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在文言文中的语法意义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并附例子)

2024-05-14 17:09

1.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语法意义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并附例子)

以,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以毒攻毒。表示用、拿,如以少胜多。表示因,如何以知之,不以人费言。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1、因为,由于例:(1)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臣是以无请也。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用来 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3、把,拿,用。 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4  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5、凭,靠。 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⑹以攻则取。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7、根据。   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 例: ⑴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⑵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⑶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逆以煎我怀。   
    12、为。 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 例: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 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16、以致。 例:   以塞忠谏之路。
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 例: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 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 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名词
  原因,缘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   无固定职业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诗·周颂》      介词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依,按,凭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吴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在,于 [in]——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清·姚鼐《登泰山记》   
       从,自,由 [from]——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连词
  为 [in order to;so as to;for]。
    因为,由于 [because of]——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独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袁枚《祭妹文》   以数谏故。——《史记·陈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和,而 [and;as well as ]——表示并列关系   夷以近。——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载以来。——清·周容《芋老人传》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则。那么 [then]——表示条件关系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   才 [only]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后汉书·列女传》   
      表目的或结果等 [aim;target]   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助词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姚鼐《登泰山记》   
     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能以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语法意义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并附例子)

2.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语法意义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并附例子)

  1、因为,由于: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2、而,来。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3、把,拿,用。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4、以为,认为。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5、凭,靠。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按照,依照。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7、根据。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10、在。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12、为。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13、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3.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语法意义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并附例子)

一、动词
1.用,使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以为,认为。皆以美于徐公。
二、介词
1.拿;用;把。以刀劈狼首。
2.凭借;靠。何以战?
3.按,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4.依,按。余船以次俱进。
5.在。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6.由于,因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7.目的是,为了。以一警百。
8.从,自,在。上以天子,下至庶人。
9.与,同。宋公以楚人战于泓。
10.由。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
11.用……来。石崇以奢靡夸人。
三、连词
1.因为。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以便。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3.连接状语与中心语。来,去,着。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4.表承接关系,而,接着,再。
5.表并列,又,而,而且,并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6.因而,才。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7.表条件,那么,则。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8.表因果,因此。孝公得商君,地以广,兵以强。
9.表假设,如果。五国以破秦,必南图楚。
四、副词
通“已”。固以怪之矣。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语法意义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并附例子)

4. 则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并写出例句。

虚词与本义无关,而是“曾”“即”“才”等的假借字。“则”可用作连词、副词和语气词。
主要用法
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1.表因果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表示顺承关系
⑴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解释。可译为“有“就是”“就是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记·苏秦列传》) 。
按:“则有功”句:就是因为凡是有功绩的国家,都是秦国刻骨的仇敌。
⑵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⑶表示所连接的两项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可译为“就”“便”“才”等。
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表示转折关系
⑴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A.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B.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按:B.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
⑵用在由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谓语中,表示让步。可译为“是”“倒是”等。
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按:(燕国)治倒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
4.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按:⑴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5.表示并列关系
例: 则桃李冬实。 
则桃李夏荣。 (沈括《梦溪笔谈》)
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可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⑴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⑵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语气词
用在句末,常与疑问代词“何”一起构成“何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宋人闻之,俨然感悦,而晋国日昌。何则?以其诸逆存顺(《韩诗外传·卷一·第二十二章》)。
名词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榜样。如:以身作则
动词
划分等级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
做,作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例句:阅读《红楼梦》 欲速则不达,应该潜移默化,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明白 个中道理。

5.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4. 使,令 [take] 向欲以齐事王攻 宋也。——《战国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凭借;仗恃 [depend on]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7. 认为,以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8.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9. 做,从事 [do]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名〉 1. 原因,缘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 2. 无固定职业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诗·周颂》 3. 以色列的简称 [Israel]。如:阿以战争 〈介〉 1.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 依,按,凭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 吴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 在,于 [in]——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从,自,由 [from]——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 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  1. 为 [in order to;so as to;for]。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 因为,由于 [because of]——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以数谏故。——《史记·陈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4. 和,而 [and;as well as ]——表示并列关系 夷以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5. 则,那么 [then]——表示条件关系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 6. 才 [only]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后汉书·列女传》 7. 表目的或结果等 [aim;target] 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助〉 1.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3. 加在句尾,表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4. 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能以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6.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各类用法和意思各举一个例子

1、介词。因为(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以其境过清”)
  2、介词。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
  3、介词。用(孟子《天时不如地利》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介词。把,拿(彭端淑《为学》中“以告富者”)
  5、介词。凭借、按照(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太医以王命聚之”)
  6、介词。在……的时候(姚鼐《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7、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姚鼐《登泰山记》中“回视日观以西峰”)
  8、通“已”,已经(司马迁《陈涉世家》中“固以怪之矣”)
  9、动词。认为(柳宗元《黔之驴》中“以为且噬己也”)

7. 以在文言文中所有的意思词性,解释,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以 
释义 yǐ
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⑤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⑨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
⑩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⑾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⑿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⒀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
⒁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⒃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以在文言文中所有的意思词性,解释,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8.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4. 使,令 [take] 向欲以齐事王攻 宋也。——《战国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凭借;仗恃 [depend on]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7. 认为,以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8.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9. 做,从事 [do]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名〉 1. 原因,缘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 2. 无固定职业的人 [unoupied person]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诗·周颂》 3. 以色列的简称 [Israel]。如:阿以战争 〈介〉 1.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 依,按,凭 [in aordance with;by]——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 吴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 在,于 [in]——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从,自,由 [from]——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 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  1. 为 [in order to;so as to;for]。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 因为,由于 [because of]——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以数谏故。——《史记·陈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4. 和,而 [and;as well as ]——表示并列关系 夷以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5. 则,那么 [then]——表示条件关系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 6. 才 [only]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后汉书·列女传》 7. 表目的或结果等 [aim;target] 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助〉 1.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3. 加在句尾,表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4. 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字尾。如:可以;得以; 能以
  文言文中“以”的所有意思和用法  以 ==========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物件,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线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线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文言文中“以”的所有意思和用法 谢谢  你好,用,认为,把,动词。
  揠苗助长文言文中所有“之”字的意思或用法  苗之不长——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可不译  揠之者——代词,它(指苗)  而往视之——代词,它(指苗)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可不译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代词,它(指苗)  助之长者——代词,它(指苗)  而又害之——代词,它(指苗)
  承宫樵薪苦学文言文中所有“之”字的意思或用法  好像就两个“之'吧  好之:代词,代指《春秋》这本书。  见而欲笞之:代词,代指承宫  原文: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译文:  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经书,给许多学生讲解《春秋》。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很好奇,于是忘记了他的猪就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很奇怪他怎么还不回来,就去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众位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上山打柴,吃苦受累,几十年里,就精通了这本经书。
   
  文言文中虚词:立 的所有用法 举几个例句  立 lì  〈副〉  立时;立刻 [immediately]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中有任官意思的字及例子  1.除 chú  例: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右臣蒙恩除尚书兵部侍郎。」  2.辟 bì  例:清冯桂芬《庄年丈七十寿序》:「唐时方镇得自辟幕职。」  3.迁 qiān  例:《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嘉﹞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4.拜 bài  例:《汉书•爰盎传》:「上拜盎为泰常,窦婴为大将军。」  5.授 shòu  例:《红楼梦》第四回:「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
  文言文中“是”的意思以及用法  ◎ 【是】 【shì】〈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 【是】 【shì】〈代〉  (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物件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 【是】 【shì】〈副〉  (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 【是】 【shì】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6) 或者 [or]  (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名〉  (1)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 【是】 【shì】〈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文言文中戚,其两个字的所有意思  戚  ①古代一种像斧头的兵器。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十二首之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②悲伤;忧伤。《柳毅传》:“毅深为之戚。”《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戚者。”《祭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天涯之戚也。”  ③亲戚;亲属。《狱中杂记》:“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  其 qí  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为及孔子。”  ②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子鱼论战》:“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③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又】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亦各言其志也。”  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触龙说赵太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⑤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游黄山记》:“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  【又】那样。《冯婉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  ⑥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最后一个“其”为助词,无意义。)”  ⑧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马说》:“其真无马邪?”《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⑨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肴之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许寡人!”  ⑩可要。表示期望。《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  ⑾如果;假如。表示假设。《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狱中杂记》:“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⑿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答李翊书》:“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其 jī  ①用于句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②用于人名。汉代有“郦食(yǐ)其”、“审食(yǐ)其”。
  文言文所有虚词及其用法和例子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线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络。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