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祭祀黄帝陵的情况(时间,主体,规模,参加人员,规格,形式等等)

2024-05-11 02:13

1. 我国祭祀黄帝陵的情况(时间,主体,规模,参加人员,规格,形式等等)

般是当年的清明节,“‘文革’后,都是9点50开始的。”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66岁的韩伟说,“黄帝陵祭祀的这个开始时间是取‘九五之尊’之意,由此来体现该祭祀是天子级别的,这种祭祀等级在先前历代都是国家级别。” 一、祭祀必须是天子级别。韩伟说,民间祭祀很自由,三五成群就去了,没有规模,没有议程,显示不出等级气势,凝聚力不够。
二、展现民族文化优秀的一面。“把传统文化最好的一面给大家,比如说,要抛弃烧裱、烧纸,在大殿里烧烧烤烤太麻烦了,”韩伟说,“现在民间的祭祀乐舞主题大多是关于红白喜事,或者在祭祀时找当地戏班来唱折子戏,用那些筐子、篮子、案子做祭器……这些也要取消,某个方面来说,这不是文化范畴。”
三、保证整套礼仪的完整性。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对各套礼仪结合起来的整体效果进行控制,比如整个祭祀现场色彩等方面的控制等。“不控制的话,随便拉个广告气球、横幅什么的,商业广告就全上去了。”
鸣炮是外国人的传统
2003年7月,专家组的方案进入了北京专家评审阶段。初步拟定的祭奠程序为12项:全体肃立;鸣放礼炮;敬奏祭乐;主祭就位;参祭就位;上香奠酒;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典礼告成。评审的北京学者认为,鸣炮34响不妥,因为礼仪中的鸣炮源自西方传统?d?d?d过去,海洋国家的舰队在抵达其它国家港口前,先把炮膛里剩余的炮弹全部打掉,用轰轰作响来表示和平。随后,“鸣放礼炮”被改为“鸣钟击鼓”?d?d?d击鼓9下(9为中华礼数中最高位级的数);另外被取消的程序包括:上香、奠酒以及各方阵分别就位的程序。这样,祭祀程序变为7项:全体肃立;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三鞠躬;乐舞告祭;瞻仰圣殿。
再造青铜祭器
祭器是各个礼仪环节中被关注最多的,对于使用青铜的祭器,没有专家反对?d?d?d青铜器与文字、礼仪、城市被列为古代文明四大要素,负责祭器部分的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镇烽说,“周代祭祀用青铜器,以后包括明清在内的历朝历代祭祀都用青铜,式样上都仿商周,最晚不迟于战国。唐宋时期文献记载,当时国家铸造工场专门仿造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分发到全国各地祭祀场所。”
于是,疑问都集中到了复制哪种青铜器?天子级别的青铜器是什么规格的?
在前期的考察中,专家组发现各地的祭器体量小、色泽灰暗、组合混乱、质地不一,仪仗旗帜多使用明清戏剧道具,他们认为这“缺乏严肃性”。
吴镇烽介绍,这次在西安一家公司共铸造了55件青铜祭器,花费200万元。鼎、簋分别选取了“牛鼎”和西安出土的青铜簋,作为原形进行仿制。他说:“复制铸造时,只有一两个是在实物上丈量的,其它几乎都根据照片来制作,比如最漂亮的牛鼎,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里,只能对比照片仿制。原物高度只有30多厘米,我们放大到了近两米高。”
吴镇烽说,“根据《周历?仪礼》记载,诸侯祭祀用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两簋,只有国家最高等级、天子祭祀时才能用九鼎八簋。”本次祭祀,轩辕殿内、黄帝像的正前方放上了象征国土社稷的从小到大9个青铜鼎。
为了区别于其它祭器并凸显时代感,每个青铜祭器上都刻上了“赫赫吾祖,德惠永长,祚我中华,弥刚弥强,载宁九州,民富小康,鼎铸盛世,用祀永享。黄陵祭器,甲申年春”的类似文字,该铭文为吴镇烽所拟。
在这次为黄帝陵祭祀所制的青铜祭器中,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是其中的明星。“编钟是目前最好的,按原大复制,65件,花了200多万,”对于复制自战国时代的曾侯乙编钟,吴镇烽赞不绝口,“每个编钟上的铭文都是挫金的?d?d就是在制作过程中,钟上字的位置凹进去,然后浇铸上黄金,挫平?d?d光挫金就用了10多万元。”
曾侯乙编钟20多年前在湖北随州被发掘,是中国目前出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编钟,重5吨,最大的钟高约1.5米,重202公斤。在黄帝陵祭祀的全套祭器中,被称为“最为宝贵”(与编钟相对的是32件仿江陵彩绘石编磬)。
编钟制作方、湖北博物馆的马业平介绍说,这是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一套编钟,在之前的普遍认识中,中国古代音乐只有五声音阶,而制造于战国时代的这套编钟不但有六声七声,甚至还有十二半音,与国际通用的c大调同列。先前的乐器,每个振动基频只能产生一个音,战国时代的工匠通过编钟的合瓦形改变振动模式,让它产生出了不同的音。每个钟的各敲击点上都刻有音调的名称: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等。
曾侯乙编钟上的纹饰相当复杂,完成翻模需要几十个步骤,主要程序是,硅橡胶模-蜡模-硅溶胶-灌铜:首先,用一种国产硅橡胶在曾侯乙编钟上翻模,这种材料是中性的,对金属没有任何腐蚀,并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缩小翻模所带来的收缩比。然后将硅橡胶做成蜡模,用耐火材料把蜡化掉,留下空壳,再浇灌铜水进去……
“编钟上的某些纹饰比头发丝都要细,每个复制过程都将不可避免地使编钟塑形在细微处减弱一点点,”马业平说,“何况编钟不同于普通青铜器,除了复制外形,音色、音阶也必须相同。在形状全部复制完后,要根据青铜物理特性来细微调制,改变每个编钟的厚薄度,把音分的误差缩小到最低。”
马业平说,这次在复制的每个步骤中都加入了一些不便透露的新技术,最终的复制品相当棒?d?d?d编钟复制在形状上的误差允许范围是2%,这次被控制在了1%;大钟音色误差允许范围是正负12音分(非常专业的小提琴手对音乐的最高分辨率是5音分,这是普通人耳朵根本无法分辨出的差别),该复制品的误差最高为-4音分,小钟的音分误差甚至在正负1音分以内,80%的编钟误差指数都是0。
黄色佩巾:从汉代文化寻找灵感
围绕这次黄帝陵祭祀而设计的各个分方案中,服装设计众口难调。一开始有专家设计了仿汉代的主祭人袍服,但北京的专家评审认为袍服看上去有宗教化的感觉。另一个难题是,参加祭祀的共有3000多人,胖瘦、高矮不均,很难让每个人都能穿上合适大小的衣服。
数千个祭祀者的衣服必然会出现色彩差异及服饰造型的区别,为了能够达到整体划一的视觉效果并符合现场气氛需求,负责祭祀服装设计的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教授张莉设计了长为180cm的黄色佩巾?d?d?d它的好处在于,满足了视觉上的统一、佩戴方便、可留作纪念,并且不受季节气候、高矮胖瘦限制。
张莉说她这次的设计总体上是从汉代的文化中寻找灵感,并兼顾了地域特色,以汉代瓦当、画像砖等纹饰为点缀。她认为黄色是跟人最贴切的颜色,早在《周易》中便得到空前的推崇,在汉代开始受到青睐,从此成为中国皇室的专宠。黄色寓意传统文化,代表“阴”、“地”,与祭祀现场大片代表“阳”、“天”的红色正好搭配,何况是在陕西的“黄”土地上祭奠“黄”帝。
据韩伟介绍,有关部门在西安第三印染厂为这次活动共订制了4000套祭祀佩巾。
乐舞歌声
对于乐舞的方案,陕西省的评审会提出了“希望舞蹈表演人物规模应考虑礼制问题”。诸如此类的精巧设计在祭祀乐舞表演中随处可见:乐舞歌声来自120人合唱队,象征12亿中国人;古装舞蹈人员走12步一拜,象征一年12个月;演出人员总共365人,象征一年365天。
身着古装的表演人员来自陕西省歌舞剧院、西安音乐学院、第四军医大学以及黄陵县中学,或歌或舞的他们,让祭典的时空产生了错觉?d?d祭祀乐舞的总编导王宏说,上一次以这样的乐舞祭祀黄帝,还是在2000多年前。
《黄陵县志》上记载古代的祭祀,有歌词、曲谱,但乐舞这一祭祀程序很是少见,在民国时甚至不存在了,王宏说,当时祭祀只有奏乐,用日常流传的中国民乐,比如唢呐。

我国祭祀黄帝陵的情况(时间,主体,规模,参加人员,规格,形式等等)

2. 我国祭祀黄帝陵的情况(时间,主体,规模,参加人员,规格,形式等等)

黄帝陵祭奠仪式共有七项议程,即:全体肃立;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瞻仰祭祀大殿,拜谒黄帝陵。祭奠开始时“鸣钟九响,击鼓三十四咚”,前者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最高礼数,后者则代表着中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和宝岛台湾,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在整个公祭典礼中,场面最壮观的是祭祀歌舞,气势恢宏、震撼人心。整个祭祀歌舞分为“云纪”:表现黄帝的恩德向雨露一样;“夔鼓”:表现黄帝部落的征战操练以及中华民族的最后统一;“瑞德”:表现黄帝时期人们耕作以及幸福的情景;“驭龙”:表现中华民族永远祭奠黄帝,希望海外华侨和全世界华人能联系在一起,以及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与对黄帝的崇敬心情。

3. 黄帝陵祭祀时间,主体,规模,人员,规格,形式

黄帝陵祭奠仪式共有七项议程,即:全体肃立;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瞻仰祭祀大殿,拜谒黄帝陵。祭奠开始时“鸣钟九响,击鼓三十四咚”,前者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最高礼数,后者则代表着中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和宝岛台湾,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在整个公祭典礼中,场面最壮观的是祭祀歌舞,气势恢宏、震撼人心。整个祭祀歌舞分为“云纪”:表现黄帝的恩德向雨露一样;“夔鼓”:表现黄帝部落的征战操练以及中华民族的最后统一;“瑞德”:表现黄帝时期人们耕作以及幸福的情景;“驭龙”:表现中华民族永远祭奠黄帝,希望海外华侨和全世界华人能联系在一起,以及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与对黄帝的崇敬心情。

黄帝陵祭祀时间,主体,规模,人员,规格,形式

4. 黄帝陵祭典的主要价值

天下第一陵。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

5. 黄帝陵祭典的主要内容

古代中国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仪·郊特》),因而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祀,黄帝去世后,对黄帝的祭祀又逐渐显现出一种新的迹象,黄帝不但作为华夏族的始祖,还赢得其它部族的崇敬。随着历史的演变,黄帝陵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国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大致可分为公(官)祭,民祭两种形式。公祭:远古对于祖先的祭祀主要是郊、祖、宗三大类,所谓郊,就是在祭祀上帝的时候同时还祭祀祖先。黄帝崩,当时人们自然要根据传统习惯祭祀黄帝。据马骕《绎史》引证《竹书纪年》及《博物志》:“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对象和内容都是互不统属的。《左传》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所以黄帝的祭典也可能在本族内部流行了相当长的时期,在当时祭祀始祖的禘礼中,黄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两汉至清未时期,黄帝祭典开始成为定制,只有个别细节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大致有三类内容。其一是作为天帝之一在郊祭天地的大典中得到附祭。其二是作为历代帝王之一在历代帝王庙中被祭祀。其三是作为帝王陵寝之一的黄帝陵受到祭祀。作为始祖的黄帝祭祀据《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和夏后氏都将黄帝视为自己的始祖加以祭祀。在古代,祭祀始祖的具体礼仪可分两类:一是在祭天之礼中配祭始祖;二是在宗庙举行的禘袷之礼和时享之礼中加以祭祀。祭天之配祭礼仪,它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程序:其一、斋戒。其二、陈设。安置黄帝神主于上帝神主之左,在黄帝神主前,也陈牛、羊、豕三牲及其他祭器。准备相应祭品。其三、祭日晨。礼官请上帝神主至神坛时,也请黄帝神主。皇帝就祭坛。皇帝是上帝神、黄帝神主前上香,请神降临。并奠玉帛、进俎。其四、皇帝及众官俱跪读祝文,读祭文毕,皇帝再向上帝神和黄帝献爵。其五、行亚献礼。其六、行终献礼。其七、饮受福胙,撤馔。其八、送神,望燎。黄帝作为始祖被祭祀,最重要的祭地就是祖庙。后世一般把陕西黄陵县的黄帝庙视为黄帝祖庙,从唐代宗大历七年以至后来的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多次对黄帝庙进行了整修、修葺。祭文:唐代《大唐开元礼》规定,皇帝在向上帝(包括五方帝)恭读祭文:维某年多次目朔日,用致火香祀于皇天上帝,优惟庆流长发,德冠思文,对越昭升,永言配命,谨以制帛牺齐,粢盛庶品,式陈明荐,侑神作主、尚享。作为天帝之一的黄帝祭祀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和发展,出现了六天说,而黄帝作为五方帝之一,在郊天之礼中得到附祭,有时还得到特祭。在天帝祭典中与黄帝之祭有较多关系的有圜丘祭天和“五郊”。中国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列强的侵略面前,为了救亡图存,有识之士大声呼唤改革中国社会。在这种民族、民主思潮的激荡之下,原有的种种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国家的象征决非一姓之私,它应该是全体国民共同认可的精神领袖,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核心。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这种象征,他们认为黄帝就是中国民族的“始祖公公”。黄帝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石:第一是黄帝创始了中国政治的民本精神,黄帝一心一意为民众谋利益,与民甘苦与共,急民之所急。据说他曾经在巾几上写有铭文:“予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至夕”(《黄帝巾几铭》)。黄帝作为历代帝王之一在中央的三皇五帝庙中得到祭祀,其祭时一般是春、秋两次祭祀。可以断定,在唐玄宗天宝六年,即已有比较固定的祭礼、祭器规定,而这些规定一直延续到清代,只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正因为他把民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有他的时代极其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同时,黄帝的民本政治思想还影响到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第二是黄帝创始了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黄帝奠定了中华民族在独立自尊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它既信仰本族文化的生命力,又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第三是黄帝创始了中国学术的经世精神。在黄帝时代,宗教、学术与政治融为一体,没有哪一种学术不是从实践中来,也没有离开实践的学术,正因为黄帝时代的学术重在经世,乃有黄帝时代实证性的学术成果。民祭:民国年间祭黄帝陵的仪式,据吴致勋(湖南湘潭人,民国31年为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秘书)《谒陵恭纪》记载:首先是祭陵场所的布置:陵前搭一棚为临时祭亭,棚中置一桌,陈设酒礼、果品、祭菜(十碗)、杯箸、香炉、烛台、面花(十余件,式样颜色,颇著匠心)、花圈(两个)。谒陵程序为:⑴全体肃立⑵奏乐(军乐队奏哀乐)⑶主祭者就位⑷参祭者就位⑸上香⑹献爵⑺献花⑻恭读祭文⑼各界代表就位⑽击鼓鸣钟⑾奏古乐⑿祭奠(敬献花篮、花圈,群众代表敬献三牲祭品,上香,烧纸,奠酒等)⒀行三鞠躬礼⒁恭读祭文⒂鸣放鞭炮、绕陵一周(由鼓乐队前导,主祭、陪祭人依次绕行)⒃祭陵留影⒄植纪念树民祭活动除保持了公祭活动中的一些内容外,更突出了民间性,增加了鼓乐队、唢呐队、仪仗队、三牲队。在祭陵仪式里还增加了新的内容。

黄帝陵祭典的主要内容

6. 黄帝陵祭典:流行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祀典礼仪


7. 黄帝陵公祭活动在每年的什么节时举行?


黄帝陵公祭活动在每年的什么节时举行?

8. 黄帝陵祭祀流程

祭天之配祭礼仪,它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程序:
1、斋戒。
2、陈设。安置黄帝神主于上帝神主之左,在黄帝神主前,也陈牛、羊、豕三牲及其他祭器。准备相应祭品。
3、祭日晨。礼官请上帝神主至神坛时,也请黄帝神主。皇帝就祭坛。皇帝是上帝神、黄帝神主前上香,请神降临。并奠玉帛、进俎。
4、皇帝及众官俱跪读祝文,读祭文毕,皇帝再向上帝神和黄帝献爵。
5、行亚献礼。
6、行终献礼。
7、饮受福胙,撤馔。
8、送神,望燎。
黄帝作为始祖被祭祀,最重要的祭地就是祖庙。后世一般把陕西黄陵县的黄帝庙视为黄帝祖庙,从唐代宗大历七年以至后来的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多次对黄帝庙进行了整修、修葺。



祭祀用品
黄帝陵祭祀活动是一项庄严而神圣的祭祀活动,在祭祀中,非常注重具体礼仪程式,在祭祀物、供奉物品、仪仗、乐队、歌舞、傧相上要求相当严格。
1、祭祀器物。鼎一列9件、簋8件、豆8件、尊4件、壶4件、爵4件、小爵3件,烛台4件,香炉1件、承酒盘1件,编钟一套、编磬一套。
2、祭祀仪仗旗帜(50面):太常旗面杏黄色,绘青色日月星辰,升龙降龙,之朵和波涛,一口旒主。黄麾绛色帛制作,上有朱丝小盖,四角垂佩,下有横板作碾玉纹。
3、仪仗旗、门旗、龙旗、日月旗、金木水火土五星旗、风云雷雨旗、四渎旗、五岳旗、二十八宿旗、猛兽猛禽旗(熊、黑、貔、貅、虎、雕、鹰、鸢旗各一面)。
兵仗8对(16件:包括铖二、戚二、斋二、刀二、戈二、载二、予二、殳二)。

4、供奉物品(祭品)三牲(牛、羊、豕),花供(面花),谷物、瓜果、酒、香、玉帛、祝帐(祭文、木刻)花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