过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控制、逻辑思维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 美育原则 
重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 
4 超越性原则 
对自我的超越,即超越自私,超越自我中心,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此外,还有对文化的超越,能够以某种超脱的和客观的态度对自己出身于其中的文化进行审查,就是要培养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5 价值原则 
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 
四 以人为本的管理 
马斯洛很早即关注人的因素。当美国60年代的管理大师杜拉克、麦格莱高等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化的工作场地时,马斯洛最早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他说:“工业领域也许能够当作心理动力学研究高级人类发展研究和人类思想生态学研究的新实验室。” 他认为,任何组织的管理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新方法来加以解决,建立起某种环境条件,使个人目标与该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即,无论何种管理都应以人为本。 
首先,他尊重个人,强调自我实现,主张以最简单的方式,对人类劳动、生活和谋生的方式进行合适的管理,认为合适的管理是一种理想化的或革命性的技巧。 
其次,他认为,推进健康管理和协同管理,要修改在大型组织里一直在起作用的那种顺从性的行为,让人们在一个公司里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工作不成为一种工作,而成为自己喜欢的娱乐。 
第三,他盛赞协同,主张一个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同时也自动地帮助了别人;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人,同时也得到自我需要的好处。 
最后,他极力主张不要将权力赋予给“为得到权力而追求权力的人”。 
马斯洛的观点很具有颠覆性、穿透性和准确的预见性。几十年过去了,其有关要求自我实现的员工、培养客户忠诚、树立领导风范以及把不确定性作为一种创造力源泉的主张等等,描绘了我们今天数字化时代的图景,显得非常深刻。 
五 评价 
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 
1 理论体系不够严谨,缺乏对基本观点的明确目标和充分论证,一些概念也描述得很模糊。 
2 过分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忽视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和制约。 
3 人格问题研究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但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排除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说明人的精神生活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其不足之处,但它探讨了人的本性和价值,试图提供心理学的证明,不仅扩大了心理学的领域,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并且加强了实证科学和规范科学的联系,也促进了心理学向高级发展。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我们开创了认识人生,改善人生的新天地,它研究的问题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提出引人深思的会问题,虽然不够尽善尽美,但这是积极的,对社会的个体,民族乃至人类整体的生活提高都是有益的

5. 马斯洛的心理学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2个基本假设: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后人本心理学"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或译"超个人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马斯洛并没有进一步指出第三种心理学与第四种心理学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指出"大于我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马斯洛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他使人本心理学成了一种具有终极关切的心理学,一种通向超越性心理学的桥梁。这种桥梁也是一种通向信仰广义上帝的桥梁。马斯洛在晚年还明确地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etaneeds)的概念。在一些地方,他没有把这一概念与自我实现需要区分开,但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归属需要(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马斯洛:《洞察未来》,第258页,许金声译,改革出版社,1998年)这篇文章马斯洛生前没有发表,后来经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的编辑,收入了《洞察未来》一书。我们是否应该认为,马斯洛在晚年修改了他的需要层次论呢?关于超越性需要问题,马斯洛似乎还没有考虑成熟。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要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增加一个层次,不过,他越来越多地研究了自我实现的不同层次问题。马斯洛于1969年发表了论文《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这篇文章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了他去世后发表的《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一书。在这篇文章中,他一共归纳了二十四条两种不同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者经常有超越性体验(即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者没有或者很少超越性体验。前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后者是"健康的自我实现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有较多的高峰体验,而后者没有。(参阅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第56页,许金声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其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其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马斯洛并没有提出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个需要。由于在自我实现需要里面已经包含了超越的层面,我们还有必要这样做吗?其实,是关于人的超越性追求。关于超越性的追求,有不少思想家都有所论述。例如,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1846--1926)认为,对生活之意义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在我们本性的深处有一种寻求意义的内在冲动。既然一切可能的外部生活都不能够令我们满足,那就必定是由于我们的生活具有从直接环境无法达到的深度。(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他认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生命,这种生命是宇宙生命在人身的显现。所以,它既是内在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又是超越的,是"普遍的超自然的生命"。鲁道夫·奥伊肯所说的这种"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他所说的东西,用马斯洛的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这就是"超越性需要"。马斯洛认为,这种超越性需要与其他基本需要一样,具有"类本能"的性质。"类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所谓"类本能",是指人类的基本需要既有与本能相似的一面,又有与本能不同的一面。"Instinctoid"(类本能的)这一个词,是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后面加上后缀"oid"构成。"oid"的含义是"类似的"、"相象的"、"稍弱的"等。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的,它们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是,它们的满足与表现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需要的层次越高,与先天遗传的联系越弱,对于后天环境的依赖越大。无论是从进化论还是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类本能"这一概念都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从马斯洛的"类本能"这一概念作进一步推演,我们似乎就可以引出人性不断进化,人类的需要层次在不断增加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超越性需要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如果用神学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要之所以是"类本能"而不是"本能",是上帝给了我们的意志自由,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基础。只有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才能够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状态。从行为的生物发生和社会发生的统一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在自我实现的人的身上,由于他们的超越性的进一步扩大,又进一步发展出了一些新的需要,但是,我们有必要用"超越性需要"来表示这些新的需要?这符合理论应该做到用语简洁的要求吗? 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还必须做大量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马斯洛的心理学

6. 人物知识介绍: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马斯洛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他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后来当他回忆童年时,他说道:“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才有所改变。
  
  
 马斯洛从五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他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当他在低年级学习美国历史时,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几十年以后,当他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青少年时期他曾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藉锻炼身体冀求得到补偿。进入大学后读到 A.阿德勒著作中自卑与超越的概念,得到启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马斯洛的早年经历不仅影响了儿时的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马斯洛仍然害怕当众发言。以至于每一次演说之前他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的焦虑。
  
 他的父母未受过教育,但他们坚持让他学习法律。起初他满足他们的愿望于1926年进入纽约市立学院专修法律。但仅仅两个星期,他就断定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法律上,感觉自己不适合当律师而广泛地另选择各种喜欢的学科。三个学期之后,他转往康奈尔大学。他的心理学导论课的教师是 W.冯特的学生 -构造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E.铁钦纳,但他很快厌倦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分析和铁钦纳的枯燥乏味。不久又返回纽约市立学院。1928年,马斯洛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他的表妹,也是高中同学贝莎(Bertha Goodman)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马斯洛宣称,他真正的生命是从结婚和转学威斯康星大学时开始的,那时马斯洛20岁,贝莎 19 岁。婚后,马斯洛和贝莎迁往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继续他的学业,这也是他真正进入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马斯洛发现了行为主义并为之欣喜若狂,不久即师从当时行为主义代表之一 C.赫尔研究动物学习行为。然而,随着他日益增多地研读格式塔心理学和 S.弗洛伊德心理学,马斯洛对行为主义的热情渐渐减退。当年轻的马斯洛夫妇有了自己的家庭后,马斯洛又有了个重要的发现。他写道:“我们的第一个婴孩改变了我的心理学生涯,他使我从前为之如痴如醉的行为主义显得十分愚蠢,我对这种学说再也无法忍受。它不是能成立的。”
  
 马斯洛马斯洛于193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 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威斯康星大学,他选修了美国灵长目动物研究的主导研究者,以研究罗猴和依恋行为知名的 H.哈洛的研究实习课,并成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后来又成了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期间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 M.魏特海默也曾任马斯洛的老师。至此,他渐渐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1932年2月至1933年5月,马斯洛每天花数小时,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对不同种类的 35 个灵长目动物悄悄进行观察,并做详细的笔记。并完成了题为《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的博士论文,用来证明不仅在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支配驱力都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他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种“内在的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正在构思一个建立在支配驱力之上的初步理论,用来解释高级动物中的许多社会行为。由于他的论文非常出色,他给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E.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给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后奖学金,并邀请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学院协助自己进行新的课题研究。1935 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见马斯洛虽反对行为主义,但受的却是行为主义教育。直到 1937 年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时,他在思想上才放弃行为主义,改而走向人本主义。
  
 在布鲁克林学院期间影响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转变的原因有:他的第一个孩子出世后,他观察婴儿行为的奇妙现象,使他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企图藉动物研究结果推论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根本不切实际。因此他曾对人说:“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马斯洛在布鲁克林任教期间,正是德国纳粹迫害学术思想时期,很多欧洲著名心理学家避难美国,他亦因而得识格式塔心理学家魏特海默、W.柯勒和考夫卡及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K.霍妮、阿德勒及 E.弗洛姆等人。这些人的思想都对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产生了影响。

7.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几个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求:主要是:呼吸、 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 分泌、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求: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  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 成就、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包括道德、 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几个层次

8. 求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理论有哪些?请详细点

亚伯林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
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具体地说,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主要指:
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安全需求: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社交需求: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认知需要:对周围事物变化理解的需要。
审美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赏。
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但是,一般说来,平时讲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时,往往只说到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论
两类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高峰体验: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人格特征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 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他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与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则是以自己的主观方式去知觉世界的,他们试图使世界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焦虑和担心相吻合。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自我实现者能够接受自然、自身及他人的不足与缺陷,而不会为这些缺陷而忧心忡忡。当然,对于可以改造或可以调整的不足与缺陷,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足与缺陷,他们能顺其自然,不会自己跟自己、跟他人和自然过不去。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现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他们不会装假或做作,他们的行为坦诚、自然。一般而言,他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就使得他们足以真实地表现自己。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献身于某种事业或使命,并能全力以赴。与常人相比,他们工作起来更刻苦、更专注。对他们来说,工作并非真正的劳苦,因为快乐恰恰寓于工作之中。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指导生活,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和满足,他们依靠的只是自己。他们一般都喜欢安静独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减少干扰的条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较,以便去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平静安详,保持冷静,安然地度过或顶住各种灾难和不幸。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自我实现者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B一驱动),而不是来自于因缺少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需要外部的补充(D一驱动),因而他们更多依赖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能够抵制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自我实现者能够对周围现实保持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充分地体验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东西。他们不会因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习以为常,失去敏感,相反,他们对每一个新生儿、每一次日出或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新鲜,那么美妙。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绪体验。当它到来时,人会感觉到无限的美好,具有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可以被提升为压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动。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这种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自我实现者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他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他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他人着想。在自我实现者看来,他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他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
(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实现者注重与朋友间的友谊,他们交友的数目虽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实。就对爱的理解来说,他们认为爱应当是全然无私的,至少应当是给予爱和得到爱同等重要。他们能够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所爱者的成长与发展。
(11)具备民主的精神。自我实现者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对他们来说,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种族或肤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实现者极少偏见,愿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12)区分手段与目的。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界限。一般说来,他们强调目的,而手段必须从属于目的。自我实现者常常将普通人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动经历当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
(l3)富于创造性。这是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他们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14)处事幽默、风趣。自我实现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但他们绝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他们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
(15)反对盲目遵从。自我实现者对随意应和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十分反感,他们认为人必须具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而不应顾及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他们这种反对盲目遵从的倾向,显然不是对文化传统或舆论的有意轻视,而是他们自立、自强的人格的反映。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研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兴趣起始于大学时代对其两位导师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爱戴。他发现这两位导师的身体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许多心理特征是相同的。他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马斯洛觉得从这两位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般人学习和追寻的样板。
为此,马斯洛采用了自由联想、心理测验和人物传记等多种方法去探讨"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模式。他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身边的学生和熟人中选择出了48人作进一步研究,这些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他称之为"案例",即基本符合他所设想的"自我实现者"要求的人,这些人包括林肯(A.Lincoln)、杰弗逊(T.Jefferson)、罗斯福(T.ROOsevelt) 、斯宾诺沙(B.SPinoza)、詹姆斯和赫胥黎(T.H.HUxley)等12人:第二类有10人,他称之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实现者,与所设想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类有26人,他称之为"潜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现实生活中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年轻人;也包括历史上一些有一定贡献的人物。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
超越特征
在《Z理论》中,马斯洛区分了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它是这样一种过程:不断地实现潜能,完成天职、命运或禀性,承认个人的内在天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这种人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超越型自我实现则是指超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这种人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也曾经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并伴随着启示或对宇宙人生的领悟。
因此,在马斯洛看来,有两种不同水平的自我实现者,一种是个人水平上的,另一种是超个人水平上的,前者主要是人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后者主要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马斯洛对超越水平上的自我实现者(以下简称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描述,是他为超个人心理学所做的奠基性工作之一。
马斯洛发现,超越者不仅存在于宗教界人士、诗人、知识界人士、音乐家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企业家、事业家、经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详细访谈和观察过三、四十人,对另外一、二百人也进行了一般的交谈和研究。他承认,他对超越者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接触而不是审慎的、最后的研究,不一定合乎正规印证的科学的要求。其样本也只集中于他所认为的最好的样本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代表性。故而其研究结果只能算作前科学的。但他强调,他的每一个论点都是可以加以验证的。
两种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均具有前述自我实现者的全部描述特征。不同的是,高峰体验、高原体验与存在认知在超越者身上存在着或较多地存在着,而在个人水平的自我实现者身上则不存在或只有较少的存在。除此以外,超越者还较多地具有下列特征:(1)对于超越者,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点,是生命的见证和生活的最宝贵的方面。(2)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悖论、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3)超越者能在实际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观察事物的同时,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能随意地使每一件事物神圣化,即从永恒的方面观察事物。(4)超越者更自觉地和有意识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存在价值,如真理、完善、美、善良、统一、二歧超越等是他们的主要或动机。等等。马斯洛共列举了23种特征。⑤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积极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在精神上自我实现的本性。精神具有自然主义的意义,无需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学的假设。
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学如何向超个人心理学自然发展的见证。马斯洛以研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着什么开始,以探索超个人问题结束。关注人的充分发展是人本心理学的灵魂,而超个人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结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