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道

2024-05-07 04:24

1. 中和之道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现在从抽象的“道”到了具体的人上了,也就是从心地上如何把握?从六根上怎么识取?喜怒哀乐在哪里?在意根上,就是我们说的心上。你看这是不是转正觉?当你喜怒哀乐未发之前,“谓之中”。同样的意趣,惠能说,“前念未生谓之心”,前念未生的时候,有没有喜怒哀乐?念都没有,哪有喜怒哀乐!所以,惠能说,前念未生的时候,就叫心。什么心?妙明真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就代表我们的自性本体,亦是清净本然的无极态,佛陀称为“妙明真心”。
  
  
 再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老子怎么说?“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那么,《中庸》讲的这个“中节”,就是极性相融的太极态,和谐的隐极性的非极性态。你看,发了没有?发了。发是什么意思?(众答:产生。)
  
  
 “发”就是起用。“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本体,现在发了之后,就是本体起用了。起用的时候要“中节”,“节”就是限度,一定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中,我们就叫不极化。不极化就是妙用,极化就堕成凡夫了。“发而皆中节”,不是一个中节、两个中节,事事发了(起用)之后都要中节,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极化。发而不极化,就叫妙用。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就是“发而皆中节”,这就叫无作妙德,自在成就。老子就叫“无为而无不为”。《中庸》把“发而皆中节”叫做“和”。“和”的时候极化了没有?(众答:没有。)
  
  
 所以,老子就讲“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你看太极图是负阴抱阳,“中节”着,阴阳两极没有离开,离开就极化了,成了显极性的了。“中节”是隐极性的,隐极性正就是无极的一种起用。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是本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什么叫“达道”?自在成就,无为而无不为,无障无碍,这就是“天下之达道也”。所以,无为而无不为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恐惧和障碍呢?!依般若波罗蜜多,菩提萨埵“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没有恐怖,没有挂碍,就是“天下之达道也”。“达”是通的意思,道路畅通了之后就“无为而无不为”,要到哪里就到哪里,正所谓“愿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也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它们是同一义趣。“不逾矩”就是“中节”么,“中节”是在规范之内,不违背“中”,不极化本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这是指实相本体、真如妙性、妙明真心、一真法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这是指圣者的自在妙用,“无为而无不为”。“和也者”,就是能够依据“大本”而起妙用之意。称体而起的这个相和用,是无为而起,不是有为而作。“中”与“和”,“大本”与“达道”,正说明体相用一如,亦表明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正就是“天下之达道”。
  
  
 能够守本达道,体相用一如,无为无不为,这就是“中和文化”的精髓,所以我们要提倡“中和文化”。其实和谐文化就是讲的“中和文化”,“中和文化”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老子讲的大道;佛陀讲的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惠能称“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可见,和谐文化就把你一直带到本源上了。回归的时候就要先达到“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阴阳和而返太极。从回归来讲,到太极上了,就是非极性的世界了,“太极本无极”,周敦颐就证到了这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和”了,《老子的道论》中讲,“和则生”。我们反复讲真正的生,无穷的生,是非极性“和”的一种属性。达到非极性的“和”了之后就能生生无穷。你普通的和,有阶段的和,有条件的和,那你只能产生有限的东西,不能具有无限的生化能力。实相本体是非极性的和,能生天地万物。极性的相和,是有限有条件的生,只能生特定事物,你不能生其它的,是有限的生。你看土地能不能生?土地能生,能生长草木万卉,能生长庄稼、五谷粮食,也能产生金银七宝,但是毕竟有限。是不是有限?有限。它能不能生个天?也就是说,地能不能生个天?不能生。地能生个地吗?不能。所以,它的生有限。但到天下之大本的中和状态,就能生天生地。
  
  
 老子讲:“谷神不死,谓之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道德经·第六章》)能生天地的“谷神”,就是具有无限“中和”属性的大本,所以老子讲,“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者,表示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就是“中”。你要知道,这个大本的“中和”是一无所有。“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时候,还有什么?前念未生的时候是什么?什么都没有!你所谓的有,都是应念现前的相。“随有所念,境界现前。”你前念都没生,故一无所有。正因为一无所有,才能起无限的妙用,此所谓真空才能妙有者也。
  
  
 那么,“中”就是真空,“和”就是妙有。所以,“致中和”的时候,才能真空妙有,具有无穷的演化能力。真空妙有,妙有就能妙有出个天地。“天地位焉”,天按照天的属性,地按照地的属性,有序地排列着。该到哪里就到哪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有序进行。“致中和,天地位焉。”连它的位置、排列次序都是从“中和”中来的,都是实相本体起用产生的。
  
  
 一念无明起,晦昧虚空,天就生成了,然后再坚固妄想,地球就产生。从一念无明之始,到了六粗之终,“位焉”了没有?始终“位焉”,就是“天地位焉”。天地相和再生万物,这就是“万物育焉”。万物生出来了,演化出来了,这都是从哪里来的?“中和”来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把宇宙的演化说清楚了,天地万物都是从实相本体妙有而成的,是依据实相本体而产生显现出来的。怎么显现的呢?是“发”出来的。怎么“发”呢?一旦进入了天地万物的层次,我们所发现的一切都是循业而展现的。所以,这一种“发”,是指极化而产生的。
  
  
 不极化而产生的天地万物,就是妙有;极化而产生的天地万物,就是循业现相。在圣者看来,是无作妙德;在凡夫看来,却是不得不有。你看,我们感受到的这一切相,就叫天地万物。佛陀讲的“一切浮尘诸幻化相”是什么呢?就是天地万物。那天地万物怎么来的呢?是“致中和”而产生的。这个“致”,说成达到“中和”,这是俗解。当你要“致中和”的时候,“中和”不“中和”?(众人:不“中和”。)
  
  
 你要理解这里很深的义趣。当你要“致中和”的时候,就不是“中和”。正因为不是“中和”,才“致中和”。“致中和”了,才能妙有天地万物,这就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地和了所生的万物,究竟生了没有?《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没有生。那谁说生了?说生之者必定生,无生之人本无生。有没有天地万物?把“致”字去掉,“中和”上有没有天地万物?(众答:没有。)
  
  
 没有,这是从第一义谛讲。“中和”没有天地万物,妙用不会形成固定相。一旦有了固定相,就叫循业发现。所以,“致中和”才能生天地万物。实际上,修证达到“中和”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无所有,恰好就显出第一义谛。
  
  
 从第一义谛上看,“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佛法上就叫无性缘生,性空缘起;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我们要用《楞严经》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来认识,就知道“性”中包含着天地万物。
  
  
 “中和”本无所有,万物天地“致中和”呢,就是妙有真空。真空能够妙有,“喜怒哀乐之未发”时就是真空,叫你见到喜怒哀乐的时候,这叫妙有。一定要认识到妙有是真空,则喜怒哀乐也就成为妙用,这时就能“发而皆中节”,不造业,不受报。
  
  
 从实相本体来说,需要不需要“致中和”?它本身就是中和,所以你就才感到了“致中和”,是“中和”中包含着天地万物。你看现在这个宇宙万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是妙有而现。说妙有是真空的时候,一切相当体皆空,但是当体皆空却能缘起,即“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性空缘起,无性缘生。缘生下的那个东西有没有性?缘生无性,性空缘起,当体皆空,没有自性,所以就叫妙有。如果有自性了呢?那就麻烦了,就叫真有。真有只有一个,实相只有一个,唯此一心,只此觉性,本无一物,但能妙现一切万物,这就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之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