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2024-05-05 00:56

1.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意思是: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出处】《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扩展资料
1、《放言五首·其三》创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2、《放言五首·其三》鉴赏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2.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诗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说的“材”,主要指的是人才的德.一般来说,人才之“才”比较容易辨别,三把火烧完,三板斧抡罢,是骡子是马,就有七八分明白了.德就不是靠一时一事能看清楚的.中唐名臣张九龄说:“临事之选,仅取其才;而平日之选,在择其德.”这是经历了无数教训之后的经验之谈.
无论做什么,都要用时间来试验锻炼,才能知道真伪与内在

3.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意思是: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出处】《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扩展资料
1、《放言五首·其三》创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2、《放言五首·其三》鉴赏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4.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要知道是不是真玉,要烧三天才知道;要分辨是不是人才,需要七年的时间。”的意思。  这句话说玉,只是个比譬,主要是要告诉我们,分辨人才,是个长时间的事情。  真正认识一个人,分辨一个人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谚语说“日久见人心”,是同一个道理。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好玉要经过火焰炙烤三天,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要经过七年以上,观察考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诗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说的“材”,主要指的是人才的德.一般来说,人才之“才”比较容易辨别,三把火烧完,三板斧抡罢,是骡子是马,就有七八分明白了.德就不是靠一时一事能看清楚的.中唐名臣张九龄说:“临事之选,仅取其才;而平日之选,在择其德.”这是经历了无数教训之后的经验之谈.  无论做什么,都要用时间来试验锻炼,才能知道真伪与内在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猜一生肖  你好,答案是马  属马的人的弱点是:遇事急躁,性情固执,脾气火暴,但事过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最根本的弱点,还是属马人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所在,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弱点。这会使属马人有时产生对人不恭,甚至近乎粗暴的态度。属马人总是要求别人同属马人一样高速地工作,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时,便牢骚满腹,面露不快。属马人总是躇踌满志,但实施效果差,特别是每当有重大事情需要解决时,属马人常幼雅地满足于微小的成绩,并陶醉于其中,而且经常健忘,做事漫不经心,有时话不对题。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打一生肖   你好,答案是狗  属狗的人感情起伏大,易燥易怒。 依赖心强,杞人忧天,倔强逞勇。重理论而在现实中缺乏行动力及判断力,不可独断独行否则易遭极大的挫折。喜爱批评别人追根究底,善猜疑喜挑剔。有时会莫名的自我封闭或沉默不语。(以上各项缺点经修持是可以克服的)  事 业  事业上力求谨慎和保守,若能向外发展,可以在上半年一试。打工族若想跳槽换工作,容易找到称心的工作,同时也带来转运。切要注意的是,在外出或工作转变没有成功之前,不能走漏讯息,造成好事多磨。  爱 情  若有婚外恋情者,非常容易曝光而引发丑闻,切要注意防范了。夫妻之间可能会出现疑幻疑真,镜花水月难以琢磨,需要多一点情趣和关心,解除疑云。
  
  
  你好,答案是牛  牛有【反刍】习性,胃里食物要花很长时间重复咀嚼,一遍又一遍,使之完全消化,绝不会急就章下咽,所以牛年生的人也如此,一件事会在脑中反复思考,一遍又一遍,要自己全盘理解之后才会作决定。不过也因为如此,会在事业群中显得多虑、多问题,让他人觉得想得大多。然而,一旦作了决定就会勇往直前去执行,任何波折都会设法克服,埋首苦干。内心决定的想法会深印脑中,遇到客观上的变动,或来自临时的变化,市场变化,较没有立即应变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的决定仍然正确,所以此时又显得顽固,最好能在此时暂时放下自己的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出自哪里?  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比喻的是什么  试玉、辨材都要经历时间的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真伪优劣自见分晓。比喻人才的选拔也需要通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确定优劣。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要真正地考核一个人是不是有才干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
   

5.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
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试:试验,检验。
辨:辨别,鉴别。
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期:期限。
“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6.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是什么意思


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玉的好坏要经历长时间的火烧,如欲辨别才俊,要用更长的时间。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中的其中一首。深层的含义是告诉人们,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原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话文释义:
赠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不用龟卜和拜蓍,
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
“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
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言五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8.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比喻什么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赏析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其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读者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