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道审计问题想请教高手

2024-05-11 00:56

1. 还有一道审计问题想请教高手

审计方法:核对法      凭证对账簿
存在问题:企业结转材料成本超支差9600元
调整意见:月初超支10800,原材料余额300000,材差率为3.6%
5月购入,节约43200,材差率为-1.2%了 (10800-43200)/(300000+2400000)
领料时,结转材差节约5760(480000*1.2%)
附:
存货审计程序表

被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查验人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索引号:A 8(P) 

截止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人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一、审计目标:

①确定存货是否存在;②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③确定存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④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的计提是否恰当;⑤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⑥确定存货年末余额是否正确;⑦确定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
 索引号
 
①核对报表与各存货项目总帐、明细帐的余额是否相符;
 
 A 8(P)
 
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实际存在,可通过参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监督性盘点,或审计日直接实施对存货的抽查盘点,并倒推至资产负债表日以检查的存货数量的正确性,同时关注存货的品质状况;
 
 
 
③获取存货盘点、盈亏调整和损失处理记录,检查重大存货盘亏和损失的原因,判断其合理性,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及时正确入帐;
 
 
 
④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存货增减变动的有关帐簿记录和原始凭证,检查有无存货跨期现象,如果重要 ,须作适当调整;
 
 
 
⑤选择重点抽查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采购、加工、入库的原始凭证,核对其品种、数量和实际成本与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委托加工成本及生产成本帐户的入帐金额是否相符;
 
 
 
⑥选择重点抽查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领用、加工、发出,核对其品种、数量和实际成本与生产成本、产成品(库存商品)的销售成本等帐户的金额是否相符;抽查存货的领用、加工、发出的计价成本是否合规,存货成本结转是否正确;
 
 
 
⑦检查存货跌价损失准备计提的依据、方法是否合规、合理,是否经授权批准,前后期是否一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⑧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特点和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查核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归集是否合理,前后期是否一致;
 
 
 
⑨可以采用抽查一个月的主要产品成本,费用项目的核算和分配的方法,确认其范围和分类是否符合规定,材料成本计算是否正确,采用计划价格核算的差异分配是否正确;人工成本计算是否正确分配,分配是否合理,有无应由工程成本负担的人工费用;制造费用是否有不属于本科目的费用列入,费用开支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
 
 
 
⑩检查在产品,产成品的计算记录和其他有关记录,审核在产品和产成品的计价及成本核算是否正确;
 
 
 
⑾验明存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和报表附注上恰当披露。
 
 
 

三、审计结果

上年末审定数
 未审数核对
 索引号
 调整分录金额(+-)
 重分类分录金额(+-)
 审定数
 
索 索引号
 项目
 金额
 





 
 报表数:




明细帐:









 
 
 
 
 
 
审计结论:经审计后无调整事项,期末余额可以确认。 □

经审计后调整后,余额可以确认。 □

因 原因,期末余额不可以确认。 □

还有一道审计问题想请教高手

2. 我们是否应该在做内部审计时坚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做内部审计“工作时”要坚持的是公平、公正、依法、依规。而内部审计所说的独立性是管理体制上的“独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而言的,它的“独立”是不受其它部门或人员的干涉,尤其是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能受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干涉。要公正独立的开展审计工作。
 
现在内部审计有三种管理模式,一是受公司最高决策者(如董事长或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并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向最高决策者负责,并报告工作。但这种方式的内部审计机构很少,一般在较大型的企业集团才采用,但这是最规范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模式。二是受公司总经理的领导,内部审计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目前采取这种方式的很多。三是受分管副总经理领导,或有的企业在财务部门分设一个专门负责内部审计的机构或人员,目前这种方式的也很少。
 
从以上所说的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否坚持“独立性”最主要的还是看内部体制如何确定,说白了就是看内部主要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如何。但无论如何,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永远是内部审计工作追求的目标。

3. 求公司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或者相关书本!

内部控制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问题讨论

  (一)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概述

  为了论述方便,首先简要分析一下内部控制审计的分类。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不可能都针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更多情况是对其中部分展开。按照涉及内部控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1、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审计,所谓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是指对某个业务循环实施的控制,这种审计按照经济组织的业务纵向展开,专门审计业务循环内部控制;2、非独立部门内部控制审计,这种审计专门针对某个不独立的部门或机构所涉及的内部控制,所谓不独立,是指财务上不独立,没有独立的财务机构,也不单独核算;3、独立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这种审计是对经济组织所属的独立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独立单位是指财务上独立的,可以是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也可以是子公司,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分公司,它们自己本身可能有一套内部控制,同时还要执行经济组织作为整体的内部控制。这三类审计各有各的特点,但在审计程序上,由于独立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相对较复杂,程序最全面,因此以下即以其为蓝本讨论。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与其他审计中作为审计程序的内部控制评价应该有相似之处,因为毕竟两者都是以内部控制为焦点而展开,但由于服务的目标不一致,在程序上也有差别。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是:1、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2、初步评价控制风险;3、实施符合性测试;4、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作为一种单独开展的审计,了解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这些准备工作是必须的,因为对内部控制需求越强烈的经济组织,其规模越大,这是必然的;在大规模的组织里,管理高层、各个下属机构的诸多具体的基本情况内部审计人员不可能都熟悉。了解基本情况是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条件,否则无从下手。同样大规模的组织内既存在针对整个组织的控制,也存在针对某个部分或某个下属机构的控制,内部审计人员也不可能都熟悉,因此了解内部控制也是必须的。在了解内部控制阶段,还必须初步分析所了解信息,以初步确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规划要实施的符合性测试程序。接下来与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样,实施符合性测试,以获得遵循性的评价,同时最终确定健全性和有效性。最后归纳总结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

  总结上述,本文认为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为:1、了解基本情况;2、了解内部控制;3、实施符合性测试;4、提出审计报告。下面即以该程序为主线展开讨论,其中提出审计报告在内部审计报告中讨论。

  (二)了解基本情况

  了解基本情况,是了解所要审计内部控制所涉及单位的基本情况,这些情况是展开审计的必要准备和基本条件,影响着整个审计的过程和结果。这些基本情况包括:1、单位所属的行业和历史沿革(着重于管理沿革);2、单位组织结构、各机构的人员规模和岗位结构;3、单位资产规模、生产经营或专业服务的特点规模;4、主营业务及辅助业务类别、业务量;5、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组织;等等。这些基本情况可以通过询问管理人员、查阅相关文件、会计和统计资料等方法来获得。

  基本情况获得后,审计人员就要适当利用自己专业判断,确定以下内容:1、业务循环及其大致内容;2、必须控制的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3、内部控制应有的严谨程度;4、审计应该投入的人力及分工和时间预算。确定业务循环及其大致内容实际是划分业务循环的过程,确定的是审计展开的主线;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是必须控制的,确定它们就是确定审计的重点;内部控制的严谨程度是与独立单位的规模相关的,规模较小的单位内部控制程度就相应较低,衡量标准就不能太高,实际这就是确定衡量标准的问题,提出设计意见时必须考虑;确定投入的人力和时间预算是为了保证整个审计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审计质量。

  下一步工作是制定审计总体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上述基本情况获得后审计人员所确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的范围,即业务循环及内容,审计的重点,即必须控制的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审计组人员构成、分工和时间预算。这个计划在以后审计过程中还要适时调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业务循环的划分。业务循环的划分是将若干个关联的经济业务或管理活动组合在一起。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其中这些经济业务就是基本的业务循环划分,但目前有多样化的趋势,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就提出预算管理、资讯管理等管理作业。业务循环是以后审计程序展开的主线,了解内部控制和符合性测试都按照它来组织,因此划分业务循环影响到整个审计的组织、效率和质量。一般来说业务循环应按下列原则来划分:1、覆盖单位所有业务及其各个环节;2、每个业务循环能反映出所涉及业务的共同性质特点及其全部过程;3、有利于审计的组织安排。

  (三)了解内部控制

  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

  要了解内部控制,首先要解决内部控制的构架问题。1988年美国AICPA提出内部控制结构即控制环境、控制结构和会计系统,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即采用这种观点。1994年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作业、信息与沟通、监控。内部控制要素是内部控制结构的纵深发展,在内容上进一步完善,在内部环境上更注重员工的素质,增加风险评估强调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分析相关风险,构成风险管理的基础,将会计系统扩大为信息与沟通,更强调信息的内部传达,增加监控要素将内部控制的执行纳入进来。由于COSO报告提供出的内部控制理论很全面,更加接近内部控制的本质认识,而内部控制的建设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本文认为,在我们目前的条件下,我们应采用COSO报告的观点,以它的框架为指导,同时鉴于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落后的情况,应更加注重控制作业和监控,即如何建立起健全有效的控制程序与政策以及它们的实际执行,在控制作业完善的带动下,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也逐步完善,同时逐步转变管理观念,提高员工素质,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具体组织结构,使控制环境得以改善。

  由于内部审计充当监控的主要角色,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履行监控的职责,因此了解内部控制阶段对监控的了解可以置于次要地位;又由于风险评估的风险是管理层和作业层控制目标因内外部风险因素影响而不能实现的风险,对它进行评估后设置相应的控制作业来控制,而内部控制审计要做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评价控制作业是否能控制住风险,实现控制目标,实际就是风险评估过程,因此风险评估不做了解,而在接下来的分析工作中进行。由于控制作业实际就是控制程序与政策,为了理解直观起见,本文就称其为控制程序与政策;由于内外部信息和它们在单位内外部、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流动可以构成一个系统,因此信息与沟通可以合称为信息系统。总结上述,本文认为内部控制审计要了解的内部控制要素为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与政策及信息系统。

  如上所述,了解内部控制以业务循环为主线展开的,即按业务循环逐个循环了解,这些循环构成单位整体,这是横向的;同时针对每个循环的控制,分别去了解它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与程序、信息系统,这是每个循环的控制的纵向构成,是纵向的了解。横向纵向的交叉了解构成了解内部控制程序的骨架。

  了解控制环境是了解影响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因素,提供内部控制构成基础好坏的证据,同时为分析内部控制健全性有效性和遵循性好坏的原因提供证据素材。了解控制环境的内容实际就是控制环境的内容,按照COSO报告,控制环境包括:1)、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2)、员工的胜任能力;3)、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4)、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5)、组织结构;6)、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式;7)、人力资源政策。这里主要是针对各个业务循环所涉及的部门、人员、方法来说的,其中第3点是针对整个单位,实际在了解基本情况程序中就已进行。

  了解控制程序与政策,就是了解控制目标实现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它是了解内部控制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每个业务循环都可分为若干个作业,而每个作业都要设置若干控制程序和政策来控制,我们本文把这些作业称为控制点。比如制造业的销售与收款循环可分为接受定单、核准信用、发运商品、开具发票、应收账款与记录、收款、退货及客诉处理等作业。在业务循环的划分阶段,已经取得了业务循环大致内容的了解,在了解控制程序与政策阶段,应进一步了解,去获得足够信息来进一步确定业务循环内的各个作业,然后针对每个作业,去了解所采取的控制程序与政策。

  了解信息系统只要是了解单位内外部信息记录载体,以及沟通方式。外部信息载体包括记录市场份额、法规要求和客户反映等信息的资料,内部信息载体包括业务申请审批报告、各种分析报告、进行控制作业形成单据、会计资料等等。沟通方式包括政策手册、财务报告手册、备查簿、口头交流、管理示例等。

  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可采取的方法与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中的一样,大致查阅控制文件和控制信息记录载体、询问有关人员、观察作业的进行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等等。

  初步分析健全性和有效性

  在对内部控制获得了解后,就可以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分析,以规划将要实施的符合性测试程序。初步健全性分析主要是分析哪些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或作业应该设置控制而未设置。这些业务在了解基本情况中已获悉,而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作业则在了解控制程序与政策中已了解,通过了解控制程序与政策能知道它们是否设置控制。

  初步有效性分析主要是针对控制程序与政策而实施的。这实际就是初步的风险评估。初步有效性分析首先要分析确定各个业务循环、各个作业的控制目标,然后再分析所了解到的控制程序与政策,看它们是否能实现控制目标。对于控制有缺陷的可以提出初步的改进意见。

  初步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后就可以规划将要实施的符合性测试。一般来说对于以下情况就可以不进行测试:1)对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初步评价为无效;2)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已知对某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未得到遵循;3)在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已知对某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得到很好遵循;4)虽对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设置控制但未发生相关业务。而以下情况就可以考虑进行大范围的测试:1)相关业务大量发生的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2)相关业务虽不大量发生但涉及金额相对较大的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3)控制程序相对复杂的控制。规划结果应记入审计计划,并对审计计划做相应调整。

  记录内部控制

  制度基础审计理论中记录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文字叙述,调查表,核对表,流程图。本文认为作为记录方法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采用。对于控制环境的记录,一般是文字叙述,按照上述控制环境的几个方面来记录。了解基本情况程序也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记录。记录要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记录内部控制主要是记录控制程序与政策和信息系统。采用的方法以上四种都可以采用,但以调查表最为常用。在本文中,即讨论调查表改进和特殊运用。

  一般,调查表的调查内容是有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自行设计的,但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本文认为,鉴于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薄弱和人们对内部控制该如何知之甚少的情况,调查表应该引入标准内部控制作为导引,以配合政府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标准内部控制是指针对某个业务或作业由权威部门设计的标准控制。比如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就是标准的内部控制。对于各类型单位共有的业务或作业,如货币资金业务、固定资产业务融投资业务等可由财政部门制订统一标准;对于具有行业特性的业务或作业,如生产循环、销售及收款等主要针对制造业,则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分别制订,供不同行业采用。在调查表中引入标准内部控制,要从权威部门制订的针对各业务或作业的标准内部控制中,按业务或作业内部若干个控制点抽取提炼出对控制点的标准控制程序和政策,作为调查表的调查内容。调查控制程序和政策时就循其进行。同时由于引入了标准内部控制,对单位特殊的控制程序和政策可能就无法调查得到,而那些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将调查表与文字叙述结合起来,加入单位实际做法的叙述。结合的方式就是在每个控制点控制调查内容下面单设一行,用来记录单位的特殊做法。

  (四)符合性测试

  1、符合性测试的实施

  符合性测试包括设计测试和执行测试,设计测试即健全性和有效性测试,执行测试即遵循性测试。健全性和有效性在了解内部控制程序中已做过初步分析,但由于了解阶段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彻底,如通过询问得知对投资业务的控制,但是讲述人所述是否真是如此,是否全面,需深入了解,还由于有效性健全性初步分析结果需进一步获得证据确证,如通过分析认为对某控制点设置的控制能达到控制目标,但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因此需要通过测试进一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证据来确证。执行测试是符合性测试的主体,主要是检查内部控制是怎样执行的。

  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测试,主要要做如下工作:1)更深层次地了解单位的内部控制,作出更准确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2)获得进一步支持健全性和有效性初步评价结果的证据;3)检验在了解和初步评价内部控制阶段所作的重要专业判断和分析。进行内部控制执行测试,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对业务循环和关键控制点设计的控制是如何具体组织应用于实际的;2)控制是否一贯执行;3)是否由控制规定职务的人来执行,其中后两个是重中之中。

  《独立审计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提供了三种符合性测试方法,即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询问并实地观察未留下审计轨迹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重新执行相关内部控制,三种方法可单独或合并使用。本文认为符合性测试方法应以检查为主,同时辅以观察和询问。因为控制执行一贯、规定职务人执行是重中之重,而控制执行中留下的审计轨迹亦即控制信息载体能反映出这两者,检查控制信息载体就能了解到这两者,在检查的同时通过观察和询问获得控制具体应用的证据。检查控制信息载体,即针对每个业务循环所涉及的单证、报告、合同等控制信息载体,抽取其中部分,检查执行各个控制点下各个控制程序与政策留下的记录,推断出是否得到全面一贯的执行。抽取工作采取属性抽样技术来进行,基本与内部控制评价中的相同。样本量的大小根据了解内部控制阶段的规划确定,样本采用随机选样或系统选样的办法选取。

  2、遵循性评价

  遵循性评价主要针对控制点控制内的各项控制措施。内部控制的实际遵循情况是个程度概念,遵循与不遵循只是它的两个极端,本文认为对遵循性的评价应采取评级的办法,以更好的反映遵循程度。遵循性级别最好分为四个到六个等级,等级太少难于准确衡量遵循程度,等级太多难于把握等级之间的差别,由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级别;每个级别还应确定应提的审计意见,如遵循性分为A、B、C、D四个级别,被评为A级的,提出执行较好的意见,B级提出应加强的意见,C级提出应重点加强的意见,D级提出特别提示加强的意见。评级时审计人员主要根据属性抽样结果,同时综合考虑通过观察询问得到的控制应用于实际的情况,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评判其遵循性级别。

  本文认为,评定级别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要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进行评级提出各种加强意见是为了实现督促内部控制执行的审计目标,而发现控制具体应用于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现因控制未很好执行而导致财产损失、信息失真、效益下降等问题则是为了检查内部控制执行。对遵循情况评级后评价时更应注重建设性意见的提出。

  3、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通过设计测试既可能获得健全性和有效性初步评价须修正的补充证据,又可能获得确证初步评价结果的证据,因此这个阶段的评价主要工作一是综合了解和测试两阶段所获得所有资料,对健全性有效性作出最终评价;二是针对不健全和控制无效或有缺陷的地方提出审计意见。

  健全性评价主要针对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或作业,主要应注意三种情况:1、控制文件中没有规定控制,测试程序中也未发现实施了控制;2、控制文件中没有规定控制,经询问相关人员得知设置了控制,但经测试没有实施控制;3、没有控制文件,其他了解方法也不能得知是否设置控制,但经测试已实施控制。前两种情况就应对相应业务或作业提出控制不健全的意见,后一种应认为实际是健全的,但应提出健全控制文件的建议。

  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未采用标准内部控制而实施特殊控制的情况,对采用了标准内部控制的也要做简要分析,因为标准内部控制可能不适于单位,而且一些控制政策需要按照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自行制定。有效性评价首先要分析确定对各控制点实施控制应达到的目标,本文认为可以在内部控制系统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控制点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对现金收入的控制程序,根据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目标,分析确定其目标为保证现金收入以真实金额真正流入单位,根据保证信息记录的真实完整确定控制目标为保证现金收入都真实无误的加以记录,根据提高运营效率确定目标为提高现金流入单位的速度,根据保证遵守国家法律规章确定目标为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相关规定。各个控制点控制目标不一定与控制系统目标一一对应,有些系统目标对某些控制点可能不适用,如采购验收这一控制点的控制目标就与“保证遵守国家法律规章”无关,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目标确定后再分析控制点控制的各项措施是否能达到控制目标。

  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财产损失、效率低下、违法事件等问题,应特别注意分析其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原因,如果是因健全性和有效性导致的,那么这些问题既是健全性有效性初步分析的确证,又是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设意见的重点。

  健全性有效性评价的重点在意见的提出,是为了实现补充完善、再生内部控制的审计目标。对有效性的评价实际上是有效性分析和改进意见形成的混合体,分析的过程中意见也就可以有针对地提出,而且改进意见是目的。健全性的评价实际是确定未控制的业务或作业和针对其建立内部控制的过程,主要工作在后者。可以看出有效性评价和健全性评价在基本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内部控制建立的方法,因为有效性分析和改进意见的提出实际也是在确定控制目标、分析风险、提出控制措施。因此内部控制建立方法是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对实现审计目标的要件。

  关于内部控制建立的具体方法本文不再详述,只提出一点意见。本文认为,在健全意见和有效性改进意见提出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标准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方法的运用。标准内部控制前已述及,为配合政府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对于特定业务或作业,应注意运用相应的标准内部控制,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这对健全性意见的提出更具实际意义。内部控制方法在前述2001年我国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有规定,它们是:1)组织规划控制,包括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不相容职务设置,不相容职务为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2)授权批准控制,包括确立合理的授权批准范围、层次、责任和程序;3)文件记录控制,包括机构职能和授权批准权责文件、岗位说明书、业务程序手册、业务处理凭证、会计资料系统,或类似的文件,以及这些文件的宣传认知;4)预算控制,包括预算体系的建立、编制和审定、指标的下达和落实、执行授权、执行过程控制、预算差异的研究和反馈、预算的考核及奖罚体系;5)财产保全控制,包括限制接近、定期盘点和核对、记录保护、财产记录控制、财产保险;6)职工素质控制,包括职工聘用、培训、考核、轮岗、奖惩、晋升、解聘;7)风险抵御控制,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合同风险、信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8)内部报告控制,包括生产报告、经营报告、财务报告、特殊事件报告,以及报告的处理;9)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包括系统组织和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文件资料、数据、网络安全控制,输入输出控制、处理控制。这些方法对建立和改进意见的提出能发挥出指导和衡量的作用。

  (五) 内部审计报告

  与其他审计报告一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也是对审计结果的总结。在提出审计报告前,审计人员应重新检查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资料,做如下一些分析:1、是否了解研究了单位所有重要控制;2、所作分析判断是否得到了测试的证实或有足够的证据支持;3、是否遗漏了其他需要考虑的影响最终评价的客观事实;4、最后的健全性有效性遵循性评价是否适当,有足够的证据支持;5、出现了那些因内部控制导致的重大问题,哪些人员严重违反内部控制且已致严重后果;等等。审计项目负责人还要复核审计底稿,之后就着手准备撰写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报告应突出重点,一些细节问题只要通知当事人或主管人员就可以,不必在审计报告中反映,还应便于理解,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专业术语尽量用易懂的词句代替。关于报告内容本人认为应包括如下:1、单位基本情况简介;2、内部控制体系介绍;3、内部控制健全性有效性遵循性评价及具体意见;4、因内部控制导致的重大问题及有关人员严重违反内部控制且已致严重后果的事实和处理意见。其中关于健全性有效性遵循性评价及具体意见只反映存在问题的各个控制,运行良好的不必反映。报告格式本文认为无须固定,只要能充分反映出上述内容即可。

  审计报告应经过审计组的全体讨论通过方可,而且在定稿前应与所设计执行人或管理者沟通,听取他们对审计建议的意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审计意见质量,使其能更好地得到执行。审计报告向内审机构主管报出。报告批准后,对于重大控制问题最高领导层还应组织听证会,组织人员落实审计意见。审计完成后内审机构应及时组织回访,以检查督促审计意见的执行。

  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还是新事物,在加紧建设内部控制的大环境下,它的许多问题必须加紧讨论,得出统一认识,以促使其尽快更好地发挥出作用。

求公司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或者相关书本!

4. 审计学的大神来帮忙

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购货发票是来自外部的凭证,比内部的收料单可靠。 
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入库单。 销货发票正本还要在外部流转,产品入库单是单纯内部凭证,发票副本比产品入库单可靠。   
3、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工资发放单一般有领用者签字,比工资计算单可靠。
4、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存货监盘记录是监盘人员监盘过程的记录,是盘点表的基础, 比存货盘点表更可靠。
5、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银行询证函是注册会计师寄发且回收的,比银行对帐单目的和信息可靠程度高。
6、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领料单由多部门流转 ,有审批程序控制,而成本计算表仅在财务部门流转。所以领料单比成本表可信度高。

5.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有何特征

(一)审计对象的确定性内部审计对象是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这种单一的审计对象,有利于审计人员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编制审计工作中期、长期计划,有利于抓住审计重点,揭示主要矛盾,寻找相应对策予以改进,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协调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关系。
(二)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可以对部门、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审计,又可以对部门、单位的计划、预算、合同、协议等进行审计还可以对部门单位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进行审计。
(三)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的一个职能部门,一方面,审计人员的行为受到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牵制,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利益又与部门、单位的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对的、不充分的。
(四)审计目的的内向服务性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一样,都具有监督与服务双重职能。但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外部审计侧重于外向监督,内部审计侧重内向服务。固然,监督职能是一切审计最基本的职能,但从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关系来看,它与被审计单位属于同一组织,因此,内部审计除了审查部门、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外,还向部门、单位领导检查工作提供信息。
(五)审计时间的经常性和及时性内部审计机构作为部门、单位的一个专职审计机构,可以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
(六)审计结的非强制性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对的,同时,内部审计结论的执行与否,主要取决于被审计单位领导的意志,因此,内部审计结论的推行是附有条件的,起不到应有的强制作用。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有何特征

6. 内部审计

  概念
  1,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  内部审计
  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2,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与注册会计师的区别与联系
  (一)联系:注册会计师审计相比共同点是他们都以财务审计为起点,但关注的重点不同,由财务审计为基础的拓展的业务领域也不同。   (二)区别:   1,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不强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领导人之间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本质上是单向独立的。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应称法,即:由部门、单位内部设置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  内部审计业务纲要
  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在中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着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着企业的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作为企业指挥者管理机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管理手段妥善与否、有无弊漏和是否经济有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和特点是,由于在本单位领导下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其独立性表现稍弱;但具有及时性、连续性、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3,由于审计目标不同,故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也不同。   即便是两者最大的相同点财报,注会与内审的关注的重点也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有效性、经济性、合规性。   4,业务范围不同。   注册  金融机构内部审计
  会计师审计主要是财报审计,以财报审计拓展到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财务咨询等活动。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财务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内部审计的书主要讲的不是财务审计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避免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重复和有的内部审计专家的错误观念导致,但是索耶在其著作中明确告诫“在热衷于这些审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时,绝不能走得太远,绝不能忽视基本的财务审计和经济业务审计”。   5,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的标准是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注册会计师的标准是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编辑本段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涵盖的内容
  内部审计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表现出特定的审计内容:   对医疗卫生行业   医疗收费监控   在系统中预设医疗收费物价考核指标标准,对医疗收费系统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如果医疗收费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相应标准指标的情况,这些数据就会在监控程序中向监督人员发出信号或消息。   医疗设备监控   系统  企业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规范操作
  可以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再结合医疗收费监控,可以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收费进行控制,防止医疗设备漏费、私收费现象的发生;同时,方便医院领导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及收入情况进行了解。   药品物价监控   系统中药品物价实时监控,是通过相关监控程序对库存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如果库存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监控界限或参数的情况,这些数据就会在监控程序中向监督人员发出信号或消息。   对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执行监控   系统具自动读取预算系统的功能,根据设定的预算项目和财务数据的对应关系,实现财务数据与预算数据、财务指标与预算数据、预算指标的对比分析和穿透式查询,找出差异的原因,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警定义,实现多种等级的预警提示。   专项经费监控   通过设定专项经费来源总额和分项金额以及支出总额和分项金额来检查专项经费的来源和支出的执行情况;检查收支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超支现象,检查专项经费支出是否存在串户和不规范核算情况。   对制造行业   存货库龄监控   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库存业务进行监控,及时反映企业的库存结构、资金占用、积压数量、积压时间,使企业库存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调整库存周转频率,盘活积压资金,既保障库存物资及时供应生产的需求,又防止过度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销售业务的监控   通过对销售业务的监控,使销售数据在系统中实时更新,这样可以及时对销售的收入、单位成本、单位利润等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市场状况,尤其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销售价格等情况,以便做进一步的市场战略调整。   财务监控   系统中财务系统的时监控,是通过相关监控程序对财务核算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如果财务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审计界限或参数的情况,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或消息。   财务规范性控制   现金坐支监控:可以根据定义的现金坐支检查公式进行监控。   异常凭证监控: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的规定自行定义异常凭证中的科目对应关系,凭证发生时系统可以及时提示并记录这些异常对应关系凭证,并提示这些异常凭证所涉及的内控制度缺陷。   财务分析监控   可以允许设置以及组合财务分析工具提供的方法,定义分析的标准,以及违反标准的结论,形成具体的分析方案,并且每一条分析,可以预先设置其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经济指标监控   可以通过系统定义好的经济指标,设置指标数值范围、指标数值趋势、指标同比数、指标预算数的控制.   大额收支监控   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账户大额收支监控限额的设定,对收支的金额过大或数量过多时,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   审计作业监控   帮助审计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和企业授权开展审计监督作业,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   重大疑点监控   通过设置疑点分类监控的方法,将在审计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审计疑点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监控提示,帮助审计主管明确审计详查的方向。   重大违规金额监控   通过设置违规金额分类标准的方法,监控在审计作业过程中查清的违规金额,帮助审计主管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监控提示,提示审计主管审计项目在违规金额方面的重大程度。例如:违规金额超过10万元以上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违规问题监控   通过对违规问题设置重要性标准的方法,监控在审计作业过程中违规问题的属性和重要性,帮助审计主管判别问题严重性程度,提示审计主管审计项目在违规问题方面的严重程度。例如:违规问题属于贪污或小金库等严重违法违规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审计作业进度监控   通过对审计作业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的方法,并设置计划进度,完成差异监控指标,对审计作业进度进行监控,当出现较大差异时,及时进行监控提示,帮助审计主管及时了解在审计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例如:实际进度明显落后于计划进度30%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编辑本段内部审计方法
  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提供资产负债表、科目明细账、科目余额表和记账凭证等查询页面,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实时查证工具中科目余额表查到科目明细账,再通过科目明细账查到凭证,最后检查根据以上数据所生成的资产负债表。   逆查法。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提供资产负债表、科目明细账、科目余额表和记账凭证等查询页面,如同顺查法一样,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页面实现逆查法。   抽查法。通过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凭证检查功能中的凭证抽样功能,可以抽查多个科目的凭证。目前提供三种抽样方法,包括等距抽样、随机抽样、PPS抽样,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   审阅法。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可以对取得的有关会计资料进行审查,以判断其合规性,检查记账凭证。   分析法。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利用实时查证工具中的趋势分析功能,通过该功能的趋势分析表可以对会计资料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各种数据的内在联系,以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重点。   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法。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在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在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的凭证抽样中,通过设置样本条件,可自定义样本的数量并根据该科目的凭证张数自动计算出抽样凭证的间隔。   效益评价审计法。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通过审计客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行为,利用数学计量或数理统计原理,在内部控制制度相对完善的状态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量化的评价标准或体系,科学、合理、细致的计算出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反映经济的节约与效率效益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1]
  编辑本段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目标:   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2.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促进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三、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约束力
  (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执业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照执行。   (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具体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参照执行。
  四、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都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
  五、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一)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协会下设准则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准则的起草、修改和论证工作。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l.选定项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提出内部审计准则备选项目,经专家咨询论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审批立项。   2.拟定初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确定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起草初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修订后提交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4.修改定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后定稿。
  六、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布、修订与解释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发布、修订与解释。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及其从事的全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准则   第四条 一般准则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及其职权、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条件和职业的要求。   第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应考虑组织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相关法令的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   第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其内部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专门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这种专业胜任能力。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   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实际经营管理活动。   第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三章 作业准则   第十一条 作业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和审计实施阶段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考虑组织的风险及管理的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并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前,应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做好必要的审计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深入调查了解被审单位的情况,对其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座谈、检查、抽样和分析性程序等审计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进行审计,不应改变审计计划确定的目标和范围。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将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及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章 报告准则   第十九条 报告准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反映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以及内部审计负责人批准和报送审计报告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于审计实施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必须以审计结果为依据,做到客观、准确、清晰、完整且富有建设性。   第二十一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说明审计目的、范围、结论和建议,并可以包括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审计结论和建议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报告应声明系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办理,若有未遵循该准则的情形,审计报告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   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报告的审核制度。内部审计负责人应审查审计证据是否充分、相关、可靠,审计报告表述是否清晰,审计结论是否合理,审计建议是否可行。   第二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报告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应向被审单位下达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   第二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相对保证。   第二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进行后续审计,以确保审计报告所提出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得到有效实施。   第五章 内部管理准则   第二十七条 内部管理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实现审计工作目标的规范。   第二十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确定年度审计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预算。   第二十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工作手册,以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并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   第三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建立内部激励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   第三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保持与国家审计机关的联系,依法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应保持与民间审计组织的协调,并评价其工作效率。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负责解释,审计署颁布。   第三十三条 本准则自****年*月*日起施行。   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   第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做到正直、独立、客观和勤勉。   第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保持廉洁,不能收受任何有损自己职业判断的有价值的物品。   第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只能开展那些在其专业胜任能力范围之内预期能合理完成的工作。   第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做任何有违忠诚性原则的事情。   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遵循保密性原则,慎重地使用他们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   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不得有意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本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应真实地披露他们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项。   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努力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第一批内部审计准则公告   第1号 内部审计报告及其传递   第2号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第3号 内部审计证据   第4号 后续审计报告   第5号 内部审计计划   第6号 内部审计通知书   第7号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第8号 对舞弊的预防、检查和报告   第9号 报告内部控制   第10号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编辑本段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
  一、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转折点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已经历了古代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内部审计始于美国。1941年被认为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开始。1940年之前在美国,内部审计只是外部会计公司的一个助手。1941年,Victor.Z.Brink完成了他在纽约大学的博士学位的论文,该论文阐述了包括内部审计性质和范围在内的内部审计突破性的研究成果。Brink指出内部审计应该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服务者,而不是作为外部审计(外部会计公司审计)的助手。Brink凭借这篇论文成为美国“内部审计”这个学科的“开山祖鼻”。同年,北美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主任JohnBThurston写了一本名为《内部审计的原理和技术》的内部审计专著。Brink还于194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本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内部审计”方面的书《内部审计原理和实务》。此书一直不断更新,并于2001年发行第五版。以上事件标志着内部审计的系统理论已开始形成,是内部审计的第一个转折点。   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雏形。所以1978年是美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二个转折点。《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首页就是全面综合地对“内部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严谨的定义,在当时的经济和审计领域这个定义已经是相当完美。此准则颁布后十年来被世界各国的审计领域普遍认可,并被翻译成9种语言。   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及其属下的研究基金在反复进行讨论、研究、向各方征求意见后,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正如财务会计准则框架一样,《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核心,所以1999年6月是美国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个“历史性转折点”。相关文件陆续颁布。
  二、内部审计实务框架
  当前各国内部审计遵循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由三个层次组成:   (一)第一个层次是强制性的,其核心内容有《内部审计定义》、《道德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1.《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   2.《道德准则》   制定道德准则的目的是在内部审计职业内促进道德文化。道德准则对于内部审计职业来说是必要和适当的,这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一种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基础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提供了客观保证。道德准则在内部审计定义上加以扩展。   3.《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由《属性准则》、《绩效准则》、《执行准则》组成。《属性准则》论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特性。《绩效准则》则论述内部审计活动的本质,并提供衡量内部审计绩效的质量标准。《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适用于全部内部审计活动。《执行准则》将《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运用于特定业务(如遵循性审计、舞弊调查、对控制的自我评估项目)。《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只有一套,而《执行准则》可能有多套,每套对应内部审计活动的一种主要类型。   (二)第二个层次是《实务建议》(即以前的指南),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也经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批准并强烈推荐使用。它能够帮助解释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或将准则运用于特定的内部审计环境。虽然有一些实务建议可能适用于所有内部审计师,但其他的主要用于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审计领域,或者特定的地域。   (三)第三个层次是《发展和实务指南》,包括了各类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开发或者批准的材料,不具有强制性。其中包括研究报告、书籍、讨论会以及其他还没有资格成为强制性准则的与内部审计实务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是审计实务框架中内容最多、最广泛的部分。《发展和实务指南》用以帮助实施《道德准则》、《实务准则》和《实务建议》,提供了最佳实务提示和技巧。

7.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为cpa在哪些关键环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
确定和修正重要性水平 
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
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为cpa在哪些关键环节

8. 比较政府审计,内部审计,cpa审计关于审计计划的异同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审计主体同    三者本质区别:政府审计主体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审计则由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进行

  2、开展工作法律依据和标准同    政府审计主要依据《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准则准;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依据《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则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内部审计准则

  3、独立性同    外部审计也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较强且双向独立独立于授权(委托)单位及被审计单位;而内部审计独立相对独立主要独立于所审其职能部门所独立相对较弱

  4、审计方式样    般情况下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授权审计只过政府审计授权单位同级政府内部审计由单位主要领导或者其相应管理机构;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委托审计

  5、审计目标各异    内部审计而言其主要目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减少管理风险其主要审计目标;政府审计对单位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对财务报表否按照适用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6、审计服务对象有别    由三者实施审计领域同决定般情况下内部审计服务对象本单位主要领导及其相应管理层其提供有关业务工作信息并对其负责;政府审计服务对象同级政府及其相关管理机构;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单位服务其报告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说两种审计都被审计单位服务其审计结客观上会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工作改进和完善

  7、审计取证权限同    审计机关审计事项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人进行调查、取证时有关单位和人应当支持配合实反映情况、提供证明材料;注册会计师获取证据时大程度上有赖于被审计和相关单位配合和协助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单位均没有行政强制力;而内部审计完成工作任务时虽没有审计机关行政强制性往往受单位主要领导授权开展审计配合和支持力度相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要好些

  8、发现问题处理方式同    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做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财政、财务收支行依法予处理、处罚法定职权内做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单位提出处理处罚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发现需要调整和披露事项只能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和披露没有行政强制力被审计单位拒绝注册会计师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审计范围受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限制注册会计师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处理上比上述外部审计要相对灵活切促进单位规范管理、提高单位运行效能基准

  9、审计结效力样    因同审计对发现问题处理方式同所效力也样般情况下外部审计效力远远大于内部审计尤其政府审计因其结要向同级政府或人大进行报告具有较强权威性所倍受被审计单位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呢对于象监狱样国家机关而言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社会审计往往财政关注重点资金或项目所其结也能小觑对于内部审计因其监督对象同属于领导决策层审计结只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只能作本部门、本单位改进管理参考对外起鉴证作用并向外界保密效力相对较弱

  10、审计服务有偿性同    直来审计工作监督作自己第面目监督目拈过拿错而促进管理改善和机构效能提高所笔者认审计工作实质种服务所有服务都有偿呢对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其履行职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内部审计则纳入本单位预算)开展审计工作本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工作职责分内事所被审计单位只需配合其完成工作任务好需要单独完成某审计项目而付费因而说无偿对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审计其生存基本业务审计客户其收入主要来源对被审计单位而言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所种审计往往要付费有偿服务

  11、被审计单位主动性同    对被审计单位而言内部审计往往自身加强风险防范主动措施审计项目及其时间选择、审计结运用等诸多方面较少受外部环境影响因而主动性较强而外部审计呢政府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拟定项目计划时候、审计项目则完全由被审计单位说了算因而被审计单位往往被动接受审计主动性较差情绪比较紧张;注册会计师审计往往定期审计(般年次)因其有偿服务似乎结表述方面有定商量而委托人也自由地选择会计师事务所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网校是网络财经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