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市场要变天?关乎你我的存款,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模式将改变

2024-05-18 12:48

1. 存款市场要变天?关乎你我的存款,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模式将改变

  存款市场也许或迎来重大变化!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某西部省联社于6月19日向省内农信社、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下发《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通知》显示,根据自律机制工作会议精神,决定自6月21日起将存款利率定价方式又现行的“基准利率 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
   基点上限由自律机制确定,按照银行类别实行差异化管理,其中四大国有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基点上限分别为10BP、50BP、60BP,四大国有银行之外的银行基点上限分别为20BP、75BP、80BP。
      存款市场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定价模式的改变,从“基准利率 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这种改变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了,因为在贷款市场已经改变了,2019年8月份的时候贷款市场的利率定价模式就从“基准利率 倍数”改为“LPR+基点”。
   贷款利率市场的变化简单说来就是有两个 ,第一个是从乘法关系变成了加法关系,比如以前是上浮10%,这是乘法关系,现在是加上一定的基点 ,这是加法关系;第二个就是将“基准利率”变成“贷款市场利率报价(LPR)”。
      存款市场利率和贷款市场利率是利率市场最重要的两个市场,贷款市场利率改革已经完成2年了,但是过去两年存款利率定价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按理来说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式发生变化后,存款利率的定价模式也可以相应改变,但是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直到现在才有了新的变化,不过发生的变化也只是从“乘法”关系变成“加法”关系,但是定价基准依然没有变化。
      但是有意思的是存款利率的基准利率已经将近六年时间没有变化了!
   在过去这六年时间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也从当时的4.9%降低到了今天的4.65%,但是存款基准利率依然如故。
   央行最后一次调整存款基准利率是在2015年10月23日,当时将贷款基准利率也下调了,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就是在那个时候下调到4.9%的,并且一直维持在2019年8月份,直到LPR推出,才降低到如今的4.65%。
      而存款基准利率自从这次调整后,至今近6年时间没有调整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1.5%,二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1%。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将存款利率的上限完全放开了,存款利率基本就实现了市场化定价。
      那么这次存款利率的定价模式改变后对我们的存款有何影响?
   这点我们可以参考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当时改变的时候对市场的影响,其实整体来说贷款市场的利率是在下降的,“基准利率/LPR”从当时的4.9%降低到如今的4.65%就是例证。
   按理来说贷款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存款利率也应该随着下降,因为要保持“利差”不变,利差是银行的利润来源,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最起码是存款基准利率再也没有变化过。
   贷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不会一直存在,未来存款利率逐渐下移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你会发现以前那种利率较高的银行存款会减少或者是利息下调。
      另外存款利率除了受到政策影响,也受供求关系影响 ,前些年各种理财途径多,而且收益还不低,造成银行存款“搬家”的情况,但是最后发现这些平台和产品大多是无法持续的,被取缔、整改的有很多,现在是理性回归,存款的意愿增强,这对利率也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存款市场要变天?关乎你我的存款,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模式将改变

2. 存款利率又降了?这次利率改革将下调15%,可选这3种方式提高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部门也开始对现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此来达到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法律与生产力相适应。按哲学来讲,这是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我国及时调整上层建筑,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从2015年开始,我国进行过一次存款利率改革,也正是这一次改革让很多银行都出了与法律打擦边球的存款产品。还获得了许多老百姓的支持。银行通过这种手段进行回笼资金,在政策上是不符合中央人民银行的要求的,随着这种行为的开始普遍,中央人民行的一次政策发布会开始影响整个存款利率市场风向。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相关的规定,所谓的让利于民的各类存款类理财产品被依法取缔和取消。特别是异地存款,网络存款等。 
     
  我国央行在取消和取缔这些所谓的让利产品时候,还在今年的六月份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这一信号刚一被释放,就有许多银行开始下调居民的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是受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维护市场的金融稳定,要求居民的存款按一定比例由银行上交至央妈进行保管。 
  
  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下调,也代表着我国银行可以拥有更大的可用资本,可用资本一旦变多,就会导致很多银行对于居民的存款的兴趣下降。我国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下降也让许多银行开始对于自己的理财产品和高息产品进行调整。就拿我国国有银行为例,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政策刚一退出,我国国有银行对于他的高利息产品和定期产品的利率开始进行下调。 
     
  那么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下调,对我国的普通居民生活和收益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也可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分析,截止到今年六月底,我国的存款总额已经突破了1百万亿人民币。并且根据相关数据也可以看出,在这将近百种、千种中,有一半是属于定期的存款,然而,因为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下降,我国银行对于定期存款的利率也开始有所下降。 
  
  有许多人可能认为这只是一部分利息变少了而已,根据相关数据可以计算出,如果50%的存款属于三年定期,那么我国的居民利息收入影响就会减少将近3000亿左右。这3000亿均分在每个纯定期的居民身上,每个人每年会少赚将近215元人民币。反之,我们的利息少了将近3000亿人民币,也就意味着中国的银行因为政策调整的原因,多赚了将近3000亿的利润。 
     
  我国是一个 社会 主义国家,许多银行都是我国的国营银行。这些银行在承担我国,金融机构的各项职能的同时,对于我国的各项政策,他们也必须身先士卒必须首先成为我国政策的第一批试用品。就以本次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来说,如果出现一定问题,那么这些国有银行存款的流失将导致他们承担巨大的损失。 
  
  然而,在 社会 责任面前,我国的国有银行也必须敢于去和政策进行互动,敢于去支持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存款准备金比率下调之后,导致许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但我国许多居民仍然想获得高利率,可以把存款向这三个地区进行转移,不仅有安全性,还有一定的收益性。 
     
  首先便是我国放出的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作为一种准储蓄产品,可以保证我们的本金安全,同时他也是非常的灵活便利。我国支付宝APP上的余额宝功能就是支付宝公司进行的一种货币基金,我们在人为赚取一定利润的同时,支付宝并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损失。支付宝中余额宝的利息费用的也并不是支付宝,而是货币基金的发行单位。 
  
  第二个便是向资金转入我国各个地方的中小银行,我国银行业倒闭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不管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地方的中小银行。都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中小银行平常在于国有大型银行的竞争中都会存在非常的被动现象,因此他们放出的利率一般比国有银行稍高一点,有想法的居民可以在这里边进行存款。 
     
  第三个便是购买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存款利率的下调也必然释放更大的存款,在国内的流动市场,这时候我国国内的国债的购买就成为了许多人的又一选择。国债的本身利率就比银行的存款利率稍高一点,并且以政府单位为信誉,保证稳定性极高。 
  
  不管怎样,我国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基于目前我国经济 社会 运行的模式所决定的,然而,对于流放出来的居民资本,我国的居民完全可以寻找新的途径进行存款,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不管是国有银行还是大中小银行,都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国有银行利率的下调将近达到15%,而把存款移到文章中讲的三个地方,收益可能会稍高一点。

3. 如何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1、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被变相突破
  近年来,由于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债券融资成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由于债券发行利率一般低于同期限贷款利率,优质企业融资一般首选发行企业债券。然而,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仍然是商业银行,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融资,实际上是变相突破贷款利率下限管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银行间市场信用等级AAA级中短期票据为例,同期限中短期票据平均到期收益率均较低,远远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经过测算,这些企业中短期票据利率仅相当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70%。
  2、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被突破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定存款是适度放开大额存款利率管制的有力尝试。1999年10月,人民银行对存款利率放开上限进行了初步尝试,允许中资商业银行对中资保险公司试办五年期以上(不含五年期)、3000万元以上的长期大额协定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2002年至2003年,协定存款试点的存款人范围逐步扩大到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和邮政储汇局等机构;二是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大规模发行变相提高了存款利率。近年来,低收益率的存款越来越难以吸引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压力日益加大。通过发行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方式。
  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继续推进
  按照利率市场化整体安排,将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步骤。根据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预计快速推出实质性利率市场化措施的可能性较小,但在理财和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变相突破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愈发明显,对商业银行的实质性冲击将逐步显现。下阶段利率市场化推出的步骤方案可能为:
  1、率先将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从10%扩大至30%
  将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扩大到30%条件基本成熟:一是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下限曾执行过基准利率下浮30%;二是当前我国贷款利率执行最低水平的比重不太高,贷款利率下限下调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执行下浮、基准和上浮的占比分别约为30%、30%和40%,因此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主要对大约30%的人民币贷款产生较大影响。
  2、推动定期存款利率上浮,最后放开活期存款利率管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中,活期存款比重超过50%,1年期以下定期存款比重约43%,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比重约7%。因而,在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放开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对商业银行财务影响相对较小,而放开活期存款和1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的影响相对较大

如何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4. 存款利率定价模式改变,最高定存利率仅3.25%,对我们有何影响?

  近期传言的存款利率定价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被证实 ,6月22日,“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通过官微发布了存款利率定价模式调整的消息,这对存款利率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其意义类似于2019年贷款利率定价基准从“基准利率”改变为“LPR”。对我普通储户来说,这个政策的调整对我们有何影响?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先说一下结论:中长期存款利率将下降,以前能够看到有超过4%,甚至5%的长期存款产品,这个政策出来后应该就会消失了。
      “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个词我们应该都听过,我们的经济模式是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说到底,是组织生产和销售应该由谁决定的问题,计划经济时代是从上往下定,而市场经济时代是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的。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价格”这个信号去给经济主体传递信号,根据“价格”这个信号去决定生产和销售。
   金融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中之重,而利率是金融系统的重中之重,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就是金融系统的价格信号,那么利率到底该由谁决定?以前是央行决定,央行会给出一个存贷款基准利率,然后给一个上限(也就是一个在存贷款基准利率上的倍数),假如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5%,而上限是1.5倍,那么银行就可以将“1.5%*1.5=2.25%”作为实际的存款利率的上限。那么我们存户在银行存1年期定期获得的利息就不会好过2.25%。
      但是以前的这种定价模式是非常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不能够及时地反应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所以利率市场化也成为了当时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存款市场开始放开了利率上限,利率市场改革开始之后,也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之时,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支付宝在2013年6月推出了余额宝,当时正好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夕。
   2013年7月 ,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2015年5月,央行决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上调为1.5倍;
   2015年8月, 央行决定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 
   2015年10月, 央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至此,央行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是完全放开了,其实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的时候为了平稳过渡,又成立了一个“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具体成立时间是2013年9月,该机制是由金融机构成立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目的是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
   本质上这个机制取代了原来央行对市场利率的部分指导作用,央行虽然取消了对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 但是这个机制却给出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
      这次定价模式的改变是将原来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上浮的倍数改变为存款基准利率加上一点的点数,具体为从  “基准利率 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  ,打个比方,原来是上浮20%,也就是基准利率的1.2倍,那么实际的存款利率就是在存款基准利率上上浮20%,或者说是存款基准利率乘以1.2倍;而改变后就变成了贷款基准利率加上一定点数,比如这个点数是0.2%,那么实际的存款利率就变成了:存款基准利率+0.2%。
   我们来举个例子,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原来是上浮20%,  那么最终的存款利率就是1.8%=1.5%*(1+20%  );而按照改变之后的定价模式,那么存款利率就是  1.7%=1.5%+0.2%  。
      存款利率定价模式改变后,存款利率上限变成了多少?
   根据“北青网”的报道,某西部省份四大国有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的基点上限分别是10BP(10BP=0.1%)、50BP、60BP,其他银行的基点上限分别为20BP、75BP、80BP。
      而目前央行规定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这就意味着四大国有银行1年期存款产品的利率上限为1.6%,其他银行1年期存款产品利率上限为1.7%;
   目前央行规定的3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75%,那么四大国有银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为3.25%=2.75%+0.5%;其他银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为 3.5%=2.75%+0.75% ;
   如果是3年期的大额存款,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就是  3.35%=  2.75%+0.6%。
   也就是说按照最新的定价模式,四大国有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为1.6%,3年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为  3.25%  ,3年期大额存款利率上限为  3.35%  !
      这次存款利率定价模式改变后,对我们普通人有何影响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的存款,对于1年期以来的存款利率来说是微微上调了的,而对于中长期存款产品来说是下降的。比如以后那种4%以上的大额存单可能会消失了。
   为什么要调整定价模式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原来的模式不符合市场了,原来是用上浮一定上限,但是期限不同的存款基准利率差异很大,影响也迥异,对短期的存款利率来说影响有限,但是对中长期存款产品来说就偏高了。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数学题,比如我们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上浮20%,产生的影响是很小的,也就是0.07%,最终的结果是0.42%;而如果是3年期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上浮20%的影响就是0.55%,最终的结果就是3.3%。同样是上浮20%,对3年期存款利率的影响远远大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之前不少金融机构为了拉存款推出了各种较高利率的存款产品,这种局面以后会发生改变, 中长期存款利率会下降 !

5. 银行利率上调,存款方式也都有改变,你都了解哪些?


银行利率上调,存款方式也都有改变,你都了解哪些?

6. 关于存款利率上调的问题

存款利率,顾名思义,就是你把钱存到银行以后,银行会根据利率给你利息,存款利率上调,说明如果你把钱存到银行的话,你每年得到的利息变多了,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从老百姓手里吸纳了更多的闲散资金,用于投资,促使国家经济发展。对买房的影响:假如现在有一个人想要买房,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买房是为了投资,那么这个时候他会考虑一个问题“是我买的房子升值快还是我把同样多的钱存到银行升值快”而存款利率上调也许就会改变该买房人的想法,转而把钱存入银行。第二种情况是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买房(结婚),那么他会贷款买房,而贷款的实质是银行出钱从房地产公司买入商品房,你给银行付首付,剩下的钱分若干年还清并且银行会按照现在的存款利息向你加收一定的利息,所以,存款利率越高,银行向你索要的利息也就越多,贷款买房就越不划算。希望能帮到你

7. 物价水平下降时,要保持实际利率水平不变,名义利率应( )

选C。 调低。

因为简单的来看(实际上模型会更复杂),实际利率 约等于 名义利率/物价水平,所以为了保持实际利率水平不变,物价水平下降,名义利率也要下降。

物价水平下降时,要保持实际利率水平不变,名义利率应( )

8.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对社会和消费者分别有什么影响

经济影响与银行的关系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 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  2007年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关系: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简单的说,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有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应的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有上升,这样人们的CPI指数就会下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货膨胀率。抑制投资购房  2010年10月11日,央行已将六家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至17.5%,时间为2个月,此次是自5月份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利率也从年初的15.5%提升至17%,离历史高位17.5%仅差0.5%。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事情,与普通居民关系不大;但这次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今房地产二次调控正在进行中,伴随着首付款政策的出台,商业银行可放贷金额的减少,也意味着银行房贷的进一步收紧。  2010年12月10日,中国央行宣布,自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18.5%历史高位。这是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亦是最近30天内第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度密集属罕有。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进一步抑制投资性购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3.5%,涨幅较7月份扩大了0.2%,而市预计9月份CPI还会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剧,“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在目前CPI增速过快的同时,全民投资意愿将会有所加强,而此产生的投资行为也更容易作用到房产市场,存款专备金利率事实上调,对于回笼资金抑制投资性贷款从而抑制投资是一个抑制作用,在当前房产市场调控背景下,该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近来房地产市场火热,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间接收紧房贷  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上调是间接收紧房贷。最近三个月,市场有所回暖,尤其是九月份,更是屡创新政后日成交新高。而刚刚出台不久的二次调控政策,从资金上限制购房,各地首付款比例提高到30%,二套房严格执行首付不低于50%,利率1.1倍。而此时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对于房贷市场来说,银行可放贷资金进一步的减少也意味着放贷额度降低。从而限制了开发商贷款的额度,随着市场调控的深入,市场成交渐冷,开发商资金压力或许会在几个月后显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